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复习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 中心论点: C
分论点:A.B.D
9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了。《怀疑与学问》 自己归纳,结合文中关键语句
上文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
13
(二)怎样分析、补充论据
14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
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概括:人+事)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道理论据 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
事理等
中心论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2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 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 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 “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 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 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课件(31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课件(31张)
常见题型:具体分析材料三中第② 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复习目标 :
1、辨别论证方法。 2、品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知识回顾——论证
1、论证与论点、论据构成议论文三要素。
2、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 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 论证、比喻论证、对照论证
答题模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 了……(简单概括),充分有力 的论证 了……观点,从而使论述具有权威性,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错误呈现
错误呈现
典型考题三 辨析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答: 对照论证,作者把有智慧的书与无智 慧的书进行对照,阐述了“读者要不浪费时 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的道理,突出强调 了“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的观点, 使观点鲜明,更具说服力。
本段运用了 举例论证 的论证方法
考考你的眼力
文章不能一味说理,如果能借助生活的细节或自然 现象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会更加生动形象。朱熹的《 读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巧借“源头活 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 再如《拿来主义》一文,鲁讯先生在谈到民族文化遗产的 继承问题时,并没有说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是把文 化遗产比做大房子,把精华部分比做鱼翅,把糟粕部分比 做烟灯、烟枪、姨太太等,把历史虚无主义者比做烧毁大 房子的昏蛋,把盲目排外者比做欣欣然走进大房子的孱头, 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文化遗产继 承观。
课堂练习
《少说也是一种智慧》
1、答:举例论证,举了“东汉名将马援, 很讨厌议论别人长短”的例子以及清代名 臣曾国藩也认为“多言失德”的例子,具 体有力地证明了“历史上的文臣武将,都 明白‘多言必败’、‘多事多患’的道理, 都知道管好口舌的重要性”的论点,从而 证明了“少说也是一种智慧”的中心论点, 使论证更具体,增强说服力。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论证思路(过程)课件[优质ppt]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论证思路(过程)课件[优质ppt]
⑥我常常仰望星空,幻想着在天际款款走动,想象自己是其中的 一块石头或一粒尘岩,随着庞大的团队在无限的空间遨游。76年的聚 集与等待,为的就是一瞬间的灿烂;因为这份灿烂,哈雷慧星寒冷寂 寞的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
论证思路(过程)
复习目标
• 1、强化圈点勾画意识,快速把握文段或文 章的主要内容。
• 2、提高具体分析议论文某个文段或几段的 论证思路(过程)的能力。
• 3、熟练掌握答题模式,增强规范答题的能 力。
• 考纲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 明确:论证思路(过程)就是 作者用材料(论据)证明自己的观 点的过程。
• “论证方法”与“论证思 路”
• 论证方法是:技巧、途径
• 论证思路是:过程,有先后顺 序
分析思路的方法
关键词句
知识回顾
• 第一,通读、勾画、分层 • 第二,分析、明确、概括 • 第三,表述、规范、作答
一般的答题模式
观点和论证方法
尽量从原文中 提炼词句
•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 在实际答题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法补充
• 具体表述格式: • 首先, • ①提出……的观点,(或引出……的
观点) • ②通过……的事例(或趣事、典故、
寓言等),或引用名言,引出……的 观点(或引出……的论题);
• 接着,
• ①运用举例论证,列举……的事例(典 故、寓言等)论证观点;
• ②运用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阐述 ……的道理) 论证观点;
为大师的例子,进一步具体地论证了分论点。 。
参考答案:首先提出“匠人较单 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运用对 比论证,比较分析了匠人和大师的区别 ;最后运用举例论证,列举牛顿、爱因 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 事例具体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前面提出 的观点。

2023届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议论文大题综合复习

2023届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议论文大题综合复习

(2)选文开篇写中国女排的事迹,有什么作用?
答: ①列举女排能顶住而获得金牌的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起读者思考; ②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顶住”; ③同时又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生动有力地论证了“‘顶 住’是毅力,坚韧不拔不拔”这一分论点。
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 “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 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8月 25日)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 ①“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 ②“顶住”是毅力,坚韧不拔; ③“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答:“绝对”的意思是指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 而言。“摒弃”的意思是指舍弃,放弃。 这两个词说明了体罚的摒弃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是必须 要做到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态度的坚决,也更能体现出“体 罚”与“惩罚”之间的区别。由此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 性的特点。
(3)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8 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答: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这由社会公众对 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提出来的。
(2)请分析选文④段中加点词“绝对”和“摒弃”的 表达效果。
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 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
答: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了“要避 免出现以爱的名义来逃避或反对惩戒的不理智行为” 的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复习》课件(共42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复习》课件(共42张PPT)
利于人成才。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由此可
例2 见,自古以来“逆境有利于人成才”的观点就深入人
心。
回顾所学:运用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
课文
论证:材料+分析+观点
敬引业用与 乐论证业
(观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材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析)人 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观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 来的。(材料)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怀举疑例与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她《大学》是周代的 学论证问 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分析)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 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启示】用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时,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 读者明白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
(二)论据要恰切
运用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
论点
逆境有利于人成才
修改 1
(观点)逆境有利于人成才。(材料)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受尽屈辱, 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使越国逐渐强大,最终大败吴国。(分析)正是 有了逆境的“折磨”,才让越王勾践明白,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带来国家 强大,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这不正说明逆境能激发人的斗志,更有利 于人成才吗?
(一)观点要明确
所谓逆境,是指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及遭遇的困难高于 一般预期。我方认为逆境有利于成才,原因有三: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课件(共43张PPT)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全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课件(共43张PPT)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全
3、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论据: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
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①事实论据:即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 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 包括事例和数据。 ②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 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主要包括人们公认是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 原理、定理等
2024/10/1
04段落作用题
(二)结尾段作用
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②强调……的中心论点 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④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⑤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⑥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2024/10/1
答题格式
(1) 开 头 段 往 往 起 着 引 出 中 心 论 点 ( 论 题 ) 的 作 用 : ① 开 头 通 过 写 ________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引 出________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 或引出________的论题)。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________的奇 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或引出________的论题),也起到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论证方法题
2024/10/1
0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如 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准确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如果有分论点, 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如果有分 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如果有分 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5)引用论证: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 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议论文写作指导 课件(共25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议论文写作指导    课件(共25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议论文写作要点
一、审题、确定中心论点
整体把握材料大意,结合具体语境抓关键词,提炼中心论点
真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篇文章,“选择”无疑是这篇文章最核 心的关键词。人生是由一连串的选择与决定累积而成的,每一个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选择,都在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 “选择”的思考和认识。
有针对性: 要树立民族自尊心
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鄙视中国人的情况下,坚 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民族自尊心鞭策他指挥工程队伍克服 重重困难,于本世纪初用中国人民自己的双手筑成了我国的第 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粉碎了帝国主义“不自量力”、“胆 大妄为”的预言,伸张了国威,捍卫了民族尊严。
议论文 写 作
文体知识:什么是议论文?
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 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和“论题”区分开】 一个中心论点+若干个分论点(作文写3个)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 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4、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人应当有风度
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 和风采。(是什么) 分论点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 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分论点③: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 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办)
三、作文框架搭建:三层五段式
(2)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例如: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也应明白, 一枝独放不 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 孤松, 也应明白,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 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也应明白,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课件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课件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 课件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 课件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据分类: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 身经历、感受、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 和俗语、科学是的公理、规律等) 论据的作用: 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用事实或道理作对比的论据:从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 与错更加分明,使正确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更容易被 读者接受。
议论文阅读复习
复习安排:
一、回顾知识要点 二、考点梳理 三、方法指引及实战演 练
一、回顾知识要点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 论据 、 论证 。 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 道理论据 。 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
对比论证 、 比喻论证 。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论证的方式: 立论 、 驳论 。
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 )论证作者的观点。(2分) 示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 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大书法家。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 课件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PPT 课件
选择恰当的论据(事实或道理)
解题方法: 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
实战演练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 命》——《文科爱好者P111》
结合本文,按第3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 据。(2分)
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 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怎样理解论证方法:
1.判断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 ②理论论证 ⑤引用论证 ④比喻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③对比论证
(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z 第一步:基本方法 →
第二步:基本作用

第三步:语境作用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技巧(作用):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 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2)、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 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答题技巧(作用): 使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 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选文的论点是: 勤出智慧。
塘中 tc
例:专题训练54--1,54-6,
8
55-1,55-5, 55-9, 56-6, 56-8;
二、 怎样把握论据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道理论据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分析论据的作用 总:引出中心论点 或 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 德摩斯梯尼克服天资差的缺陷,苦练50年终成演说家 ; 论据②: 陈正之克服反应迟顿的缺陷,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 . 3、请再为原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幼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因为智力发育较慢,经常遭到同龄孩子的嘲笑,从来不被老师看 好。长大后的他却异常的勤奋,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别人学习 时他在学习,别人玩耍时他还在学习,别人休息时他依然在不停地学习、钻研。经过多 年的努力,爱因斯坦最终成为一位伟在的物理学家,以“相对论”而闻名于世。 10 塘中 tc
①.寻找论点; ②.把握论据; ③.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④.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⑤.议论文的语言赏析; ⑥. 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塘中 tc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3
议论文知识回顾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特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①正确 ②鲜明 【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基本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 从修辞角度分还有: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简单说:
④归纳文意 ①看标题 ②看开头 ③看结尾 注意: A、从形式上看,论点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B、从内容上看,论点必须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见 解和主张的句子。
塘中 tc 5
例: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 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 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 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 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 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 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 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 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一个人(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塘中 tc 7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 例 : 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 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 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 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 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 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 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 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 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 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 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 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A.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B.论据(事例)真实典型 C.表达流畅简洁
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
4.归纳论据的要点:
××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塘中 tc 9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 例 : 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 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 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 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 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 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 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 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塘中 tc
老实人不吃亏。
6
例: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 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 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 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 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 十分必要的。
宝 剑 锋 从 磨 励 出 梅 花 香 自 苦 寒 来
塘中 tc
1
《2011中考考试说明》
关于非文学类作品
1.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2.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根据文章内容,尝试探讨实际问题。
塘中 tc
2
议论文常见考点
对议论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
【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语言】
塘中 tc
准确 严密
鲜明
4
理解与把握
一.怎样找论点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对什么问题而发议 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2.看文中有没有适合做论点的句子;
3.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也就是说(换个角度说)”、 “我(们)认为”、 “总的来说” 、 “更重要的是”等提示语引出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