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培训

合集下载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一、放射源的定义与分类放射源是指能够辐射电离辐射的物质、装置或场所,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两大类。

1. 自然放射源自然放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铀、钍、钾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风险。

2. 人工放射源人工放射源是人为制造的放射性物质,用于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常见的人工放射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医疗设备和工业设备等。

这些放射源具有较高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能量,对人体的辐射风险更大。

二、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的重要环节。

在放射源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安全管理原则。

1. 放射源的规范管理放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注册、备案和审批,并建立完善的放射源台账,记录其活动状况和辐射安全控制措施。

2. 放射源的防护措施为了降低辐射风险,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放射源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辐射源特点和使用程度,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屏蔽装置和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3. 放射源的事故应急预案在放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的报告、处理措施、紧急疏散和辐射监测等内容。

通过事前培训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放射源培训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源的辐射风险,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放射源培训。

培训内容需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的基础知识从业人员需要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危害。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辐射源的相关问题。

2. 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放射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了解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3. 辐射监测与控制培训还应包括辐射监测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辐射剂量的评估和控制。

辐射安全培训一3篇

辐射安全培训一3篇

辐射安全培训一辐射安全培训一辐射安全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着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这些辐射源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辐射伤害,因此了解辐射安全知识,是我们保护自己、维护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1、辐射的概念及分类辐射是指在空间或物质中存在的无物质传递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方式有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根据辐射的能量传递方式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辐射分为以下两类:(1)电磁波辐射:电磁波是指在电磁场中传播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常见的电磁波有光线、射线、无线电波等,常见的光辐射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

在工业生产中,一些机器或设备也会产生电磁波辐射。

(2)粒子辐射:粒子辐射是指带电粒子在运动或发生质子变换时所产生的辐射。

常见的粒子辐射有α、β、γ等射线。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辐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天然放射系列:包括自然放射源、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2)人工放射源:包括医疗设备、工业探测设备、核能源设备等;(3)非离子化辐射源:例如紫外线、激光、微波等。

2、辐射安全管理2.1辐射监测及控制辐射监测是指对有放射性源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辐射剂量测定、环境辐射监测和工作人员辐射照射检测等活动的总称。

辐射控制则是指对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并对辐射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人员和环境的目的。

在常规工作中,应该严格控制辐射源的使用量并对有放射性物质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安全标准。

2.2人员防护对于辐射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照射。

一般来说,人员防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装备防护: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有效减少工作人员身体受到的辐射剂量。

(2)隔离防护:通过隔离防止辐射源辐射向外传播,从而有效减少外部人员的辐射剂量。

放射性防护知识培训【2024版】

放射性防护知识培训【2024版】
主要内容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
1、基础概念
2、射线分类及危害
3、常用的辐射量及单位
二、放射卫生法规
1、《职业病防治法 》
2001年
国务院令60号
1、《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52号)
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
( GBZ101-2002 )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 GBZ67-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等
25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主要管理对象及范围
放射工作卫生 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防护器材与 含放射性产品卫 生管理办法
放射事故管理 规定
放射工作单位
生产、销售和 进口企业
22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法规与标准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 18871-2002 )
《用于X、γ线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因 子》(GB11712-89)
《不同年龄公众成员的放射性核素的ALI值》 (GB/T16142-1995)等为剂量估算提供基本 参数的标准也属于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国家标准
专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1 2024/11/1
二、放射卫生标准
2、放射卫生标准按其性质和使用范围共分6类: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二)职业照射的防护标准 (三)公众照射的防护标准 (四)医疗照射的防护标准 (五)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六)监测规范和方法标准
发给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方可上岗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每年复核一次,每5年焕

炼钢厂放射源培训知识

炼钢厂放射源培训知识

炼钢厂放射源培训知识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于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于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于2005年12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局务会议通过,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4、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

5、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分为天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

6、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7、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

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我厂使用的铯——137属密封源。

8、防治和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少。

(二)屏蔽防护:选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二、简答:1、放射源的危害有哪些?答: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体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2、放射源的分类有哪些?答: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接触没有防护情况下,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21页】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21页】

放射源的用途
应用领域
医用、卫生 、农林牧渔业 食品和饮料、 卷烟轻纺 纸和纸制品生产、冶金 木材加工 、 印刷和出版 橡胶生产 、 探矿和采矿 石油和煤炭加工业、 化工、 玻璃、水泥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加工业 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建筑 、水文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 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 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EHS Department
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 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 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4.7 对于发射α、低能β、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μSv/h。
4.8 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
3.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 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 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 库/千克 (C/kg) 实际上,不同密度或组分的物质放在同一点的空气中,即使 照射量相同,吸收剂量并不相同。如1伦琴相当于1千克空气吸 收0.0089焦耳能量,而相当于1千克人体组织吸收0.0096焦耳能量。 因此,照射量只是一种参考比较的物理量。

X-ray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X-ray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二、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分类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分类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 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 Ⅲ类、Ⅳ类、Ⅴ类,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 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无线电波
红外线
紫外线
γ射线
X射线
可见光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人工源
氢3、铯137、碘131、碘125等


来 源
射线源
X射线机、CT、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电性源
复合源
回旋加速器(加速重粒子)用于制造碳11、氮13、氧15等
有效剂量
一定吸收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质和照射条件。不同类型辐 射所致吸收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 可能不同。在辐射防护领域,采用辐射品质因素表示传能线密度对 效应的影响,对吸收剂量加权,使得加权后的吸收剂量能够较好地 表达发生生物效应的几率或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这种加权的吸收 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
有效辐射强度(mSv) 1.8 0.5 1.12 (随技术的进步减小) 0.2 0.3 0.1 3.0 (另一个来源的数据:1.0-3.4) 2.7 0.7 1.0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日常核辐射
日常核辐射
来自自然放射源一年的剂 量(如空气中的氡) 医疗检查:
每次 X 光检查的辐射: 坐飞机一小时的辐射: 乘 10 小时飞机 X 射线医学检查累积量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1986年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由于反应堆设计缺陷和操作失误,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 成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严重事故,由于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导致反应堆部分熔化,大量 放射性物质泄漏。
成功放射防护实践案例分享
核电站安全运行
介绍国内外核电站安全运行的成功实践 ,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应急预案 等方面的措施。
辐射安全与防护设备
辐射安全与防护设备的选用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围裙等。
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部件。
设备的检测与校准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工作性质和辐射类型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
提高能力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 护能力。
放射防护教育与培训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对员工 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效果。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 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05
放射防护案例分析
典型放射事故案例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辐射剂量测量与监控
01
02
03
辐射剂量测量
使用专业的仪器和设备测 量现场辐射剂量率、累计 剂量等参数,评估辐射水 平。
辐射监控系统
建立辐射监控系统,实时 监测辐射剂量、报警阈值 等情况,确保辐射水平在 安全范围内。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整 理和分析,为评估辐射防 护效果和制定改进措施提 供依据。

放射工作培训资料全

放射工作培训资料全

放射卫生及其防护知识一、放射损伤(一)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同位素的原子核不会自发地衰变,能够稳定地存在,这类同位素称为稳定性同位素;另一类同位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衰变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射出射线,这类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二)射线装置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加速器和中子发生器等。

这种装置的特点是:当装置运行时就有射线产生,装置停止运行后就不存在辐射现象。

(二)主要应用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离辐射已广泛地应用地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

1、在工业方面的应用(1)同位素仪表。

同位素仪表就是利用电离辐射的独特性质对产品质量实现自动监测的一种计量计。

(2)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石油工业部门广泛采用中子测井技术来勘探石油和天然气。

2、在农业方面的应用(1)辐射育种。

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照射农作物的种子、植株或其他器官,使农作物自身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遗传变异,经过几代的选择和培育,可获得具有高产、早熟、抗病虫害、抗倒伏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

(2)辐照食品。

辐照食品是利用电离辐射照射食品,使其产生物理、化学、生物学及生理学等变化,以达到对其杀虫、杀菌、抑制发芽和延缓成熟等作用。

(3)放射性核素浸种。

利用射线刺激种子导致增产的一种辐射技术。

3、在医学方面的应用(1)在诊断和医疗中的应用。

主要是医用诊断X射线的应用和核素显像和功能测定,核素治疗以及放射治疗。

(2)在治疗中的应用核素治疗、放射治疗。

(四)放射损伤辐射有害效应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两种。

1、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那些几率和严重程度都随剂量变化而变化的效应,这种效应存在剂量阈值。

一般来说,身体的多数器官和组织功能并不因损失少量细胞有时甚至是大量的细胞而受到影响,但是为某一组织中损失的细胞数量足够大,而这些细胞又足够重要,那么将会出现可以观察到的损伤,反映出来的是组织功能的增值丧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积极参加业务及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和体检工作。 2、本岗操作人员需经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上
岗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并填写当班工
作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操作人员禁止乱动放射源探头,如设备发生设备故障时,应
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及防护负责人,对故障由专一维修人员处 理。 5、作业区域每天进行卫生清扫,保护环境整洁,减少污染。 6、积极配合安全保卫部门做好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期对 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或发生意外事 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防护负责人及公司负责人报告。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
1、放射源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放射源应保持规定的距离,避 免不必要的接近放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放射源。
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 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格移动放射源及照射方位,对擅自移
动放射源造成放射事故的,依法从严惩处。 4、放射源及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专业维
铯~137
我厂使用的放射源总共58枚,其中34枚密度计, 24枚料位计,使用的放射源类型是铯~137。 铯~137是利用了γ射线的优点(波长很短的电 磁波,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具有间接电离作 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 百米)铯~137的半衰期为31年也就是说它在 31年后γ射线的放射性活度将减少为原来活度 的一半,通常用Bq(贝可勒子简称贝可)表示 放射源的活度,以前用的单位是为CI(居里) 常用的为mci(毫伏居里)1Ci=3.7* 1010 Bq 1mci=3.7* 107Bq
仪表维护
在密度计和料位计的安装,使用,维护过 程中自控仪表维护人员是直接接触放射源 的。所以在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要按 制定的辐射制度来进行操作维护,如遇突 发事故要立即启动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定期检查放射的 安全防护情况,保证正常工作,检修调试不得少于两人参加。
探测器的操作要求
1:确保探测器和电缆接口连接时内部无水(防止 短路)。把接口处用防水胶带缠好。
2:安装时取探测器时要轻拿轻放,电缆与探测器 连接时要用力均匀。放置探测器时要放到不易被碰 到的地方,防止碰撞变形。
3:联好探头电缆与专用电缆之间的接头,并以不 干胶带或防水胶带严密胶贴,以达到防水目的。
四、定期集中组织使用人员参加放射性业务知识学习。以增强从事 放射性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搞好本部门的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工作。
五、每季度培训课开始前一周,进行一次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演习 培训。
六、每季度进行一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和防护知识学习。
放射性同位素负责人责任制
1、加强放射源安全使用的领导和防护管理,保 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仪表安装要求
1:周围无强电、强磁场。 2:周围无大功率作业设备。 3:环境温度保证在仪表工作时要求的温度范围。 4:无强尘、无水气。(防护等级IP65) 5:尽量避免潮湿、淋雨 ,以及现场矿浆喷溅到的地方;
所有电缆线需要单独穿普通镀锌铁管;220电源接地线 端需要接地 6:仪表整个安装过程中,射源容器后面的手柄一定要 旋到关(OFF)的位置,待仪表全部正确安装完毕,准 备开机时,再将该手柄旋到(ON)的位置,打开放射 源。(这个一定要注意,平时要注意不要在放射源放射 口附近工作或行走,如要工作将放射源的开关置于OFF 位置尤其是在安装过程中人比较多)
进行个人卫生防护检查及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 5、放射源及设备的维修,日常维护配备两名兼职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或其它
原因不能及时安装使用时,拆除放射源,并移交仓库妥善保管。 6、辐射工作人员每周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清扫整理,做到无杂物、无积灰,
修人员处理,未经许可操作人员不准乱动放射源及设备。 5、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业务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6、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
防护用品,否则禁止工作。 7、放射性操作的场地范围,每天必须清扫卫生,保持设备整洁,
减少粉尘污染。 8、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工作记录,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发生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放射源的存放设有专业仓库,放射源放入时选用专用铅罐装箱,保管工作 由专人负责。
2、放射源工作场所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并划有辐射安全警戒线,非工作人 员严禁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操作人员禁止在放射源附近长时间滞流。
3、放射源工作场所设有安全连锁.报警装置。 4、放射源作业人员配备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
2、负责贯彻督促有关使用部门执行劳动防伪及 各项规章制度。
3、在安全、计划、布置、检查工作,对放射源 区域作为重要部位,重点布置、检查,确保放射 源使用安全。
4、布置安排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及安全技术 知识培训。
5、责成有关部门抓好安全保卫工作,管理好放 射源,严防丢失或被盗。
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本单位的辐射安全负责人、管理和操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 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三、单位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管理教育。增 强辐射安全意识,掌握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做好个人剂量监测, 熟悉本单位的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物理特性、运营状况等。禁止非操作 人员靠近辐射工作现场。
放射源分类
我厂使用的放射源料位计24台为Ⅳ类源。 Ⅳ类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 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 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我厂使用的放射源密Ⅴ度计34台为Ⅴ类源。 Ⅴ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 性损伤。
分类方法:Cs-137小于1* 1011 Bq 大于1* 109 Bq 之间的为Cs-137 Ⅳ类源。小于1* 109 Bq 大于1* 104 Bq为Cs-137 Ⅴ类源。
事故应立即上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பைடு நூலகம்
辐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从事同位素工作的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 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安全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 责”。
料位计和密度计的组成
我厂选用的是上海海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的SC3000-Ls型连续料位计和SC3000-D型密 度计都是使用的Γ射源.
组成: 1 放射源 2 探测器 3 通讯电缆 4 微处理
器仪表及零部件组成。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放射源和探测器分别安装 在被测设备外壁两侧,当被测介质密度发生变 化时,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强度就会随之变化。 探测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闪烁晶体、光电倍增 管、高压电路、前放电路。进入探测器里的γ 射线被闪烁晶体接收,将它转换成微弱的闪烁 光子,再由光电倍增管将它转换成电脉冲信号, 送给前放电路处理(放大、甄别、整形)。高 压电路负责提供光电倍增管工作所必需的直流 高压,范围一般在 800~1300V。出来的电脉 冲信号经专用电缆送到主机进行处理,进行显 示并输出标准4-20mA电压电流信号。
放射源的防护
Γ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 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
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 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 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 距离防护: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 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离放射源越远,接 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 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 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2、放射源作业区域,悬挂明显警告标牌,未经许可,任何人不 得靠近放射源区域或在放射源附近长时间滞流。
3、放射源在运输、移动时用铅罐装存。 4、在设备维修调试或临时停用,必须将放射源装入铅罐并及时
存入专用仓库。 5、放射源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应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
维修人员应经辐射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得从 事维修等事项。 6、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严防放射源丢失或被盗,定期向有关环 保卫生、公安等部门报告防护情况,并接近有关的测试监督检 查。 7、负责调试检修防护工作,配有专业技术人员。
探测器安装方式
与放射源的安装方式完全相同,采用外壳固 定卡套安装在被测介质容器壁的外测,这种 安装方式的优点是安装简单,定位准确,安装 过程对容器本身的结构改造小。采用这种 安装方式应保证探测器安装位置应对准放 射源并且固定牢靠。
仪表安装位置
微处理器的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 接与探源等安装在现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安装省力,现场标定简便,缺点是仪表放在现 场离主控室较远,不便集中管理,由于现场条 件较差,不利于延长仪表使用寿命。另一种 方法是,微处理仪表集中安装到监控主控制 室,这样做的优点是便于仪表集中管理,仪表 工作环境稳定,使用效率高,不利的是所用信 号电缆较长,仪器标定工作量较大。比较而 言,第二种方式较好。
3:正确操作:按要求对放射源正确开启或关闭,若要对放射源 外围设备进行操作,则必须保证在放射源安全关闭后操作。
4:警示标志:所有操作完成后在撤离现场前,必须放好安全警 示标志,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
注意!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识别 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 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 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 立刻远离现场撤到安全位置并把情况及时通告专门管理部门 或人员。
料位计的工作原理
源和探测器安装在被测介质容器外壁。信 号电缆将探测器和微处理器连接在一起。 从放射源发出的高度集中的辐射线穿过容 器壁,被容器内的介质阻断,闪烁探测器接 到的辐射量与容器内被测介质的液位成反 比。辐射信号经SC3000微处理器处理后, 它所代表的液位就被计算出来,液位接着 以电压或毫安信号输入到客户的PLC或DCS 上进行控制或跟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