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根据《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使用和销售中药注射剂的行为。
第三条中药注射剂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通过相关批准程序获得药品批准文号。
第四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设立合格的药品储存、配制与管理设施,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相关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且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和管理。
第六条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配制和使用应当及时记录并建立档案,方便追溯和监督。
第七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中药注射剂质量监控制度,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八条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合理储存中药注射剂,保证其质量。
中药注射剂的储存条件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温度、湿度等环境监测。
第十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注射剂的进货、验收和库存管理制度,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定期对库存中的中药注射剂进行有效期监测,并及时处理过期的中药注射剂,防止使用过期药品。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证,并定期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定期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章使用安全第十五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注射剂的配制员上岗制度,并对配制员进行规范培训,确保中药注射剂的配制安全。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应当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疗程等信息准确记录,并遵守用药原则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相关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行为,保证生产环节的安全和质量,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内部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生产、采购、储存、质检、医疗、药师等部门。
第二章中药注射剂的采购管理第三条优质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1.公司采购部门应依据市场情况和公司采购政策,选择并签订合作的具有相关资质的供应商;2.公司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3.供应商应供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
第四条采购合同管理1.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应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周期等基本信息;2.采购合同应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并商定相关检验标准;3.采购合同一经签订,不得随便更改,如确需更改应经双方协商并书面确认。
第五条中药注射剂的验收管理1.采购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的商定,对收到的中药注射剂进行检验和验收;2.验收标准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质量标准进行;3.不符合验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应及时退回供应商,并立案记录;第三章中药注射剂的储存管理第六条储存环境管理1.中药注射剂的储存地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储存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合、干燥、无异味、无火源、无照射和辐射源;3.储存地方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灰尘、杂质等对中药注射剂的污染。
第七条储存记录管理1.对每批次入库的中药注射剂应建立储存记录,包含但不限于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信息;2.储存记录应依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并保管至少两年;3.储存记录应定期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中药注射剂的保质期管理1.中药注射剂应依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储存,并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2.储存中药注射剂时应依照先进先用的原则,优先使用即将过期的产品;3.对即将过期的中药注射剂应加强监控和使用,确保及时消耗。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注射剂剂型,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药物。
第三条中药注射剂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以临床需要为基础,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
第五条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工作应加强管理,确保其合理使用、严密监控和追踪。
第六条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培训、指导、监督、评估等,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使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中药注射剂的指导与培训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人员。
第八条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各种剂型的使用方法、使用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范,包括使用职责和权限、操作流程、记录和报告要求等。
第十条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应当由有关专业机构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机构应按照规程执行。
第三章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凭临床需要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第十二条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选择适应症,合理选用中药注射剂;(二)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确定剂量和疗程;(三)严格控制使用途径和速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四)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指南,制定使用流程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制度。
第十五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应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式。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需符合以下规定:
1.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由医生或药师根据病情判断,明确适应症,并按照临床使用指南和标准进行合理用药。
2.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并注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在医院或合法医疗机构内完成,禁止个人自行使用或购买中药注射剂。
4. 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范围、管理责任和使用流程。
5.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评价和监测,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遏制不合理使用。
6. 生产、经营中药注射剂的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确保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并主动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总之,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和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第 1 页共 1 页。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保障药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特订立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的管理。
三、药品品质管理1、中药注射剂应符合《中药注射剂质量掌控规范》的要求,无异味,无颗粒,无沉淀,无脱水现象。
应依据标明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批号等信息检查中药注射剂是否过期或变质。
2、中药注射剂在保存时应注意不与其他药品混合,并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色差殊,不可放置于光照下或易燃易爆等有害物品近处。
同时中药注射剂应分类保存,不同药品不应混放。
3、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依照说明书所示的使用引导使用,不得擅自更改。
对制剂中的杂质、沉淀、颜色变化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报告医药单位。
四、使用规定1、中药注射剂一般应由专业医务人员使用,实在责任由主治医师确定,使用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史。
对于敏感体和过敏体的患者,应当谨慎使用,依据临床症状选用适当的药品。
对于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代谢异常患者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式。
2、由专业医务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实行“双人对比签字制度”,主治医师对使用病例进行审批签字,技术人员对制剂操作进行出示或记录签字。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在病人使用记录表上认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诊断、症状、用药剂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3、中药注射剂使用时应按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他疗法的协同作用。
4、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注意避开倚靠性,尽可能选用提倡中药口服等廉价,易于接受的剂形。
五、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护理和管理1、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应适时实行护理措施,记录反应情况,分析其原因,对确定病因的药品应停止使用,并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刻进行抢救处理,并上报公安、卫生主管部门,同时调查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作出书面报告。
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规定为了规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中药注射剂适应症:(1)具有一定疗效,临床有明确的适应症的中药注射剂;(2)适用于急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疾病以及不能口服的情况下。
2.中药注射剂禁忌症:(1)对其中药物过敏的患者;(2)怀孕或哺乳期女性;(3)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二、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1.药品采购: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采购合格的中药注射剂,并保证使用过期日期内的药品。
2.药品储存: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中药注射剂储存区,保持干燥、通风,并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药品应分类存放,以避免混淆。
3.药品配制:药品配制应由专业的药剂师或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配制前应确认药品的标识信息是否正确。
4.药品使用: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途径。
同时,应当遵守有关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剂量限制。
5.药品记录: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用药评估和病情跟踪。
6.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医院应设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在发现药品不良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7.药物溶媒选择:在药物溶媒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生理盐水,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溶媒,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药物使用顺序:为了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遵循先使用西药再使用中药的原则。
9.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医务人员在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0.药品库存管理:医院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的库存进行盘点,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并确保库存药品不超过有效期。
11.药品处置:中药注射剂的过期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随意丢弃。
三、附则1.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之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中药注射剂使用知识,让他们了解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风险和注意事项。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知识,提高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中 药注射剂安全使用的认识。
建立安全用药文化
积极倡导安全用药理念,加强医疗行业内部对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的重视和支持 。
离地存放
药品应放在离地至少10cm的架子上,以保证药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药品受潮 和污染。
定期检查
对储存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完好性等,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储存注意事项
严禁烟火
中药注射剂储存区域严禁烟火,防 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禁止饮食
储存中药注射剂的区域不得存放食 品和饮料,以免药品与食品混淆, 误食后影响健康。
采购注意事项
审核供应商资质
在选择中药注射剂供应商时,应当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条件,确 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和配送能力。
检查药品质量
在接收中药注射剂时,应当对药品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 规定要求。
记录和存档
对中药注射剂的采购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以备后续查询 和管理。
04
中药注射剂储存管理规定
专人管理
中药注射剂储存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严格遵守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 品质量和安全。
废弃药品处理
过期、损坏和废弃的中药注射剂应 及时进行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报废、销毁或回收利用。
05
中药注射剂使用操作管理规定
使用流程
审核处方
调配药品
医生需对中药注射剂处方进行审核,确认处 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通报,并纳入考核范围,确保中药注射剂使 用安全有效。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为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2.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三、使用程序3.医疗机构应制定中药注射剂使用程序,并告知相关医务人员。
4.医务人员在接受相关培训后,方可参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工作。
5.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按照程序、按照规定的使用量使用。
四、存储管理6.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存储管理制度,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要求。
7.医疗机构应按照药品的特殊要求,妥善存放中药注射剂,防止受潮、变质等情况。
8.存放中药注射剂的药柜、冰箱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五、质量控制9.医疗机构应从合法渠道采购中药注射剂,并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10.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查验药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等情况,确保药品质量。
11.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颜色、浑浊度、沉淀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
六、使用记录12.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药品批号、使用日期、使用剂量等。
1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注射剂使用记录的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14.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应在一定期限内保存,以备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
七、不良反应报告15.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
16.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并向相关部门定期报告。
八、责任追究17.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8.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如发生违规行为或造成患者伤害,将追究相关责任。
九、附则19.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化的管理措施,并纳入本规定的范围。
20.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医疗机构负责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应及时进行修订并重新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
用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通知各科室:
按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精神,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制定《XX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中药注射剂应当在本院内凭医师处方使用,各科室应当做好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措施。
(二)药库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的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保证药品来源可追溯,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库;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储存药品。
(三)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见附件)使用中药注射剂。
医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和用药监测工作,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并及时填写用药失误报告;护士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
(四)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要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救治。
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按照规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同时及时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小组报告。
医务科
药政科
二○○九年三月十八日
附件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
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7.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