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冬风》基本特征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审美特色

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审美特色

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审美特色作者:樊燕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20期[摘要]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在其钢琴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肖邦之前,钢琴练习曲基本属于钢琴演奏“技术性练习”层面的作品,从肖邦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地位,艺术性得以升华。

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全面突破以往钢琴练习曲的桎梏,在内容、思想、审美特色方面都有显著的独特性。

本文通过对钢琴练习曲的认识,并结合《冬风》练习曲,对肖邦钢琴练习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以揭示其丰富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冬风》[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61-03肖邦是19世纪杰出的浪漫派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钢琴曲,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他创立了钢琴演奏新流派。

肖邦的音乐之所以能获得广泛认同,在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融合。

肖邦钢琴曲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独创性,他在自己能够涉及的钢琴体裁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如肖邦创作的夜曲,受到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的影响,他也创作了21首夜曲,但艺术价值均高于菲尔德。

而肖邦对钢琴音乐形式的突破,就集中在钢琴练习曲上,他创作的钢琴练习曲在传统钢琴练习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突破,使其有了自己完整的艺术内涵。

表现在艺术的丰富内涵方面,肖邦则在他的作品中饱含着感情,这些感情成为支撑他艺术作品审美内涵的重要部分。

肖邦作品中的内在美主要来自于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

肖邦生于波兰华沙,出生于19世纪上半叶。

在近代欧洲的历史中,波兰是个历经苦难的国家,数度被侵略瓜分,但波兰又是一个有着丰厚艺术底蕴的国家,肖邦的艺术创作与波兰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上半叶是欧洲浪漫主义艺术风行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潮流对肖邦也造成影响,他的钢琴作品也与法国的浪漫主义有密切关系。

肖邦的音乐作品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中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潮流,在音乐中展现了被压迫人民愤怒的声音,充满了民族特色。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肖邦(Frédéric Chopin,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对后世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肖邦的作品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在音乐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肖邦的作品充满了波兰特色。

他的创作风格融合了波兰的民间音乐元素,包括波兰舞曲、波兰舞曲和波兰神话故事的灵感。

肖邦的音乐中常常出现充满激情和浪漫情感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的音乐界独具一格。

肖邦的作品在技术上具有极高的要求。

他的钢琴作品包括许多复杂的技术手法和独特的演奏要求,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钢琴家们的经典练习曲目。

肖邦的《练习曲集》中的《冬风》、《黑键练习曲》和《革命练习曲》等作品成为了钢琴演奏家们技术训练的重要教材,对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来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肖邦的作品在表现力上具有独特的个性。

他擅长运用柔和的音色和抒情的旋律来表达情感,同时又能够通过琴键上的技巧和力度来展现出激情和激烈的情感。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了飞扬的琴键和细腻的音乐细节,这些都要求钢琴演奏家在演奏时具有优秀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这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同样提高了。

最重要的是,肖邦的作品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极大地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和技术要求,使得钢琴成为了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作品成为了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教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肖邦的音乐作品也为后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遗产。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摘要】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是钢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

本文将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奏特征、不同练习曲的比较以及练习曲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肖邦钢琴练习曲以其独特的技巧要求和音乐表现力而闻名,不仅有助于钢琴演奏者提升技术水平,更展示了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卓越才华。

通过对这些练习曲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肖邦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和演绎这些杰作。

肖邦钢琴练习曲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音乐家和钢琴演奏家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艺术特色、演奏特征、创作背景、不同练习曲比较、练习曲作用、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肖邦(Frédéric Chopin)是19世纪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他的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钢琴练习曲》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肖邦创作《钢琴练习曲》的初衷并非为了演奏会上展示技巧,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提高钢琴演奏者的技术水平。

每一首练习曲都涵盖了不同的技术要求,从基本的琶音、三连音到复杂的音阶、跳音等,全方位地锻炼了钢琴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肖邦创作《钢琴练习曲》的时代背景下,钢琴演奏家们普遍注重技术的训练和提高。

肖邦的作品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练习曲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帮助,更在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上有所启迪。

肖邦《钢琴练习曲》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更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宝库,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和理解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背景及艺术特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音乐思想和表现力。

1.2 研究意义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深受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对于研究这些练习曲的意义在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作为钢琴教学和演奏领域的重要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教学和演奏价值。

冬风肖邦听后感

冬风肖邦听后感

冬风肖邦听后感篇一冬风肖邦听后感嘿,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听肖邦的《冬风》时,我整个人都被震住了!这曲子,简直了!一开始,那音符就像冬天里的寒风,嗖嗖地往我耳朵里钻,冷得我直打哆嗦。

也许你会说,听个音乐咋还能冷呢?但我真觉得那旋律就像冰冷的风在无情地抽打我。

我觉得肖邦可能是在一个特别寒冷、特别孤独的冬天写出这曲子的。

说不定他当时正望着窗外的飞雪,心里想着啥烦心事,然后一股脑儿地把这些情绪都倾注到音乐里了。

听着听着,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周围没有一个人影,只有呼呼的风声和我自己的脚步声。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啊?”我不禁问自己。

可是,也许正是这种寂寞,这种寒冷,让这曲子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它不像那些欢快的曲子,能让你一下子就兴奋起来。

它就像一杯烈酒,得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我能穿越到肖邦那个时代,站在他身边听他演奏,那会是啥感觉?会不会被他的音乐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这《冬风》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那种独特的韵味,恨的是它总是能勾起我心里那些不愿意想起的忧愁。

不过,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能让你在痛苦中感受到美好。

你说呢?篇二冬风肖邦听后感哎呀妈呀,肖邦的《冬风》可真是把我给整懵了!当那旋律响起,我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进了一个冰冷的深渊。

我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一片片地砸在我的脸上,生疼生疼的。

你说肖邦咋这么牛呢?他咋就能用那些音符把冬天的寒冷和凄凉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呢?我猜啊,他可能是个超级敏感的人,一点点的寒风就能让他心里泛起波澜。

听着这曲子,我心里乱糟糟的。

一会儿觉得自己像个在寒风中迷路的小孩,可怜巴巴的;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像是个勇士,要跟这寒冷的冬天死磕到底。

这情绪变得比翻书还快,我自己都搞不明白。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它能让你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我就在想,肖邦写这曲子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憋着一股气呢?是不是想对这个冷酷的世界大喊一声:“别欺负我!”说真的,每次听《冬风》,我都有种想哭又想笑的冲动。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肖邦作品的特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肖邦(Fryderyk Chopin)是19世纪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而著称。

肖邦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包括舞曲、练习曲、奏鸣曲、狂想曲等,这些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浓郁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探讨肖邦作品的一些特点以及他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肖邦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是19世纪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感情的直接表达。

肖邦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激情,他通过钢琴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和情感体验。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富于变化,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力和情感的表达。

他的《降E大调舞曲》(Op. 9, No. 2)就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激情的节奏展现出肖邦丰富的情感世界。

肖邦的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

肖邦本人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深知钢琴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技术难题和琴键上的装饰性花样,要求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技术和对琴键的精准掌控能力。

他的《练习曲》系列作品就是为了训练钢琴演奏技巧而创作的,这些练习曲包含了各种难度的技术要求,演奏起来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和指法的熟练程度。

肖邦的作品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钢琴技巧的练习材料,成为了钢琴教育中重要的参考作品。

肖邦的作品也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为钢琴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他的练习曲系列成为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材之一,它们以丰富的音乐形式和技巧要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钢琴演奏家。

肖邦的作品还被广泛用于音乐考级和比赛中,成为了评判和展现钢琴演奏技巧的标准。

肖邦的创作风格对后来音乐家的影响也非常大。

他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对钢琴技巧的创新和突破,使得他成为了后来许多作曲家的重要范本。

肖邦的即兴演奏和曲式结构的创新,对爵士乐和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旋律和和声的运用,也在后来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Jian肖邦练习曲Op.25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田晓娜北德克萨斯大学摘要:肖邦作为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钢琴练习曲为人类钢琴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成为钢琴学习者必弹的曲目,也是由他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桎梏,在艺术上表现出高的审美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冬风》。

论文以《冬风》为分析点,从音乐中蕴含的波兰的民族性、音乐的沙龙性和音乐的戏剧性来体会其丰厚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肖邦《冬风》技术特点技巧训练审美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08-03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年),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肖邦一生大约创作了200部钢琴独奏作品,题材众多例如圆舞曲、前奏曲、回旋曲、变奏曲等等,除此之外,为音乐会创作的六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展现了初期的炫技色彩,其他还有大约20首歌曲和4首室内乐作品。

肖邦的一生创主题旋律的带入,一股萧瑟寒意扑面而来,而后如暴风雨般的发泄之意倾泻大地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精彩的钢琴独奏作品为他赢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奠定了他时至今日杰出的高度。

肖邦总共写了27首钢琴练习曲,练习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技术,所以每一首都有其侧重的技术难点,为了提高手指独立性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肖邦之前,所有的练习曲都是只有技术性而不讨论音乐性,肖邦开创了练习曲音乐性的先河。

肖邦练习曲Op.25No.11可以说是肖邦练习曲中难度最大的曲目之一,练习曲前四小节,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曲目中持续大范围如瀑布般的十六分音符更是对学琴者的一种历练,分析和把握这首曲子对理解其他的肖邦练习曲甚至是其他题材的曲目都有重要的作用,需从训练技巧的重要性、音色控制的重要性、对比演绎的选择性和科学记忆的重要性四点来揭示其艰难的技术特点。

Etude Op.25No.11.a小调,英文翻译为“冬风”,在其他语言中又称为“枯叶”。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肖邦练习曲Op.25 No.11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练习曲,也被称为“冬季风暴”。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系列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钢琴演奏技巧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展示了肖邦在音乐表达方面的独特天赋。

本文旨在对这首练习曲进行艺术赏析,并探讨当代钢琴家对其的诠释。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曲调迷人,以其极具挑战性的音乐技巧而著称。

从曲子的开头就能感受到寒冷的北风呼啸声,仿佛置身于冬日的风暴之中。

音符间跳动的旋律、急促有力的和弦以及迅速的音阶等技巧手法,让人们不禁联想到风雪交加的北国风光。

整首曲子以c小调为基调,表现了一种冷峻、凛冽的气氛,引人深思。

肖邦通过变化多端的旋律和和声,呈现出了冰天雪地中的瑰丽景象,以及内心狂飙骤雪般的情感起伏,使这首练习曲成为了一部充满魅力的音乐作品。

冬季风暴这一名称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首练习曲的特点。

肖邦的音乐总是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无尽的情感交融。

就像冬季风暴一样,这首练习曲充满了狂风暴雪般的激情,以及北风冰雪般的坚韧与顽强。

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钢琴家需以精湛的技艺和深沉的情感来诠释这首练习曲,才能真正展现出其艺术魅力。

当代钢琴家对于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诠释各有不同,他们通过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演奏风格,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表达。

有的钢琴家注重技术的完美展示,力求每个音符的准确和谐,展现出了肖邦音乐旋律的纯粹美感;有的钢琴家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力求将内心的激情与肖邦音乐本身融为一体,带领听众走进肖邦音乐所创造的冬季世界。

无论何种诠释方式,都丰富了这首练习曲的艺术内涵,使其真正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正如肖邦所说:“我的音乐是灵魂的倾诉。

”肖邦的音乐总是能够深入人心,触动人的灵魂。

在当代,这种音乐表达的方式更是得到了丰富和多样化的发展。

有的钢琴家注重技术的完美展示,带给听众无尽的惊喜和愉悦,而有的钢琴家则更注重音乐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追求,带给听众深入心灵的感动和震撼。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钢琴练习曲集是他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涵盖了不同难度和风格的24首练习曲,广受钢琴爱好者和专业演奏家的欢迎。

以下将从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两方面对《钢琴练习曲》进行分析。

一、艺术特色分析1. 独特的技术效果肖邦的练习曲集中,每一首曲子都有独特的音乐技巧和效果,例如《降E大调练习曲》以其快速跳跃和连音技巧为特色,展示了肖邦高超的指法技术和精湛的装饰音技巧;《c小调练习曲》的左手八度和快速跳音曲线将左右手的技巧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了钢琴的音色和音量,表达出悲情的主题。

2.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肖邦的练习曲集中,每首曲子都传达了不同的情感,例如《G小调练习曲》充满了忧伤和痛苦,而《降E大调练习曲》则是轻快和欢愉的,两者的节奏和音符的变化都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肖邦的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的音乐语言充满了个性和情感,其旋律和和声自成一派,更能打动人心。

3. 风格的多样性肖邦的练习曲集中,包含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细腻柔和的《降E大调练习曲》和充满激情的《a小调练习曲》,肖邦的音乐风格丰富多彩,充满了创新和探索的精神。

二、演奏特征分析1. 技巧要求高肖邦的练习曲集以其高难度而著称,在演奏过程中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精湛的演奏技能,例如在《c小调练习曲》中,左右手固定的速度和旋律的转移使得演奏者必须处理好左右手在音高、音色和音量方面的平衡。

2. 变化多样的节奏肖邦的练习曲集节奏变化很大,需要演奏者准确掌握节奏,并在演奏中切换不同的音乐节奏,例如在《降E大调练习曲》中,快速跳音和连续的音符要求演奏者兼顾节奏和技巧。

3. 充分利用钢琴的音色和音量肖邦的练习曲集充分利用了钢琴的音色和音量,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手指和手腕控制音量和力度,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例如在《a小调练习曲》中,需要演奏者能够准确反映出强烈的情感和强烈的音乐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练习曲《冬风》的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出众的钢琴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诗意和震撼人心的特质。

而真正让肖邦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是他的音乐同时兼容了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
和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

文章从艺术性、独创性着手分析了《冬风》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冬风》特征
一、肖邦概况
弗郎德里克·弗郎索瓦·肖邦(1810—1849年),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开始学习钢琴是在6岁时,7岁写了《波兰舞曲》,在8岁时开始登台演出,不满20岁就成为华沙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49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了他最后的演奏会,同年10月去世,时年39岁。

在肖邦传奇的一生中,民族精神一直跟随着他,他严词拒绝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他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时曾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二、《冬风》的艺术特征
1.艺术性
《a小调练习曲》是一首情感严峻、气氛阴沉而又气势磅礴的音乐诗。

钢琴家德彪西曾评价此曲,本曲最特殊的贡献是在人能想象的范围内具有丰富的音符,不是多种乐器的管弦乐,而是单纯完整的钢琴音乐。

肖邦由此建立了钢琴音乐与管弦音乐的界限。

这首练习曲以进行曲风格开始,左手反复主旋律动机,右手用半
音阶展开,4/4拍,调性为c大调到a小调。

该曲是从一个宁静的单音形式的音乐动机开始,像远方教堂的钟声,庄严且具有浓郁的宗教性,后一句是以四声部载体的形式再一次出现,这时它更加微弱了,似钟声在山谷中时断时续的回音。

从一个p到两个p,表现出了黎明前的黑暗,爆发前的平静,音量几乎弱到不能再弱,为马上爆发埋下了伏笔,骤然间,好像狂风的音流从天而降,猛烈地倾泻而来,造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所有的音符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爆发。

最初两个小节的主题材料贯穿了整个曲子,是全曲的核心,它的展示、展开、延伸决定了这个曲子的全貌。

这种用单一主题手法让作曲家高度集中地宣泄情感,这种形式也把该曲严峻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使积压在作曲家心中的愤慨、压抑的悲剧性情思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主体部分在a小调中呈现之后,又移高了5度在其属调e小调中再次出现。

这时,短暂的离调使和声的张力得到增强。

练习曲e小调出现的主体部分在c大调的右手上,从41小节开始,音乐进入了主题的展开部分。

焦虑不安频繁波动的情绪,在这里通过对和声色彩性的安排所造成的冲突与对比的效果来表现,但在整个和声布局上,仍然保持着清晰的功能逻辑。

核心的音乐材料也没有变,还是那个严峻的音乐主题,但它出现在了d小调上,一直在左手低音区的主题突然转移到右手的高音区,而一直在右手高音区的极速奔驰的高难度音群转移到左手的低音区。

强大的力度和
轰鸣般的音响织体被展开部分最后的8小节诠释得异常完美,精炼简短的尾声正是点睛之笔。

从高声部的半音阶下行就像作曲家心中的激流从高处直泄而下,一直冲击到最低谷之后,主题以fff的力度最后一次出现,这似乎是作曲家心灵搏斗中的最后一次。

这首曲子中的调性色彩、和声安排、旋律的创作、载体的形式都使《冬风》显得异常的宏伟,这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的调性。

肖邦的作品表达了被压迫人民愤怒的心声,反映了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潮流。

“肖邦的音乐就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舒曼语)。

他的音乐既有高贵的诗人气质,又有浓郁的波兰民谣气息;他的音乐始终保持着波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征和音乐的调性,却很少使用波兰民歌的旋律;并且他的音乐将波兰民族精神蕴汇其中,又让西方艺术音乐充分地容纳了东欧民间音乐词汇。

2.独创性
肖邦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全新的钢琴音色审美理念。

他在《冬风》中完全没有依赖传统形式或手法,而是开辟了音乐新天地,同时保留了音乐形式的必要外壳。

他所开辟的这个天地,比任何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都更加古典化。

《冬风》并不受制于任何一个所谓的“法则”,它这种幻想般的形式由优美的旋律和丰富饱满的和声所构成,这两者融为一体,这种风格是肖邦所独创的。

肖邦不仅仅在练习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其他领域也有他最独特的
一面。

例如最先把夜曲运用到钢琴音乐中的是19世纪初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而肖邦使夜曲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及更高的艺术价值。

叙事曲、即兴曲、谐谑曲这些音乐体裁也被他在不同程度上创新,发展成为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大型音乐作品。

不可否认的是,肖邦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巅峰时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结语
肖邦的音乐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因为这些作品中表现的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波兰民族苦难的悲悯。

这一首《冬风》激励了许多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族走向能换取自由和尊严的革命之路。

肖邦的音乐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还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

《冬风》是肖邦练习曲中难度最高、篇幅最长的一首。

希望肖邦音乐能继续发扬光大,鼓舞人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肖邦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背景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杨九华.西方音乐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田可文.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4]梁晴.西方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5]古丽娜尔·艾则孜.浅析肖邦与他的《枯木》练习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7).
[6]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作者系武汉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贺秀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