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基本能力1(1)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小学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小学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有些南京人不爱吃辣椒,那么有些爱吃甜食的南京人肯定不爱吃辣椒。

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A.所有南京人都不爱吃辣椒B.有些南京人爱吃甜食C.所有爱吃甜(江南博哥)食的南京人都爱吃辣椒D.所有的南京人都爱吃甜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有些南京人不爱吃辣椒"推出"有些爱吃甜食的南京人肯定不爱吃辣椒"。

根据三段论推理,需要在"南京人"和"爱吃甜食"之间建立联系,排除A 项和C项;将B项代入,不一定成立;将D项代入,一定成立,故选D。

2、单选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A.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有些是教数学的C.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中有些是男教师D.有些青春中学的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查概念间关系。

"有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数学老师"与"硕士学位"的关系:(1)交叉关系;(2)包含(于)关系;(3)全同关系。

"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男教师"与"硕士学位"的关系:(1)交叉关系;(2)包含(于)关系;(3)全同关系。

要想得到"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的结论,则"数学老师"与"男教师"应该是全同关系或者包含于关系,即"所有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故选A。

3、单选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计算()。

A.平均值B.求和C.数字的个数D.最小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OUNT函数用来计算所列参数中数值的个数,即为实现计数功能的函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块五、基本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块五、基本能力
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是一个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软件。幻灯片演示文稿由 一组幻灯片组成,这些幻灯片包括图表、图形、特殊符号、文本、多媒体视频和 音频以及其他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非常普及。
【word概述】:
第一章 信息处理能力
窗口的基本知识 设置字符格式 设置段落格式 格式刷的使用 设置边框和底纹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 设置分栏 使用样式和模板
【excel概述】:
第一章 信息处理能力
( 一)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1、数值型数据 2、文本型数据 3、日期和时间型数据
(二)设置工作表格式
(三)公式与函数
(四)Excel 的数据处理 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图表操作
【经典例题】
Word 文档的扩展名为( A.doc B.xls C.txt D.wps
第一章 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实践中的信息处理 (二)课件设计与制作
PPT、word、Excel
【PPT概述】:
第一章 信息处理能力
近几年,多媒体课件在学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 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 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的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编制历表、年表(大事记)和人物年谱,如《两千 年中西历对照表》、《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列宁年谱》等。 (4)地序法:
地序法是按照国别或行政区划为序排列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地理类和地方 文献的检索工具,也用于分类语言的地域划分。如《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 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
D
1.若希望数值型、日期、时间、逻辑值数据以文本格式显示,需 要在输入数值前先输入一个单引号“’”,再输入数字。或者先通过 设置单元格格式将其设置为文本类型然后输入。 2.当单元格宽度不够,无法显示数值时,系统将以“#######”或用 科学计数法表示。 3.输入分数时,应先在单元格输入一个 0,再输入一个空格,然后 输入分数。如:输入 1/2,系统则认为是一个日期格式的数据(1 月2日)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基本能力(精选试题)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基本能力(精选试题)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基本能力1、为了在互联网上查找“印尼大地震”的相关消息,李明用”百度搜索引擎”来搜索。

方法是进入百度搜索引擎主页,在文本框中输入“印尼大地震”并按回车键,结果搜索出了数十万条相关的信息。

那么“印尼大地震”这个词在搜索引擎的专业术语中称为()。

A.关键词B.主题词C.标题词D.分类词2、收到来自kao@邮箱主题为“英文作业”的邮件后,若点击”转发”按钮将该邮件转发给mao@,则()。

A.需要在发件人栏填上mao@,主题栏上自动填有:Fw:英文作业或转发:英文作业B.需要在收件人栏填上mao@,主题栏上自动填有:Fw:英文作业或转发:英文作业C.收件人栏自动填有:mao@D.需要在收件人栏填上kao@3、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中的收藏夹中收藏的是()。

A.文件或文件夹B.网站的内容C.网页的地址D.网页的内容4、如果你只需要保存一个软件的序列号或仅保存一段文本(如软件说明书),使用方便且占用空间小的应用软件是()。

A.WPSB.WordC.FrontpageD.记事本5、在保存Word文档时可以省略扩展名,这时候系统会在文件名后自动加上扩展名()。

A.exeB.docC.txtD.bmp6、每单击一次工具栏中的”撤销”按钮,是()。

A.将上一个输入的字符清除B.将上一次删除的字符恢复C.撤销上一次的操作D.撤销当前打开的对话框7、对B8单元格绝对地址引用的表达方式为()。

A.$8B.$B$BC.B$8D.B88、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9、中华腾飞,系于企业;企业腾飞,系于企业家。

【综合素质】第五章 基本能力

【综合素质】第五章  基本能力

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把历史文学化
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 概括主要观点。
【点评】
材料包含两层关系,第一层并列,并列的前部 分包含一层因果,讲文学呈现了“大文学”形态。
并列后部分是因果关系,讲的是文学的史著文学化
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吧历史文学化又把文学历史化 了。这里,有承接、解说和并列。
材料主要说明文学呈现“大文学示 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 照德国人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 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象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 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
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
D.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1.2 语境分析法—--联想文段背景
【示例】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
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的,革命以后不多久又受了奴隶的 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
国”
作者为什么说“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点评】
从“民国十四年”可知鲁迅说的是辛亥 革命之后的事。分析背景知识可知,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但是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并没 有改变,国民革命后,社会并没有多少事实 的进步。
(2)作者认为:首先,朋友之间要知根知底,包括对对方的
智慧与情感、心性与脾气等方面的了解,这是建立“信”之道 的前提;其次,朋友之间要共同参与,互相了解、相互 信任,
构建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朋友之间要坚定,不受时空
的阻碍,保持永恒的朋 友之“信”。
第二节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一)试题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一)试题

2016年下半年吉林省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我国颁布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__。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壬戌学制2、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E:重视个别差异3、非师范学校()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A:不应当B:应当C:需要D:不需要4、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E:重视个别差异5、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__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6、()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A:微处理器B:操作系统C:磁盘D:输入设备7、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活动课时制C.特朗普制D.文纳特卡制8、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__。

A.第二语言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对话语言9、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__来编班.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1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____A:发现教学B:程序学习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11、我国在当代城市规划方面的主要实践不包括__。

A.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各类开发区C.经济特区D.出口加工区12、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13、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A:《诗经》B:《文心雕龙》C:《春秋》D:《国语》1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15、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

《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考试题

《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考试题

黑龙江2021年【综合素质】根本能力归纳:写作能力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小学生人格开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2、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开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到达集思广益的效果。

这一思维训练方法叫做__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4、刺激——反响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5、孩子开始学会“说谎、察言观色〞,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思维上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__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7、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A:品德评价法B:典范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8、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A:检验B:论证C:验证D:说明9、【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实施.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次课程改革。

A.第五B.第六C.第七D.第八10、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A:理解知识B:掌握知识C:识记知识D:保持知识11、〞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

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其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

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

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

〞马卡连柯的这些话表达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中的。

A:为人师表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爱岗敬业12、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思路和开展方向是。

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

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

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系列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六个方面。

下面将逐个进行介绍。

1. 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是教师道德修养和教育理论素养的综合体现。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标准,秉持师德,恪守教育伦理。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并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力。

教师应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了解学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遵守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3. 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是教师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教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教育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他们还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他们还应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5. 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是教师具备教育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能力。

教师应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他们还应具备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6. 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进的能力。

教师应善于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总结

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总结

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总结基本能力是小学综合素质的常考题型,考生一定要加以重视。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以供考生复习。

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一):阅读理解能力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人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3.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1)筛选信息的途径第一,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筛选信息;第二,从重要的句子中筛选信息;第三,从运用的材料中筛选信息。

(2)整合信息的方法在答题中,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

其次,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表达的内容应围绕题目中提示的“陈述的内容”。

最后,在整合信息时,要注意加工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结构。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第一,从形式方面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抓住文体特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第二,从内容方面分析:根据句意归类;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关键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

(3)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需要经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具体的方法有:(1)从关键词人手。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人手。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人手。

(4)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基本能力》主讲:重阳老师15年下15年上14年下14年上阅读理解能力1题14分1题14分1题14分1题14分逻辑推理能力2题4分2题4分2题4分2题4分信息处理能力2题4分2题4分2题4分2题4分写作能力1题50分1题50分1题50分1题50分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期题目1511考期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4分)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

(10分)1503考期1冰盖上的湖泊与普通湖泊的差别是什么?(4分)2请根据文段中的描述,简要分析冰盖上的湖泊会产生的影响。

(10分)1411考期1请简述文中“照着讲”的意思。

(4分)2简要分析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应该怎样“接着讲”?(10分)1403考期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看法。

(4分)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还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说说你的理解(10分)阅读理解考试题型分析阅读常考题型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2、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 要信息及重要细节;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1、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 :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

“重要词语”:针对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1、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理解例题: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对阅读过程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方见健。

使粗心大意不得。

”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

”1“恰如数重物色”中的“物色”的意思是( )A.形貌B.寻求C.物品D.风物、景色1、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理解注意问题: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来思考,选择准确的词义,理解临时意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同时还要兼顾词的本义; 从词的词性、语法结构分析,斟酌词义;准确把握指示代词的含义;结合文体特点理解词语;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来验证是否正确。

例题: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对阅读过程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方见健。

使粗心大意不得。

”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

”1“恰如数重物色”中的“物色”的意思是()C A.形貌 B.寻求 C.物品 D.风物、景色答案:1、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理解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意”:(诗文、话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重要句子”: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2、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寻找符合要求的信息“整合”: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或概述。

“信息”: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例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

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做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俗。

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俗了。

所以世上的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我不能偏爱,也不能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

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她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

简答:作者从中悟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整合信息应注意的问题:先分析材料的性质;进一步分清材料与题目关系;选择合适的句式,分列成要点,简要整合;整合要保证全面、简洁,符合题干要求;要有选择,有多个要点时,各条的句式、长短要一致。

例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

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做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俗。

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俗了。

所以世上的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我不能偏爱,也不能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

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她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

简答:作者从中悟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参考答案: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

2、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分析综合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思路: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结构: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

3、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鉴赏评析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3、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鉴赏评析常见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虚实结合、3、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鉴赏评析九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对比3、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鉴赏评析九种常用常见语言特点: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行云流水、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整散结合九种文学鉴赏常用术语列举如下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叙述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抒情方面: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九种文学鉴赏常用术语列举如下表现方法:赋、比、兴,联想、象征,衬托、对比,渲染、烘托,用典、讽喻等;行文构思: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卒章显志;材料特点: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修辞方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九种文学鉴赏常用术语列举如下语言特色: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主题、意境、感情方面: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怀古伤今等。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 对象具体包括:对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正误判断。

对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比较、评判其优劣或指明其区别。

指明思想观点的价值所在:如创新意义,现实意义,可吸收、借鉴、推广之处等。

指明思想观点的不当或不足之处并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补充。

注意的问题:对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文章为基础。

要全面、辩证地评价。

评价要有理有据。

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不能无的放矢,漫无边际;不能脱离语言材料,滥用术语;不脱离全篇,妄加生发,无中生有。

2.读书的意义------俞平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其实是对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

游历者,活动的书本。

读书则日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

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

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既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不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

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

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

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

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

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

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

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

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

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

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

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问题:(⑴)作者认为读万卷书的人很少,原因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这里的“空气”具体指什么?(⑵)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学员答案答:1.“空气”这里指读书需要的大环境。

既为功名富贵,依目前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不喜欢读书,懂得读书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

2.纵观古今,读书的真正的意义在于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内外兼修。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通过读书来考取功名,是为了扬名。

当代好多人读书是为了换来富贵。

这些都属于好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便不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它使读书成了人们追名逐利的工具,而不再是单纯的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

所以说这已经失却了读书的真意义。

参考答案:(⑴)这里的“空气”指读书的氛围,一方面读书的人日渐稀少,另一方面读书人处于好利的环境中,最终导致“空气缺乏”,读书氛围不佳。

(⑵)大部分人读书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扩充知识,涵养性情,修持道德,而是为了官位利禄,使读书成了功名富贵的敲门砖,所以失却了读书的真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