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学案例

零售学案例
零售学案例

如何诊断超市商品结构问题

?? 客层分析(外在分析)--- 商圈潜在客层构成VS 卖场客层构成

【案例】

A 超市集团总店(6000M2 )位于高校区附近,其5-10 公里内的潜在商圈客层构成如下:居民占70% 、高校学生占30% ;然而根据顾客调查和店长现场观察,在该卖场消费购物的顾客中学生占60% 以上,居民不足40% !

这数据表明什么?其实目前该店遇到了一个典型的商品构成问题:商品结构到底应如何倾斜的问题?应该选择哪类客层为主流目标顾客?

A :如果还是选择居民作为主流目标客层,则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必须对商品构成重新进行检讨,为什么居民不喜欢该店的商品;

B :如果该店在检讨自己在商圈内竞争力的情况下,发现既然在争取居民顾客方面争不过竞争店,还不如做好自己既有客层——高校学生。则其可采取的对策有二:

一是重新评估卖场经营面积,因为占商圈潜在客层30% 的高校学生可能根本支撑不了这么一个大店,要考虑缩小卖场面积,或采取外租、联营方式引入新的经营项目(如游戏机、快餐店等);

二是重新定位商品构成,全部商品构成以学生为核心,缩小以家庭主妇为对象的商品构成,扩大学生消费品。例如缩小生鲜区中的初级生鲜品(如肉类、水产、蔬菜经营面积),增大生鲜区中的现场加工品、熟食、主食厨房等即食性商品,以商品构成调整呼应目标客层调整。

?? POS 经营数据分析(内在分析)——50 VS 50 、10 VS 90 、30/70

【案例1 】

A 连锁超市有各类门店数十家,以总店为例,有效流转商品数达10000 种,日均营业额80 万左右。在分析商品构成问题时,发现平均5000 个单品实现了40 万左右的销售额,这表明该超市商品构成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超市竞争的核心在于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基础来源于单品的量化销售。现在平均50% 的单品实现了50% 的销售额,表明该超市的商品中什么都能卖一点,什么都卖不好,何来的量化销售?!没有量化销售,这家超市又何以和供应商压低进价,进价压不下来,它又靠什么去塑造低价形象,靠什么去和竞争对手竞争?

一言以蔽之,这家超市商品构成的问题在于:缺乏量化销售的A 类商品;

【案例2 】

该地另一家超市公司却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前几天,该超市总经理打电话过来说道:“我们超市在分析商品构成时,发现了我们10% 左右的商品实现了90% 以上的销售,这样A 类商品很突出了,没问题吧?”

谁说没问题?——10% VS 90% 表明:该超市当前的商品构成中,顾客的目的性购买太强(经分析,顾客仅认为该超市牛奶、食用油商品等有限品类不错、价格便宜,其他商品都不如竞争对手),到该超市来就只是为了购买这一两类商品,没有关联性购买,这直接导致销售毛利太低。

因此该超市面临的是:如何弱化顾客的目的性购买,优化其他类商品构成的问题。上述A 超市公司的商品构成由商品总部负责,在现场调查分析中,当问到商品构成有问题怎么办的时候?几乎所有采购业务人员及门店人员的答复竟都是:“引进新品,淘汰滞品。”

事实上,一个卖场的商品不好卖,首先要考虑的是商品的构成哪里有问题,而不是哪个商品有问题!试想,如果一栋楼不好卖,肯定是整栋楼的设计出了问题(对于我们超市来说,就是商品构成设计出了问题),仅仅抱怨砖不好是没有用的。

根据美国多家超市集团的现场实践,超市的商品构成中,如果达到30% 的商品产生70%

的销售的时候,才表明商品构成基本正常(因为20% 商品产生80% 销售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这时我们的工作重点才是放在引进新品淘汰滞品上;假如在超市的商品构成中,偏离了30% 的商品产生70% 销售的曲线(如上例中50% 商品产生50% 销售、或是40% 商品产生60% 销售、或则是10% 的商品产生90% 的销售),则表明采购业务部门、门店营运部门要深入考虑改善商品构成——即首先需从品类构成上着手,而不应从单品上着手,否则事半功倍。

如何按部门/ 品类诊断商品构成问题?

顾客ABC 构成vs. 商品品类构成

【案例】

A 连锁超市最近新开了一家大卖场,该店商圈包括一个大型居民区和广东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外地大学毕业生到广东找工作时的出租屋集中地。

这家门店在生鲜商品经营上遇到了一个麻烦事——生鲜品中初级产品的销售还不错,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调整价格、怎么促销、怎么活性化卖相(生动化),生鲜品中的加工制品,特别是熟食和面包一直销售很不理想。

这家公司老总特纳闷:“我的熟食都是按照家庭主妇的口味制作的啊,而且促销时段也选择在下午4:00—6:00 的晚市,商品出炉时间控制在4 :00 左右,以让商品新鲜,怎么还是不行?”所以他特别想了解如何来诊断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在发现某些部门或品类的销售下滑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是否该类商品的构成出了问题——顾客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一大堆?!

在现场诊断中,当我们问超市的目标顾客是谁时,该门店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很清楚:是家庭主妇。而当我们问到熟食类商品的核心目标客层是谁时,开始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

其实只要我们的门店管理人员愿意花些时间在收银台或熟食柜前,观察观察顾客购物篮(BASKET )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多数超市里的熟食主流客层并不是家庭主妇,而是以单身人士、学生、双职工等年轻人为主。

从该店商圈分析来看,其熟食的主流目标顾客应是那些到广东寻梦的大学生们,他们住在出租屋里,可能连锅都没有,刚毕业不久工作非常卖力,每天下班时间基本在6 :00 以后……在找准该类商品的目标客层——外地大学生群体后,该店的熟食类商品构成与营销可作如下调整:

1 )商品构成以满足广东家庭主妇为核心的“广式口味”,转变成以满足外地大学生群为核心的“全国风味”——湖南风味、四川风味、潮州卤水、东北炖菜……具体操作方式可采取联营抽成等方式,以弥补自身厨师的不足(这一点学学运营好的大学风味食堂就行);

2 )商品构成以满足家庭主妇为核心的大包装、大克数,转变成以满足年青人为核心的小包装、即食性包装为主;

3 )商品出炉时间由以满足家庭主妇为核心的下午

4 :00 左右,转变成以满足这些年轻人为核心的晚 6 :00 左右,以使得这些目标顾客一到卖场就能买到新鲜出炉的商品;

4 )时段促销商品调整,由半成品配菜、大包装促销品转化为以即食性小包装促销品主,免费提供一次性手套服务……

经过系列商品与营销构成的调整,该店的熟食部由原的滞销部门成为整个店的领头羊,同时有效带动了其他相关联商品的销售。因此当我们在抱怨某某品类商品不好卖时,我们有没有设身处地考虑过:是否该品类的目标客层定位是否本身就错位了呢?目标客层与商品构成定位本就是双胞胎,一错百错,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而来。

商品结构图分析法:价格线VS 销售额

【案例】

A 连锁超市门店中的面包销售非常不理想,四五十个品种中,每个单品都能卖一点,哪个都卖不好,整个销售稀稀拉拉,该店的店长非常着急,如何来诊断是不是商品构成出了问题?

在诊断和分析卖场的商品结构问题时,欧美等国超市用得最多的是采取一种商品结构图分析法。我们的一位同事在美国研修时,美国零售业研究同行以沃尔玛(W AL-MART )、塞夫威(SAFEWAY )等为例,说明这些美国大企业如何利用商品结构图双峰分析法诊断超市商品构成问题。一般我们以价格线为横座标,以销售额/ 销售量为纵坐标进行分析,健康的超市商品构成要求曲线必须是双峰状的,而且必须前面低价位一个波峰高于后面高价位的波峰。

在本例中,以价格线作为横坐标,以销量作为纵坐标,通过采用双峰分析法诊断A 超市面包类商品构成,发现面包类商品在二维图中基本成了一条直线,表明该超市面包类商品属于商品构成中缺乏A 类重点商品,整个面包系列走进了“好像什么都能卖一点、但又好像什么都不好卖”的误区。

我们超市靠什么去吸引顾客、靠什么去激发顾客购买,是靠商品又多又全吗?不是!因为我们超市不能走进大而全的误区;是靠我们的商品新奇特吗?不是!因为超市经营的是顾客基本生活用品……我们超市吸引顾客的核心点是让顾客省钱,以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因而必须突出特价效应和氛围。

因此,在本例中,采购和营运主管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目标客层分析法和价格带分析法,调整商品构成并在中低价位段采取惊爆特价,以在中低价位段的这个商品吸引顾客进入面包区,通过商品结构的调整带动整个面包区的销售。

商品价格线与价格带诊断分析法

【案例】

在我们诊断分析A 连锁超市的商品构成时,发现在家庭用品大分类、厨房用品中分类、中式炒锅小分类下的商品构成是:26.4 元单柄铸铁炒锅、56 元单柄铸铁炒锅、61.5 元单柄不锈钢炒锅共三款商品。我们如何来诊断分析这商品构成有没有问题?

超市竞争的核心在于价格。超市商品构成策略,特别是非食品类,在很大程度上以价格带和价格线的构成为物化形式的。所以我们在诊断分析超市的商品价格构成时,必须先由外到内,了解目标客层构成、了解商圈对手的同类商品价格带与价格线构成,反过来诊断我们的商品构成有没有问题。

该店位于广州市近郊区,居民收入较低,商圈内竞争对手与自己面积差不多,其中式炒锅的商品构成为9.8 元单柄生铁炒锅、19 元单柄铸铁炒锅、45 元单柄铸铁炒锅、68 元单柄不粘炒锅共四款商品。

经过对比即刻可以看出:A 超市的商品价格带构成有极大的问题——我们最便宜的炒锅是26.4 元,而我们的对手却是9.8 元!

超市的商品构成,一方面在于根据目标客层的构成来判断商品价格带,另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带构成调整我们自己的价格带。在本例中,我们炒锅的价格带构成为26.4 元、56 元、61.5 元,而我们对手的价格带构成为9.8 元、19 元、45 元、68 元,我们的商品构成仅是对手的中高档商品——当我们的客层构成又属于中低收入时,麻烦就大了,顾客很自然地会认为我们的商品贵而不会购买。

为什么?因为对于大部分的百货类商品、服饰类商品而言,顾客记不住具体哪一个商品的价格,她只会大体感觉我们超市的锅贵,也许属于高档商品而放弃购买。

怎么办?首先我们的价格带应该至少与对手基本持平,如我们超市可设立一个售价为9.5 元、15 元、38 元、65 元的价格带。如果该类商品的预设毛利为为25% ,则要求采购员去找厂商寻找进价为7.1 元、11.2 元、28.5 元、48.8 元的单柄炒锅类,进行商品构成的调整,从而达到提升整个品类销售的目的。

总结

以上对如何诊断分析超市商品构成问题作了个基本探讨。我们要清楚:商品构成问题是超市的第一要义——超市存在的核心意义就是“卖东西的”。

因此我们在发现自己门店效益下滑、业绩不理想的时候,第一个要想到的不是去调整货架、也不是去搞大规模促销或去打价格战,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味地根据销售排行去淘汰滞销品引进新品。如果我们不知道商品构成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就不可能知道到底该引进什么商品,这样就会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结果淘汰一个滞销品反而引进一个更不好卖的商品,周而复始。

我们需要沉下心来诊断分析自己的商品构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首先要有个态度问题。然后再根据商品的纵深度管理模式(宽度VS 深度分析模型)、商品品类定位管理分析、商品品牌定位、功能定位及价格线定位等,来规划调整整体大中小分类及商品的配置。

零售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零售学习题集 第1章导论 1.什么是零售业态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 营形态。 卖时尚、卖品牌、卖信誉、卖环境、卖 功能 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 000平方米 以上; 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 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 少批量、高毛利; 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服务功能齐全。 卖生活、卖方便、卖价格 以食品为经营重点,基本上满足食品购买者一次购齐的要求; 采取开架自选、自我服务、一次结算的售货方式; 廉价销售,商品周转速度快; 具有一定规模; 店址主要设在居民住宅区或郊区; 现代化设备及管理。 卖时间 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办公区等消费者集

中的地方; 商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 步行购物5~7分钟可到达; 商店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 主; 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 至24小时,终年2无休; 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收银机统一进 行。 2.现代零售商应怎样充分利用零售市场的核心要素确定竞争策略 零售业的核心三要素:竞争,环境,顾客 1)竞争是零售市场的第一核心要素。首先是指零售商同一业态之间 的竞争。一家零售商的最初竞争者就是那些与之具有同样经营业 态的企业,如百货商店与百货商店之间的竞争。其次是抢夺式的 竞争。零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采用提供种类更多的商品的 经营策略。如在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增加图书商品经 营。最后还有不同业态的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消费者需求的多样 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吸引了零售商的目光,因此,日益加剧的不

《零售学》思考题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零售学》思考题(简答题)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思考题答案要点 1、什么是零售?零售在商品分销过程中处于哪一环节? 答案要点:零售是指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零售是商品分销的最终环节,商品经过零售环节,卖给最终消费者,就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2、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可以经过哪些路径?零售商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 答案要点: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可以经过如下路径: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批发商(中转商)——零售商——消费者。零售商类似于消费者的采购代理人,在上述转移过程中起着连接生产、批发和消费的角色。 3、零售业为什么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零售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其重要性体现在:零售业所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零售业税收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零售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零售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就业渠道,零售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4、零售组织按所有权性质划分有哪些类型? 答案要点:零售组织按所有权性质划分主要有独立商店、直营连锁商店、特许连锁商店、租

零售学考试复习重点

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零售商:指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中间商,介于制造商、批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组织。 零售顾客行为特点:1、交易规模小,交易频率高。2、即兴购买多,且受情感影响较大。3、去商店购物仍是顾客的主要购物方式。 零售业:指以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 零售组织分类: 独立商店:通常是由业主自己经营,拥有一个店铺的商店。独立商店占总机构数的90%左右,销售额达到一半以上。优势:选址和经营方面比较灵活;投资少、经营费用低;容易与顾客建立亲切的关系。劣势:规模小,议价能力有限,难以降低成本;难以扩大经营规模;过分依赖业主的个人经验,经验的连续性难以保证。 直营连锁商店:指零售商经营多个属于同一所有者的相同商号的商店,构成一个整体的单一的经营企业,通常实行一定程度的集中采购和集中决策。优势:集中采购能大量进货,议价能力强;容易扩大商店知名度,扩大商圈范围;专业化管理,容易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等。劣势:经营缺乏灵活性,过分集中不一定能适应各地的市场需求,投资成本较高,组织庞大可能削弱了控制力。 特许连锁商店:指商店所有者在经过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品牌和经营模式,并在合同约定的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零售活动的商店。对于实施特许经营的企业来说,企业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而是借助他人的力量,将已成熟的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和独具特色的经营技术以及名牌化的品牌通过特许合同授予其他投资者来占领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无需拥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只要支付一定的加盟费就可以直接套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技术,得到特许企业的长期指导和服务。分为商品商标特许经营和经营模式特许经营。 租赁商品部:通常是零售商店将其店内的某部门或专柜出租给店外人经营,由承租者负责部门或专柜的全部经营活动,包括室内的设备和装饰,并从营业额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租金交给商店,商店为确保总体协调一致对租赁商品部有多种要求。目的在于将经营范围拓宽到零售商自身不具备的,需要高度专业化技能或知识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如美容院、摄影室、珠宝手表部、眼睛部、化妆品部等。优点:减少财务风险,节约成本,扩大商品经营范围;缺点:可能影响商店整体形象,控制力弱。 垂直营销系统:由单一所有者自行负责商品生产和零售一条龙工作,一般为厂商的直营零售店。目的:为商品寻求新的营销渠道,扩大销售;通过零售直接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使得产品更能适应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控制整个营销渠道。优点:无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对外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控制生产至零售的全过程。缺点:不利于企业集中力量搞好生产;投资较大,降低了投资收益。 消费者合作社:指消费者自己的零售机构。根据合作协议,一群消费者投资于公司,取得股权,选择管理人员,管理公司业务,分享利润。目的是为了减少中间商环节,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特征:该组织欢迎任何消费者参加,只有缴纳一定的费用和定额股金;实行民主管理;以低价或正常价格向社员提供商品和服务。 西方零售业四次重大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超级市场的诞生、连锁商店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兴起。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

《零售学》思考题

《零售学》思考题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第一章 1.零售轮转理论(wheel of retailing),又称车轮理论,是美国哈佛商学院零售专家M·麦克尔教授最早提出的。他认为,零售组织变革有着一个周期性的、像一个旋转的车轮一样的发展趋势。新的零售组织最初都采用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政策。当它取得成功时,必然会引起他人效仿,结果,激烈的竞争促使其不得不采取价格以外的竞争策略,诸如:增加服务、改善店内环境等,这势必增加费用支出,使之转化为高成本、高价格、高毛利的零售组织。与此同时,又会有新的革新者以低成本、低价格、低毛利为特色的零售组织开始问世,于是轮子又重新转动。 2.零售组织发展演变理论有哪些?根据你对周围零售组织的认识,这些理论有什么局限性? 答案要点:零售组织发展演变理论主要有:零售轮转理论、手风琴理论、自然淘汰理论、辨证过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商品攀升理论。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零售轮转理论不能解释便利店的出现;手风琴理论不能解释目前购物中心与大型专业店蓬勃发展的现象;辩证过程理论不能解释网络商店的出现;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专业店的持续兴旺;自然淘汰理论过于空泛,应用范围太广,不能看作是零售组织特有的发展规律;商品攀升理论也是能说明一部分零售商的商品组合变化。 3.近代西方零售业发生了几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对当时的零售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近代西方零售业发生了四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变革以百货商店的出现为标志,其在销售方式上、经营管理和组织规模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倡导商业经营道德成为其革命性的一大标志。第二次变革是以超级市场出现为标志,它的出现带来了开架售货方式流行、人们购物时间大大缩短、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商品包装的变革。第三次变革是以连锁经营为标志,它带来了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管理、集中化进货、简单化作业,使传统零售真正向现代零售转型。第四次变革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它使得店址选择不再重要,新型零售组织形式出现,内部组织面临重组,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 第二章

《零售学》非试卷考试题目

案例分析一 可的便利:开发鲜食产品 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现属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拥有集直营、委托和特许加盟三种经营模式为一体的专业便利店1000多家。 由于现在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食食品的方便化、即食化是迎合生活质量升级的食品发展趋势。上海可的公司鲜食大类的产品从中式早餐到西式早餐、从中式鲜食到西式鲜食、从中式点心到西式点心,品种丰富。以当地口味的商品为主,各国、各地区风味的商品为辅的产品结构形成的可的自己鲜食产品的个性。特别是可的自有品牌的创立做到了特色化和差异化。目前已经上市的可的鲜食产品可分为六大系列上百种单品,适合不同喜好的消费人群。 可的在鲜食领域已经领先于其他便利系统,并在中国的零售业市场上立足,成为鲜食商品销售最具规模和市场的便利店企业。 问题: (一)便利店有什么特征? (二)可的便利店开发鲜食产品时主要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三)从可的便利店的商品开发可以为其他便利店提供什么借鉴? 案例分析二 城市超市:商品经营的高端路线 上海城市超市是上海最大的一家专业经营进口食品、日用品的连锁超市。超市定位于高端市场,通过优雅的购物环境和贴心的服务留住客户。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入外资的同时外籍人士不断涌入,然而,在上海的零售业格局中主要主营进口食品、日用品的超市,外籍人士在上海生活购物颇感不适。城市超市正是瞄准了这样一个市场空白点,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机遇,明确树立客户目标,另辟蹊径,定位于高端市场。其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经营理念——商品自己找,蔬菜自己种、面包自己烤、咖啡自己炒;(2)一站式购物服务;(3)优雅的购物环境和超值的客户服务;(4)配合目标客户准确布店;(5)与客户的互动。 上海城市超市将市场细分化后,选择了空白的高端市场,从产品、服务、经营等各个角度始终围绕着“高端”二字做文章,不仅企业获得了成功,更为提升城市超市形象做出了贡献。问题: (一)超级市场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并各列举一个有代表性的超级市场? (二)城市超市的商品结构策略和商品特色是什么?

零售学题库参考答案

零售学题库参考答案(共六套) [日期:2007-05-25] 来源:? 作者:[字体:大中小] 第一套试题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答:错。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和社会集团提供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2.网络购物的兴起将令传统的有店铺的商业消亡。 答:错。传统的有店铺的商业在信息时代仍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3.促销只是零售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并不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答:错。促销也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它只能形成短期的竞争优势。4.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选择自有品牌开发,是为了获得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答:错。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不仅为了获得价格方面的优势,也可以树立经营特色。 5.零售网络具有商业价值,只要供应商愿意接受,零售商设置各种名目的进场费是合理的。 答:错。零售商设置各种名目的进场费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厂商关系的建立。 二、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便利店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便利店以全天24小时便利的营业时间、紧邻住宅区的便利购物地点、配合各种便民服务措施较好地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二是国内大量小型商店经营规模小、商品质量无保证、经营费用较

高、管理水平差,由连锁形式的便利店来整合或取代已是大势所趋;三是便利店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发展连锁网络,在这方面比其他业态占有优势,因而容易后来居上,形成迅猛发展之势;四是在信息时代,网络购物将成为人们购物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但网络购物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物流问题,而便利店正好可以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通过强大的配送能力将网上所购商品由散布在各个居民区的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未来的便利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成为各商家炙手可热的争夺焦点。 2.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在五个方面:商品、服务、店址与购物体验、低成本运作、信息管理系统 3.集中采购制度和分散采购制度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集中采购制度:优点是可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费用,保持企业统一形象,规范采购行为。缺点是购销容易脱节,不利于考核。 分散采购制度:优点是采购能适应不同地区市场变化,对市场反映灵敏,提高一线部门的士气,便于考核。缺点是各自为政,采购费用下降,难以规范采购行为,形象不容易统一,难以获得采购优惠。 三、案例分析(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沃尔玛与凯玛特的价格策略 沃尔玛与凯玛特同时创业于1967年,两家企业都是从折扣商店起家,并相继转成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要业态。在后来40年余年的相互竞争中,两家企业均成长非常快,而凯玛特在1990年以前的发展一直快于沃尔玛,而在1990年沃尔玛超过凯玛特后,沃尔玛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02年初传来沃尔玛成为世界500强第一,而凯玛特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

零售学案例分析题库

案例分析 1.沃尔玛与凯玛特的价格策略 沃尔玛与凯玛特同时创业于1967年,两家企业都是从折扣商店起家,并相继转成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要业态。在后来40年余年的相互竞争中,两家企业均成长非常快,而凯玛特在1990年以前的发展一直快于沃尔玛,而在1990年沃尔玛超过凯玛特后,沃尔玛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02年初传来沃尔玛成为世界500强第一,而凯玛特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两家公司的价格策略。沃尔玛的经营宗旨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它指的是“不仅一种或若干种商品低价销售,而是所有商品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时或一段时间低价销售,而是常年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地或一些地区低价销售,而是在所有地区都以最低价格销售”。正是力求使沃尔玛商品比其他商店更便宜这一指导思想使得沃尔玛成为本行业中的成本控制专家,它最终将成本降至行业最低,真正做到了天天平价。 凯玛特也是以成本领先战略为自己的基本竞争战略,体现在价格上也是希望以较低价格水平吸引顾客。但凯玛特的定价不是追求天天平价,而是实施差别毛利率法,将一些促销商品价格定得很低,而另一部分非促销商品价格定得相对较高,并且为了吸引顾客,促销商品定期更换。凯玛特的一个独特的促销方式即“蓝灯闪亮”,商场的某一商品会突然亮起蓝灯,然后以很低的价格短时间销售,这一促销方式吸引了大量顾客。问题:1.两家零售公司采用的是什么价格政策? 2.两家零售公司采用的价格政策各有什么利处和弊端? 答:沃尔玛采用的是稳定价格政策,凯玛特采用的是高/低价格政策。 (1)高/低价格政策的利处:刺激消费,加速商品周转;同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可以使其在不同商场上具有吸引力;以一带十,达到连带消费的目的;对于以价格作为竞争武器的零售商而言,该价格更容易运转。弊处是:降低消费者忠诚度;增加库存管理难度;增加人员开支与其他费用;服务水准难以提高,增大日常管理难度。 (2)稳定价格政策的利处:可以稳定商品销售,从而有利于库存管理和防止脱销;可以减少人员开支和其他费用;能为顾客提供更优质服务;改进日常管理工作,维持顾客忠诚。弊处是:缺乏连带消费吸引力,缺乏商品在特定时期的快速周转;在不同市场缺乏吸引力;对有些企业而言难以长期保持低价。 2.广百集团的发展战略 广百集团是市国有百货业改革重组时形成的两大零售商业“旗舰”之一。目前的百货企业集团是以广百股份为核心包括200多家商贸企业在的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集团公司,

零售学题库参考答案

零售学题库参考答案(共六套) 第一套试题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答:错。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和社会集团提供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2.网络购物的兴起将令传统的有店铺的商业消亡。 答:错。传统的有店铺的商业在信息时代仍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3.促销只是零售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并不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答:错。促销也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它只能形成短期的竞争优势。 4.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选择自有品牌开发,是为了获得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答:错。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不仅为了获得价格方面的优势,也可以树立经营特色。 5.零售网络具有商业价值,只要供应商愿意接受,零售商设置各种名目的进场费是合理的。 答:错。零售商设置各种名目的进场费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厂商关系的建立。 二、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便利店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便利店以全天24小时便利的营业时间、紧邻住宅区的便利购物地点、配合各种便民服务措施较好地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二是国内大量小型商店经营规模小、商品质量无保证、经营费用较高、管理水平差,由连锁形式的便利店来整合或取代已是大势所趋;三是便利店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发展连锁网络,在这方面比其他业态占有优势,因而容易后来居上,形成迅猛发展之势;四是在信息时代,网络购物将成为人们购物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但网络购物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物流问题,而便利店正好可以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通过强大的配送能力将网上所购商品由散布在各个居民区的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未来的便利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成为各商家炙手可热的争夺焦点。

零售学要点

零售学复习要点 1.零售的概念: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 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不考名词解释)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要点: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 2.零售商活动的特点:(P6) 1)交易规模小,交易频率高 2)即兴购买多,且受情感影响较大 3)去商店购物仍是顾客的主要购物方式。 3.零售组织演化规律理论(六大理论) 1)零售轮转理论(车轮理论):零售组织变革有一个周期性的,像一个旋转的车轮一样的发展趋势。 2)手风琴理论:用拉手风琴时风囊的宽窄变化来形容零售组织变化的产品线特征。 3)自然淘汰理论:零售组织的发展变化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诸如生产结构、技术革新、消费增长及竞争态势等。越适应越能生存。 4)辩证过程理论:各零售组织面对对手的竞争相互学习并趋于相同。因此,一个企业遇到具有差别优势的竞争者的挑战时,将会采取某些战略和技术以获取这一优势,从而消除了创新者的部分吸引力,而同时,创新者也不是保持不变的。 5)生命周期理论:每一种零售组织都将经历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6)商品攀升理论:商品攀升理论说明的是零售组织不断增加其商品组合宽度的规律,当零售组织增加相互不关联的或与公司原业务范围无关的商品和服务时,即发生了商品攀升。 4.西方零售业四次重大变革(代表性业态组织) 1)第一次零售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销售方式、经营和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2)第二次零售变革:超级市场的诞生(影响:开架售货方式流行,购物时间节省,购物环境舒适,商品包装变革。) 3)第三次零售变革:连锁经营的兴起(基本特征: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分工,集中化进货,简单化作业) 4)第四次零售变革:信息技术的兴起(网络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店面选择不再重要,销售方式变化新型组织形式崛起,零售商内部组织面临重组,经营费用大大下降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 5.现代零售业态形式及各自特点(P41) 1)百货商店:指经营包括服装,鞋帽,首饰,化妆品,装饰品,家电,家庭用品等众多种类的大型零售商店。它是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注重服务功能,满足目标顾客追求生活时尚和品味需求的零售业态。 2)超级市场:实行自助服务和集中式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以销售包装食品,生鲜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的零售业态,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 特征:a以食品为经营重点,基本上满足食品购买者一次购齐的要求 B采取开架自选、自我服务、一次结算的售货方式

零售学练习题第1章

第一章 1.零售活动与批发活动有何不同? 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活动存在明显的区别,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批发商以转卖者和生产者为服务对象,他们的购买主要注重价格和质量;零售商以终端消费者(个人或集体)为服务对象。面对顾客的购物习惯,零售商不得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商店位置、运输设施、营业时间、错位竞争、商品组织、停车场和广告等。同时,零售商还必须注意服务员的态度、礼仪及服务效率,使顾客受到尊重,获得满意的购物体验,维持对商店的忠诚。 (2)在流通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批发商处于流通过程的起点和中间环节,当批发交易结束时,商品流通并未结束;零售商处于流通过程的终点,商品售出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 (3)交易数量和频率不同。批发商是供转卖和加工生产的买卖活动,所以批发商的交易量大、交易频率低,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而零售商主要面对的是众多的个人消费者,他们一次的需求量少,因而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比较少,在一定时间内交易的次数比较多。 (4)营业网点的设置、布局不同。批发网点少,但市场覆盖面宽,商圈大,并且一般设置在租金低廉的地段;而零售网点面向广大消费者,点多面广,主要服务于周边的居住或工作的顾客,为了吸引人流量,一般多设在繁华地区。 (5)零售企业的顾客即兴购买多,且受情感影响较大。批发企业顾客在惠顾商店过程中发生的购买行为一般都是事先计划好的。而零售企业的顾客很多情况下是一时冲动而作出的购买决策。也会有很多顾客在去商店之前写一个购物清单,或想好要买的东西。但是,不排除很多的购物都是在逛街过程中随机进行的。 2.零售商活动包括哪些具体的工作? 零售从事的是商品销售的活动,为了把商品和服务更好地出售给消费者,并且使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到增加,零售企业必须合理地安排以下活动: (1)企业战略规划。培养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拥有消费者,并且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组织系统设计。科学的组织结构设计,尤其是随着零售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是组织系统设计的关键。 (3)选址设计。零售地点是零售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开店前的选址和开店后的商圈分析是零售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基础。 (4)布局和陈列设计。零售业的经营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吸引人的店面布局和令人兴奋的商品陈列,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美的体验。 (5)商品规划。商品是零售业经营的必备要素,零售商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围绕商品展开的,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商品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6)物流设计。对于零售企业来说,物流环节是零售业务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7)商品定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来越理性化,价格是零售企业最有力的武器,零售企业所有的竞争优势最终都要体现在价格上。 (8)商品促销。促销对商品的销售产生明显的推动,所以,零售商越来越热衷于促销,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日益成为零售企业的秘密武器。 (9)商店服务。零售企业不仅在卖商品,更是在卖服务,有效的服务会增加商品价值,培养顾客忠诚。今天的零售企业已经意识到,零售企业更多情况是在卖服务,服务已经成为

零售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理论与实践 事实上,每一个品牌,无论大小先后,都是把利益寄托在顾客身上,只有把 自身和顾客紧密联系起来,获得顾客的忠诚,才能历久不衰。比如说,会员制仓储零售 商之王——好市多。 作为一家会员仓储商店,好市多只接受会员的消费,因此顾客只有缴纳了一定的会费才 能进来购物。而会费,也象征着好市多与会员之间的一种承诺。我觉得好市多能够成为“沃 尔玛唯一害怕的公司”,甚至是自如地应对市场的新挑战,其原因还应当归结于这种坚定不移 的承诺。如:1.5美元一只热狗加一瓶苏打水的原则23年来都没有变过。好市多公司深知与 顾客紧密结盟是公司的责任,由此,显示出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忠诚于顾客的许诺。它承诺 向会员提供最优价值的商品,价廉的基础上保证物美,即便是买进卖出之间的毛利润为0, 这一原则也从未被抛弃。在21世纪这个残酷无情、追求效率的时代,好市多的买手满世界地 寻找最划算的货物,不管它们是美国最有保障的工人制造的,还是其它国家的低工资工人制 造的,只为了保证对顾客的承诺:最优价值的商品。20多年来高达84.5%的会员重复申请率 以及它的良好口碑就是铁铮铮的事实。也正是因为这种承诺的保障,会员们几乎是“奴隶” 般忠诚于好市多,据报道,好市多的会员平均每年去店里消费22次,而且每次的消费金额都 出人意料的高。好市多还非常注重与会员的关系,顾客的每一条抱怨和建议都记录在案并及 时解决,甚至还被用来指导销售策略的制定。会员和公司之间的良好承诺关系同时也是好市 多应对市场新挑战的有力武器。好市多深知,忠诚会员的名录是一个天然市场,在推出“执 行会员”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时,好市多采取了“物超所值”和“免费试用”等策略。好市 多的金卡会员享受了汽车、房屋保险、抵押服务、房地产服务、长途电话服务、账单和表格 印制、信用处理、健康保险等很多项服务。当一个一般会员想成为高级会员时,好市多可以 让他先试用服务一段时间,再做最后决定。 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是有价值的,而实践只有用合适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才会获得价 值。在市场这一变幻莫测的领域,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立足于实践,又寓理论于实践。篇 二:零售学课程心得 零售学课程论文 零售学课程学习心得 学院:商学院 年级专业:11级市场营销 班级:4班 学号:1100000000 姓名:苏冠华 二○一四年一月 零售学课程学习心得 摘要:零售学这门课程讲述了零售这个业态的介绍,以及跟零售相关的行业间的竞争战 略、零售行业所引出的企业的管理,组织方法及实施途径等等。我通过对这们课程的学习, 让我对这零售业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认知,营销管理专业的我也会更加深入的学习,这对我将 来踏入营销行业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零售学课程介绍 零售学是什么呢?在我还没上零售学这门课程的时候,零售在我的理解下是:就是指涉 及到批发商,便利店与消费者的买卖关系相关的什么的学习,而我学了这门课程后,零售广 泛意义来说是指: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 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近十多年来,中国零售业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兴零售业态诸如超级市场、专卖

零售学习题集

第1章导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零售业态?试分析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这几种业态的竞争优势的主要区别。 是企业以其经营方式和经营特色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形态。 是企业的经营形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为了寻求存在空间而采取的经营形式和销售方式。 大型百货:卖时尚,卖品牌,卖信誉,卖环境,卖功能。 超级市场:卖生活,卖方便,卖价格。 专门店:卖品牌 专业店:卖品种 便利店:卖时间 2.现代零售商应怎样充分利用零售市场的核心要素确定竞争策略? 竞争/环境/顾客 (1)同业态之间的竞争、抢夺式的竞争、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扩大某些商品销售适应目标市场顾客的需要。 (2)环境:商业环境,业态结构,顾客的需求变化。 (3)顾客:零售商对顾客的认可与支持,顾客的购买动机,原因,选择购物商店的决策方式,以及如何服务好顾客进行研究。是顾客高兴愉悦。 3.零售演化规律的理论有哪些? 4.简述零售业四次重大变革的标志及特点。 第一次重大变革以百货商店的出现为标志,特点是:销售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经营上的根本性变革、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次重大变革以超级市场的出现为标志,特点是:开架售货方式流行、人们购物时间大大节省、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促进了商品包装的变革。 第三次重大变革以连锁商店的出现为标志,特点是: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分工、集中化进货、简单化作业。 第四次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商店的出现为标志,特点是: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时空界限,店面选择不再重要;销售方式发生变化,新型业态崛起;零售商内部组织面临重组;经营费用大大下降,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 我国零售业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重大变革,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大变革,同时也拉开了第四次变革的序幕。 5.零售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怎样从事零售营销的学习与研究?

零售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

第一篇零售概述 第一章零售导论 一,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 二,零售商:是指零售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中间商,介于制造商、批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组织。 三:零售组织的分类 (一)按零售组织的目标市场及经营策略不同划分: 1,百货商店;2,超级市场;3,便利店;4,仓储式商店;5,专业店;6,专卖店;7,折扣商店;8,杂货店;9目录展示室 (二)按零售组织是否设立门店来划分 1,有店铺零售2,无店铺零售(邮购、上门销售、电话订购、电视销售、网络商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商贩)(三)按零售组织所有权性质来划分 1,独立商店;2,直营连锁店;3,特许连锁店;4,租赁商品店;5,垂直营销系统;6,消费合作社。 四,零售组织演化规律理论 1、零售轮转理论:零售组织变革有着一个周期性的、像一个旋转的车轮一样的发展趋势。 2、手风琴理论:零售组织的经营范围从综合到专业,再从专业到综合,如此循环往复,一直继续下去。 3、自然淘汰理论:零售组织的发展变化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诸如生产结构、技术革新、消费增长及竞争态势等。零售组织越适应这些环境变化,越是能生存下去,否则将会自然地被淘汰或走向衰落。 4、辩证过程理论:各零售组织面对对手的竞争相互学习并趋于相同。 5、生命周期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种零售组织都将经历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6、商品攀升理论:当零售组织增加相互不关联的或与公司原业务范围无关的商品和服务时,即发生了商品攀升。 第二章现代零售业态介绍 一,零售业态与零售业种 (一)零售业态 1,概念: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是零售商的经营方式的外在表现,它是由零售商的目标市场、选址策略、卖场规模、商品结构、价格水平、购物氛围、服务功能等多种要素组合构成的。 2,主要特征 1)、它是一种零售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外在表现,这种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让消费者容易识别; 2)、这种经营理论和经营方式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和目标顾客而形成的,每一种零售业态都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目标市场需求而存在的; 3)、目标市场需求决定了零售商店的经营效率,只有采取与目标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零售业态形式,零售商店的经营才是有效益的,否则很难立足。 3,零售业态商店与零售业种商店的区别 零售业态是现代意义上的零售词汇,它是由零售业种发展演变而来。所谓零售业种就是按所经营的商品类型划分或组建的零售商店。 1),目的不同。业种商店的主要目的是推销自己所经营的商品,而业态商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 2),核心不同。业种商店的经营是以商品为核心,而业态商店的经营是以顾客为核心,体现了营销观念由销售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 3),经营重点不同。业种商店强调的是卖什么,而业态商店强调的是怎么卖。 二,百货商店 (一)概念:百货商店是指经营包括服装、家电、日用品等众多种类商品的大型零售商店。它是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二)特征: –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零售学课程心得

零售学课程论文 零售学课程学习心得 学院:商学院 年级专业:11级市场营销 班级:4班 学号:1100000000 姓名:苏冠华 二○一四年一月

零售学课程学习心得 摘要:零售学这门课程讲述了零售这个业态的介绍,以及跟零售相关的行业间的竞争战略、零售行业所引出的企业的管理,组织方法及实施途径等等。我通过对这们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这零售业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认知,营销管理专业的我也会更加深入的学习,这对我将来踏入营销行业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零售学课程介绍 零售学是什么呢?在我还没上零售学这门课程的时候,零售在我的理解下是:就是指涉及到批发商,便利店与消费者的买卖关系相关的什么的学习,而我学了这门课程后,零售广泛意义来说是指: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近十多年来,中国零售业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兴零售业态诸如超级市场、专卖店、折扣商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邮购商店以及网络商专店纷纷涌现,加上原有传统零售业态诸如百货商店、业店、食杂店等,西方国家已出现的零售业态几乎都可以在中国找到。 而这本零售学书,也是围绕着这些相关内容来展开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国外零售业发展演变的历程以及目前中国零售业的环境变化,同时也详细分析了一些主要零售业态的特征及其发展特点,以便使读者对国内外零售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有一个大概了解。第二部分从零售战略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零售商为赢得竞争优势可以选择的各种竞争战略和零售商在扩张战略中所面临的扩张方式、扩张速度、扩张途径和网点布局的各项抉择,同时也介绍了零售商为适应竞争战略和扩张战略可以采取的组织形式。这一部分可以使读者从战略管理层面上了解零售商基本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从零售策略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零售经营管理中的各项业务决策,其中包括商品规划、采购管理、价格管理、促销管理、服务管理、特商店设计与商品陈列、许连锁经营管理。这一部分可以使读者全面掌握零售商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运作。 我主要对零售学里面的零售管理决策方面有很大的心得体会,所以我也重点谈到零售管理决策方面。

零售学复习题 (2)

零售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零售业态:是指为满足某一特定目标顾客需求,对全部零售营销组合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店铺营业形态。 零售竞争优势:是指零售商所拥有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使零售商能超越竞争对手而赢得消费者。 零售顾客关系管理(CRM):是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它将客户视为重要的企业资源,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与客户有关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更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客户的经营策略,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零售商圈:也称交易区域、商势圈,是指以零售店铺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或者说,商圈就是来店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品类角色:即顾客理解的“品类”,体现经营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经济进货批量:零售商在年进货总量一定、商品供销稳定均衡、进货地点不变的条件下,每次采购数量的大小与进货费用和保管费用之间存在的某种数量依存关系,从而得出了在进货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每次进货量大小与采购总费支出成反比,与保管总费用支出成正比的结论。 服务素质:是指零售商为顾客提供有效服务的功夫或本领,一般由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知识、服务技能、服务形象等因素组成的内在条件;其中服务意识是服务素质的基础。 磁石点理论:是指在卖场中最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地方配置最合适的商品来促进销售,并引导顾客顺畅地逛遍整个卖场,达到刺激顾客冲动性购买、最大限度地增加顾客购买率的目的 Mazur plan:它把整个零售活动分为四个职能领域:财务部、商品部、公关宣传部、商店管理部。

二、单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设计题 五、案例分析题 1、零售企业的职能是什么? 答: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另外还包括商品交换职能、储存商品职能、沟通服务职能、诚信职能、娱乐职能。 2、零售业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简述各次革命的内涵。 答:零售业历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 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1852年法国人阿里斯蒂德.布希科(Aristide Boucicault)在巴黎创设“博·马尔谢百货商店”,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的诞生。 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1859年美国的吉尔曼与哈福特兄弟在纽约创办了第一家连锁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 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1930年8月,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1930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出现了第一家标准的购物中心,它是多业态、多业种的集合体,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甚至住宿等于“一座大厦”之中,满足人们一揽子消费需要。 零售业的第五次革命。1994年网上商店在美国产生。它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是现代电子技术在零售业销售过程中的运用。 3、解释零售变革的有关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答:零售轮转理论:零售业态变革有一个周期性的像旋转车轮一样的发展规律。该理论认为,新型零售业态最初都采取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政策。当它取得成功时,必然会引起他人效仿,激烈的竞争促使其不得不采取价格以外的竞争策略,如增加服务、改善店内环境等,这势必增加费用支出,使之转化为高费用、高价格、高毛利的零售业态。之后,又会有新的以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为特色的零售组织问世,于是轮子又重新转动。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零售业态从产生到衰退的过程,与产品生命周期一样,也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具有循环性的规律。 手风琴理论:主要是从商品组合宽度的扩大与缩小的角度来解释新业态的的产生。 4、何谓零售战略?它有哪些构成要素?零售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答:1)零售战略(retail strategy)是零售商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对全局发展的筹划和谋略,即确定经营活动的总体计划和行动纲领。 2)零售战略的构成要素: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 3)

零售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2.5分,共10分) 1.零售业态: 2.商圈: 3.分散采购: 4.零售促销: 二、判断(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商品攀升现象的盛行说明不同类型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加剧。() 2.便利店在国内发展艰难并大量亏损,表明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发展便利店的条件。()3.不定时采购方式适用于ABC商品分类中的A类商品。() 4.无论从投资回报和互利互惠的角度来说,进场费都具有商业价值,因而零售商设置进场费是合理的。() 5.零售促销只能在短期内改善经营业绩,不能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三、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国内百货商店开始步入衰落期吗?百货商店如何才能走出目前的经营困境? 2.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策略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试分析每日低价政策的利弊。 四、案例分析(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英国特易购开发自有品牌商品 10年前,当英国连锁超市特易购推出其自家品牌系列——“物有所值”产品时,零售业状况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当时的特易购集团境况不佳:销售额下降,利润增长缓慢,由于欧洲大陆的新型折扣食品零售商进驻英国市场,特易购的投资者眼看着疲软的股价,忧心忡忡。10年过去了,现在的特易购已在英国百货零售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番脱胎换骨中,“物有所值”品牌的系列产品,连同顾客俱乐部卡制度和营销侧重点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革的重点在于价格。“物有所值”系列产品从开始的41类发展到今天的1200个品种。下个月,该系列产品就将迎来它的10周岁生日。在此之前,特易购进行了价格对比,发现最初41种产品的成本已降低至12.9英镑,降幅达1/3。 目前,特易购在全球拓展业务,“物有所值”系列便是它在开拓的一系列市场上,主打推出的“自家品牌”产品。德士古喜欢说,每周有1000万顾客购买“物有所值”系列产品。 问题: 1.特易购为什么要推出自家品牌系列商品? 2.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要注意什么问题?

零售学案例

如何诊断超市商品结构问题 ?? 客层分析(外在分析)--- 商圈潜在客层构成VS 卖场客层构成 【案例】 A 超市集团总店(6000M2 )位于高校区附近,其5-10 公里内的潜在商圈客层构成如下:居民占70% 、高校学生占30% ;然而根据顾客调查和店长现场观察,在该卖场消费购物的顾客中学生占60% 以上,居民不足40% ! 这数据表明什么?其实目前该店遇到了一个典型的商品构成问题:商品结构到底应如何倾斜的问题?应该选择哪类客层为主流目标顾客? A :如果还是选择居民作为主流目标客层,则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必须对商品构成重新进行检讨,为什么居民不喜欢该店的商品; B :如果该店在检讨自己在商圈内竞争力的情况下,发现既然在争取居民顾客方面争不过竞争店,还不如做好自己既有客层——高校学生。则其可采取的对策有二: 一是重新评估卖场经营面积,因为占商圈潜在客层30% 的高校学生可能根本支撑不了这么一个大店,要考虑缩小卖场面积,或采取外租、联营方式引入新的经营项目(如游戏机、快餐店等); 二是重新定位商品构成,全部商品构成以学生为核心,缩小以家庭主妇为对象的商品构成,扩大学生消费品。例如缩小生鲜区中的初级生鲜品(如肉类、水产、蔬菜经营面积),增大生鲜区中的现场加工品、熟食、主食厨房等即食性商品,以商品构成调整呼应目标客层调整。 ?? POS 经营数据分析(内在分析)——50 VS 50 、10 VS 90 、30/70 【案例1 】 A 连锁超市有各类门店数十家,以总店为例,有效流转商品数达10000 种,日均营业额80 万左右。在分析商品构成问题时,发现平均5000 个单品实现了40 万左右的销售额,这表明该超市商品构成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超市竞争的核心在于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基础来源于单品的量化销售。现在平均50% 的单品实现了50% 的销售额,表明该超市的商品中什么都能卖一点,什么都卖不好,何来的量化销售?!没有量化销售,这家超市又何以和供应商压低进价,进价压不下来,它又靠什么去塑造低价形象,靠什么去和竞争对手竞争? 一言以蔽之,这家超市商品构成的问题在于:缺乏量化销售的A 类商品; 【案例2 】 该地另一家超市公司却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前几天,该超市总经理打电话过来说道:“我们超市在分析商品构成时,发现了我们10% 左右的商品实现了90% 以上的销售,这样A 类商品很突出了,没问题吧?” 谁说没问题?——10% VS 90% 表明:该超市当前的商品构成中,顾客的目的性购买太强(经分析,顾客仅认为该超市牛奶、食用油商品等有限品类不错、价格便宜,其他商品都不如竞争对手),到该超市来就只是为了购买这一两类商品,没有关联性购买,这直接导致销售毛利太低。 因此该超市面临的是:如何弱化顾客的目的性购买,优化其他类商品构成的问题。上述A 超市公司的商品构成由商品总部负责,在现场调查分析中,当问到商品构成有问题怎么办的时候?几乎所有采购业务人员及门店人员的答复竟都是:“引进新品,淘汰滞品。” 事实上,一个卖场的商品不好卖,首先要考虑的是商品的构成哪里有问题,而不是哪个商品有问题!试想,如果一栋楼不好卖,肯定是整栋楼的设计出了问题(对于我们超市来说,就是商品构成设计出了问题),仅仅抱怨砖不好是没有用的。 根据美国多家超市集团的现场实践,超市的商品构成中,如果达到30% 的商品产生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