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 引言1.1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能够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同时,通过乡土资源的引入,历史课堂不再只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实践性。

此外,乡土资源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因此,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2 乡土资源概述乡土资源是指地域特色显著、与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乡土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历史文物、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

乡土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素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乡土资源的特点包括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代表性和丰富性。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乡土资源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

乡土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地方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让他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家乡,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地引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正文2.1 乡土资源如何引入历史课堂乡土资源如何引入历史课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乡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浅谈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3运 用 乡土 癸 源 , 学 生 的社会 实践 活 动提 供依 托 . 为
个缩影 , 是祖 国历史长河 的支流 。热爱祖 国要从热爱
家 乡开始。 家乡独特的民族 风情 、 多元 的文化 、 丰富的特 产让我们引 以为荣 ,更是 激发 和培养学 生热爱家乡 、 热 爱祖 国思想情感 的生动教材。 而且乡土历史与祖 国历史 紧密相连 , 对学生理解课 本知识 、 形成学科 能力起 着众 多辅导材料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 运用乡土资料
的发展过程 , 体会到历史与现今 的区别和联 系。有些史
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从 而增加对历史 的亲近感 。
因此 , 我在历史课堂 教学 中, 非常重视运 用 当地 的文 都
物古迹 、 历史故事 、 民众 方言等乡土资源。例 如 , 把文物 古迹 、 民居 、 古 古遗 物等通过 录像 、 照片 、 图片 的形 式带 进课堂 , 把革命 故事 、 历史故事 通过 口述或投 影 、 灯片 幻 的形式带进课堂 , 有时还会邀请 当地 老革命 到学校为学 生讲革命故事 。为了让 学生更通俗 、 更形象地 理解历 史
物古迹 ( 贺州贺街 临贺故 城 )并 写观后感 或调查报告 、 , 小论文等 ,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 , 而且提高了能力 , 使
历史真正与生活相结合 , 与实际相结合 。
二、 乡土史教学有助于挖掘学 生的各种能力
历 史学科研究 的范围之 大 , 面之广是其他学科 所不
能 比拟 的。 乡土史教学 , 特别是乡土史社会调查 、 野外考
实还 可以让学生调查访 问, 使学生从 中得到一些感性认 识, 培养学生的情操 。 同时 , 由于乡土史教学形式的灵活
多样 , 因而有助于学生记忆力 的培养 。通过乡土史 的教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每个地方所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各种传统文化。

乡土资源丰富多样,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通过充分挖掘和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有效运用的方式以及具体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最真实的历史资料,是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和文化。

通过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在讲解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考察当地的古迹、古文物或是一些传统习俗等,从而使历史变得更加具体、更有生活感。

2.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乡土资源的运用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差异很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贴近教学的实际情况。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乡土资源是每个地方独有的,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1.调查实地考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博物馆、古迹、文化遗产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实际感知。

2.开展讲座和专题研究老师可以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或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开展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活动。

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学生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拓展他们的历史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3.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课外拓展在学校课程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实地体验传统手工艺、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开展实地考察等方面,详细阐述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课堂教学设计1. 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乡土资源,比如文物、古迹、传统工艺等,以便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真实的感知。

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人物、独特的历史文化等作为课题,通过教学实例、多媒体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融入当地乡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可融入当地的乡土文化元素,使学生更贴近历史。

可以通过古代建筑群、民俗习惯、民间艺术等,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可以开展学生的实地观摩、参与体验,使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打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小故事演绎、历史文物展览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增强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资源选择1. 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收集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和风貌变迁。

这些视觉化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分析图片、视频,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2. 文物、实物展览可以利用当地的文物、实物资源,开展展览活动。

教师可以联系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借用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文物或实物,搭建专题展览。

学生可以在展览中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物证,通过参观与互动,加深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3. 历史文化街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通常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场所。

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成长和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整合运用的途径和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

一、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1. 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史书资料。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遗迹和史书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源,通过挖掘和整理,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和教学素材。

2. 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民俗风情、地方戏曲、乡土美食等,这些传统文化反映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为历史课堂增添生动的教学内容。

3. 接地气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中充满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增强其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兴趣。

2. 开展地方调研和实地考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方调研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3. 组织乡土文化体验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乡土文化体验活动,如观赏地方的民俗表演、品尝地方的特色美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4. 创设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课程。

教师可以创设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课程,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

通过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拓展历史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中国农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运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生动教材。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生动化教材,通过展示当地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在教授古代农业技术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到农村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农业生产的知识。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时,可以邀请当地的老人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实践载体。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实践载体,通过开展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民风民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生活的多姿多彩。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加全面深入,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嘿呀,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那用处可老大了!比如说,咱可以用家乡的古老建筑来举例呀!就像咱村里那座几百年的老祠堂,那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啊。

每次讲到古代建筑风格的时候,把这个老祠堂抬出来,学生们马上就能直观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啦!这不比干巴巴地讲理论有意思多啦!“哎呀,你们想想,这老祠堂经历了多少风雨啊,它是不是特别了不起!”
还可以讲讲家乡的传统习俗呢!比如过年时候的那些特别的仪式和活动。

“你们说,每年咱们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这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不就是历史在延续吗!”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历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再说说家乡的那些传说故事呀,简直就是趣味十足的历史素材!像村子口那棵大树下流传的神奇故事。

“同学们呀,难道你们不想知道那故事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吗?”通过这些故事,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反正啊,乡土历史资源就是一座宝库,咱可得好好利用,让历史课堂变得超级有趣、超级吸引人!。

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历史课程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学生而言,历史课程不仅是补充知识,更是认识自我、塑造人格、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历史课堂中,乡土资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让学生从身边的故事中感受到历史的变迁,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和渗透进行探讨。

I、细节渗透细节渗透是指通过探究历史事件中的物品、人物、场景、风俗等细节,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在乡土资源的运用中,细节渗透的表现突出。

例如,在故事说唐诗中,教师讲解《登高》这首诗的时候,不仅可以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生平,也可以讲解诗中所提到的“视野”、“青天”等细节;在介绍唐朝时期的诗词时,不仅可以介绍唐代文化的辉煌及其影响力,也可以讲解诗人的风度、人物的形象等细节。

这些细节的渗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

故事是乡土资源中渗透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文化和历史。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讲述相应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例如,讲述三国时期董卓传送火计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火计的防御作用,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董卓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攻击方式,进一步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特点;讲述岳飞护国战争的故事,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南宋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捍卫国家的精神,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军事才能和为人处事的品质。

这些故事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III、地域渗透地域渗透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学习某地区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内容。

地域渗透是乡土资源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

例如,讲述湖州秀水、恰当的环境营造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但让学生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色,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自然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讲述九江庐山,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庐山历代文人境遇,增强学生对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莹莹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年第06期
乡土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适当将其引入历史课堂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建设。

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教学。

一、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实践证明,深入了解乡土历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

而乡土观念的增强,是增强爱国主义观念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整理、观察分析乡土资源可以获取利用其他途径难以获得的信息,从而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1.利用地方人文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春秋战国时的无锡属于吴国的地域,古代先民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把无锡这块江南土地视为大本营,纷纷来到这里创建家园。

很多移民迁移到吴地后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一起,孕育出灿烂辉煌的吴越文化,培育了众多的英才,使无锡成为闻名遐迩的“人文秀区”。

如清代的外交大臣薛福成、民族工商业者荣德生等都在这里出生长大,并走向全国。

为此,在历史活动课的安排中,笔者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关无锡历史的活动课内容,例如:从家谱中了解无锡;通过搜集旧报纸、粮票了解过去的无锡。

我还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参观无锡惠山泥人厂和惠山寺,也曾邀请无锡的名人到学校作报告。

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使学生从活动中了解无锡,热爱无锡,建设无锡。

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中,无锡本地的学生回家查找自家的家谱,从家谱中来进一步了解以前的无锡,追溯自已家族的根。

外地学生获得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宽了历史视野,也反哺了课文中学习的历史知识。

2.乡土历史资源要科学地应用。

乡土资源作为教科书的补充,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情节生动的乡土历史故事,学生非常容易接受,通过讲述,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但同时也应注意乡土资源要科学地应用,要给乡土教材恰当的定位。

教科书是学生的“主食”,乡土资源是学生的“零食”。

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地用乡土资源取代教科书,只能配合教科书的进程恰当引用乡土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的设想
乡土资源通过历史课堂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知识之间相互交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使学生的历史知识不断增多,学习历史和其他学科的兴趣不断增强,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我们学科组一年的探讨和研究,主要的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并熟悉了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我们学科组通过讨论,正准备实践一种新的设想,那就是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活起来,而且开设第二课堂,吸引、培养历史爱好者,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借助“假日新视野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实地参观,还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由于我校生源比较特殊,外来民工子弟占的比例比较高,我们设想让外来民工子弟根据不同的家乡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查找自己家乡的历史资料,通过历史课堂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让所有的学生不仅了解无锡,而且更多地去了解祖国的各个地方,培养他们为祖国奋斗、为祖国争荣誉的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