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一览
日本馆藏汉籍文献价值研究——以《诗经》为例

典 甚 至于不 惜篡 改经 文 以服 务 于现实 的需 要 。 日本
资料库。 ” l _ 2 文学文献如此 , 汉籍文献同样如此 。 1 日本藏唐前《 毛传》 、 《 郑笺》 、 《 孔疏》 古本
下的东西 , 是不允许丝毫违背 的。从江户时期产生
于江户末期 , 当时流传在世 的有三通《 毛传》 唐前古
本, 其中两通 为足利学 校遗 迹 图书馆藏本 , 称足利 本。针对 日 本 国藏有《 毛诗 》 古本 , 山井鼎撰、 物观 补遗《 七经孟子考问补遗》 中也曾有过论述。《 钦定 四库全书 ・ 七经孟子考问补遗提要》 日“信息诗经作为中国文化元典之一以其经的特殊身份在唐代大量被介绍到日本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交流的见证同时保留了毛传郑笺孔疏唐时的面貌
2 0 1 3 年 5月 2 0 1 3年第 2 — 3 期( 总第 1 3 5— 1 3 6 期)
晋 图 学 刊 S h a n x i L i b r a r y J o u na r l
的态度 , 往往在一个相对封 闭的环境 中, 将不同时代 的中国古籍保存下来 。所以至今我们仍然可以读到
数 百年乃 至 千余 年前 的 抄 本 。 ” … 因此 日本 、 韩 国、
本学人在崇拜和敬仰 心理 的作用下 , 使这些汉籍如
同化 石一般 , 保 留 了不 同历 史 时期 的文献 原貌 , 具有 重要 的文献 价值 。该 文 以《 诗经》 为例 , 从 版 本 价值
的学术环境。 日本学人 随时关注着新传人 的书籍 , 同时又对原来传人的那些版本抱充分尊重不予割爱
日文文献检索重要网站完整版

日文文献检索重要网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日文文献检索科技类:(1)JST系一般讲到日本的文献收录索引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简称"文速")。
文速是由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所发行的文献索引,跟 SCI/EI差不多但却是以实体形式出版的半月刊(生命科学类是每旬出版);每年有6次(生科12次)以光盘出版,有料而且不提供在线检索,我国有一些图书馆可能有购买。
因为上面登录的主要还是英文资料,学校没有必要专门去买,一般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
JST也提供、整合在线服务,虽然有用的都是有料的,但也有一些不错的无料资源。
在Science Portal上面最有价值的资源在右边データバンク栏里面,文献データベース书籍データベース特许データベース这些是专门数据库的整理和索引,应当够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数据库并非无料。
无料全文数据库:专利文献等:参考资源:(2)NII系:最有用的,查文献就靠它。
提供abstract、reference、citing,有的文献(而且不是少数)提供无料全文虽然首页上说是有料利用……Webcat Plus馆藏图书、杂志搜索引擎,特点是支持联想和自然语言处理(NLP)。
只是让你知道到哪里去借,没有收录全文;能够搜索图书、杂志的馆藏情况以及某些书籍的简单内容介绍、评论,对于某些keyword可以精确定位到页码。
学协会情报発信サービス如果你知道你要的文献在是那个学会出版,那么最好直接去这个协会的主页看看有没有提供文献的检索和下载。
这是NII的学会索引。
JuNii 大学Webサイト资源検索可以搜索一些大学网站上提供的资源,很多都是有全文的。
运气好的话某个研究室正好跟你研究方向match,在自己的主页上又提供文献下载……(注:这个在查找学位论文方面是非常有用的。
)参考资源:Sciterm(オンライン学术用语集)可跨学科搜索文部科学省刊行的《学术用语集》中的用语。
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一览

アラビア語写本ダイバーコレクション
[url]http://ricasdb.ioc.u-tokyo.ac.jp/daiber/db_index.html[/url]
インド・イスラーム史跡建築/
[url]http://www.ioc.u-tokyo.ac.jp/~islamarc/WebPage1/htm/index.shtml[/url]
内陆アジア史学会 [url]http://www.littera.waseda.ac.jp/appendix/sias/top_j.html[/url]
遼金西夏史研究会 [url]/liaojinxixia/j-top.htm[/url]
高句麗研究会 [url]/~hp/koguryo/[/url]
東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
[url]http://www.l.u-tokyo.ac.jp/~sat/japan/index.html[/url]
東洋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文學科——中國宗教關係文獻目錄(道教篇)
[url]http://bunbun.toyo.ac.jp/chutetsu/database/daoism/intro.htm[/url]
The Silk Road Project: Reuniting Turfan's Scattered Treasures(美)
[url]:8084/turfan/[/url]
インターネット 西夏学会 [url]http://www3.aa.tufs.ac.jp/~mnaka/tangutindex.htm[/url]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目录
[url]http://www3.ioc.u-tokyo.ac.jp/kandb.html[/url]
汉学家论文数据库论文:试论国家图书馆之特色数字资源“国外汉学家数据库”

汉学家论文数据库论文:试论国家图书馆之特色数字资源“国外汉学家数据库”[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汉学的概念和国外汉学发展的历史,然后从汉学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汉学家的国籍和所处的年代、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等诸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国外汉学家数据库的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汉学;汉学家;中国学;数据库;传教士introduction to the database of overseas sinologists ofthe featured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cheng binqin chen miaoyu(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ion of si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history,and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base of overseas sinologist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in detail,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function of sinologists,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database,and so on.〔keywords〕sinololgy;sinologist;chinesestudies;database;missionary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与周边国家和民族友好相处的国度,唐代的长安、元朝的元大都几乎都是当时国际上有名的大都市。
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早早地联系在了一起。
二十世纪日本汉学界之荀子名学研究综述

使 名实 相符 。孑 L 子首 先 面对 此一 难题 . 并 思有 以解 慢 , 奇辞起 , 名实乱 . 是 非之形不 明 , 则 虽 守 法 之 决 之 。 由此 , 孑 L 子 提 出正 名 思 想 , 企 图 借 由名 所象 吏 . 诵 数之 儒 . 亦 皆乱 也 。 ” 【 4 ] 荀 子有 鉴 于 当时 名 实 征 之实 , 而使 名 得其 正 。易 言之 , 名 与实 相符 . 即名 相乱 . 是非 不 明之情 形 极 为严 重 . 乃 提 出其 正 名思 得其 正 : 名 与实 不符 . 则 名不 得其 正 【 3 】 孔 子提 出正 想或 名 学 之 主张 , 期能“ 正 道 而辨 奸 . 邪 说 不能 乱 .
关键 词 :日本汉 学界 ; 荀子 ; 名 学; 唯名论 ; 实在 论 ; 逻辑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2 . 6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0 5 1 ( 2 0 1 5 ) o 1 . 0 0 4 5 . 0 5
D OI : 1 0 . 1 3 9 5 0 / j . c n k i . j l u . 2 0 1 5 . 0 1 . 0 0批 判 和 发 展 名 家和 墨 辩 之 名 学 , 使 儒 家之 名 学更 加 严 谨 。然 而 . 历 来 有 关 苟子 之 研 究 多着 眼
于其 心 、 性、 夭、 礼 等之 探 讨 , 而疏 于抉 发 其 名 学之 义 蕴 。 直 到 近 年 来 . 由 于 大 陆 学界 积 极 挖 掘 中国 古代 之 逻 辑 思
想, 以免 西 方 逻辑 专 美 于前 . 于是 有 关 中 国逻 辑 史或 逻 辑 思 想 之 论 着 ,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出现 。 此 等 有 关 中 国逻 辑 论 者 之研 究 对 象 主 要 为 先 秦 时 期 讨 论 名 实辩 说 之 篇 章 , 尤其 是 公 孙 龙 、 墨辩 和 荀 子名 学之 研 究 此外 . 由 于一 些 国
日本古籍综合目录数据库及其特点

日本古籍综合目录数据库及其特点011日本,毫魏数穰●张治江/—’——~%日本古籍综合目录数据库及其特点中El两国在文化上有着渊源关系,如古典文献方面,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印刷技术纸张,装帧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用现代化拄术管理和开发古典文献资源,是中El两国图书馆界的共同课题.El本比我们先行一步,从1980年开始研制古籍综合目录自动化系统.1990年建成数据库并正式运行.总结他们前经验,研究其技术年等点,无疑对实现我国古籍管理自动化有所借鉴.一,《古n曩台目曩》书意内毫豆特点El本从eO年代韧就开始对全国现存古籍进行整理和编目,1963~1976年由岩渡书店陆续地耐行了9卷本的《图书总目录》(森末义彰,市古贞次,堤精二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总目仅收了古籍38万件.随着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古籍的需求,1980年El本政府决定由国文学研究资科馆负责对《国书总目录》进行补编,并建立古籍综台目录数据库.经1O年的努力工作,1900年2月岩渡书店刊行了《国书总目录》续编一《古籍综合目录》(共3卷),标志着FI本对本国现存古籍实行了全面的书目控制.《古籍综合目录》与《国书总目录》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不倪是一部书本式目录,而且还是一个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数据库,可以输出书本式,磁带式,磁盘式等番神形式的目录.这里我们先谈一谈它的书志内窖和特点.《古籍综合目录》所收录的古籍涉及63十图书馆和文库,83个其它收藏古籍的机构(如博物院等),共收古籍43000件,采集古籍书目约91000件.全目共分3卷,12卷为正文,第3卷为书名索引,着者索引和丛书细目一览表书名索引着录了统一书名和别书名;着者索引着录了第一着者和其他着者,丛书纲目一览表着录了每种丛书中的总书名和副书名.在收录古籍的范围方面,主要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1.186年以前的El本人着,编,译的各种图书.2.成书年代不明的,而被认定为是186年以前刊行的图书?3.明治时期的刻本和弱治以来的抄本.4.El本人加注译的刻本汉籍和韩本.5.明治以前El本人绘制的图谱和地图.古籍所含的内客有FI本传统文学,思想,历史地理,艺术医学,西方学术和语言学等.●}’,6■●由于古籍在流传中变化较大,虽然有上速一系列的收书原则,但在判别和选择有暮数据时,还是有许多困难的.因为有些古籍作为珍贵文物被收藏,编目人员见不到原本,只能依赖有关目录或资料提供的信息,来确定着录内容.这样就需要各种古籍目录作为信息源,从中整理和归纳出较完整的书志信息.以往的古籍目录在着录上漫有统一标准,着录项目多少也不一致,尽管在编制《古籍综合目录》时,规定了统一着录项目,参考了《国书总目录》的着录格式及内容,但是,有些项目仍然是空白,每一种古籍着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从整个目录着录内容看,《古籍综合目录》书本式目录的正文着录项目有:I.统一书名(包括读音);2.剐书名(包括读音);3.着者(包括编者,译者,注释者);4.卷册数j5.版本形式;6.出版项;7.丛书名;8.类别j9.残缺状况;10.注记}作为数据库,《古籍综合目录》所记录的基本项目则有:I.记录号码;2.作成年月日j3.收藏者ID;4.收藏者请求记号;5.数据源lDj6.页码j7.关键词I8.数据标记j9.刊行类别;10.着作记录号j11.国书书名;I2.国书中同名异书;13.着作备考jI4.标目书名表示(包括读音,类别)j16.记载书名表示(包括:读音,类别);16.记载着者名;li.卷次jl8.书写事项;l0.出版事项;20.形态事项;21.丛书卷号表示j22.残缺表示;23.注记.从上述的着录项目及内窖来看,《古籍综合目录》的书志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符合《国际标准书目着录》.所设计的着录项目,包括了国际上通用的书目着录项目,为文献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第二,以检索为主要功能.如收藏者,标目书名,别书名,统一书名等项,都是直接的检索点.第三,较全面地记录和揭示了日本现存各种古籍的基本特征.第四,书本目录和数据库的着录项目有所区别.=,敷曩转化伟业麓疆豆纂特征《古籍综合目录》的数据转化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第一,书志数据整理.该目录的书志数据,主要是从各种馆藏目录中整理出来的.在参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判别和选取.将选取的信息转记在事先制作好的数据卡片上,再加上着作内容提要等书目信息.选取数据的目录,都是以收录古籍为主的公开刊行的书本式目录和馆藏目录.由于《古籍综合目录》是以综合记录古籍信息为特征的,所整理的数据,除了全面收录各种古籍外,还要注重不同版本的古籍特点和收藏者等方面的数据,综合各种有关资料.第二,数据检查与补充.主要是对第一程序所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检查,若发现应谈记录的古籍或书志数据,没有被记录,就要根据有关目录和资料来补充.一般是依《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藏马尔克资料目录》和《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藏日本古籍目录》为参考,井确定数据项目和输八量.所补充的数据耍作成着作索引和着者索引.65’第三,补充新收藏音和牧藏地址的数据.根据《日本图书馆?历史资料保存机关总览》,制成古籍收藏者数据.在控制关于制作书志数据的收藏者情报的同时,要记录收藏者的详细地址,至于新的收藏者,要追加有关书志数据.第四,书忠着作的控制.在书志数据制作过程中,第一阶段是调查《国书总目’录》,确定与书志有关系的着作的目录记载内在,记录统一书名和《国书总目录》中的同名异书书名.如果《国书总目录》作成着作结构数据.目前,只记录了丛书的结构数据.从上述作业流程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I.利用以往的相关目录中的书忘情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提高数据转化工作的速度...2.特殊问题个别处理.如第四和第五个环节,就是针对古籍在流传中,出现的书名和着者等的特殊变化i所采取的处理过程.3.先进行整体数据处理,后进行具体数据问题的处理.根据强先设计好的技术标准,整理出基本数据单元卡片,然后在核查中再处理一些个别的,具体数据出现的问题.4.流程各个环节联者表62585件,其中国书着者58733件j5.着者别称表32207件.第四,数据库的特点该数据库以有效检索日本现有古籍为目的,在整理以往的古籍目录有关的数据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着录项目,注重了古籍书志的一些特征,实现了对古籍的着者,收藏等情报的控制因此该数据库在古籍数据处理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典据的控制古籍与普通图书相比,最大特点就是在流传中出现各种变化,如书名,着者名等都会发生变化.日本的古籍也是如此.如《今昔物语集》的别名称《字治大纳言物语》?即使在同一部书中,一部书也会出现两种书名.另一方面,同名异书者很多,书同着者不同者多.给古籍整理和检索带来缦大的困难日本古籍整理专家们,利用现代技术和优越的经济条件,在以往的古籍整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馆藏古籍目录和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着重对古籍典据进行控制.为检索者提供良好的检索途径.6B●●刘建封与《长白山江岗志略》张钧张弛《长自山江岗志略》为最早的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性颇强,记载长自山历史沿革以及风物传说的志书.它不仅填补了东北舆地300余年历史映典的空白,而且对后人考查长自山山珍资源,风土人情,乃至研究东北地方史志,疆防戍务,民f司文学等均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志略》对长白山各种各样颇具科学价值的奇特现象的记述,为今人遗留下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客观依据.《患略》作者是书作者刘建封,字石荪,号天池钓叟,祖籍山东请城(今安丘县).系清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锡彪等属下奉天候补知县,且任奉吉勘_界委员.宣统元年(19o9年),锡良等奏请增设安图,抚松两县,称刘建封为谙练边情,勤奋耐苦之员.奏准补边绝要映.,任安图知县.刘建封是一位有作为的候补知县.他认为长白山是神山宝岳,图们,鸭绿两江系中韩国界,向为朝廷所注意,督帅所留心,国民所关切之重地,因谓许,刘两员日:”吾辈冒险而来,如不调查详确,恐负此行,诸君勉旃.因而,他对路查长白山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负责.当时,踏查引路人王风鸣等,皆以为难,井介绍情况说:山中10日9雾,登而见者,百不获一,外人来者,皆未得见.往往雾气迷人,数日难返.否则冰雹骤落,人每受伤.刘建封深知大义,不畏其隆,当印怒马率先垂范,竞致坠马崖下.于山野临时设帐,仅调养三日,危而复苏.仍令建仆挟持,缓步登山.在浮石伤人,冰雹盖顶,举步唯艰的情况下,追查l6峰,并亲自为其一一命名.同时,把中韩国界地点了然于脚.此与从前来者未曾登峰造极,潮流穷源,只凭土人传言,在对古籍典据控制方面,他们将古籍分为图书着作和新着作两种.图书着作,就是《国书总目录》已收录了的古籍;新着作,就是《国书总目录》没有收录的古籍.前者的典据可以在《国书总目录》中获得,后者剐要从各种馆藏目录和资料中搜集.古籍典据的控制为控制日本现存古籍的未来变化提供了方便.(2)书志结构合理该数据作为检索工具,其功能是否理想,关键在于书志结构的设计.如对古籍的敝本,出版商,收藏者,形态等教据的记录,就超出了以往的目录水平.另外,数据库还保持正规化的书志单位,作成由单一数据组成的书志表和书志着作关系表,形成书志结构表.通过格式化的记录方式,表现了数据之间的关系,为检索者嚣别古籍和选择有关博报提供有利的条件.‘89?。
基于CNKI及CINII数据库的中日张謇研究文献的比较研究

基于CNKI及CINII数据库的中日张謇研究文献的比较研究作者:史小华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3期【摘要】创新是学术研究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基于CNKI及CINII数据库的中日张謇研究文献的比较研究是张謇研究的创新,通过对中日张謇研究文献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揭示张謇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指出今后张謇研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既是张謇研究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丰富张謇研究的宝库,拓宽张謇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CNKI;CINII;文献主题;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 G3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3-0049-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3.0210 引言清末状元张謇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命脉,以前瞻的视野对中国的实业、教育等进行多维审视和探索,创办了诸多中国第一。
国内学界关于张謇研究的成果不胜枚举,除了有关实业以及教育方面的主要研究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方面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体系。
当然,张謇不仅在国内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和研究史,在国外,尤其在邻国日本,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日本学者对张謇研究也有一定的兴趣。
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以中日文化交流为契机,张謇研究在日本逐渐受到青睐。
从中日两国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将中日学者的张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展开中日文献比较分析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张謇,深挖张謇研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学界有责任将张謇研究置于世界范围加以考察,也只有这样,张謇研究才能走出南通,走出国门,从而把张謇研究上升为显学,人们期望的“张謇学”方能翩然而至。
1 中日张謇研究文献数据统计分析文献数据统计分析是获取学术研究真实情况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研究者可以通过搜集、整理、阅读文献进而对特定主题的研究现状、学术动态等加以把握,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获取有关研究主题等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有关研究方法更替和演进等研究动态。
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大全

三國志辞書の頁
[url]/[/url]
DOKISHA (Daoqishe) Home Page
[url]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detail[/url]
Kambun Database 日本漢文学書誌データベース
[url]/database/[/url]
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
SAT 大正新脩大藏經データベース(SAT)について
[url]http://www.l.u-tokyo.ac.jp/%7Esat/japan/preview.html[/url]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石刻拓本資料
[url]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imgsrv/takuhon/index.html[/url]
The Silk Road Project: Reuniting Turfan's Scattered Treasures(美)
[url]:8084/turfan/[/url]
インターネット 西夏学会 [url]http://www3.aa.tufs.ac.jp/~mnaka/tangutindex.htm[/url]
[url]http://www.asahi-net.or.jp/%7EYW5A-IWMT/kantoku/sokan.htm[/url]
楚簡データベースinde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一览Sinraptor Librarry of Sinology中国学網頁捜尋器[url]http://www.ne.jp/asahi/sinology/lib/[/url]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url]http://shanben.ioc.u-tokyo.ac.jp/[/url]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目录[url]http://www3.ioc.u-tokyo.ac.jp/kandb.html[/url]「東洋文庫所蔵」図像史料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dsr.nii.ac.jp/toyobunko/[/url]ディジタル・シルクロード(Digital Silk Roads)[url]http://dsr.nii.ac.jp/[/url]アジア写真資料集成[url]http://kande0.ioc.u-tokyo.ac.jp/ap/[/url]サンスクリット語写本[url]http://utlsktms.ioc.u-tokyo.ac.jp/[/url]アラビア語写本ダイバーコレクション[url]http://ricasdb.ioc.u-tokyo.ac.jp/daiber/db_index.html[/url]インド・イスラーム史跡建築/[url]http://www.ioc.u-tokyo.ac.jp/~islamarc/WebPage1/htm/index.shtml[/url] タイ語書誌[url]http://ricasdb.ioc.u-tokyo.ac.jp/thaidb/Thai_Index.html[/url]南アジア文献[url]http://www.ioc.u-tokyo.ac.jp/~sadb/[/url]中国絵画所在情報[url]http://cpdb.ioc.u-tokyo.ac.jp/index.asp[/url]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ァヅァ古籍电子图书馆[url]http://www.ioc.u-tokyo.ac.jp/%7Eimglib/[/url]Kanhoo!東洋学サーチ[url]http://www.jaet.gr.jp/kanhoo/[/url]日本所在漢籍Database[url]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detail[/url]Kambun Database 日本漢文学書誌データベース[url]/database/[/url]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url]http://www.bbaw.de/forschung/turfanforschung/dta/ch_u/dta_chu_index.html[/u rl]三國志辞書の頁[url]/[/url]DOKISHA (Daoqishe) Home Page[url]http://www.zinbun.kyoto-u.ac.jp/%7Edokisha/[/url]东京大学图书馆[url]http://opac.dl.itc.u-tokyo.ac.jp/opac/basic-query?mode=2[/url]日文资料检索[url]/search/namazu.cgi?key=%B5%B6%B7%D0&max=20&result=shor t[/url]倉頡計畫[url]/uzokusou/souketsu/[/url]草原考古研究会 [url]http://web.kanazawa-u.ac.jp/~steppe/index.html[/url]日本中央アジア学会 [url]http://www.jacas.jp/[/url]内陆アジア史学会[url]http://www.littera.waseda.ac.jp/appendix/sias/top_j.html[/url]遼金西夏史研究会 [url]/liaojinxixia/j-top.htm[/url]高句麗研究会 [url]/~hp/koguryo/[/url]萩原正樹のホームページ(詞学)[url]http://www.res.otaru-uc.ac.jp/%7Ehagiwara/[/url]西夏文字の世界 [url]http://www3.aa.tufs.ac.jp/~mnaka/index.htm[/url]包山楚簡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asahi-net.or.jp/%7EYW5A-IWMT/kantoku/sokan.htm[/url]楚簡データベースindex[url]http://www.asahi-net.or.jp/%7EYW5A-IWMT/DB/index.htm[/url]龍大大谷文書:全画像・書誌[url]http://www433.elec.ryukoku.ac.jp/Komon/caption.html[/url]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木簡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nabunken.jp/Open/mokkan/mokkan2.html[/url]漢籍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miyakyo-u.ac.jp/jll/oda/Website/database.html[/url]漢籍リンク[url]http://mujin.parfait.ne.jp/link.html[/url]中国経典文学工具書録(Big5)(美国)[url]/history/elman/ClassBib/[/url]『睡人亭』[url]/[/url]中国史沙龙[url]/[/url]东亚绘画史研究文献目录[url]http://cpdb.ioc.u-tokyo.ac.jp/[/url]历代书法碑帖集成[url]/calligraphy.htm[/url]中国出土資料学会[url]http://www.ricoh.co.jp/net-messena/ACADEMIA/SHUTSUDO/index.html[/url]SAT 大正新脩大藏經データベース(SAT)について[url]http://www.l.u-tokyo.ac.jp/%7Esat/japan/preview.html[/url]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石刻拓本資料[url]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imgsrv/takuhon/index.html[/url ]中國石刻文物研究會——唐・五代十國時期墓誌・墓碑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sekkokuken.mind.meiji.ac.jp/[/url]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工藤元男研究室——楚簡Database for Internet[url]http://www.asahi-net.or.jp/~YW5A-IWMT/DB/index.htm[/url]龍谷大學——古典籍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研究センター[url]http://www.afc.ryukoku.ac.jp/[/url]东洋文库續修四庫全書データベース検索[url]http://61.197.194.13/kanseki_open/kk_query_o.html[/url]東洋文庫所蔵漢籍オンライン検索[url]http://www.toyo-bunko.or.jp/TBDB/KansekiQuery3.html[/url]東洋文庫図書のオンライン検索(東洋学多言語資料のマルチメディア電子図書館情報システム)【资料很多,丰富】[url]http://www.toyo-bunko.or.jp/library/SearchMenu.html[/url]The Silk Road Project: Reuniting Turfan's Scattered Treasures(美)[url]:8084/turfan/[/url]インターネット西夏学会[url]http://www3.aa.tufs.ac.jp/~mnaka/tangutindex.htm[/url]「東洋文庫所蔵」図像史料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dsr.nii.ac.jp/toyobunko/[/url]早稻田大學道教研究所——道蔵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littera.waseda.ac.jp/appendix/Daoism/[/url]東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l.u-tokyo.ac.jp/~sat/japan/index.html[/url]東洋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文學科——中國宗教關係文獻目錄(道教篇)[url]http://bunbun.toyo.ac.jp/chutetsu/database/daoism/intro.htm[/url]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iriz.hanazono.ac.jp/frame/data_f00.html[/url]道氣社——道氣社電子版工具書(索引等)[url]http://tianzun.zinbun.kyoto-u.ac.jp/~dokisha/sakuin.html[/url]京都大學圖書館中國清代公私文書コレクシ[url]http://ddb.libnet.kulib.kyoto-u.ac.jp/exhibit/b65/b65cont.html[/url]西域文化研究會日本龍谷大學文學部[url]http://www.let.ryukoku.ac.jp/saiiki/[/url]東洋学文献類目検索 [第 6.0α版][url]http://mousai.kanji.zinbun.kyoto-u.ac.jp/ruimoku/index.html.ja.utf-8[/url]俄藏敦煌文献数据库检索[url]http://h0402.human.niigata-u.ac.jp/~dunhuang/doc/russiatop.htm[/url]财团法人史学会 [url]http://wwwsoc.nii.ac.jp/hsj/[/url]敦煌文献关系论著:[url]http://h0402.human.niigata-u.ac.jp/~dunhuang/doc/sindex.html[/url]哈喇和林-“内亚与中国”研究 [url]/[/url]日本宋代史研究会[url]http://home.hiroshima-u.ac.jp/songdai/songdaishi-yanjiuhui.htm[/url]宋代史研究會日本宋代史研究文献目録[url]http://home.hiroshima-u.ac.jp/songdai/mulu.htm[/url]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西域行記データベース[url]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saiiki/[/url]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数据库[url]http://shanben.ioc.u-tokyo.ac.jp/[/url]元史研究文獻目錄[url]http://www.geocities.jp/funadayos/index.html[/url]大野圭介先生的「樸齋」網站[url]http://www.hmt.toyama-u.ac.jp/chubun/ohno/index.html[/url]東洋大學春秋繁露研究會資料庫[url]/hanro/[/url]東京大學——中國繪畫所在情報資料庫[url]http://cpdb.ioc.u-tokyo.ac.jp/[/url]新疆研究サイト[url]/[/url]新疆研究室[url]http://www.uighur.jp/[/url]図書のオンライン検索(東洋学多言語資料のマルチメディア電子図書館情報システム)[url]http://www.toyo-bunko.or.jp/library/SearchMenu.html[/url]东洋文库續修四庫全書データベース検索[url]http://61.197.194.13/kanseki_open/kk_query_o.html[/url]国内人文系研究機関WWWページリスト[url]http://www.sal.tohoku.ac.jp/~gothit/zinbun.html[/url]ベトナム史研究のためのリンク集(越南史研究网站集)[url]/PHASU/has/vietlink.html[/url]京都大學21世紀COE 東亞世界人文信息學研究教育基地[url]http://coe21.zinbun.kyoto-u.ac.jp/[/url]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情报集录[url]http://h0402.human.niigata-u.ac.jp/~dunhuang/turfan/index.htm[/url]西域行记 [url]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saiiki/[/url]新泻大学人文敦煌讨论班 [url]http://h0402.human.niigata-u.ac.jp/~dunhuang/[/url]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url]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detail[/url]bauer 发表于 2008-4-15 21:26****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内容自动屏蔽 ****xuwangjia 发表于 2008-4-15 23:41请问楼主:(梁)皇侃<论语义疏>各种古本在日本哪个网站可下载或全文检索请问楼主:(梁)皇侃<论语义疏>各种古本(影像)在日本哪个网站可下载或全文检leedge 发表于 2008-4-16 09:59真多真全面啊,谢谢楼主分享!日本的古籍保护值得中国学习啊!ashikagacn 发表于 2008-4-18 02:38这个东西对搞日本研究的或者懂日语的人很有用!收藏了liuweihua110 发表于 2008-6-16 23:56很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