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央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 取的操作对象 (一)选择的标准: 1、可测性:要能被准确定义,同时又能获得准确数据 2、可控性: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 3、相关性 (二)中介指标 1、利率: • 理由:利率的变动灵敏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求;利率对经济有 明显影响;利率的可控性 • 缺点:利率作为因生变量和政策性变量往往难以区分 2、货币供应量: • 货币供应量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 • 央行可直接控制现金,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调控存款货币 3、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 • 是央行的负债,央行可以直接控制,但央行不能控制货币乘数
y1
y2 y3
Y
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实际的因素和货币的因素 • 实际因素:①投资支出,我国特别是投资旺盛;②消费扩大; ③财政赤字;④外贸出超,一方面引起外汇占款,一方面国内供 不应求。
• 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学派偏重于实际因素分析,而弗则偏重于 货币因素分析,认为只要货币供给过多,物价必然上涨,需求拉 上说无法解释滞胀,故50年代后开始注重供给研究 (二)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胀并非需求过度,而是供给方面成本上 升,因为价格以成本+利润形成,成本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上 升
四、通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通胀与经济成长:有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 20世纪60年代激烈争论,最后得出不利于经济发展,短期内 虽然有利,但长期的更大代价为结果 • 促进论: ①可以增加有效需求;②有利于收入再分配向富裕 阶层倾斜,而富裕阶层边际消费倾向更大;③公众预期调整 滞后,企业利润增加; • 促退论:初期可能有利,但长期来讲有害:①妨碍正常的货 币职能;②降低借款成本,诱发资金过度需求; ③使企业预期不确定,影响生产,增加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 ④价格的变动导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 2、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 收入的分配效应:工资收入或退休金收入者由于调节滞后, 所以不利;而企业主的利润增加,为受益者。 • 财富分配效应:①财产可分为价格可变和不可变两类:不变 的有存款,债券及其他票据,可变的有变动收益的证券(股 票)、实物资产;②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2、按表现状态划分: (1)公开型通胀 (2)抑制型通胀 3、按通胀程度划分 (1)温和的通胀:每年上涨2%-3%; (2)跑马式通胀:达两位数,在此情况下,人们不愿保存货币, 抢购商品; (3)恶性通胀:天文数字。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1、消费物价指数:即零售物价指数,其优点是直接与公众生活 有关,局限性在于只能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 2、批发物价指数: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其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但不包括各种劳务,对居民生活影响 也不如消费物价指数明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冲减)指数:反映最全面,但有时与居 民生活价格变动相关性不大(冲减英文为“Deflator”有多种译 法,如求实指数、通胀扣除率等)
(二)物价和收入政策:在于对成本的影响,是根据“成本推 进论”制定的,采用强制或非强制手段对工资或利润进行管 制 • 工资管制: ①道义的规劝和指导;②协商解决,工会和企业 协商;③冻结物价;④开征工资税 • 利润管制:①管制利润率;②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提税 (三)增加供给--凯恩斯学派和供应学派政策 • 减免税,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意愿,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四)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 • 80年代,美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五、货币政策的基本类型 1、扩张性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 3、中性货币政策: 六、货币政策的时滞:任何政策从制定到获得其主要的或全部 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 •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 外部时滞:行动到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过程 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 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
一、通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说:较古老的理论,认为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 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产生通胀的原因。通俗地说“太多的货币 追逐太少的商品”。如图,按凯恩斯分析
P AS
p1至p2时,为“半通胀”状
态 p3
p2 p1 AD1 AD3 AD2
p2至p3时,为“真正的通胀”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通常的定义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 件下,流通中货币的供给量超过实际经济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 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 注意理解: (1)不能简单理解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 (2)不能简单理解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二、通胀的类型 1、按发生的原因分: (1)需求拉上型: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 的货物”; (2)成本推进型:总供给的变动; (3)混合型:需求供给同时作用; (4)结构型:某些部门的需求过多,价格上涨,部门之间相互 看齐。
四、货币政策工具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过于强烈 2、再贴现率: • 有局限性:商业银行有多种融资渠道,央行被动,故是告示 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 • 具体分两类:直接;回购和逆回购 • 优点:主动权;灵活方便,富有弹性;速度快。但要求有足 够 的有价证券。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1、优惠利率:对某些部门、行业实行低的放款率或贴现率 2、证券保证金比率 3、消费信用管制:如付现的最低比例,最高偿还期限 4、贷款额度控制
二、我国的通胀:建国以来共发生六次 ①、1949-1952年 ②、58-62年,原因:大跃进,农业歉收。下放2千万职工 ③、十年动乱(66-76):货币超量发行,票证很多 ④、1979-1980:(79年消费物价为1.99%,80年为5.99%, 81年为2.38%),79年提高农幅产品价格,补发工资、奖金, 这样本应压缩基建 ⑤、起于84年,至89年,(88-89-90年分别为18.48%- 17.81%-2.09%)投资急剧增加,86年“一刀切”,到88年 又货币急剧增加,90年压缩过度又启动市场 ⑥94年:21.7% 投资审批权下放,二是直接融资投资。98年出现抢购风潮。
三、通胀的治理:治理通胀是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宏观紧缩政策:使用最多,最为有效的政策,在总需求大 于总供给条件下有效。 •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示了通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即菲利 普斯曲线,各国先确定可容忍的最大失业率和通胀率作为临界 点。对其A或B点进行调节
△p/p
B A
U
• 紧缩性货币政策: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②再贴现;③公开 市场业务 • 紧缩性财政政策:①但有困难,减少支出时局部利益集团反对, 增税企业困难;②预算投资所占比重不大,减少对需求的影响 有限,反而可能结构失衡
(三)混合型通胀: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难以区分,如工资上 涨可以看成需求拉上,又可看成成本推进。有人提出可以划 分基期,那种先就由那种通胀引起,但基期不同结果也不同, 这类似于“先有鸡还是蛋”区别 (四)结构型通胀:当一些产业和部门由需求增加而价格上涨, 其他部门看齐作用也使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胀。可细分为: 1、需求转移引起,当需求在部门间转移,生产要素却来不及转 移,这样需求增加的部门物价上涨,其他部门也看齐上涨 2、外部输入引起:外部通胀引起开放部门物价上涨,而非开放 部门也随之上涨。 3、部门差异引起:生产率高的部门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增加货币 工资,其他部门看齐 • 我国结构型通胀可能由于:基础工业滞后,农业发展滞后。
第三节 货币政策概述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货币政策是央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在金融领域内所采 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各种金融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三大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 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 三者之间是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货币政策不同,但主要只是强调 的重点不同,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总体说来包括: 1、物价稳定: • 信用货币条件下是稳定货币的购买力; • 稳定是相对的稳定,同时也并非通胀率越低越好,否则带来 通货紧缩
AS2 P AS1
成本的上升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并
导致收入水平的下降
p2
p1 AD y2 y1 Y
• 成本上升的原因:①工会的存在,推动成本上升,从而形成:工 资-物价的螺旋上升;②垄断性大公司为提高垄断利润提高产品 价格,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胀;③能源原材料、广告费用支出增加。 • 在我国特定时期工资上涨过快,如92-93年,另一方面,生产资 料的价格上涨,如93年一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超过40%
2、经济增长: • 主要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来反映,但要注意速度、结构与效率 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3、充分就业: • 严格意义上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充分利用,而并非仅劳动力, 因为就业和其他因素的利用是高度相关的。 • 充分就业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水平 4、国际收支平衡: • 我国1995年《央行法》第三款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 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矛盾和统一; • 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较快时, 总是伴随物价较大幅度上涨 •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统一的,但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 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说明增长是以投 入产业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会妨碍后期经济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