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

合集下载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期和周转率
原材料的库存周转期(天)=30天/原材料的库存周 转率; 原材料的库存周转率=2×当月原材料的出库金额 总和/(月期初原材料库存金额总和+月期末原材料 库存金额总和);

成品的库存周转期(天)=30天/成品的库存周转率; 成品的库存周转率=2×当月成品的出库金额总和/ (月期初成品库存金额总和+月期末成品库存金额 总和);

BTS计算方法

Volume%产量性能用于监控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Volume%=实际生产数量/计划生产数量; 混线性能Mix%用于测量在厂内制造的产品系/ 型号/类型等在适当的生产日的完成比率。 Mix%=实际生产品种数/计划生产品种数;

顺序性能Sequence%用于测量在适当的生产日 按照正确的生产顺序完成生产任务的比率 Sequence%=按计划顺序生产品种数/计划生产品 种数;

A B
90
100-10 (補修+報廢) /100 = .90 一次合格產出
6
100
100-16 (補修+報廢) /17 5
90-12 (補修+報廢) /90 = .86 一次合格產出
R
K
報廢 2
D
87-7 (補修+報廢) /87 = .91 一次合格產出
報廢品

生产周期

计算一批(1000件)产品需要的生产时间;
设备总效率OEE
OEE = 设备利用率 x 作业效率 x 良品率 對象: 瓶颈工程/產能較不足之工程
设备利用率
稼动率=设备实际作业时间/设备可用时间 可用时间:指设备可以利用的时间, 设备可用时间=(设备计划运行时间-固定 的休息/停机时间)设备实际作业时间=每天 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之和 举例:甲班全天出勤时间为8小时,中途休息时 间为20分钟,设备故障停机修理时间为40分钟 设备稼动率=(8x60-20-40)/(8x60-20)

精益生产知识点

精益生产知识点

生产管理的任务
Quality 质量 Cost 成本
SQDC
Safety 安全、士气 Delivery 交货
生产管理者的职责
组长:质量及不合格品的注意;生产线
停线的责任 领班:生产力改进;成本降低 主管:生产控制,作业标准,质量控制, 培 训,安全, 经理:目标方针,资源配备,系统优化
40 30 20 10 0
節拍時間 周期時間
工人
工人
工人
工人
工人
工人
TT是反映客户需求的,他希望你能按照TT把产品交付给他 CT是你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同意2楼意见,是要考虑客户每周/每天订单量来衡量客户takttime.



Example: 我们正常工作时间为:=5days/week*8h/day*60m/h*60s/m=144000s/w 客户需求:=1000pcs/w 则:takt time=144000/1000=144s/pcs TT是TAKT Time,原本是由音槳上所引用過來的一個概念。 TAKT是德文,它的原意就是節拍的意思,是指在交響樂的演奏過程 中,要將整個樂團導向一個合諧、順暢的結果,變成一個Flow的呈現 。 所以在Lean的想法中,TAKT Time指的就是節拍時間,以客戶的需求 來趨動整個生產線的節奏,達到一個暢流式(Flow)生產的做法。 而最完美的境界是希望能達到One-Piece Flow (單件流)的工作方式。
• Transportation • Waiting • Manual Touches
6.等待的Muda。
7.搬运的Muda。
消除浪费 持续改善
Tenants of Single Piece Flow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100-10 (補修+報廢) /100 = .90 一次合格產出
E 100 6
B 報廢
10 W
90
C 報廢 O 9
3
R 87
5
報廢 K D 2
100-16 (補修+報廢) /100 = .84 一次合格產出 90-12 (補修+報廢) /90 = .86 一次合格產出 87-7 (補修+報廢) /87 = .91 一次合格產出
顺序性能Sequence%用于测量在适当的生产日 按照正确的生产顺序完成生产任务的比率
Sequence%=按计划顺序生产品种数/计划生产品 种数;
13 精选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FORD精益生产体系 的衡量指标
(Lean Manufacturing)
1 精选课件
精益生产(Lean)的衡量指标
• 首次合格率
(FTT)
பைடு நூலகம்
• 仓库进货到仓库出货時間 (DTD)
• 按计划制造
(BTS)
• 设备总效率
(OEE)
2 精选课件
首次合格率FTT
隱藏 因素
開始 : 100 units
R A 10
報廢品
結束: 85件 “好” 的產出
3
精选课件
FTT
首次合格率FTT是根每一工序合格率的乘积: .90 × .84 × .86 × .91 = 59%
将每个月每个产品每批的FTT进行平均, 就得到每个产品的FTT;
4 精选课件
(Lean)衡量指標
仓库进料到仓库出货时间 (DTD)
• 以平均的交货批量,如1000件为一 批计算;

精益生产常用指标公式

精益生产常用指标公式

Methods-Time Measurement)
TMU
(time-measurement unit)
R.W.F (Ready-Work
Facfor)
所有动作分八个基本要素,每执行一个要素动 作时根据动作的困难决定 W/F 数,根据时间表 计算净作业时间的方法
1RU=0.001 分
基本动作分析法
利用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17 个动作符号测试作业 动作时尽量以最小单位来分割的方法
PAC
(Performance Analysis & Control)
为了能做到只要作业努力就能提高及维持能力 的效率管理方式的一种。
*作业效率 标准工时 可用工时-损失工时
MTM
(Motion-Time
Measurement
Or
所有作业用基本动作来分析,根据指定的基本 动作的性质和条件提前给予时间的方法 给予基本动作的时间值的单位 1 分=1.667TMU 1 秒=27.8TMU
实际生产工时效率
损失工时以外的纯作业时间和实际生产所用的 时间之比
实际生产率
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和纯生产所需的时间内生产产品的 能力(每机型经过商讨后定标准机型)
标准工时 × 作业工时 间 标准时间 实际时间
460 标准机型标准时
效率管理
为了减少生产要素的损耗,用一线监督人员的 指导监督来达到适当地提高并维持作业人员对 作业的态度的一种管理方式
效率损失
按标准方法进行作业时需要的最少时间和与实 际作业中所用的时间之差的比
综合损耗
损耗的总合计
综合能力
按标准方法进行作业时需要的最少时间和与实 际生产所用的时间之差的比
净作业时间 × 100 TACT TIME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

在汽车制造业,精益生产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些主要指标来评估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某某汽车公司在精益生产方面的主要指标,并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1. 生产周期时间(Cycle Time)生产周期时间是指将一个产品从生产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在精益生产中,减少生产周期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等待时间,不断压缩生产周期时间。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缩短交付周期,更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

2. 生产线平衡率(Line Balancing Rate)生产线平衡率是指在生产线中,各工位的工作负载是否均衡。

在精益生产中,实现生产线平衡是降低浪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调整工作站的布局和优化工作分配,提高了生产线平衡率。

这有助于避免某些工作站过度负载,提高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效率。

3. 一次通过率(First Pass Yield)一次通过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在第一次检验合格的比例。

在精益生产中,提高一次通过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者技能和引入自动化设备,不断提高一次通过率。

这可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修复和返工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公司的库存发生的次数。

在精益生产中,降低库存周转率是减少库存占用成本和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活动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精确预测和规划需求,灵活调整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实现了库存周转率的提高。

这不仅能够减少库存积压,还能够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5. 损失时间(Downtime)损失时间是指生产线因故障、维修和调整等原因而停工的时间。

在精益生产中,减少损失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的相关知识精益生产之七个“零”的目标﹕零不良零库存零切换零停滞零故障零伤害零浪费用于业绩度量的三大类指标:基于合格/不合格(计数型数据)的FTY/RTY度量指标;基于缺陷数据(计点型数据)的DPU/DPMO度量指标;基于平均值/标准差(连续型数据)的Z(西格玛水平)。

它们基本覆盖了对产品、服务、商务、管理等所有类型过程的度量。

FPY:First Pass Yield定义为:一次通过率。

(FPY是第一次通过率,一般针对一个工位)(与FTY是一个意思)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通过率,就是一次通过检验的合格率,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由没有经返工返修就通过的过程输出单位数而计算出的合格率。

生产过程投产1000个单位,第一个子过程产生废品40个单位,返工40个单位,即第一个子过程只有920个单位一次合格。

得到FTY=92%.FTT:First Time Throghut,指首次通过率是指一次性完成一个生产过程并且满足质量要求的零件的百分率,不包括报废,返工,再测试,下线修理或返回。

FTT 用于衡量制造过程的质量。

PFY(process final yield)定义为:最终合格率。

就是过程的最后合格率(不区分是否经过返工)过程最终的合格率通常是指通过检验的合格单位数占过程投产全部单位数的比例。

但是这种质量计算方法不能计算该过程的输出在通过最终检验前发生的返工、返修的损失.(也就是说:将返工后合格的产品也算进合格品率里面去了。

):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当然是全过程通过率了(直通率)。

对一个串行生产过程,假定各过程彼此独立,则其流通合格率等于每个子过程FTY的乘积,表明由这些子过程串联构成的大过程的一次合格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就只看一个环节,而直通率应该把前面环节都考虑。

比如说:一个产品有三个工序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合格率都是90%,那么交验合格率应该是90%,而直通率应该是90%*90%*90%=72.9%一般来说交验合格率是指最后一个环节。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
.改善DTD时间可增进能力支援OTD目标
improved dock to dock time leads to improved ability to support the order to
delivery (OTD) target. .减少物料管理,废弃,及库存搬运成本,全部可以改善总成本数
( 时间)- 是各企业公司同样拥有之唯一 等量资源
衡量指标-DTD
单作业
总管制数
DTD=
线末速率
复合作业 DTD= DTD作业1+DTD作业2+DTD作业3
线末速率
Total Dock To Dock Calculation
(Single Operation )
DTD =
Total Units of Control Part End of Line Rate
衡量指标 DTD
*为什么 Why:
.衡量生产库存週转的时间管理

.DTD日程越短则週转越快 .有效管理库存资金,降低生产成本 .快速对应顾客需求
衡量指标 DTD
*为什么 Why:
.DTD附加价值(实质)作业(value added operation) 仅量少分
.DTD 绝大部分时间是 无附加价值
不含被報廢,返工,重试验,線外修理,返回件数
First Time Through is the percentage of units that complete a process and quality guidelines the first time without being scrapped, return, retested, repaired, or returned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流动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一、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明确评估指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价值流图:通过绘制整个生产过程的价值流图,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情况,找出浪费的地方。

2. 周转时间:包括生产周期、加工时间、等待时间等,评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速度,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延误。

3. 库存水平:评估公司库存水平是否过高,过高的库存会导致资金占用和物料过期浪费。

4. 第一次通过率: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第一次通过率越高,说明产品质量越好,减少了返工和废品产生的浪费。

5. 人力资源利用率: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员工的工作效率、利用率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等。

二、数据收集评估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收集:1. 生产数据记录:收集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完成时间、加工时间、数量、质量等。

2. 实地观察:亲自到生产现场观察生产过程,了解生产环节中的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3. 员工访谈: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生产过程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 流程图绘制:根据数据绘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标记出每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使问题一目了然。

2. 对比分析:将不同时间段、不同产品线或不同工厂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性和问题所在。

3. 帕累托图:用于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排序,通过分析每个问题的贡献度,确定改进的重点。

4. 五力分析:分析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找出改进的机会。

四、改进措施在分析数据后,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的相关知识
精益生产之七个“零”的目标﹕
零不良零库存零切换零停滞零故障零伤害零浪费
用于业绩度量的三大类指标:基于合格/不合格(计数型数据)的FTY/RTY度量指标;基于缺陷数据(计点型数据)的DPU/DPMO度量指标;基于平均值/标准差(连续型数据)的Z(西格玛水平)。

它们基本覆盖了对产品、服务、商务、管理等所有类型过程的度量。

FPY:First Pass Yield定义为:一次通过率。

(FPY是第一次通过率,一般针对一个工位)(与FTY是一个意思)
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通过率,就是一次通过检验的合格率,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由没有经返工返修就通过的过程输出单位数而计算出的合格率。

生产过程投产1000个单位,第一个子过程产生废品40个单位,返工40个单位,即第一个子过程只有920个单位一次合格。

得到FTY=92%.
FTT:First Time Throghut,指首次通过率是指一次性完成一个生产过程并且满足质量要求的零件的百分率,不包括报废,返工,再测试,下线修理或返回。

FTT 用于衡量制造过程的质量。

PFY(process final yield)定义为:最终合格率。

就是过程的最后合格率(不区分是否经过返工)过程最终的合格率通常是指通过检验的合格单位数占过程投产全部单位数的比例。

但是这种质量计算方法不能计算该过程的输出在通过最终检验前发生的返工、返修的损失.(也就是说:将返工后合格的产品也算进合格品率里面去了。

):
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当然是全过程通过率了(直通率)。

对一个串行生产过程,假定各过程彼此独立,则其流通合格率等于每个子过程FTY的乘积,表明由这些子过程串联构成的大过程的一次合格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就只看一个环节,而直通率应该把前面环节都考虑。

比如说:一个产品有三个工序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合格率都是90%,那么交验合格率应该是90%,而直通率应该是90%*90%*90%=72.9%
一般来说交验合格率是指最后一个环节。

一次交验合格率分层次的,
如果是企业制定的目标,就是最终产品一次验收合格率,
如果制定单位是车间,就是各工序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如果是小组制定,那就是每个人的过程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

直通车应该是全厂直通。

不分层次的。

通常来讲,一次交验合格率是按批次来算的,指合格批数/交验批数。

可能是过程中检验,也可能是终检,也可能是出货检验。

而制程合格率是按数量来算的,指通过制程后的合格数/投入数量,合格数中可能包括在线不良后返工合格的。

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产出率。

是指过程输出一次达到顾客规范要求的比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次提交合格率。

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滚动产出率。

是构成过程的每个子过程的FTY之乘积。

表明由这些子过程构成的大过程的一次提交合格率。

RTY=FTY1*FTY2*……
用FTY或RTY度量过程可以揭示由于不能一次达到顾客要求而造成的报废和返工返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质量、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损失。

这与我们通所采用的产出率的度量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在很多企业中,只要产品没有报废,在产出率上就不计损失。

因此掩盖了由于过程输出没有一次达到要求而造成的返修成本的增加和生产周期的延误。

举例来说,某过程由4个生产环节构成(如图2-1所示)。

该过程在步骤2和步骤4之后设有质控点。

根据生产计
划部门的安排,投料10件。

经过步骤1和步骤2的加工后,在检验发现2个不合格品。

1件须报废,另1件经返修处理后可继续加工,这样有9件进入了后续的加工过程。

这9件产品经过步骤3和步骤4后又有1件报废,1件返修。

整个加工结束后,有8件产品交付顾客。

因此,生产计划部门的统计数据是:产出率=80%。

这个统计数据不能表明在这80%中,有一些是经过返修后交付的,这些返修活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如果我们用RTY来度量的话,可以看出,步骤1和步骤2的FTY1为8/10=80%,步骤3和步骤4的FTY2为7/9=78%。

如果投料100件的话,经过步骤1和步骤2,第一次就达到要求的是100′80%=80件,这些一次就达是要求的合格品经过步骤3和步骤4后,一次就能达到要求的将是80件′78%=62件。

也就是100′80%′78%=100′62.4%=62.4件,而80%′78%=62.4%正是我们说的
FTY1′FTY2=RTY。

就这个例子来说,只有62%左右的产品(6件)是一次就达到加工要求的,而38%左右的产品需经返修或报废处理。

產品別檢點數/台生產台數不良台數合計缺點數
A 200點/台1000台5台10點
B 100點/台1000台10台20點
C 50點/台2000台15台30點
假如以台為計算基礎
P =(5+10+15)/(1,000+1,000+2,000)
=30/4,000=7,500ppm
即表示每100萬台平均有7,500台是不良。

c =(10+20+30)/(1,000+1,000+2,000)
=60/4,000=0.015 即DPU
即表示每台平均有0.015個缺點。

假如以檢點為計算基礎
μ =(10+20+30)/( 200×1,000+100×1,000+50×2,000)
=60/400,000=150 即DPPM 也是DPMO
即表示每100萬個檢點平均有150個缺點。

(1)单位缺陷数(DPU),反映了各种类型的缺陷在抽取的全体样本中所占的平均比率。

DPU=缺陷数/单位产品数
(2)机会缺陷率(DPO),是每次机会中出现缺陷的比率,表示样本中缺陷数占全部机会数的比例。

DPO=缺陷数/(产品数×机会数)
(3)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DPMO=DPO×10∧6
举例:某个PCB以800个焊接点和200个部品构成。

在这PCB中发现焊接不良6处和不良部品2个。

DPMO是?
▪DPMO = (6+2)/(800+200) *1000000 = 8,000
RTY是6SIGMA项目界定又一个经常采用的重要工具,RTY的定义是在每个过程中首批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这是一个暴露"隐藏工厂"的有力的数据,也是揭示劣质成本存在的有效的方法。

可以帮助对产生缺陷的过程领域步骤以及它们对整个过程的关系和影响有更清楚的了解。

流通合格率(RTY)和整个过程的总过程合格率(TP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总的过程合格率为:TPY=0.955×0.97×0.944=0.874=87.4%
RTY和TPY指标的引入为6SIGMA项目的界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下面的例子就是6SIGMA思想和传统管理间的区别:
有一个过程,在S2,S5,S7设置质量检验点(CTQ)
由于在最终检验处,经检验发现5个产品不合格,因此,传统分析和计算合格率和过程生产能力Y1=p=95%。

但是在S2,S5,S7三个过程中间发现的缺陷却没有考虑,这些都给"隐藏工厂"给消化掉了,而流通合格率RTY则可以把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改进,对过程不同部分的影响来研究整个过程:
RTY分析
◆先计算各个阶段上的合格率:
◆流通合格率RTY
RTY=Y1×Y5×Y7=0.98×0.99×0.95=87.6%
因此考虑了RTY的因素,同样一个过程的总过程合格率完全不同,RTY有效揭示了“隐藏工厂”而不产生增值的劣质成本的存在,为6SIGMA项目的界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

RTY不等于PFY!因为RTY包含的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而PFY包含了经过返工而终检合格的产品.
RFT是指完成的良品数与完成的总产量之百分率。

例:某组当天实际完成产量1000件,良品数量为865件,请问当天的RFT是多少?
------8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