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濒临灭绝奇特物种汇总

合集下载

25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

25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

25 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 (南美、亚洲篇)紫鹬 2012-10-23 21:44:44近日公布的 25 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名单中,在非洲之外,还有南美洲的 5 种,亚洲的 9 种。

人类,这种走 出非洲大陆的灵长动物,在迁移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怎样处理与其它大陆上的灵长目亲戚的关系,值得 深思。

在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热带森林, 一些灵长动物是象征当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种, 并且同时担负 着传播植物种子、维持森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25 种最濒危的灵长动物名单中,我们 已经介绍过非洲的物种,它们在反映演化历史和生态条件动物区系上,属于旧热带界。

在亚 洲南部的东洋界,以及中美洲、加勒比诸岛和南美洲所在的新热带界,也有 14 种濒危的灵 长动物入选。

在亚洲入选的 9 种中,有 5 种都分布于越南,其中一种还活动在中越边境区域(大家可以据 此猜出是谁吗?),另有 3 种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还有 1 种分布于斯里兰卡。

新热带界入选 的 5 种,全部位于南美洲。

嗯,就让我们从南美洲开始吧。

南美洲:过于浪漫的原始森林遐想新大陆的猴子属于阔鼻小目(Platyrrhini),与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猴子不同,它们的 鼻孔开在侧面,而且鼻孔间距较宽,其中有卷尾猴、蜘蛛猴、狨、秃猴等极具特色的类群。

新大陆早已不是充满原始森林的处女地, 事实上在欧洲人到达之前, 许多热带森林就已经被 原住民大面积改造过。

如今的新大陆的动物,既要满足外人猎奇的宠物贸易需求,又要面临 和当地人民发展中的矛盾。

棕蜘蛛猴Ateles hybridus蜘蛛猴在树上活动的时候,看起来比别的猴子多了一条腿,在修长的四肢外,它灵活的长尾 巴也可以抓握树枝:尾巴尖上一侧皮肤裸露,上面有褶皱增加摩擦力。

因此蜘蛛猴非常适应 树冠上的生活,几乎从来不下地,主要以树上的果实为生。

它们群居,是非常聪敏的动物。

可是蜘蛛猴繁殖很慢, 大约每隔 3 年才产生一个后代。

分布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棕蜘蛛猴 是在野外最难见到的蜘蛛猴之一, 它的两个亚种都很濒危。

几种世界濒危的奇特物种

几种世界濒危的奇特物种

几种世界濒危的奇特物种1、无毛猿:无毛猿属猿类,外形奇特身体上不长毛发,而且是半水栖生活,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数量非常少,是一种少为人知的猿类.濒临灭绝.另外,还有一种秃头黑猿,它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

现存的无毛猿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的森林中,由于是半水栖的生物,所以只生活在森林中河流的沿岸。

可供选择的栖息地十分狭小。

所以数量稀少,目前仅剩170-260只。

其中大部分是不利于繁殖的近亲,保护形势堪忧,随时有灭绝的危险。

2、树懒:树懒是哺乳动物,共有2科2属6种。

形状略似猴,产于热带森林中。

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树獭属于贫齿类动物,贫齿类动物包括食蚁兽、犰狳和针鼹,许多贫齿类动物都是处于威胁和濒临灭绝的物种。

树獭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事实,所有的树獭都长有三个脚趾,但是“两趾”树獭仅有两个爪子,它们经常群体进行捕猎。

平时它们是一种行为缓慢的动物,但是当锋利的爪子挥动时非常迅速。

它们的行动缓慢以及身体的伪装避开鹰等掠食者的攻击。

十分有趣的是,它们的身体上悬挂着许多生物,在任何时候它们身体上寄生着600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当树獭饥饿时就会以它们为食,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水藻为食。

树獭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此外它们非常喜欢喝酒,即使喝下许多啤酒也会没有丝毫醉意。

3、黄眼企鹅:黄眼企鹅是新西兰本土物种,是世界上非常罕见和最奇特的企鹅物种。

它们可以潜水抵达400英尺以下的水域,喜欢远离海岸20英里寻找食物,它们更倾向于在森林里筑巢,而不在海岸附近。

据悉,黄眼企鹅更倾向于群居生活,这是由于海岸森林采伐将使这种外形奇特的企鹅处于危险境地。

黄眼企鹅属于灌木森林企鹅,平时在草丛、森林内筑巢,每天早晨会摇摇摆摆地走上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到海中觅食,一直到黄昏时分才会回到陆上,再摇摇摆摆地走回巢中。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由于人们的乱捕乱杀,世界上很多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很多种。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2、白鳍豚: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3、苏门答腊虎: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4.僧海豹: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引几段话: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5、奥里诺科鳄鱼: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通过人工保护和养殖,增加这一珍贵动物的数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这种鳄鱼只生存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原来估计只有250条.经过10年的保护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条奥里诺科鳄鱼,其中1400条在阿普雷州.估计一岁以上的鳄鱼现在有3000条,也可能5000条.为了保护鳄鱼,有关部门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图格萨州建立了三个鳄鱼养殖场,让成年鳄鱼在那里繁殖,然后人工喂养一年,鳄鱼长到80厘米后,在雨季开始时放回河里.为了跟踪观察,技术人员在鳄鱼腿上系一个环,在鳞片上作标记.保护鳄鱼的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大力支持.喂养一条成年鳄鱼每月需要15万玻利瓦尔,它吃马肉、鱼等成本高的食物,养殖场还在食料中加入维他命,以增强鳄鱼的体质.养殖场90%的预算用于购买鳄鱼的食品.环境部正在寻求国际援助,以便增加资金更好地保护奥里诺科鳄鱼.在距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护区,一名生物学家拿着几只刚出生一天的奥里诺科鳄鱼.作为保护奥里诺科鳄鱼计划的一部分,130多只在笼中出生的一至两岁的鳄鱼被放归大自然.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6、小嘴狐猴(Mouse lemur):世界最小的猴类.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有“狐猴岛”之称.岛上有20多种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丝狐猴、绒狐猴和环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们在热带森林里神出鬼没地活动,喜欢吵闹.不同种之间,外形、大小和习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大狐猴是现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长约1.2米,身躯壮硕,头顶和背腰为白色,其余都为黑色,黑白相间.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躯稍短,在酷暑干燥的季节,有夏眠的习性,此时依靠尾巴里所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鼠狐猴身躯与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长而突出的吻部和湿润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体形和身长同犭蒙猴相似,圆脸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颌的前齿特别大,栖居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才能见到雌雄成对地在树上活动,平时很难看到它们共同生活.狐猴比猫大些,浑身披着纯白色的丝状软毛,一条长尾巴美丽灵活.原狐猴有蓬松的尾巴,头上像围着白围巾,活动灵敏.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约圣提阿高岛和我国云南抚仙湖孤山岛以及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猕猴岛,都是著名的猕猴岛,其中尤以海南省濒临南海的陵水县南湾猕猴岛出名.猕猴又叫“小猢狲”“恒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深灰色,脸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红色的臀胝.从海南省陵水县的新村港乘上游艇,只需10多分钟,便可到南湾半岛的猕猴岛.猕猴岛本叫南湾猴子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海,只有一面同陆地相连,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峦绵延起伏,隔海相望,仿佛是一个孤岛,因这里栖息了许多猕猴群,所以人们都叫它“猕猴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猕猴乐园,岛的面积为9平方公里,山体长15公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峰,两侧由各50米宽的河滩把山体分成东西两段,可见层层山峦,条条沟壑.来到旅游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猕猴,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沟里,有独占一个山头的,也有两三群分居在一个山头.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峦上有观猴亭,游人在此可以观看猕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种与在一般公园里明显不同的野趣.猕猴有的在井边喝水,让人想起“猴子捞月”;有的在两树间飞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仿佛在观赏“孙大圣”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前段时间,世界野生动物保护联盟宣布:有13000种动物被新增列入濒危动物“红名单”,这意味多达一万三千种野生动物在最近的几年里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自然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已经不容忽视,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位地球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义务。

今天,我们将选择十种著名的动物来介绍它们的现状,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这些濒危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1、中华穿山甲其实,中华穿山甲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它分布在东南亚、尼泊尔和印度。

在中国也有广泛分布,从华南到华北都有。

中国古代就有相关医疗用途的记载,在中医中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例如,穿山甲壳传统上用于阑尾炎。

但其实和犀牛角一样,都是由普通角质层构成,并没有什么特殊用途。

中国已经明令禁止穿山甲入药。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狩猎,现在中国穿山甲数量极其稀少,甚至有专家称其已经功能性灭绝,这意味着其种群已经很难通过自然繁殖恢复。

2、双髻鲨双髻鲨长相非常奇特,它的头部非常显眼,普通一把锤子的两端长了一对眼睛,跟其他鲨鱼同类一样,鱼翅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渔民趋之若鹜,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滥捕行为已经让它们濒临灭绝。

情况更加恶劣的是,鲨鱼的繁殖周期很长,每两年多才能生育一只幼鲨鱼,这让其种群恢复更加困难,特别是滥捕行为并没有有效遏制,其繁殖能力比不上被捕杀的速度,在短短25年不到的时间,数量已经锐减了八成,照这个速度下去,其将在数年内灭绝。

3、大猩猩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猩猩是苏门答腊猩猩和婆罗洲猩猩,大猩猩是与我们人类最相近的动物,在大约500万年前,大猩猩与我们人类都拥有共同祖先,后来通过进化才分道扬镳,而大猩猩在近五百万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稳定性,它们的脑容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

如今我们人类唯一的亲戚面临灭绝危险,其中苏门答腊猩猩数量仅七千多只,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猩猩种类。

而婆罗洲猩猩数量四万多只,情况略微好一些,但是,对于灵长类来说,这些种群数量是极其危险的,这意味着更多的近亲繁殖,对其种群的繁衍将造成更加恶化的影响。

濒临灭绝额动物们详解

濒临灭绝额动物们详解

加湾鼠海豚外形特征
加湾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著,似鲨鱼鳍。头 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复杂且黯淡的灰色图案在某 些光线下,看起来接近橄榄色或黄褐色;观察者们通常将这种印象概括描述为 “深色”。由于分布范围极窄,所以不太可能与其他的品种混淆;但也少有野外 观察的记录。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 共圈养熊猫333只。
紫蓝金刚鹦鹉外形特征
紫蓝金刚鹦鹉是鹦鹉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体长100cm-107cm, 重达1.4-1.7公斤,翼展度1.3-1.5米,寿命60年。它具美丽鲜艳的蓝色 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 它们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后端及眼周有黄色的裸露皮肤。紫蓝金刚鹦鹉 的性别基本上无法从外表上分种群现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加湾鼠海豚的最新 种群数据来自1997年的舷 侧样线法调查,估计有567 头。种群丰度和渔获率的 有效数据显示其种群数量 处于持续的下滑中,即使 按不切实际的乐观估计, 以95%置信区间计算,其种 群上限也只有1073头;而 据两份来自渔港的捕捞死 亡率统计,其种群下限仅 39头。
婆罗洲侏儒象原先被划为普通亚洲象,最近的研究表明,它 与普通亚洲象在遣传学上是不同的种。应该成为与亚洲象并列的一 个种或亚洲象的一个亚种。现有数量少于1500头。
一只成年侏儒象每天要吃150公斤的棕榈叶、香蕉等。侏儒象 的食物来自于至少49属162个不同种的植物,包括几种龙脑香科树种。
婆罗洲侏儒象
野生紫蓝金刚鹦鹉的故乡是巴西。全球95%的野生紫蓝金刚鹦鹉 栖息在此。
紫蓝金刚鹦鹉
紫蓝金刚鹦鹉种群现状
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严重 破坏了栖息地,盗捕鹦鹉的人觊觎它 们的高价位,而每年造成许多的蓝紫 金刚不幸死亡。1986估计野生蓝紫金 刚鹦鹉个体是1,500个年到1,000只。 但是造成数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 95%是因为栖息地破坏而衍生出的巢穴 严重不足,这些种种的因素使得野外 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绝种的危机,现今 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致力于蓝紫金 刚鹦鹉的保育工作,由于野生动物保 护组织的介入,在2003年估计总数上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 升至6,500只左右。 濒危

这20种动物,太罕见了,你认识几个?

这20种动物,太罕见了,你认识几个?

这20种动物,太罕见了,你认识几个?1.美西钝口螈俗称俗称六角恐龙,是两栖类动物,因其独特的外貌及幼体性成熟而著名。

在全球有作为宠物而被饲养(特别是北美等地),有明显的肋骨间沟,尾部侧向压缩,头部宽大,眼小,不好动。

好可爱,好想养一只鸭。

2.艾草松鸡这只长相怪异的鸟是一只雄性艾草松鸡。

它的胸部里面有两个巨大的气囊,它用这些气囊来吸引雌性,可能它们想说:哥练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那就来个爱的抱抱。

3.翻车鱼翻车鱼,又称头鱼,有海洋中最大的骨鱼的称号,成年后可达2.5吨左右,垂直长约5米。

仔细看,它们看起来有点像是塑料泡沫做的。

翻车鱼会经常在海面上晒太阳,体型较小的鱼和鸟常常以它们身体上的寄生虫为食。

有时,翻车鱼也会跳到空中,溅起水花,试图摆脱身上的寄生虫。

4.福格科普.华美天堂鸟正常情况下,这种鸟看起来很正常,它的身体是黑色的,胸部是蓝色的,头上有蓝色的斑点。

然而,一旦遇到“漂亮妹子”,它就变形了,它要跳舞了。

这个物种的雄性看起来如此独特。

只要跳舞肯定是在勾引雌性,诱使她们选择他作为伴侣。

5.指猴这种长相怪异的猴子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在那里的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树木上。

指猴在当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它们正处于栖息地破坏和迷信杀戮之间,现在濒临灭绝。

它们只是吃虫子和椰子,而不是恶魔。

6.日本蜘蛛蟹当这种巨大的螃蟹张开它们细长的腿时,它们可以长到大约3米宽。

不出所料,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螃蟹种类。

然而,即使是大型动物也需要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这些巨大的蜘蛛蟹有时会把海绵和其他动物放在自己的壳上,以帮助自己沉入海底。

在日本,这些螃蟹被认为是美味佳肴。

春天,当它们在繁殖的时候,是被禁止捕食的。

7.紫蛙这种看起来笨拙的动物确实是一种独特的青蛙。

它有一张小小的脸,为它赢得了“猪鼻青蛙”的称号,它们只生活在印度。

它的蝌蚪生活在藻类覆盖的岩石上,它们的嘴就像吸盘一样。

然而,它们大多生活在地下。

濒临灭绝保护动物

濒临灭绝保护动物
世界濒临灭绝的10种动物第五种
世界濒临灭绝的10种动物
PLEASE ENTER THE TITLE TEXT YOU NEED HERE
阿拉伯羚羊
阿拉伯羚羊是一种美丽的羚羊,专门生活在沙漠中,也一直处于阿拉伯半岛和西奈沙漠消失的边缘。自2007年以来,从圈养环境中繁殖和重新引进物种的项目取得了成功,其目标是恢复阿拉伯羚羊的历史分布范围,并在其自然栖息地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种群。根据最近的报告,阿拉伯半岛大约有1220只野生阿拉伯羚羊。
PLEASE ENTER THE TITLE TEXT YOU NEED HERE
南方长鼻蝠
南方长鼻蝠是几种龙舌兰的主要传粉者之一,因此人们才得以获得梅斯卡尔酒等龙舌兰酒。它还履行着对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的生物功能。尽管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动物很重要,但它一直被列为濒危物种,直到2013年才从濒危物种名单上消失。
如今,由于国际组织努力保护该物种,大多数种群已经恢复。从1982年开始的国际捕鲸委员会仍然有效的商业捕鲸禁令,似乎依然对座头鲸的回归起了决定性作用。
世界濒临灭绝的10种动物
PLEASE ENTER THE TITLE TEXT YOU NEED HERE
白头鹰
在20世纪70年代, 白头鹰赖以为生的鱼类中残留的农药残留以及不加选择的捕猎,使这种鸟类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被归类为濒危物种。要知道,在美国,这种动物是国家的象征。在执行了一项恢复计划之后,增加该物种和扩大被占领领土数目的目标得以实现。1996年,它被认为是最不受关注的物种,2007年,它最终被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但依然保留了对该物种及其巢穴的法律保护。
世界濒临灭绝的10种动物第六种
世界濒临灭绝的10种动物
PLEASE ENTER THE TITLE TEXT YOU NEED HERE

濒危物种有哪些

濒危物种有哪些

濒危物种有哪些白暨豚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僧海豹小嘴狐猴白暨豚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僧海豹小嘴狐猴兰.坎皮海龟奥瑞纳克鳄鱼泰国猪鼻蝙蝠夏威夷蜗牛微型猪斯比克斯鹦鹉兰.坎皮海龟奥瑞纳克鳄鱼泰国猪鼻蝙蝠夏威夷蜗牛微型猪斯比克斯鹦鹉1. 霸王龙(灭绝于6千5百万年前)霸王龙就是有史以来存活于陆地上的最小的食肉动物,体长达至43.3英尺,体重16.6英尺,据估计体重更是达至7吨之奋身。

与其它恐龙较之,霸王龙称得上两足食肉动物,其非常大的骨架依靠它身后那条又短又轻的尾巴去保持均衡。

相对于它强壮有力的后肢,霸王龙的前肢十分瘦小,且只有两个脚趾。

北美岩层中曾发现过霸王龙的化石,据信它们应该生存了约3百万年,那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万至万年前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的晚期。

在白垩纪第三纪发生令大批动物灭绝的事件之前,霸王龙是生存时间最长的恐龙之一,据考证当时约有三十多种霸王龙,但我们所知的也只是恐龙化石而己,虽然研究人员也有幸发现了一些软组织。

不过,大量恐龙化石的发现使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恐龙的生物特性,如生活在史和生物力学等。

2.斑驴:一半象斑马,一半象马(自年后绝种)作为非洲最有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斑驴实际上是草原斑马的亚种,曾大规模地生活在南非基普省和桔色自由州的南部地区,它与其它斑马的区别就在于明显地只在身体前半部分有条纹,而到身体中间部分时条纹就逐渐变淡消失,条纹间黑色的区域逐渐变大,直至后腿和臀部全都是一片棕色。

它的名字quagga来源于khoikhoi语言对斑马的称呼,是个象声词,得自斑驴的叫声。

最初在年时,斑驴被视为一个单一制物种--马属于斑驴;而在其后约五十年间,自然学者和探险家们辨认出了许多种其它斑马,由于各种斑马间毛皮的花纹各不相同(实际上任何两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能全然一样),分类学家辨认出这样一来新兴物种太多了,并有利于人类区分哪些就是真正的物种,哪些就是亚种,哪些只是自然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种濒临灭绝奇特物种腾讯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大熊猫、北极熊等动物都是全球濒临灭绝的物种,但它们是濒临灭绝物种中具有代表性的种类,还有许多外形奇特的濒临灭绝物种都鲜为人知。

比如:牙齿中释放毒液的沟齿鼠、像大黄蜂般大小的蝙蝠、脸部可以“充气”的海豹、常年生活在地下的紫色青蛙等。

以下是美国媒体列举的全球二十种鲜为人知的奇特濒临灭绝物种。

1、无毛猿世界上还有许多奇特外形的动物,在这里很难逐一进行列举,最后一种奇特的濒临灭绝物种应当是无毛猿,这种猿类身体上不长毛发,而且是半水栖生活,目前全球范围内它们的数量非常稀少。

2、大黄蜂蝙蝠大黄蜂蝙蝠体型最大只有1英寸,这种微型哺乳动物可以像蜂鸟一样在空中盘旋飞行,它们像所有蝙蝠一样喜欢栖息在洞穴环境中,喜欢以昆虫为食。

由于体型很小,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栖息在拇指尖上。

这种微型蝙蝠生活在泰国境内,它被认为是全球12种最濒临灭绝物种之一,目前世界仅生存着200只大黄蜂蝙蝠。

3、鸮鹉鸮鹉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地面上的鹦鹉,它们不仅是非常罕见的鹦鹉种类,而且是外形最为奇特的。

这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鹦鹉不会飞行,但它们会在夜晚长途穿越森林数英里。

鸮鹉是体重最重的一种鹦鹉,重达8磅。

它们主要生活在新西兰境内,新西兰是许多罕见鸟类生存的天堂,目前新西兰境内只有62只鸮鹉。

在新西兰生存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动物,鸮鹉就是其中一种。

起初新西兰本土并没有哺乳动物,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它以特殊形式进化。

当欧洲人进入新西兰时,带来的一些哺乳动物物种,使鸮鹉成为哺乳动物易于攻击的目标4、琵琶鱼琵琶鱼非常奇怪,雄性琵琶鱼的体形仅是雌性的二十分之一,在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就有一种体形庞大、十分丑陋,其头部前端有一个发亮“钓杆”的琵琶鱼,这是一只雌性。

通常雄性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们总是依附在雌性琵琶鱼的身体上,雄性用牙齿在海底挖洞,雌性会以雄性为食,最终雄性会失去自己的眼睛,接下来是内脏器官。

雌性最后会得到雄性的精子,以完成下一代的繁殖。

琵琶鱼是一种深海鱼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十分安全,能够避开其他鱼类的攻击。

查看原图5、跳跃同性蜥蜴这种奇特蜥蜴学名叫做“Cnemidophorus uniparens”,主要生活在美国沙漠地区,事实上它们都是雌性,有趣的是,它们在同性之间可以模拟两性交配繁殖。

查看原图6、几维几维又被称为鹬鸵,是生活在新西兰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它们的数量十分稀有,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几维的翅膀已退化不能飞行,它们的性情十分暴躁,是一种喜怒无常的小型鸟类。

然而,它们的奇特习性不仅限于此,几维是唯一长有胡须的鸟类,同时具有类似狗嗅闻食物和探测危险的能力。

事实上,它具备任何鸟类最高等级的嗅觉能力,它的“鼻子”(鸟喙)可以在微风中探测周围的环境特征,就如同狗的嗅觉一样。

或许这是由于几维是唯一长着突出鼻孔的鸟类的原因。

几维长有翅膀,但由于退化其翅膀很小,以及其松软、蓬松、毛发状的羽毛很难支持它们在空中飞行,它们还具有其他不同寻常的特征:它们的蛋很大,相当于其身体的五分之一,一对几维可以存活30年,成对的几维在一起经常会发生冲突,雌性比雄性的体型更大,占据统治地位。

但事实上,雄性几维在雌性寻常食物的时候却担负着孵蛋的任务,孵蛋时间长达80天。

它们还是世界上最小的平胸类鸟,其他平胸类鸟还包括鸵鸟和鸸鹋。

查看原图7、洞螈这种不同寻常的两栖动物是盲视,可以生存100年,甚至它们可以在长达10年内不吃任何食物。

它们主要生活在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的地下水域环境,洞螈皮肤类似于人类,事实上它还有一个浑名,叫做“人鱼”。

不同于其他两栖动物,它们一生都生活在水环境中,另一种古怪特征其幼体长有腮。

查看原图8、沟齿鼠外形古怪的沟齿鼠是生活在古巴和希斯帕那拉岛的一种哺乳动物,它们看上去非常可爱温顺,有点儿像超大体型的刺猬。

但实际上沟齿鼠却是极具危险的动物,从它的牙齿可以射出类似响尾蛇毒液一样的液体,这种毒液释放方式只存在于哺乳动物之中。

沟齿鼠属于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们通常是吃香蕉树落下的叶子,有时也会吃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一些昆虫,它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支物种。

多年以来,科学家都一直以为沟齿鼠已灭绝消失,但2003年科学家发现沟齿鼠仍少数存活着。

它们是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查看原图9、指狐猴指狐猴的外形与蝙蝠有一些相似之处,它是灵长类哺乳动物中唯一使用回声定位能力捕猎的物种,指狐猴是人类不同寻常的远亲。

它们的生活习性很特殊,生活在带有一个小洞的球形巢穴,便于进出。

它们会用长而苗条的中指敲打树干,从而发现美味的昆虫,然后再用中指抓住昆虫。

或许由于它们不同寻常的大眼睛和大耳朵,马达加斯加岛的土著居民认为指狐猴是“恶魔”或者将给人们带来厄运,因此当地迷信的居民对指狐猴进行大肆猎杀。

查看原图10、冠海豹生活在北极的雄性冠海豹长着膨胀的头骨冠和鼻球,当它们被激怒才会展示这种奇特的特征,雄性冠海豹可以膨胀使这种气囊达到1英尺或更大的直径,鼻球通过一个或两个鼻孔进行膨胀,并呈现亮红色。

不幸的是,由于受全球气候转暖影响,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得不适宜冠海豹生存,目前该物种已被科学家们认为濒临灭绝状态。

查看原图11、针鼹针鼹是世界上产卵哺乳类动物之一,另一种产卵哺乳动物是鸭嘴兽,从外形上它们比刺猬大一些,这种多刺动物非常害羞,属于非对抗性动物。

它长着长而湿润的鼻子,较长的舌头可用来舔食白蚁。

针鼹没有牙齿,因此它们必须用舌头和口腔将白蚁嚼碎,目前,世界上共有4种单孔目哺乳动物,除鸭嘴兽之外,都是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

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

查看原图12、“小山猴”这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小动物学名叫做“Monito Del Mont e”,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小山猴”,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有袋目哺乳动物,它从澳大利亚移居至南美洲已很长时间。

它的体形很小,成年体仅有5英寸长,小山猴是一种夜间活动食肉性动物,它最不同寻常的就是尾巴,尾巴可以存储脂肪,使其长时间内无须吃食物。

但不幸的是小山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查看原图13、黄眼企鹅黄眼企鹅是新西兰本土物种,是世界上非常罕见和最奇特的企鹅物种。

它们可以潜水抵达400英尺以下的水域,喜欢远离海岸2 0英里寻找食物,它们更倾向于在森林里筑巢,而不在海岸附近。

据悉,黄眼企鹅更倾向于群居生活,这是由于海岸森林采伐将使这种外形奇特的企鹅处于危险境地。

查看原图14、鸭嘴兽鸭嘴兽是一种有毒的哺乳动物,它们长着扁平的喙,像水獭一样的足部以及拥有哺乳动物的身体,它们却是一种产卵动物。

难怪西方自然学家第一次发现鸭嘴兽时,对其外形感到非常困惑。

这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的奇特哺乳动物在19世纪由于人类的大肆捕猎几乎导致灭绝,当时人们认为鸭嘴兽的皮毛质地非常好,这种大肆捕猎行径直到20世纪才得到好转。

虽然官方已将鸭嘴兽列为保护动物,但是由于偷猎行为鸭嘴兽仍存在着生命威胁。

查看原图15、魔鬼蛙这种身体扁平的魔鬼蛙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它们栖息在南非急流溪水中,年轻的魔鬼蛙长着盘状嘴部,成年体长有盘状趾垫,可以攀爬在急湍溪流中的岩石上。

查看原图16、紫蛙顾名思义紫蛙的身体完全是紫色的,但吸引科学家倍加关注的并不是它们的身体颜色,而是它们奇特的生活习性。

紫蛙一年中多数时间都是躲在地下13英尺的环境中,这种生活在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的青蛙直到2003年才被发现。

当地人知道这种奇特的紫色青蛙已有多年,但是科学家们却对此持怀疑态度。

部分原因是紫蛙非常难被发现,它们仅在下雨后的两周爬到地面上进行交配繁殖。

查看原图17、懦艮懦艮是海牛的近亲,也与大象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这种动物最为奇特的特征是长着像鲸一样的裂尾。

人们通常将懦艮称为美人鱼,与传说和神话相联系在一起。

目前,由于偷猎行径懦艮已是一种濒临灭绝物种,一些偷猎者猎杀它们目的在于懦艮肉、体油和骨骼。

查看原图18、跳跃兔多年以来动物分类学家难以将外形奇特的跳跃兔进行准确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将跳跃兔与跳鼠、松鼠以及箭猪归为一类。

它的外形介乎于袋鼠和野兔之间。

它的腿部很短,爪子用于挖掘,柔韧的耳唇用于封闭耳道,从而避免一些物质和残骸进入耳朵内。

它们静止时的姿态很滑稽,非常像是一位瑜珈练习者。

查看原图19、苏门答腊野兔苏门答腊野兔是世界上最罕见稀少的野兔种类,在上个世纪它的踪迹还很多,但是苏门答腊岛的居民并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目前,这种野兔几乎灭绝。

其体长在35-40厘米,体重大约1.5公斤,主要生活在山地丛林地区,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

查看原图20、树獭树獭属于贫齿类动物,贫齿类动物包括食蚁兽、犰狳和针鼹,许多贫齿类动物都是处于威胁和濒临灭绝的物种。

树獭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事实,所有的树獭都长有三个脚趾,但是“两趾”树獭仅有两个爪子,它们经常群体进行捕猎。

平时它们是一种行为缓慢的动物,但是当锋利的爪子挥动时非常迅速。

它们的行动缓慢以及身体的伪装避开鹰等掠食者的攻击。

十分有趣的是,它们的身体上悬挂着许多生物,在任何时候它们身体上寄生着600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当树獭饥饿时就会以它们为食,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水藻为食。

树獭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此外它们非常喜欢喝酒,即使喝下许多啤酒也会没有丝毫醉意。

查看原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