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模式识别课程报告-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课件

.
11
运动异常的分类(锥体外系) (Movement Disorders)
1、运动减少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2、运动增多
肌张力障碍
舞蹈症 3.其他
肝豆状核变性
.
1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症)的分类 (Parkinsonism)
• 原发性(帕金森病), 75-80%(中脑黑质细胞不明 原因减少)
•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8%左右(其它疾病局限地 影响基底神经节)
.
14
二、继发性(又称帕金森综合征)
1、感染:脑炎、慢病毒和艾滋病 2、药物:利血平、吩噻嗪类、丁酰苯类、
α-甲基多巴、氟桂利嗪类和抗抑郁 类等 3.毒物:MPTP、CO、CO2、锰、汞、甲醇、乙 醇、 氰化物等
.
15
继发性(又称帕金森综合征)
4、血管性 5、脑外伤:拳击 6.脑肿瘤:特别是脑中线肿瘤 7、中脑空洞症:交通性脑积水 8、代谢性:甲状旁腺异常、甲状腺机能减退、基底
疗效满意
疾病进展和LD长期应用最终致运动并发症的
发生(剂末现象、肌张力障碍、“开-关”现
象、异动症等)
神经精神并发症及认知功能障碍是疾病后期
的主要威胁
.
42
帕金森病的诊断 及鉴别诊断
.
43
一 临床诊断标准(Clinical Assessment)
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1.无明显诱因及病因
2.具有震颤、强直、少动(必须具备)和姿 势平衡障中的两项
.
4
正常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1、锥体系—力量 2、锥体外系—张力 尾状核-壳核病变:GABA(γ-氨基丁酸)减少,张
力低、运动增多 黑质-纹状体病变:DA(多巴胺)减少,张力高、
帕金森病的讲义课件

2019/11/2
23
诊断
1.一般在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病情 呈慢性进行性加重。
2.具有典型的震颤、强直、运动减少、 面具脸、慌张步态等症状和体征。无 锥体束征。
3.尿和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降 低。
2019/11/2
24
鉴别诊断
震颤麻痹须与感染、中毒、外伤、药物 以及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相 鉴别。如脑炎后引起者,年龄较轻、有 脑炎病史,多数遗留有神经体征。药物 引起者,有明显服药史,停药后减轻并 恢复,如精神病等。如系动脉硬化引起, 常伴有局灶神经体征,多巴制剂治疗一 般无效。
3
发病机制——生化病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神经系统老化
氧化应激
自由基 线粒体功能衰竭 钙超载 兴奋氨基酸 细胞凋亡
黑质DA 临 能神经 床 元死亡 症
状
PD与多种因素有关、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2019/11/2
4
2019/11/2
5
酪氨酸 酪氨酸羟
化酶
多巴
羧多 酶巴
脱
单胺氧化 酶
代谢物
多巴胺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2019/11/2
17
【临床表现】
多在50岁以后,男多于女 (一)震颤 为静止性震颤。常从一侧
上肢开始,以手为显著,呈规律性的" 搓丸"状动作,每秒4~6次,逐渐波 及同侧下肢、对侧肢体、下颌和颈部 。活动和睡眠时消失,情绪紧张时加
重。
2019/11/2
18
(二)强直(肌张力增高)
从一侧开始,逐渐到对侧和全身。肢体 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关节被 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或"齿轮状 "强直(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 时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
《帕金森病》课件

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
的心态。
日常照料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穿衣、 进食、洗澡等,保持患者的个人卫 生和舒适。
药物管理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确保药物剂量 正确,减轻药物副作用的影响。
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
研究中来。
帕金森病的病例分
05
析
病例一: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张先生,60岁,因手抖、动作迟缓等症状就诊,被诊断为早期帕金森病。 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张先生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二: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护理
总结词
全面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课件
目录
• 帕金森病概述 •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 • 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护理 • 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帕金森病的病例分析
帕金森病概述
01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动作迟 缓等症状。
详细描述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 和动作迟缓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从一侧肢体开始,逐渐影响到其他部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平 衡障碍、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神经保护药物
一些新的神经保护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 的效果,能够减缓帕金森病的症状。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帕金森病摘要

第二部分 病因
•帕金森病摘要
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 杂,至今仍未彻底明了, 可能与以下因素密切相 关:
•帕金森病摘要
一、年龄老化 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 人,40岁以前极少发病,6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 多,提示年龄老化与发病有关。随着年龄增长,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纹状体内 多巴胺递质水平逐渐下降,纹状体的D1及D2受 体逐年减少,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 亦减低。当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50% 以上,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减少80%以上, 临床上才会出现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正 常神经系统老化并不会达到这一水平,故年龄 老化只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一个促发因素。
今未明。
•帕金森病摘要
第四部分 发病 机制
•帕金森病摘要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变是在脑部的黑质及纹 状体。黑质是位于中脑大脑脚的细胞核团, 因富含黑色素颗粒而得名。黑质是负责制 造并贮存神经递质多巴胺;纹状体环路向 纹状体输送多巴胺。多巴胺为纹状体的抑 制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纹状体的兴奋 性神经递质。正常人这两种递质处于一种 动态平衡状态。而在患帕金森病时,患者 脑中的黑质细胞则大量坏变而消失,多巴 胺的制造减少,而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亢
进,从而产生临床上的诸多症状。
•帕金森病摘要
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坏死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 完全清楚,但已知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错误折 叠和聚集、胶质细胞增生和炎 症反应等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 元变性坏死中起着重要作用。
•帕金森病摘要
第五部分 临床 表现
•帕金森病摘要
多 见 于 50 岁 以 后 发 病 , 男 性 多 于 女 性。起病缓慢,逐渐进展。初始症状 以震颤最多 (60%--70%),依次 为 步 行 障 碍 ( 12% ) 、 肌 强 直 (10%)和运动迟缓(10%),症 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扩展到同 侧下肢、对侧上下肢,呈“N”字形进 展 ( 65%--70% ) , 最 早 的 症 状 可 能是震颤和肢体僵硬。
帕金森病-课件讲解学习PPT文档63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帕金森病-课件讲解学习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帕金森病的读书报告

帕金森病的读书报告一、背景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步态不稳等。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仍无根治方法。
作为医学学生和未来的医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二、读书记录作为读书报告要点,我阅读了中文版的《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
1.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该病与神经元突触中的多巴胺不足或缺失有关。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受损会导致皮质-基底节-黑质通路失去平衡,使患者失去对自主运动的控制。
2.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和表现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和步态不稳。
此外,病人还可能存在失眠、抑郁、心理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3. 帕金森病的诊断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有脑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脑电图等。
为了尽早发现和治疗帕金森病,医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识别和意识。
4. 帕金森病的治疗目前帕金森病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劑和MAO-B 抑制剂等。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深部脑刺激、康复治疗、手术等方法,其具体选择需匹配个体病情。
三、阅读体验《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一书是一本科普性介绍帕金森病的论述,内容浅显易懂,但也不失为深入浅出。
作者对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总结,确保读者可以快速掌握基本的概念、病理及其症状,因此非常适合想要了解帕金森病的人阅读。
从我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包含了许多医学书籍中的核心元素,如病因、症状、治疗和药物等,而这些元素对于了解帕金森病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相当多的相关医学术语和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学习,还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在医生职业生涯中的参考。
四、总结帕金森病是一种产生较大危害的慢性病,而医学所能做的也仅限于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症状。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文

临床表现--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小写症(micrographia)
临床表现-- 4.姿势步态异常
➢ 站--屈曲体姿 ➢ 行--步态异常 ➢ 转弯--平衡障碍 ➢ 早期下肢拖曳;之后小步态、启动困难、
行走时上肢摆动消失
临床表现-- 4.姿势步态异常
➢转弯时躯干僵硬,用连续小步使躯干与头部一起转动 ➢晚期自坐位、卧位起立困难,小步前冲 (慌张步态 festination)
药物治疗
原理: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包括抗胆碱能药、多种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 ➢ 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需终生服用
帕金森病对症治疗:抗胆碱能药物
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震颤和强直有一定效果,运动迟缓疗效较差。常用: ➢ 安坦(artane):1~2mg,3次/d口服 ➢ 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严重者幻觉、妄想 ➢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 少数患者尤其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 ➢ 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临床表现-- 2.肌强直(rigidity)
➢ 肌强直表现屈肌与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始终增高,似弯曲软铅管(铅管样强直) ➢ 若伴震颤,检查感觉在均匀阻力有断续停顿,似转动齿轮(齿轮样强直),是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
➢ 治疗原则 ➢ 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 ➢ 剂量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严重程度、就业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 ➢ 饭前或后1小时服用
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
➢ 剂型 : ➢ 普通剂型:美多芭 ➢ 控释剂:息宁(Sinemet) ➢ 弥散型制剂或水剂:美多芭快
帕金森医疗病例介绍通用授课课件ppt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模式识别教师:姓名:学号:专业:类别:上课时间: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引言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大多在50岁以后发病,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致残率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
现阶段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是很清楚,对于该病的诊断较多地依赖于临床经验,这种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随着现今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这样一个分支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并且在许多方面如模式识别和智能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所以本实验将其应用至帕金森病的智能诊断方面。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智能、客观、准确地诊断帕金森病的方法,探究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医学专家诊断帕金森病的可行性。
这里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的BP 神经网络作为病理诊断器,以32个人的各项指标数据为little数据集,其中帕金森患者24人,正常人8个,每个人采集6到7组数据,数据样本数共195组。
每次训练时以31个人的所有数据样本为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取特征参数,然后以另一人为测试集,如此重复32次,确保每个人都进行一次测试,最后得出基于32个人的诊断准确率和基于195个样本的准确率。
另外再以40个人的各项指标数据为sakar数据集,正常与患病人数各占一半,每人采集26组数据,同样采用留一法训练测试BP神经网络。
结果显示,在误差可接受的范围内,设计达到了初步的要求,说明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具备可行性,但是由于BP网络存在一些缺点,再加上数据集中无病样本较少,未对复杂的病例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尚且不能严格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字:帕金森病,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1 实验原理在图1.1中,神经元接收n 个输入信号a 1,a 2,…a n ,经过线性运算输出为t ,如公式(1.1)所示。
)()(1T∑=+=+=ni i i b a w f b a w f t(1.1)tanh 函数是sigmoid 函数的一种变体形式,输出范围是[-1,1],效果比sigmoid 函数更好。
1.2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由大量神经元连接而形成的拓扑结构,依靠这些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神经网络可以将接收到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以此实现对复杂信息的进一步处理。
如图1.4所示为一个简单人工神经网络。
图1.4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图如图1.4所示,该神经网络由三层组成,L 1为输入层,包含三个输入信号和一个偏置项,L 2为隐含层,L 3为输出层,对网络计算的最后结果进行输出。
图中神经网络的参数表示为(b w ,)=()2()2()1()1(,,,b w b w ),其中)1(w 表示输入层和隐藏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1(33)1(32)1(31)1(21)1(13)1(12)1(11)1(w w w w w w w w ,,;⋯=,)2(w 表示的是隐藏层和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权重,],,[)2(13)2(12)2(11)2(w w w w =,其中)(l ij w 表示第l 层的第j 单元与第l+1层第i 单元的连接权重。
对于偏置参数],,[)1(3)1(2)1(1)1(b b b b =,][)2(1)2(b b =,其中)(l i b 表示第l +1层第i 单元的偏置项,第l 层第i 单元的输出值我们用)(l i a 表示。
对于本图中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公式如下: )()1(13)1(132)1(121)1(11)2(1b x w x w x w f a +++= (1.4) )()1(23)1(232)1(221)1(21)2(2b x w x w x w f a +++= (1.5) )()1(33)1(332)1(321)1(31)2(3b x w x w x w f a +++= (1.6))()()2(1)2(3)2(13)2(2)2(12)2(1)2(11,b a w a w a w f x h b w +++=(1.7)上面的计算步骤实质是信号在神经网络中的前向传播过程,不存在闭环和回路计算,因此也称之为前馈神经网络。
本图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只含有一个隐含层和一个输出单元,对于含有多隐层和多输出单元的复杂神经网络,计算步骤与此类似,但是与较为简单的单隐层神经网络相比,能够解决复杂度更高的问题。
1.3 梯度下降和反向传播BP 算法在设置好网络的连接方式、网络层数和每层神经元的节点数之后,就需要对网络进行训练,不断进行迭代训练的目的就是使网络的权值和偏置都获得一个较好的值,让我们由输入可以得到理想或者接近理想值的输出。
那么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新网络中的权值和偏置,使网络达到最优状态,为此引入了梯度下降法。
在梯度下降法中,需要使用误差函数,其定义为神经网络的预期输出与实际输出间的均方误差,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得该误差最小化,对于一个拥有n 个训练样本的问题而言,误差函数公式如下:其中)(l i z 和)(l i a 分别表示第l 层第i 个节点的输入和以及激活值。
3)对于除输出层以外的其它层,第l 层第i 个节点的残差计算如下:)(')()()1(11)()(l i l j s j l ji l iz f w l ++=∑=δδ(1.12)开始初始化网络参数给定输入和理想输出计算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出计算输出单元与理想输出的误差E误差E 是否满足要求?计算误差对权值和偏置的梯度更新参数否是结束BP 算法伪代码:1.对于所有层l ,令∆w (l ) := 0,∆b (l ) := 0,设置为全零矩阵或全零向量;2.从第一个训练样本一直到第m 个,对于i =1:m:a:用反向传播计算∇ w (l ) E(w,b;x,y )和∇ b (l ) E(w,b;x,y ); b:计算∆w (l ) :=∆w (l ) + ∇ w (l ) E(w,b;x,y ); c:计算∆b (l ) := ∆b (l ) + ∇ b (l) E(w,b;x,y );2实验结果2.1数据集little正确率与隐层神经元个数关系测试次数\神经元个数1 81.75% 81.25% 84.38% 81.25%81.25%2 78.13% 84.38% 84.38% 81.25%81.25%3 81.25% 81.25% 81.25% 84.38%84.38%4 84.38% 81.25% 87.50% 78.13%81.25%5 78.13% 78.13% 84.38% 84.38%84.38%平均正确率80.63% 81.25% 84.38% 81.88%82.50%测试次数\神经元个数1 82.05% 80.00% 78.97% 78.97%80.51%2 75.38% 82.05% 80.51% 80.51%78.97%3 80.00% 78.46% 80.03% 80.51%82.05%4 82.05% 80.00% 80.00% 76.41%77.95%5 76.92% 76.41% 82.05% 84.10%80.51%平均正确率79.28% 79.38% 80.31% 80.10%80.00%由表2.1和表2.2可知,随着隐层神经元个数从8增加到10时,基于32个人的帕金森病判断正确率从80.63%增加到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从79.28%增加到80.31%,但是当从10再继续增加时,两种正确率均有所下降,说明对于此BP网络,最为恰当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
2.2数据集little正确率与迭代次数关系测试次数\迭代次数1 81.25% 84.38% 81.25% 81.25%78.13%2 78.13% 84.38% 78.13% 84.38%75.00%3 78.13% 81.25% 81.25% 81.25%78.13%4 75.00% 87.50% 75.00% 78.13%81.25%5 78.13% 84.38% 81.25% 81.25%81.25%平均正确率78.13% 84.38% 79.38% 81.25%78.75%\迭代次数1 78.46% 78.97% 80.00% 81.03%77.44%2 74.87% 80.51% 76.41% 80.00%72.82%3 75.90% 81.03% 80.00% 81.03%71.80%4 74.87% 80.00% 74.87% 78.97%80.51%5 73.85% 82.05% 79.49% 80.00%78.97%平均正确率75.59% 80.31% 78.15% 80.21%76.31%由表2.3和表2.4可知,随着迭代次数从50增加到100时,基于32个人的帕金森病判断正确率从78.13%增加到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从75.59%增加到80.31%,但是当从100再继续增加时,两种正确率均有所下降,可能出现了过拟合现象,说明对于此BP网络,最为恰当的迭代次数为100。
通过以上对正确率与隐层神经元个数的关系和正确率与迭代次数的关系两种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当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迭代次数为100时,BP网络的分类效果最好,基于32个人的诊断正确率为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诊断正确率为80.31%,基本满足实验预期要求。
2.3数据集sakar正确率与little数据集实验类似,通过多次实验验证,选取隐层神经元数目为10个,训练迭代次数为2000次,训练所得神经网络的准确率较高,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实验次数基于40个人正确率基于1040个样本正确率1 60.00% 55.00%2 67.50% 56.73%3 57.50% 53.46%4 60.00% 53.37%5 57.50% 56.63%平均正确率60.50% 55.04%通过实验可知,对于sakar数据集,选取隐层神经元12个,迭代次数2000次,进行5次实验,基于40个人的平均正确率为60.50%,在某次实验时最高正确率为67.50%,基于1040个样本的正确率为55.04%,与little数据集84.38%的人正确率和80.31%的样本正确率相比,正确率还有待提高,算法以及参数调整还需进一步完善。
3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在MATLAB实验工具下搭建BP网络,利用给定的帕金森病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通过改变相关的网络参数如隐层神经元个数和迭代次数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状态。
对于little数据集,BP神经网络取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迭代次数为100,以31个人的所有样本数据为训练集,另一人作为测试,如此重复32次,使每个人都能作为测试集进行一次测试,并进行5次实验求得正确率的平均值,以较少偶然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基于32个人的正确率为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为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