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5例临床观察
超声介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1 . 7 统计 学分 析
抗生 素及 缩宫 素 3 ~5 d , 预 防性抗 炎 , 促 进 子 宫 收缩 , 合 并 贫 血患者 给予 琥珀 酸亚铁 片及 维生素 C片 口服治疗 , 所有
受 术 者 术 后 口服 米 非 司 酮 1 2 . 5 mg , 连 续 服 3个 月 。 1 . 6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选择患者 1 2 0 例, 手术治疗前经妇科体检和超声检查
明确诊 断为 子宫 肌瘤 , 年龄 段分 布于 2 5 ~5 5岁 , 平 均 年 龄
2 O ~6 0 s , 原地停 留 2 0 s , 待 刀 尖冷 却 , 退 出 自凝 刀 , 术毕 口
服 布洛芬 减轻 术后疼 痛 。
1 . 5 术 后 处 理 及 随 访 观 察 患 者 自行 选 择 住 院 或 门 诊 治 疗 , 但 均 于 术 后 静 脉 输 注
根据 陈春 林等 制 定 的判 断标 准 : 1 ) 治愈, 肌 瘤 完 全
消失 或瘤 体缩 小≥8 O , 临床症 状 消失 , 月 经恢 复正 常 ; 2 )
显效, 肌瘤 体积缩 小 > 5 O , 月经 量 明显 减少 ; 3 ) 有效, 肌
瘤体 积缩 小 2 5 ~5 O , 月 经量 明显 减少 ; 4 ) 无效 , 肌 瘤 体 积缩小 <2 O , 月经量 无 明显减少 。
瘤完 全凝 固, 超过 肌瘤边 界 5 am, r 改 变 自凝 刀 方 向 重 新 消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融, 并 在彩超屏 幕上 形成 强 回声 团。至超声 监测 显示 肌 瘤
完 全 变 成 均 匀 的 强 回 声 光 团 手 术 结 束 。 凝 固 时 间 一 般 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评价

UterineLeiomyoma
CHEN Qiansong,CHAIJing,WANG Dan,GAO Shufeng,ZHENG Lili (Tangshan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Tangshan,Hebei,China 063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of uterineleiomyomaand itseffecton monocytechemokine-1 (MCP-1).Methods A totalof138 casesofuterineleiomyomatreated
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mifepristoneafteroperation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Results 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 observationgroupwas98.55%,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84.06% ofthecontrolgroup(P <0.05).Theuterinevolumeand uterinemyomavolumein theobservation group 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 thosein thecontrolgroup aftertreatment(P <0.05).
2020年 3月 20日 第 29卷第 6期 Vol.29牞No.6牞March20牞202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临床观察目的:通过利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分析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38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再对治疗前后的B超检查结果做对比,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结果:38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的情况得到改善,围绝经期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
结论:米非司酮对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效果,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利用。
标签: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也是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疾病,由于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同时还会出现并发症,再者,子宫肌瘤生长缓慢,恶性变发生率低,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非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的新型方式[1]。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抗孕酮(即黄体酮)的甾体药物。
我国从1987年试用至今,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抗早孕到治疗子宫肌瘤、软化宫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2月,利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宫体小于孕3个月,瘤体直径小于6 cm,年龄29~49岁,无心、肺、肾疾患等米非司酮禁忌证,半年中没有进行过激素类药物治疗,且排除子宫内膜及颈管内恶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取米非司酮12.5 mg,从月经来潮的第1~3天开始,1次/d,睡前服用,持续治疗3个月,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在用药治疗前后,首先应进行肾功能和常规妇科检查,阴道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径线(长、宽、高),肌瘤已经消失的患者可以停止服药,肌瘤缩小者停药1个月,转经后再开始第2疗程的治疗。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月经量和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月经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宫肌瘤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宫瘤消胶囊,对于缩小肌瘤体积有明显效果,能够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瘤消胶囊;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非常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子宫出血和疼痛。
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5%~35%,绝经后肌瘤会停止生长或逐渐萎缩消失[1]。
子宫肌瘤使用手术摘除效果理想,但是对患者的身心有很大的伤害。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2]。
本文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宫瘤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2.1±2.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3.2±1.1)年。
对照组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2±2.4)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3.3±1.2)年。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备受关注。
本文就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一、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将导向针输送至病变部位,利用射频能量产生的热量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二、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地减轻月经紊乱、盆腔疼痛等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三、联合治疗的优势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和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联合应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病灶体积,缓解症状,而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激素调节作用,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
联合治疗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四、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近年来,有多篇临床研究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减轻盆腔疼痛等症状,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并且减少了手术的需求。
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联合治疗的满意度极高。
而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还表明,联合治疗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可以在不影响生育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对于那些有手术禁忌的患者,联合治疗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五、患者的注意事项在接受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前,患者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功能的影响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功能的影响(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旨在指导未来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06~2019-06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子宫肌瘤剔除术+米非司酮治疗患者51例纳入对照组,将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治疗患者45例纳入观察组。
术后用药4周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
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静脉血,检测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长素(LH )、雌二醇(E2)、促卵泡生长激素(FSH )]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各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 )、血管化指数(VI )、血管化血流指数(VFI )],并对比上述检各项检测指标。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H、E2、FSH 水平的变化,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均无变化(P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子宫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FI、VI、VFI、VFI 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更利于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的调节,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体积缩小,不仅不会对患者子宫功能带来不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术后子宫恢复。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性激素;子宫体积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512X (2020)04-0424-04卜文瑾1,冯德喜1,王丽娜1,刘婧1,易媛媛2收稿日期:2020-04-05;修回日期:2020-07-20作者简介:卜文瑾(1983-),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主治医师。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0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40例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就诊或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0月-2016年5月,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服药前后分别用妇科检查及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计算肿瘤体积,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平均减小率为47.50%(19/40),与治疗前相比体积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症状明显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子宫肌瘤在妇科中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约40%的35~50岁的妇女患有此病,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6%,是导致育龄期妇女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之一[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的患病率越来越高[2]。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使育龄期到围绝经期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并发症少见。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确切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40例子宫肌瘤患者,就诊或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0月-2016年5月,年龄29~57岁,平均(44±2.4)岁,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B 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其中有单发和多发,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1个月左右,并伴有痛经、腹痛、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其中肌壁间肌瘤患者18例,黏膜下肌瘤患者12例,浆膜下肌瘤患者9例,多发性肌瘤患者1例。
40例患者均排除了应用米非司酮的禁忌证并自愿进行保守治疗。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经我诊治的妇科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于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米非司酮药物进行联合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的瘤体体积变换程度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瘤体体积减小率平均值为80.59%,对照组患者的瘤体体积减小率平均值为60%,实验组患者的瘤体体积减小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48.00%,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在子宫肌瘤的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瘤体形态的改善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妇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微创;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全称子宫平滑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在妇科疾病诊断中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1]。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改变所导致的激素自我调节能力的紊乱,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逐渐呈下降趋势。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具有中药、介入、激素、手术等多种方法,临床中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在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由于其微创、能够保留子宫、不影响生育的特点而更受欢迎[2]。
但在临床中受到电极针的限制,对于形态较大的子宫肌瘤的治疗仍有局限性,且常出现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孕激素、雌激素受体有较大关系,而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于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最终达到使肿瘤体积缩小的目的[3]。
故开展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具有可行性,现将数据整理汇报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愈: 临床 症 状消失 , 月经 恢复 正 常 , 体消 失或 瘤体 缩 瘤 t b> o 有 月 瘤 0 8% 无 月 经量 无 明显减 少 , 体缩 t < o 瘤 J 2 %。 ,
15统 计 学 处 理 .
近年 来 多 种微 创 及 非 手术 方 法 为子 宫肌 瘤 的 治疗 开 辟 了新 的途 径 。射 频 消融 术 治疗 子 宫 肌 瘤 是一 种 既 可 保 留子 宫, 又可 避 免手 术 的 新 型微 创 技术 。研究 表 明 , 非 司 酮可 米
1 . 3观 察 项 目
观察 术 中患者 的反 应 和术后 各 种并 发症 。 防感染 应 用 预
抗生 素 3d 。分别 于术 后 1 6个 月时 随访 , 、 了解 月经 过多 、 贫 血等 症状 改善 情况 , 并复 查盆 腔超 声 , 定 子宫 及瘤 体大 小 。 测 子 宫肌 瘤 或 子 宫平 均体 积 计算 公 式回: 宫肌 瘤 或 子 宫平 均 子 体 积 (r = .2 x x x ( : 式 中 a b e分 别 代表 子 宫 或 e ) O5 3 a b c 注 公 a ,、
消 融术 联合 米非 司 酮 ) 及对 照组 ( 单纯 射频 消融术 治疗 ) 。治 疗组 4 5例 , 龄 3 — 3岁 , 均 4 . , 宫 肌 瘤 体 积 为 年 25 平 25岁 子 (23 士 5 7 e ; 4 . 1 . ) m3对照组 3 4 1 9例 , 龄 3 ~ 5岁 , 年 45 平均 4 I , 33岁 子 宫 肌瘤 体积 为 ( 3 8 1 . )c 。两 组患 者 的临床 表现 基 4 . + 46 m3 5 7 本相 同, 要为月经增多 、 主 经期 延 长 、 经 、 频 、 腹 坠 胀 痛 尿 下 等。 两组 患者 的一 般 资料 比较 ,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有 可 比 差 具
14疗 效 判 断 标 准 .
子 宫肌 瘤患 者 。 均经 妇科 检 查及 超声 检查 明确诊 断 。在 此治 疗 前 3个 月未 用 过激 素药 物 , 并行 诊 刮病 理 证实 无 子宫 内膜 恶 性病 变 。 不合 并其 他 妇科 疾病 , 凝 血功 能 障碍 、 无 心脏 病 等
手 术禁 忌证 。 米 非 司酮药 物禁 忌证 。 无 随机 分为 治疗 组 ( 频 射
治疗 组行 射频 治疗 。术 前 检查 血 常规 、 血 功能 和 心 电 凝 图 。常 规妇 科 检查 , 洁 阴道 3d 清 。采 用 西安 半 边 天 医疗 器 械 有 限公 司 B T妇 科 多 功能 射 频 治疗 仪 , B 功率 2 ~ 0w , 0 3 采
用该 公 司 生 产 的子 宫 肌 瘤 自凝 刀 , B超 引 导 下 , 阴 道 在 经
疗 子宫 肌瘤 , 以明显 提高 治 愈率 。 可 【 关键 词】 频 消融 术 ; 非 司酮 ; 宫肌瘤 ; 创 射 米 子 微
【 中图分 类号】R 1 -4 7 7 1
【 献标 识码】B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7 1 2 1 ) 1 b 一 6 — 2 6 4 4 2 (0 0 0 ( ) 0 2 0
使 肌瘤 体积 明显 缩小 f 1 】 院将 两种 方法 联 合使 用治 疗 子宫 。本 肌瘤, 效果 良好 , 现报 道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20 0 5年 l 0月~ 0 9年 6月在 本 院妇科 门诊 就诊 的 8 例 20 4
子宫 肌瘤 的三维径 线半径 ) 子宫 或子宫 肌瘤平 均体 积缩小 百 ;
药物与临床
20 1第7第 期 0年 月 1 2 1 卷
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4 例临床观察 5
王春 波 , 蕴慧 , 慧娟 孙 李 ( 龙江 省肇 源县 人 民医 院妇 产科 , 黑 黑龙 江肇 源 160 ) 650
【 】 摘要 目的 : 察射 频消 融术 联合 米 非 司酮治疗 子 宫肌 瘤 的疗效 。 法 : 8 例 子 宫肌瘤 患 者随 机分 为两 组 。 疗 观 方 将 4 治 组 行射频 消 融术 治疗 后 , 口服米 非 司酮 ; 照组 单纯 行射 频消 融术 治疗 。结果 : 对 两组患 者治 疗后 子宫 肌 瘤体 积 比较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1 。 P 00 ) 两组 患者 疗效 比较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 .5 。 论 : P 00 ) 结 射频 消融 术 与米非 司 酮联合 治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1。治疗 组 治愈 3 例 , 效 8例 , P0 ) 0 3 有 无 效4 ; 例 对照 组治 愈 1 7例 , 效 1 有 4例 , 效 8 。两组 疗效 无 例
比较 ,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5 。 差 P 00 )
分 比 ( = 1 ax 3c ax oc) 1 0 注 : 式 中 a、0e 分 %) ( - 3bx J obx 0x 0 %( 公 ob、o 别 代 表 治疗 前 子 宫 或 子宫 肌 瘤 的三 维 径 线半 径 ;3b、3 a、3e 分 别代 表 治疗 3个 月后 子宫 或子 宫肌 瘤 的三维 径线 半径 ) 。
性。
12 方 法 .
所 有数 据 均 以 (+ ) 表示 , j 应用 S S P S软件 包 进行 统计 分 析 。计 量资 料采 用 t 检验 , 效 比较采 用秩 和检 验 。 疗
2 结 果
2 1疗 效 .
治疗 6个月后 , 治疗组子宫 肌瘤体积 为(2 4 1 . )e 3 1 .  ̄ 1 m 。 2 o3 对 照 组 子宫 肌瘤 体 积 为 (43 + 26 )c 。两 组 间 比较 , 2 .8 1 .2 m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