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驾驶员应该如何正确调节后视镜

驾驶员应该如何正确调节后视镜驾驶安全是道路上的首要责任,而良好的后视镜调节是保障驾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调节后视镜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减少盲区,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本文将介绍驾驶员应如何正确调节后视镜,以提高行车安全。
1. 调整内后视镜:内后视镜是指位于驾驶员座位上方后方的镜子,用来观察车辆后方情况。
下面是正确的调整内后视镜的步骤:(1)调整高度:使内后视镜的顶端与驾驶员的眼睛水平对齐。
(2)调整角度:将内后视镜转到最佳角度,以便清晰反映后方的图像。
注意,镜子应该能够完全反映出后方的道路和车辆,但不应过度突出车后的车厢。
2. 调整外后视镜:外后视镜是指位于车辆两侧的镜子,用于观察车辆两侧和后侧情况。
下面是正确的调整外后视镜的步骤:(1)调整左侧外后视镜:将座椅调整到正常驾驶位置,然后坐在驾驶座上,将头部调整到正常位置。
将左手放在方向盘上,然后用右手调整左侧外后视镜,使其能够清晰反映出左后方的情况。
注意,外后视镜应稍微倾斜,能够看到一小部分车身侧面,以便了解车辆位置和距离。
(2)调整右侧外后视镜:重复上述步骤,调整右侧外后视镜。
3. 技巧与注意事项:(1)适时调整:后视镜的调整不应该只在开始驾驶时进行一次,而是应该随着驾驶过程中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
比如,在变道、超车等情况下,应根据需要重新调整后视镜,以确保清晰的视野。
(2)减少盲区:正确调整后视镜可以减少盲区,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因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仍需通过肩膀和身体旋转等方式,来进行盲区观察,以确保行车安全。
(3)保持干净:后视镜上的灰尘和污垢会影响视野,因此驾驶员应该经常清洁后视镜,确保反映的图像是清晰的。
(4)合理使用辅助系统:现代汽车配备了各种辅助系统,如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等。
驾驶员可以结合这些系统和后视镜,使得行车更加安全和便利。
总结:驾驶员正确调节后视镜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适当的调整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减少盲区。
汽车后视镜调整技巧

汽车后视镜调整技巧汽车后视镜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装置之一。
正确调整后视镜可以提供清晰的视线,帮助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的情况,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汽车后视镜调整的技巧,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使用后视镜。
一、内后视镜的调整内后视镜是用于观察车辆后方情况的主要工具。
下面是正确调整内后视镜的步骤:1. 首先,坐在驾驶座上,调整好座椅的位置,使得眼睛能够清晰地看到后视镜。
2. 将内后视镜调整到最佳位置。
确保后视镜中能够看到车辆的后部,尽量不要出现死角。
同时,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使得可以观察到足够宽广的区域。
3. 经常检查后视镜的调整是否合适。
在开车前或者长时间行驶后可以适时确认后视镜的位置是否需要微调。
二、侧后视镜的调整除了内后视镜,侧后视镜也是行驶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观察车辆两侧的情况,以及盲点区域的情况。
以下是正确调整侧后视镜的步骤:1. 从驾驶座上转头观察至车侧后视镜。
确认后视镜的位置,并调整坐姿,使得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镜中情况。
2. 调整侧后视镜的角度。
确保可以看到车辆两侧以及后方的车辆,从而判断变道或超车等行为是否安全。
3. 检查盲点。
为了避免盲点导致的危险情况,可以调整侧后视镜的角度,使得能够覆盖到盲点区域。
三、附加辅助后视镜的调整除了内后视镜和侧后视镜,一些车辆还可能配备了附加的辅助后视镜,如广角镜和凸面镜等。
这些镜子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帮助驾驶员更好地观察周围情况。
以下是调整这些附加辅助后视镜的步骤:1. 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附加辅助后视镜。
2. 将附加辅助后视镜安装在合适位置。
一般情况下,广角镜应该安装在内侧的后视镜,而凸面镜则应该安装在外侧的后视镜上。
3. 调整附加辅助后视镜的角度。
通过适当调整角度,使得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范围。
总结:正确调整汽车后视镜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调整内后视镜、侧后视镜和附加辅助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提供清晰、广阔的视野,帮助驾驶员更好地观察到周围车辆的情况,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汽车-某车外后视镜视野法规校核报告

编号:技术分析报告外后视镜视野法规校核编制:审核:批准:一、目的为了某车改型项目的顺利展开,指导工程结构在满足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改型汽车的外后视镜视野进行校核。
二、参考标准/规范GB 15084-XXXX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的性能和安装要求》(代替GB 15084-2006)ECE R46《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三、分析内容国标与欧标要求一致,仅对国标进行校核。
(1)外后视镜及安装法规要求1、所有的后视镜均能调节。
2、尺寸要求:对M1和N1类汽车的Ⅲ类外后视镜,必须能在其反射面上绘出一个高度为40mm,底边长为a的矩形,和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70mm长的线段。
a计算公式为式中r为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对于Ⅲ类外后视镜,其反射面的曲率半径r不得小于1200mm。
根据以上标准规定,A23目前的外后视镜曲率半径为1400mm,经验证其反射面上可以绘出高为40mm,底边长为76mm的矩形和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70mm长的线段。
3、位置要求:在确定车辆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位置时,应保证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与通过后视镜中心和连接驾驶员两眼点65mm线段中心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5°。
当车辆处于最大设计满载质量条件下,如果某个外后视镜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足1800mm,那么该后视镜不得超过车辆总宽(测量时,取下后视镜)250mm以上。
4、视野要求: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驾驶员至少能看到4000mm宽、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且通过驾驶员一侧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界定,并延伸至驾驶员眼点后方20000mm的、平坦道路的水平部分。
同时,驾驶员必须能够看到从通过驾驶员两眼点的垂直后方4000mm的点开始、宽1000mm、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通过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限定的路面。
(见图1)乘员一侧的外后视镜:驾驶员至少能看到4000mm宽、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且通过驾驶员一侧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界定,并延伸至驾驶员眼点后方20000mm的、平坦道路的水平部分。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在驾驶过程中,后视镜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能够帮助驾驶者观察车辆后方的交通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因此,确保后视镜视野正常和准确是驾驶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的几种方法。
一、校核内后视镜视野1.调整位置:首先,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使其能够覆盖到车辆后方的最大范围。
一般而言,内后视镜应位于驾驶员正前方的中心位置,以便观察后方的情况。
2.利用参照物:将车停放在空旷的地方,如停车场,调整内后视镜,使其参照物与虚拟车身的位置对齐。
参照物可以是有较明显边缘的建筑物、标志柱等。
调整后,驾驶员应能够通过内后视镜看到虚拟车身的后部。
3.观察盲区:在校核内后视镜视野时,还需要观察盲区的范围,即无法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的区域。
驾驶员应注意盲区的位置,并结合其他后视镜的使用来补充观察盲区的信息。
二、校核外后视镜视野1.调整位置:外后视镜主要用于观察车辆两侧和后侧交通情况,因此应根据驾驶者的身高和坐姿调整外后视镜的位置。
调整时,应将外后视镜的镜面调至与车辆两侧保持水平,并能够清晰观察到侧面和后方的交通情况。
2.利用参照物:在调整外后视镜时,可以利用参照物来帮助确定正确的调整角度。
例如,调整左侧外后视镜时,可以使其与左车辆轮胎的外沿对齐,调整右侧外后视镜时,可以使其与右车辆轮胎的外沿对齐。
3.观察盲区:外后视镜的视野虽然较内后视镜宽广,但依然存在盲区。
调整外后视镜时,应留意盲区的位置,并要结合身体的转向和颈部的转动来补充盲区的观察。
总之,校核内、外后视镜视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镜面的位置和角度,以及观察盲区的位置,来确保驾驶者能够准确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交通情况。
在实际驾驶中,驾驶员应不断进行视野的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行车安全。
同时,记得在适当的时候清理和调整镜子,以确保视野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后视镜怎么调正确调整方法缩小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怎么调正确调整方法缩小后视镜盲区在雾天里,由于视野不佳,使得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潜藏的危险性凸现。
下面我们将要探讨一下汽车后视镜的正确调整方法及如何缩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调节车辆的各个后视镜的方法:市面上销售的汽车标配有三面后视镜:左侧外后视镜、右侧外后视镜以及中央内后视镜。
通过这三面后视镜我们的视野能够扩展60度左右,加上人眼200度的可视视野,驾驶员在车内的可视视野约为260度。
剩下的100度左右的范围被称作视觉盲区。
在盲区中的物体我们无法通过视觉觉察到,除非我们特意转头过去看。
正确调节后视镜并非单纯为了缩小视觉盲区,而是要让我们的可视视野更有利于我们驾驶。
了解更多: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在调整后视镜前,我们必须调整好车辆座椅以及方向盘的位置。
调节座椅的基本原则是坐得舒服、视野清晰以及方向盘使用起来顺手。
保持正确的坐姿是调节后视镜的前提,坐姿不正时调节出来的后视镜是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
对于中央内后视镜,我们要把中央后视镜里面的地平线映像调节至镜子中央,把你的右侧耳朵的映像调节至镜子左侧边缘。
对于左侧外后视镜,我们要把后视镜里面的地平线映像调节至镜子中央,把左侧车身的映像调节至占据镜子右侧1/4的区域。
对于右侧外后视镜,我们要把后视镜里面的地平线映像调节至位于镜子高度的2/3处,把右侧车身的映像调节至占据镜子左侧1/4的区域。
让地面的映像占据更多的右侧后视镜面积,能让驾驶员更容易掌握车辆右侧的路况且靠边停车时更容易掌握车身和马路牙子的距离。
认识并正确面对视觉盲区:在车内除了人眼以及后视镜所覆盖的那260度的视野,剩下100度的范围被称作视觉盲区。
很多前车变道被后车从侧面追撞的事故就是因为驾驶员无法觉察到视觉盲区中的车子。
在学车的时候,教练都会说转向前要先打转向灯,然后看后视镜有没有车,没车就可以转过去。
但是却很少有提及视觉盲区。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学车的时候教练就没给我说有视觉盲区的存在,直到我成为了马路杀手,撞了车才知道原来在车内我的视野不是360度全方位的。
车子后视镜怎么调

车子后视镜怎么调
车子后视镜的正确调整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坐姿。
在调整后视镜之前,司机应该先调整好座椅,保持舒适的坐姿。
同时,要确保视线清晰,不受阻挡。
第二步是调整内后视镜。
内后视镜通常位于车辆的中央,司机可以通过它观察到后方的情况。
司机可以调整内后视镜的角度,使其能够覆盖到车辆后方的最大范围。
同时,避免将其调得太阳中,以防光线干扰视线。
第三步是调整外后视镜。
外后视镜位于车辆两侧,司机可以通过它们观察到车辆侧后方的情况。
司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调整外后视镜:
1. 手动调节方式:在外后视镜上寻找控制杆或旋钮,根据需要调整后视镜的角度。
通常,控制杆或旋钮可以向上、向下或向后移动,以及左右调整。
2. 电动调节方式:一些车辆的外后视镜配有电动调节功能。
司机可以通过车内的控制按钮来调整后视镜的角度。
操作步骤可能会因车型而有所不同,司机可以参考车辆的使用手册来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调整外后视镜角度时,司机应该将后视镜调整到能够清晰反映车辆两侧情况的位置。
同时,要尽量避免后视镜的盲区,以确保能够及时观察到侧后方的交通情况。
第四步是适时检查和调整后视镜。
在日常驾驶中,司机应该经常检查后视镜的角度是否正确,是否有灰尘或污渍影响
视线。
如果有需要,司机可以随时调整后视镜,保持良好的视野。
总结一下,调整车子后视镜是驾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的调整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
希望以上的步骤能帮助到需要调整后视镜的司机朋友们。
调节反光镜的操作方法

调节反光镜的操作方法
调节反光镜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找到车内的反光镜,并确定你要调节的是内镜(观察车内)还是外镜(观察后方路况)。
2. 如果要调节内镜,先确认有无通过车辆后方窗户可以看到后方车辆和道路。
如果有,请用手触摸反光镜的底部,将反光镜调整至能看到车辆和道路的最佳位置。
3. 如果要调节外镜,先确认你在驾驶员座位上能否轻松看到后方两侧的镜头。
如果看不到,你可以通过手动调整镜头角度来使其更符合你的视野需求。
在车辆未启动的情况下,用手轻按镜头的四个角落来调节倾斜度和移动镜头的方向,直到你能够清晰地看到后方车辆。
4. 不断尝试反复调节镜头,直到找到最佳角度。
5. 对于在开车过程中需要频繁查看后方的情况,你可能需要进行最终微调。
6. 请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上操作,不要在行驶中分散注意力或者进行太多调整。
汽车法规校核(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

(2) 以95% 2-D眼椭圆的主视图为平面基准,建立草图。
(3) 将后视镜的中心点和轮廓线投影在草图上。
(4) 以后视镜的中心点为圆心做外切于较远眼椭圆的圆弧,其切点为E1’。
(5) 将点E1’向Y方向平移到另外一个眼椭圆的相应位置,得到点E2’ (E1’与E2’相距64.6mm)。
(6) 以线段E1’E2’的中心点为端点,向后做长度为98mm的直线,此直线的另一个端点为点P。
4.3 校核方法
4 –内外后视镜校核
Page 4/90 返回目录
4.3.1. 后视镜可调 此部分校核可根据后视镜功能定义来确定是否具有可调功能。
4.3.2. 后视镜镜面尺寸 ➢GB & ECE 1. 圆角半径的校核 (内外后视镜相同): 要求镜面框架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 (图4-3) 。
Section 01-01 01
注:本指南仅适用于乘用车。
4.2.1. 后视镜可调性
➢ GB与ECE要求相同:后视镜必须可调; ➢ FMVSS:后视镜必须能水平和垂直方向调节。
4.2.2. 后视镜镜面尺寸
1. 内后视镜 ➢ GB与ECE要求相同,要求如下:
(1) 后视镜镜面边框圆角半径≥2.5mm,若镜面超出边框,则镜面边缘导角半径≥2.5mm; (2) 能在反射面上绘出a为底边,高为40mm的矩形:a = 190/(1000/r +1) (r定义见表4-1); ➢ FMVSS:无规定。
r=90mm
α L2
r=70mm
L1 中间眼点
图4-8
图4-9
➢ GB
如果后视镜转轴距离三角块外表面距离≤ 90mm,则满足GB。如图4-9 (蓝色圆柱) 所示,此状态 不满足GB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操作方法
6、将相应参数输入 到对话框中
具体操作方法
7、视野校核结果:
四、结果验证
法规范围的 每一条线、 每一个点都 必须在视野 范围之中:
结果验证
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
一种基于CATIA的校核程序
一、基本输入参数
1、车身的H点坐标;
2、(内、外)镜片的
位置;
镜片
数据
3、地面参数(或驾驶
H点
员H点离地高度);
4、车身宽度; 5、镜片曲率半径 。
地面及 车宽
二、新欧洲法规中-III 类后视镜视野
20m
4m
Ground level
1m
4m
4m
三、具体操作方法
1、在创成 式外形设计 模块环境下 建立法规所 要求的视野 范围
法规范围, 图示:
具体操作方法
2、抽出镜 片的边缘边
0个点)
具体操作方法
4、在知识导向模块 下建立点的列表
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5、回到创成式外形 设计模块环境下打 开校核程序
Drivers eye points
Ground level
对于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同
时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至少为1m的 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
域,其左边均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均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 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乘客一侧外后 视镜的视野,要求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