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

合集下载

楚剧向警予观后感500字

楚剧向警予观后感500字

楚剧向警予观后感500字(最新版4篇)目录(篇1)一、介绍楚剧向警予的背景和剧情1.楚剧向警予是一部关于革命先烈向警予的电影2.电影讲述了向警予从少女时期到成为革命先烈的过程3.电影通过向警予的生平事迹,向观众传达了革命精神二、分析楚剧向警予的主题和价值观1.电影主题: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女性独立2.电影价值观: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3.向警予的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要勇于追求真理,坚定信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三、探讨楚剧向警予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1.电影采用纪实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2.电影通过音乐、画面、表演等手段,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3.向警予的扮演者杨采钰表现出色,塑造出一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正文(篇1)楚剧向警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通过向警予的生平事迹,向观众传达了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女性独立的价值观。

电影采用纪实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通过音乐、画面、表演等手段,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向警予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她勇敢地追求真理,坚定信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电影中,向警予的扮演者杨采钰表现出色,塑造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她的表演让人感受到了向警予的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

电影主题为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女性独立。

在当今社会,这些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向警予的精神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要勇于追求真理,坚定信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女性权益,让女性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楚剧向警予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也非常出色。

电影采用纪实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画面精美细腻,音乐深情动人。

在表现手法上,电影通过情节、角色和语言等方面,生动地展现出向警予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格。

目录(篇2)一、引言1.介绍楚剧向警予的背景和意义。

2.引出观后感的主题:对楚剧向警予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砺 品 行 ” 为 宗 旨 。 向警 予 得 到 消息 .很
想 出去 干 一 番 “ 真事 业 ”。 于 是 ,她 来 到 北 京 .拜 访北 大校 长 蔡 元 培 先 生 .并 结 识 了蔡和森 .二人结 下 了深厚 友谊 。 1 1 年7 ,向 警予应 蔡畅 之邀 .离 99 月
文 / 本刊记者王新华综合
向 警 予
向 警 予 ( 8 5- 9 8 ,原 名 向俊 19 12 ) 贤 女 .土 家 族 ,湖南 省 溆 浦 县 人 中
当地 进 步人 士 的 支持 .在 县城 西街 文 昌 阁 创 办 了 男 女合 校 的溆 浦 小 学 堂 并 担
共 党 员 .是 中国 共产 党 最 早 的 女 党 员 之 任 校 长 聘 请 进 步 青 年 任 教 员 。学 校 在


被 誉 为 “ 国 妇女 运 动 的先 驱 ” 。 我
她 的 主 持 下 .传 授 新 知 识 提 倡 新 风 尚 .宣 传 新 思 想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由一
向 警 予是 杰 出的 共 产 主义 战 士 、忠诚 的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 ,党 的 早 期 卓 越 领 导 个 班几 十个 学 生发 展 到八个 班 3 0 0 多人 , 人 .中国妇 女运 动的 先驱和 领袖 。 向 警 予 自幼 聪 明好 学 ,她 大 哥 向 培 养了不 少优 秀 的人才 。 1 1 年4 ,毛泽 东 、蔡和 森在 湖南 98 月
书 .改名 向警 予 。 在上 学 期 间 .她 关心 湖 南 女 子 留 法勤 工 俭 学 会 。 1 . .她 同 , 2J E 国 事 .当丧 权 辱 国 的 二十 一 条 签 定 蔡 和 森 、蔡 畅及 蔡母 葛 健 豪 等 3 余 人远 O 后 .她 和长 沙 的同 学 们 一起 走 上 街 头 演 讲 ,唤起 同胞们 救 国救 民的热情 。 1 1 年 夏 .向 警 予 从 周 南 女 校 毕 96

浅析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

浅析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

浅析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刘婕来源:《党史文苑》2008年第18期[摘要] 向警予是我党较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人物之一。

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妇女解放思想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教育求解放到留法勤工俭学期间的“根本社会改进”,再到担任妇女部长期间的“建立妇女运动统一战线”,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发展历程向警予是我党较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系统阐述中国妇女问题的先驱人物,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早期的以“教育求解放”、留法期间的“根本改造社会”、担任妇女部长期间的“建立妇女运动,统一战线”这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她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

一、以“教育求解放”为特征的早期妇女解放思想(1911—1919)向警予出生在偏远的湘西小县城溆浦,时逢清王朝内外交困、日趋没落的年代。

向警予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关心国家的兴亡。

其父向瑞龄是个比较开明的商人,对几个孩子的教育向来比较重视,向警予五岁时,父亲就指导她识字,并鼓励她外出求学。

向警予的大哥向仙钺思想开明,曾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经常在家纵论国事,这對向警予自幼产生忧国忧民的思想起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秋天,向警予考入了常德女子师范,随后转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

1914年秋,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校长朱剑凡因鼓吹新学和女权、倾向进步而被撤职。

向警予当时带领一些女同学,毅然退学,进了朱校长另外创办的周南女校。

周南女校素有“开湖南女界之先河”的盛誉,许多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都在此校任教,如徐特立,张维一等,他们学识渊博,不仅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教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格品德的培养。

在周南求学期间,向警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熏陶,她深为国家的衰败、人民的痛苦而焦急,心系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妇女,为求妇女完全解放的道路而呼喊。

试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试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试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摘要: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

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了妇女受的压迫是一种综合性压迫,其根源在于私有制和男权制;她主张妇女解放必须同国民运动相结合;她呼吁妇女加强团结,主张建立妇女组织和统一战线;并且强调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

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向警予妇女解放阶级压迫性别压迫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

她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事业,不仅从理论上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而且亲自领导和指挥广大妇女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她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于启发广大妇女的思想觉悟和指导中国的妇女运动的顺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正确思想。

一、妇女所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和男权制。

根据当今国际学术界的观点,妇女所受的压迫是一种综合性压迫,包括阶级压迫,种族压迫,性别压迫等等。

所以其受压迫的根源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压迫制度,民族压迫制度和男尊女卑的性别压迫制度等等。

哪种压迫是主要的要视各国的国情而定。

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中国妇女,头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身受代表中国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束缚,挣扎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不仅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的不到保障。

那么,她们所受的主要压迫是什么?其根源又在哪里?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妇女问题,认为中国妇女主要受的是阶级压迫,根源在于私有制。

“原始共产时代,人们每日共同的收获,刚足供给每日共同的消耗,并无所谓私有的财产。

……这个时代的妇女……因为生产上居重要地位,所以在社会上也居重要地位。

”[1]p104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产品的剩余,畜牧业、农业日益发达,“男子以长于战争和交易的缘故,地位陡然增高。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2015年9月4日是向警予诞生120周年的纪念日,向警予同志作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她崇高的人格,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直至献身的一生,为后人爱戴和景仰。

我们在研读《向警予文集》的时候,一种鲜明的感受浮现眼前,向警予除了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外,作为中国本土的女权领袖,她所阐明的妇女解放的立场观点,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本土女权主义思考。

几乎在各类百科词条中对向警予的简介都有“中国女权领袖”这样的评价。

国内对向警予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一般都称之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向警予的妇女运动观”等。

研究角度都是从革命的角度,强调向警予的革命者身份。

我们对向警予作为中国女权领袖的理论建树实在了解太少,以至于,我们一提到“女权”,会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妇女运动的产物,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甚至在当下,女权这个外来词feminist从五四前后被译为男女平等主义、女权主义,而现在则译为女性主义。

如何认识作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得从中国兴起“妇女解放”思潮说起。

几乎在19世纪西方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在谈妇女解放,在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则不仅仅是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就连主张新儒学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后来的梁漱溟等改良派,也在主张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者主张解放妇女,是认识到妇女的社会地位的从属性,类似无产阶级的命运,并因此受到父权制的剥削和压迫。

而当年新儒学的知识精英男性们主张妇女解放,是将中国的软弱,落后挨打,归结为中国妇女身体受到捶残――缠足,认为中国的妇女作为国民之母,裹足必然导致传种的弱势,为了强国富民,必须解放妇女。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解放妇女。

这两种解放妇女的呼声曾经都有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

应该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以上两类来自知识男性的呼声在致力于解放妇女之外,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呼吁解放妇女,这就是来自女权主义(feminist,为女人权利而斗争的人)的呼声。

向警予的女性主体意识及启示

向警予的女性主体意识及启示

向警 予 ( 8 5 12 ) 湖南 溆 浦县 人 , 19— 9 8 , 中共 中 央第

合 战线 . 依靠 团体 展开 各.长期 从 事 妇 女运 动 的组 织 宣传 工
调 . 女 团体 不是 摆 设 . 妇 女 联合 战线 的 指 导 和组 妇 在 织 下 , 大 妇 女 才 有 可 能 从 “自觉 ” 到 “ 广 做 自决 和 自
倒 ” “ 免不 了昙花 一现 的惨 运 ” .终
其次 , 提 高妇女 的科学 文 化水平 在领 导 女权 要
运 动 和 民权运 动 的过 程 中 , 向警 予始终 十 分重 视提 高
女 性 的受 教育 程 度 。她早 年创 办溆 浦 女校 . 养 了许 培
多 知识 女性 。 她认 为 , 国妇 女受 封 建礼 教影 响太 深 . 中 被 封建 纲 常钳 制太 严 重 , 育 不仅 可 以唤 醒女 性 的主 教 体 意识 , 可 以唤 醒 中华 民族 的 民族 意识 还
向警予的艾性 主休意识及启示
范 梦 . 翔 桂
摘 要 : 绍 了向 警 予 的 女 性 主 体 意 识 表 现 及 有 关 妇 女 解 放 和 男 女 平 等 的 主 张 为新 时期 学 习 向警 予的 女 性 主 体 思 想 . 介 认
女 性 要 增 强 自立 自强意 识 . 对 自身 进行 合理 定位 , 会 应 坚持 “ 实现 平 等 而 差别 对 待 ” 则 . 性 团体要 切 实维 护 女 并 社 为 原 女
道 自身 特 点 , 以独 特 方 式 参 与 社会 生 活 . 并 肯定 和 实
第二 , 不忽 视男 性在 女性 运动 中的作用 向警 予 强 调男 女平 等 的思想 .但 不 是片 面强 调女 性权 益 . 而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探析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探析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探析作者:丁俊萍袁玉梅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02期摘要: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女性教育目标、女性教育内容、女性教育方法、女性教育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深远。

考察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有助于拓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对当下开展女性教育,实现女性发展,汇聚广大妇女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向警予;女性教育;妇女解放;国家救亡DOI:10.15938/ki.iper.2017.02.003中图分类号:G40-0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12-06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央妇女部首任部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

向警予极其重视通过教育来实现妇女解放,推动妇女发展,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女性教育问题进行了艰苦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深刻意蕴和鲜明特征的女性教育思想。

考察向警予的女性教育思想,对于拓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对于汇聚广大妇女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均有着重要意义。

一、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中国时局动荡、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人心思变,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进步知识分子探寻国家出路之际,向警予积极投身中国女性教育事业,试图通过教育唤醒广大女性,投身到争取自身解放和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去。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除了救亡图存这一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外,与湖南女学的兴起、开明的家庭教育和进步教师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1.湖南女学的兴起湖南女学的兴起是在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下,湖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救国思潮的自然延伸。

甲午一战,深深刺痛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强烈刺激着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过程中,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

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

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

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向警予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主义思想的女性,她一直致力于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

以下是关于她女性主义思想的陈述。

首先,向警予认为女性需要反对所有形式的性别歧视。

她相信女性应该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并可以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她对我们的社会存在的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表示深切关注,她坚信只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其次,向警予强调性别平等对于个人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她相信只有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繁荣。

她认为,女性的成功和参与是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这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在工作场所、教育体系和社会机构中要给女性更多的机会,让女性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对性别平等的影响。

第三,向警予对家庭暴力和性侵犯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她认为,暴力和性侵害是对女性最严重的剥夺和威胁,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来杜绝这些行为。

对于这类违法行为,向警予主张加强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机制,同时提倡更为广泛的性别和家庭暴力意识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除这些灾难性的行为,为所有人提供安全和公正的生活环境。

最后,向警予认为女性应该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殖权。

她认为,女性必须拥有充分的权利来决定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包括自由地决定是否要生育。

她主张为女性提供良好的保健和健康教育,以帮助她们做出明智的健康决策。

向警予相信,女性应该有充分的自我决定权,这将使她们成为更加自信和独立的人。

总之,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强调了性别平等、反对暴力和强制、支持女性自主决定等方面的重要性。

她的努力和影响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摘要题】妇女史【英文摘要】The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Xiangjingyu had a strong gender consciousness after analyzing the Collection of Xiangjingyu from the feminism perspective. Xiang' s Feminist standpoint has been demonstrated from stressing and defending the women' s special interests and her feminism perspective, but Xiang is not an extreme feminist. She is a revolutionary with feminism consciousness pursuing universal mass emancipation.【关键词】向警予/女性意识/女性主义立场/女性主义思想XiangJingyu/feminist consciousness/feminist standpoint/feminist thoughts【正文】国内对向警予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一般都称之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向警予的妇运观”等。

研究角度都是从革命的角度,强调向警予的革命者身份。

对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妇女解放运动与宏观的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及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中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内涵,而忽略了向警予的性别身份以及向警予作为女性革命者对妇女问题阐述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以《向警予文集》[1] 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揭示向警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

一、研究方法:女性主义立场“女性主义”不仅是一场运动,也是一种社会理论,更是一种研究方法。

作为社会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案有着多种解释,由此呈现出流派纷呈的局面。

尽管这些流派之间观点各异,甚至相互冲突,但它们同样被冠以“女性主义”,因为它们共享着性别平等这一信念,并且关注着共同的社会问题,即女性受压迫的状况以及女性寻求解放的途径。

作为研究方法的女性主义强调从女性的立场(Feminist Standpoint)[2] (P117)和女性的角度(Feminist Perspective)看问题。

什么是女性主义立场?哈特索克接受了马克思的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分析框架,从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中吸取了灵感,建议用女性主义立场对男性中心主义及其制度进行批判。

认为“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马克思发现了阶级统治及其对世界的颠倒。

……马克思批判的效力源于其毫不妥协地关注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认为不仅人是能动的,而且现实本身是由可感知的人类活动实践组成的。

我建议女性主义立场从这一观点入手,……聚焦于妇女的生命活动和构建这些活动的制度。

”哈特索克认为:“一种立场就是一种视角。

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从这个视角出发观察世界、观察社会关系、观察现实。

这种立场由各种因素构成,如种族、阶级、性别以及人们从事的各种工作,我还可以再将性别心理列入其中。

立场论的观点是指,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背景,形成不同的知识构架。

……立场就可能以一种反映经验的特殊方式建构特定的认识论。

”“立场是建于这一假设之上的——认识论以复杂和矛盾的方式从物质生活中产生。

”当然,哈特索克也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可能是产生“虚假意识”,颠倒物质生活和思想的关系,但她同时认为立场可以是摆脱现有关系的基础。

对于女性主义立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女性主义立场有一个本质主义问题。

女性主义立场强调女性经验,特别是抚育孩子和作为母亲的经验,强调女性可能会拥有共同的立场。

后结构主义的差异理论质疑“铁板一块”的女性概念,提出不同阶级、种族、年辈、教育程度、甚至性取向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到某一女性的具体的立场和视角。

[3]本文使用女性主义立场,是指对女性问题的特别关注和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女性的特殊利益的女性意识。

一方面指笔者所持的女性主义立场和视角,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向警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

二、向警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向警予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她短暂的生命中有一些变化。

1920年向警予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使她从一个五四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她的妇女解放思想也从典型的“五四式”的教育救国①和家庭革命②转向了把妇女解放与更大的社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劳动革命联合起来。

除了革命立场的转变,向警予作为一个女性,作为党内负责妇女工作的领导人,她实际上有非常敏感和强烈的性别意识。

笔者在阅读《向警予文集》时能强烈感受到她一以贯之的性别意识。

1928年7月22日,蔡和森得知向警予牺牲后在莫斯科写下充满情感的《向警予同志传》,其中也谈到了向警予的性别敏感:自与和森恋爱及参加实际工作后,她精神上常常感受到一种压迫,以为女同志的能力不如男同志,在她看来,仿佛是“奇耻大辱”。

同志们愈说她是女同志中的最好的一个,她便愈不满足。

她是“五卅”运动中有力的煽动者组织者之一;她是党的妇女工作的负责人;但她自己总是不甘于“妇女的”工作——纵然她在这种工作上得到了一般的信任。

当然,以警予的能力说,本来可以担任一般党的指导工作,这是从前党的组织上分配工作的缺点。

[1] (P2—3)向警予精神上感受到的压抑,无疑来自她的性别意识和对自己的女性身份的敏感,早期党组织内部的性别分工和“女同志不如男同志”、“女子程度低”的社会意识对于追求两性平等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的向警予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的痛苦:一方面持两性平等观,希望通过社会革命和民族革命来解决妇女问题,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女性不如男性,甚至有的时候需要男性的帮助和忍受性别分工的现实。

向警予的女性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女性特殊利益的强调1. 强调女子问题女性要特别关注。

1920年向警予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提出:“女子问题,固然就是人类的问题,但在我们女子的本身,更觉亲切些,故这些事,简单言之,就是少数觉悟女子的责任。

”要强调的是,向警予虽强调女子问题女子自己来做,但她绝非是狭隘的女性主义者,简单排斥男性,她同时认为“男子中不乏有思想有学识极真挚极诚恳的人,正好欢迎他们入会,藉收攻错之益,万不可存男女的成见,自划畛域”[1] (P16,19)。

1921年5月30日留法女生对海外大学的请愿书中说:夫海外大学解放运动,实为女子教育平等运动之发端,亦极重要之社会运动也。

不独女子自身应实际从事,凡关心社会问题者,亦必赞助而成全之。

不过女子为直接阶级,对于切身问题,尤应具有自动自决自助之精神。

[1] (P34)2. 承认两性程度上的差异,但认为“女子程度不足,实社会制度与教育所致”。

向警予在1919年12月给周南女校的同学陶毅的信中催促陶毅从事男女同校的运动时谈到:“我们的学识能力,虽然不足,但是我们自信我们的脑筋是纯洁的,我们的思想是彻底的,将来根本改造的大任,我们应当担负的。

”[1] (P11)持社会进化观的向警予,在男女进化程度上,认为女性比男性进化迟点,承认女性的不足。

1920年5月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中她认为:“我们女子处于特别地境遇,进化迟点,能力弱点,这是必然的道理,无容为讳的,我们只有努力的奋进,不要褊隘的自封。

”[1] (P19)对承认女性的程度不足,要求对女性进行差别对待的女性主义观点最明显地体现在1921年5月30日向警予等十二名留法女学生签名请愿,要求法国里昂大学取消10%的女性学生的名额,请愿书中承认女子程度不足,但认为女子程度不足,实社会制度与教育所致。

所以要求:(1)名额平等或不加限制;(2)免除考试,程度不足者,设补习班;(3)津贴学费。

3. 对女性表面上的特殊照顾和差别对待并非特权专利,乃是要求平等权利。

因为“女子程度不足,实社会制度与教育所致”,认为“此社会问题,亦惟提出社会解决之。

盖此事惟社会能负责,亦惟社会能解决”。

针对“或谓大学向无津贴学费之成例,而女生居然发生例外之要求,岂非以特权专利阶级自居乎”的社会质疑,向警予认为“实非特权专利,乃是要求平权均利”。

“国家社会培植女子之教育经费,不逮培植男子者百分之一,是国家社会对于女子之培植,应补足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乃可言平。

曾谓此大学津贴之要求,能当百分之九十九之毫毛乎!按之实际,安有所谓特权专利者”。

向警予敏感的性别意识也体现在1924年1月30日在《妇女周报》第二十四号发表的《从平民教育中划分女子教育的我见》一文中,“我虽是个极端主张男女共学的人,而于平民教育却极端主张男女划分”。

因为“殊不知这样急进违背一般社会心理的行为,表面上虽然好似奋斗,实际上却无异于斩断一般妇女接受平民教育的机缘,以后什么都无法谈起”。

理由是“一般社会的观念,向来不把女子列在平民以内,而一般女子也向来过惯了附属的间接生活,不知道自己是平民,所以普泛的平民教育运动,简直与一般妇女不容易发生什么关系”[1] (P160)。

向警予在开放海外女子大学入学资格方面提出对女性的特别对待,类似于西方的Affirmative action,称为“为了实现平等而实行的差别对待原则”[4] (P12)。

美国联邦政府在1970年代始采用“Affirmative action”来补偿历史上或现行制度对种族、性别、宗教等因素而曾遭受歧视的人群,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对其采取倾斜性政策。

在美国,尽管这种为反歧视而采取的歧视政策曾在1970年和1990年代引起公众热烈的讨论,反对者认为优惠性倾斜政策本身是一种歧视政策,违反了平等原则;支持者则认为从正义的角度来论证补偿性正义(Compensatory Justice)的合理性,认为只有对历史和现实上的事实存在的歧视进行补偿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对待。

向警予在1921年所提出的“女子程度不足,实社会制度与教育所致”,“此社会问题,亦惟提出社会解决之”,对女性的差别对待“并非特权专利,乃是要求平权权利”等观点。

其论证逻辑和政策要求与半个世纪之后的西方女权主义和民权运动者所追求的几乎一致。

尽管我们不能用历史时间的先后性来论证向警予思想的先进性,但“为了实现平等而实行的差别对待原则”确实是女性主义运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③,而向警予对女性的差别对待政策的提出确实鲜明地体现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

4. 国民会议中成立独立的女性团体。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北上前发表宣言,接受中共的“国民会议”主张。

孙中山号召召开各实业团体、商会、工会、农会、学生会等九个团体的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的预备会,但没有包括妇女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