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沥青面层设计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沥青面层设计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沥青面层设计方法:
1. 地面准备:在施工前应对路面进行清洗,局部修补和处理,确保路面表面完全清洁、牢固,成形度良好。
2. 施工材料准备:罩沥青面层使用实现混合料,包括热沥青、碎石、瀝青和骨料等按照配比用量。
3. 采用水平摊铺: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摊平后,再进行滚棒扫洗舗平,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缝隙均匀且密实,控制密实度在85-90之间。
4. 加罩沥青面层:将实现混合料铺设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盖层厚度为3-5厘米,呈等厚度平坦分布,并用滚棒压实,使混合料表面完全光滑,达到设计要求。
5. 完成后检查:检查结果是否符合性能要求,如松动度、耐久性、密实度等。
6. 平整度检验:通过仪器检测平整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补救,直至达到要求。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
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造方案。
关键词:路面施工沥青反射裂缝力学分析1反射裂缝力学分析1.1对称荷载作用下,当加铺层的厚度小于17cm时,裂缝尖端处于受压状态。
应力强度因子ki=0,kii=0,旧水泥路面中的裂缝属于闭合型裂缝。
而当加铺层厚度超过17cm后,裂缝尖端处于受拉状态,此时属于张开型裂缝。
1.2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呈减小趋势。
这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加铺层厚度有利于降低面层底部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
但面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的程度趋于缓慢。
1.3胎压对加铺层断裂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重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破坏情况严重。
1.4格栅模量对加铺层开裂性能的影响较显著。
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值不断减小;当格栅模量超过2000mpa后,继续增加格栅模量,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的减小速度逐渐变慢。
1.5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对加铺层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
由此可见,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时,应选用密级配,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2施工材料要求2.1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集料2.2.1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碎石应采用捶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不得使用颚板式轧石机破碎。
2.2.2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了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要求细集料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性能。
沥青摊铺调平量计算公式

沥青摊铺调平量计算公式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调平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因此,正确计算摊铺调平量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沥青摊铺调平量的计算公式,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计算摊铺调平量,确保施工质量。
沥青摊铺调平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调平量 = (摊铺厚度设计厚度)/ 摊铺宽度。
其中,摊铺厚度是指实际摊铺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设计厚度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摊铺宽度是指摊铺机一次摊铺的宽度。
在实际施工中,摊铺厚度和设计厚度可以通过施工图纸和现场测量获得,摊铺宽度可以通过摊铺机的参数获得。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就可以得到摊铺调平量的数值。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摊铺调平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摊铺厚度和设计厚度的单位一致,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毫米为单位。
2. 摊铺宽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
3. 在计算摊铺调平量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舍五入,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
除了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辅助计算摊铺调平量,比如使用摊铺机上的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摊铺厚度和宽度,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自动计算摊铺调平量。
正确计算摊铺调平量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的摊铺调平量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计算和控制,确保摊铺调平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摊铺厚度偏大或偏小,就需要及时调整摊铺机的工作参数,以保证摊铺调平量符合要求。
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摊铺调平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摊铺调平量偏大或偏小,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避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总之,沥青摊铺调平量的计算是沥青路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由于运营时间过长及车辆日益重型化等趋势的影响,港区一些早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基于成本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的考量,旧路改造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
根据坦桑尼亚尼雷尔大桥及引道工程港口区域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的案例,介绍施工技术要点。
标签: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改造;加铺沥青一、工程概况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港口区域与新建引道连接的路面结构为20 cm厚连续配筋混凝土板+28 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土工布+级配碎石垫层。
随着港口业务的繁忙,路面交通量增大,超载、重载现象严重,导致路面过早出现露骨、坑槽、断板等病害。
在项目开工后我们作为承包商建议对该水泥混凝土结构道路进行加铺沥青面层的提升质量改造与新建的引道匹配。
二、加铺设计方案(一)考虑因素(1)旧有道路路基和路面的现状质量是加铺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既有道路总体情况的调查,路基总体状况较为良好,局部路面存在病害隐患。
此外,为了达到路面提质的效果,在加铺工程中还应考虑结合预防性养护,以保障行车安全。
(2)做好加铺前旧路路面的处治。
在进行沥青面层加铺前,最好对旧有路面存在的病害进行一定的处治,这样做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加铺层的有相结合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加铺方案设计中,还应涉及到旧有路面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尽可能地减小原有水泥板块的竖向弯沉差以及横向收缩应力,强化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耐久性。
(3)根据路面状况调查结果,应对旧有路面进行稳固处治,优选加铺层结构,并做好各层间粘接和接缝防反射裂缝处治,之后进行沥青面层的加铺。
(4)考虑经济合理性以及实施可行性因素。
在进行加铺工程的过程中,应根据改造路段的病害、交通量等情况确定工程标准,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加铺结构,兼顾加铺设计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港区道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交通量大、重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加铺结构设计(1)确定加铺层的厚度。
浅析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的施工办法

浅析 旧水泥砼路 面加铺沥青砼 面层的施工办法
沈 月 惠
( 江苏健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江 苏 溧阳 2 1 3 3 0 0)
【 摘 要】 本 文对旧水泥砼路 面加铺 沥青砼 面层 的施工 实践 ,
6 防 裂 贴 施 工 技 术 要 求
总结了加铺沥青砼厚度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要求、施
工质 量 控 制 要 点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键词 】 施工 方法 ;施工技 术 ;质量控 制要点
1前 言
铺贴防裂贴之前 , 先在清 理好 的基面上涂刷基面专用处理剂 ( 清 洁剂) 。施工 时可采用 滚刷 或涂刷 ,每平方用量为 0 . 2 ~O . 3 K G ,其 目的是将基 面上 的残 留粉 尘固结,提高 防裂贴 的粘结效果 。基面专 用处理剂表 面干 后 ( 以不 粘手 为准 ,一般 0 . 5 ~l h )即可铺贴防裂
将防裂贴原地掀 起一半对 叠,再从防裂 贴中部边撕除 下面 的隔离纸 边 拉 向 前 铺 贴 , 使 防 裂 贴 平坦 地铺 在 原位 置 基 面 上 , 随后 按 照 上 述 方 法 再施 工 另一 半 防裂 贴 。 铺 设 完 毕 后 ,用 沙 包 或 者 压辊 将 防裂 贴压 平 ,排 除粘 贴面 气 体 。 遇 两 块 防 裂 贴 搭 接 , 宽度 应在 8 ~1 0 c m ,搭 接 处 用 压 辊 压 实 ,使 其 粘 结 牢 固 。 随后 在铺 贴 好 的防 裂 贴 上 摊 铺 沥 青 混 合料 。 7粘层油施 工技术要求 为保证层间联结,提高路面质量,在沥青层与水泥板之 间以及 上下沥青层之间设置粘层油,粘层油的施工采用洒布 车喷洒 。结构 层表面清除干净 ,一般需经过清扫一 气吹 水冲才 能完成 ,使结 构 层 顶 面 集 料颗 粒 分部 外 露 。 待表面干燥后浇洒粘层 。沥青用量应符合有关 规范要求 ,并应 做 到 喷 洒 均 匀 。洒 布 数 量 宜 通 过 试 验 确 定 。一 般 宜 为 0 . 3 ~O . 5 L / f I l 2 。 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层,浇洒粘 层沥青 后,严 禁除沥青 混 合 料 运 输 车 外 的 车辆 、 行人 通 过 。 8聚 酯布施工技术 要求 为减少或延缓水泥板块接缝 向上发展导致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 射 裂 缝 ,设 计 采 用 增 设 聚 酯 纤 维 布 对 沥 青 面 层 反 射 裂 缝进 行 处 治 , 聚酯 纤维 布 材 料 技 术 指 标 应符 合有 关 规 定 。 8 . 1 基 层表 面 处 理 ( 1 )新 旧板 块 交 界 处 需 进 行 处 理 ,路 面 上 突 兀 部 位 予 以铲 平 , 较 严 重 凹 处应 采 用 沥 青 砼 填 平 , 路面 应 尽量 平 整 。 ( 2 )用专用工具将路面清扫干净,并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 8 . 2 喷 洒 沥 青粘 层 油 ( 1 )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油 ,需破乳水分蒸发后方可施工 ,采 用 热 沥青 油 ,温 度 保 持 在 1 5 0 ~1 8 0度 。 ( 2 )撒铺粘层油 ,横 向范围应 比聚酯布宽 5 ~1 0 c m 。根据 旧路 路面粗糙度油温影 响,用量为 0 . 8 ~1 . 2 L / m ,均匀喷洒,要严格控 制沥青撒布车撒布沥青粘层油 。 ( 3 )对 整 幅道 路 的 聚酯 布 铺 设 ,采 用 沥 青撒 布 车 撤 布 粘 层 油 。 9 沥 青 砼 面 层 施 工 9 . 1 原材 料 控 制及 试 配 沥青砼面层材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前对各种材料进 行 调 查 试 验 和 配 合 比设 计 。配 合 比 设 计 应按 照 规 定要 求 的 “目标 配 合 比一生产配合 比一生产配合 比验证 ”步骤进行。 9 . 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 1 )在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 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 合 温度 和 时 间等 进 行 全 方 位 的 控 制 , 以提 高 混 合 料 的 摊铺 效 果 。 ( 2 )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其充分覆盖 ,以防止沥 青在高温 时受阳光、空气所造 成的氧 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 9 . 3沥青 混合料 的摊铺 ( 1 )平整度 的控制 为了控制 摊铺 时的平整度 ,摊铺机熨平板 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 有 一个 准 确 的基 准 面 。 ( 2 )摊 铺 温 度 控 制 ( 下转 第 1 2 3页 )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旨在提升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舒适性。
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旧路面的清理、处理、表层处理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设。
二、施工前准备1.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沥青混凝土料、活性剂、沥青、矿料和砂石等;2.施工设备准备:准备铺设机械、摊铺机、压路机、温控机、烘干机等;3.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路面情况,设计合适的施工方案;4.施工团队组织:组织专业人员组成施工团队,明确分工和职责。
三、施工步骤1.旧路面清理:清理旧路面上的杂物、油污和残余材料,确保路面干净整洁;2.旧路面处理:对旧路面进行修补,填补裂缝、修复坑洞,并进行水泥浆封底;3.表层处理:对旧路面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度符合要求,并进行涂覆底漆;4.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将经过处理的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确保均匀、密实;5.初期压实: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初期压实,确保密实度;6.平整处理:对初期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度更好;7.温度控制:使用温控机或烘干机对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温度控制,确保固化效果;8.终期压实: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终期压实,确保路面牢固耐久。
四、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巡查: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巡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2.材料检测: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3.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数据,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4.质量验收:对施工完成的路面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封闭: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确保施工区域安全;2.道路标志设置:在施工区域设置道路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3.防护装备使用: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劳保鞋等防护装备;4.施工现场警示: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慢行。
六、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进度。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

浅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摘要: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并详细叙述了三种加铺的沥青面层的计算方法,从而对今后公路沥青加铺工程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路况调查与评定;病害处理;沥青加铺层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调查与评定路面状况是指路面在被调查、评价时所具有的外观和内在状态,也称为路面使用性能。
通常外观状态表现在路面破损和不平整,内在状态有路面强度和抗滑性能。
通过路况调查以确定路面破损类型,路面破损一般分为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
一般说来,路面出现结构性损坏都要伴随功能性损坏,但路面出现功能性损坏不一定出现了结构性损坏。
对于功能性损坏可通过加铺罩面使其功能得以恢复,对于结构性损坏,通常要对损坏路面进行彻底的翻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规范》规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平整度; (2)破损状况; (3)结构承载力; (4)抗滑能力。
(1)平整度调查与评定路面结构出现损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也即影响路面的行驶质量。
因此,可以通过平整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路面的损坏状况。
路面平整度的调查指标为国际平整度指数,国际平整度指数是以标准车1 km行驶距离,车身纵向位移的累计值表示路面平整度。
(2)破损状况调查与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
断裂类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指沉陷和胀起;接缝类主要指接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和拱起等;表层类主要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路面损坏状况调查主要是调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病害的数量和损害的轻重程度。
评价标准见表1。
表1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3)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调查与评定结构承载能力的测定一般可分为无破损试验和破损试验两类。
破损类试验,是从路面各结构层内钻取试件,在实验室内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各项计算参数,由此计算出结构的承载能力;无破损类测定,不需破损路面结构,通过测定路面结构的最大弯沉值,来分析判断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见表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多指标设计方法讨论

参 考文献
[ ]T 5- 20 , 1 JG D 0 0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 S. [ ]T 4- 2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2 JG F0 04。 S 3 T D 0 20 公路路基设 计规范[ ] JG 3 - 04, S.
Ab t c T h a l f r d b i e e t o a t n ef r , k n f m xu e w t s r t o te s mpe ome y df r n mp ci f t t e r mit r i AK 一1 r d d a t a f c o o s a o h ga e n i 6 —
2 国 ̄ I IB水泥混 凝土路面 加铺沥青层 的设计 方法 , 国外 旧水 泥混凝 土路面加铺 沥青层 的设 计方法 包 括 C E经 验 法 、 A H O 经 验 法 、 沉 法 、 R O A ST 弯 AE
( ut eerh E gnes 法 四 种 方 法 ,其 中 以 A snR sa n ier) i c
[ J GF 0—20 , 4]T 4 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 S. [] 5 徐培华 , 陈忠达. 路基路 面试验检测技 术[ . M] 北京 : 民交通 出 人
版 社 .0 0 20 .
An l sso a t r n l e c n r st fAs h l x u e ay i fF co s I fu n i g Po o i o p atMi t r y
意义。 目前最为常 用的两种 国外 旧水泥混凝 土路 面加铺沥青层 的设计方法 : A H O经验法和 弯沉 法, A ST 在此基础 上, 加入车辙评定指标—— 剪应力指标 , 以板裂缝处弯沉差、 并 板裂缝处补 强层断裂 以及《 公路 沥青路面设计规 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道路工程为城市支路或四级公路标准,罩面层厚度设计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及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并结合以往实施的沥青路面工程实践经验,综合考虑防止反射裂缝的要求及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计算。
(1)交通分析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以下简称规范)表3、0、1,四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10年。
由表A 、2、4,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0、
54。
取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按式A 、2、4计算,剩余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
η⨯⨯-+⨯=r
t r s e g g N N 365]1)1[( (A 、2、4) Ne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能承受的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轴次/车道);
t ——设计基准期(a);
r g ——基准期内货车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以分数计);
η——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分布系数,按表A 、2、4选用,本工程选取参数0、54。
4101026.254.003
.0365]1)03.01[(10365]1)1[(⨯=⨯⨯-+⨯=⨯⨯-+⨯=ηr t r s e g g N N 次 由规范表3、0、7可知,属轻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
根据规范8、6、4条的规定,初拟沥青混凝土面加铺层厚度为0、09m,由40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与50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两层组成。
(3)混凝土基层刚度半径
混凝土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4、5MPa,相应的弯拉弹性模量为29GPa,泊松比为0、
15。
粗集料为砾石的混凝土热膨胀系数c α=10×10-6/℃。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 E 取300MPa 。
按式(B 、2、2-3)计算混凝土面层板的弯曲刚度c D :
m MN h E D c c c c •=-⨯⨯=-⨯⨯=42.14)15.01(1218.029000)
1(1223
23
ν 按式(B 、2、2-2)计算路面结构总相对半径g r :
m E D r t c g 44.0)300
42.14(21.1)(21.13131=⨯== (4)荷载疲劳应力
按式(B 、2、2-1),设计轴载与极限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
MPa P h r s c ps 937.110018.044.01047.11047.194.0270.0394.0270.03=⨯⨯⨯⨯=⨯=----σ
MPa P h r m c pm 479.213018.044.01047.11047.194.0270.0394.0270.03=⨯⨯⨯⨯=⨯=----σ
由m h c 18.0=,t c E E =29000/300=96、67,查图C 、1、2得,a ξ=1、97。
按式(C 、1、2-1)、式(C 、1、2-2)计算有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混凝土基层板在设计轴载与极限荷载作用下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为:
MPa h ps a a psa 594.1937.1)09.097.11()1(=⨯⨯-=-=σξσ
MPa h pm a a pma 039.2479.2)09.097.11()1(=⨯⨯-=-=σξσ
按式(B 、2、3-1)计算疲劳应力系数:
77.1)1026.2(057.04=⨯==λe f N k
按B 、2、1条,取应力折减系数r k =1 ,综合系数c k =1
按式(B 、2、 1)计算混凝土面层的荷载疲劳应力,按式(B 、2、 6)计算最大荷载应力: MPa k k k psa c f r pr 821.2594.1177.11=⨯⨯⨯==σσ
MPa k k pma c r p 039.2039.211max ,=⨯⨯==σσ
(5)温度疲劳应力
根据表3、0、10,Ⅳ区,无沥青上面层时,温度梯度为89℃/m,a h =0、09m 时,查表C 、2、1得温度梯度修正系数t ξ=0、645,则温度梯度g T =89×0、645=57、4℃/m 。
按式(B 、3、 3-1)、式(B 、3、 3-3)计算综合温度翘曲应力与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L B :
03.344
.0343=⨯==r L t 085.1)03.3cosh()03.3sinh()03.3sin()03.3cos()03.3sin()03.3cosh()03.3cos()03.3sinh(1cosh sinh sin cos sin cosh cos sinh 1=++-=++-
=t t t t t t t t C L 869.0)085.11(131.0085.177.118.048.4=-⨯-⨯⨯=⨯-e B L
按式(B 、3、 2)计算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最大温度应力为:
301.1869.02
4.5718.029*********max ,=⨯⨯⨯⨯⨯==-L g
c c c t B T h E ασMPa 查表B 、3、4,Ⅳ区,t α=0、841,t b =1、323,t c =0、058。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t k ,按式(B 、3、
4)计算:
363.0]058.0)5
.4301.1(841.0[301.15.4])([323.1max ,max ,=-⨯=-=t b r t t t r
t c f f k t σασ 按式(B 、3、 1)计算混凝土板温度疲劳应力:
MPa k t t tr 472.0301.1363.0max ,=⨯==σσ
由c h =0、18m 与MPa E c 29000=,查图C 、2、1,得a ,ς=0、96
按式(C 、1、2-1)、式(C 、1、2-2)计算有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混凝土基层板温度疲劳应力与最大温度应力:
MPa h tr a a tra 513.0472.0)09.096.01()1(,=⨯⨯+=+=σςσ
MPa h t a a tma 414.1301.1)09.096.01()1(max ,,=⨯⨯+=+=σςσ
(6)结构极限状态校核
查表3、0、1,四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目标可靠度为70%,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
再查规范P62表3-1,确定可靠度系数r γ=1、1,按式(3、0、4-1)与式(3、0、4-2)计算: 667.3)513.0821.2(1.1)(=+⨯=+tra pr r σσγ≤r f =4、5MPa
798.3)414.1039.2(1.1)(max ,=+⨯=+tma p r σσγ≤r f =4、5MPa
因而,所选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0、09m),使得混凝土基层不仅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也可以承受最重荷载在最大温度梯度时的一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