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解析
眼科视野检查

眼科视野检查1.对比检查法(面对面检查法)患者背光与检查者相对而坐,距离0.5m(约为一臂距离)。
遮盖患者左眼,嘱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同时检查者闭合右眼,在患者和检查者间等距离处伸出一手指,由周边向中心移动,探测视野范围,直至完成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八个方向为止,并与检查者之正常视野互相对比,可得出初步视野。
2.周边视野计检查法受检者坐于视野计前,遮盖一眼,颊部置于支架上,使被检眼对准中心目标。
检查时先用2~5mm直径白色及红色视标(必要时加查绿、蓝等色),自弓的周边向中心缓缓移动,当患者见到视标时,将弓上的度数记录在视野图上,再转变方向,每转30o~45o检查1次。
最后将图上各点连接即为白色或颜色视野。
记明视标颜色和大小、距离、眼别、视力、照明种类、检查日期。
3.平面视野检查法(检查300以内中心视野的改变)患者面向平面视野计,距离lm(或2m),固定头部于架上,被检眼正对平面视野中心点,遮盖另一眼。
首先以白色视标(视标大小依据视力而定)检出生理盲点的位置和大小。
检查中心视野有无暗点的,记明视标大小和颜色、距离、照明、眼别、视力、检查日期。
4.方格视野检查法(Amsler方格表)检查距离为30cm。
被检者注视表中心的小白点,询问所见方格的清晰程度及线条有无弯曲或粗细不匀等现象,记录在方格视野图上。
5.Goldmann940型视野计检查法视野计的背景为一个半径300mm 的半球壳,内壁为乳白色,由均匀光线照明,一般为31.5asb。
由一投射的光点做试标,其亮度为1000asb,光点大小的mm数为64、16、4、1、1/4及1/16,可随意选用。
另外有两组灰色滤玻片,可以使试标的亮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通过结构较复杂的转动系统,可将试标灵活地投射在球壳内,患者看见试标时按响信号器,以表示“看到”、转动系统的另一端在一专用的视野表格上指出相对应的部位,检查者在此作一记号,检查完毕即得到视野结果。
小讲课视野检查

向心性缩小和管状视野
功能性:癔病 器质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球后视神经炎、
晚期青光眼等
普遍敏感度降低:青光眼、白内障
生理盲点扩大:垂直径大于9.5° ,横径大于 7.5° ,见于青光眼早期、有髓神经纤维、高 度近视、视乳头水肿。
谢谢
生理盲点:视乳头在视野颞侧旁中心区形成恒 定的绝对暗点,位于固视点颞侧15.5° ,水平 径线下1.5° ,垂直径7.5±2°,横径5.5±2°。
衡量标准
阈值对比度:CT=△L/LB LB:背景照明亮度 △L:刚可发现的视标亮度LT与背景 亮度之差
对比敏感度:1/CT 视觉阈值敏感度:ln 1/CT 单位:分贝dB
影响因素
刺激点物理学特性:刺激点的大小、形状、边 界、色调、位置、呈现的时间、间歇的时间、 运动速度以及背景亮度差别等
光感受器前的因素:瞳孔大小、屈光介质、屈 光状态与调节等
光感受器及其传导系统:解剖学、空间时间的 干扰、敏感性和注视能力
心理因素:被检者的理解力、合作性、反应性、 情绪、全身健康状态及对检查的熟悉程度
视野检查
眼科规培小讲课
现代视野检查概念
视野:观察者的注视眼固视时所能看到的空 间范围。
视野检查:测量视野中不同部位的视功能。 任何精确的视野检查只能是抽样测量,而非
整体视野的测量。
基本概念
正常视野:单眼视野上方56°,下方74° , 鼻侧65° ,颞侧91°;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 光敏感度正常(除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 敏感度以中心固视点最高,越向周边光敏感 度逐渐下降。
暗点
中央暗点:位于中央固视区,伴有中心视力减退,见于 黄斑病变或乳头黄斑束受损。
哑铃状暗点:位于中央固视区,与生理盲点相连呈哑铃 状,见于青光眼、烟酒中毒或乳头黄斑束受损。
视野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野检查技术操作规范自动视野计检查【适应证】1.普查、特殊职业人员体检。
2.怀疑患青光眼者。
3.确诊的青光眼患者随诊检查。
4.神经科疾患患者。
5.视路疾患患者。
6.黄斑部疾病患者。
【禁忌证】1.智力低下者。
2.因全身疾病不能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开启视野计,选择恰当的备用程序。
2.遮盖一眼,将受检者头部安放在球壳前下领托架上,使其坐舒适后,嘱其受检眼固视视野屏十字中心。
3.告知受检者每当察觉视野屏上出现闪亮光点,请立即按一下手柄按钮,无论光点大小、明暗,方位,只要出现,就按一下按钮,不能漏按或多按。
检查过程中受检眼始终保持注视正前方的固视点。
4.检查完毕,视野计将自动记录结果。
5.将记录结果存盘,并打印。
6.自动视野判读的要点,(1)视野中央部分正常变异小,周边部分正常变异大,所以中央20°以内的暗点多为病理性的,视野25°- 30°上下方的暗点常为眼睑遮盖所致,30°- 60°视野的正常变异大,临床诊断视野缺损时需谨慎。
(2)孤立一点的阀值改变意义不大,相邻几个点的阀值改变才有诊断意义。
(3)初次自动视野检查异常可能是受试者未掌握测试要领,应该复查视野,如视野暗点能重复出来才能确诊缺损。
(4)有的视野计有缺损的概率图,此图可辅助诊断。
【注意事项】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受检者的全身及眼部情况。
2.向受检者说明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取得被检者合作。
3.检查应在暗室进行。
检查室应保持安静。
4.受检者若有屈光不正,应配戴矫正镜片检查。
5.年龄大的受检者应配戴近用镜后进行检查。
6.检查时若有上睑遮挡,可用胶布上提上睑肌加以固定。
7.视野检查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屈光不正、屈光间质浑浊、瞳孔大小、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患者对视野检查的认识均会影响到视野检查结果。
第二节视野屏检查【适应证】参见自动视野计的适应证。
【禁忌证】参见自动视野计的禁忌证。
眼科视野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野检查操作技术视野(Visualfield)是当眼向前固视某一点时,黄斑区中心凹以外视网膜感光细胞所能见到的范围。
与“中心视力”相对应,视野又称为"周边视力"。
正常视野有两个含义:一是视野达到一定的范围;二是视野范围内各部分光敏感度正常,除与视盘及大血管对应的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内其余各点光敏感度应在正常范围。
中心视野是指距注视点30°以内所能见到的范围。
周边视野是指距注视点30°以外所能见到的范围。
这里应注意中心视野与中心视力、周边视野与周边视力是不同的概念。
在中心视野中,固视点颞侧15.5°水平线下方1.5°处有一竖椭圆形暗点为生理盲点,垂直径为7.5±2°,横径为5.5±2°,是视盘在视野屏上的投影,因此处仅有神经纤维,无视细胞,故在视野上呈现为一个暗点,属生理性暗点。
视野中除生理盲点以外的任何暗点均是病理性暗点。
根据视野检查的原理有动态视野检查、静态视野检查。
动态视野检查指用同一刺激强度的视标从周边不可见区向可见区移动,不可见区与可见区的分界点为该视标的阈值,连接阈值成连线即称等视线。
静态视野检查指视标位置暂时不动,逐渐增加视标刺激强度,测量被检眼视野中某一点不可见光强度与可见光强度的阈值。
(一)对比法(1)为简单易行的动态视野检查方法。
(2)嘱被检者与检查者对视,查右眼时,被检者的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左眼,并遮盖左眼,检查左眼时反之。
(3)被检者与检查者的眼位等高,相距0.5m。
(4)检查者将视标物(点光源、手指、棉签等)置于两人相等距离处,在上、下、内、外、内上、内下、外上、外下各方向从外周向中央移动。
(5)如受检者能在各方向与检查者同时看到视标物,则认为两者视野大致接近。
(6)可以粗略检查出明显的视野缩小。
(二)弧形视野计检查(1)弧形视野计为半径33cm的半圆弧形板,又称视野弓,内面有刻度记录角度。
医学医疗-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
青光眼随访视野检查的检测程序选择可选择SITA标准或者SITA 快速30-2或24-2程序的任何一种来进行青光眼的检测和随访。
10
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
四、视野检测结果的解释STATPAC统计软件包可以自动的分析Humphrey视野中标准程序检测所得结果,以确定是患者的视野丢失超出正常还是视力不断下降所致。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视野丢失 神经系统疾病的视野检测十分重要,CT扫描和MRI出现前,视野常是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部位有时甚至是病变性质方法,今天视野检测也常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简单便宜的方法,因为视路从视神经、视交叉到视反射和视皮质占据并行经相当部分大脑,当这些地方出现疾病产生视野丢失类型常是特异性的,并因疾病部位不同而变化,现代实践在评价神经系统视野丢失中十分强调中心视野的检测。
16
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
(3)固视丢失率能否盯住固视点是由固视丢失率(Fixation Loss Score, FL)或通过固视追踪记录评价,FL视标周期性出现在盲点区,如看到视标表明未注视正前方,不能确定盲点或欣快感者常导致假性高FL,超过20%结果不可靠。Humphrey新机型中固视追踪精确至1~2度,并将正确固视点偏差示为图向上的偏离,高峰表示10度以上偏离,经验丰富者偶尔出现固视错误, 如固视记录显示在长时间固视不良中夹杂着正确固视,可靠性就有所降低,长时间固视不良缺损没有明确边界,比实际缺损要浅得多。
比较总偏差图和模型偏差图。对于白内障进展眼,两年内进行三次视野检。当总偏差图显示有显著意义视野丢失时,模型偏差图可以筛除由于白内障引起的普遍敏感度下降而显示没有局部视野丢失。
23
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
24
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基础知识
视野检查的注意事项

视野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视力范围和视野状况。
以下是视野检查的注意事项:
1.遵循医生或技师的指示:在进行视野检查时,务必遵循医生或技师的指示和操作流程。
他们会告诉你应该如何调整头部、眼睛和身体的位置。
2.移除眼镜或隐形眼镜:在进行视野检查之前,通常需要取下眼镜或隐形眼镜。
因为这些
眼镜可能会干扰或影响测试结果。
3.保持目光集中:在测试时,保持目光集中在指定的目标点上,不要分散注意力。
如果你
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在移动,尽量集中精神重新注视目标点。
4.不要眨眼或移动眼睛:在测试期间,尽量不要眨眼或移动眼睛,以确保准确测量视野范
围。
如果感到眼睛干涩,可以请医生或技师提供一些滴眼液。
5.耐心配合:视野检查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需要多次测试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耐
心配合医生或技师的指示,不要急躁或着急。
6.描述你的感觉:在测试期间,如果你注意到任何异常感觉、变化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
知医生或技师。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反馈进行进一步评估。
7.避免过度疲劳:如果你感到过度疲劳或视觉疲劳,可以请求适当的休息时间。
保持良好
的眼部健康和休息对于准确的视野检查结果非常重要。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性的注意事项,具体的视野检查可能会有特殊要求或注意事项,最好向医生或技师咨询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视野检查注意事项

视野检查注意事项视野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通过检查患者的视野范围和视觉功能来评估眼部疾病的状况。
视野检查的注意事项对于准确的检查结果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视野检查的注意事项:1. 保持放松:视野检查需要患者保持相对的安静和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因此,医生或技术员应该给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心的环境,避免嘈杂的声音或刺激。
2. 熟悉测试方法:不同的视野检查方法有不同的测试方式和步骤,例如自动视场检查、手动视场检查等。
医生或技术员需要对使用的测试方法熟悉,并向患者解释整个测试过程,包括将看到的光点或表格描绘在视野中心的方法。
3. 正确的姿势:在进行视野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以确保准确的检查结果。
通常,患者需要坐直,双脚平稳地放在地面上,并使眼睛与仪器保持固定距离和角度。
医生或技术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 注意控制眼部移动:在进行视野检查时,患者需要根据医生或技术员的指示控制眼部的移动。
通常,患者需要注视固定的目标或光点,并根据指示移动眼球,以便医生或技术员能够全面地评估整个视野范围。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专注,并按要求移动眼球。
5. 避免眼睛干涩:在视场检查中,患者的眼睛可能会长时间地注视屏幕或目标,这可能导致眼睛的干涩和疲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或技术员应该提示患者适时地眨眼和休息,或在必要时使用适当的眼药水。
6. 防止干扰因素:在进行视野检查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外部干扰因素,如强光、漂亮的景色或其他视觉刺激。
因为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医生或技术员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7. 配合医生或技术员:患者在进行视野检查时需要与医生或技术员密切配合,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患者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如视野模糊、无法识别特定光点等。
这些反馈对于医生或技术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他们评估患者的视觉健康状况。
眼视野检查课件PPT

结果解读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视野类型 察看可靠信指数
阈值图 中央>30,周边>20
总体偏差图 每点与正常值的偏差
核对患者信息
灰度图 直观,可以给患者看 Nhomakorabea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最常用 模式偏差图
青光眼半视野检测
模式偏差图 去除整体影响 突出局部暗点
平均偏差和 模式标准偏差
统计图 每点的统计学概率
普遍性敏感度下降
Generalised depression
可靠性指数
Reliability indices
可靠性指数
没有局部的缺损区域,全视野dB值下降 Reliability indices
黄背景(降低红、绿锥细胞敏感性)
检测部分视神经,减少额外的干扰
比同龄人需要更强的光刺激 ---横竖线条是否笔直平行无扭曲?
Light projection(光投射法)
可靠性指数 Reliability indices
遮盖对侧眼 计算所有位点偏差,反映整体
下距状裂( calcarine fissure ) 上视野
开、关光源,让患者回答是否亮灯
四个象限轮流查 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最常用
This algorithm uses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as it progresses and threshold values of surrounding points and information about typical
Arcuatescotomas(弓形暗点)
(brighter stimulus)
Generalised depression(普遍性敏感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J-LH-—200代替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院布置技术规范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2006-03-02制订200 - - 发布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前言为提供前视野的检查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总体所负责起草;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高荣。
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前视野布置检查的程序及判定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SAE J1100(REV.JUL2002)汽车尺寸参数SAE J941(REV.SEP2002)汽车驾驶员眼椭圆SAE J1050(REV.JAN2003)汽车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3 术语及符号定义3.1 驾驶员R点指汽车设计的驾驶员座椅标准参考点(SgRP点),其坐标(X R,Y R,Z R)为(L31-1,W20-1,H70-1)。
3.2V点V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
通常以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3.3P点P点是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
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3.4Pm点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锤面与P1、P2连线的交点。
3.5E点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在P1(P2)位置时的左右两个眼点。
3.6透明区指汽车风窗玻璃或其它透明表面的透光率不小于70%的区域。
3.7A柱指位于V点前68mm处铅锤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不透明的零件),如门框、窗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对于前车门上的三角窗区域,如果在过P m点的前方水平下倾2°平面内能找到过E1点的三角窗玻璃透过视野线,则三角窗的后柱不作为A柱的一部分。
3.8前座椅设计靠背角(A40)指前座椅靠背基准线于铅锤线的夹角值。
3.9驾驶员座椅水平调解范围(TL1)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在R点所在垂直锁止位置上的最前锁止位置与最后锁止位置之间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
3.10驾驶员座椅垂直调解范围(TH1)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在R点所在水平锁止位置上的最上锁止位置与最下锁止位置之间沿Z轴方向上的距离。
3.11驾驶员座椅水平调解倾角(A19)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水平仰角。
3.12AHP点的Z坐标(H8)指驾驶员踵点(AHP)的Z坐标。
3.13PRP点的X坐标(L1)指油门踏板参考点(PRP)的X坐标。
3.14PRP至方向盘中心的X向距离(L6)3.15变速器类型参数(t)t=1指带离合器,t=0指不带离合器。
4 前视野布置检查准则4.1 前视野布置检查的基准状态为空载状态。
4.2 对前视野质量的判定依据以本规范引用标准的要求为基准。
4.3 本规范中坐标系按GB11562-1994中附录A中的规定确定。
5 布置检查程序5.1 设计输入a)驾驶座R点坐标;b)挡风玻璃透明区;c)A柱;d)三种状态(空载状态、设计状态和满载状态)的地面线。
5.2 布置检查步骤5.2.1 确定V1和V2点V1和V2点的坐标按下列公式确定:(V1&V2)X=(L31-1)-169.021+10.281641*(A40)-0.032032*(A40)2 (V1&V2)Y=(W20-1)-5(V1)Z=(H70-1)+692.0944+0.398747*(A40)-0.059301*(A40)2(V2)Z=(H70-1)+616.0944+0.398747*(A40)-0.059301*(A40)25.2.2 确定P1、P2和Pm点P1和P2点的坐标按下列公式确定:(P1)X=(L31-1)-A+10.281641*(A40)-0.032032*(A40)2(P2)X=(P1)X=28其中,A值查下表得到:(P1)Y=(W20-1)-20(P2)Y=(W20-1)+47(P1&P2)Z=(H70-1)+654.11757+0.398747*(A40)-0.059301*(A40)2对于右驾驶,Y坐标公式中分别使用+20和-47,其余不变。
在确定了P1、P2点后,用直线连接P1、P2点。
过R点的Y平面,求该平面与P1P2直线所得的交点即为P m点。
5.2.3 绘制眼椭圆5.2.3.1 确定眼椭圆中心β=18.6-(A19)X=(L1)+664+0.587(L6)-0.176(H30-1)-12.5(t)+0.473*(中国人体平均身高-1686)*(cos(β))Y=(W20-1)±32.5Z=(H8)+638*(中国人体平均坐高)+(H30-1)5.2.3.2 确定眼椭圆三轴尺寸眼椭圆三轴尺寸:表1 眼椭圆三轴尺寸注:表1中的眼椭球三轴轴长是按美国人体确定的。
对于中国人体,其眼椭球三轴轴长比美国人体的略小,用符合美国人体标准的眼椭圆不会影响布置设计。
图1 眼椭圆5.2.3.2 绘制3D眼椭圆绘制步骤:a)按5.2.3.1确定的眼椭圆中心坐标画出左、右眼眼椭圆中心点;b)过左眼眼椭圆中心点绕Y轴负偏转β角做出眼椭圆的三轴(见图1);c)分三个眼椭圆坐标面按表1中的坐标值分别绘出椭圆(要考虑座椅滑轨水平调整范围大小);d)用CATIA曲面功能合成三椭圆为左眼眼椭球;e)利用平移复制命令做出右眼眼椭球。
5.2.4 前视野区检查5.2.4.1 前视角及前挡风玻璃透光区检查a)过V1点分别做Z0平面和Y0平面的平行平面Z’面和Y’平面;b)Z’面与挡风玻璃左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a点,做a点与V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Y’平面的夹角——前左视角;c)Y’面与挡风玻璃上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b点,做b点与V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上视角;d)Y’面与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c点,做c点与V2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下视角;e)仅当同时满足左视角不小于17°、上视角不小于10°和下视角不小于6°的条件时,前视角及前挡风玻璃透光区才能满足要求。
图25.2.5 前视距检查a)做眼椭球在Y’平面上的投影——眼椭圆;b)在Y’平面内做前视野的极限下视射线,该线应满足与眼椭圆的下弧线相切且不会穿过眼椭圆前方车辆上的任一非透光部分的条件;c)以设计载荷地面线为参考,用求极值点的方法求得车辆的最前点及垂直于设计载荷地面线的平面(车辆最前点平面);d)测量前极限下视射线与设计载荷地平面的交点,与车辆最前点平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前视距。
前视距应在小于等于8m的范围内。
图35.2.6 驾驶员前方180°内视野检查a)过V1点做平行于Z0平面的平面;b)过V2点向正前方、左侧、右侧分别做向下4°的平面;c)上述两层面之间除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
图45.2.7 A柱双目障碍角检查a)如图5,过P m点做向前上2°和前下5°的平面,分别截A柱得二截面S1’和S2’;b)分别在S1’和S2’截面上找到最前点O1和O2点;c)分别过O1和O2点做平行于Z0平面的平面截A柱得二截面S1和S2(S1和S2分别各自含有驾驶员侧A柱截面和乘员侧A柱截面两个部分);d)过P m点做Z0平面的平行平面Z m平面;O1O2图5e)将S1和S2截面均投影到Z m平面内;f)如图6,在Z m平面内,过P1点做R=65mm的圆,做同时相切于该圆和S2截面外侧的切线(左切线);g)在Z m平面内过P1点做半径R=104mm的圆弧,交切线的交点即眼点E1,过E1点向右做半径R=65mm的圆弧,交R=104mm的圆弧的交点即为E2点,过E2点做相切于S1截面内侧的切线(右切线);h)测量两条切线的夹角即为左侧A柱的障碍角;i)在Z m平面内,以P2点为中心按前述方法可测量右侧A柱的障碍角,不同的是先做过E4点的右切线,后做过E3点的左切线。
图65.2.8 挡风玻璃A、B区5.2.8.1 挡风玻璃A区图7a)如图7,将过V1点的Z平面绕过V1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做上转3°平面,该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是A区的上边界。
b)将过V2点的Z平面绕过V2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做下转1°平面,该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是A区的下边界。
c)过V1V2线分别做Y平面绕V1V2线左转13°和右转20°的平面,该二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分别是A区的左边界和右边界。
5.2.8.2 挡风玻璃B区类似的,B区可以参照A区的方法按图8中的参数作出。
图86 设计输出6.1 基本点坐标6.2 测量参数及评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