浆液中毒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研究背景:火电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在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火电厂普遍采用烟气脱硫系统进行脱硫处理。
然而,在脱硫过程中,浆液中毒问题却时有发生。
为了分析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处理方法,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1. 温度过高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剂与烟气接触产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浆液。
在反应后,浆液需要进行蒸发浓缩,同时降低其温度。
然而,部分火电厂在浓缩浆液时温度过高,导致溶液中的有害物质挥发,引发中毒风险。
2. pH值不稳定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浆液需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节pH值。
然而,火电厂在操作过程中未能稳定控制pH值,导致浆液中发生反应的物质释放速率不一致,增加了毒性的危险性。
3. 金属控制不当烟气脱硫系统中常添加金属离子稳定浆液的性质。
然而,不合适的金属添加量或添加方式会导致浆液中的金属超标,进而引发中毒风险。
二、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处理方法1. 控制温度通过改变浆液蒸发浓缩的方式,降低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挥发程度。
同时,合理选择蒸发浓缩设备,如采用多效蒸发器,能够提高蒸发效率,降低温度。
2. 稳定pH值通过合理的控制系统参数,如溶液循环流速、药剂投加量等,稳定浆液的pH值,确保反应的物质释放速率一致,减小中毒风险。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控浆液pH值的波动情况,及时做出调节。
3. 合理金属控制对金属离子添加量进行准确控制,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以避免浆液中金属超标问题。
选择合适数量和规格的添加剂,确保有效稳定浆液性质的同时,不引发中毒风险。
4. 检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检测与预警系统,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浆液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相应的报警机制。
在相关指标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浆液中毒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浆液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浆液生产、使用、储存的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浆液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急性浆液中毒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浆液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浆液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救援、医疗救护等工作。
(2)信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媒体等沟通联络,发布信息。
(3)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转运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交通、通讯等保障工作。
(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责任追究、赔偿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现场发现中毒事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应急指挥部迅速开展工作。
2. 现场处置组迅速开展以下工作:(1)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对中毒现场进行封锁,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
(3)收集相关信息,如中毒人员数量、中毒原因、中毒程度等。
3.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并按照要求向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媒体等通报。
4. 医疗救护组根据中毒人员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将中毒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3)根据需要,组织专家会诊,为中毒人员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5. 后勤保障组负责以下工作:(1)调配应急物资、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交通、通讯等需求。
6. 善后处理组负责以下工作:(1)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对中毒人员及家属进行赔偿。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脱硫吸收塔内浆液中毒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影响浆液中毒得因素:1、塔内ph值对吸收反应得影响控制塔内ph值就就是控制烟气脱硫反应得一个重要步骤,ph值就就是综合反应得碳酸根、硫酸根以及亚硫酸根含量得重要判断依据。
控制ph值就就就是控制烟气脱硫化学反应正常进行得重要手段。
控制ph值必须明确:so2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得氢离子,ph值高有利于氢离子得吸收,也就有利于二氧化硫得溶解;而低得ph值则有助于浆液中caco3得溶解。
因为caco3、/2h2o以至于Caso4、2H2o得最终形成都就就是在So2、Caco3溶解得前提下进行得。
所以,过高得ph值会严重抑制Caco3得溶解,从而降低脱硫效率。
而过低得ph值又会严重影响对so2得吸收,导致脱硫效率严重下降。
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并时刻保证塔内ph值在5、0~6、2、2、塔内氧化风对吸收反应得影响氧化风量决定了浆液内亚硫酸得氧化效果及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塔内反应得连续性。
氧量充足,即氧化充分,生成石膏晶体就会粗壮,易脱水。
反之,则会产生含有大量亚硫酸得小晶体,亚硫酸得大量存在不仅会使石膏脱水困难,而且亚硫酸根就就是一种晶体污染物,含量高时会引起系统设备结垢。
另一方面,亚硫酸根得溶解还会形成碱性环境,当亚硫酸盐相对饱与浓度较高时,亚硫酸盐所形成碱性环境也会增强,而碱性环境会抑制碳酸钙得溶解,从而使浆液中不溶解得碳酸钙分子大量增加,不仅增加浆液密度,也会降低吸收率。
此时,如果有大量二氧化硫进入浆液,浆液ph值会快速降低,从而出现浆液密度高、ph值却偏低得浆液中毒情况。
3、塔内灰尘、杂质离子对吸收反应得影响浆液中得杂质多数来源于烟气,少数来源于石灰石原料,有时电除尘经常发生故障,导致带入吸收塔内得灰尘量超标。
所以,了解灰尘对吸收塔内浆液吸收率得影响非常重要。
灰尘得主要影响:(1)、因烟尘颗粒小,很容易进入石膏晶体间得游离通道,从而将其堵塞。
由于烟尘微粒堵塞了水分子通道,不仅造成石膏脱水困难,而且还会阻止石膏得形成与成长。
浆液中毒的应急处置方案

浆液中毒的应急处置方案
浆液中毒是指人体内注入了错误的血浆制品或者使用不合格的血浆制品导致的过敏反应,常常是一种紧急情况。
应急处置方案是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1. 立即停止注射血浆制品
在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要立即停止注射血浆制品。
如果情况严重,需要紧急处理,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 立即治疗过敏反应
在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地塞米松等。
一定不要用过敏原的原料制备的抗组胺药治疗。
3. 维持呼吸道通畅
在注射后的24小时内,如果严重呼吸急促并出现喘鸣,应及时进行吸氧治疗和吸入雾化药。
在病人出现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时,应采取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管理。
4. 控制病情,减缓病情的进展
可以通过控制肌张力降低紧张感,让病人舒适一些,如应用苯二氮䓬啶等镇静剂和抗抽搐药物,降低患者的紧张感。
5. 观察和监测病情
在注射血浆制品后,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6. 交流和及时通知医生
在治疗过程中要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向医生通报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做出更加恰当的处理措施。
7. 预防浆液中毒
在使用血浆制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使用过期的血浆制品;(2)不能长时间储存血浆制品;(3)注射血浆制品应该遵守正确的方法和剂量;(4)在使用血浆制品时要注意病人的过敏史;(5)定期的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注册,预防使用假冒伪劣的血浆制品。
以上是浆液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任何情况,我们都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如果病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送往医院就医。
脱硫浆液中毒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公司应对脱硫浆液中毒事故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脱硫系统浆液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三、事故定义脱硫浆液中毒事故是指在脱硫过程中,由于浆液成分、浓度、PH值等异常,导致员工发生中毒现象的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总体指挥和协调,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员工的救治;(3)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5)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响应措施;(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3. 各工作组职责:(1)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封锁、隔离等应急处置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员工的救治,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3)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如提供救援物资、保障电力供应等;(5)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2.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 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封锁、隔离等应急处置工作;4. 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员工的救治,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5.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6.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如提供救援物资、保障电力供应等;7. 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事故现场周边员工疏散至安全区域;2. 现场封锁: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 中毒救治:对中毒员工进行救治,及时送往医院;4.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5.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某厂脱硫浆液“中毒”及处理过程

某厂脱硫浆液“中毒”及处理过程摘要:我厂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一炉一塔脱硫装置。
吸收塔共有五层喷淋层,3台氧化风机(两用一备),吸收塔直径15米,正常液位18.5-19.5米。
我厂电除尘为四电场电除尘,为达到超净排放标准,脱硫吸收塔除雾器为北京清新除尘除雾器,除尘效率达80%以上,脱硫净烟气烟尘浓度≤5mg/Nmg。
满足超净排放标准。
关键词:脱硫浆液;“中毒”;处理过程2019年06月11日22时21分#2机组并网,6月13日#2吸收塔可以正常脱水,6月14日#2吸收塔浆液有起泡现象,但是可以正常石膏脱水。
6月23日夜班石膏含水率偏高。
为查找脱硫浆液起泡原因,检查石灰石粉品质。
6月14日早班粉仓取样,发现粉仓内石粉品质明显偏低(纯度46.25%,细度76.23%),为进一步验证粉仓石粉品质,6月17日再次粉仓取样,化验结果为不合格(纯度48.98%,细度84.11%),我公司石粉验收标准为纯度48.60%,细度88%。
立即汇报发电部和计划经营部主任。
6月19日将6月14日粉仓取样送检质检部门,化验结果不合格。
因浆液起泡严重,18日0:00开始使用湿磨供浆,停止使用石灰石粉供浆。
至22日早班浆液起泡严重,甚至添加消泡剂也不能抑制泡沫。
23日夜班发现石膏脱水困难,主要表现为石膏表面有裂纹,因裂纹漏真空导致真空皮带机真空值下降到-40至-50KPa,石膏含水率高,呈片状或颗粒状。
石膏表面有裂纹一般原因为石膏杂质较多,判断原因为石灰石粉纯度低,细度低,未完全反映的石灰石粉成为杂质留存在吸收塔。
26日石膏脱水进一步恶化,石膏脱水皮带机石膏呈稀泥状。
为提高石膏浆液品质,6月24日开始,发电部同时采取倒出约一半浆液到事故浆液箱、更换合格石灰石粉、降低脱硫吸收塔浆液PH值至4.8-5.2、倒用氧化风机、提高电除尘除尘效率,停止燃烧污泥等措施,至27日石膏脱水未见好转。
经查阅资料和咨询其他电厂运行经验,决定投入石膏晶体提高石膏脱水效果。
吸收塔浆液中毒

吸收塔浆液中毒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持续进浆而吸收塔浆液pH不上升、脱硫效率反而下降的现象,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吸收塔浆液中毒”,有的同行称之为“盲区”,国外的文献上叫做“棕泥”现象。
造成吸收塔浆液中毒的原因,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其中的氟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了氟化铝和其他物质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呈粘性的絮凝状态,会包裹在石灰石颗粒的表面,阻止石灰石颗粒的溶解,因此出现中毒时,加入石灰石吸收剂浆液的pH值不会升高,脱硫效率反而下降。
二、氧化风量不足。
当氧化风量不足时,吸收塔内浆液反应,会产生大量的CaSO3.1/2H2O,其特性较粘稠,容易包裹在石灰石颗粒的表面,与氟化铝络合物相类似,阻止石灰石溶解。
即使大量进浆,pH值不会升高,脱硫效率下降。
解决办法:一、取吸收塔浆液样品,进行观察。
由于大多数氟化氢和三氧化二铝来自于烟气,当浆液是由于氟化铝络合物引起的中毒,则说明电除尘除尘效果差,浆液经沉淀后在分层的界面上会出现一层不易沉淀的、灰黑色的胶体。
此时要检查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有时也会有一部分氟离子来自脱硫补给水,所以要定期化验脱硫补给水中氟离子的含量。
二、氧化风不足引起的吸收塔浆液中毒,解决办法是降低吸收塔pH值,同时启动备用氧化风机,使包裹在石灰石颗粒表面的CaSO3.1/2H2O转变成CaSO4.2H2O,中毒现象将自行消失。
三、置换浆液。
用新鲜浆液逐步替换已经中毒的浆液。
四、在中毒的浆液中加入NaOH来提高浆液的pH值。
要注意的一点是中毒浆液的恢复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根据国内电厂的经验,加入NaOH的时间要2~3天。
由于脱硫系统运行工况复杂多变,浆液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且想要确定具体是由哪个原因引起的浆液中毒,分析化验参数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由于环保要求,浆液中毒后留给专业处理的时间非常有限,目前专业上处理浆液中毒的方法是前三种处理方法同时使用。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火电厂普遍采用烟气脱硫系统来减少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然而,在脱硫过程中,由于浆液中毒问题的出现,对于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针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的可能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体泄漏:烟气脱硫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管道破损等原因,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泄漏至浆液中,导致浆液中毒。
2. 高温作用:火电厂烟气中的高温烟气接触浆液后,可能引发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导致浆液中毒。
3. 浆液贮存条件不当: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浆液贮存条件对浆液中毒至关重要,不当的贮存条件可能导致浆液中的有毒物质释放。
4. 浆液处理方法不当:对于浆液的处理方法不当,可能导致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溢出,引发浆液中毒。
明确了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的可能原因之后,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1.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烟气脱硫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避免气体泄漏的发生。
2. 强化防护措施:在烟气接触浆液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配备防护装备等,阻止高温烟气引发毒性化学反应。
3. 优化浆液贮存条件:确保浆液贮存容器密封性好,并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有毒物质的释放。
4. 规范浆液处理方法:采取正确的浆液处理方法,确保浆液中的有毒物质被有效处理和清除,防止毒性物质的积累和溢出。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防护设备的配备,提高他们应对浆液中毒事件的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在实施上述处理方法时,还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火电厂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浆液中毒是一个严重的环境和人员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液中毒,有的同行称之为“盲区”,国外的文献上叫做“棕泥”现象。
;
出现浆液中毒的原因是浆液中的氟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了氟化铝和其他物质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呈粘性的絮凝状态,会封闭石灰石颗粒的表面,阻止石灰石颗粒的溶解,因此出现中毒时,加入石灰石吸收剂浆液的pH值不会升高,脱硫效率大大下降。
解决浆液中毒的办法是用新鲜浆液逐步替换已经中毒的浆液,另外也可以在中毒的浆液中加入NaOH来提高浆液的pH值。
要注意的一点是中毒浆液的恢复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根据国内电厂的经验,加入NaOH的时间要2-3天。
浆液中的氟离子的来源是烟气中的氟化氢、石灰石中的可溶性氟化物以及补给水中的氟离子;铝离子主要来自除尘器未脱除的飞灰中的Al2O3。
因此要避免中毒现象,首先要限制进入脱硫塔烟气中飞灰的浓度,其次要控制工艺水中的氟离子的含量。
现象:原烟气SO2总量不变时增加CaCO3浆液而PH值持续降低,脱硫率下降。
危害:脱硫率下降达不到预期脱硫效果,污染环境;pH值降低,加剧吸收塔内部腐蚀;过量的CaCO3浆液造成原材料浪费。
原因:
1、FGD进口SO2浓度突变引起石灰石盲区;
基本机理:由于烟气量或FGD进口原烟气SO2浓度突变,造成吸收塔内反应加剧,CaCO3含量减少,PH值下降,此时若石灰石供浆流量自动投入为保证脱硫效率则自动增加石灰石供浆量以提高吸收塔的PH值,但由于反应加剧吸收塔浆液中的CaSO3·1/2H2O含量大量增加,若此时不增加氧量使CaSO3·1/2H2O迅速反应成CaSO4·2H2O,则由于CaSO3·1/2H2O可溶解性强先溶于水中,而CaCO3溶解较慢,过饱和后形成固体沉积,这种现象称为“石灰石盲区”。
2、吸收塔浆液密度高没有及时外排,浆液中的CaSO4·2H2O饱和会抑制CaCO3溶解反应;
3、电除尘后粉尘含量高或重金属成分高,在吸收塔浆液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化合物,附着在石灰石颗粒表面,影响石灰石颗粒的溶解反应,导致石灰石浆液对PH值的调解无效;
4、氧化不充分引起亚硫酸盐致盲;(原理如1)
5、工艺水水质差,系统中的氯离子浓度高,石灰石粉品质差,引起吸收塔浆液发生石灰石盲区。
PS:氯离子危害:
1. CL-使脱硫系统中引起金属腐蚀和应力腐蚀
2. CL-还能杨制吸收塔内的化学反映,改变pH值,降低(SO4)2-的去除率;消耗石灰石等吸收剂;氯化物有仰制吸收剂的溶解,降低脱硫效率。
3. 石膏脱水困难,使含水量增加,石膏难以成型影响石膏品质,降低效益。
4. 是吸收塔中不参加反应的惰性物质增加,浆液的利用率下降要达到预想的脱硫效率就得增加溶液和溶质,这样就使得循环系统电耗增加。
5. 氯离子高了主要还有对脱水系统有影响,在8000ppm以上时,必须要大量的冲洗水,这就无法保证石膏品质的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
6. 正常在脱水系统运行是加大废水的排放量,控制塔内氯离子在5000ppm以下最好,怎样可以有利于脱水,对石膏作为其他用途也很有利
6、氟离子超标:浆液中的三价铝和氟离子反应生成AlF3和其他物质的络合物,呈粘性的絮凝状态,附着于石灰石表面。
这会导致:封闭石灰石颗粒表面,阻止其溶解,降低了浆液的pH值,必然会导致脱硫率下降。
这就要求添加石灰石来调节浆液的pH值,此时若石灰石供浆流量自动投入为保证脱硫效率则自动增加石灰石供浆量以提高吸收塔的pH值,从而使得吸收浆液中的石灰石过量。
这就使得整个系统增加了石灰石的消耗、降低了石膏质量并破坏了脱水特性。
处理:
1、若石灰石盲区发生,首先不考虑脱硫率,暂停石灰石浆液的加入,待PH值下降至4.0左右,人工计算石灰石浆液的加入量,使pH值逐步上升,脱硫率缓慢回升;
2、增开氧化风机;
3、若原烟气SO2含量高引起石灰石盲区,申请机组负荷降低,减少SO2量;
4、向吸收塔内补充新鲜的石灰石浆液和工艺水,一边外排吸收塔浆液或排至事故浆液箱进行置换;
5、若FGD的粉尘浓度高,调整电除尘振打方式;
6、若氯离子含量高,加强废水排放,降低吸收塔中的氯离子含量和重金属含量。
置换浆液,如果要保持运行状态,那就是打开吸收塔的排放门排入吸收塔区的地坑,再由地坑泵打到事故浆液箱,吸收塔液位靠加强除雾器冲洗水与吸收塔补水门补充。
或者退出脱硫运行,直接用石膏排出泵将浆液打至事故浆液箱内,液位低了,再打开吸收塔排放门,用地坑泵打至事故浆液箱,重新配置浆液,投运脱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