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O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合集下载

CCN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CCN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CCN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Gao Linlin;Song Guang【摘要】目的探讨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黑龙江省292例汉族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多重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ABI3730XL测序仪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9(048)001【总页数】5页(P126-130)【关键词】CCND1基因;基因多态性;胃癌【作者】Gao Linlin;Song Gu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9胃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致死因素[1]。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癌症新增429.16万例,死亡281.42万例,其中胃癌67.91万例,在各类癌症中占比15.82%;因胃癌死亡49.8万例,在各类癌症中占比17.69%,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第2位[2] 。

胃癌是一种多种病因的复杂疾病,其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和某些环境饮食因素,比如食用含有致癌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生活方式、烟草、乙醇等。

在影响胃癌发病的多种因素中,遗传易感性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遗传易感性的不同主要来自于基因的多态性,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最常见的变异。

SNP是决定人类疾病易感性的核心信息,它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不同人群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因此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

CD44、NQO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及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CD44、NQO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及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芯片上,经 MALDI⁃TOF⁃MS 分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1 5 统 计 学 方 法 本 研 究 数 据 采 用 SPSS20 0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98 例肺癌的患
件检测质谱峰,确定目标位点基因型。
Methods Gene polymorphism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in 98lung cancer patients ( lung cancer group)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 ( control group) includingr s8193 and rs13347 of CD44 gene and rs1437135, rs10517 and
一员,其为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多项
研究证实 CD44 过表达参与了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生
发展,CD44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为恶性肿瘤易感
生存时间( median survival time,MST) 。
血,采用 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 试剂盒( 德国
QIAGEN 公司) 提取 DNA,采用 NanoDrop2000 分光
情同意书;④均临床资料完整,能够配合完成此研
究。 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间比较采用 t 检 验。 P< 0 05 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2 结果
②合并其 他 部 位 肿 瘤 者; ③ 近 期 接 受 放 化 疗 治 疗
2 1 CD44、 NQO1 基 因 多 态 性 与 肺 癌 易 感 性 的
rs8193、rs13347 基因位点及 NQO1 基因 rs1437135、

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

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

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代恩勇;卢振霞;史洁萍;于雅琴;张静【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04(31)2【摘要】目的: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型分析技术对101例大肠癌患者及103例对照者NQO1 cDNA 609位点多态性进行测定.结果: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大肠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X2=9.52,P <0.01),T/T基因型携带者大肠癌患病危险性是野生纯合型(C/C)的3.56倍(OR=3.56,95%CI为1.58~7.96).NQO1 T等位基因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大肠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1%、57.3%,57.9%、42.7%,T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X2=9.43,P<0.01),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5倍,(OR=1.85,95%CI为1.25~2.73).结论:NQO1在大肠癌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而NQO1 cDNA 6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NQO1基因的多态性与生活特征共同决定个体大肠癌的患病风险.【总页数】3页(P89-91)【作者】代恩勇;卢振霞;史洁萍;于雅琴;张静【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长春市,1300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长春市,13003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长春市,1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相关文献】1.白细胞介素-27的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J], 郭俊宇;覃安强;李如锟;杨昌谋;黄甫达;黄展易;郭厚基2.NQO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 [J], 林月好;卢锡林;邵明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J], 杨志伟;王燕锋;朱大勇;陈晓红;毛晓光;王燕颖4.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J], 彭勇;崔建华;赵新华;张石峰;张喜梅;黎亚芳;吴琼辉5.NQO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J], 陈艳;纪之莹;许建宁;吴春玲;李桂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QO1

NQO1
关键词 : 乳腺 肿瘤 ; N Q O 1 基因; 多态性 ; 易感性 ; 病理学 ; 临床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3 9 9 ( 2 0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1 1— 1 2 4 3— 0 5
d o i : 1 0 . 1 3 3 1 5 / j . c n k i . c j c e p . 2 0 1 5 . 1 1 . 0 l 1
临床 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 l i n E x p P a t h o l 2 0 1 5 N o v ; 3 1 ( 1 1 )
・l 2 4 3・
网络 出版 时 间 : 2 0 1 5—1 1— 2 3 0 8 ; 4 9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w w w .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e t a i l f 3 4 . 1 0 7 3 . R . 2 0 1 5 1 1 2 3 . 0 8 4 9 . 0 1 1 . h t m 1
N Q O 1基 因 C 6 0 9 T多 态 性 与 乳 腺 癌 遗 传 易 感 性 及 临床 病 理 特 征 的相 关 性
陈 威, 俸 瑞发 , 刘晓萌, 汪 满金 , 方谭 玮
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 I / I I 醌 氧化 还原酶 1 ( N Q O1 ) 基因 C 6 0 9 T多态性 与桂林地 区女性乳腺 癌遗传易感 性及临床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N Q O 1 C 6 0 9 T p o l y mo r p h i s m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a n d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p a r a m e t e r s w a s a l s o

NQO1 C609T 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 分析

 NQO1 C609T 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 分析
按研究设计类型分析,结果如表 2。 2.2.3 发表偏倚估计
从检验结果上看:不认为存在发表偏 倚。
3 讨论
与野生纯合基因型 CC 相比,杂合基 因型 CT 和突变纯合基因型 TT 均增加结直 肠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显示,亚洲人 携带 CT 和 TT 基因型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 素;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携带 CT 和 TT 基因型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可 能原因为研究对象来源于不同国家,亚洲
Year
Country
2002 2004 2005 2007 2008 2008 2010 2010 2010 2010
2 结果
2.1 入选文献基本资料
有 10 篇文章被纳入研究,均以医院 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 其中病例组纳入 5960 例患者,对照组纳入 3830 例非患者, 资料如表 1。
2.2 Meta 分析
异质性检验说明 10 篇文献存在中等强 度的异质性 ,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与野 生基因型相比较,其他基因型均增加结直 肠癌的发病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2 分层分析
参考文献 [1] 肖 东 楼 . 中 国 结 核 病 防 治 工 作
进 展 与 成 就 [J]. 中 国 防 痨 杂 志 ,2008,30(6):491-493.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国结核病
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J].北京 : 中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8:60. [3] 叶任高 . 内科学 ( 第 5 版 )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4-104. [4] 王中盛 , 王跃进 , 李镇平 .337 例痰涂 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47(3):338339. [5] 朱 明 利 , 张 利 诚 , 章 松 平 等 . 菌 阴肺结核痰及血液分枝杆菌 L 型联 合 检 测 的 意 义 [J]. 中 华 传 染 病 杂 志 ,2008,26(10):625. [6] 谢 艳 华 , 刘 金 凤 , 朱 永 贵 等 . 定 兴 县 2004-2007 年 肺 结 核 流 行 状 况 分 析 [J]. 中 国 煤 炭 工 业 医 学 杂 志 ,2011,14(2):261-262.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研究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研究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研究王维伟; 仇小强; 谭盛葵; 任源; 贝春华; 刘顺【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2(15)12【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6例肝癌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该院的123例无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进行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荧光探针(Taqman MGB)技术检测NQO1基因609位点的多态性。

结果 NQO1基因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5,P<0.05),且携带有NQO1突变杂合子(C/T)和突变纯合子(T/T)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较携带野生纯合子(C/C)个体高,NQO1基因携带突变基因型T与经常吸烟可以增加罹患肝癌风险[OR=2.643,95%CI(1.379,5.066)]。

结论 NQO1基因多态性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突变基因型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且与吸烟存在协同作用。

【总页数】3页(P1369-1371)【作者】王维伟; 仇小强; 谭盛葵; 任源; 贝春华; 刘顺【作者单位】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中国云南汉族迟发性运动障碍与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J], 赵若莲;杨保春;龚毅;王玉明2.TSPAN8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关系研究 [J], 韦柳君;谢裕安;任爱华;赵瑞强3.MDM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J], 王霞;张广亮;张一帆;孙霞;杨阳;禹立霞;丁慧;刘宝瑞;钱晓萍4.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J], 吴德华5.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J], 冯向先;李志芳;王丽冰;张建斌;卢祖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冯向先1,李志芳2,王丽冰2,张建斌2,卢祖洵1【摘要】 目的 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对研究对象进行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2RFL P )技术检测NQO1C609T 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病例组携带突变(T)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7,P <0.01);NQO1基因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 <0.01),且携带有NQO1突变杂合子(C/T )和突变纯合子(T/T )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C/C )个体高,O R (95%CI )值分别为2.53(1.56~4.10)和2.68(1.60~4.48)。

NQO1易感基因型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存在交互作用(S =2.29,API =0.48)。

结论 NQO1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型,与该地食管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且与腌制食品存在协同作用。

【关键词】 食管肿瘤;醌还原酶类;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13(2008)022*******Study on t he r ela tio n ship bet w een polymo r phisms of NQ O1gene and susceptibility to esopha geal cancerF ENG Xiang 2xia n 1,L I Zhi 2fa ng 2,WAN GLi 2bing 2,ZHAN GJian 2bin 2,L U Zu 2xun 1. 1.Scho ol ofPublic Health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 n 430030,China ;2.Cha ngzhi Medical Colleg e ,Shanxi 046000,China【A bstract 】 Object ive To st 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s of NQO1and t he suscep 2tibility to esophageal cancer (EC )in Changzhi area.Methods The resea rc h was conducted by a 1∶1matching case 2control study which included 201cases of EC and 201cases of controls.NQO1polymor 2phisms were determined with polymerase chain 2restriction on f ragment length polymorp hism (PCR 2RFLP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conditional logistic multiple 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12.0statistical pac kage.Results The f requencies with mutation allele (T )in case grou p was significantlyhigher t 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χ2=7.97,P <0.01);The three genoty pes of NQO1were signifi 2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 ps (χ2=14.14,P <0.01),a nd the odds risk of NQO1mutation ho 2mozygote and mutation heterozyg ote to wild homozygote were s ignifica ntly increased ,O R (95%CI )were 2.53(1.56~4.10),2.68(1.60~4.48)respectively.Conclusions NQO1mutation ge n otype is predis posing genes ,relative to susceptibility to EC in Changzhi area ,and t here are synergistic action be 2tween NQO1predis posing ge n otype and pickled food.【K ey w or ds 】 Es op hageal neoplasm ;Quinone reductases ;Polymorphism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08,12(2):1122114) 醌氧化还原酶(quinone oxi doreductase 1,NQO1)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6p2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代谢酶,其可催化醌双电子还原的黄素酶,能对抗氧自由基的作用产生抗氧化剂,在氧化应激过程中有保护细胞的功用[1]。

血清QSOX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血清QSOX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12・Jonmai o/CUnicai ant Expergrrnga!MedCg Vol.27,Nn.1Jan.2721DOI:17.3969/j.asg.1671-4695.2721.71.074文章编号:1071-4495(2221)01-0017-04血清QSOX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欧世梅1陈学兵2张利沙9(德阳市人民医院1耳鼻喉头颈外科;2感染科四川德阳615000;3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德阳215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巯基氧化酶1(QSOX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HCC)及200例种族、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首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QSOX1的含量;利用构象差异凝胶电泳的方法将QSOX1基因启动子区的t)1539517和rs759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型;利用卡方检验判断QSOX1基因型分布频率是否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同时分析QSOX1基因启动子区不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型与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分析QSOX1基因启动子区的ut1539517和/759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C患者肿瘤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HCC组血清中QSOX1的表达含量(3.4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91±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5),且肿瘤分期越高,血清QSOX1的含量越高。

Hardy-Weinkerp遗传平衡分析表明QSOX1两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均符合遗传平衡分布(s7<2.33,P>2.25)。

HCC组QSOX1位点ut1539519基因型TT 频率高于对照组(33,4%vs.55,4%),rs7597基因型CT、TT频率高于对照组(48.2%vs.17,4、32.4%vs.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QO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王维伟,仇小强(通信作者),谭盛葵,任源,贝春华,刘顺桂林医学院【摘要】目的探讨广西桂林地区肝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 (NQO1)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6例肝癌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该院的123例无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进行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荧光探针(Taqman MGB) 技术检测NQO1 C609T 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NQO1 基因3 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345 ,P < 0. 05) ,且携带有NQO1 突变杂合子(C/ T) 和突变纯合子( T/ T) 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C/ C) 个体高, NQO1 易感基因型与经常吸烟可以增加罹患肝癌风险(OR=2.643,CI:1.379-5.066)。

结论NQO1基因多态性在广西桂林地区肝癌发生过程中,突变基因型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且与吸烟存在协同作用。

【关键词】肝癌; 醌还原酶类; 多态性,Association of NQO1 gene polymorphism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s of NQO1 and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Guangxi area.Method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a hospitcal-base case-control study which included 136 cases of HCC and 123 cases of controls. NQO1 polymorphisms were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striction with TaqMan MGB probe.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conditional logistic multiple 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18.0 statistical package.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with mutation allele (T) in c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χ2 = 17.345 , P < 0. 05) ; and the odds risk of NQO1 mutation homozygote and mutation heterozygote to wild homozygo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nclusions NQO1 mutation genotype ispredisposing genes , relative to susceptibility to HCC in Guangxi Guilin area ,and there are synergistic action between NQO1 predisposing genotype and Smoke.【Key word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Quinone reductases ; Polymorphism ,依赖还原型辅酶I/Ⅱ醌氧化还原酶1(quinine oxidoreductasel,NQO1)是一种黄素酶,由于NQO1催化醌还原为亲电子的水溶性醌,避免了亲核性的醌损伤DNA。

许多研究发现NQOl对醌及其衍生物所致的突变、癌变和其它毒性有保护作用[1],如NQO1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凋亡效应产物的生成,NQOl对P53蛋白稳定性具有调节作用,特别当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这种对P53蛋白的稳定作用更加突出,从而能够使受损的细胞及时停止生长进行修复或发生凋亡,阻止细胞恶变[2,3]。

因此对该酶的研究日益重视。

人的NQ01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q22区段,一共由6个外显子组成,中间被5个内含子所隔开。

目前发现人的NQ01基因序列中,引起蛋白质编码氨基酸序列改变的非同义编码SNP有3个,分别位于第四外显子(c465T、G406C)和第六外显子(c609T)。

由于该基因非同义编码区的多态性,引起蛋白质编码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导致了个体中此酶活性的降低或缺乏,减弱了NQOl对醌类化合物的解毒作用及改变对特定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功能的影响,从而使机体患肿瘤的可能性增加[4]。

动物实验证明在缺乏NQO1活性的小鼠上皮使用致癌剂DMBA,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成瘤率、瘤块体积及增殖细胞比例,从侧面证实了NQO1作为醌解毒的重要反应酶在肿瘤的发生中可能起保护作用[5]。

同样,这些致癌机理在食管癌、胃癌以及大肠癌等肿瘤中也相应地得到了证实。

本研究对桂林医学院附院肝癌患者致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应用taqmanMGB 技术对该地区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的NQO1 C609T 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为探讨该地区肝癌高发原因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7 月间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三甲”医院) 就诊者。

病例选择:临床病理确诊为肝癌的病人(排除经放疗和化疗者) 136例。

对照组为同期在上述医院骨外科及创伤外科住院无肿瘤患者,与病例来自相同地区,共收集123例。

所有研究对象排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其他原因导致肝脏病变的疾病,如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①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编制调查表,以面访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种族、吸烟饮酒等资料。

②采集研究对象2毫升静脉血用于基因多态性检测③提取外周血样本DNA。

④TaqMan MGB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NQO1基因SNP,本研究应用TaqMan MGB技术检测NQO1基因序列中引起蛋白质编码氨基酸序列改变的非同义编码SNP,位于第六外显子(c609T)。

⑤基因分型:基因分型应用TaqMan MGB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ul,包括2×TaqMan Universal PCR Mix 5ul、20×SNP Genotyping Assay Mix0.25ul、模板DNA0.50ul、H2O 4.75ul。

PCR反应条件为95℃×10min→(92℃×15sec→60℃×1min) ×40个循环。

基因分型试剂、7500 Fast 实时定量PCR仪、基因分型分析软件均购于美国应用生物系统(ABI)公司。

为进行质量控制,每次检测设置2个空白对照及2个重复样本作为阳性对照;随机抽取5%的样本进行盲法复测,检测结果一致率为100%;对荧光定量PCR仪不能自动分型的样本,进行重复检测,重复检测仍无法分型的样本全部剔除⑥应用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环境暴露、NQO1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探讨NQO1基因SNP以及SNP与环境暴露的交互作用在肝癌发生中的影响。

1.3 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EpiDa3.02和SPSS18.0 for Windows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具体年龄的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性别、吸烟和饮酒等状况以及各基因型分布等分类变量,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H-W)遗传平衡检验定律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相关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c 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

采用叉生分析和多因子降维法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环境-基因、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

2 结果2.1一般情况(表1)肝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民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病例组中,有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的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χ2值/t值P值特征(n=136)(n=123)性别0.871 0.366 男104 88女32 35年龄0.020 0.88853.15±13.50 52.11±13.19民族0.692 0.708 汉族119 104壮族12 12其他 5 7吸烟史18.456 <0.001 是85 44否51 79饮酒史12.035 <0.001 是71 38否65 85家族史14.867 <0.001 是27 5否109 1182.2 肝癌组与对照组NQO1 基因型多态性分布比较(表2)NQO1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肝癌的关系:NQO1 609位点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χ2=1.967,P>0.05),表明对照组具有人群代表性。

两组NQO1基因型频率比较,CC、CT、TT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5,P<0.001),C/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4,P<0.001)。

(表2)NQO1基因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在肝癌组、基因型CC 24(17.65)41(33.33)17.345 <0.001CT 58(42.65)60(48.78)TT 54(39.70)22(17.89)等位基因 C 106(38.97)142(57.72)18.204 <0.001T 166(61.03)104(42.28)注:括号外数据为例数,括号内数据为百分比(%)2.3 NQO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患病风险的分析(表3)将病例组与健康组对照进行比较,NQO1基因609位点携带CT基因个体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OR=1.636,CI:0.837-3.198),NQO1基因609位点携带TT基因个体罹患肝癌风险增加(OR=4.458,CI:2.080-9.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