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海塘塘型结构沿革

合集下载

钱塘江南岸明清古海塘(杭州段)调查报告

钱塘江南岸明清古海塘(杭州段)调查报告

钱塘江南岸明清古海塘(杭州段)调查报告
崔太金
【期刊名称】《《杭州文博》》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2010年9月间,杭州市文物普查办组织对钱塘江南岸古海唐(杭州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西江塘和北海塘的走向。

本文对钱塘江南岸主要是萧山的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西江塘和北海塘的历史沿革,图文并茂地对调查情况及附属文物择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作出了初步的价值评估,提出了保护与管理的几条政策建议。

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还结合史料从民俗(如张夏、宴公)及海塘的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总页数】10页(P45-53)
【作者】崔太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试论钱塘江南岸古海塘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J], 马丁
2.钱塘江海塘杭州江干段隐患探测分析 [J], 孙蕾蕾
3.钱塘江明清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 [J], 周素芳
4.钱塘江明清古海塘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J], 余焕阳;陈单
5.宋代钱塘江杭州段海塘初探 [J], 靳雨思;靳宇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湾传统海塘景观探究

杭州湾传统海塘景观探究

杭州湾传统海塘景观探究郭巍;侯晓蕾【摘要】杭州湾传统海塘是历史时期中国海塘的典型,历史悠久、类型丰富、体系完善,也是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防洪抗潮的基本保障.文章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梳理钱塘江河口区域海塘修建的历史沿革,然后从主塘塘型、相关附属构造和建筑等方面总结海塘营建体系,并着重从海塘与水利系统、土地划分、聚落分布和布局等关系角度剖析了海塘对东南滨海地区传统人居环境的支撑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类似地区景观的形成和形态结构具有较强的意义.【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8(025)012【总页数】5页(P70-74)【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域景观;海塘;圩田;杭州湾【作者】郭巍;侯晓蕾【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地势平坦低洼,长期以来饱受潮灾困扰。

伴随着圩田的开垦,长三角地区从唐末开始成为中国最为富裕的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作为圩区生产生活保证的海塘,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各个朝代均十分重视海塘建设。

包括杭州湾海塘在内的江浙海塘某种程度上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同属于历史时期最为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

直到现代,传统海塘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相较于后两者,同样是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潜质的江浙海塘却长期被学界所忽视。

目前海塘研究也多以历史学或地理学为主,主要通过海塘建设探讨与之联系的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1-2]。

笔者研究范围为修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钱塘江北岸杭州——海宁——海盐——平湖段与南岸萧山——绍兴——慈溪——镇海段传统海塘,包括主塘和各线备塘,长约1 000km。

这一区段是江浙海塘的典型,历史悠久、类型丰富、规模较大、体系完善笔者通过大量史料、舆图和历史影像的收集、甄别和分析,结合近3年对钱塘江传统海塘的全线考察,试图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梳理杭州湾区域海塘修建的历史沿革,总结其主要类型和海塘体系,着重分析其与聚落和圩田关系。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是卫护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免受洪、潮侵袭的屏障。

两大平原历来是国家粮食、赋税收入的主要地区,现在仍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文化重心所在,历代当政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地区海塘的安危。

清高宗弘历六巡浙土,四莅海宁,专程察看海塘,躬亲擘划修筑;建国后,毛泽东主席亦亲临海宁,视察海塘。

可见历代对钱塘江海塘的重视,非同一般。

两岸海塘所承受的动力,除山洪、海潮、风浪之外,更有破坏力极大的涌潮。

河口江潮的大溜,南北摆移不定,岸滩时坍时淤。

历史上不断在两岸筑塘,屡筑屡毁,从而探索改进塘型结构,修建各类护塘建筑物。

建国后,采取多项措施,加固原有海塘,兴建保滩促淤工程,提高其防御洪、潮的能力。

随后又开展治江围涂工程,稳定河势,并在明清以来修筑的大部分主塘和支堤之外,新建围堤2~4道,形成了新的防线。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按所处地域位置和历史习惯,分为钱塘江海塘、江南海塘和浙东海塘3部分。

钱塘江海塘历史悠久,代有修筑,规模宏伟,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钱塘江海塘形势图(清同治十三年测绘)现存明、清以来修筑的老海塘塘线总长317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280千米。

北岸海塘古有捍海塘、海晏塘、太平塘、障海塘等称谓。

清代,以仁和县乌龙庙为界,其西称江塘,其东称海塘。

近代,曾统称浙西海塘,西起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狮子口,经余杭、海宁、海盐县(市)境,东至平湖县金丝娘桥与江南海塘相接,塘线全长160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37千米。

其中,杭州、海宁段海塘(以下简称杭海段),塘线长92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82千米,侧重于防御山洪、涌潮;海盐、平湖段海塘(以下简称盐平段),塘线长68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55千米,以抗御海潮、风浪为主。

南岸以曹娥江口为界,曹娥江左岸为萧绍海塘,唐代曾称为防海塘。

明、清时期根据所处位置,又以西兴、瓜沥、宋家溇为界,自西而东分称西江塘、北海塘、后海塘、东江塘。

萧绍海塘起自萧山市临浦麻溪山,穿越绍兴县境,止于上虞县蒿坝口头山,塘线全长117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03千米。

钱塘江的海塘文化遗产

钱塘江的海塘文化遗产

迫 切需 要 修 筑 海 塘 ,保 护 大 面 积 的 农 业 生 产 : 用 于 海 塘 建 筑 工程 ,揭 开 了 竹 笼 石 塘 建筑 的 历
《唐 书 ·地理 志 》记载 :“盐 官有 捍海 塘堤 ,长 史 篇 章 。 由 于 竹 笼 石 塘 有 就 地 取 材 、施 T 简便
一 百 二 十 四 里 ,开元 元 年 f公 元 7l3年 )重 筑 。” 和抗 冲防坍等优点 ,所 以它 作为一 种独特 的塘

边 宝 石 山脚 ,直 到西 湖 东南 面 万松 岭 下 ,和今 天 沿西湖的湖滨路 、南 山路 相吻合,实为西湖第一 堤 。塘 筑 成 后 ,西 湖 就 与潮 源 隔 断 。 那 时候 的 西 湖 被 称 为 钱 唐 湖 当时 钱 唐 县 治 在 西 湖 的 西 南 面 ,即西 湖还 在县 的东 北 面 。
所谓重筑 ,说 明以前 已有海塘 ,即如前面所讲 , 丁 型式 ,受到 人们 的重 视 。
西 汉 末 年有 钱 塘 。 推 测 开 元 时 重 筑 ,可 能是 将
断 断续 续 的海塘 ,联 成一 线 长堤
五代 吴越 阔 时期 修 筑 “捍 海 墉 ”并创 筑 竹笼 石 塘
一 一
五代 吴越 时期 ,当时 已成为 吴越 西 都 、西 府
仓 县 直塘 ,嘉 定 县 外 浦 、黄 渡 , 海 县 t‘桥 , :
我 同门:海 塘 起 源 甚早 。近 年来 ,考古 郎¨存 到 奉 贤县 拓 林 的 一 条 岗 身 ,是 占代 滨 海 人 类 所
杭 州 良渚文化 遗址 发现 r良渚 大 坝 =经北 京大 学 筑 的 海 塘 遗 址 在 牛 产 ,J极 端 低 下 的 良 史 化
投 入 人 力 物 力最 多 。钱 塘 汀 口的 海塘 在 秦 汉 时 的 黄 土 ,一 层 石块 一 层 黄 土 叠 起 来 . 这 就 址 墉

浅析钱塘江海塘修建历史和技术沿革

浅析钱塘江海塘修建历史和技术沿革
1 历史上钱塘江海塘修建过程和修建目的
钱塘江海塘(浙西海塘和浙东海塘)历史悠久, 见诸书本记载始建于东汉,唐宋时期进行了第一轮大
规模修建,明清时期进行了第二次全面扩建。海塘本 身除是捍卫钱塘江潮水的人工构筑物外,也是诸历史 时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实物见证。随着钱塘江河道的 不断变化而不断修正的钱塘江海塘,同样也是古代杭 州湾一带钱塘水系更迭的最好注解。 1.1 钱塘江海塘的修建过程
Keywords: seawall; history;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钱塘江两岸海塘是中国东南地带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宏伟、工程最险要、技术最先进的人工挡潮 堤坝之一。其修筑历史超过2 000多年,总长度超 过300 km,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凝聚了唐 宋以来科学技术的结晶。本文将对钱塘江两岸海塘 的历史沿革和工程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
Abstract: The Qiantang seawall which was built continuously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Ming Dynas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heritage of mankind. It reflects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tenacious will of the people to resist the flood tide.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seawall are the emphases of this paper. As a tangible mate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value of Qiantang River seawall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explained scientificall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used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bs,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value protection of seawall heritage.

钱塘江海宁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钱塘江海宁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钱塘江海宁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朱冠天
【期刊名称】《海洋工程》
【年(卷),期】2005(23)1
【摘要】钱塘江海宁明清鱼鳞老海塘是保护浙北和苏沪南缘地区广大平原的大型防洪(潮)工程。

修建于明清的古鱼鳞石塘具有雄伟的古朴特色,石塘采用条石纵横交错迭砌,条石间以铁榫相连,高达6m,绵延数十里,在社会经济中的历史地位显著,人称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土木工程。

保护该古老水利工程使之继续发挥防潮防洪作用,其意义重大。

由于建筑年久、工程老化、结构防潮标准偏低,亟需加固。

经多方案比较,选择了顺直河段采用抛筑短丁坝、弯曲河段采用打长板桩以及与塘顶土埝后移相结合的总体方案。

工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总页数】5页(P83-87)
【关键词】钱塘江;强涌潮;海宁古海塘;标准塘;加固技术
【作者】朱冠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
【相关文献】
1.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钱塘江古海塘工程中的应用 [J], 李玲玲;张永钢;李磊岩
2.钱塘江古海塘塘基防渗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J], 贺俊;陈振华;张开伟
3.钱塘江明清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 [J], 周素芳
4.钱塘江标准海塘除险加固方案研究——以尖山围区西顺堤标准海塘为例 [J], 宋国华;俞淑琴;
5.浅谈单管高压旋喷桩在钱塘江古海塘加固中的应用 [J], 方正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嘉湖地区历代海塘工程的状况与发展

杭嘉湖地区历代海塘工程的状况与发展
,
,
8
; 3 米 涌 潮 潮 头 以 海 宁盐 官最 高 最高 时 可达 9

,
米 以 上 涌 潮流 速 高 达 每秒
,
米 以 上 破 坏 力 非常强 大

由 于 杭 嘉湖平 原低平 故 自汉 代 以 来 浙西 海塘 一 直 是 保 护 杭 嘉湖 平
: “
,
,
原 及 苏州市等 地 区 的 工 农业 生 产 和 人 民生命 财产 安全 的 重 要 人 工 屏 障 是 我 国 古代 留下 来 的伟 大 工 程 遗 产之一 正 如南 宋 嘉 定 十 五 年 ( 公 元
, 。 。
将 苏 (苏 州 )
,

秀(嘉兴)
, ,


明 万历 年 间 陈善研 究海 宁滨 江 地 形 后 恰 如 其份 的
: “
陈善 说
海 宁 一 地 于 吴 为 睡 于 越 为 首 地 形 甚 高 故有
, , 。
,
,
俗谚 相 传 谓 吴江 塔戴 ( 属 苏 州 市 ) 与 长 安 ( 属 海 宁 市 ) 坝 址 并 高 如 建 瓶 然 … …
,
、 , , , .

因 此 各段 险夷 程 度有 所 不 同
,

如何 适应 客 观

形势 因地制宜 地采 用 经济 有效 的 杭 御 潮浪袭 击破 坏 的塘 身 型 式 是 一个重 要 课题 据古 代 水利 专 家研 究海 宁 海 盐 两地 海潮 的特性 认为 该 两 地 虽均 以海 为 患 而 潮 有 横 冲直冲之 异 地基 有软 沙硬 沙之别
, 。 ,
我 国 的海糖 工 程 自十 世 纪 起就有 创建
,

“钱塘江河口北岸险段标准海塘建设”的立项过程

“钱塘江河口北岸险段标准海塘建设”的立项过程

第2期总第210期2017年3月浙江水利科技Zhejiang HydrotechnicsNo . 2 Total No . 210March 2017"钱塘江河口北岸险段标准海塘建设"的立项过程韩曾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0)摘要:20世纪90年代,在钱塘江海塘岁修经费不足以应付抢险的被动局面下,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与浙 江省河口海岸研宄所提出在治江缩窄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明清老海塘的防御标准。

在浙江省水利厅领导下,抓住 1994年台风造成沿海地区损失惨重的契机,向浙江省及中央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阐明提高钱塘江海塘防御标准 的必要性、迫切性,并纳入国家支持计划,落实岁修经费,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钱塘江海塘;防御标准;岁修经费中图分类号:U 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01X (2017) 02-0008-05DOI : 10.13641/j . cnki . 33 - 1162/tv . 2017. 02. 003Efforts to Get Approval for the Project u Construction of Seawalls in Dangerous Sectionsalong the North Bank of Qiantang Estuary nHAN Zeng - cui(Zhejiang Institute of H ydraulics and Estuary , Hangzhou 310020, Zhejiang ,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collected a passive situation m 1990s that the repair funds for seawalls of Qiantang Estuary were far less than the needs of rush repair every year . The Qiantang River Administr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Zhejiang Institute of Estuary and Coast proposed that the defense standards of seawalls against hazards must be raised while keep regulating and narrowing the river .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of Zhejiang , we reported to the officials of provinci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on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for raising the seawall standards after typhoon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 in 1994. Efforts were made to get national approval and support for the proposal , ensure in advance the repair funds , and solve the main technical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 All of these statements have not been written in the official documents , so this paper has some historic value .Key words: seawall of Qiantang estuary ; defense standards :钱塘江海塘全长592 km ,其中北岸73 km 属上海市,南岸118 km 属宁波市,由浙江省及地方县市管理的有401 k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c o n o m y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w i h t e i ' a c h a r a c t e i r s i t c s . A c c o r d i gt n o p r o t e c t i v e b u i l d i gm n a t e i r a l s n e a r w a t e r , Q i a n t a n g G  ̄ t u a l ' y s e a w a l l c a n
r i v e r h a v e b e e n c o n t i n uo u s l y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s e a wa l l c o n s t r u c io t n t e c h no l gi a e s a nd c r e a i t g n v a r i o s u s e a wa l l t y p e s wh ic h a d a p t s t o t h e
2 .Z h e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E s t u a r y ,H ng a z h o u 3 1 0 0 2 0 ,Z h e j i a n g ,C in h a )
A b s t r a c t :Q i a n t a n g e s t u a r y i s a w e l l —k n o w n s t r o n g t i d a l e s t u a r y . T i d a l b o r e h a s a s t o r g n d e s t r u c i t v e p o w e r o n Q i nt a a n g e s t u a r y s e a w a l 1 .S i n c e t h e F i v e D y n a s t i e s ,i n o r d e r t o r e s i s t he t d e s t r u c i t o n c a u s e d b y h t e i t d a l or b e f o Q i nt a a n g e s t u a r y , p e o p l e a l 0 n g t h e
Z b . a o
,Z H AO We i —j u n 2 ,H U A N G C h a o 2
( 1 .Z h e j i a n g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C o n s t r u c i t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a n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1 6 ,Z h e j i a n g , C h i n a ;
赵 刚’ 。赵 渭军 ,黄 超
( 1 .浙 江钱塘 江水利 建筑 工程公 司 ,浙 江 2 .浙 江省 水利 河 口研 究院 ,浙 江
杭州 3 1 0 0 1 6 ;
杭 州 3 1 0 0 2 0 )

要 :钱塘 江河 口是举 世闻名的强潮河 口,凶猛 的涌潮 和 台风暴 潮对钱塘 江海塘具 有极强 的破 坏力 。为
了抵御 钱塘江暴潮的破坏 ,五代 以来沿江人 民在实践 中不 断探索海 塘修筑 技术 ,创 建 了具 有时代 特色并适 应经
济要求 的各 种海 塘塘型。钱塘江海塘按迎水 面 护面 建筑材 料 可划 分为 土塘 、竹 笼 木桩 塘 、石 囤木 柜塘 、柴 塘 、
石塘 和混凝 土塘 ;按几何外形和受力条件可大致 分为直 立塘 、斜 坡塘及 由两者 混合而 组成 的混合塘 。现根据钱 塘 江海 塘中塘型出现的时间先后 ,介绍不 同的塘型及其结构 ,以期对 堤塘设计 有所裨益 。 关键词 :海塘 ;涌潮 ;塘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 :T v 8 7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 — 7 0 1 X( 2 0 1 5 ) 0 3 — 0 0 4 7 — 0 4 第 来自期总第 1 9 9期
浙 江 水 利 科 技
Z h e j i a n g H y d r o t e c h n i c s
No .3 T 0 t a l N o. 1 9 9
Ma y 2 01 5
2 0 1 5年 5月
钱 塘 江 海 塘 塘 型 结 构 沿 晕
D O I :1 0 . 1 3 6 4 1 / j . c n k i . 3 3—1 1 6 2 / w. 01 2 5 . 0 3 . 0 1 5
I - I i s t o r i e a l E v o l u t i o n o f S t r u c t u r e T y p e o f Qi a n t a n g E s t u a r y S e a w a l l
b e iv d i d e d i n t o he t s o i l s e a w a l l ,t he b a mb o o c a g e& w o o d e n s t a k e s e a w a l l ,t he i f r e wo o d s e a w a l l ,t he s t o n e ea s w a l l a n d c o n c r e t e ea s w a l 1 .A c c o r d i g t n ot he g e o me t r i c s ap h ea n dl o a d i n g c o n it d i o n s ,t hes ea wa l l c a nb e d iv i d d i e n t ot he v e r i t c l a s e a w a l l ,t h e s l o p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