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蓝藻水华暴发成因及监控指标

蓝藻水华暴发成因及监控指标

蓝藻水华暴发成因及监控指标
蓝藻水华暴发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水体营养
盐浓度、水温、光照等因素。

首先,蓝藻是一类原生的藻类,它们
对富含营养盐的水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
养盐浓度过高时,蓝藻就容易暴发生长。

此外,适宜的水温和充足
的光照也是蓝藻暴发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都会增
加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和范围。

监控蓝藻水华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体
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浓度是监测蓝藻水华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自于
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

其次,水体的透明度是监测蓝藻水华
的重要指标,因为蓝藻水华会使水体变得浑浊,透明度下降。

此外,监测水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也有助于预测蓝藻水华的发生。

最后,
监测蓝藻毒素的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些蓝藻产生的毒素对
人畜健康有害。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可以通过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藻类
的种类和数量等指标来监测蓝藻水华的发生情况。

综合利用这些监
测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蓝藻水华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
防治措施,保护水环境和人畜健康。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着手,试图归纳出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困扰人们的难题,供同行参考。

1. 为什么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的水体没有藻类的产生?答:黑臭河道内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浓度都比较高,其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的氧,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相当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藻类等低等微生物和植物都没有生存的条件。

但是藻类生长的营养源还是客观存在。

在河道治理的初级阶段,采取曝气复氧措施后,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了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

致使通过污染治理后的初级阶段,藻类等低等生物迅速繁殖,形成另一公害而存在。

而该公害也是表示水体将遭破坏的标志。

2. 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答:水体环境将是继续治理改善和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治理的原则是:(1)标本兼治,分步实施;(2)物理化学治理为辅(指标),生物治理为主(治本);(3)对症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长期维护为长治久安之策;(4)单项阶段治理打好基础,建立综合生态体系维系水体健康。

逐步创建水体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

3. 治理的阶段和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答:杀灭藻类和消除水华(1)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蓝藻水华爆发原因?

蓝藻水华爆发原因?

蓝藻水华爆发原因?1. 引言蓝藻水华是一种由蓝藻(cyanobacteria)引起的浮游生物爆发,通常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体中出现。

这种现象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对于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营养盐过量蓝藻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体中营养盐的过量。

蓝藻对于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需求,并且能够快速生长繁殖。

如果水体富含过多的营养盐,如农田排放的化肥、城市生活污水等,就会为蓝藻的生长创造条件,从而导致水华爆发。

3. 温度和光照温度和光照也是蓝藻水华爆发的重要因素。

蓝藻对于较高的水温和充足的光照条件适应能力较强。

高温和强光会加速蓝藻的生长速度,促使其达到水华爆发的程度。

因此,夏季和靠近赤道地区更容易出现蓝藻水华的爆发。

4. 缺氧和酸碱度变化大规模蓝藻水华爆发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的情况发生。

缺氧会对水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另外,蓝藻的代谢产物还会改变水体的酸碱度,这对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5. 重金属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影响水体中存在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也可能成为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之一。

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水体中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为蓝藻的繁殖创造条件。

6. 防控措施为了预防和应对蓝藻水华爆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防控措施:•控制农田化肥的使用量,减少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确保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水符合相应的标准;•加强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蓝藻水华爆发的征兆,采取快速有效的控制措施;•利用生物控制方法,例如增大副优势种和造成蓝藻的天敌的数量,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7. 结论综上所述,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包括营养盐过量、温度和光照条件、缺氧和酸碱度变化以及重金属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影响等。

通过加强监测、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爆发,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浅谈太湖水库蓝藻治理

浅谈太湖水库蓝藻治理

浅谈太湖水库蓝藻治理通过对温岭市太湖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生活污染排放、农业污染流失、水产养殖污染等影响水库水环境三大方面因素,得出蓝藻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库区及集雨区范围内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营养方面控制,斩断蓝藻大面积爆发的能量来源,从而有效治理蓝藻。

标签:水库水环境;问题;控制与措施2014年8月至11月期间水库的表层出现大面积绿色漂浮物,特别是在大溪供水公司位于太湖水库的取水口附近处有腥味,部分区域有死鱼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对水库水质、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质疑,水环境综合治理被提上议程。

根据调查发现太湖水库表层大面积绿色漂浮物是水中蓝藻大面积爆发造成的,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观表征。

这次蓝藻水华会引起什么危害后果,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其他水生植物造成影响。

大面积高密度的浮游藻类会阻挡光线透射,底栖的水生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减少了光合产物的产量,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

二是破坏水域生态景观。

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往往密集在水面形成一层薄皮或泡沫,水体颜色变绿,加之死亡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漂浮在其中,使水体变得色泽混杂,恶臭难闻。

三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浮游藻类释放的藻毒素和死亡的浮游生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质下降,影响下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质量,造成用水不便与困难。

长期饮用含有该毒素的水可引发肝癌,危害人体健康。

要治理蓝藻水华首先要分析了解蓝藻水华的产生原因,针对其相关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理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枯藻。

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大约距今35一3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

所有的蓝藻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央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主要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即细胞直接分裂(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

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85%)淡水产,少数海产。

蓝藻水华治理措施是什么

蓝藻水华治理措施是什么

蓝藻水华治理措施是什么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尤其是蓝藻水华更加需要及时治理,那么蓝藻水华治理措施是什么?目前治理蓝藻有各种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生物防止法。

蓝藻是淡水鱼类的食物,因此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治理藻类,防止藻类暴发第二,生物浮床法。

利用吸附藻类的植物和其他生物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过量繁殖,从而建立生态平衡系统。

第三,机械捞法。

这是最原始和传统的办法,即用人力将蓝藻连水带藻一起捞出。

优点是打捞彻底,缺点是对于大面积蓝藻治理仍难奏效。

第四,化学法。

即用化学药物杀灭方法,一般用硫酸铜。

早期海洋赤潮治理也常用硫酸铜,效果较好。

但二价铜离子对生物幼体的变态具有致畸性,并引起饵科藻类的严重脱落,同时,硫酸铜具有毒性,能破坏水体正常的生态系统。

第五,微生物菌除藻。

将自然状态活性污泥中的有益菌种进行菌群筛选、分离出来,喷雾干燥后获得高密度菌粉,再通过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附着到专利填料上,形成高效处理系统。

第六,高强磁灭藻。

应该高强度磁场杀藻,有人发现,在磁场强度为3700Gs的高强磁水处理器的作用下,蓝藻基本消除,水体质量明显改善。

这个方法的缺陷是成本高,不能对大范围蓝藻进行处理。

第七,工程疏浚法。

即引入活水,如长江水,利用大水量将蓝藻连同发臭的湖水冲进海洋。

特点是能够对大面积蓝藻进行治理,缺点是没有从根本上治理,是将污染转移到别的地方。

不宜大规模提倡。

蓝藻水华治理措施上面都有介绍,所以说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一直都是需要了解的事情,这些都属于海洋灾害小知识,登录就可以了解这些知识。

水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

水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

水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一、水华爆发的原因水华是指湖泊、河流或海洋中大量浮游藻类快速繁殖所形成的绿色或蓝绿色浑浊水体现象。

水华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分过剩:养分是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使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养分过剩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等。

2. 水温和光照条件:水华藻类对水温和光照条件较为敏感。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以及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刺激水华藻类繁殖。

3. 水体流动性差:水流缓慢或污水停滞的地方容易形成水华。

水体流动性差会使养分集聚,加速水华的形成。

4. 水体酸碱度和溶解氧:水体过酸或过碱,溶解氧过低都会导致水华藻类大规模繁殖。

二、水华治理的方法水华治理是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华治理方法:1. 控制养分源:减少农业污染的排放是控制养分过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加强农业管理、推广科学施肥、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养分源。

2. 加强污水处理: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建设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输入。

3. 改善水体流动性:修复河道、湖泊,提高水体流动性,有助于减少水体中养分堆积,阻止水华的形成。

4. 生物防治:引入适当的浮游生物,如苦水藻、小型鱼类等,以控制水华藻类数量。

此外,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也可以应用于水华的治理。

5. 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水质变化和水华爆发,可以更早发现和治理水华。

6.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华治理的认识,倡导环境友好行为,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加强对水体保护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华治理的良好氛围。

水华的治理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王秀凤, 严从新, 易恩军. 水华发生原因的探讨与水华发生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现状[J].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1-11.2. 杨娟. 水华与富营养化关系研究进展[J]. 深水湾, 2017(4):151-154.3. 林菘泉, 冯军, 杨公明.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防治对策及技术手段[J]. 中国环境科技, 2017, 37(9):29-35.。

蓝藻爆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蓝藻爆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蓝藻爆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很强的藻类,常见蓝藻主要有微囊藻、念珠球藻、颤藻、项圈藻、鱼腥藻、胶鞘藻等。

蓝藻爆发原因蓝藻爆发是由于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过多,水温高、光照强、pH值高、氮磷比例失衡、藻相菌相不平衡、日常管理不当等造成的。

蓝藻的危害1、蓝藻大量繁殖,最终形成优势种群,在此过程中蓝藻会大量产生蓝藻毒素,限制其它藻类繁殖,从而使水体藻相结构不正常,藻相单一,最后只剩蓝藻。

2、pH升高(9.0以上),养殖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种水体里生长速度会减慢,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碱中毒的现象,苗种成活率降低。

一旦赶上“暴晴天”水体溶解氧会过饱和,导致气泡病而大量死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3、蓝藻大量死亡,沉积在池塘底部,经过厌氧菌的发酵分解,使池塘底部环境严重恶化,发热、发臭。

蓝藻在死亡以后会产生三大毒素:神经毒素、细胞内毒素和肠毒素,养殖动物摄食后,轻者出现肠炎,重者会中毒而死亡。

对虾池塘蓝藻问题处理高温季节容易出现蓝藻水华,pH居高不下,蓝藻毒素损害虾的肝胰脏及神经,对虾出现肠道弯曲、消化不良、白便等症状。

解决方案:遇到蓝藻要适度降低水位,多开增氧机,形成水流,少量蓝藻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控制:方案一:腐植酸钠1-2公斤/亩,“强效EM”1瓶配合红糖2斤发酵2-3天,泼洒2-3亩,抑制蓝藻疯长。

方案二:高浓度“利生素” “强效EM”控制,适度用“鱼虾可乐(氨基酸培藻精)”3亩/瓶“速调107” 2亩/瓶肥水。

当大量蓝藻形成水华时,可局部或全塘杀藻后,再采取以上操作。

河蟹池塘蓝藻问题处理预防方案:(1)定期泼洒“利生素”3亩/袋,配合“强效EM”3亩/瓶,补充水体有益菌,可预防蓝藻爆发。

(2)定期使用“生物底爽”10亩/袋,减少塘底淤泥的蓄积,从根本上切断蓝藻营养来源,调节水体营养比例,使水体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等单胞藻类)成为优势藻种群,有效抑制蓝藻爆发。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类,又称为蓝藻菌。

在一些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中,蓝藻会大量滋生,甚至形成蓝藻水华,对水质产生影响,影响周边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蓝藻应急治理方案,帮助居民了解如何应对蓝藻水华的出现。

蓝藻水华的危害蓝藻水华对水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味蓝藻水华消耗水中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机物质,会产生难闻的臭味,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水质在蓝藻水华的生长过程中,蓝藻会吸收水中的大量养分,包括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中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缺氧和酸化,危及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

毒性蓝藻水华中还含有一些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腐酸等,这些有毒物质会对水生生物和周边居民产生危害。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针对蓝藻水华的出现,需要采取积极的应急治理措施,以尽快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应急治理方案:机械清除法机械清除法是指在蓝藻水华发生后,通过人工清除蓝藻的方式,来控制水华的扩散。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人工割草、引水、吸水等手段来实现,可以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但机械清除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生态修复法生态修复法是指通过调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来达到控制蓝藻水华的目的。

这种方法需要先找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如农作物灌溉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生态修复法需要时间比较长,但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品的方式,来控制蓝藻水华的扩散。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添加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等化学药品来杀灭蓝藻,但需要注意控制药品的用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蓝藻水华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现象,对周边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针对蓝藻水华的出现,需要通过机械清除法、生态修复法、化学处理法等方式来进行应急治理。

但无论采取哪种应急治理措施,都需要注意不要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以达到尽快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光合作用 极大减弱 ,从而使水体溶 解氧降低 ,引起
鱼、虾等生物 的大量死亡 ,产生生物污染 。
二 、诱发水库暴 发蓝藻水华的成因 1 水体 中的氮、磷 (、P 比例失调 ,易暴发 蓝藻 . N )
N 、P比例在 水体 中达 到 7:1 ,是浮 游植物 正 常
磷酸盐 的代用 品 。农业生产上应合理控制施肥量 。实
依据水体水华暴发形成 的机理 ,防治水 体蓝藻大 量产生 的根本性措施是减少水 体的氮 、磷含 量,控 制 主要污染物一 藻类 、有机物生成 ,使 富营养化水体得 到净化。
氮 、磷 含量增加 ,使得水体透 明度下 降,深层喜光 的 生物 因缺 光而 大量 死 亡 ,导致 水体 生物 生 态环 境 失
施 污水 分 流 、截 流 和污 水净 化处 理 ,减少 污水 排放 量 。在水 体投 饵养殖 时 ,要做好养殖规划 ,兼顾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 ,且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
2 物 理 方 法 治 理 .
营 养盐 的 需求 比例 。一般 暴 发蓝 藻水 华 的水体 N: P 达到 1 0:1 乃至 2 l 0: 。在蓝 藻大量 生长 时 ,此 时增
华 ”的藻类能产 生不好 的气味及毒素 ,会严 重影响城 市供水 。 () 体 生态 环 境 失衡 2水 水体 富 营养 化 ,有 效
条件 ,p 值 达到 8 0 H ~l ,水 体严 重老化 时 ( 久旱不 下
雨) 都可 以诱发蓝藻 的大量生长 。
三、水库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措施
() 响供水 1影 水体 暴发蓝 藻水华 后 ,水质 的感 官性状和饮水安全性均 发生显著变化 ,许 多形成 “ 水
食蓝藻 的生物控制蓝藻 的力度 是有 限的。
4 当外界环境条件 适宜蓝 藻大量生成时 ,易暴发 .
蓝藻
如 高温 季 节 ,水温 达 到 2  ̄3 ℃ ,水体 呈碱 性 8 5
量 生成 ,因此 多于夏 、秋季 (—1 月份) 7 0 在水库 中暴 发 ,其生命周期 为 3 天左右 。 0
3水体 中可 以摄食 蓝藻 的生物有 大型 的浮游 动物 , 如枝角类 、桡足类 ;还有 以浮游植 物为食 的鲢 鳙鱼 。
_I匝 豆罾
旦塑 垂 旦
滤食性鱼类 ( 如花 白鲢) 直接 吞食蓝藻 ,是一条有效 的 生物 防治途径 。如 白鲫摄食 藻类 和有机腐屑 ,鲴鱼能
摄食固着藻类 及丝状藻类 ,鲢鳙能直接利用铜绿微囊
可 以加强水的置换 ,当有合适水源时可 引入 ,起 稀 释作用 ,带 出氮 、磷物质 以及藻类 ;小水面池 塘 、 水库 中,可采用 机械方法进 行曝气 和促进水 的流动 , 起 到防止 底泥 释放 磷 、改善 溶氧 状况 、加 强矿 化作 用 、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 ,用微滤机去 除水 中浮游动物和藻类 ,藻类密度一般较小 ,因而其絮体 不 易 沉淀 ,采 用气 浮 则 可 以取 得较 好 的除藻 效 果 。 “ 水华 ”氮含 量很高 ,有很好 的肥 效 ,气 浮后可收 集
间 、营 养 、光 照等条件 ,造成水库 中藻类 结构失调 ,
水水体 中都有分布 ,一 旦条件 适宜 ,蓝藻就会大量繁
殖 ,集 中上浮 到水 的表 面 ,形 成一层 绿油油 的油膜 ,
易暴发蓝藻 。因此 ,培养其他有益藻类 的大 量生长 也
可 以预防蓝藻的暴发 。
严 重时,下风处集成数厘米厚 的蓝绿色浮沫并有腥臭 味 ,其 中蓝藻 的生长数 量变化 为主力 军和主 要依据, 俗称 “ 湖靛 ” 。蓝 藻喜高温 ( 最适温 度 2  ̄3  ̄ 和碱 8 5C) 性水 体 (H 8 0 ,特别是在氮相对 偏高的水体 中大 p ~1 )
衡 ,进一步加 剧水体生态环境失衡和恶性循环 。 () 3 危害渔 业生 产 水体 水华 暴发后 ,这些 藻类 大量消耗 水体中的溶解氧 ,加之水体 透明度差 ,水体
1控 制氮、磷 等营养物的流入 .
通 过 工 艺改 革 ,产 品改进 ,减 少 废水 中磷 的含
量 。洗 涤剂中把支链型烷基苯磺钠改为直链型 ,改用

加水 中P 的含 量 ,蓝藻就会进一步疯长 。调整 N 的 、P 比例 ,只有在 蓝藻未大量 生成之 前 ,调整 P 的含量可
以预防蓝藻的大量生成。 2 水体 的藻类结构 失调 ,易暴发 蓝藻 .
水库 藻类种群结构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的。在 早春 、初夏季节 主要 以硅藻、隐藻等为主 ,在夏、秋 季 以绿藻 、蓝藻为 主 。同时在 水库 中又 出现上 、中、

水库蓝 藻水华 的形成 及危害
1水库水华 的形成 . 由于人类 的活动,使得水体 中营养物质 富集,引 起藻类 以及其他 水生生物过量繁殖 ,水呈绿色 或浑浊 呈褐色 ,水质 恶化 ,即发生 “ 水华 ” 。蓝藻 ,在水库
中常见的有铜绿微囊藻 、水华微囊藻两种 ,一般 的淡
下水层 中种群 结构不同的变化。一旦水库中其他的藻 类 消长变化 出现 非正常季节的消退、衰落 ,如水体老 化 、水 中微量元素跟不上藻类 的繁殖 生长要求,以及 被水 中生物大量摄食等等 ,就给 蓝藻 的生长提供 了空
_ 目 堕 f 旦 塑旦 夔
水库无论是贫营养型还 是富营养型 ,都有可 能暴 发蓝 藻,形成水华 。这对水库 的水质 、城市供水 、渔 业养殖危 害很大 ,笔者在洋河水库 一直 从事水质 的统 计 分析 与治理工作 ,现把 自己多年来在 水库水质治理 工作 中的经验措 施总结如下 ,供大家参考 。
这 些食 蓝 藻 的生物 可 以通过摄 食 蓝藻控 制 其种群 数
量 。一旦 水 中食蓝 藻 的生物 比例失 调、密度不足 时 ,
蓝 藻得不 到控 制就会积累形成大量 的种群 。当然这些
2 水体 中暴发蓝 藻水华后 的危 害 . 水体 富营养 化后暴发蓝藻水华 ,会给水 和水体利 用带来多方面 的问题 ,其 中最直接和 主要的有三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