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亏法

合集下载

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

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

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此为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

一般人到中年,精气大半泄漏,甚至造成肾亏,体质下降,以致修炼中元气不足,难以达到功法要求的效果。

为此,道家运用“敲竹唤龟”之法,作为练功辅助,可以较快补回体漏所造成的损失,恢复并增强肾功能,达到采药结丹的要求。

所谓“竹”,即指督脉脊柱,如竹节一般连接;而“龟”,即指男性生殖器官。

故曰“敲竹唤龟”。

其法如下:1、采用盘坐式,手结子午连环诀印,具体参照“通用形法”。

2、如一转心法起式,两眼平视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

然后二目轻闭,上注天目,似有朗月生辉。

用意不用力、似观非观片刻。

3、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山根经泥丸沿髓腔缓缓而下从夹脊进入下窍气穴,意念神光一路照亮,要注意“神光”来自于“意念”,意念与吸气要同步,至下窍气穴稍停动一下,意注气穴;接着呼气,随意念缓缓上升至“上窍”心位,即心窝内部,丹经名为“绛宫”,静静意守涵养。

4、至绛宫部位微微发热(如不发热,可行“龙虎交会”之法,以尽快激活气机),心意平静、无杂念时,将神意引至虚空太极,即眼前天人合一后的混沌状态,静守,乃至虚空产生发白或光亮之象。

5、以意领气,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两眼之间的“山根”经泥丸沿脊柱髓腔缓缓而下,直到对应于“黄堂”的脊椎部位(夹脊双关)。

黄堂即后心部位,守住其后面的如竹节一般的脊椎间,即夹脊关,俗称“竹关”。

静静守住,心无杂念,直至此处发热,甚至会有轻微灼痛之感。

具有气功基础者,很快会产生发热气感。

毫无气功基础且亏损严重者,此步练习少则一周,多则两周时间,即可产生气感。

6、当竹关处有热感产生后,以意领气,顺脊柱往下到腰部(命门穴),再静守此处。

7、待命门发热产生气感后,再以意领气,分领两股气到命门两侧的肾脏处,亦静守。

8、如感两肾区发热,腰两侧有跳动感时,再以意念领气返回命门沿腰椎下行,经尾闾、谷道到海底会阴处,然后静守此处。

慢慢地,会阴会产生跳动感,任其自然,只管静静守在会阴处。

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

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

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1.直接弥补法2.间接弥补法3.混合弥补法三、实例分析四、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亏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

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弥补亏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财务压力。

二、弥补亏损的计算方法1.直接弥补法直接弥补法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盈利能力来弥补亏损。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手段来实现。

2.间接弥补法间接弥补法是指企业通过外部资金来弥补亏损。

具体方式包括融资、借款、政府补贴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部资金来源,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3.混合弥补法混合弥补法是直接弥补法和间接弥补法的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盈利和外部资金共同弥补亏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实例分析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亏损。

通过采用直接弥补法,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使得产品毛利率上升;同时,企业积极寻求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等外部资金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企业成功弥补了亏损,实现了盈利。

四、注意事项1.企业在弥补亏损时,应充分了解各种弥补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策略。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在寻求外部资金支持时,要注意合规性,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五、总结弥补亏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运用直接弥补法、间接弥补法和混合弥补法,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财务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心气密旨诀中诀云: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过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

其法於入手设一净室,上下置木板(防湿气蒸入),室中明暗适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防外感也),窗闼开闭,占验天时(暴雨严寒、烈风迅雷则闭;云开日丽、月白风清则开)。

置坚木榻於室中(因榻不坚,体转闻声则伤神),榻上铺毡毯,加软厚垫褥,务令两腿足骨着榻处,坐久不痛为度。

随时(若饱食后,须缓行二、三百步后方坐)解带宽衣,作金刚正坐,手结大三殊印,坐定。

坐定之后,身心两松,口勿遽闭,使呼吸自然出入三、五分钟,以呼出粗气,转入细静。

次乃闭口,将心松放,至大周法界,微住。

随即徐徐收返散外神明,摄至心窝下面两乳肋人字骨下软陷处之绛宫穴(医书名膻中),令凝定。

俟万缘澄寂,心性溶和,然后合目(半闭亦可),瞩视鼻梁中间,略下即是鼻准,用意将眼光交合一处;或眼光随意行,微微向内返照,凝视两目中之山根,於此收拾念头,身心安和。

次再移入两眉中心上三分之天目(乃聚火之所),所谓返炼五行,逆施造化也。

待凝定不散,杂念不起,复以意上移至头额正顶前七分之乾元宫,微停;又上移至囟门,上接天罡(透顶而上,直冲霄汉,日月星辰,犹在其下),罡光照注,即倒转玉枕(玉枕乃脑后骨也),直注入夹脊、膏肓中(夹脊在背脊骨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

左右有两穴,左名膏,右名肓)。

到此,即自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专注於此,勿令念起他散,每日以一、二小时为度。

此为第一步。

如上每日数度行功,大概壮者不过数日,衰者不及十日,必感夹脊中间热如火炽,且加胀痛;既见此候,即以意将夹脊炽火,送入两肾,即觉两肾辘辘,跳动不已,乘时以意由两肾中心送入阴蹻穴,此穴在前后阴之间,上入肉一寸二分之肉茎尽根处。

医书名海地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

此谓建筑玄关基础之地。

行功至此,觉其中掣掣跳动,我祗毫不着意,但觉浑身通泰,心迷如醉,遍体脉络活动融和,如沐浴,如坐春风。

【老会计经验】例解弥补亏损三大方法及会计处理

【老会计经验】例解弥补亏损三大方法及会计处理

【老会计经验】例解弥补亏损三大方法及会计处理企业弥补亏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次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次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

2.企业发生的亏损,5年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时,用税后利润弥补。

3.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盈余公积金弥补。

以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均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只要将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其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余额自然抵补;所不同的是以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其弥补的数额可以抵减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用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数额,则不能在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抵减。

例1、某企业1999年发生亏损200万元,在年度终了时,企业应当结转本年发生的亏损。

则处理为: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贷:本年利润200例2、假设该企业2000年至2004年每年实现税前利润30万元,根据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在五年内用税前利润进行弥补。

该企业在2000年至2004年均可在税前进行亏损弥补,在每年终了时,则处理为:借:本年利润3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例3、该企业2004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50万元,即还有50万元亏损未进行弥补。

假设该企业2005年实现税前利润80万元,根据制度规定,该企业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假设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0%,企业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其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为24(80×30%)万元,则处理为:1.计算应缴纳所得税:借:所得税24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4同时,借:本年利润24贷:所得税242.结转本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未弥补的亏损:借:本年利润56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63.该企业2005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期末余额为贷方余额6(-50+56)万元。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弥补亏损的三种方式---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弥补亏损的三种方式---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弥补亏损的三种方式
企业弥补亏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次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次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

2.企业发生的亏损,5年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时,用税后利润弥补。

3.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盈余公积弥补。

以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均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只要将企业实现的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其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余额自然抵补;所不同的是以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其弥补的数额可以抵减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用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数额,则不能在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抵减。

但如果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则需作账务处理,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有些可能不涉及资金)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识。

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我
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的保持。

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的。

希望大家多多不断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弥补企业以前年亏损有哪些渠道

弥补企业以前年亏损有哪些渠道

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有哪些渠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有哪些渠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答:企业发生亏损,应由企业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或提取的盈余公积金自行弥补。

具体地讲,有三条弥补渠道:一是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二是对于超过了税收规定的税前利润弥补期限而未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可以用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三是用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弥补。

由于以前年度亏损表现为"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年初借方余额,无论是税前利润补亏还是税后利润补亏都可以通过当年税后利润抵减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余额,所以税前利润补亏和税后利润补亏均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所不同的只是两者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的账务处理不同。

在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其弥补的数额可以抵减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时,其弥补的数额不能作为纳税所得的扣除处理。

例1.某企业1996年发生亏损180000元。

年度终了,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0000贷:本年利润180000假定该企业1997年至2001年每年均实现利润总额30000元,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发生亏损后的五年内可以用税前利润补亏。

该企业在1997年至2001年年度终了,均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3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002001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180000+30000×5=-30000元,即借方余额,表明该企业在2001年末仍有未弥补亏损30000元,这未弥补亏损30000元只能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进行弥补。

承上例,假定该企业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60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所得税率为33%,则该企业于年度终了,首先按其利润总额计算交纳当年应负担的所得税,然后再将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自然抵减了上年转来的借方余额,弥补了亏损。

补亏功法秘诀

补亏功法秘诀

二、活子时的练法初下手如前法,收神绛宫,凝天目、注夹脊,5、6日后,夹脊发热,以意送入两腰,再由两肾中心送入会阴。寻见内气呼吸后,苟能一念不动。五百息中,神与内气呼吸丝毫不离。若经过16次五百息,坎宫即有一线阳火,上升至脐轮,傍及两腰,热如汤沸,外阳翘举,此时切勿动念,以不识不知应之。如平时好淫者,此时淫念倍甚,苟近女色,精必如注,为害非浅。即不好淫者,亦淫念勃然,精离外泄,亦前功尽废。因此成疾者有之。此乃最险关头。凡年逾四旬,精亏者,为补亏筑基之法,以精亏多少为准。有30~40天,或50~60天不等,总以淫念日少力度,日久自然平定,所谓精足不思淫,可以采炼。
补亏功法秘诀
纵观道家内丹功修炼的诀要,古圣均以精气神为人身上的三宝,以精旺为基础。精不足则气神衰。因此,炼丹功必须把精液补足,才能练出效果。而人因娶妻生育,疾患亏虚,年过四十岁后,精气已亏的具体功法单盘腿坐在床上,双手握拳放在脐下,如果不能盘腿坐,而垂腿坐在椅凳上,以舒适为宜。闭目静心,吐气3口,以呼出浊气,扫除杂念,把视外之神,摄入绛宫,观看绛宫的虚空,待神情安定,使心气溶和后,用心意移神入天目穴,(在双目中心上两分,此穴为聚火之处),凝神5分钟,再把神引入脑海中。从脑海转入玉枕关,直送夹脊关,即息心静虑,专一守在此处,勿生杂念。如此练功,每日坐l~2小时,多坐为佳,气壮者5~6日,衰者至迟15日,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且略有疼痛,再用意送此热气下贯于两腰,即觉辘辘跳动,略停一会儿,随即用意送到会阴穴,如觉会阴中跳动,只可不理它。
此为采取1次,但戒七情偏急。如日间采取,留于泥丸,则晚间必送还于会阴;夜间采取,清晨送归会阴,不可久留在泥丸宫。还归炼法:坐定如前,呼出浊气3口,把神收入绛宫片时,移至天目凝定,上泥丸,从右旋左36圈,双目随之转运,转毕由夹脊过肾中,归入会阴;再自左旋右24圈,转毕万虑俱寂,静坐片时方起,此为还原1次。得闲即如前法,不计遍数,但得外阳不举,龟头缩进茎皮不出为度,此是补足之象。

漏体补亏法

漏体补亏法

漏体补亏法平常之人,因为结婚生育的缘故,有夫妻生活。

自身的精气便会走泄,这在丹道里叫“下漏”;还有“上漏”,是因为在社会中要求生存,操心、工作、子女、竞争等等许多问题。

加上七情六欲作怪,情绪的波动,都会耗费我们的心力与脑力;这样“上下齐漏”,到了四十来岁的时候,人体的精气便耗散了大半。

这时如果直接采用常规的守窍采药的方法,来修练丹道,便很难在下丹田里聚起足够的“药物”(即丹),这样便不能进入后面的采药结丹的更高层次的修练,所以先要补足耗损的元精元气。

这一补亏方法,华山派里面把它叫作“敲竹唤龟”。

这里竹指督脉脊柱,其开头如竹一节一节。

“龟”指男性生殖器官,即通过气注督脉脊柱的方法,来强化人体元精元气,使已虚衰的精气重又旺盛,使原已软弱不举的生殖器官,重又焕发生机,为丹道进一步修持奠定基础。

其法如下:1、姿势初期以盘坐为好。

手结“子午连环诀(以左手拇指尖掐左手中指尖午位,手握空拳,右手拇指插入左手拇指与中指所构成的圆环中,并用右拇指尖轻掐左手无名指指根子位,其作四指并拢,抱住左手)”。

其余意念目光,姿势之调整参看第一步修心止念法。

2、呼吸:深长匀缓之自然呼吸。

3、意念:两眼平视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

返观内照体内,目光从体腔内一直向下看,一直看到腹中下心窝处“绛宫”,静静意守绛宫。

当感觉到自己身心宁静时,再把目光与意念移回到“天目”穴外。

静守一会儿(不可追求天目处气感光感,一切任其自然),等到意念专一,没有杂念时,再以意念似领一股气一样,由额前至头顶百会,再沿督脉下行,下行速度要慢,直到背柱后面正对中脘处的“竹关”窍处(此窍非常规穴位,在经络书中没有)。

静静守在这里,必须要心无杂念,慢慢地此处会生热,甚至有轻微的疼痛之感,练到有弱热感时,再往下练。

(这一步功夫大约要练7——15天左右)。

等“竹关”处有热感产生以后,以意领这股热气沿脊柱向下一直到腰部命门穴处(丹道中称为夹脊)则命门处也会发热;夹脊发热之后,再用意念分领两股气到命门两侧肾处,则感觉两腰之中也有热感而且会有一种跳动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亏法(又名接命法) (南怀瑾老师传授- 朱穗生整理)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而道家此法似乎较密宗及瑜伽术更为完备。

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接命法。

预备与姿势:
练习本功法时,可采用坐、卧或立姿均可。

无论何姿,皆应保持脊椎正直,不可弯腰驼背。

呼吸以轻、慢、细、长、自然、舒适为宜。

舌尖轻顶上颚,眼神放虚内敛或微闭。

如能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天人合一的境地,功效自然倍增。

·坐姿:如坐在椅子上,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间,宜均保持约九十度直角形,双手自然放松置于大腿上。

如能以盘腿打坐的姿势,当然亦可。

·卧姿:以仰卧为佳,保持全身平直、放松,双手可交互迭置于丹田之上,或放于胯侧,枕头不宜过高。

·立姿:背直,肩松,垂肘,膝盖微弯。

修习方法:
此法等于密宗的智慧灌顶。

观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发光的明点,有一道光,(明点若观不出来,也可变通地观想头顶上有一发光小白球),由头顶中央的百会穴进入头内,在脑部中心的位置上大放光明,光明遍照整个头的内部,大约停留20 - 30秒钟。

明点再沿着后脑进入脊椎骨,由头顶一直顺沿着脊椎骨部位缓慢下行,所经之处用眼识和意识上接此光,来配合此明点之运行。

明点经由脊椎底部而至会阴穴(肛门前二指处)向上到达丹田(脐下三指处),再由丹田分为两个发光之明点,由髋骨同时进入左右二大腿腿骨,所经之处,骨头也一节一节地发出白色的亮光,直至双膝。

若膝盖有病痛的,可以让明点在膝盖多待一会儿。

发光之明点再由小腿胫骨,到达脚踝至脚心,所有脚趾骨及脚趾头均发光发亮。

二明点再由脚心而上,接着倒转上来,循小腿胫骨,膝盖,大腿腿骨,经由会阴到丹田汇合成一发光之明点,循任脉(身体前方正中央的一条脉路)而上,经肚脐部位、心窝部位、喉头、人中,过眉间,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

如是观想循环九遍或更多。

行功最后,白光转到哪里均可放空,并不一定须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

行功之后,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身体空掉,不理它了,保持一念清净,清清楚楚。

原理与说明:
道家所谓的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一般都以为生命最重要的精,是在下丹田部份(男性)或子宫部份(女性),其实,最重要处在前、后脑之间,称之为「间脑」,年老精神衰弱,则间脑萎缩,脑下垂体(注一)分泌不足。

此「补亏法」是直接由上面补它,使脑下垂体刺激生命机能,恢复灵力,使萎缩的间脑恢复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实,且对百病的治疗均具功效。

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间阳气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实。

老年人练习此法,时间需要长些,有病的人亦然。

注意事项:
道家的毛病,在于走「不空」的路子,太易于着相了。

待行功有些基础后,色身所起的变化或有可能会引出一些心理上的境界,此时,如果心随境转,加上自己的胡乱猜测与幻想,自以为是,就容易误入歧途了。

当阳气发起时,要注意化掉它所附带引
起的欲念。

当境界出现时,不论好坏,就应一概不去理会它,把色身在意念上空掉它,把持「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的原则,当不至于会练出差错了。

如果练法导致任何身体不适,可能练法有误,则应停止练功,应向善知识请教,不要盲修瞎练。

注意练功期间每餐少吃,多次分食较好,能够素食更佳;饭后须过一小时练功为宜;孕妇、大手术初愈等等特殊病症者,不宜练此功法,待身体恢复较平稳以后,方可锻炼。

----------------------
注一:
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sphenoid bone)中的蝶鞍(sella turcica)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cavernous sinus)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sphenoid sinus)及鼻咽(nasopharynx)。

整个脑下垂体大小约1.3x0.9x0.6公分,重量约0.6克,可分为脑下垂体前叶、脑下垂体后叶,其中前叶约80%,后叶约20%。

脑下垂腺也是体内的“最主要腺”这种称法是很合理的, 因为脑下垂前叶和脑下垂后叶所分泌的荷尔蒙的能源, 是用来影
响所有的细胞和生理上的实际效果。

其有如下功能:
·作用于动脉管璧,能调节血压,故也称血管加压素。

·作用于远曲小管与集尿管,以增加对水分的再吸收,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分泌不足会造成尿多且稀。

·它是内分泌的总司令,包括甲状腺、肾上腺等许多种,都由它统领。

最奇妙的一点,脑下垂体是我们寿命的闹钟,它把我们叫醒,因为它既然掌管免疫系统和内分泌,也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国防和经济首长,因此,甲状腺和肾上腺的机能,全受它的调度。

(本文内容是由朱穗生摘录整理,源自于南怀瑾老师在《习禅录像》一书中的开示。

并经南师亲核无误定稿。


正文: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

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

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
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

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

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

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

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

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半为弊癃残疾,半为贪求长生,年轻人无此信仰智慧,等残疾时才想回心修道,真如俗语所说:“垂老投僧,临时抱佛。

”哪里来得及,何如一念弥陀,祈求往生多好。

此法等于密宗所说的智慧灌顶,通常拿了酒和铃子乱搞一通,在你头上摸摸,在仪式上当然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很难说了。

真正的智慧灌顶,叫你自净其意,观想头顶上一片光明,与本尊佛菩萨光明自然相接,此法修起来要注意。

勿着相。

学道家的人,不懂佛理的恐有障碍,学佛的人虽知理解,但要认真不着相,知道何时空掉,何时停止。

能不着相,则此法妙极。

假想——一说到假想,大家觉得不好听,如改一名称说观想,大家就觉得味道不同了,可见人是喜欢自欺的。

——观想或幻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明点,有一道光,由头顶一直沿督脉灌下,用眼识意识上接此光,即由脊椎神经而下到丹田,再到海底,然后分别由两腿到两脚心,接着由前面倒转上
来,多转几圈,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它空掉,一念不生,不理它了。

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

有几位有病的朋友,如已故贾教授得癌症,到后期极可怜,痛苦万分,萧先生照顾他,见他苦状看不下去,叫我教他用密宗一种快死之法,使他早日离开痛苦,早日往生,省下的医药费,还可给他的家人维持生活。

后来贾教授减少痛苦,离去时,也比较安详,就是用此法将其精神引开。

如真观想不起来,可用小电灯泡系在头顶上(或一尺左右),开亮了,如此慢慢不用电灯也可观想了,此法极有效,病人或老弱皆可一试。

至于此法之原理何在?其实道家所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一般都以为生命能最重要的精,在下部睾丸和子宫部分,其实最重要处在前后脑之间。

年老精神衰弱,则间脑萎缩,脑下垂体分泌不足,一般道家是引下面的精液上行,刺激脑下垂体,由督脉转入前身任脉。

但现在所传接命法是直接由上面补它,使脑下垂体刺激生命机能,恢复灵力,使萎缩的间脑恢复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实,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间阳气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实。

老年人练习此法,时间需要长些,有病的人亦然。

或者有人要说这岂不是利用妄想妄念的有为法吗?唉!妄念也不错,妄念即其用。

即教理所说的“所”,如见得“性”之人,用之更
不在乎,因为虽在用,但知道“能”“所”皆空,即利用妄念的“这个”,也是本自清净的。

那便不是妄了,是动而不动的。

所以修修有为法也无妨。

话是这样交代了,能不能透彻了解,修不修都随各人自己决定,尤其是在家人,事情忙,静的机会又少,精神疲劳,特别要注意。

当然,道家的大毛病也就在这里,就是不走空的道理,太执著了。

所以等到一发生现象、作用的时候,要立刻空掉它,就比较难。

故如不究性空之理,不知空,即易落过与不及之病。

所以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你自己不会调度。

至于何时应该空掉,如果禅定修学有素的人,到时自然会知道的,此法极妙。

《习禅录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