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概述
关于音乐的10本书

关于音乐的10本书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那些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深入了解音乐的历史、理论、与社会影响等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为您推荐关于音乐的10本书,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您将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升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音乐心理学》- 卡罗尔·杰弗森这本书介绍了音乐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通过分析音乐对个人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魅力。
2.《音乐的故事》- 约瑟夫·马切兹这是一本全面介绍音乐历史的巨著。
从古希腊时期的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起,书中生动地讲述了音乐的发展和演变,带领读者领略音乐的奇妙之处。
3.《音乐的起源》- 弗朗斯·德瓦尔通过研究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成果,作者探讨了音乐起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书揭示了音乐作为人类基本需求和表达形式的起源,并对其演化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4.《音乐与思维》- 尤迪扬·皮特尔作者通过融合音乐、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知识,探索了音乐对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影响。
本书揭示了音乐与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读者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
5.《音乐中的数学》- 斯图尔特·休伯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音乐中蕴含的数学原理。
作者通过数学的角度解读了音乐的节奏、和声、音阶等要素,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奥秘。
6.《音乐与大脑》- 斯图尔特·休伯作者通过研究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成果,讨论了音乐对大脑的影响。
本书以生动的例子和实验结果展示了音乐对学习、记忆和情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7.《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原理》- 弗兰克·阿比达这本书探讨了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它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8.《音乐社会学》- 埃彻尔·请匆通过对音乐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作者揭示了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一、和声学《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该套教程是“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之分册,为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四位在和声学上颇有造诣的专家的力作,也是国内专家所著的和声学教程中被运用得最多的一套教程。
《和声学基础教程》分上、下两册,共44章,分别含两个附录。
该套教程从和弦的构成入手,涵盖了传统和声写作的所有内容,并增加同宫系统自然调式、民族调式和声写作,融入调式复合和同主音综合调式等内容。
教程上册的附录一为乐曲实例三首,按和声进行以级数标明各个和弦,附录二为习题选答。
教程的下册附录一为大小调和声体系在近现代的发展,附录二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一中包含同中音综合调式、重同名综合调式、中音三度循环和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拓展了基础和声学教程包含的内容。
同时,该套教程新增加的内容,是专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运用到和声学研究之中。
《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童忠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该专著含序、前言正文、两个附录与后记,为童忠良教授80年代初期涉及和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正文包括调性扩张与功能延伸、古典和声的支柱与骨干和弦的变体、孪生的同名调与对称的宫角轴、功能意义的音级与音级概念的功能、功能族之外与重同名之间以及重中音循环与功能网辨析等七个章节。
该书研究的重心在和声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涉及有广义调性的、从而具有一定功能关系的和声手法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和声语言。
附录一为和声分析50例,附录二为千分八度值与卡氏律学标记。
《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述》.汪成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编辑部.《音乐艺术》增刊之一,1982年11月。
该专著含引言、正文、结语和注释。
它由音乐思维与音乐语言辨证发展的历史回顾、近现代和声思维的两个分支和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的根源以及对新的思维形式的初探三章构成。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Composition &the Theory of the Technique for Composition学时学分:54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开课部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专业课,是博士生对国内外音乐作品,尤其是当代音乐作品创作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创作实践的课程。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专业课,主要进行创作实践和相关技术的研究。
《二十世纪中外音乐文献研究》与《二十世纪配器技术研究》课程都是专业辅修课程,分别进行专项研究,以辅助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创作实践。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目标:了解20 世纪的新音乐及其作品分析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第一章勋伯格的《钢琴小品六首》Op.19――关于调性的“模糊、游移、隐退、淡化”和“自由无调性”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勋伯格创作技法的演变过程,掌握现代作曲技法的缘起。
重点与难点:关于勋伯格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他的早期音乐创作和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关系。
关于“自由无调性”的意义和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创作。
勋伯格的五部钢琴独奏作品及其在风格上的演进意义,关于Opp 111、23、25、33ab的简要分析。
对Op. 19所含六段,小品的说明性分析,它们各自在自由无调性处理中的手法与特点。
第一节与勋伯格及其创作有关的一般情况第二节关于勋伯格的钢琴独奏曲第三节关于《钢琴小品六首》Op. 19的说明性分析[ 本章小结] 关于“自由无调性”和“全部十二音” 思考与练习:1、分析本章列举的谱例,附录中的谱例和课后练习中要求分析的谱例,并进行总结。
2、结合本章内容进行创作实践。
第二章勋伯格的《钢琴组曲》op.25 ——关于“十二音现象”和“十二音体系”教学目标:研究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发展及其具体方法。
关于创作歌曲的书籍

关于创作歌曲的书籍
如果想学习创作歌曲,以下是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籍:
1. 《歌词创作艺术》:作者李争光,出版于1990年。
本书详细阐述了歌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于提高歌词创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2. 《歌词创作概论》:作者盾生,出版于1988年。
本书从创作理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歌词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对于新手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3. 《给歌词插上翅膀——歌曲创作经验谈》:作者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出版于1982年。
本书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经验分享,为歌词创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 《歌曲作法》:作者陈铭志,出版于1982年。
本书详细介绍了歌曲创作的技巧、手法和结构,对于提高歌曲创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5. 《音乐创作》:作者陈洪,出版于1990年。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6. 《旋律写作》:作者陈铭志,出版于1984年。
本书通过实例分析和技巧讲解,教授读者如何创作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7. 《作曲法教程》:作者吴祖强,出版于1983年。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作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合有一定音乐基础的读者学习。
以上书籍涵盖了歌词创作、歌曲创作、音乐创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对于想要学习和提高创作能力的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学习音乐的五本经典教材推荐

学习音乐的五本经典教材推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吸引着众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掌握一些经典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教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练音乐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推荐五本学习音乐的经典教材,希望对学习者们有所帮助。
1. 《西方音乐史》(作者:格鲁夫)《西方音乐史》是一本权威的音乐史学教材,由美国音乐学家格鲁夫编著。
该书详尽地介绍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世纪到现代音乐的发展形式,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音乐风格的流派。
通过阅读这本教材,学习者将了解到不同时期的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发展。
2. 《音乐素养》(作者:沃纳)《音乐素养》是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由沃纳教授创作。
这本教材主要讲述了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音乐素养的培养方法。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教材,了解音乐构成要素、乐谱阅读、视唱练耳等基本技能。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音乐的历史和风格,培养学习者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
3. 《音乐和声学导论》(作者:哈德)《音乐和声学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音乐和声学知识的教材,由哈德编写。
该书内容包括了音乐声音的产生、音高、音程、和声学、音乐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习者能够了解音乐的物理和声学特性,对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能。
4. 《音乐教育学》(作者:帕斯洛夫)《音乐教育学》是一本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者的教材,作者是帕斯洛夫。
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音乐教育的历史、目标、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音乐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教材是必备的参考书。
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 《乐理基础》(作者:斯钦迈尔)《乐理基础》是一本适用于音乐学习初级阶段的教材,由斯钦迈尔编写。
音乐史与音乐理论书籍

音乐史与音乐理论书籍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思考。
为了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人们编写了许多有关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的书籍。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音乐史与音乐理论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探索音乐的魅力。
一、音乐史书籍1.《音乐史》《音乐史》是著名音乐学家XX编写的一部全面介绍音乐发展历程的巨著。
书中详细叙述了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以及现代音乐等不同时期的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
同时,该书也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深入探讨了音乐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了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参考书。
2.《音乐史纲要》《音乐史纲要》是XX教授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一本教材。
此书精练地概述了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以其简明扼要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该书内容包括社会背景下的音乐发展、音乐风格的演变、音乐流派的成立以及一些重要作曲家和作品的简要介绍。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迅速地了解音乐史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音乐理论书籍1.《西方音乐理论导论》《西方音乐理论导论》是XX博士撰写的一本权威的音乐理论参考书。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理论的重要概念、音乐元素的组织原则、和声、旋律以及节奏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以及如何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和他们的贡献,既丰富了读者对音乐理论的认识,又提供了一些实践指导。
2.《音乐理论基础教程》《音乐理论基础教程》是为音乐学院的学生编写的一本教材,也适用于对音乐理论感兴趣的读者。
该书以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方式,系统介绍了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调式、和弦、调式分析等内容。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理论知识,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促进读者在创作、演奏和欣赏音乐过程中的能力提升。
关于作曲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作曲的书籍推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作曲的基本原理》
作者:[美] 保罗·欣德米特
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作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适合初学者阅读。
2. 《作曲技法》
作者:[英] 艾伦·科普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作曲的基本技法和原则,包括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
3. 《音乐理论基础》
作者:[美] 约瑟夫·马克利斯
这是一本经典的音乐理论教材,涵盖了作曲所需的基本知识,如音程、和弦、调式等。
4. 《和声学教程》
作者:[俄] 斯波索宾
本书是和声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和声的理论和应用,对于深入学习作曲非常有帮助。
5. 《20 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
作者:[美] 罗伯特·摩根
本书探讨了20 世纪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介绍了现代作曲的各种技法和风格。
6. 《流行歌曲写作》
作者:[美] 杰克·帕蒂斯
本书专注于流行音乐的作曲,讲解了如何创作吸引人的旋律和和声进行,适合对流行音乐感兴趣的作曲者。
7. 《电子音乐作曲》
作者:[美] 戴维·比尔顿
随着电子音乐的兴起,学习电子音乐作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书介绍了使用电子音乐软件和硬件进行作曲的方法和技巧。
初级乐理基础知识书籍推荐

初级乐理基础知识书籍推荐学习音乐理论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或作曲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音乐的本质和结构,提升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
在初级阶段,选择一本合适的音乐理论书籍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初级乐理基础知识书籍。
1. 《音乐基础入门》这是一本经典的音乐理论教材,适合初学者入门。
作者通俗易懂地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调式、音程等。
书中配有丰富的习题和练习,可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书中还附有一些乐曲示例,让读者通过实际的音乐作品来理解乐理知识。
2. 《乐理入门:从零基础到和弦编配》这本书适合那些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乐理知识的初学者。
它详细介绍了和弦、调性、音阶、和声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和弦编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对于希望学习作曲或编曲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3. 《音乐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理论教材,适合初级和中级学习者。
它系统地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分析方法和和声学知识。
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详细的习题和实例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去。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音乐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进一步提高音乐理论水平和音乐创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4. 《艺术的引导:音乐基本理论与分析》这本书是一本介绍音乐基本理论和音乐分析的专业教材,适合有一定乐理基础的学习者。
它详细讲解了音乐结构、和声学原理、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分析实例,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和结构。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流派,为读者开拓了更广阔的音乐视野。
总结起来,对于初级乐理基础知识的学习,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音乐理论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都是经典的乐理教材,无论是对于乐器演奏者还是作曲家来说,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一、和声学《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该套教程是“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之分册,为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四位在和声学上颇有造诣的专家的力作,也是国内专家所著的和声学教程中被运用得最多的一套教程。
《和声学基础教程》分上、下两册,共44章,分别含两个附录。
该套教程从和弦的构成入手,涵盖了传统和声写作的所有内容,并增加同宫系统自然调式、民族调式和声写作,融入调式复合和同主音综合调式等内容。
教程上册的附录一为乐曲实例三首,按和声进行以级数标明各个和弦,附录二为习题选答。
教程的下册附录一为大小调和声体系在近现代的发展,附录二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一中包含同中音综合调式、重同名综合调式、中音三度循环和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拓展了基础和声学教程包含的内容。
同时,该套教程新增加的内容,是专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运用到和声学研究之中。
《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童忠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该专著含序、前言正文、两个附录与后记,为童忠良教授80年代初期涉及和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正文包括调性扩张与功能延伸、古典和声的支柱与骨干和弦的变体、孪生的同名调与对称的宫角轴、功能意义的音级与音级概念的功能、功能族之外与重同名之间以及重中音循环与功能网辨析等七个章节。
该书研究的重心在和声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涉及有广义调性的、从而具有一定功能关系的和声手法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和声语言。
附录一为和声分析50例,附录二为千分八度值与卡氏律学标记。
《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述》.汪成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编辑部.《音乐艺术》增刊之一,1982年11月。
该专著含引言、正文、结语和注释。
它由音乐思维与音乐语言辨证发展的历史回顾、近现代和声思维的两个分支和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的根源以及对新的思维形式的初探三章构成。
它试图在繁复纷纭的新的和声手法之背后探寻其发展的根由与线索,“以期在杂乱之中窥出一丝端倪,理出一点头绪,为较清楚地理解这一时期复杂的和声现象的本质作一初步的尝试”。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刘学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
该书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调式和声,包括我国五声性调式旋律的特色、和声功能和色彩的关系、五声性的和弦外音、偏音的弱化处理、同宫调式重叠、同主音调式混合等十三章。
第二部分为扩大的五声性和声手法,包括和弦结构的多样化、复合功能与复合和弦、同主音极限调式交替、多调式的重叠和转调中的五声性处理等十章。
第一部分为调式和声的基本手法,后十章为扩大化的五声性风格手法,其中借鉴了近现代和声中带有探索性的手法。
每章后附有配和声举例、一定数量的书面习题、分析习题,有的做了一定提示。
《和声学教程》.[苏]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果洛夫著.朱世民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年。
苏联第三版修订本。
(增订重译本),陈敏译.刘学严校,1991年8月。
该书根据1984年苏联第九版重新翻译。
该书分上、下两册,共60章。
是国内至建国以来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和声学教材之一。
该书把传统和声归纳的科学、缜密、井然有序。
阐述合理透彻、丝丝入扣,为和声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从和声标记上讲,该书使用音级与功能混合标记法。
而从教学安排上看,该书循序渐进,章节合理,法则严格但易于掌握,要求明确易于记忆,是和声初学者不可多得的教材。
另外,该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规则过于机械、刻板,有些和声手法虽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在今日实用价值已不大。
该书附有大量的写作与分析题。
目前人民音乐出版社已出版黄虎威编写的这套教材上册的习题参考答案。
《和声学实用教程》.[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著.张洪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7月第1版。
该书根据1949年版译出。
该书共5章。
尽管该书篇幅不长,但仍然包含学习传统和声的基本内容与写作习题(无分析题)。
该书的特点是,第一章首先介绍三和弦、七和弦、自然与变化音级、三和弦的关系、四部和声及其声部进行等,第二章介绍同调各级和弦的连接法与规则、终止式、和弦的协和与不协和等,第三章为转调的各种方式与方法,第四章为旋律华彩,包括各种和弦外音的处理方式,第五章为四分音法与突然转调(现通常理解为等和弦转调),包含各类增减变和弦及其在进行中的解决方式。
《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德]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该书根据1944年修订英文本译出。
该书分上、下两卷。
上卷副标题为着重练习精简规则,共十六章,主要为各级、各类和弦的构成、连接及其运用。
下卷共六章,副标题为高级和声练习,主要为指导实践中和声的调式、调性布局等运用。
第一章为四首弦乐四重奏的卡农、两首女高音(或男高音)与钢琴的歌曲、两首女高音、女中音和男高音的三部合唱、两首混声四部合唱,第二章为两首女高音与钢琴的歌曲、两首混声五部合唱,第三章为四首混声四部合唱、弦乐三重奏的主题和变奏、三首单簧管(A调)、英国管和大管三重奏的小曲,第五章为钢琴的小型乐曲、三首簧风琴的小曲、第六章为弦乐队组曲、两个两部赋格段、两首两部器乐赋格、三首三部声乐赋格、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圆号与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弦乐四重奏的主题与变奏。
《和声学》.[美]柏西·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该丘斯音乐理论丛书之三,修订本.万叶书店,1949年第1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第2版。
该书根据G.Shirmer1931年版编译。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共计五十四章,另有三个附录。
第一篇为协和弦,第二篇为不协和弦,第三篇为转调。
附录一习题选答,附录二为和声学的应用,附录三为本书专名与人名索引。
正文部分含七十个练习,附录部分含十个练习。
该书以五度相生法为理论基础,根据五度相生来构成大音阶,并用以测定各和弦比较上的重要性与各调的关系、划分不协和和弦的等级以及变化音系统化的手段。
此外,五个音以上,都归入和弦外音,且把和弦外音都归入邻音的原则内,使其和弦理论趋于简单化。
该书的英文题名为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one-Relation(即,音关系的理论与运用),现在的题名由译者所加。
其中附录一“习题选答”中注释几乎全部是译者所加。
附录二“和声学的应用”是译者从该丘斯《作曲素材》中摘出。
附录三是根据中国的习惯重新编写的。
《键盘和声学教程:古典音乐和声体系的理论》.[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著.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该书根据ZENEMÜKIADÓ VÁLLALAT BUDAPEST1954年第二版译出。
该书分为三篇,共有二十八个书写键盘练习,六个分析练习,三个附录,涵盖了调内及调外和声的全部内容。
附录一为本书各节作业的低音,附录二为参考答案,附录三为增编的转调练习。
该书系统性强,概括准确、简练。
并根据和声学的功能原则与声部运动原则及经典音乐作品的实际,作者对练习中的和弦序进与声部进行都指出了最佳方案。
该书还要求眼读谱、手弹奏并演唱一个声部,用耳听音、用脑思考,同时并进,通过训练可使学生把和声理论的逻辑性与和声音响的形象性统一起来。
《序列音乐写作基础》.郑英烈编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该书分上、下篇,共十七章,含三个附件。
上篇为基本理论与技术,下篇为作品分析。
上篇包括十二音体系的历史继承性、序列的类型及结构、旋律写作、多声织体中的序列用法、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声乐写作、全面序列作曲法与自由无调性与自由序列写作等内容,下篇分析了勋伯格《钢琴组曲》、韦伯恩《钢琴变奏曲》第一乐章、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罗忠镕《涉江采芙蓉》、桑桐《夜景》五部作品。
附件一为《涉江采芙蓉》乐谱、附件二为《夜景》乐谱、附件三为阿伦·福特《集合表》该书是国内第一本有关序列音乐写作的教程,对序列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序列音乐的各种类型和结构形式作了简扼介绍,同时还分别论述了序列音乐在旋律写作、和声、复调、曲式与配器等方面的写作要点、基本原则和各种技法。
对广大专业音乐工作者、音乐院校师生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十二音序列》.王震亚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四部分,有前言、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序列的构成。
第二部分:序列的变化。
第三部分:序列的运用,包括序列在曲调中、序列在织体中、序列在引子与主题中、序列在音乐进行中、序列在音乐结尾、序列运用的其他问题。
第四部分:十二音序列作品分析举例,包括勋伯格《钢琴作品》(作品33号a)、韦伯恩《弦乐三重奏》(作品20号)、巴比特《三首钢琴曲》(之一)。
该书集中阐述十二音序列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是有关十二音序列写作的比较重要的参考书目,同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十二音序列”课程的教材。
《二十世纪和声: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美]文森特·佩尔西凯蒂著.刘烈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该书根据美国W.W.NORTON & COMPANY纽约1961年版译出。
该书包括绪论,十三章,一个附录。
第一章为音程、第二章为音阶素材、第三章为三度叠置构成的和弦、第四章为四度叠置构成的和弦、第五章为附加音和弦、第六章为二度叠置构成的和弦、第七章为多和弦、第八章为混合及倒影和声、第九章为和声的进行方向、第十章为节拍调整及力度强弱、第十一章为装饰与变形、第十二章为调中心、第十三章为和声的综合,附录为部分音乐术语英汉对照表。
该书每个章节还附有参考曲目和应用题。
二、曲式及音乐分析音乐分析(曲式)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课程姚恒璐高等教育出版社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修订版) 杨儒怀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附赠光盘1张) 李吉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音乐卷钱仁康、钱亦平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1(公共课) 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 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考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公共课3) 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彭志敏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套装上下册) 贾达群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贾达群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复调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修订版) 陈铭志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音乐卷) 于苏贤上海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基础教程赵德义、刘永平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段平泰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附光盘1张) 林华、叶思敏高等教育出版社对位法复调音乐教程孙云鹰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调音乐分析教程张韵璇上海音乐出版社赋格分析教程E.普荣特(Ebenezer Prout) 上海音乐出版社复对位与卡农查尔斯·赫尔特·凯森、陈田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赋格写作教程E.普劳特、段平泰上海音乐出版社对位法(第1册):分类对位法杨勇湖南文艺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