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9-正午太阳高度-问题驱动式导学案之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通用版)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导学案9(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轮复习导学案9(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导学流程基础感知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夹角。

空间分布规律:由向递减至为零。

(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_______出现在正午。

2.变化原因:由于的存在,导致的南北移动。

3.变化规律:(1)随纬度的变化:由 所在纬度向 递减。

(同一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2)随季节的变化:离 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日达到最大值, 日达到最小值。

4、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度— 纬距 通过计算可得出,(已知直射点的纬度为a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且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等于正午太阳高度。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不同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为;回归线之间为;回归线至极点为。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

2、确定房屋朝向及采光面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门窗朝向 ;一般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房间采光面积越。

3、计算楼高和楼间距 楼高为H ,楼间距为L ,α为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例)三者间的关系是:。

4、计算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

5、计算当地纬度α=(已知直射点的纬度β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 )深入探究1、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分析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是。

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如上右图,在a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测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a 的地理位置坐标为( ) 圣泉中学宏志班一轮复习导学案9(地理学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 高三 地理总复习一轮04 正午太阳高度

2024-2025学年人教版 高三 地理总复习一轮04 正午太阳高度
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 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 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 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 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 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 最短(等于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 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 H。 如下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典型例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状况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
(1)请描述哈密太阳辐射量日变化特征。
转 (2021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20.晨昏线的判断;
1.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真实
(2020年7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20.地方时的计算;
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球运动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图像信息,分析地球自转和
(2023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16.太阳方位;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83.8°的城市应在 30°N以内,且为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日落地方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案)-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案)-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4高考一轮考点帮2.1 基础知识五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点解读】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转和公转,全球各地的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

从时间尺度来看,可以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的尺度进行探讨。

从认知层面来看,先论述方位再分析高度变化有利于过程性认知。

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特别是正午太阳高度)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要探讨其在影响与应用。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某地周年日出、日落方位及正午时的方位,从而推断周日视运动轨迹;2.知道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能从空间分类探讨其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时间变化;3.掌握太阳高度角的应用:如影长的变化、房屋的朝向及间距等。

【教学过程】一、基础检验(一)太阳方位1.太阳方位的周年变化(1)日出、日落方位太阳方位在昼半球中讨论,起于晨线,终于昏线。

【探讨】绘制出太阳光线(并找出直射点),说出图中A、B、C(或D)三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情况一】时间:。

【结论】(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地区。

【情况二】时间:。

【结论】(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地区。

【情况三】时间:。

【结论】(直射点),全球日出;日落。

(2)正午太阳方位分地区讨论:①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③回归线上,除直射外,北回归线均在;南回归线均在;④回归线之间,可南可北,具体要通过日期等信息推测此时直射点所在纬度与该地纬度的相对关系。

2.太阳的周日视运动(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的过程。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建立周年视运动的基础上,利用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绘制周日视运动轨迹。

下图的绘制为平面图。

(2)全球各地的周日视运动①非极昼地区【北半球夏半年】方位变化:【北半球冬半年】方位变化:【二分日】方位变化:考试时有时会出现立体的视运动图,日出日落方位容易辨认,南北最主要看观察者穹顶与太阳方位的关系。

②极昼地区的“日不落”极昼极夜地区的轨迹图识别核心要点:①最高点为时,最低点为时,0时代表;②轨迹从最低点的正南(或正北),经东而后再西绕地一圈,因此极地视运动轨迹是。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课时作业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课时作业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课时作业认真练习高考回访(xx·课标全国文综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第1题。

1.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解析: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 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答案:A(xx·福建文综)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3题。

2.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解析:室内光照面积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内最大值时,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即当地冬至日。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反之;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3.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济南纬度比福建高,冬、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均比福建小,因此为了达到和福建一样的效果,济南可以通过降低遮阳板安装高度或加长遮阳板来实现。

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导学案 高考一轮

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导学案 高考一轮

地球的公转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读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忆下列基础知识。

(1)由图可知,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__南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_大__值,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_小__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__90°__,两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0°__。

(4)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此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0°__。

(5)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__两__次太阳直射。

[温馨提示]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一站归纳] 正午太阳高度的3大时空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90°,每年有两(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2.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1)若图1位于北半球,只要冬至日这一天南楼不遮挡北楼,全年都不会遮挡;若位于南半球,只要夏至日这一天北楼不遮挡南楼,则全年都不会遮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学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学案

年级高一科目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运动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主备人:高建华学习目标:1、能够在一个光照图上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实例分析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重点,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案1.结合教材23页,对比分析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区别。

2.结合教材24页活动,归纳求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通用公式。

3.你感受过我们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吗?试着想想?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B1.在球面图中画出A点的太阳高度角2.分析归纳某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3,比较A、B、C、D、E五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见上图4.分析归纳某一地区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应用拓展:1、.以我市为例,总结正午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的关系。

2、.探讨房地产开发中南北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画出图再分析)3、.热水器的安装角度?课后训练案考虑冬季采光的要求,不同纬度带的住宅合理间距有明确的设计标准。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

1.三个城市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2.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张去年6月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底层朝南的现房,当时是临近中午去看房,发现有明媚的阳光照进卧室,觉得采光很好,就交钱买了下来,装修好后到12月份住进去才发现即使是中午也没办法看到太阳,他觉得很疑惑暗想:难道是开发商施了什么魔法来销售房子?同学们,你们能帮他解开这个疑惑吗?。

高中正午太阳高度学案教案

高中正午太阳高度学案教案

高中正午太阳高度学案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编写:刘龙华审核:陆其勇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教学要求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难点)教学过程填写下表中的空白部分:1、阅读教材P内容,明确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并图示说16明。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叫做。

直射点所在纬度|(即900-纬度差----同半球相减,不同半球则加)。

3、结合前面所学,借助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讨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由于的存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作运动,所以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也不断在随之变化。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与当地所在纬线距离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与当地所在纬线距离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4、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和作有规律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从直射点向递减。

所以: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值;反之,达最值。

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可知:①夏至日时: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地区达最小值;②冬至日时: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地区达最小值;③二分日时: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练习巩固第一课件网()A.昼夜交替B.地方时C.太阳高度的日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 6月22日,有关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B.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C.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D.仅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3.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4.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B.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北方平原多,土地宽广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C.北方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比南方小D.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比南方更需要阳光6. 6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方位于(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B.北回归线与北极之间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7. 读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状况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数字①的虚线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南)极圈以北(南)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m></m> ( <m></m> 为当地纬度)
年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方法技巧: 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判断技巧
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左图)。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右图),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3-4题。
该广场位于110°E,当北京时间12点10时,当地地方时为11点30分,太阳位于南偏东,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②,B正确,A、C、D错。
3. 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2)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
(1)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
(1)影长的变化。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日出、日落时影长最长,日出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直射点上无影子。(2)影子方位的变化。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位,根据太阳方位即可推知影子方位。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分析如下:
B
A
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最小值,其最小值应在12月22日,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项只有10°N符合,应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时学案(9)正午太阳高度
【学习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基础知识·过关测】
1、结合上图,解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并思考“正午”的含义。

2、四季更替与五带:
(1)四季更替。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了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将全球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

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变化
【高频考点·互动研】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上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近大远小”)
①随纬度的变化: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随季节的变化:直射点距离某地越近,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
1、当太阳直射海口(20°N)时,计算出40°N、35°S、70°N、90°、70°S的正午太阳高度。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两分两至时,图中四点,哪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四点一年中最大和最小太阳高度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各有几次?
(3)四点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昼长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高频考点·互动研】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长,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
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

【拓展提升】
正午太阳方向和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视运动)
(1)正午太阳方向
①当直射点位于观测点的南方,正午太阳方向就在正南方;
②当直射点位于观测点的北方,正午太阳方向就在正北方;
③当观测点被太阳直射,正午太阳方向就在正上方
(2)日出日落方向
①直射点赤道,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②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以上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④北半球极昼:零时正北、正午正南;南半球极昼:零时正南,正午正北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
读图,描述图中M、N、P三地的正午太阳方向的年变化。

【考向通关·提升练】
1.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44°W)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2~3题。

2.照片拍摄于当地时间
A.13日上午
B.13日下午
C.14日上午
D.14日下午
3.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
地理课时学案(9)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过关测】
1、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H 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可以理解为地方时12:0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或正上,一天中影子最短,影子朝向为正北或正南或无影子。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变化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
1
2、
(1)两分时,C 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时,B 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时,D 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
(3)四点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昼长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
M :一年内正午太阳方向始终位于正南方;N :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位于正南方,少部分时间位于正北方,直射时位于正上方(有两次);P :一年内正午太阳方向始终位于正北方。

【考向通关·提升练】
1-3 D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