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热熔胶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EVA热熔胶检测标准

EVA热熔胶检测标准

EV A热熔胶检测标准EV A是一种塑料物料由乙烯(E)及乙烯基醋酸盐(V A)所组成。

EV A中的醋酸乙烯的含量低于20%时,这时才可作为塑料使用。

EV A有很好的耐低温性能,其热分解温度较低,约为230℃左右,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 A的软化点上升,加工性和塑件表面光泽性下降,但强度增加,冲击韧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提高,EV A的耐化学药品、耐油性方面较之PE,PVC稍差,并随醋酸乙烯含量的增加,变化更加明显。

其可以检测的内容有:熔融粘度软化点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脆性温度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性能数据指标:项目指标无线装订用家用电器用包装用管道防腐用普通纸涂料纸边胶低速高速低速高速外观乳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熔融粘度(180℃),Pa·s N1±0.5N1±0.5N1±0.4N1±0.4N2±0.40.50~4.0 0.60~2.8 3.5~6.5软化点,℃≥74 82 74 80 74 70~95 85~120 ——拉伸强度,MPa ≥3.0 3.0 3.0 3.0 2.5 2.5 2.5 2.5扯断伸长率,% ≥300 100 100 100 ——硬度(邵尔A),度80~92 75~85 80~90热稳定性(180℃×24h)无颜色转黑或胶状物产生脆性温度,℃≦-1注:N1,N2 为熔融粘度标称值,推荐N1值为2.7Pa·s~5.5Pa·s,N2值为2.0Pa·s~2.3Pa·s。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
1. GB 4806.7-2016 《食品接触材料食品用粘合剂》
该标准规定了热熔胶的用途范围、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标签等内容,以保障热熔胶在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安全性。

2. GB/T 29850-2013 《热熔胶用聚烯烃热熔胶通用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热熔胶的分类、标志、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是目前国内热熔胶生产企业的主要执行标准。

3. ASTM D3162-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Lap Shear Adhesion for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FRP) Bonding》
该标准规定了热熔胶与纤维增强塑料的粘接性能测试方法,旨在保障各种增强材料的粘接强度,确保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出现粘接破坏等问题。

4. JIS K 6854-1-2008 《Automotive parts-Adhesives-Foil tapes used for appearance parts》
该标准主要用于汽车领域,规定了热熔胶与金属箔带的粘接强度等指标,确保粘接表面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EVA热熔胶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EVA热熔胶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食入:立即就医。
理化特性
物理状态:固体
颜色:乳白
气味:无刺激气味
PH值:/
软化点:77℃--87℃
沸点:>220℃
饱和蒸汽压(kpa):20℃时<0.1mbar
相对密度(水=1):20℃时 1.0g/cm3
溶解:20℃时不溶于水
粘性:160℃时4400-6000Mpa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
1、由于在使用热熔胶施工时必须加热,因此应戴劳保手套、扎好袖。
2、盛装热熔胶的容器及预热槽必须盖紧,以防污染。
3、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对人体没有危害。
4、建议按“先进先用”的顺序使用。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冷却,严重者需要立即送医院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送医院就医。
吸入:应迅速带离现场,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EVA热熔胶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EVA热熔胶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EVA 、松香改性树脂
外观与形状:乳白色颗粒
主要用途:书籍订装用
健康危害
爆炸或泄漏的应急处理
1.避免眼睛、皮肤接触该化学品;2.在工作时,应急处置人员要佩戴防护手套,严禁喝水和进食;3.工作前和工作后,应急处置人员要洗手。
储运
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通风;2.储存于干爽场所。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呼吸系统防护:有效抽风系统
眼睛防护:/
其它:工作中禁止吃东西,工作前后需洗手
2、根据德国检测方法的分类(1999/5/17),本产品不危害水源

EVA热熔胶使用要求与检测方法

EVA热熔胶使用要求与检测方法

EVA热熔胶使用要求与检测方法热熔胶(EVA)是一种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在冷却后迅速固化的热熔胶。

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各种材料上都能够实现高强度的粘接。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能,EVA热熔胶在许多不同行业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EVA热熔胶的使用质量,有一些使用要求和检测方法需要遵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和检测方法:使用要求:1.温度控制:EVA热熔胶的熔融温度一般在150℃-180℃之间。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熔融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胶水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压力控制:合适的压力能够帮助胶水与被粘材料更好地接触和固化。

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压力大小,保证胶水能够充分填充被粘材料的表面。

3.使用环境:EVA热熔胶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使用,避免在潮湿或高湿度的环境中使用,以免影响胶水的性能。

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使用前,应对EVA热熔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颜色变化、杂质等异常情况。

正常的热熔胶应该是均匀透明的。

2.粘结强度测试:对热熔胶进行粘结强度测试,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剪切试验来评估胶水与被粘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

测试时需要确保样品的准备和测试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3.热稳定性测试:热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热熔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可以将热熔胶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表面是否出现软化、变形等异常情况。

4.熔点测试:通过熔点测试可以确定热熔胶的熔点温度,可以采用差热分析仪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测试。

以上是EVA热熔胶的使用要求与检测方法的简要介绍。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使用要求,并按照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对热熔胶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使用质量和安全性。

EVA热熔胶检测标准

EVA热熔胶检测标准

EVA热熔胶检测标准一、外观检测1.检测样品应无明显的机械杂质、异物和污染。

2.检测样品应保持均匀光滑,无颗粒状物质,无凹凸不平。

3.检测样品应无结块,无硬块,无分层现象。

二、粘度检测1.采用万能粘度计进行测试。

2. 检测样品的粘度应符合指定范围,一般在1000-5000cps之间。

三、固含量检测1.采用烘箱法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温度下烘烤一段时间,然后测量失重,计算固含量。

3.检测样品的固含量应符合指定要求,一般在30%-50%之间。

四、流动性检测1.采用流淌长度法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条件下流淌一定距离,测量流淌长度。

3. 检测样品的流淌长度应符合指定要求,一般在10-15cm之间。

五、接着力检测1.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与指定材料进行粘接,然后在指定条件下进行拉力测试。

3. 检测样品与材料的接着力应符合指定要求,一般在3N/cm以上。

六、热稳定性检测1.采用热老化试验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然后测量其性能变化。

3.检测样品的性能变化应符合指定要求,如粘度变化小于10%等。

七、耐寒性检测1.采用低温冷冻试验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低温条件下冷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影响。

3.检测样品的性能应在指定要求范围内,如不变色、不硬化等。

八、耐水性检测1.采用水浸试验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影响。

3.检测样品的性能应在指定要求范围内,如不溶于水、不变色等。

九、耐热性检测1.采用热空气箱进行检测。

2.检测样品应在指定温度下暴露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影响。

3.检测样品的性能应在指定要求范围内,如不溶于热空气、不变色等。

以上是关于EVA热熔胶的一些常见的检测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厂家和行业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检测标准制定。

EVA检验标准

EVA检验标准

EVA检验标准1.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1.1外观EVA表面无折痕、无污点、平整、半透明、无污迹、压花清晰1.2尺寸偏差1.2.1厚度用精度0.01mm千分尺测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测五点,取平均值,厚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0.03mm。

1.2.2幅度用精度1mm的钢尺测定, 幅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2.0mm。

1.3透光率1.3.1透光率其值不小于90%1.3.2取胶膜尺寸为50mm×50mm,用50mm×50mm×1mm的载玻玻璃,以玻璃/胶膜/玻璃三层叠合.1.3.3将上述样品置于层压机内,加热到100℃,抽真空5min,然后加压0.5Mpa,保持5min;再放入固化箱中,按产品要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进行交联固化,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1.3.4实验条件:23±5℃;相对湿度:50±20%。

1.3.5启动透光率测试仪,预热10分钟1.3.6测定试样厚度。

1.3.7调节零点旋钮,使积分球在暗色时检流计的指示为零。

1.3.8当光线无阻拦时,调节仪器使检流计的指示为100,然后按下表操作,读取检流计的指示刻度。

1.3.9根据公式计算每个试样的透光率Tt:Tt=T2/T1×100%1.3.10计算结果以每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4交联度1.4.1 EVA的交联度不低于70%1.4.2仪器装置及器具容量为500ml到1000ml,24#磨口圆底烧瓶;带24#磨口的回流冷凝管;配温度控制仪的电加热套或电加热油浴;真空烘箱;用0.125mm(120目)不锈钢丝网,剪取80mm×40mm,对折成40mm正方形,两侧对折进6mm后固定,制成顶端开口的袋。

1.4.3试剂二甲苯:(A.R级)1.4.4试样制备取胶膜一块,将TPT/胶膜/胶膜/玻璃叠合后,按平时一次固化工艺固化交联,(或者按厂家工艺要求固化交联)将已交联好的胶膜剪成小碎片待用1.4.5检验步骤1.4.6交联度实验:1.4.7试样准备:取出固化好的胶膜,用剪刀将胶膜剪成3mm×3mm以下的小颗粒。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为液态,并能在冷却后迅速固化,从而实现粘接的胶粘剂。

由于其具有粘接迅速、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制鞋、电子、家具等多个行业。

为了确保热熔胶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保障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首先,对热熔胶的外观进行检验。

优质的热熔胶应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无明显的色差、杂质和气泡。

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粗糙、凹凸不平或颗粒状的物质。

若热熔胶出现颜色不均、有杂质或气泡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粘接性能和外观效果。

二、物理性能检验(一)软化点软化点是衡量热熔胶耐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环球法或其他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热熔胶的软化点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软化点过高,可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过高的加热温度,增加能耗和操作难度;软化点过低,则可能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出现软化流淌,影响粘接效果。

(二)粘度粘度反映了热熔胶的流动性能。

使用旋转粘度计在规定的温度下测量,粘度应符合产品的规格要求。

粘度太高,可能导致涂布不均匀,影响粘接质量;粘度太低,则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流挂现象,造成浪费和粘接不良。

(三)开放时间开放时间是指热熔胶涂覆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粘接性能的时间。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确定热熔胶的开放时间是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开放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在操作过程中来不及粘接;开放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和粘接强度。

(四)固化时间固化时间是指热熔胶从液态冷却固化所需的时间。

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固化时间应符合产品标准。

固化时间过长,会影响生产效率;固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粘接强度不足。

三、粘接性能检验(一)剥离强度通过剥离试验来测定热熔胶的粘接强度。

将涂有热熔胶的试样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粘接,然后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应达到相关标准或客户要求的数值,以确保热熔胶能够提供足够的粘接力度。

热熔胶的特性、质量指标、检测标准

热熔胶的特性、质量指标、检测标准

热熔胶是热塑性接着剂,在室温下为固体,但在较高温时即液化。

熔融之液体润温基材,当胶层冷却硬化,即形成胶合。

代表性之熔融温度为65℃~180℃。

由于不含任何溶剂为100%的固体,故可符合最严格的空气污染防治规定,亦几乎没有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除外,热熔胶对使用者尚有下列优点:●固化速度快,降低了胶合所需之压缩量,故生产速度可提高,设备空间亦节省。

●可接着於嫌水性(hydrophobic)表面,而不需要使用湿涧剂。

故具耐水性,储存安定性亦极佳。

●因为100%固形份完全可用故废料少,可降低运输与仓储成本。

●可接着的基材范围广,可自动化。

特性及用途热熔胶用途很广,如能配合设备及价格能成为具经济效益之材料。

包装工业占热熔胶应用市场50%以上,这些包装材料包括褶叠纸板盒、瓦楞纸盒、覆合材料罐头、胶带以及其他叠合成涂膜材料。

不织布纺织类包含卫生棉、纸尿布、成衣贴合、缝线接合等。

编织产品包括成衣、缝边、胶带、地毯背胶。

办公用品包括胶带、公文、自粘标签、信封、档案夹。

零件组合包括汽水、电子、书籍包装、家具、鞋用、手工艺品自己动手做,以及木工、合板等。

热熔胶使用注意事项因热熔胶应用上范围极广,其无污染、无公害之特性,更使其在取代溶剂型接着,有极大的优势。

但因其特性上的限制。

在应用上亦应特别的注意。

在此列举几项。

1.粘度融熔粘度为作业性的重要指标,因热熔胶使用必须借助于加热器,亦即涂布机器。

大致来说不同行业,不同用途,有不同之物性,不同的涂布机器,涂布方式,决定了其所具备之融熔粘度。

在此所应注意的是从使用相同的用途,但因不同厂商之涂布机器与方式,热熔胶的粘度亦有所不同。

2.固化时间,开放时间热熔胶之使用以热为介质,胶体冷却之后即接著完成。

所以使用上必须注意操作时间之控制。

·固化时间(setting time):指涂布后可形成接著之最好短时间。

·开放时间(open time):指涂布后至压着可容许之最长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热熔胶行业标准一科标化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书刊装订使用的EVA型热熔胶(以下简称热熔胶)术语、技术要求、使用条件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书刊装订用途之外的热熔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CY/T XX-2005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332-1994热熔胶黏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GB/T2794-1995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GB/T16998-1997热熔胶黏剂热稳定性测定
GB/T528-199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5256-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GB/T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在给出术语定义的同时,也给出计量单位,定义中无量纲的单位为1。

3.1脆性温度brittleness temperature
在规定条件下使一定数量的试样不产生破坏的最低温度。

以摄氏温度表示(℃)。

3.2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将试样拉伸至断裂过程的最大拉伸应力。

以兆帕表示(MPa)。

3.3黏度viscosity
在应力下材料阻止流动的性能。

以帕斯卡秒表示(Pa·s)。

3.4黏合强度adhesion strength
使试样或产品的黏接部件的黏接界面分离所需的力。

以牛顿每米表示(N/cm)。

3.5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
试样在拉断时的位移值与原长的比值。

以百分比表示(%)。

3.6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
试样在特定加热条件下,加热期间内一定时间间隔的粘度和其它现象的变化。

3.7软化点softening point
把确定质量的钢球置于填满试样的金属环上,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钢球进入试样,从一定的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高度下
落,当钢球触及底层金属挡板时的温度,视为软化点,以摄氏温度表示(℃)。

4热熔胶使用要求
4.1热熔胶技术要求
热熔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视为热熔胶质量不合格。

4.1.1热熔胶技术要点
表1装订用热熔胶技术指标及要求指标名称背胶边胶生产批号
非涂布纸涂布纸
软化点℃82>69
抗拉强度MPa>4>5>3
断裂延伸率%>300>500>200
熔融黏度
180℃Pa·s 4.5~6.0 5.0~6.5 1.5~4.0
热稳定性
180℃,24h黏度变化量小于0.5Pa·s,外观无明显变化。

脆性温度℃<0
4.1.2热熔胶包装标识
热熔胶的外包装袋上应注明该产品型号,批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

4.2胶粘订机械要求
本标准中的胶粘订机械要求是最低机械要求,低于该要求的机械将存在对装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

4.2.1无线胶粘订机械应有背胶断胶装置。

4.2.2无线胶粘订机械应有确保所开槽内无浮动纸毛屑的装置。

4.3胶粘订工艺要求
本标准中的胶粘订工艺要求是最低要求,低于该要求将存在对装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

4.3.1书帖折缝不跑空。

4.3.2折后书帖必须撞齐、捆平。

4.3.3单机使用时,书册应浆背、分本。

4.3.4书帖进入书夹内,应保证书册平齐,无缩帖,歪斜。

4.3.5铣背深度1.5-2.0mm,拉槽深度1.5mm±0.5mm,拉槽间距
5.0mm-7.0mm。

4.3.6书背涂胶均匀一致。

4.3.7侧胶宽度3.0-7.0mm。

4.3.8使用120克以上纸张作封面需压痕。

4.3.9涂料纸与非涂料纸选用不同的胶粘剂,混合纸张选用胶粘剂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

4.4胶粘订环境要求
本标准中的环境要求是保证胶粘订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低于该要求将存在对装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4.4.1胶粘订车间温度应该恒定,一般应在17℃-30℃,最好保持在25℃±3℃的范围内。

4.4.2胶粘订车间湿度应该恒定,一般相对湿度RH应在40%-60%之间。

4.4.3胶锅上方应有排烟装置。

4.4.4装订车间应清洁防尘。

4.5使用热熔胶操作要求
本标准的使用热熔胶操作要求,是使用热熔胶装订书册时容易忽略的方面,这些方面极易引起装订质量事故。

4.5.1胶在使用前必须预热2小时以上,预热合格后方可使用。

4.5.2书册必须在胶的开放时间内完成夹紧和定型工作。

4.5.3在胶的固化时间内,不能磕碰书册的书背部。

4.5.4书册的裁切必须在粘接3分种胶硬化后进行。

4.5.5胶锅的温度应是胶的使用温度±5℃,胶的使用温度以胶的技术参数为准。

4.5.6循环型预热胶锅的温度应大于工作胶锅温度5℃;非循环型预热胶锅的温度应小于工作胶锅温度10℃-20℃。

4.5.7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热熔胶不可混用。

4.5.8应确保胶锅内温度的准确无误。

4.5.9正常情况下,预热胶锅应一季度清理一次,工作胶锅应两周清理一次。

4.5.10胶锅内贮存胶应适量,严禁反复熔融胶,长时间停机应关闭胶锅加热装置。

4.6胶订书刊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条款是针对书册胶订成书后,热熔胶层与书刊内页的粘合强度而制定。

4.6.1胶订书刊的装订质量要求
书册胶订成书后,胶层与书刊内页的装订强度应大于所用纸张的抗拉强度,或者大于4.5N/cm。

4.6.2胶订书刊粘合强度的检测方法
在23℃的环境下,找出所测试胶粘订书刊的正中间页,并将该页通过一张平板的中间细条缝。

此时该页两侧其他书刊页应以该细条缝为中心线,平铺于平板之上。

用与书页同长的夹子将下垂的中间页夹住,并将相应重量的砝码悬挂于夹子中轴处的下孔处。

当砝码和夹子的重量W(砝码+夹子)与中间页页长的比值大于4.5N/cm,或在其比值大于4.5 N/cm之前中间页已经断裂,即可判断为该胶订书刊的装订质量合格。

4.7胶粘订半成品和成品的贮存与运输
4.7.1使用热熔胶装订的书册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野蛮装卸对书册的损伤。

4.7.2使用热熔胶装订的书册不宜堆放在室外以及墙体和暖气旁。

5热熔胶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5.1熔融黏度测试方法
按GB/T2794-1995中的方法进行测量。

5.2软化点测试方法
按GB/T15332-1994中的方法进行测量。

5.3抗拉强度测试方法
按GB/T528-1998中的第三种方法进行测量。

5.4断裂延伸率测试方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按GB/T528-1998中的方法进行测量。

5.5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按GB/T16998-1997中的方法进行测量。

5.6脆性温度测试方法
将胶的标准试样片,在冰水混合物中放置30分钟后,在其中以两个夹子夹住后对折。

如不断裂,即认为其脆性温度<0℃。

6测试报告
本标准的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样品来源、品种型号、生产批号;
b)测试项目、测试日期、测试依据标准;
c)试验结果;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