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简述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简述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I. 前言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描述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即物价水平不断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经济崩溃。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
II. 货币政策1. 利率调控利率是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它反映了借款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高利率会使得借款成本增加,从而减少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物价水平就会下降。
2. 货币发行量控制货币发行量是指在市场上流通的钞票和存款总额。
如果发行过多的货币进入市场,则会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因此,在应对通货膨胀时,政府需要控制货币的发行量。
政府可以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发行量。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银行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III. 财政政策1. 减少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公共事业、社会福利、国防等方面的支出。
如果财政支出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因此,在应对通货膨胀时,政府需要减少财政支出。
政府可以通过削减部分不必要的开支来实现减少财政支出的目标。
例如,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项目和计划,削减一些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项目等。
2. 增加税收收入税收是指国家从企业和个人所征收的各种税费。
如果税收收入增加,就可以减少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在应对通货膨胀时,政府需要增加税收收入。
为了增加税收收入,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税收税率。
(2)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逃税行为。
(3)增加税种,扩大税基。
IV. 结论通货膨胀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控制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收入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xxxxxxxxxxx毕业论文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者系别经济系专业金融年级一班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对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货膨胀概述;第二部分,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第三部分,通货膨胀的成因;第四部分,研究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第六部分,结合前几部分分析两种政策的弊端以及搭配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Abstract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measure of dealing the inflation is to regul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of the elabor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during the inflation I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inflation .Analyz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roughly in the third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financial policy besides which has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fourth part. In the fifth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momentary policy and the time lag of momentary policy. At the last part, w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ious two policies and collection method.Key words:Deflation,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目录一、通货膨胀概述 (1)(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二、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 (2)(一)我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2)(二)我国2003年至2009年通货膨胀的情况与原因 (2)(三)自2009年至2011年我国通过膨胀的状况 (3)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4)四、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 (5)(一)财政政策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5)(二)治理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 (5)五、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6)(一)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6)(二)治理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6)六、通货膨胀中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困难及搭配使用 (7)(一)财政政策实施的困难 (7)(二)货币政策实施的困难 (8)(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8)七、结论 (9)参考文献 (9)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通货膨胀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发行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政策和外汇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财政政策类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通货膨胀控制)3、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汇率等。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货币总量和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货币乘数的公式为:Km = ΔM / ΔB其中Km表示货币乘数,ΔM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量,ΔB表示银行准备金的变化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方面有相同的作用,如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等。
但是,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财政手段,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
此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存在协调问题。
在实践中,两者需要协调配合,避免相互干扰,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例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和实现就业目标。
这些措施包括减税降费、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调整货币政策利率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和评价。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将消费支出视为投资,可以得出ΔY/ΔC=1/(1-b),ΔY=ΔC/(1-b)。
其中,ΔC表示消费增量,ΔC/Δ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征税额变动与消费变动额的关系为:征税变动额乘以边际消费倾向等于消费变动额的绝对值。
因此,ΔC=-b·ΔT,ΔT=ΔC/(-b)。
Kf=ΔY/ΔT=[ΔC/(1-b)]/[ΔC/(-b)]=-b/(1-b)。
这里的平衡预算乘数指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该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假设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为A,各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则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会使消费需求增加A,从而又引起第二部门的收入增加了A,并且第二部门中的收入又要增加A,第三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A的消费,以此类推。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作用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货膨胀,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作用,并探讨其中的机制。
货币政策是国家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其他相关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一项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的关键在于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流动状况。
当货币供应量较大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强,从而刺激需求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相反,当货币供应量较小时,人们购买力减弱,需求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
其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提取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准备金来稳定货币市场。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相反,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可能会加剧。
调整利率是央行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货币供应和需求的手段之一。
央行通过调高利率,可以提高借贷成本,减少借款需求,进而影响货币供应。
此外,调高利率还可以鼓励人们将资金投入到储蓄中,减少资金流入投资领域,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当然,利率的调整也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过高的利率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等政府证券来影响货币供应的手段之一。
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来向市场注入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市场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相反,央行通过出售国债来回收市场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
然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上存在一定滞后性。
由于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和信息传递的时滞,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财政政策效应与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补性
政策效果的协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某些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例如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可以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刺激需求,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应对经济周期的调整
在经济衰退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等手段刺激经济,而货币政策可以 通过降低利率刺激需求;在经济过热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和控制政府支出等手 段抑制经济过热,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社会福利
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 公平和稳定。
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债务风险
政策时滞
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可能导致政府债务 累积,增加未来的偿债压力和风险。
财政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存在时滞,可 能影响政策效果,甚至导致经济波动。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私人部门投资被挤 出,降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财政政策效应与货币政 策效应
目录
• 财政政策概述 • 货币政策概述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应用
财政政策概述
01
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 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 定物价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调节市 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汇率政策
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本国货币汇率,促 进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03
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宏观经济调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两者 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6468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引言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
在讨论通货膨胀的时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逃不掉的话题。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管制经济的两个基本政策。
两者虽然目标不同,但是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
笔者将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讨论它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管理,以达到通货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实施由央行负责。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三个方面。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系统中所有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等。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
货币政策的作用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央行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快时,央行会适时出手调控,使货币供应量保持合理增长水平。
利率利率是指资金融通中的借贷利率。
通常情况下,利率越高,借贷需求就会减少,银行的借贷成本也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央行可以灵活调整利率,同时通过加强信贷审核等方式来压制通货膨胀。
汇率汇率是指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买入卖出价格。
当本国货币汇率升值时,进口产品就会变得更加便宜,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会注意控制本国货币的汇率。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采取干预市场等措施,来协调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政府采取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以达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调节经济运行而制定的税收制度和税负水平的政策。
税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制度中的消费税和关税可以通过调整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抑制进口货物的出现。
二是通过增加收入税、财产税等手段增加税收收入,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承接一些造福于民的大型项目,从而增加就业机会,达到较好的经济发展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2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2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和财政支出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来实现经济调节目标。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一、政策实施手段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施手段上存在显著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采取的是调控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财政预算的编制和调整、税收政策的制定等。
而货币政策主要采取的是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手段,主要包括央行的货币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
二、政策效果差异较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差异。
财政政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其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国家财政的支出和收入来调节经济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而货币政策相对来说作用更为直接和迅速,其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手段影响更为明显,更有针对性的达到调节经济的目标。
因此,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选择使用何种政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政策调节目标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有所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在增长过程中扶贫、推动公共服务、消减社会不平等等。
而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更广泛,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外,还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维护汇率稳定、推动金融市场稳定等多个方面。
四、政策实施对象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象也存在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实施对象是国家财政预算的编辑、公共服务的推动、税收等,而货币政策则是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主要对象是银行、企业、个人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五、政策影响层面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层面也存在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影响国家的财政预算和公共服务的推动,相对来说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
而货币政策则涉及到整个金融市场,其影响范围更大、更广泛。
综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实施手段、政策效果、政策调节目标、政策实施对象和政策影响层面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而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更体现在经济领域。
如今,全球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转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的共同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政策的制定也变得尤其重要。
其中,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其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以达到某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手段。
而通货膨胀,指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供应量大于经济实际需求时造成的一种价格上涨的现象。
在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时,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看出。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波动、运行和政策制定的学科,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在防止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一般采取这样的手段:首先,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减少货币的流通量,进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因为货币的价值与其流通量成反比,流通量降低意味着货币价值的上升,从而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其次,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利率调控来抑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即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能对通货膨胀控制有所帮助。
但当利率达到零(或靠近零)时,这种效果就不再明显了。
此时,财政政策可采用财政刺激政策,例如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经济并促进就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其原因在于,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不仅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货币供应链条的扩大和资产价格上涨等。
因此,要完全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另外,实际上在现代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政策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比如,过度使用财政刺激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破坏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而货币政策执行不力可能会导致经济萎缩。
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避免一种政策对另一种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证 了财政 赤字 对通 货膨 胀 的影 响取决 于 国债 规
模 的大小 , 国债 规模 越大 , 财政 扩张后 的物价波 动
幅度就越大 。
货 政 币策
中 国人 民大 学经 济 学 院课 题 组 (0 4通 过 对 20 )
会 辍 0年 3 20第 期 1
性 预 先假 定 , 模 型 在政 策 分 析 中取 得 了 良好 的 该
( 9 4 的研 究 指 出货 币 供 给 、 出与 价 格 之 间 的 19 ) 产
均 衡关 系仅在 2 纪 8 0世 0年代 以前 存在 ,之 后三
者 之 间的关 系不再稳 定 ,且长 期通 货膨 胀与 货币 增 长之 间 的相关程 度非 常 高 , 乎接 近于 1 n 几 。A — nchaio 于 Y aiB ac ad世 代 交 叠 模 型 , ic i c 基 r ar l h r — n
2 1 第 3期 0 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人 民银 行 淮 南 市 中心 支行 课 题 组
摘要 : 观经 济政 策 与通货 膨胀 的关 系是 国 内外 理论 界争论 的焦点 。 章在 5变量 系 宏 文
统 内检 验 了财 政支 出水 平 和货 币供 应 量 与通 货膨胀 率水平 之 间 的关 系。 结果 显示 , 中国的 通货 膨胀 不仅 是 一个货 币现 象 , 是 一个财 政现 象。 意义 在于 为 中 国稳 定通货 膨胀 水平 也 其 的政 策取 向提供 了参考 依据 。 关 键词 : 政政 策 财 货 币政策 通 货膨胀 效 应
期 间货 币供 给 与通货 膨胀 的关 系 , 出结 论 : 货 得 通
膨 胀是一 种货 币现象 ,流 通 中货 币供 应 量超过 了 实 际需求 量 ,货 币量 的增 长是 通货膨 胀率 的主要 决 定 因素 。E t l s e a和 Mi kn 1 9 ) 究表 明 , rl s i( 9 7 研 h 囿 于各种 因素 ( 济 的 、 经 政治 的 )勺 l 冲击 , 实 的经 济 自 现 运 行 中我们很 难保证 货 币需求 函数 或货 币流 通速 度 的稳定性 ,仅 仅依 靠货 币 的增长率 似乎 无法 对 通 货膨胀水 平给予 充分 的解 释 。 r d a F i m n和 K t r e ut e
了十 分 不 利 的 影 响 。 虽然 当前 中 国通 货 膨 胀 还
没有 来 到 , 是 应 该 注 意 这 个 问 题 , 为从 环 比 但 因
的 角度 下 , 国 当前 无 论 是 消 费 的 物 价 指数 , 中 还
是 生产 资料 的物 价 指 数 , 是 环 比上 涨 的 , 货 都 通 膨 胀 来 临 的 可能 性 在增 大 。因此 , 何 深 入研 究 如 财政 政 策 、 币政 策 与 通 货 膨 胀 的关 系 , 握 好 货 把
业 调整 和振 兴 规 划 ;实 施 结 构 性 减 税 以及 4万
、
文 献 回顾
众 多 国内外学者 对货 币政 策 、财政 政策 与通 货 膨胀关 系进行 了研 究 , 形 成 了一 些 经典结 论 。 并
弗 里 德 曼(9 8考 察 了美 国历史 上 1 6 — 9 0年 16 ) 87 16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与 通 货 膨 胀 的 平 衡 点 ,对 于 今 后
加 强 和改 善 宏 观 调 控 、实 现 国民 经 济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一
经 济层 面上 开始 实 施 积 极 的财 政 政 策 和 适 度 宽 松 的货 币政 策 ,并 就 应 对 危 机 的举 措 进 行 配 套 和完 善 。在 货 币 政 策和 信 贷政 策 方 面 , 中央银 行 5次 下 调 银 行 基 准 利 率 , 3次 下 调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基 准 利率 从 2 0 0 8年 3季 度 末 的 65 %下 调 .7 至 46 %,0 9年 1 8月 中 国新 增 贷 款 81 .8 2 0 — . 5亿 元 。在 财 政 政 策方 面 ,0 8年 1 20 1月 中 国迅 速 出 台 扩 大 内需 、 进 经 济 增 长 的 十 项 措施 ; 促 十大 产
( 9 2)B b 、 e dy 和 Sar( 9 2)以 及 T o 1 9 ,a a hn r tr 1 9 h ma
亿 投 资 刺激 计 划 等 。这 些 措 施 不 仅 大 幅 降低 了 资金 的 成本 ,还 向市 场 上 释 放 了规 模 巨大 的基 础 货 币 。充 裕 的基 础 货 币在 经 济 紧 缩 期 还 能 够 “ 伏 ” 来 , 一 旦 经 济 转 好 使 得 货 币 运 转 加 潜 下 而 快 ,市 场 上 的货 币供 应 量 就 必 然 出现 加 快 上 涨 的趋 势 。自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国 出现 了几 次 较 为 中 严 重 的 通 货 膨胀 ,对 经济 增 长 和 社 会 稳 定 产 生
中 图分 类号 : 8 0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9 1 4 (0 0 0 — 0 8 0 F3 A 10 — 2 6 2 1 )3 0 0 ~ 5
在 国・ 际金 融危 机 迅 速 蔓 延 和 经 济 环 境 急 剧
变化 的 背景 下 , 20 从 0 8年 1 月 起 , 国 在 宏 观 1 中
实 证 效 果 并 被 广 泛 应 用 。 Td oa和 Y ma t a mo o
通 货 膨 胀 和 投 资 、 出 、 币供 给 等宏 观 经 济 变 产 货 量 实 证 分 析 后 认 为 ,投 资 增 长 是 产 出增 长 的 原 因 , 并 不 是 通 货 膨 胀 率 上 升 的 原 因 , 币供 给 却 货 的扩 大也 不是 通 货膨 胀 的原 因 。 于 财政 赤 字 与 关 通 货膨 胀 之 间 的关 系 , 永 定 (9 9认 为 , 般来 余 19 ) 一 说, 当一 个 国家 财政 税 源不 足 、 资 者 对 政 府 债 投 券 缺乏 信 心 或者 国债 规 模 居 高不 下 , 府 只 能 借 政 助 于发 行货 币f 即征 收铸 币税 ) 弥 补 财政 赤 字 的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