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合纵连横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战国七雄ppt8 川教版

战国七雄ppt8 川教版

魏、赵、齐 围魏救赵 赵国得救
魏、齐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思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特点: 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 ②以步兵和骑兵为主要兵种;
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
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战国时期的兵器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战国时期铜戈
表现。
“战国七雄”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
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
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东 南 西 北 在 中 间
秦 韩 楚 赵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战国时期的战争
列表梳理:
时期 战 国
主要 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苏秦始将连横 ppt

苏秦始将连横 ppt

三、《苏秦始将连横》8自然段大意
⒈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进谏秦国一统诸侯国的优势。 ⒉秦惠王认为条件不成熟,拒绝接受苏秦的游说。 ⒊苏秦进谏:天下只能靠军队和武力解决问题。 ⒋苏秦向秦王进谏没有成功,生活十分拮据,回家后 被家人的冷落。 ⒌苏秦发奋努力(锥刺股),诵读姜太公的《阴符》, 终于从中悟到了说服天下的道理。
苏秦之死
苏秦在齐国,苏秦得到了齐宣王的高度信任。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 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 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湣王派 人到处捉拿凶手,然而却一直没有抓到。由于受 伤太重,苏秦临终前对齐湣王说:“请您在我死 后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 ‘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 ’,这样做,刺杀 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
• 当时,齐湣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他吩咐左右 把苏秦的头悬挂在城门上,然后在下面贴了一 道悬赏榜。榜上写道:苏秦是一个内奸,杀他 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除奸的壮 士前来领赏。 榜文一上墙,马上就有四个人前来,齐湣 王说道:“你们四位是真正的 ‘勇士’啊! 1000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分,每人分多少呢?” 四个人齐声答道:“每人二百五。”齐湣王这 时“啪”的一声,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 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二百 五”的说法就流传开了。
(你如何评价苏秦说秦王的语言?)

(三)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了战国时 期的一个策士形象
本文刻画了一个执著追求个人成功的说客,

他追名逐利,欲求闻达。
• 文章从人物的语言、肖像、外貌情态、心理、 动作等方面细腻描绘,以典型化语言揭示人物 的心灵。
(四)前后对比“相形而彰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苏秦说 秦失败和说赵成功后的不同遭遇,生动细 腻地刻画了他失败后,困顿落拓的窘相和 功成名就后,尊贵无比的自得形象,以及 父母、妻子,嫂子对他的不同态度。 文章描绘苏秦两次回家的遭遇,反映 了当时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势利。

大秦帝国史七----合纵连横

大秦帝国史七----合纵连横

大秦帝国史七----合纵连横商鞅远去,大秦犹在。

法家商鞅以其铁的意志,留下了一个咄咄逼人的秦国。

由于秦国国力逐渐强大,秦惠文公在处死商鞅13年后,由惠文公晋升为惠文王,共在位27年。

这位小时候对商鞅大不敬的太子嬴驷,绝非头脑昏庸之人,当时他给商鞅变法添乱算是一个青少年的叛逆行为。

而当他登上君位、思想逐渐成熟后,就清醒地意识到:商君之法,决不可废,新法与商鞅本人的荣辱其实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就这样秦惠文王在不动声色中,逐渐疏远了老世族,延续商鞅的各项变法政策,继续开疆拓土的大业。

同时秦惠文王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

不仅重用赢华、异母弟公子疾(樗里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

诸如公孙衍、张仪、甘茂、魏章、司马错等人都能为秦国重用。

秦惠文王五年,秦国任命魏国人公孙衍(别名犀首)为大良造,在此期间公孙衍积极谋划,助秦攻魏,歼灭魏国数十万大军,收复整个河西这个战略要地,而且此时秦国正值商鞅变法成型之时,整个秦国国力异常强大,魏国由于国事衰微,还要面对齐、楚等国的压力,一时间没有抵抗之力。

只好举投降旗,向秦国割地求和。

之后魏王派人去寻公孙衍,并给予重金贿赂,公孙衍毕竟是魏国人,也许动了恻隐之心,他便向秦惠王提议,说现在魏国会老老实实的臣服,我们现在可以先去进攻别的国家。

其实如果公孙衍当时真的为秦国考虑,应该要大举伐魏,因为魏国现在四面树敌,孤立无援,而且国力衰败,现在不攻打等他强大了就难对付了。

但是公孙衍已经被收买,所以要保全魏国,出此下策其实是耽误了秦国的前程。

就在这时,著名纵横家张仪来到了秦国。

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灭魏的良机。

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其他方向的国家甚至是游牧民族的义渠,实属误国之举。

魏国原本就有霸主的根基,如果让它缓过劲来,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便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

公孙衍因此而逐渐遭到排斥,到后来不得不离开秦国另谋出入。

战国争雄PPT课件4 川教版

战国争雄PPT课件4 川教版

返 回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与探究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活动 认识几种古代兵器
战国时期蝉纹铜矛
战国时期箭镞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活动
战国时期三戈铜戟(湖北省随县出土)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活动
青铜戈 (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 山东益都出土)
云雷纹矛 (商代· 苏埠屯出土)
青铜镞(zú )(箭头) (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活动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矛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活动
越王勾践的剑
第4课 战国争雄
学习测评 1.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
A.晋
B.齐
C.楚
D.赵
2.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B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第4课 战国争雄
史海拾贝 孙武和孙膑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龙凤云纹皮盾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箭镞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蝉纹铜矛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铜境上的骑兵形象
战国武士复原图
第4课 战国争雄
战国时期的兵器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孟子· 离娄》
孟子像
第4课 战国争雄
“围魏救赵”
孙膑祠堂里的孙膑赵”
围魏救赵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重视团结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03
呼吁人们重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
发展。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战略思维差异
东方战略思维特点
注重整体性和长期性,强调“和为贵”和“中庸之道”,注重谋 略和智慧。
西方战略思维特点
注重分析性和短期性,强调竞争和实力,注重科技和创新。
东西方战略思维融合
探讨如何将东西方战略思维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全面和有 效的战略思维方式。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章结构与内容梳理 • 重点词句解析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导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形势分析
战国七雄并立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相 互争霸。
风格特点
语言简练明快,逻辑严密清晰;同 时,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 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刻的历史 洞察力。
03
重点词句解析与赏析
典型句式、修辞手法举例分析
并列句式
文章中大量使用并列句式,如“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通过并列事实,强调齐 国的灭亡与其他五国有共同之处

反问句式
提问与回答
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 行回答和解析,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 容。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要点
回顾课文
《六国论》的背景、作者、主题、论点、论据等 。
重点讲解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 加深理解。
知识点梳理
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方便学生记 忆和复习。

《苏秦始将连横》课件

《苏秦始将连横》课件

《苏秦始将连横》选自《战国策﹒秦策》选自《战国策秦策一》刘向整理一、作品及作家介绍《战国策》作者已不可考,所记非一时作者已不考所记非时之事,又非涉及国,应非人所作,可之事,又非涉及一国,应非一人所作,可能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纵横策士所记,也许有些是秦汉人所作。

名称各异,有也许有些是秦汉人所作名称各异有国策国事长长书事《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

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宫中图书,编辑西汉末年整理宫中图书成33篇,他认为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定名为《战国策》。

策》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作品27章,无书名和篇名,专家称其帛书《战国策》,其中11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与《史记》,16章属失传己久的佚作,这说明战国时记载的类似资料在当时肯定很多,传于汉时仍为数不少,刘向编订的只是一部分而己。

目录学之祖-刘向刘向,西汉目录学家、文学家。

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

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免为庶人。

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据《汉书·艺文志》,刘向有辞赋33篇,今还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楚辞》书是刘向辑等书《楚辞》一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屈原宋玉及贾谊等集,收入屈原、宋玉及贾谊等人的仿骚作品。

《战国策》(共33篇,486章) 1.《西周策》1篇,分为17章。

《周策》篇分为章2.《东周策》1篇,分为22章。

3.《秦策》5篇,分为64章。

4.《齐策》6篇,分为57章。

4《齐策》6篇分为57章策篇分为章5.《楚策》4篇,分为52章。

6.《赵策》4篇,分为66章。

7.《魏策》4篇,分为81章。

7《魏策》4篇分为81章8.《韩策》3篇,分为69章。

9.《燕策》3篇,分为34章。

10.《宋卫策》1篇,分为14章。

10《宋卫策》1篇分为14章11.《中山策》1篇,分为10章。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课件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ppt课件
本次总结从合纵连横策略的兴起、高潮、衰落三个阶段分 析,希望我们一起学习。
一、兴 起
• 苏秦向赵肃侯提出合纵。 基本策略:韩、魏、齐、楚、燕、赵 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 水之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 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 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 诸侯从亲以摒秦,秦甲必不敢出于 函谷以害山东矣!‛
三、衰落
• 物盛必衰,千古不变的真理。风光过后,苏秦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名义上 还是六国相国,实际上只是寄居在各国的一个说客而已。还好其兄其弟继承了 他的衣钵,在他死后,合纵策略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发挥余热。
• 标志事件:《史记》载,苏秦与燕易王母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 以乱齐。(《燕召公世家》)齐王不知而厚之。齐诸大夫妒其获宠,乃命刺客 刺之。刺客刺苏秦未死。齐王通辑刺客,多日不得。苏秦垂死时‚乃谓齐王曰: ‘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 矣。’于是如其言,杀苏秦者果自出。(《苏秦列传》)至此,合纵策略大致 消亡,后虽有苏厉、苏代的宣扬,但已不能掀起大的风浪。随着合纵退出历史 舞台,作为对手的连横策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秦国的威胁既以解除,张仪也就失宠了。两位结局都不算好:一个被刺身亡; 一位累死在异地。两位师兄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掀起了一股外交风云,实属 罕见,足见其才矣!可悲的是苏秦本意是想通过‘恐秦症’使六国 抱成一团, 共同讨伐秦国,没想到帮了倒忙,反而使秦国声势大增,六国支离破碎,再也 无力对付强秦。
四、策略分析
• 如果说苏秦的合纵是出色的联盟战略,那么张仪的连横 便是相当出色的威慑战略了。在合纵的进程中,六国各怀 鬼胎,斤斤必较,意志和行动不统一,动作迟缓而萎缩, 使得联盟效用大打折扣。

战国争雄ppt3 川教版

战国争雄ppt3 川教版
第7课 战国争雄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战争 合纵与连横 课堂小结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导入
战国“赏功宴乐铜壶”
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那时,争城夺地、刀光
剑影、杀声震天是常见的情形。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应该关注战国的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张仪画像

赵 齐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苏秦画像(头悬梁 锥刺股)

赵 齐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苏秦的合纵战略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课堂小结
战国七雄
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 括[纸上谈兵]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 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秦赵长平之战遗址发掘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合纵与连横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 严重威胁。六国曾为对抗强秦进行过合作,包括几国联合出兵攻秦,历史上称这 种策略为“合纵”。而秦国为了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 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采用各个击破的做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 于自己,这种策略历史上称为“连横”。战国纷争经常表现为合纵和连横之争。
历史。
第二学习主题 第4课 战国争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连横
• 张仪带着金银珠宝潜入到六国,贿赂权贵, 离间六国关系。这招使得,六国内部冲突 不断,苏秦到处灭火,拆东墙补西墙,可 口子越来越大,没有弥合迹象。连横策略 后发制人,在苏秦被刺时超越了合纵策略。
• 标志事件:公元前313 年,秦国使臣张仪 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 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 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 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 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 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 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 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 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 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 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 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 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 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 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 大败而归。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分析
2020/12/27
1
概述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在大国角逐博弈之间,一批纵横家
穿梭其间。他们运用合纵连横策略为各自君主服务,替他 们博取最大利益。
合纵策略的横空Leabharlann 世催生了连横策略,使得战国外交异常 频繁。
合纵连横策略以外交为主,辅以军事、经济手段;二者俱 是诉诸于恐怖诉求,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目的:便是利用各国对秦的害怕,联 盟以抗秦的一种策略。
效果:合纵策略使得六国达成了表面 上的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虚 势’,秦国时刻处在六国的包围和 威胁之中,使得秦惠王坐立不安。
2020/12/27
3
在这种形势下,张仪 出现在秦王面前,面 对顽固守旧的秦国本 土派大臣,口若悬河 地阐述连横策略:远 则交,近则攻。这种 ‘远交近攻’策略精 髓是:与远方的楚和 齐结盟,攻击邻近的 三晋。分化瓦解,各 个击破。
2020/12/27
8
四、策略分析
• 如果说苏秦的合纵是出色的联盟战略,那么张仪的连横 便是相当出色的威慑战略了。在合纵的进程中,六国各怀 鬼胎,斤斤必较,意志和行动不统一,动作迟缓而萎缩, 使得联盟效用大打折扣。
• 由此可见:联盟的效果,虚的声势往往比实的声势要大, 就像古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喝”;联盟的背面经常是勾心 斗角,各怀鬼胎。张仪的迅速成功,则在他能巧妙地运用 苏秦所建立的‘国际恐秦症’,再加上外交上的欺敌手段, 分化各诸侯国,使秦国的影响力急速攀升。
2020/12/27
7
三、衰落
• 物盛必衰,千古不变的真理。风光过后,苏秦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名义上 还是六国相国,实际上只是寄居在各国的一个说客而已。还好其兄其弟继承了 他的衣钵,在他死后,合纵策略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发挥余热。
• 标志事件:《史记》载,苏秦与燕易王母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 以乱齐。(《燕召公世家》)齐王不知而厚之。齐诸大夫妒其获宠,乃命刺客 刺之。刺客刺苏秦未死。齐王通辑刺客,多日不得。苏秦垂死时‚乃谓齐王曰: ‘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 矣。’于是如其言,杀苏秦者果自出。(《苏秦列传》)至此,合纵策略大致 消亡,后虽有苏厉、苏代的宣扬,但已不能掀起大的风浪。随着合纵退出历史 舞台,作为对手的连横策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本次总结从合纵连横策略的兴起、高潮、衰落三个阶段分 析,希望我们一起学习。
2020/12/27
2
一、兴 起
• 苏秦向赵肃侯提出合纵。 基本策略:韩、魏、齐、楚、燕、赵 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 水之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 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 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 诸侯从亲以摒秦,秦甲必不敢出于 函谷以害山东矣!‛
2020/12/27
4
• 合纵—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以 韩、赵、魏等为主,北连燕、南连楚, 形成一条纵线。
• 连横—韩、赵、魏等国东连齐 或西连秦,形成一条横线。 • 这两种策略是针尖对麦芒,带有兼并
和反兼并的意味。这一策略一经提出, 便改变了当时的外交格局:起初混战 的三晋变得团结,齐燕关系也稍微亲 密些;秦国内部,国际主义势力抬头, 外来说客涌入秦国,为秦国出谋划策, 试图摆脱合纵带来的危境。
• 秦国的威胁既以解除,张仪也就失宠了。两位结局都不算好:一个被刺身亡; 一位累死在异地。两位师兄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掀起了一股外交风云,实属 罕见,足见其才矣!可悲的是苏秦本意是想通过‘恐秦症’使六国 抱成一团, 共同讨伐秦国,没想到帮了倒忙,反而使秦国声势大增,六国支离破碎,再也 无力对付强秦。
2020/12/27
5
2020/12/27
二、高潮
合纵:
苏秦能言善辩,切入六国要害,有效地 利用‘恐秦症’,说服了六国君王。待 到他身挂六国相印,成为六国‘合纵 长’,合纵策略也达到了顶点。 标志事件: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与齐湣 王决定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 国攻赵,三分赵国,约定了出兵日期。 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主动 去帝号,用以孤立秦,拉各国反秦,以 便乘机灭宋。齐湣王采纳了这一建议, 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 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 部分土地。
• 合纵的失败、连横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秦国统一天下的 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是合纵失败的历史依据。从某种程度 上说,合纵反而加速了统一进程,使得秦国的力量得以 ‘虚化’,这正应验了那句古话‚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 柳柳成荫。
2020/12/27
9
2020/12/27
谢谢大家!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