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
公司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I 1001-07 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护保养规定1 目的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通信导航设备正常完好。
2 适用范围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维修保养。
3 通讯设备维修保养规定3.1 通讯设备为:中高频组合电台(包括MF/HF DSC及NBDP);卫通B、C、M站;VHF(DSC);NAVTEX;EPIRB;SART;双向VHF;SVDR;应急电源及充放电装置;GMDSS设备天线;船令广播系统设备等。
3.2 通讯设备由二副负责进行维护(船舶内部有线通讯设备由电机员进行维护),并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3 维修保养要求3.3.1 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环境整洁、干燥,避免设备受潮、腐蚀生锈。
3.3.2 电台执照和岸基维修协议、各种设备的船检产品证书应由船长统一保管。
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由二副妥善保管。
二副应对电台执照和岸基维修协议的更新申请并确保有效。
3.3.3 二副按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并将维护情况记录在《GMDSS电台工作日志》和《检修工作记录簿》。
3.3.4 开航前调试各种通讯设备,将结果记录在《GMDSS电台工作日志》中,并在航前会上报告船长。
3.3.5 按规定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GMDSS电台工作日志》和《检修工作记录簿》。
3.3.6 维护过程中发生误报警时,按GMDSS设备误报警处置规定执行。
3.3.7 养护中所必需的备件,由船舶二副报告船长向机务部通导主管申报,经通导主管、机务主管审核批准后,由通导主管组织供船,备件上船后二副必须验收并登记入册,做好消耗记录。
3.4 通讯设备的修理3.4.1 通讯设备发生故障,船舶自己不能解决时,应及时向通导主管报告,请求岸基地支持。
3.4.2通导主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船舶技术指导或安排修理询价,经主管领导审核后,由通导主管跟踪实施。
3.4.3 修理工程结束后,二副要对修理项目进行验收并报告船长;还要将所修理情况及时向通导主管报告,对未完成的工程及未解决的故障情况也要及时书面报告通导主管。
码头通讯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码头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通讯效率,保障码头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码头范围内所有通讯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码头通讯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护结合、安全第一、高效运行”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码头设立通讯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通讯设备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通讯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通讯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负责通讯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3. 组织通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4. 处理通讯设备的故障和突发事件;5. 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6. 培训通讯设备操作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
第三章通讯设备的管理第六条通讯设备的采购:1. 通讯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2. 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3. 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七条通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 安装通讯设备前,应进行现场勘查,确保安装位置符合要求;2. 安装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线路连接正确;3.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八条通讯设备的验收:1. 通讯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应由通讯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2.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外观、功能、性能等;3. 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通讯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通讯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保养,确保设备表面干净、内部通风良好;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3. 对易损部件应定期更换,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第四章通讯设备的操作与使用第十条通讯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熟悉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规范。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通讯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设备设置。
(SMO-29)通导设备管理须知

(SMO-29)通导设备管理须知通导设备管理须知1 目的为了提高船舶通导设备在使用、维护、修理等技术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特制定本须知。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内相关部门和船舶。
3 职责:3.1 船长全面负责本船导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维护工作;3.2 二副具体负责通导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3.3 三管轮具体负责通导设备相关电源的日常维护;3.4 值班驾驶员具体负责安装在驾驶台内的通导设备有关航行安全资料信息的处理;3.5 机务部负责通导设备、设施的选型,并组织实施安装和调试;对船舶通导设备、设施组织维修和监督管理,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对无修复价值的设备、设施更新,报主管经理审批。
4 须知4.1 通导设备维护的一般规定;4.1.1 船舶应定期做好检查、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4.1.2 如在维护保养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本船无法解决的,应及时报告机务部;4.1.3 设备安装或更新后,二副应及时收集和保存设备、电池等相关的证书和技术资料。
4.2 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4.2.1 收发信机维护保养及试验* 经常用干布或软毛刷清洁机内外,保持机内干燥、整洁;* 发现保险丝熔断,应找出原因,若是属于设备故障所引起的,应先排除故障,然后才能换上同样规格的保险丝,绝不允许以容量不同的保险丝代换;* 二副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驾驶员交接班时应介绍设备的工作情况;* 若设备长期不用,应定期维护、检查,通电防潮,重新启用前,应仔细检查机内是否有霉斑、锈蚀,绝缘不良等现象,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情况后,才能开机;* 定期清洁开关的电器触点,保持接触良好,具有强制风冷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清洁风口防尘罩;* 定期检查主发信机的电源部分,功率放大部分和输出部分的所有螺钉是否紧固,带高压的部分绝缘是否良好;* 机内镍镉电池使用期满应及时换新;* SSB收发信机出港前与岸台试呼,并作好记录。
4.2.2 甚高频无线电话(VHF)维护保养* 经常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 定期检查机器的工作状况,应确保甚高频无线电话有应急电源的供电,并能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话机、天线、电源及馈线的联接情况,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接触良好。
我国船舶设备管理制度

我国船舶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船舶设备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船舶管理者或船舶所有人依据船舶运营实践和管理要求,建立并实施的船舶设备技术管理规范和程序。
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高效的船舶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我国船舶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二、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加强船舶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船舶安全管理监督规定》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制定和实施船舶设备管理制度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并对船舶设备的安全管理、监督规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持。
三、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船舶设备管理责任制度:船舶管理者和船舶所有人应当建立和落实船舶设备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2. 船舶设备检查和维护制度:船舶管理者应当建立和实施船舶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对船舶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 船舶设备备件管理制度:船舶管理者应当建立并实施船舶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储备必要的备件,确保在船舶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和修复。
4. 船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船舶管理者应当建立并实施船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安全使用规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5. 船舶设备技术改进制度:船舶管理者应当建立并实施船舶设备技术改进制度,及时关注和应用新技术,提高船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6. 船舶设备管理文件和记录制度:船舶管理者应当建立并实施船舶设备管理文件和记录制度,对船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跟踪和追溯。
以上是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船舶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对于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

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作者:夏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3期摘要:目前来说,我国船舶在航行中使用的通信导航设备各式各样,其产品品牌和型号数不胜数,但是就其相关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来说,还是有章可循的。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船舶可以顺利且安全的航行,就要对通信导航设备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船舶通导的分类,随后就其管理、使用、检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船舶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以及航线的顺利进行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船舶;通导设备;管理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分类【1】(一)GMDSS通信设备搜救雷达应答器;信息接收器;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等(二)通导设备航行雷达;自动雷达标绘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磁罗经;陀螺罗经;测深仪;自动识别系统接收机;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等;(三)报警设备保安报警系统;卫星电话、船舶卫星C、F站等。
二、通信设备的管理(一)设备检查与测试1.对船舶上的全部通导设备进行全面检查(1)日常检查的范围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的测试;(2)每周检查的范围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和陆地主动、被动和互相通话;MF/HF DSC与岸台通信;(3)每月检查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雷达应答器、无线电设备的电池和释放器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4)每季检查检查卫星c、F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有序开展,避免因操作问题造成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对无线电设备进行通话测试,及时更换有效期范围外的电池和释放器;使用检查测试雷达应答器、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以及船舶保安报警系统。
2.通导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1)要保证相关设备表面的干净、整洁,始终保持设备周边环境的干燥,杜绝设备出现生锈腐蚀的现象【2】。
(2)确保相关设备的开关与按键的完整且有效;检查船舶上的电源、插座、插头以及相关线路是否正常。
谈船舶驾驶员如何管理船舶通信设备

谈船舶驾驶员如何管理船舶通信设备内容摘要:通过对有关船舶通信设备的文件、证书、记录、有效期的归纳整理以及船舶自查和特别注意事项的提示,理清船舶驾驶员对船舶通信设备的管理思路,提高船舶通信设备管理水平,保证船舶通信畅通,防止港口国检查滞留。
关键词:驾驶员通信设备管理文件证书有效期定期检查抵港检查注意事项1前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越来越多,对其也愈显重要。
为突出重点,在这里我主要谈驾驶员对通信设备的管理。
如何管好用好船舶通信设备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港口国检查。
各船公司对船舶通信设备的管理规定、方式方法和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将其写进了体系文件,有的写得很少或根本没有写,有的管理相对独立,有的由机务管理,有的归海务管理。
这里我想根据本人对船舶通信设备管理的理解谈一谈船舶驾驶员如何管理通信设备。
一是从宏观上如何看待管理,包括设备的分类、文件的使用;二是从细节上如何处理,包括设备的记录,关键部件的有效期;三是需特别关注的重点事项,包括船舶停电、港口国检查和新装设备等。
据统计,在港口国检查中因通信设备及其管理产生的问题较多,其中部分原因是船舶无线电电子员取消后,所担负的通信业务及其对通信设备的管理职能由驾驶员担任后所致。
本文旨在提醒船舶加强对通信设备的管理,防止港口国检查滞留。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肯定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不盛感激。
2设备分类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根据设备所在的船舶证书从管理的角度可分为三类,即SR证书所包含的所有通信设备-GMDSS通信设备、SE证书所包含的通信导航设备-安全证书通导设备和与船舶保安证书有关的通信设备-保安通信设备。
2.1GMDSS通信设备2)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3)奈伏泰斯接收机(NEVTE某)4)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5)甚高频无线电设备(VHF/VHFDSC)6)甚高频70信道值守机(VHFCH70WKR)7)中/高频无线电设备(MF/HFRADIO)8)中/高频数字选择性呼叫遇险和安全频率值守机(MF/HFDSCWKR)9)国际海事卫星船舶地球站(INMARSATShipEarthStation,简称SES)10)增强群呼接收机(EGCReceiver)11)GMDSS备用电源(Battery)以上设备为公约第IV章要求的设备,也就是GMDSS系统设备,SR证书所要求的设备。
船舶通导设备维护须知

船舶通导设备维护须知Ship navigatio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maintenanceInstruction1.安全设备检查Safety equipment inspection1.1.应急示位标Emergence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1.1.1.检查电池和释放装置是否在正常状态,要求电池4年更换一次,设备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并记录在表格《通讯导航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Check if the battery and the release device are in normal state. The battery should be replaced every 4 years. Equipment should be checked once 3 months and recorded in form <SMI-0403-2Maintenance Records of 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 Equipments >.1.1.2.检查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维护状况,要求设备能由人工及时取出并脱离释放装置,设备的周围和上端避免有妨碍设备被及时取出和自浮的物体。
Check the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and its attachment device, requiring the equipment can be taken off by hand timely and break away from the release device, equipment, and also no objects around or on top of it in order to obstruct to be taken out in time and self-floating.1.1.3.根据不同型设备的规定和要求,每3个月以人工操作试验方式检测设备的报警发射功能是否正常。
29通导设备操作须知

通导设备操作须知目录1 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基本要求5通讯设备操作6导航设备操作编写:海务经理审核:指定人员批准:总经理1 目的旨在规范船舶通导设备的操作以及管理,确保通导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管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船舶通讯、导航设备的操作。
3 职责3.1 GMDSS操作员负责通讯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3.2 二副负责导航设备的管理,当值驾驶员负责导航设备的操作。
4 基本要求4.1 通导设备的具体操作应根据该设备的机型,参照相应机型的说明书结合本须知内容进行。
4.2 相关人员应熟悉通导设备的性能和具体操作。
5 通讯设备操作5.1 主收信机5.1.1 开机前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增益旋钮放在最大,增益放在中间位置,正确选择工作波段,频率及工作模式。
5.1.2 调好预选电路,把增益和增益旋钮置于适当位置。
5.1.3 当选用J3E模式工作时,带宽控制开关置于“SSB”位置,“AGC”开关置于“慢”位置。
5.1.4 应将常用的工作频率及相应的工作模式和AGC方式等预先存入存储器中,或把工作频率变为自定义的频道号,从而可以快速转换工作频率。
5.2 主发射机5.2.1 开机前应确认天线完好,电源、天线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功率开关应置于最小档,再开电源。
5.2.2 正确选择工作频率、模式,按照调谐表预置各有关旋钮和开关的位置。
5.2.3 在规定的调谐功率上将主用发信机调到最佳状态。
5.3 甚高频无线电话5.3.1 检查天线、地线等是否均已接妥,电源是否正常。
5.3.2 通话前,首先将各控制开关和旋钮置于正确位置,检查各指示灯和电表读数是否正常。
5.3.3 设备处于双重守候工作状态时,若收听到其他台呼叫,应先根据面板指示装置判别它来自16频道,还是任选频道,然后操作相应的开关,沟通联络。
5.3.4 进行单工呼叫时,应在频道空闲时进行,以免双方在同一频道上同时按钮发送,扰乱空中秩序。
5.3.5 在港内使用VHF时应把功率置于“1W”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
摘要本文对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使用、检查、维护方面提出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通导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航行及施工安全。
关键词通导设备;检查;维护;注意事项
0引言
目前船舶使用的通信导航设备种类繁多,品牌、型号更是数不胜数,但在管理和使用上还是有章可循的。
为了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和使用好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是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在CCS和海事部门的船检中发现通导设备问题如:资料不全、设备与证书不符、电池过期、设备故障等,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和施工。
所以,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对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船舶通信设备管理水平,以确保船舶通信畅通,保证航行及施工安全势在必行,同时帮助使用人员提高业务能力。
1 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分类
1)GMDSS通信设备搜救雷达应答器;奈伏泰斯接收机;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甚高频无线电设备;中/高频无线电设备;国际海事卫星船舶地球站;
2)通导设备航海雷达;自动雷达标绘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及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SSAS(船舶保安报警系统);磁罗经;陀螺罗经;测深仪;自动识别系统接收机;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等;
3)船舶保安报警系统;海事卫星电话、船舶卫星C、F站等。
2 通信设备的管理
2.1设备检查与维护
2.1.1对所有通导设备要进行检查
1)日常检查:甚高频(VHF)测试;中高频电台(MF/HFDSC)测试;
2)每周检查:甚高频(VHF-DSC)与江、海岸电台通话或相互通话:MF /HF DSC与岸台通信;
3)每月检查: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雷达应答器、双向无线电话电池和释放器的有效期的检查;
4)每季检查:卫星c、F站,检查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并要注
意因操作不当出现误报警;双向无线电话要进行通话测试,备用电池不得拆除外包装;雷达应答器使用检查应在航海雷达上进行,LRIT(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的使用检查测试,SSAS(船舶保安报警系统)的使用检查测试。
2.1.2日常性维护及保养
1)船舶通导设备要始终保持清洁、无尘,保持空间环境及设备的干燥,避免设备元器件出现锈蚀;
2)保证通导设备所有开关、按健的完整、准确,正常,电源插座和插头、等连接完好,线缆保护层及绝缘良好;
3)对通导设备天、馈线、避雷针及连接馈线进行检查,保证天、馈线表面洁净;
4)要对卫星C、F站天线进行检查,C、F站天线外罩入口处封闭良好;
5)根据公司船舶航行的A1、A2、A3及无限航区对NA VTEX(航行警告机)的接收区域和卫星C、F站中EGC接收区域进行相应的设置;
6)对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设置的各种数据进行核对和检查,保证船舶各类数据的正常输入且显示无误。
在操作通导设备时。
使用人员一定要阅读相应设备说明书。
了解有关技术的指标,熟练掌握操作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保证人身和通导设备的安全,正常发挥作用。
2.2各类通导设备证书、证照及年验报告,船级社、CCS每年都要对通导设备进行检查、验证,因此,做好这这方面的工作十分必要
凡是与通信导航设备有关的各类文本证照、安全证书、岸基维修协议、紧急无线电示位标年度检验报告和五年测试证明、检验报告、设备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等一律由船长保管。
2.3通导设备管理与记录
1)船舶电台工作日志。
船舶电台工作日志是记录船舶通导设备工作、使用情况的重要文字记录。
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对无线通信规定使用的频率、通信语言、呼叫与回答程序、守听及工作时间等作出了规定。
通导设备使用人员一定要按照规则的要求在无线电台工作日志上予以准确无误的详尽记录;
2)船舶通导设备的开机记录。
保持24小时开机的通导设备:中高频无线电台、甚高频无线电台、奈伏泰斯接收机、卫星船站C、F的开机等要记入电台工作日志。
船舶保安报警系统和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的开机也要有记录。
本文
2.1定期测试和检查内容更要记入电台工作日志;
3)很多船公司对通导设备设立了专用记录本,设备使用人员一定要按照要求记录;
4)通导设备的更新、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资料,对设备在次发生故障后的恢复及修理有指导作用。
所以要保存好专业厂家或其安排的代理公司的修理报告。
2.4通导设备在定期检查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设备的使用期限
卫星无线电示位标电池的工作期限、压力释放器工作期限;雷达应答器电池工作期限;紧急用双向无线电话电池工作期限;差分定位仪电池工作期限等。
并认真做好期限前的新电池准备和到期更换工作。
通导设备电池工作期限带有强制性的要求,是CCS和海事部门检查的必查项目,可直接导致船舶的滞留。
除上述通导设备的电池外,容易损坏或需更换的通导设备部件还有:电罗经陀螺球、液体;航海雷达电源板、天线电机;磁控管、测深仪打印针头、设备散热风扇、设备内置的记忆电池等等。
应按时更换,以确保通导设备的正常工作。
3 开航前的检查
船舶开航前必须对所有通导设备进行认真地检查和测试。
检查全部通导设备工作是否正常,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应急预案中需要的人、财、物是否到位。
3.1通导设备和电源的检查
1)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系统使用的电源交、直流互相转换是否能正常工作;
2)安装有电池的通导设备更要仔细检查核对电池的有效期限。
3. 2通导设备操作的具体做法
1)要求两套甚高频电话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
2)用MF-HF电台与海、江岸电台进行DSC测试,并用SSB进行语音通信;
3)根据设备说明书对卫星C、F船站的进行操作检查并使用;
4)各项测试均要进行记录;
5)检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输入的船舶航行、数据、各项资料等是否正确。
3.3 船舶通导设备的各类文件、证书、资料、和记录完整、齐全
1)各类信号书是否已被修改;
2)船舶无线电台日志是否记录完整,齐全;
3)平时收发到的一些有关的海上安全信息是否已经在通信日志中记录;
4)能够马上提供船舶各类证照、与有资质的公司签订的岸基维修协议书、由北京通信导航中心出具的LRIT符合性测试证明;
5)能够提供在有效期限内的卫星紧急示位标年度检验报告和五年检验报告。
船舶开航前检查主要是检查通导设备是否均能正常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开航前3~5天进行。
发现问题时有可利用的时间安排维修。
4 其它注意事项
船舶进船厂大修时因交流电压时高时低或停电时:
1)船舶在进船厂维修时,关闭所有通信导航设备(除必须使用的通导设备)。
要断开配电板电源,例如中高频电台、航海雷达等。
若因通导设备维修必须要开机时,要避开用电高峰期;
2)船舶上坞修理时,不得开启测深仪。
在船底油漆时,驾驶员一定要在现场进行管理及监督,特别要做好并采取测深仪换能器内外的保护措施;
3)船舶维修完成出厂前一定要对通导设备进行开机使用检查,要用船舶自身电源进行,设备开机前要测量船电的交流电频率和电压、直流电压和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
4)航行和施工中船舶因故突然断电时,一定要提前关闭有关通导设备,马上将通导设备开关置于OFF位置,待船舶电源恢复正常后.再按设备开机步骤开启,如电、磁罗经、航海雷达等。
以上是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管理要求。
还需特别注意的是MF-HF电台和甚高频电台设备及其操作终端、航海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磁罗经、电罗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测深仪等设备的互相关联,而且由软件控制。
目前很多船舶通导设备是利用计算机作为操作终端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设备使用的系统、软件各不相同,使用人员要考虑使用和升级,以及升级后的在设备操作使用上的改变,并要有专人对这些软件进行管理。
通导设备使用人员要加强船舶通导设备相关软件知识的不断学习,以提高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2010.
[2]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手册,2008.
[3]洪德本.航海仪器.大连海事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