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供油粘度控制系统技术参数
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的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的燃油粘度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轮机自动化系统在船舶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燃油粘度控制系统在提高船舶性能和节能减排方面功不可没。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的燃油粘度控制系统,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燃油粘度是指燃油在特定温度下的黏性程度,它对于燃油在内燃机中的燃烧效率以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燃油粘度控制方式通常是通过加热或稀释来改变燃油的粘度。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而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问题。
该系统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算法,通过控制燃油的粘度来最大程度地优化船舶的性能。
它通过实时监测燃油的温度、压力和黏度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燃油粘度,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高速巡航还是低速航行状态下,系统都能够实时调整燃油的粘度,从而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燃烧效率。
利用该系统,船舶可以实现燃油的精确控制,更好地适应动力需求的变化。
在高速巡航状态下,系统可以通过增加燃油的粘度来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高船舶的速度。
而在低速航行状态下,系统则可以降低燃油的粘度,以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
这种智能化的燃油粘度控制方式,既能够满足船舶的不同工况需求,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除了在船舶领域,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的燃油粘度控制系统还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其他工业领域,如发电、化工等行业,燃料的粘度控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借鉴船舶领域的成功经验,将该系统应用于其他领域,有望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未来,轮机自动化3VISCOCHIEF控制的燃油粘度控制系统还将不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将会不断优化和改进。
同时,更加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将促使系统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燃油粘度控制。
渔船中速柴油机燃用重油的粘度控制系统

系统的组成包括 :燃 油粘度测量装 置 ( 测粘 计 ) ; 温度传感器 ;控制燃油粘度的电动蒸汽调节阀;蒸 汽加热器 ;轻/ 重油切换 阀 ;燃 油粘度/ 温度控 制
器。
当燃油 粘度/ 温度 控 制 器 接 受来 自粘 度 测 量 装
对 重油 的粘 度进行 严 格 自动 控制 ,并 通过对 柴油 机 的相关 零部 件 和船 舶 动力管 系进 行燃 用重 油 的改 造
李碧桃
( 建 交通 职业技 术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 0 0 ) 福 I 5 0 7 摘要:重油价 格低 廉 ,渔 船 柴 油 机 燃 用 重 油 可 大 大 降低 船 舶 营运 成 本 ,但 由 于重 油 的 粘 度
大 ,在 喷 油时无 法正 常雾化 而影 响 柴油机 正 常运 行 , 因此 ,对 渔船 中速 柴油机 燃 用的重 油 ,必须 设 置加 热设备 对 重油加 热进 行 降低粘度 的 自动控 制 ,文章介 绍 渔船燃 用重油 时其粘度 控 制的一 种 方法及 其 系统 ,即采 用主机排 出的废 气加 热低 温淡 水 ,而产 生的热 水送入 电锅 炉 ,电锅 炉产 生的
wela h y t m y h ai g t o t mp r t r r s t rwi x a s a e r m i n i e. Th o e e a l st e s se b e tn hel w e e au efe h wae t e h u tg s sfo ma n e gn h e h tg n r — t d wae s ta se r d t lc rc b ie nd t e se m o t e b i ri s d t e tt e h a y f l wh c u d e tri r n f re o ee t ol ra h t a f m h ol su e o h a h e v ue , i r e ih wo l b n b u he u i z t n o e o e i g o e tc ri d i h x a tg s s i r g a o tt t ia i fr c v rn fh a a e n t e e h us a e . l o Ke y wor ds:ma i e; me i m—p e i s le g n rn d u s e d d e e n i e; h a y f e ; vs o iy; a tmai o to e v u l ic st u o tc c n r l
第四章-船舶机仓自动控制实例第二节-燃油黏度控制系统166

考点1 NAKAKITA型控制系统包括“柴油-重油〞自动转换和温度程序控制两套装置。
可见,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是采用温度程序控制和黏度定值控制的综合控制方案。
在NAKAKITA型控制系统中,增加了温度程序控制,这就防止了在油温较低的情况下,采用黏度控制会使油温升高过快的现象,从而可改善喷油设备的工作条件。
“柴油-重油〞自动转换可使在油温较低的情况下,燃油系统用柴油工作,这既能保证良好的雾化质量,又能用柴油冲洗用过重油的管路,保证控制系统和喷油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测粘计的作用是燃油黏度成比例的转换成毛细管两端的压差信号。
该压差信号送至差压变送器,由差压变送器转换为标准的气压信号,用作显示和黏度调节器的测量输入信号。
要使系统投入工作,先要合上电源主开关SW,电源指示灯PL亮;再把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转到所要设定的挡位上,如转到1挡。
然后把“柴油-重油〞转换开关转至重油位,即开关由D断开合于H。
考点2温度程序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黏度调节器完全相同,只是多了一套温度程序设定装置。
同时,该调节器是采用正作用式的。
温度程序设定装置是在给定指针上加装一个驱动杆,小齿轮转动扇形轮时,驱动杆与给定指针一起转动、驱动杆上装有上、下限温度开关,两个开关状态由开关杆控制。
在燃油系统投入工作前,由于油温较低并处于下限值,这时假设把“柴油一重油〞转换开关转至“重油〞位置,当系统投入运行时,仍用柴油运行工作,并在温度程序调节器的控制下油温逐渐升高。
当柴油温度到达中间温度值〔如70℃,可调〕时,三通电磁阀动作并推动三通活塞阀,自动进行柴油到重油的转换,系统开始用重油工作。
上、下限温度的设定可通过改变上、下限温度设定器的位置来进行调整。
考点3系统的控制电路如图4-2-1所示。
它能实现“柴油-重油〞的自动转换与燃油温度程序控制与黏度定值控制的自动转换。
要使系统投入工作,先要合上电源主开关SW,电源指示灯PL亮;再把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转到所要设定的挡位上,如转到1挡。
第七章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

2路是微分输出的过程.2路 与微分气室中的波纹管相 通.波纹管扩张.其外面的 气室通比例波纹管压力略 有↑ .OO’杆略有↑ .挡 板微微远离一点喷嘴.这 个负反馈很弱.不能抵挡 挡板继续靠近喷嘴.调节 器输出P出↑ ↑.蒸汽调 节阀开度↓ ↓. 3路微分 消失的过程.3路是调节器 的输出经过微分阀与微分 气室相通.微分气室压力 经微分阀不断进气.其压 力不断↑ .比例波纹管的 压力不断↑ .OO’杆不断 ↑ 移.负反馈不断↑.挡板 不断远离喷嘴.调节器的 输出P出不断↓ .蒸汽阀 开度↑ .
NAKAKITA粘度控制系统
粘度调节器:应用位移平衡原理.实 现PID控制作用. 工作原理:平衡状态:粘度测量值=给 定值.黑色测量指针和红色给定指针 重合.喷嘴挡板距离不变.调节器输 出稳定.比例波纹管、积分波纹管、 积分气室和微分气室压力均等于调 节器输出压力. 系统受到扰动.出现偏差.如燃油粘 度↑.差压变送器输出一个成比例的↑ 气压信号.经过控制板送到弹簧管使 其张开.FG杆推动GH杆上移.以E轴 为圆心.HEN和HED杆都逆时针转 动.MN杆右移.黑色测量指针绕O’轴 向指示粘度↑的方向转动.D点右移 使AC杆绕C轴逆时针转动.BO’杆右 移.OO’杆以O点为支点顺时针转动. 挡板离开喷嘴.喷嘴背压↓.经过气动 功率放器 在控制系统投入工作前.燃油温度处于下 限值.开关杆与下限温度设定器相碰.温 度下限开关LLS和上限开关ULS均从右 边断开合于左面(见图4-3-6).中间温 度限位开关触头没有被凸轮压下.在系统 投入工作时.先把“柴油一重油”转换开 关转至“重油”位置.合上电源开关.同 步电机SM1和SM2开始转动.经PID的控 制作用.燃油温度的测量值将以相同的速 度跟踪给定值上升.温度给定值的上升速 度是靠温度“上升一下降”设定开关来 实现的.这共有五档.即0、1、2、3、和5 档.分别控制电机SM1和SM2和转动方向. 两个电机都经差动减速装置带动小齿轮 转动.但它们的减速比不同.SM2的减速 比小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在燃油供油单元FCM的自动控制系统中,采用黏度或温度定值控制是基于同一燃油温度的变化要比黏度的变化灵敏这一事实,特别是在温度传感器经改进后,检测温度很敏感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敏性,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同时,两种定值控制可以互为备用,从而也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燃油黏度控制系统是由黏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EPC-50B和加热器构成。
黏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燃油加热器出口燃油的黏度和温度,并将黏度和温度值按比例转换成标准电流和电压信号送到控制器。
控制器内置具有比例积分(PI)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黏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而对柴油只能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但在控制系统开始投人工作或换油切换过程,EPC-50B控制器则根据燃油温升斜坡速率实现温度程序控制。
系统除可现场自动控制外,还可选择遥控;在需要时,还可在本地经转换选择后,实现本地手动调节。
信息显示窗可以显示系统中燃油的黏度、温度值或其他需要的测量值,另外也可显示参数值和故障信息。
燃油黏度或温度控制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单参数反馈控制系统。
从DO转换到HFO并工作状态稳定后,EPC-50B对HFO进行温度或黏度的定值控制。
当HE0模式目系统外在温度控制方式时,即P19=TemD:P30作为温度设置点,此时的P30网为所需黏度对应的温度值。
在从低温开始的加温过程中,系统控制加热量,实现按设定的温升参数Fa30来程序控制加热。
当温度程序控制加热到设定Pr30减去3℃的温度值后,系统开始温度定值控制。
而当HFO模式且系统处在黏度控制方式时,即Pr19=Visc,Pr20作为黏度设置点,而此时的Pr30应为所需黏度对应的温度值减去2~4℃(一般设为3℃),这样,在从低温开始的加温过程中,按温升参数加热到该Pr30后,系统自动转为黏度控制。
所以Pr20与Pr30有对应关系,在换用不同的HFO 时,一般要求黏度不改变,但要调整Pr30以适应黏度控制设定值Pr20的需要。
加油站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要求和控制参数

加油站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要求和控制参数
加油站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用来监测和控制加油站的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加油站运行安全和高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和控制参数:
1. 液位控制: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油罐的液位,确保不超过安全限制,并自动停止加油操作。
2. 压力控制: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加油站内部的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并确保油品正常流动。
3. 温度控制: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加油站内部的温度,以确保油品储存和加油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4. 流量控制: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加油机加油过程中的流量,保持合适的加油速度,避免过度加注或浪费。
5. 报警功能: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进行处理和维修。
6. 安全防护:系统应具备防爆、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请注意,具体的要求和控制参数可能根据加油站的规模、设备和法律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咨询专业的设计和安装公司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10a 反作用式调节器,气关式调节阀 反作用式调节器,气关式调节阀 正作用式调节器,气开式调节阀 正作用式调节器,气开式调节阀
活塞16下降、 活塞16下降、 阀芯17关小 阀芯17关小
0.14MPa在没有输入 0.14MPa在没有输入 信号时,使阀芯17处 信号时,使阀芯17处 于开启状态 没有气源时阀芯关 闭,气关式调节阀 闭,气关式调节阀
粘度计:检测加热 器出口燃油粘度
喷嘴挡板 测量单元角位移
差压变送器:差压信 号变成标准气压信号 (0.02-0.1MPa) 0.02- 0.1MPa)
粘度增大 1 逆转 10 右上左下 喷嘴被压升高 Pi 增大 框架下移 8 紧7 松 Po 增大 输出压力增大 Po使框架受力平衡 输出压力稳定
10a
变送器测量单元
粘度计:检测加热 器出口燃油粘度
差压输入
波纹管
波纹管
差压变送器:差压信 号变成标准气压信号 (0.02-0.1MPa) 0.02- 0.1MPa)
10a
压差增大传动杆5左移 压差增大传动杆5 扭转轴6逆时针转动输出角位移信号 扭转轴6
弹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8右移,D室 右移,D 压力增大
气源
0.4-0.6MPa 0.4- 关闭13开大14, 关闭13开大14, F 压力升高
B压力升高
减压阀 膜片10带阀座 膜片10带阀座 12右移 差压变送器:差压信 12右移 号变成标准气压信号 (0.02-0.1MPa) 0.02- 0.1MPa)
0.14MPa
气动调节阀
9DE调零阀 9DE调零阀 注意顺序
燃油粘度自动系统分析报告

燃油粘度自动系统分析摘要:主要分析NAKAKITA该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指出该系统的结构,性能。
In this paper:Mainly analyzes NAKAKITA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performance关键词:燃油粘度、自动系统Keywords:The fuel oil viscosity, the automatic system1.燃油粘度自动系统的概念燃油粘度自动系统在船上是一个可以将柴油和重油相互转换的的装置和温度程序控制装置。
燃油粘度是一个由温度控制的,不过,燃油有很多种,他们在相同的温度下,表现出来的燃油粘度不同。
我们现在用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来控制燃油的喷射温度。
要是很多燃油参杂在一起,我们就很难指导混合后的燃油他的最好的喷射的温度。
所以,我们要想出一些好的方法能够更好去控制他的喷射温度,显然,粘度控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粘度控制,我们来控制燃油的粘度,燃油燃油粘度的值可能会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就导致了这个燃油加热器蒸汽阀他的开度大小。
另外一种方法呢是使用电加热器,因为它可以导热让这个粘度保持在一定的值上面。
2.NAKAKITA型系统描述下面,我们来介绍燃油粘度中其中的一种类型NAKAKITA型,这种系统有俩中的控制方案,一种是温度程序来控制的,另一种是粘度定值来控制的。
这个类型的控制系统还有一种是柴油-重油他们互相转换装置,后面我们会提到。
第一种说到的温度控制系统里面,又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器械,其中就有温度变送器啦,蒸汽的调节阀啦等等。
测黏计啦,粘度调节器啦,蒸汽调节阀啦,这些也都是燃油粘度系统里面的。
控制选择阀来控制信号以此作为输出,这个信号来源是温度程序调节器和粘度调节器他们发出的信号之中,最大的那个信号就是我们需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油供油粘度控制系统技术参数
二、系统主要技术数据
燃油型号IF120(120cst/50℃) 进主机燃油粘度10-12cst
单元出口最高温度130℃
滤器过滤精度25µ
单元出口压力0.5MPa
进单元油温度80℃
蒸汽压力0.7MPa
电控箱防护等级IP44
电源AC3¢-380V-50HZ 船级社CCS
三、主要部件技术参数
1,混油筒(集油桶)
容积:80L
额定压力:0.7MPa
允许最高温度:150℃
混油筒附带装置:液位开关,安全阀,泄放阀
2,燃油供应泵(内置安全阀)2台
型号:2CY2/0.6-4
流量:2000L/h
额定压力:0.6MPa
电机功率: 1.5kw
防护等级:IP44
3,循环泵(内置安全阀)2台
型号:2CY2/0.6-4
流量:2000L/h
额定压力:0.6MPa
电机功率: 1.5kw
防护等级:IP44
4,燃油加热器
电加热器:总功率18KW
加热温度自动调节(PID)
5,电辅加热器4kw×3只
加热总功率12kw
每组加热器功率 4 kw
控制箱集成在总控制柜上
6,高精度反冲洗滤器
通径:DN40
过滤精度:25μ(264目)
工作压力:0.5MPa
流量:2M3/h
最高使用温度:150℃
7,粘度控制系统
型号:V92-VCU
8.油箱
油箱,容积大于等于1000*1000*600mm,带8KW电加热。
四、技术要求
1,单元整体符合CCS船级社规范要求,并提供CCS船检证书。
2,系统的装配
系统所有的各部件全部安装在公用的底盘框架上,并达到以下要求。
1)系统配件密封,无渗漏。
2)使用良好的绝热材料对燃油管路进行包扎保温层,但各种阀门,滤器,泵无需绝热包扎。
3)耐压、通油及功能试验在供方工厂内进行,粘度控制系统调试在供方工厂内进行模拟动作试验。
4)所有对外接口提供配对法兰(GB573-65).
3,表面处理
1)所有管系,固定支架,底盘框架均须打磨,喷丸或酸洗去锈并凃防锈底漆。
2)系统整体油漆。
4,安装的仪表
1)温度计(0-200℃)燃油进口、出口
2)压力表(0-1.0MPa)混油桶进口,加热器进口,滤器进口,出口
3)液位开关:混油桶上
4)压力控制器供应泵出口,循环泵出口,滤器进口,出口
5,电气控制部分
5.1控制功能
1)二台互为备用的燃油供给泵和循环泵低压自动切换和手动控制
2)混油桶低液位自动透气。
3)燃油粘度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5.2 电控箱应有如下运行指示:
1#燃油供给泵运行指示、1#燃油循环泵运行指示、供给泵切换指示、2#燃油供给泵运行指示、2#燃油循环泵运行指示、循环泵切换指示、粘度控制运行指示、混油桶低液位指示。
5.3声光报警信号
1)供应泵、循环泵低压报警信号
2)混油桶低液位报警信号
3)燃油粘度高/低报警信号
4)半自动清洗滤器高压差报警信号
5)远程综合报警信号(无源常开触点)
6,铭牌:中文:测量单位:压力“MPa”,温度“℃”。
7,按照CCS规范及供方的技术规范提供备件。
五、图纸资料
1,认可资料:技术协议及合同签订后7天内提供,并征得需方认可反馈认可意见后方能生产。
2,工作资料:一份
3,完工资料:完工图、主要设备使用说明书、单元使用说明书、备件清单各一份。
六、供货周期及设备安装调试
设备供货周期45天。
七、维修及质量保证
质保期至少12个月,在质保期内,如零件损坏,应免费提供替换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