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下))_拉瓦锡:化学科学的奠基人

合集下载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4.简 单 土 质 : 石 灰 、镁 土 、钡 土 、铝 土、硅土等。
拉瓦锡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 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拉瓦锡毕生勤 奋, 每天六点起床, 从六点到八点进行 实验研究, 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 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 七点到晚 上十点, 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 期天不休息, 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
发 明故事 INVENTION&INNOV聂文颖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 年, 20 岁的拉瓦锡取得了 法律学士学位。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 家境富 有。所以拉瓦锡没有去律师所上班, 因为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 了兴趣, 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地 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 拉瓦锡师从巴黎著名的化学家鲁伊 勒教授。从此, 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和妻子一生没有孩子, 但生 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 经常 陪伴在他左右。拉瓦锡的著作里的许多 插图都是他的妻子亲手画的。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拉瓦锡被 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 犯有叛国 罪, 于 1794 年 5 月 8 日处以绞刑。著名 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 说“: 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 而 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 来。”
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
于是他又改进实验的方法: 将白磷放入一个钟罩, 钟罩里
留有一部分空气, 钟罩里的空气用管子 连 接 一 个 水 银 柱( 注 :
测定空气的压力) 。加热到 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 水银柱上
升。拉瓦锡还发现“1 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 2.7 盎司的白色灰
烬( P2O5) 。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 1/5 容积的空气重量基本接 近。”
自由之火, 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 有时说它能通过容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拉瓦锡吧。

拉瓦锡人物简介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 --- 1794年5月8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元素”的定义,并发表了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同时还创立了氧化说。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1778年任皇家科学院教授。

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而死。

人物生平安托万·拉瓦锡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律师家庭,并在5岁时因母亲过世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

他在1754年到1761年间于马萨林学院学习。

家人想要他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本人却对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1761年他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律师资格。

课余时间他继续学习自然科学,从鲁埃尔那里接受了系统的化学教育和对燃素说的怀疑。

1764年至1767年他作为地理学家盖塔的助手,进行采集法国矿产、绘制第一份法国地图的工作。

在考察矿产过程中,他研究了生石膏与熟石膏之间的转变,同年参加法国科学院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征文活动获奖。

1767年他和盖塔共同组织了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矿产考察1768年,年仅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70年一派学者坚持波义耳已经否定的四元素说,认为水长时间加热会生成土类物质。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拉瓦锡将蒸馏水密封加热了101天,发现的确有微量固体出现。

他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发现容器质量的减少正等于产生固体物的质量,而水质量没有变化,从而驳斥了这一观点。

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下))_门捷列夫:现代化学的立法者

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下))_门捷列夫:现代化学的立法者

生平简介1834年2月8日,德米特利·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生于俄国西伯利亚西部的托博尔斯克小城。

他是家里1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如果连死去的孩子算上,他则是第17个孩子。

他父亲早年毕业于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曾先后担任过两个中学的校长,后因同情革命者,才被调到托博尔斯克中学任校长。

就在门捷列夫刚刚出世后不久,父亲便因双目失明而被迫退休了。

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妇女。

父亲退休后,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这个大家庭的生活,母亲只好从自己哥哥手上接管了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型玻璃厂,苦苦地维持着全家的生活。

母亲的刚强和于练给了门捷列夫以巨大影响,而玻璃制造的工艺过程,则很自然成了这个少年最早接受的物理和化学教育。

1841年,门捷列夫同他的小哥哥一起入托博尔斯克中学学习,尽管他身体不好,时常生病,但由于他学习刻苦,肯动脑筋,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就在门捷列夫上中学时,一连串的不幸又降临到他家的头上。

先是1847年,父亲和大姐先后病故,继之,一年以后,玻璃工厂遭火灾化为灰烬。

哥哥们外出谋生,姐姐们也先后嫁人,母亲身边只剩下了门捷列夫和一个尚未出嫁的小姐姐了。

1849年,门捷列夫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

为了能让小儿子进入著名的莫斯科大学深造,母亲毅然变卖了全部家产,带着门捷列夫和小姐姐跋涉数千里来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大学拒收这个不属于自己学区的学生。

于是,母亲便只得带他们到彼得堡,彼得堡大学同样不肯接受这个外省的中学生。

后来在父亲的一些老朋友的帮助下,门捷列夫得以在父亲的母校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报上名,并考入了这所大学的自然科学系。

1855年5月,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被派往边远的辛菲罗波尔,后又去敖德萨任中学教师。

在任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论文“论比容”。

1856年,门捷列夫通过了硕士学位考试。

1857年,门捷列夫就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年仅23岁。

历史业绩1865年,门捷列夫通过博士论文《论酒精与水的化合物》的答辩,被彼得堡大学聘为正教授。

科学家-拉瓦锡

科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
质量守恒的实验验证和总结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1.4、化学概要的出版
《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在这篇 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 外,在历史上还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名称 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而 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在书中,拉瓦锡将 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假如说伽罗瓦死得愚蠢,哥白尼死得胆怯,那么拉 瓦锡死得甚至都有些卑微了。真是无巧不成书,拉 瓦锡也死在同一个月的第8天。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安东·罗朗·拉瓦锡 --一场风暴、另一场风暴
法国化学家安东·罗朗·拉瓦锡是化学发展史上最重要 的人物之一:把近代化学从“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推翻 “燃素说”,创建氧化学说;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等等。这 些成就使拉瓦锡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也曾为 此自豪:“我的理论已经像革命风暴,扫向世界的知识阶 层。”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1.2、提出新的燃烧理论
--从燃素说到氧化说
斯塔尔:燃素说的基本思路
木柴燃烧后的灰烬比原来轻很多 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不再容易燃烧
燃烧过程中有些东西离开了可燃烧物 逃离的东西是某种易燃的物质
逃离的东西被命名燃素 金属矿石—通过燃烧--金属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有机物和金属在燃烧后截然不同的反应 但是很可惜当时还没有严格的定量概念!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拉瓦锡焚书: 一个时代远去了:从燃素说到氧化说
《科学发现与今天》 中国矿业大学
1.3、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化学革命家──拉瓦锡

化学革命家──拉瓦锡

化学革命家──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Laroisier,A.L.1743-1794),出生于法国巴黎富裕的律师家庭。

他5岁丧母,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进入当时巴黎著名的马沙兰学校,以后升入法政大学,21岁取得律师资格。

他的家庭希望他继承父业,然而他对天文、数学、植物、矿物、化学等自然科学却有深厚的兴趣。

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求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议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

这项活动给年轻的拉瓦锡以极大的鼓励,使他决心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

由于他不断地获得研究成果,展示了出众的才华,于1768年受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0年后成为18名正式会员之一,又任7年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是科学院的负责人。

很不幸,因包税事件,被判处死刑。

1794年8月8日法国把自己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处死了,世界失去了一位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

拉瓦锡作出的科学贡献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掀起了一场化学革命,推翻了统治化学界百年之久的燃素学说,1772年,拉瓦锡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后,主要思考的问题是燃烧的本质。

窨燃烧是怎么一回事?不仅他这样想,许多其他化学家也都感到燃素学说不能解释燃烧过程。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拉瓦锡常跟其他化学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他同实验室的同事马凯尔和卡德一起研究。

这两位同事说了,他们在高温下灼烧金刚石的实验。

按一般情况物质燃烧后总有一点灰渣,可以金刚石灼烧后却没有任何灰渣,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现象呢?他们讨论认为,因为加热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空气不会产生影响。

如果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灼烧金刚石,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第二天,拉瓦锡带来了几块金刚石,涂上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用来隔绝空气。

然后把小黑球加热烧到通红,而且发出了光。

待小黑球冷却几小时后,剥掉涂料,金刚石仍然是完整的。

拉瓦锡推测:“金刚石消失的神秘现象竟然与空气有关。

历史上拉瓦锡是谁

历史上拉瓦锡是谁

历史上拉瓦锡是谁安托万-洛朗·拉瓦锡voisier,1743.8.26-1794.5.8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

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因其包税官的身份在法国大革命时的1794年5月8日于巴黎被处死。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

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之于化学,犹如牛顿之于物理学。

拉瓦锡的重要贡献之多,太令人惊讶。

但是结合他专攻化学领域来看,虽然算不上惊艳,但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自从“燃素说”被怀疑正确性开始,“燃素说”是拉瓦锡不断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垫脚石,拉瓦锡对此的否定,肯定了他的贡献,奠定了他工作的基础。

拉瓦锡的贡献其中有钟罩实验,这个著名的实验是帮助他发现了氧气比例的工具。

氧气占空气的五分之一就是在多次重复钟罩实验时得出的结论。

拉瓦锡在推翻“燃素论”时就得出了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他对燃烧的本质做了重要的概括总结。

《化学概论》是拉瓦锡的一部巨著,他在书里清晰的描述了燃烧。

拉瓦锡的贡献也如燃烧会发出光和热一般,他的发现让当代化学开始有了广泛发展。

除此之外,他的贡献还在医学上有所体现。

人体呼吸是人最重要的生理特征之一,拉瓦锡同样想要知道呼吸的实质。

然而他雇来的助手却被战争冲散了,拉瓦锡虽然遗憾,但后来还是完成了该实验,医学在他的努力下也少了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拉瓦锡在化学元素上也有所贡献。

他没有发现元素,但是第一张元素列表是出自他的手下。

上面清楚的列出了各门各类的元素,没有一百多个,只有33个。

后来变成元素周期表,被后人加以改进。

拉瓦锡对化学的热爱可见于他不知疲倦的重复实验寻求真理。

拉瓦锡是一名法国贵族,可是让他成名的并不是这个身份,而是他是一名著名的化学家以及生物学家,在后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之为“近代化学之父”,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具有非凡大脑的人,却在1794年5月8日,被法国人民那些所谓的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拉瓦锡之死对于那个时代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摘要: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本文探讨了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以及拉瓦锡的思想、方法与我国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学习拉瓦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瓦锡;理论贡献;现实意义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他是恩格斯意义上的“巨人时代的巨人”,造成了化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革命。

本文主要介绍拉瓦锡在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对我国当代创新教育的影响。

一、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一)燃素学说的推翻和氧化学说的建立。

燃烧是自然界发生的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阐述燃烧现象的学说。

十七世纪下半叶,化学家们提出了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燃素说”。

燃素说不但解释了燃烧现象,而且能对许多化学现象作出说明,它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因此赢得了许多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然而,燃素说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了。

1774年,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所得结论与燃素说完全对立。

按照燃素说,燃烧是一种分解反应,金属分解,放出燃素,金属变成金属灰。

但拉瓦锡却完全否认了这一点,他认为燃烧是一种结合反应,金属与空气结合变成属灰。

后来,拉瓦锡通过小鼠和燃烧的实验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拉瓦锡将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拉瓦锡命名为“氮”。

1777年9月,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一篇名为《燃烧概论》的论文,建立了氧化作用的燃烧理论。

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在化学上以其真实的物质—氧,取代了神秘虚幻的燃素,使过去以燃素说形式倒立着的化学正立过来了。

(二)拉瓦锡与无素概念。

在化学学科的诸多概念中,元素概念在化学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近代元素概念首先是由波义耳提出的,他指出的元素是“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物体,混合的物体由它们组成并且最终分解成它们”。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成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那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建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按照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楚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

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而且取得了律师从业证书。

拉瓦锡的父亲是一名很出名望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做律师。

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常常上山收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

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着名的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开创人。

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那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

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了法国科学院金质奖。

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功效而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所进行的长达百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

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

对“燃素”学说持怀疑态度的拉瓦锡,实在难以接受“燃素”是物质燃烧原因的观点。

1772年2月,他读到了达尔塞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谈到“在高温下烧得灼热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实验结果使他深受启发。

那么,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金刚石会如何呢?于是他把金刚石用调成糊状的石墨厚厚地包上一层,再把这些乌黑的圆球放在烈火中烧得通红。

几小时后,剥开石墨外衣,里面的金刚石竟然完好无损!拉瓦锡捉摸着:“金刚石的失踪看来与空气有关!莫非它与空气发生作用了?”这种想法和那时流行的“燃素”学说截然相反!为了证明自己的假想,他用白磷作了一系列实验,毫无例外,白磷燃烧以后产生的白烟比白磷重了,这证明“磷和空气发生了化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平简介
拉瓦锡于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巴黎高等法院的专属律师,母亲也出身于富裕的律师家庭。

拉瓦锡11岁时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在校时他一直热心钻研自然科学,并逐渐加深了这方面的兴趣。

中学毕业的暑假,拉瓦锡跟随著名的矿物学家让·艾蒂安·格塔尔去考察几个山区,绘制法国矿产地图。

在这个夏天里,拉瓦锡确实知道了很多东西。

地下蕴藏的各种矿物可真多啊!多少物质还保持着自己的秘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秘密。

1761年,拉瓦锡进入索尔蓬纳学院学习法学。

他除了按时去听罗马法的课学习法典外,还抽时间去听著名化学教授鲁埃尔的课。

在化学课上,拉瓦锡了解到酸和盐及格塔尔的理论,认识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当教授讲一物体燃烧过程中本身挥发掉一种特殊物质——燃素时,他很感兴趣地听着。

拉瓦锡从鲁埃尔那里还了解到了元素。

他在法国图书馆找到了罗伯特·波义耳的著作,反复看了好几遍。

与此同时,拉瓦锡还在发奋准备法学考试。

1763年春天,拉瓦锡顺利地在法学院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

1768年是决定拉瓦锡命运的一年,他担任了征税承包业主,并被任命为皇家科学学士院会员,1775年,又就任兵工厂监督这一官职。

他在兵工厂内造了间实验室,他的大部分财产都被用于这个“实验研究所”。

在这个研究所中,“爆发了一场为一门现代科学奠定基础的革命,使世界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1789年,拉瓦锡的《初等化学概述》出版,随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作为税收承包业主的拉瓦锡被捕入狱。

1794年5月,拉瓦锡被杀害。

历史业绩
当时一些化学家“证明”水可以变为泥土。

他们曾注意到,在一个密封的装有水的容器里,水蒸发后,容器里面留下了一些土一样的渣滓。

“由此可见,土生于水”。

就是针对这种主张,拉瓦锡才取得了他的第一个重大发现。

自从他伴随格塔尔旅行时起,他就对密度和性质发生了兴趣。

现在,他就开始一系列实验,来确定水蒸发后留下的土一样的渣滓,究竟是来自水的分解物,还是来自容器内部的腐蚀这一问题。

他的科学座右铭是不靠猜想,而要根据事实。

“我要从事实出发讲话”。

他从重复多次的实验中发现并最终证明:水蒸发后余留下来的土似的渣滓,来自容器而不是来自水,因为在每次用纯清水做的实验中,在水消失后,容器所失去的重量和容器中土的沉淀物的重量是相等的。

因此,“土不是水变的”,这个结论意味着炼金术和炼金术所主张的“水变土,土变铁,铁变金”的学说,最终被推翻了。

这只不过是拉瓦锡很多实验的开始。

他进而证明,植物并不仅仅是“一定份量的水所变成的一定份量的木”。

而是水、土和空气各种物质的综合体——植物在其中生存并且从中摄取营养。

拉瓦锡对空气的构成特别感兴趣。

在他之前有些科学家早已观察到空气有不同的“种类”——也就是说,有不同的气体。

但直到1777年拉瓦锡才宣布,空气包含“两种有伸缩性的流体,一种可供呼吸,另一种则具有毒性”。

对于这种可供呼吸的“生命攸关”的流体,
他以“氧气”这个名称加以命名。

他也第一次给元素这个化学名词下了定义。

拉瓦锡称元素为“一种用化学分解方法不能分解成任何更简单的物质的那种物质”。

这就奠定了现代化学整个结构的基石。

在这个基础上,拉瓦锡不但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化学理论,也汇编了一部崭新的化学词典。

拉瓦锡所发明的许多术语,至今都还是化学家们的国际通用词汇。

1789年拉瓦锡的《初等化学概论》出版,在写作该书的过程中,他恪守一个准则:永远只从已知进到未知,永远只从观察到的结果归纳出特定的原因。

他说:“我只讲事实。

”他的《概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化学的一个新纪元,为拉瓦锡同时代的大多数科学家进入大自然这间神秘的实验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安东·罗兰·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

他创立了化学科学,为化学元素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科学精神和不怕困难的拼搏意志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