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神探浅谈鲁米诺(发光氨)在法医血痕检验技术中的

合集下载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内标法快速检测毛发中15种毒品及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内标法快速检测毛发中15种毒品及代谢物
毒品及代谢 物 的 分 析 主 要 包 括 气 相 色 谱-质 谱 (GC-MS)法 和 [8,9] 液 相 色 谱-串 联 质 谱 (LC-MS/MS) 法 。 [10-12] 近 年 来 随 着 LC-MS/MS 仪 器 性 能 的 提 升,该 方 法 已 被 作 为 毛 发 中 毒 品 分 析 的 “首 选 ”及 “优 选” 。 [13,14] 但目前毛发分析技术仍面临前处理流程繁 琐、痕 量 结 果 确 证 困 难 等 挑 战。基 于 此,本 研 究 采 用 具有较高效率的高动能研磨法处理毛 发 检 材,并 对 提 取 流 程 进 行 了 简 化;建 立 基 于 QTRAP 质 谱 系 统 的 分段多反应监测(Scheduled MRM,sMRM)、信 息 依 赖 性 采 集 (IDA)、增 强 离 子 扫 描 (EPI)模 式 联 用 的 分 析方法:结合 EPI谱库检索对毛发中15 种 毒 品 及 代 谢 物 进 行 确 证;通 过 加 入 内 标 监 测 仪 器 及 样 品 状 态, 同时实现对相关化合物的定量检测。该 方 法 样 品 前 处 理 简 便 快 捷,分 析 流 程 快 速 高 效,检 测 结 果 准 确 灵 敏 ,可 为 毛 发 中 毒 品 的 系 统 性 筛 查 提 供 强 有 力 的 分 析 手 段 。
校 科 研 计 划 (No.J18KB047)
* 通讯作者:胡骏杰,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医毒物分析.E-mail:hujunjie0130@
287
第3期
胡 骏 杰 等 :超 高 效 液 相 色 谱-串 联 质 谱 结 合 内 标 法 快 速 检 测 毛 发 中 15 种 毒 品 及 代 谢 物
高 浓 度 的 加 标 回 收 率 为 89.2% ~117.5%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为 1.5% ~7.1% 。

鲁米诺的验血原理

鲁米诺的验血原理

鲁米诺的验血原理鲁米诺(luminol)是一种常用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化学试剂,它可以通过与血液中的铁离子反应产生荧光,从而检测出血迹。

鲁米诺的验血原理主要涉及到其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的氧化反应以及荧光的发射。

首先,鲁米诺与血液中的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有铁离子,当鲁米诺与铁离子接触时,鲁米诺分子中的氮-氧键会被氧化,形成一个氮氧自由基。

这个自由基非常不稳定,会迅速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接下来,鲁米诺分解产生的能量激发了周围分子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一个高能级。

当这些电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就是荧光。

鲁米诺分解产生的能量激发了周围分子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一个高能级。

当这些电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就是荧光。

最后,通过荧光仪或者肉眼观察,可以检测到鲁米诺发出的荧光。

荧光的强度与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根据荧光的强度来判断血迹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鲁米诺的验血原理只能检测到血液中的铁离子,而无法区分不同个体的血液。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测方法,如DNA分析,来确定血迹的来源。

鲁米诺的验血原理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快速发现和定位血迹,从而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同时,鲁米诺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它对环境中的氧气和水分也会产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误判。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鲁米诺的验血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的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荧光来检测血迹。

它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快速发现和定位血迹,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然而,鲁米诺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痕检神探崔道植

痕检神探崔道植

今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颁“七一勋章”时,87岁的崔道植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叫“三八石”的村庄,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那里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勋章的最高荣誉。

从孤儿到痕检专家崔道植是个孤儿,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是政府给了他温暖,资助了他上小学、中学的学费。

之后,他参军入伍,22岁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

在单位的支持下,崔道植被选送到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习。

当时,中国才刚开始教授刑侦方面的课程,崔道植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

在学校里,崔道植每天苦练刑侦技能,对着机器比对各种痕迹。

一把枪的膛线会被磨损,弹壳弹头上留下的痕迹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那个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崔道植的办法就是做试验。

为了研究猎枪的弹道理论,崔道植拍下了我国生产的所有猎枪弹壳的痕迹,甚至看到猎枪的弹壳痕迹,他就能够一口说出猎枪的产地。

在射击弹壳与弹头中辨别纤如发丝的各种痕迹,成了崔道植的独门绝技。

由于刑侦技术过硬,年纪轻轻的崔道植就被公安部门看重。

从学校毕业后,崔道植如愿成为刑事技术处的骨干,兼任痕检神探崔道植文/依江宁12中国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

从业期间,崔道植经手的案件数不胜数,其中就有轰动全国的白宝山案。

20世纪90年代,刑满释放的白宝山滋生了报复社会的阴暗心理,杀害一名电厂哨兵后,抢走一把枪。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查,他一路辗转北京、河北、新疆等地,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作案。

逃到新疆,白宝山手中已经背负了十五件命案。

多地发生命案的消息曝光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了调查,但由于技术力量不够,公安机关很难判定这些命案是不是出于同一人。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将凶手抓捕归案,公安机关请来了从无错案的崔道植。

从全国多地现场留下的痕迹来看,犯罪分子具有极高的反侦察能力。

公安机关将收集到的弹壳和弹头交给崔道植,希望他能对凶手进行判定。

在拿到弹壳和弹头后,崔道植抓紧时间进行细节侦察。

鲁米诺

鲁米诺

1概述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

可以鉴别经过擦洗,时间很久以前的血痕。

它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者米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试剂。

它的化学式是C8H7N3O2 结构式在下面的图图里面有。

同时,鲁米诺又是一种强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hemoglobin,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

鲁米诺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分之一。

即1滴血混在 999,999滴水中时也可以被检验出来(既:1吨带1ML血的溶液中).不过它与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也发生反应,但是显示的颜色和显色的时间长短都是不同的。

任何东西都不会不留痕迹地消失。

这对于暴力犯罪受害者尤为适用。

凶手可以处理掉受害者尸体,擦去一滩滩的血,但如果不使用强效清洁剂,仍将会留下一些痕迹。

血液中的微小粒子将会附着在现场表面许多年,却无人知晓。

2基本原理发光氨的基本原理是:几种化学物质与血液中的含氧蛋白——血红蛋白发生发光化学反应,从而显示血液的痕迹。

分子会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这一特定反应中,反应物(原有分子)比生成物(生成分子)能量大。

分子以可见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化学发光,与萤火虫和荧光棒发光现象类似。

3适用范围. 使用发光氨的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会破坏犯罪现场的其他证据。

基于这一原因,调查人员仅会在尝试其他办法之后,才使用发光氨。

发光氨的确是警察的有用工具,但在现实犯罪调查中,并不像有些电视节目上使用得那样普遍。

警察不会一走进犯罪现场,便开始向所有物体表面喷射发光氨。

4缺点发光氨的缺点: 它能照亮如铜和漂白剂等物质而不是血液。

一直用发光氨来检测血液,也能摧毁血液证据,虽然研究证明一个能自行生产发育的DNA匹配经常在发光氨血液检测中被发现。

最后一点就是,目前还不清楚发光氨是否是一种致癌物质.当CSI用发光氨检测血液时,他们首先将发光氨与过氧化氢混合。

鲁米诺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

鲁米诺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

鲁米诺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
鲁米诺发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分析各种物质的含量,经常用于痕量分析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

1920年初,意大利化学家Lumino率先将荧光分析和绿色发光技术应用于化学分析,开始了鲁米诺发光分析法的时代。

鲁米诺发光分析法可以以不同波长的光谱作为探测器获得对试样反应的光谱数据,因此可以准确测定非常稀少的特定晶体,例如金属、元素和活性物质,以及做出精确的测定结果。

此外,由于采用透射光进行测量,通常不需要大量试样,而且测量时间很短,因此十分适合在实验室采用。

鲁米诺发光分析法的精密及可靠的检测性能,一直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分析痕量元素或医药研究,以及电子、计算机、汽车和食品制造业等等。

例如,鲁米诺发光分析在成像电子显微镜和有机晶体谱学研究中,可检测痕量元素,估计杂质含量,用于抑菌活性测试、血液检验等检测,亦可用于环境污染的检测和分析。

另外,鲁米诺发光分析也可以追踪毒性材料,这在医药和食品制造行业中更是重要。

由于以上众多应用,鲁米诺发光分析法被世界各国认可为独立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技术领域,在化学试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发展将更好地满足实验室需求,促进在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

命案现场中血迹的鲁米诺和二氢荧光素搜寻方法探析

命案现场中血迹的鲁米诺和二氢荧光素搜寻方法探析

因为鲁米诺在钴 、 镍等 液是一种略呈碱性的混合液体 , 血液里 的血红素含 发光反应的物质就是血迹 。 有铁 , 可以作为催化剂使鲁米诺发生 氧化反应 , 产 金属的催化下也能发生荧光反应 。 例如 , 某些由高 锰酸钾、次氯酸钠 ( 白剂) 漂 产生的污渍 , 在喷洒 生 蓝绿色 的荧 光。 鲁米诺后 , 也产生与血迹相似的荧光。 铁氰化物与 ( 鲁米诺的应用方法 二) 在命案等犯罪现场勘查中, 可以用鲁米诺配制 植物的过氧化酶也能导致虚假的显现结果。 勘查人
有血迹 , 可以找到凶器等重要证据 , 也为能找到血 足迹、 血手印或者可以作基因检验的血迹提供线索。
鲁米诺法 鲁米诺 , 也称发光氨, 英文名为lmio, u n l分子


在对犯罪嫌疑人住所等地的搜查 中, 对于血迹 的搜 式为CH, , N0 , 化学式为5 a n - ,- iy r- 一 mio 2 3 dh d o 寻也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 很多时候通过搜查到有 l4 p ta e doe 是一种能引起化学发光反 ,- hh l a — in , 血迹的物证 , 以直接认 定犯罪嫌疑人。 可 但是 , 应的化合物 , 由 是国外刑事实验室犯罪现场调查人员 于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由于犯罪人的反侦查意识支 在命案现场勘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试剂 , 最主要 鲁米诺应用 配的冲洗犯罪现场 , 或者 由于年代久远 , 事物变迁 , 的用途是搜寻血迹和显现潜血指纹等 。 沾有血迹 的部位 、 物品无意识地被破坏 , 都会影响 于血迹 的探测最早起源于 13年 , 9 7 一位德国刑事科 勘查人员发现潜在 的血迹 。 因此, 要探索多种方法 学家, 发现了鲁米诺与血液接触能够产生荧光反应。 在命案现场勘查 中的应用 , 以帮助勘查人员有效地 后来, 西方国家逐渐通过试验发现了其反应的机理 , 搜寻血迹。 并将这种方法的应用逐渐成熟化。 传统上 , 要通过勘查人员的经验 , 借助多种光 ( ) 一 应用鲁米诺搜寻血迹的原理

探案集的经典案例血字的研究分析

探案集的经典案例血字的研究分析

探案集的经典案例血字的研究分析探案集的经典案例——血字的研究分析在探案小说中,血字是一个经典而具有吸引力的元素。

探案集中的经典案例往往都涉及到血字的出现,这些血字给案件增添了悬念和神秘感。

本文将对探案集中血字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案件解决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谜团。

一、探案集中血字的出现在众多探案集作品中,血字是经常出现的线索之一。

当受害者或案发现场出现以血液形成的文字时,探案人员通常会视其为一个重要的提示。

血字的撰写方式不同,有的是直接涂抹而成,有的是使用器具或物品印刷,形态各异。

但无论形式如何,血字往往被作为线索引导案件的发展方向。

二、案件解决过程中血字的作用1.线索传递:血字作为一种线索,通常隐含着重要的信息。

它呈现出的文字、数字或符号往往是为了引导探案人员寻找更多的线索并推断真相。

这些线索有时会直接指向真凶,有时则是为了迷惑调查人员,增加案件的复杂性。

2.心理因素:探案集中的血字常常具有强烈的心理影响力。

它们给人以血腥、邪恶的印象,有效地渲染了案件的恐怖氛围,引发读者的紧张感与好奇心。

血字能够为案件增添戏剧性和悬念感,提升故事的吸引力。

3.推理思路:血字的出现往往需要探案人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推理。

调查人员需要从血字中寻找相关的线索,分析其背后的寓意,从而推测出可能的作案手法、动机和犯罪动机等信息。

血字因此成为案件解决的关键线索之一。

三、血字背后的谜团在探案集中,血字往往伴随着一些未解之谜。

破译血字背后的真相,通常需要探案人员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动脑思维。

血字所隐藏的信息有时是为了误导调查人员,有时是为了隐藏更深层次的真相。

这其中的谜团,往往需要探案人员多方查证、分析线索,才能解开案件的谜底。

四、探案集中血字案例的经典性探案集中的血字案例因其独特性和经典性而备受读者喜爱。

这些案例往往具有复杂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发展以及匪夷所思的线索设置。

血字案例所带来的悬疑感和紧张感,是吸引读者翻阅探案集的重要因素之一。

YVO_(4)∶Eu纳米悬浮液显现潜在手印的研究

YVO_(4)∶Eu纳米悬浮液显现潜在手印的研究

术,其原理是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悬浮状纳米 首先,将 0 35 g YVO4 ∶ Eu 荧光纳米粉末分
颗粒与手印遗留物质中的脂溶性物质发生疏水作 散在 25 mL 纯净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将 6 25 ~
用而产生相互吸附[5],并通过特定光源激发纳米 25 mg 表面活性剂(CTAB),超声均匀;最终得到
本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 谱(FS)对 YVO4 ∶ Eu 纳米发光材料的微观形貌、 光学性能进行表征。YVO4 ∶ Eu 纳米颗粒的 TEM 照片如(图 1a)所示,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球 形,单颗粒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约为 46 。 nm YVO4 ∶ Eu 纳米荧光材料的吸收光谱如(图 ) 1b 所示,波长位于 283 nm 处产生宽而强的吸收带。 采用 283 nm 激光器为激发光源,其发射谱图如 (图 1c)所示,谱图中出现了 Eu3+离子的特征发射
lent developing effects of fingerprints.
: ; ; ; ; Key words fingerprint development latent fingerprint nanomaterial suspension fluorescence
手印显现是指将遗留在客体表面的潜在手印 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转变为可见手印的过
李维林1,王
猛1,2,朱中旭1,李
明 ,袁传军 1,2
1,2
(1.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 110035
2.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新时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 110035
摘要:将荧光纳米粉末显现技术与悬浮液显现技术相结合,配制出 YVO4 ∶ Eu 荧光纳米悬浮液,并对该试剂的 显现条件(体系 pH、显现时间、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清洗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将荧光纳米悬浮 液应用到玻璃客体表面潜在手印的显现中,并详细考察了手印显现效果。结果表明,在 254 nm 紫外光激发 下,手印发射明亮的红色荧光,乳突纹线清晰连贯、细节特征反映明显。综上,本研究基于 YVO4 ∶ Eu 荧光纳 米悬浮液在手印显现中具有较高的显现效率和优良的显现效果。 关键词:手印显现;潜在手印;纳米材料;悬浮液;荧光 中图分类号:O657 3 文献标志码: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血神探—浅谈鲁米诺(发光氨)在法医血痕检验技术中的应用北京大学药学院 陶鹏宇关键词:法医学,法医物证学,血痕检验技术,鲁米诺,荧光反应题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南宋】法医科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漫长,复杂而又令人神往的过程。

它是一个成功的故事,是人类在弥补法网中的漏洞,防止犯罪分子逃脱惩罚这一永无止境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些胜利有的非常重大,而有些则小到几乎无法察觉。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大规模战争的消失,犯罪也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首要因素。

因此,谁也无法否认法医学对现代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的不朽贡献。

如果没有法医学,如今关在监狱中的无数恶棍就会逍遥法外。

电子显微镜,光谱,气体彩色成像,DNA鉴定等高科技手段为法医学的发展描绘了无限光明的蓝图;而在法医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如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高科技手段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渗透,而且高超的科技技术手段也使法医学各学科界限不再明显,学科的交叉和双赢更加繁荣。

提到法医学的重要分支法医物证学,就不得不提到证据。

Evidence,means the facts,signs or the subjects that makes you believe something is true.而法医物证学作为法医学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则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物质证据的检验和鉴定的一门科学。

法医物证检验的主要对象是人体的组织器官,分泌物或排泄物。

常见的有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尿液(斑),毛发,骨骼,牙齿,呕吐物,粪便,汗液,泪斑等。

与痕迹证据等其他物质证据一样,这种生物物证具有一般物证所共有的特征,即客观存在性和与案件的关联性。

但这些重要的证据也同时具有另一个特点,即它们是极细小而分布范围不固定的物质和痕迹。

有别于其他物证的是,法医物证属于生物性物证,具有生物物证的特殊属性。

法医物证中多含蛋白质及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成分。

保持活性时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些生理规律,然而法医们常常要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活性成分会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可避免的影响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检验的时机和条件丢失。

正因为要面对工作中特殊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才更显其神通广大。

法医需要高超的技术层面上的支持,才能准确快速的完成取证检验。

在简要介绍了法医学及法医物证学的概论之后,我们要走近这位传说中的嗜血神探鲁米诺。

顾名思义,鲁米诺用于取证检验中的血痕检验。

首先先介绍一下化学药品鲁米诺。

鲁米诺,化学式C8H7N3O2。

(图一为鲁米诺的结构简式)在常温下是一种黄色晶体或米黄色粉末。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试剂。

熔点约280摄氏度。

碱性条件下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发出蓝绿色荧光,最大波长可达425nm。

据实验测定,多种金属离子,阳离子,和有机物能增强或抑制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

或直接氧化鲁米诺而发光。

这种性质在化学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中,鲁米诺已作为化学发光指示剂,在颜色较深或浑浊的溶液体系中,具有分辨率好的特点。

在生物学中,这种性质已被用于30多种金属离子,氧,卤素,硫化物,氰化物的痕量分析。

再有机和临床分析中,已广泛应用于氨基酸,氨基醇类,胆甾醇,有机磷化合物,葡萄糖,血红素,酶等的测定。

由于价格低廉,性质稳定,鲁米诺,这个1853年已被人工合成的有机药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而在法医学的血痕检验中,;鲁米诺则被应用于检验程序中预检验这一步骤中。

所谓血痕,就是指血液在人体外干燥后所形成的斑迹,是最常见,最广泛的物证检材。

但血液一旦离开人体,就面临着被降解,腐败和污染的危险。

一旦血液已陈旧或被降解到含量极微的程度,就会给检验工作带来空前的困难。

对于这类血痕的检验,应先用肉眼观察血痕的部位,颜色,形状和范围。

随后进行预检验。

我们在血痕检验中场用的鲁米诺试剂,是鲁米诺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

操作方法为鲁米诺0.1克,无水碳酸钠5克,30%过氧化氢15mL,蒸馏水100mL,混合溶解,将试剂装入玻璃喷雾瓶内,在暗室内对准检材喷射,如系血痕,则发出强荧光。

如此简单的操作,鲁米诺检验法却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检验精度。

鲁米诺的灵敏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分之一,即一滴血混在999,999滴水中也可以被检测出来。

(图二为鲁米诺的荧光反应)谈到这,我们不禁对这位嗜血神探肃然起敬。

关于鲁米诺的发光机理,就不得不谈到它的作用对象:人类血液。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血液是个巨大的循环器官,它保障了全身细胞所需养分(氧气,葡萄糖,激素,脂质,氨基酸,盐分,维生素)的良好供应,并把代谢产生的废物(尿素,尿酸)运离细胞。

而具有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血液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图三为人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而与鲁米诺发光有关的则正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人类体内的一种色素蛋白。

是一个有两对不同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α2β2.分子质量为64400Da。

在每条珠蛋白链的特定位置,都有血红素分子通过亚铁原卟啉与珠蛋白相连。

鲁米诺区别任何其他动物的血红蛋白的机制,是根据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殊结构。

由于血液中氧气和血红蛋白的可逆结合,使得氧气在机体内随血液循环实现运输成为可能。

根据血液流变学的观点,血红蛋白分子虽然使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但却有碍于血液的流动性。

在无脊椎动物体内,携氧大分子直接溶于血浆,使得血液极为粘滞;在冷血动物与鸟类的体内,携氧大分子含在有核红细胞之内,虽然提高了携氧能力,但高粘的悬浮液有损于血液的流动性。

而哺乳动物创造性的进化为无核而有高度可变形的红细胞。

使血液流动性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

所以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而鲁米诺发出荧光的机理则是由于血红蛋白(图四为人体但血红蛋白结构示意图)中的血红素分子上的亚铁原卟啉,存在亚铁离子在和氧气(血红蛋白携带)结合后,被氧化成铁离子。

氧气在被组织细胞利用后,铁离子则被还原成亚铁离子。

而鲁米诺正是在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催化下,被氧气氧化才发出了荧光。

此外在赤血盐,三氯化铁,氯化亚铁的作用下,也可以发生类似的氨基苯二酰氧化反应。

于是在上述机理的作用下,嗜血神探鲁米诺成就了他的威名。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对于鲁米诺在血痕检验中的应用,也并非无懈可击。

首先在使用前,鲁米诺就存在在空气中被氧化而干扰检验结果的可能。

所以在喷射前按0.05%的比例加入咪唑‐4‐碳酸,或按0.2%的比例加入尿酸,同时鲁米诺的使用量和反应时间的记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检验结果。

请注意:鲁米诺的发光反应是由于被氧化造成的。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氧化物及能起催化作用的金属也能使鲁米诺发光。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漂白粉。

如果犯罪分子非常狡猾,用漂白粉清洗过现场以逃脱法医的检验,就有可能干扰鲁米诺的作用效果。

因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中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由于次氯酸及次氯酸盐均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空气中久置的漂白粉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转变成次氯酸进而发挥强氧化性,在干扰鲁米诺检验方面,机理是相似的。

但不同的氧化性物质显示的荧光颜色和显示的时间是不同的。

如果是漂白剂,则发出的荧光快速闪现;如果是血痕,则荧光逐渐显现。

有经验的法医科可以据此判断出来。

但也存在检验不出来的可能性。

对于此的办法是搁置现场一段时间,等待漂白粉和空气充分接触反应使漂白作用消失后再做检验。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则是在预检验之后运用血液中的遗传物质进行DNA 分析以确定最后结果。

同时鲁米诺又是一种具有强酸性的物质,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所以检验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可见在整个血痕检验的程序中,鲁米诺相当于一个战时野战医院·的作用,只能祈祷初步检验和确定血痕的作用。

而对于进一步检验还要依赖于其他技术手段。

血痕检验作为法医学最基本的检验手段之一,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但在《洗冤集录》问世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用糟醋,酒泼以显示有血入地的痕迹。

发展至今日,血痕检验自预检验一步,就有联苯胺试验,氨基比林试验,四甲基联苯胺试验,孔雀绿试验,血卟啉试验等其他办法。

一个好汉三个帮,鲁米诺也同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验血高手相助。

在进入预检验后的确证试验程序后,还可以利用DNA分析,光谱分析,血红素原结晶试验,再经过种属鉴别,ABO型血型检验,MN型血型检验,Lewis型血型检验,Kell型血型检验,P型血型检验等直到DNA分析鉴别出是否血痕,是人血还是动物血,个人识别等检验目标,以及与案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必要时对血痕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时间等都要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判断。

其实就整个血痕检验,整个法医物证学,乃至于整个法医学领域,鲁米诺血痕检验法都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我们可以不必采用这种方法而采用其他方法完成检验。

但我们仍要感谢这微不足道的小部分。

正是这一位位的“神探”的不竭努力,贡献自己深邃的智慧和非凡的能力,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看似已不可能的奇迹。

我们的社会才得以安定,我们的家庭才得以幸福。

真的希望多出现一些这样的法医学神探,让“天下无贼”不再只出现在我们的梦境里。

结语:对于化学的喜爱和追求,对化学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的关注,使我选择了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

更是我结识了卞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

虽然第一次写论文有些片面,心里也有些没底,但仍然要衷心感谢卞老师给了我一个自主研究和学习的机会。

当我对论文内容不抱太大希望时,卞老师对我的鼓励使我坚定的走了下去,才有了今天这篇不太成熟也可能有许多错误的论文。

从卞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是我对化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也许我的论文不够优秀,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被人遗忘,但我对化学的痴爱情怀将会永远不变。

感谢卞老师!感谢魅力无穷的化学!参考书目及文献: 1.【南宋】宋慈 《洗冤集录》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7月2.曾溢滔 《人类血红蛋白》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3.【美】科林·埃文斯 《证据—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法医学案例》 北京,新知文库,2007年8月4.侯一平等 《法医物证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5.陈昆峰,曾昭书 《法医检验技术》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9月6.【联邦德国】H.施密德‐舍恩拜恩, G.格鲁瑙 ,H‐布罗伊尔 《图解血液流变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3月网络资料查询处: /view/442759.htm插图查询处: 百度图片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