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能够独立、理性地思考、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来评估观点和论证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以更加全面、准确和客观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和决策。
要进行批判性思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清楚问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这可以通过积极地搜集、阅读和学习来实现。
只有对问题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才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估和表达我们的观点。
其次,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来分析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要能够识别和解构问题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和论证结构。
我们应该学会辨别逻辑上的漏洞和错误,并能够提出合理的质疑和反驳。
通过逻辑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更加准确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批判性思维也需要我们保持客观和开放的态度。
我们应该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影响,尽量不受他人观点和意见的主导。
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批判性思维还要求我们具备批判性反思的能力。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反省和评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们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推理步骤,以确保我们的思考是准确的、完整的和逻辑的。
如果发现了错误或不足,我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和反馈,并作出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在职场上,批判性思维使我们成为更加有竞争力的员工,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公司带来创新和改善。
在生活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和观点,避免受骗和误导,并能够作出明智的决策,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学会独立、理性、逻辑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信息,做出准确和明智的决策。
因此,培养和发展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在面临问题和情境时,能够以理性、深入和全面的方式对待和思考的一种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并展示相关案例。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学会对所学知识、观点提出质疑,并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观点,学生可以就该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质疑。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多个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授科学方法论或逻辑思维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推理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阅读文章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提供真实案例进行讨论真实案例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工具。
教育者可以收集一些有挑战性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例如,教育者可以选择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批评,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育者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多元化评估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
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批判性思维

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评估所面对的信息和观点。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批判性思维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够去思考、分析和评估信息和观点的思考方法。
它要求我们不轻易接受信息和观点,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持来审视和评判它们的可信度和价值。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具备思考的灵活性、逻辑性、分析性和判断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1. 挖掘真相: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谣言、伪科学和虚假信息,从而挖掘出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和观点。
2. 提升决策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各种选项和决策,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3. 加强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了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4. 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三、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1. 主动思考:学会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主动思考和质疑,不盲从、不跟风。
2. 深入阅读: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文章和资料,培养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习逻辑思维:学习和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如因果关系、推理和演绎等,从而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信息和观点的有效性。
4. 寻找证据:在评估信息和观点时,寻找可靠的证据和数据支持,不以主观感受为准。
5. 探索多元视角: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以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结语学会批判性思维是每个人在当今社会中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分辨信息的真伪、做出理性的决策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提升自身的素养和竞争力。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有关于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批判性思维,希望能帮到你。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批判性思维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
)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1、问基础的问题有时候,解释得过于复杂会使原来的问题得不到解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会问最基本的问题,一步步找到答案。
你已知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想要推论、证明什么?一些问题最惊人的解决方案令人震惊的不是因为它们的复杂性,而是因为它们的简洁性。
所以,先去寻找简单的解决方式。
2、对基本假设进行质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是那些想知道别人论证的假设是否错误的人,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对假设进行质疑是创新的条件。
这是你想要走的路吗?这是你想要去尝试的兴趣吗?这是你想要进行的实习吗?这是你想对话的人吗?所有这些事情都可以成为现实,如果你谨慎、适当地质疑你的假设或批判性地评估你的信息。
3、注意你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是非凡的,但我们思维的速度和自动性,在我们试图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时候会成为阻碍。
我们的大脑会自然解释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当我们进行狩猎和抵抗野生动物时,这是有利的。
但当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谁的时候,它会是灾难性的。
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见和个人偏见的,并且知道它们是如何影响那些看似“客观”的决定和解决方案的。
在思维中,我们都有偏见——意识到这点十分重要。
4、学会推翻事物解决难题的重要方式是扭转它——看起来是X导致了Y,那如果是Y导致了X呢?“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开始看起来是先有鸡,然后鸡再生蛋。
但是反过来想,鸡是从蛋里面出来的呀,所以这个问题还是你开始想的那样吗?诚然,这样说起来有点令人混淆,但它确实证明了推翻事情能帮助你质疑你的假设。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又称批判思考或批判性思考,是指对事物和观点进行深入、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思维能力。
它强调质疑、怀疑和考证,不被表象所迷惑,追求真相和逻辑的合理性。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判断力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并形成独立的见解。
一、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批判性思维能够让人们克服偏见和主观臆断,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只有通过批判性思维,人们才能摒弃个人主观意见,站在公正的角度评估事物。
其次,批判性思维能够培养人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问题时,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信息,理清问题的脉络,进而得出客观合理的结论。
再次,批判性思维能够提高人的学习能力。
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知识中的逻辑漏洞和不足,并进行纠正和完善。
最后,批判性思维能够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人们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二、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批判性思维包含以下几个要素:问题提出、信息搜集、信息评估、逻辑分析和结论提出。
首先,问题提出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问题必须明确清晰,确保思维的方向正确。
其次,信息搜集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通过广泛、全面地搜集信息,可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可靠性和适用性,可以避免在思考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推理和判断。
接着,逻辑分析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运用逻辑的原理和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最后,结论提出是批判性思维的总结和总结。
在结论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给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三、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方法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和发展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方法。
首先,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始,逐渐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维对成功的影响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对成功的影响是什么批判性思维对成功的影响是什么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综合评估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它是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惑时,通过思考、分析和辨别,以开放的态度来审视和评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键的认知能力,对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批判性思维对成功的具体影响。
1. 批判性思维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能够准确地认识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它鼓励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反思原因,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迎接挑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人。
批判性思维培养了个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个人的成功起到积极影响。
2. 批判性思维提升了创新能力创新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个人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批判性思维,个体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评估,并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批判性思维追求不同的思维路径,鼓励独立思考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体,才能够在困境中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创新取得成功。
3. 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决策质量决策是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任务。
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对不同的选项进行评估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方案。
批判性思维强调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决策,避免以主观偏见来做出决策。
良好的决策需要全面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从而促进个人的成功。
4. 批判性思维增强了问题意识成功的人往往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培养个体对问题的敏锐感知和关注,使其能够从细枝末节中找到问题的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批判性思维鼓励个体追问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以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
通过对问题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思考,个体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从而为成功铺平道路。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批判性思维本意是清晰而有智慧的思考;更准确地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于如何做出合理而明智的决定所需要的理解与认知事物的能力。
那么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批判性思维的特点第一,它是一种逻辑思维,以推理(论证、反驳)为基本形式;第二,它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不同主体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与他们对知识(包括逻辑知识)掌握的差异,无必然的联系;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即存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
第三,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先天存在差异,后天可训练,但这种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不可能是短期行为的结果;第四,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差异可测试。
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点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第一是存在的;第二是有差异的;第三是可训练的;第四是可测试的。
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
批判性思维的八个标准1. 清晰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仅力求语言表达的清晰,而且寻求最大程度的清晰的思维。
因为,在我们可以与别人展开有效的交流之前,我们必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清晰地理解对方的观点。
苏格拉底甚至说:“浑浑噩噩的人生不值一活”。
2. 严谨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明白严谨的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使他们能穿过围绕着日常事物的迷雾,坚持探索:我们到底面临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每种方案有什么利弊? 专业人士一定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与做事习惯,我们没有办法离开严谨的来讨论医生,建筑师与工程师等的日常工作。
3. 准确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仅重视事情的真相,而且苛求及时准确地得到相关信息。
因为,无论你有多聪明,如果你用以做决定信息是错误的,你肯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存在一种思维:他让我们形成意见、作出判断、做出决定、形成结论。
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思维——它批判前一种思维,让签署思考过程接受理性评估。
可以说,批判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考,对形成的结论的推理过程进行评估,考量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2.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做出明确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3.批判性思维的各项技能可以运用于任何你运用思想(思考、口头或书面表达)的领域。
4.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避免盲目的行动或反应,不受各种诱惑的摆布,不轻易受感情、贪婪、无关念头、愚蠢偏见等因素的干扰,不做谬误和偏见的牺牲品,不听信于不称职的权威或者一知半解的臆断。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技能:
1.判断信息是否恰当;
2.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感情的断言;
3.识别证据的不足;
4.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
5.独立分析数据和信息;
6.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
7.发现数据和信息与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8.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
9.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
10.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
11.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
12.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
13.知道问题往往并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方法;
14.提出代替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15.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16.清晰的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17.精确地运用论据为论证辩护;
18.符合逻辑且言辞一致地组织论证;
19.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20.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避开烈日,因为是热带;
第三,躲避野兽;
第四,要能看到大海,若有船只路过,自己可以发信号,当时的鲁滨逊没有放弃回到人类社会的愿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英国。
大家看,这就是一个理性的人,有理性、有秩序、有推断,而且断言要有理由,有根据。在需要理性的时候,鲁滨逊让情感退居其次,用理性来选择自己的行动和信念,满足自己的的生存需要。
第二,鲁滨逊也想到,杀野人对我自己是不利的。尽管我有那么多枪,他们的战斗力是不堪一击的,但他们人多,如果我开枪,他们的人数占绝对优势,早晚都会被他们杀死吃掉。鲁滨逊制定一个计谋,他要找一个被俘而且将要被吃掉的人,在关键时刻把他拯救了,他会感恩戴德;然后再教他学语言,改掉吃人的习惯,驯化他,让他进入文明,摆脱野蛮。
鲁滨逊做到了,他成功地改造了星期五。我有个说法,鲁滨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有句话说,世界上最难的事,一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边。想想鲁滨逊,他通过语言教学,成功改造了星期五,把他改造成了一个文明人,一个绅士。这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
批判性思维是用理性来决定信念和行动,追求合乎规律和合乎自己的目的。鲁滨逊就是一个典型的批判性思维者。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看看鲁滨逊就知道了
余党绪
注:这是一个演讲的片段。
做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想,能不能找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气质的文学人物呢?我找了很多书,也找了很多年,结果发现了《鲁滨逊漂流记》,找到了鲁滨逊。我肯定的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批判性思维的人。
为什么说鲁滨逊是一个具有优质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呢?
那么,这些条件哪里来的?就是他从船上搬下来的。一个人,沦落到孤岛上,知道自己从此以后就没有希望了,这时候最容易丧失理性。但鲁滨逊还能有这么大的勇气,他要横渡一个充满风险的海滩,用了13天,搬运了很多次,但他坚持,无论如何也要干,为了生存,这就是理性。符合目的,我要生存;符合客观的规律,事实证明,28年的生存离不开这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鲁滨逊要么饿死,要么成为野人的食物。
再看鲁滨逊做决定的思路,也是个很理性的人。他想,我能不能把这些东西搬上岸呢?鲁滨逊不是凭感觉凭想象,而是分析、论证、判断、选择。他想:
第一,风平浪静;
第二,正在涨潮,而且潮水方向朝向孤岛;
第三,有一丝儿的风还是朝着岸上的方向吹。
找到了三个理由以后,他就决定开工了。这就叫合目的、合规律地做判断。
要给自己找个住所,怎么选址呢?鲁滨逊同样有自己充分与合理的理由。他的理由是:
但如果是一件理性的事情呢?就可以分清是非、分出好坏。人是有目的的动物,做任何事,既要追求合目的性,还要追求合规律性。因此,理性一定会导向对合理性的追求。
当鲁滨逊发现自己沦落到荒岛之后,他首先放下的就是情感。恐惧、仇恨、后悔对我都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所有的包袱,用我自己的信念、用我自己的知识与力量,来改变这座孤岛,保存我的生命。鲁滨逊在荒岛上做了很多判断,哪些是符合我的生存需要的,哪些不符合生存需要,这些判断与选择直接关乎他的生存。鲁滨逊做的第一个重要决定,就是用13天的时间,重新回到搁浅的轮船上,把所有能够搬运上岸的东西,哪怕是一颗铆钉一块帆布,全都运到岛上。做这个决定是艰难的,因为这个风险太大了,当时的鲁滨逊惊魂未定,且轮船与孤岛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却是非常正确的,我甚至认为,这是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一个人一座孤岛生存28年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这个决定显示了鲁滨逊优秀的思维品质与决断能力。
小说里的鲁滨逊最后也没去杀星期五,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第一,上帝没有给我这个权利。老子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的意思是,杀人的权力本来是由老天掌管的,统治者不得不杀掉一些人;但请注意,这是代行老天爷的权力,千万不要过度;如果一个人滥杀无辜,杀戮无度,一定会遭天谴,最后会伤及自身的。这是老子的观点。鲁滨逊第一个观点与此相似。上帝并没有给我这个权利,上帝都能容忍这些吃人部族的存在,我鲁滨逊有什么权力毁灭他们呢?这帮野人吃俘虏的肉,就像我们吃猪肉、牛肉一样,只是因为他们的习俗,他们并不认为是犯罪。
还有一件事也能显示鲁滨逊的理性与理智。他后来碰到了“星期五”,星期五是个土著野人,吃人的。鲁滨逊非常恨这些人,看到他们吃人,鲁滨逊很恶心,鲁滨逊恨不得杀了他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小说了不起的地方。小说并不宣传屠杀和殖民,有很多人认为鲁滨逊是宣传殖民主义的。很显然,这是不顾文本实际的“贴标签”——因为鲁滨逊的行为不具备政治目的,也不借助任何宗教势力,说他是殖民者,显然离谱了。当然,作者笛福确实是赞成殖民的,是鼓吹殖民的;鲁滨逊身上确实也有殖民者的色彩——后来自封为总督,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与小说人物的思想观点不能混为一谈;鲁滨逊身上的时代烙印,也不能证明他就是殖民者。
第二,在需要使用理性的地方,我们就该充分使用理性,用理性来决定我们的信念与行动。用理性来决定我们的信念与行动,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最通用的定义。当我们要决定一个信念,或者做一个工程,做一个项目,做一个投标,解决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使用我们的理性。教学就是需要理性设计的事情。教学中我们当然有感情,可以有各种各样非理性的东西出现,但是教学本身一定是教师设计的,一定是理性的。我们要考虑,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路径与方法是什么,符不符合教育规律,合不合乎国家课程标准。即使是情感教育,也得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这是教学的性质决定的。教师做情感教育,跟其他职业不太一样,不靠纯粹的煽情,而必须建立在知识和思维的教学上。
船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为他28年的生存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东西做后盾,鲁滨逊一个人的孤岛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妨做些分析:第一,有吃的穿的,这些都是现成的,解决了短期的生存问题;第二,28年的生存,还得去再生产,不能光靠现成的食物,还要去种地,轮船上有种子、有农具,解决了生产的需要;第三,有枪支弹药,有无穷多的枪支弹药,这就解决了安全问题;第四,有猫、狗、书、《圣经》等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孤独与紧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存与温饱需要,第二个是安全的需要,第三个是交际的需要,第四个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将这些需求放在鲁滨逊身上,鲁滨逊的生存条件基本具备了。马克思说,一个孤零零的人离开社会独自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这个人已经具备了内在的文明力量,也就是说,他已经具备了人类的知识与能力。鲁滨逊不仅拥有人类的智慧与知识,而且还有这么多物资储备,有人类文明在后面支撑他的生存。所以我说,鲁滨逊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靠的是强大的人类文明。这艘船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首先,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理性的。有人质疑,批判性思维会不会导致人的片面化?一个人太理性,会不会损坏他的想象力和情感,让他变成一个冷酷、麻木和单调的人?在西方现代哲学里,反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潮流。哲学家马尔库塞提出,现代人要警惕“单向度的人”或者“片面的人”,他说的就是不能只有“理性”。但是,理性跟感性并不必然矛盾,也可以是很和谐的。感性非常发达,理性也很发达的人,生活中也很多。我觉得,最有名的代表就是鲁滨逊。鲁滨逊有一个特点,他非常尊重生命的冲动,对冒险的追求靠的就是莫名其妙的生命本能,就是非理性;他也靠感觉、靠直觉,他还非常富有想象力。
鲁滨逊出身中产阶级,他的父母希望他能过安生太平的日子。他父亲说,大富大贵的人不见得幸福,穷困潦倒的人肯定不幸福。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呢?中产阶级最幸福。他说,儿子啊,你就做一个中产阶级。但鲁滨逊是个坐不住的人,他注定要一辈子走在路上,他从小就去闯海,尽管九死一生,多次冒险,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这个梦想。如果大家读《鲁滨逊漂流记》,你会发现,鲁滨逊的冒险是非理性的,他不是为了探宝,探宝就是理性的,我知道有个宝贝很值钱,我冒险是有算计的,这就是理性的;他也不是为了金钱,和很多冒险小说都不一样;他也不是为了什么真理。如果我们拿他和《西游记》比比就明白,唐僧师徒冒险是为了真理,取经就是追求真理的象征;他也不是为了爱情,一个陷入爱情的人可能会为爱情而冒险。这都是有目的的。鲁滨逊为了什么呢?几乎什么都不为,就是为了生命深处那种神秘的冲动。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大家能够达成共识,批判性思维并不会带来人的片面。强调理性思维不见得会损害人的感性,原因在于理性和感性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生活中有很多二元对立在损害我们,譬如情商和智商,还有语文学科讨论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其实大家想想,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来没有什么对立,只不过是并存且相关的“二元”,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鲁滨逊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又具备完美的批判性思维的人,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批判性思维并不会让我们变得单调和冷漠。
用理性来决定信念和行动,意味着当我们采取一个行动或者选择一个信念的时候,应当让情感退到后面,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感情用事,不要用情绪而是用理性,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第三,既然发挥理性的作用,那就一定要追求合理性。这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一个区别。谈情感,很难说对错,情感只有真假。这是我不主张高考作文考记叙文、考情感性写作的一个原因,因为情感的东西你很难判断真假,评分很难,也很难公平。有些专家总说学生的作文情感虚假,我想请教的是,你有什么根据证明学生的情感是虚假的呢?也许只是表达方式跟你不一样,或者人家的情感体验与你不一样呢?我倒不是说专家的话是错的,而是说情感真假难以判断。比如我们谈到母爱,我们都是心存感恩,因为母爱太无私了,太伟大了。但也有个别与特殊的人,他未必能体会到这一点。比方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女孩子被遗弃,一对美国夫妇把她收养了,让她受到良好的教育,考上了美国的藤校。这个女孩子回国寻找母亲,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结果来了好几个女人。这些人告诉她,我是你妈妈。我们想一想,如果有五个人,那么这其中至少有四个是不要脸的;也许五个都是。如果让这个女孩来写母爱的话,她的感受跟我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她不仅没有享受到母爱,而且还被披着“母爱”外衣的丑陋的人给戏弄了,她对母亲的感受当然是不一样的。那么,判卷的人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虚假的呢?很多老师批作文喜欢说“情感真实”,这个其实是最难判断的,因为情感的差异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