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导学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有没有亲眼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1.教师简短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________。
答案提示:活字印刷术。
3.读图,学生抢答图中人物是谁。
答案提示:毕昇。
4.说出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答案提示: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图片展示。
司南(模型)2.教师简要介绍发明司南的相关知识。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3.抢答问题:发明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提示:(1)原理: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2)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4.读教材回答问题:指南针的传播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2)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5.图片展示。
元代火铳现代火炮目标导学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导学案

导学课题: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目标: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抗元2.通过讨论元朝的进步表现和文天祥抗元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看历史问题的能力一、预习展示:【我预习我会学】1.蒙古的兴起:我国北方________高原上,居住着许多游牧部落。
____世纪时,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___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①成吉思汗,名叫________,他是一个部落的首领。
②成吉思汗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______。
3.蒙古政权的建立: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 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㈡.阅读教材67页-69页,第二标题“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学案1.蒙古政权的扩展:________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____和_____,对_______形成包围之势。
2.元朝建立:________即汗位,于________年定国号为____,此年定都______。
________就是元世祖。
3.南宋的灭亡:________年,南宋灭亡。
4.________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5.元朝的社会经济:元世祖重视________,治理_____;下令开凿运河________和________,还开辟了_____;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6.行省制度的建立:①目的:未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②建立者:______。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简称“________”。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朝。
7.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________院,负责管理____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瓦子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七年级历史下册12课 导学案

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设计:张毅审稿:赵猛一课前预习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1. 统一蒙古各部,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的局面。
1.蒙古的兴起2 .蒙古政权的扩展: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和,对形成包围之势。
1.元朝建立:即汗位,于年定国号为元,此年定都。
就是元世祖。
2.元朝的建立2.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1.经济:元世祖重视,治理;下令开凿和两段运河,还开辟了;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写的《》一书,描述了的繁华景象。
3.元朝的政治经济:2.政治:a.创立行省制度:①目的:未对全国实行有效的。
②建立者:。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朝。
b.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院,负责管理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②还加强对的管辖。
(今天的台湾)1. 前提:朝统一全国。
2.表现:①许多人来到边疆。
②边疆各族包括族,大量迁入和。
③黄河流域的、4.民族融合等族同汉族融合了。
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
3.作用:,促进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
二 【课中导学】一 学习目标: 1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民族融合的发展。
2 元朝创立的政治制度。
3 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辩证、客观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
三.难点: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
行省制度。
1 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
元朝是我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的朝代。
2 元朝首创行省制度,今天的省级行政制度最早始于元朝。
3 元朝加强对新疆和台湾的管辖。
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在元朝名字是琉球。
4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三件大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doc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3.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热闹的瓦子A.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B.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C.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D.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E.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4.杂居A.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B.形成:形成于。
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5.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影响;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学习难点: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评价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2)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宋的________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_____________(4)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_______,之后传到________及__________,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______等途径传入欧洲。
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汉代时,人们制成指南工具是_____________(2)北宋时人们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3)指南针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火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5)火药发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达的中外交通(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2)宋代_________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代的海路可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元朝重视外来科技和文化,在中央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机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3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自主学习】_____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有_______的发明,______和______的广泛使用。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发明: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特点:既又。
3.意义:大大促进了________的传播,比欧洲早了约____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⑴____时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⑵指南针的发明:时制成指南针。
⑶指南针的应用:____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____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⑷传播:由______传入欧洲。
意义:为_______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⑴发明:是我国古代____家发明的,____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⑵应用:______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⑶传播:13、14世纪(___朝),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____和____。
⑷意义: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重大变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沈括和郭守敬1.沈括:他是我国____时期的科学家,著有《_______》一书,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就是由这部著作记载下来的,他创制的“_____”是当时先进的历法。
__年后,英国才采用相似的历法。
“____”这一名称就是他开始使用,2.郭守敬是____著名的科学家和水利专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3.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热闹的瓦子A.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B.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C.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D.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E.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4.杂居A.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B.形成:形成于。
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5.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
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3.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
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热闹的瓦子
A.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B.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C.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D.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E.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4.杂居
A.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B.形成:形成于。
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5.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
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2.形成和发展:在唐朝时依旧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
3.内容: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4.代表人物: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等。
A.北宋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他的词风,把、和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
感的艺术效果。
B.女词人李清照:词风、、。
作品以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提高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C.南宋的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和,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知识点三元曲
1.概念:元曲包括、和等。
元曲把、、、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成果:元代杂剧作家200人左右,剧目600钟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
3.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居家还有、、、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订正。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1.记忆知识点,小组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记得准确有快。
2.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P58的课后活动
五.达标检测
六.小结与反思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3 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
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
1.北宋都城和南宋都城中皆有瓦子的出现,的产生是城市繁
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是娱乐皆营业的场所。
2.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有、、。
3.元曲包括、和等;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4、“元曲四大家”:、、、。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知识点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A.发明时间:时期。
B.作用:促进了的发展。
C.弊端: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
2.活字印刷术
A.发明:由时的匠人发明,他用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B.优点: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C.发展:元代着名的科学家在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元朝中期,出现了。
D.传播: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之后传到及
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等途径传入欧洲。
知识点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A.司南: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B.指南针的发明:宋代开始用制成指南的工具。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
C.指南针的应用: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乘坐中国海船的商人将指南针传到,后来又传到,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A.发明:时,中国人已经。
B.应用:到,火药领域。
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
宋金战争中
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这比以前突火枪威力更大。
C、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知识点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原因: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和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陆上丝绸之路:古代着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代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3.海路交通
A.原因: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外,也初步掌握了、
、的规律。
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B.路线
a.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路线,可通往、、、、等国家和地区,远至。
b.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C.贸易国家: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时达到。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订正。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1.记忆知识点,小组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记得准确有快。
2.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P61,62的材料研读,P64的课后活动。
五.达标检测
1.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是在()
A.元代
B.唐代
C.清代
D.宋代
六.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