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文从字顺

合集下载

写作:文从字顺

写作:文从字顺
学习过程
个性修订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教授过程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
(二)、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三)、佳作赏析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一片云,我就不会随着风儿乱飞,就让我静静地停在北大附中校园的天空上好了。我愿意从高高的地方好好凝视这校园。
在某个晴朗的早晨,太阳欢欢喜喜地射出光华来,这时我就穿上金黄色的衣服,从从容容地走到天到空里。刚来上学的人们就会望着我说:“多好的早晨呀,你听校园里的小鸟叫得多好听,蓝天上那朝霞真好看!”
我也会在他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从大操场上面飞过。同学们欢呼着,呐喊着,喇叭里传出热烈的乐曲。我看着他们的热情劲头,也会兴奋起来的。这时我一定会看见气球和鸽子从操场飞上来,我该飘走了,这时校园上的天空真应是万里无云的。
我将是怎样的一片云呀!反正我就是这样,我和这校园里的花朵、树木、小路都是联在一块儿的。我和周围的这片天空,不也正是校园的一部分吗?如果有一天,风将要把我吹走,我就会恋恋不舍,把自己凝成水滴。
指导:简朴不等于俭朴。简单和朴素更不能缩简为“简朴”。
(2)“干了一天的活,真是胳膊疼腰酸。”此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
此句有无毛病?讨论,指出毛病并改正。
指导:不符合,习惯上说“腰酸胳膊疼”。同时也有韵律。
(3)“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来了。”此句有无毛病?讨论,指出毛病并改正。
指导:“基本上”是概数,表示不完全,“都”则指全称矛盾。
语文集体备课卡
年级
总课时

写作文从字顺

写作文从字顺

, 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失 方向。——《母亲》
改文: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
我的世界不再温 暖,我将在人生的森林中迷 失方向。
改法:把不搭配的词句改搭配
编辑ppt
12
原文:
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它润滑了彼此的 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 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宽容打开两颗相对 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韧的调和剂, 使之相融相知。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
什么是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指: 文章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确,
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写时琢磨,写后修改)
编辑ppt
1
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 意什么?
编辑ppt
2
“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 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 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 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 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 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法国作家福楼拜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 能力强的表现。
编辑ppt
5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 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 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 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 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 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 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 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 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 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 “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文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掌握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1.2 教学内容写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从字顺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从字顺的写作实践。

第二章:写作文的基本要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遵守写作规范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写作文的规范:题目、开头、结尾、段落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纠正不符合规范的地方。

第三章:从字顺的写作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按照字顺进行写作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从字顺的写作方法:按照字序、词序、句子顺序进行写作。

从字顺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易于理解。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从字顺的写作方法和作用。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从字顺的写作实践。

第四章:写作文的步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文的步骤。

培养学生系统地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写作文的步骤:选题、构思、写作、修改、润色。

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按照步骤进行。

第五章:从字顺写作文的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从字顺写作文的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从字顺写作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从字顺写作文的实践:按照字序、词序、句子顺序进行写作。

从字顺写作的技巧:使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连接词。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从字顺写作的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从字顺写作文的实践,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六章:常见写作错误与避免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写作错误。

培养学生识别和避免这些错误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常见写作错误: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

避免错误的方法:仔细审查、同伴互相检查、老师修改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2)事件叙述的逻辑性:学生在叙述事件时,容易出现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如何构建合理的叙述结构。
突破方法:采用时间线索、空间转换等叙述手法,帮助学生梳理事件线索,增强叙述的逻辑性。
(3)景物描绘的生动性:学生往往在描绘景物时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景物描绘的水平。
举例:教材中《如何做到文从字顺》一课,通过阅读和分析《春》这篇文章,学习如何做到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
2.教学难点
(1)细节描写的准确性:学生在写作中往往难以把握细节,需要教师指导如何观察并捕捉到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细节。
突破方法:通过课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观察、体验,提高细节描写的准确性。
在语言表达流畅性方面,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使文章读起来通顺、连贯。但仍有部分同学在语言组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为大家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突破这个瓶颈。
1.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同学们在细节描写、景物描绘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逻辑性和条理性训练,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写作的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学习《写作-文从字顺》这一章节,我发现大家在细节描写、事件叙述、景物描绘和语言表达流畅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细节描写的教学,我意识到同学们在捕捉细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体验,将细节描写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经典写景片段,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景物描绘的生动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写作 文从字顺》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写作 文从字顺》

②第2段写景无序:一会儿写到近处,一会儿 “放眼望去”;一会儿写近景,一会儿又“向远处 望去”。(应该先写近景,由拂脸的枝条写到柳树 再写倒影;然后写远景,写夕阳、鸭群。这样由近 及远,更有条理)
③第3段结尾一句第二个“我”可以删去,前 文已经有“我”了,这里可以承前省略;省略后, 句子更流畅。
④第1段和第2段不连贯:第1段结尾写“安然 握住属于我的那份爱”,这一句是对下文内容的定 向,但第2段并没有写到“属于我的那份爱”。 (应该删掉第1段结尾的这句话)
“月亮”只是写作的缘起与媒介。可 记叙月下之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友 情的珍惜;对古诗词名句如“月有阴晴圆 缺”等的感悟……可描写月景,或抒发对 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美之情,或寄托探索 太空的理想……
精选材
虽天涯共明月,但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 样,所想表达的情感或感悟也必然不一样。如 果我们以《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我们该选 择哪些材料,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与 感悟呢?
第2课时
一天,唐朝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突然,他想 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对句 中用“推”字还是“敲”字举棋不定。他想得正入神时, 不小心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 “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带到韩愈 面前。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 起了韩愈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儿,说:“还是‘敲’ 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咚咚地敲门, 这个情景很美。”贾岛点头同意。后来,“推敲”便成 为反复琢磨、斟酌的意思。
声音、数量、神韵、动态变化等角度。 ②按照顺序,连贯表达: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远及近)。 ③生动描写,突出特点:用修辞,加修饰(表
示性质、颜色、状态的词语)。 ④情景交融,围绕话题:描写人物的感受与言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写作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小秘密,那就是要做到“文从字顺”。

这就像是我们搭积木,一块一块稳稳当当、整整齐齐地放好,搭出来的房子才漂亮牢固。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写“我今天很开心”。

这就太简单啦,别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开心。

如果他写“我今天很开心,因为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还坐了好玩的旋转木马”,这样大家是不是一下就明白他开心的原因啦?再比如,另一个小朋友写“我家的小狗很可爱”。

这也不够好哦。

要是写成“我家的小狗很可爱,它有雪白的毛,圆溜溜的眼睛像黑宝石,跑起来小尾巴一摇一摇的,像个小绒球”,是不是感觉小狗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啦?所以呀,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把心里想的事情、看到的东西,清清楚楚、顺顺溜溜地写出来,让别人一看就懂,这就是“文从字顺”。

只要我们多多练习,一定能写出很棒的作文!《文从字顺》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写作文的事儿。

写作文的时候呀,得让文字听话,顺顺溜溜地排好队,这就叫“文从字顺”。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老师让小明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小明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花开了,树绿了,很美。

”你们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太简单啦?老师就跟小明说:“你要多写写花是怎么开的,树是怎么绿的。

”小明改了改,写成:“春天来了,桃花红得像火,梨花白得像雪,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就像小姑娘的辫子,真美呀!”你们看,这样一改,是不是春天的美景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啦?所以呀,我们写作文不能偷懒,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仔仔细细地写出来,这样别人读起来才明白、才舒服。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努力,写出文从字顺的好作文!。

写作 文从字顺

写作  文从字顺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 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 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 念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 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 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1.准确。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故事链接: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时,一位将军 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 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 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这天傍晚,我从图书馆学习回来。夜幕将临,月亮比星星 来得早些,凉风习习吹拂我的脸颊,我想起父亲工作的地方就 在附近,便想过去等他一起回家。父亲看见我,眼里亮了一亮, 十分惊喜地说:“你怎么来了呀?再等爸爸一会儿啊!”我安 安分分地坐在一旁的座位上,看他飞速地处理着手头上的工作, 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疲惫。
这是很圆很好的满月,银白皎洁,大而饱满,明亮得有 点儿像太阳。
父亲像月亮,穿过层层荫翳,穿过岁月阻隔,始终伴我 左右。我爱他皎洁的光华,也爱他不曾发光的背面。
(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带“歧义”的语句。 比如:“骄傲”一词,就有“歧义”,一为“看不起 别人”,一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 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他因此很骄傲。”这 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除“歧义”。 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 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方,便有产生“歧义” 的可能。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 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 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 “歧义”便消除了。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最后,我认为课堂总结环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回顾和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今后,我会在这一环节加入更多互动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举例:讲解关联词的作用,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并通过实际例文展示过渡句的使用方法。
(3)掌握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提高文章表现力。
举例:分析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学习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加以实践。
2.教学难点
(1)如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关联词、过渡句,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从字顺”的含义,掌握文章结构的基本要素,如开头、中间、结尾的安排。
举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范文,让学生明确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组织文章框架。
(2)学会运用关联词、过渡句使文章连贯、流畅。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以“文从字顺”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内容包括:
1.理解“文从字顺”的含义,明确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运用关联词、过渡句使文章连贯、流畅。
3.掌握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段落展开等,使文章层次分明。
4.针对不同题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写作:文从字顺》这一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文从字顺”的概念上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但他们仍需在具体实践中逐步体会和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的方式和别的事物比较一下有什么不
同之处。
• (2)根据自己对月亮的感受,选取一个
角度,完成本次习作。作文写成之后, 要认真修改,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三、精彩例文
月亮,心灵之乡 • 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唐代诗 人李白曾经写出过不朽的诗篇:“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 此。”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对月 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 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 暗之中。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 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 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便有了一些妩媚和神 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换:搭配不当 调:语序不当
二、文题点拨
• 1.片段作文: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景或物。 • 思路点拨: • 本次片段作文训练是在第一单元片段作文的基础 上,继续训练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抓住
景物的特征,先概括出景物特征,再具体描写的
能力。不同之处是,我们的眼界要扩大,只要是
我们喜欢或熟悉的景物即可,可应用我们刚接触
• 月亮又是悲伤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 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 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 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 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亮亮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 最殷实的欣慰了。
• 月亮更是温馨的。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 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正如李白诗中写 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 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 是你的好朋友,与你娓娓道来。 • 在中秋节,月亮是最圆的,那时,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 她那明亮的光辉,也许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时光。 • 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 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 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 的镰刀,够累的。看到了弯月,宋朝词人就发出了“月 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 看一看,想一想,深感月亮是伟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当一个二传手,把光明在 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给人们。有了夜晚的光明,人们 就特别喜爱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灯,这黑暗里的光明啊, 是多么的珍贵呀,使人们的心里也亮了起来。夜空中的 月亮,不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更照 亮了人类的心灵。月亮,心灵之夜的明灯。
• 月亮的美,在于她美若天仙的气质,更在于她幽幽怨怨 的灵魂。月亮,我们灵魂的家园。
• 点评:
• 本文写出了作者对月亮独到的观察和感 悟,文章先总后分,依次写了月亮的伟 大,在于她的光辉;月亮的悲伤,由于 她的孤单;月亮的温馨,因为给游子的 安慰。文中还引用了一些诗句,既增添 了文采,也让文章抒情议论有深度。总 的说来,作者在文中做到了中心突出, 语言流畅,可谓文从字顺。


一、写作指导
• 文从字顺指的是写作时文章语言表达符
合写作内容的需要,表意准确,读起来
通顺流畅,这是写作的ຫໍສະໝຸດ 本要求。第一阶段:用词准确
语意清楚完整
拟提纲顺思路 作文一气呵成
第二阶段: 语句连贯 人称一致 角度一致
语气一致
自己读,别人读 改:拗口、含混、不顺 读改 第三阶段: 作文
删:累赘多余
到的一些写作手法,如应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从 我们的不同感官角度去写。
2.扩写景物片段作文。
• 思路点拨: • (1)先仔细阅读已写过的片段作文,可 借鉴《春》的写法,把景物的特点分几 个方面,然后依次描述。
• (2)“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单元一组 课文之所以感人,还在于每篇文章借景抒发
了一种情感。我们也要在所写的文章中抒发
自己的感情,或喜爱、或赞颂;做到以景怡
人,以情动人。
• (3)作文完成后要多读多改,至少两遍, 让文章达到文从字顺。
3.以“月亮”为题作文。
• 思路点拨:
• (1)作文前先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
了解一下人们对月亮的吟咏。思考一下:
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人们借
月亮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