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
花岗岩描述

研究目的: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岩性特性,探讨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其服从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研究结论:目前国内外对标贯实测击数进行杆长修正没有一致意见,建议使用实测击数,可使野外编录、判别的操作性更强.通过实测结果来看,锤击数在15≤N<30范围内可定名为残积土,锤击数在30<N≤50范围内可定名为全风化土.经统计分析认为,深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型分布为正态分布.普17:52:21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
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
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
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
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
祥虎2008-09-26 17:32:19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
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祥虎2008-09-26 17:35:01都有了,你慢慢看,我要买菜了。
祥虎2008-09-26 17:33:01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
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安全风险评价

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安全风险评价发布时间:2022-11-07T02:53:54.83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7月第13期作者:张丽平[导读] 为保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预防高速公路高边坡失稳的发生,本文通过现场地质调查与测试、岩体力学试验与指标研究、极限平衡计算等技术手段,张丽平广东省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 523000摘要:为保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预防高速公路高边坡失稳的发生,本文通过现场地质调查与测试、岩体力学试验与指标研究、极限平衡计算等技术手段,查明边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获得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分析边坡安全系数,揭示边坡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机理,并根据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建议措施,以保证边坡的安全。
关键词:高边坡、变形、稳定性、评价引言项目区位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三标段东行方向右侧,距凤岗服务区约2km,该边坡总体为岩土质路堑边坡,修建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开挖形成,边坡总宽约172m,最大坡高约50m,坡向20°。
边坡现分六级,整体采用分级削坡+格构梁+锚杆(索)+梁间绿化+截排水的治理方案,局部采用浆砌石挡墙护面,边坡第6级以及边坡坡顶植被较发育,主要为灌木、杂草及少量乔木。
据原设计方案变更后的方案,一级边坡坡率1:0.5,采用12m长C32mm锚杆砼框架,框架梁内放置植生袋填土植草;第2~3级采用边坡坡率1:0.75,采用9m长φ32mm 锚杆砼框架,每2个框架梁内设6φ15.2mm点锚加固,锚索长度30m,第4~5级边坡坡率1:1~1:1.25,采用人字形骨架防护,人字形骨架内10cm厚挂铁丝网喷混植草。
1地质环境条件1.1气象水文场地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差振幅小,季候风明显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23.1℃,日照时数充足。
场地内气象灾害主要为热带气旋、暴雨,雨量分布不均匀,呈双峰型:主峰出现在5~6月,称“龙舟水”;次峰在8~9月称“白露水”。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各种半成岩。
完整
程度
结构面发育程度
主要结构面
的结合程度
主要结构
面类型
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104结合差块状结构104结合差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0402结合好镶嵌碎裂结构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0402结合好或结合一般各种类型结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差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质类型结构体性状结构面发育情况岩土工程特征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整体状结构巨块状岩浆岩和变质岩巨块状以层面和原生或构造节理为主多闭合间距大于15m一般为险结构
2000
4.0
0.080~0.1333
2500
9.6
0.192~0.320
3000
18.5
0.370~0.6167
3500
30.6
0.6120~1.020
4000
46
1.53~2.30
4500
64.6
2.15~3.23
5000
85
5.6667
5800
128.2
岩石纵波速度Vp与抗压强度R石对应关系
岩体质量分类及承载力表
0.90≥f,>0.75
0
1.60≥f,>1.40
2.5≥c,,>2.00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别1.岩体风化的基本特征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其中影响岩石风化的风化营力主要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及生物有机体等。
同时按照风化营力的类型及引起岩石变化的方式,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与原岩相比,风化使岩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建筑上的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则增加了,使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2.岩石风化的判别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 岩石颜色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为颜色的差异。
如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风化后,在风化壳剖面由上往下则变为:黄绿色、黄褐色、棕红色、红色,这是从整体看的。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f干/f湿V 0.75为软化岩石。
岩石质量按RQD分为:好的RQD >90%;较好的RQD=75〜90% ; 较差的RQD=50~75% ;差的RQD=25~50% ;极差的RQD V 0.25%0
岩层厚度划分:巨厚层h> 1m;厚层1 >h> 0.5; 0.5 > h>0.1 ; h< 0.1。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岩体质量基本分类
岩石纵波速度V p与抗压强度R石对应关系
岩体质量分类及承载力表
注:1/6R w, 1/4R w
坝基岩体力学参数
,,
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断与抗剪强度
坝基岩体允许承载力经验取值。
要区分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

要区分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一般根据肉眼观察、实践经验、试验指标来区别。
1.肉眼观察判断:首先从风化程度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岩块通体风化,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均已明显风化蚀变,而中风化花岗岩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矿物胶结较好,风化较弱,仅裂隙部位能见风化迹象。
其次从岩芯完整性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结构,岩芯呈碎块状、饼状;而中风化花岗岩大多呈镶嵌碎裂结构,岩芯呈短柱状或块状。
2.实践经验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用合金钻头能钻进,岩质较软,岩块手折可断,锤击即碎,声哑,泡水软化较快;而中风化花岗岩用合金钻头难以钻进,岩质较坚硬,岩块手折不断,锤击不易碎,声较脆哑,泡水软化缓慢。
3.试验指标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MPa,剪切波速<800m/s;中风化花岗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60MPa,剪切波速一般800~2000m/s。
首先你得读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地层分布要非常理解。
看报告对岩石的性状是怎么描述的,施工人员应该从这几方面判断:1、颜色一般含铁的岩石都是红褐色的,含锰的都是黑色的。
2、硬度强风化岩石通常很软,很容易碎,拧碎后有好多石粉,中风化岩石碎后棱角分明,划手有刀割感觉。
最好的方法是拿到勘察时候取上的岩芯,拿来对比就不会错了。
花岗岩风化带的特点

花岗岩风化带的特点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自地表往下各有不同,根据解体和变化程度可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六级别。
有关规范采用地质定性及定量数据来界定风化分带,概括性地描述了岩石一般存在的风化特征。
一、风化分带及地质特征1、早期的残积土地质分带仅局限于砖红色、灰黄色及红、黄、白混色网纹结构且不具母岩结构特征的风化带顶部粘土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以后,工程勘察中普遍将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风化层归入残积土,已属于工程分带概念。
2、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层地质特征表现为:矿物中长石已全部风化成散状高岭土,黑云母已消失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
颜色以灰黄褐黄或灰白色为主。
3、残积土层自上而下具有:顶部粘土层坚硬~硬塑,标贯击数一般8~14击;其下刚进入似母岩结构的粘土层段强度较低呈可塑~硬塑,标贯击数一般9~11击;再往下因风化程度减弱强度逐渐增加,标贯击数也随深度而递增。
与下部全风化带的主要区别为:顶部表层不具母岩结构,下部母岩结构不清晰,无黑云母,铁锹可以挖掘。
标贯击数参考国标规范取小于30击。
二、全风化花岗岩1、颜色以灰黄、褐黄或灰白色为主母岩结构已清晰辨认,岩体呈不具粘性的砂土状。
矿物中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可见黑云母风化残余标贯击数可参考国标规范取30~50击自然剖面可见铁锰质渲染节理裂隙面痕迹。
2、此层与上部残积土的主要区别在于:母岩结构清晰,砂土无粘,挖掘已无法用铁锹,用镐易挖,可见黑云母残片;与下部强风化带的区别主要在于: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岩体呈砂土状,岩块浸泡在水中3~5min可否崩解是与强风化带最简单的区分方法。
三、强风化花岗岩1、颜色以灰黄、褐黄色为主,矿物颜色及硬度变化显著,斜长石风化剧烈,正长石及黑云母基本完好,风化裂隙发育。
标贯击数大于50击。
此带可再分为上部散体(砂土)状强风化和下部碎裂(碎石)状强风化两段。
2、散体(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母岩体已完全破坏分解,呈砂状组合体,用镐易挖掘,开挖扰动后呈散状砂砾,含细粉质颗粒较少。
岩石及土的分类

粉质粘土
稍湿,可塑(硬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强,含少量粉粒,(无 摇振反应,切面光滑(粗糙),稍有(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坡(洪、冲、 残)积而成。 粘土是指IP>10,且粒径>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土质量的50%,其中 10<IP<=17的为粉质粘土。
砂质粘性土
岩
次有角闪
火山岩
类 片状构 造
片岩
石等滑石片岩 滑石、绢云母为 超基性岩,白云质泥灰
主,其次有绿泥石、方解石等绿
岩
泥石片岩 绿泥石、石英为主, 中基性火山岩,白云质
其次有滑石、方解石等
泥灰岩
重要岩浆岩图片
玄武岩(喷出岩、基岩)
安山岩(喷出岩)
二长岩(中性岩)
辉绿岩(岩浆岩、基岩)
花岗岩(深成岩、酸性岩)
岗岩,坚实的片麻岩,辉绿岩,玢岩,中粗正长岩。
八类土(特坚石) 坚实的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坚实的玢 用爆破方法开挖。
岩、角闪岩、辉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最
坚实的辉绿岩、石灰岩及闪长岩,橄榄石质玄武岩,
特别坚实的辉长岩、石英岩及玢岩。
杂填土
杂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砂、砾、砼块等建筑垃圾,土层结构松散,尚未完成 自重固结。 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 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 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 以描述。 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一 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主要考虑的是杂填土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
要区分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一般根据肉眼观察、实践经验、试验指标来区别。
1.肉眼观察判断:首先从风化程度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岩块通体风化,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均已明显风化蚀变,而中风化花岗岩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矿物胶结较好,风化较弱,仅裂隙部位能见风化迹象。
其次从岩芯完整性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结构,岩芯呈碎块状、饼状;而中风化花岗岩大多呈镶嵌碎裂结构,岩芯呈短柱状或块状。
2.实践经验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用合金钻头能钻进,岩质较软,岩块手折可断,锤击即碎,声哑,泡水软化较快;而中风化花岗岩用合金钻头难以钻进,岩质较坚硬,岩块手折不断,锤击不易碎,声较脆哑,泡水软化缓慢。
3.试验指标判断: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MPa,剪切波速<800m/s;中风化花岗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0~60MPa,剪切波速一般800~2000m/s。
首先你得读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地层分布要非常理解。
看报告对岩石的性状是怎么描述的,施工人员应该从这几方面判断:1、颜色一般含铁的岩石都是红褐色的,含锰的都是黑色的。
2、硬度强风化岩石通常很软,很容易碎,拧碎后有好多石粉,中风化岩石碎后棱角分明,划手有刀割感觉。
最好的方法是拿到勘察时候取上的岩芯,拿来对比就不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