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ppt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课件PPT

4、观察下列图形,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F1 D1 B1 Z
(1)如图1,图中共有 2 对对顶角; (2)如图2,图中共有 6 对对顶角; (3)如图3,图中共有 12 对对顶角;
(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的关 系,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n(n-1)对对顶角;
映着水边的沙滩,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 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 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恨事。 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整体把握
③赏析诗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
所以∠ COE =180 ° - ∠ DOE =180 °-37.5 ° =142.5 °
5.1.1相交线
再见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 《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 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两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 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 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理解诗歌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
,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 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 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
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忧愁伤感 抒情:讽刺揭露
悲愤忧国
椒江二中 李欠云
5.1.1相交线
5.1.1相交线
3 相邻 互补 1 43 4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共25张PPT).ppt

琼枝璧月:借指奢华糜烂的 生活 狎客:陪伴权贵游乐之人 纤儿:犹小儿,含鄙视意 明慧:聪明 重:重复
不堪重听耳。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一边是孤舟行客萧索凄迷,一边是酒 筵歌席纸醉金迷,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境对比之中, 诗人前面写景的 忧愁彻底引爆,他一扫之前的低沉,言辞 激烈地发出悲愤的慨叹:“若仍醉生梦死, 国家必然万劫不复”。诗人仿佛已经在灯 红酒绿中,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的结 局。
杜 牧
听朗读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听朗读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词
夜泊/秦淮/近酒家。 词组
商女/不知/亡国恨,
音节 内容
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二三
审题目
泊①秦淮②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③近④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夜泊秦淮”四字点明了时间、 地点,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④ 这里的“近”应该是仅仅隔河 相望”。这时诗人所处的位置十分 微妙:如果说,这首诗的第一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更像是远景的 话,那么,随着船的行驶,诗人逐 渐接近,并停在酒家门口。诗人寒 江孤舟,或许想解酒来一解风尘之 苦,酒家里人声鼎沸、乐声嘈杂, 那么,诗人为什么不踏入其中,共 同欢愉呢?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悬 念。
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 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 后庭花,花开不久复。”时人以歌谶, 此其不久兆也。
—— 《隋书五行志》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共34张PPT)

读诗句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知讲解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 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 河内沁阳。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 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 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新知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 彩的长河中,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 奇葩,永开不败。有的诗人,他胸怀大 志,博览群书;有的诗人,他屡受排挤, 报国无门;有的诗人,他独登高楼,难 觅知音。于是他们百感交集,写下了一 首首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 人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歌女
怨恨,仇恨
商女不知亡国恨,
指秦淮河。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 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隔江犹唱后庭花。
今译:可怜的商女不知道国已经要亡, 还在对岸唱着淫靡之曲《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 批判颓靡世风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明诗意
知作者
新知讲解
知背景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 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 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 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坐宣室。上因 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 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 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领悟诗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
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对比阅读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体会情感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捕捉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动作,分析表达效果。 “落灯花” 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
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字 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扬的。
体会情感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赏析
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语含讽刺,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
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 怀若谷并赞叹贾生的才华。后面两句揭露了 汉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嘴 脸。
作者简介
赵 师 秀 (1170—1219年)
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 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 “鬼才”,开创 “江湖派”一代诗风。
体会情感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 ①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烟雨蒙蒙,家家户户都笼罩在 蒙蒙的细雨之中。 ②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里,传来阵阵蛙鸣,江 南的夏夜寂静而美好。
品析诗句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 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 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 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 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世达官贵人 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 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 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 了这首《泊秦淮》。
创作背景 《泊秦淮》,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六朝古都金陵的 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 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 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 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 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绝唱。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后之咏秦淮者,更从何处措词? 清·李锳、李兆元《诗法易简录》:首句写秦淮夜景。次句点明夜泊,而以“近酒家”三字引起后二句。 “不知”二字感慨最深,寄托甚微。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叹为绝唱。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盱目刺怀,含毫不尽。“千里枫树烟雨深,无朝无暮听猿吟”,凄不过此。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阮亭司寇删定洪氏《唐人万首绝句》,以王维之《渭城》、李白之 《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为压卷,韪于前人之举“蒲萄美酒”、“秦时明 月”者矣。近沈归愚宗伯亦效举数首以续之。今按其所举,惟杜牧“烟笼寒水”一首为角。 [ 清·赵彦传《唐绝诗钞注略》:何焯云:发端一片亡国恨。王尧冲云:“近酒家”,歌声所由来矣。 清·朱宝莹《诗式》:首句状景起。烟、水色青,故“烟笼水”;月、沙色白,故“月笼沙”:此秦淮景色 也。次句点“泊秦淮”。泊近酒家,为下商女唱曲之所从来处,已伏三句之根。三句变换,四句发之,谓杜 牧听隔江歌声。知《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亡国之音,足动兴亡之感,而商女不知曲中有恨,但唱曲而已。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庭》一曲,在当日琼枝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无愁之天子, 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商女重唱,可胜沧桑之感?……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 堪重听耳。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写夜泊之景。三句非责商女,特借商女犹唱《后庭花》曲以叹南朝 之亡耳。六朝之局,以陈亡而结束,诗人用意自在责陈后主君臣轻荡,致召危亡也。
部编版泊秦淮约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贾生PPT课件

2021/7/24
18
题目解读
诗人来到一个叫松源的地方,正是 早上,来到一个叫漆公店的地方喝茶。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 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 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 而应不断进取。
2021/7/24
19
作者简介
【1】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 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 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2】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 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2021/7/24
25
2021/7/24
26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
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
(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
徒然
可怜夜半虚前席,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 席,靠近贾谊,以便 更好地倾听。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2021/7/24
10
初读
•思考:前三句如何 写文帝和贾生?手 法?分别突出两个 人什么形象特点?
2021/7/24
11
细读,了解细节描写
求 文帝 访
前席
贾生才调 无伦求Fra bibliotek若渴,虚怀若谷
虚心垂询,凝神倾听
2021/7/24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作者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歌女来讽刺 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统治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有权势的人。
2021/7/24
5
2021/7/24
贾 生
6
背景(一)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年轻时由河 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 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 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 坠马而死后,贾谊深感内疚,直至忧伤而死。其著作主 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 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 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泊秦淮》课件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泊秦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泊秦淮》,该诗选自教材第四章《古诗鉴赏》。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的逐句解读,背景介绍,生僻字的解释,诗句意境的分析,以及作者感情表达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泊秦淮》,理解其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独立进行简单的古诗鉴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句意境的深入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正确把握。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与背诵,对古诗的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秦淮夜景图片,配以《泊秦淮》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
2. 新课内容介绍:详细讲解《泊秦淮》的作者背景,逐句解读诗句,分析生僻字词。
3. 例题讲解:选取诗句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进行分析,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诗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每组分享对诗句意境的分析,教师点评并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泊秦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秦淮》2. 作者:杜牧3. 诗句逐句解读4. 意境分析5. 课后作业:背诵《泊秦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背诵《泊秦淮》。
答案:学生需将《泊秦淮》完整背诵下来。
2. 附加作业:请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泊秦淮》的诗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杜牧的其他诗作,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逐句解读和意境分析。
2. 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把握。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诗句解读和意境分析。
【最新审核】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 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约客》ppt课件

• 第二级
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山间行路的感受,说明一 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
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
一时的成功所迷醉。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约客 ——赵师秀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黄• 梅第时二级节家家雨,
单击此处编辑诗母歌主版旨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
• 第三级
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
• 第四级 • 第五级
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
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
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
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
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诗歌主旨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这首诗是首咏叹贾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生故事的短诗,其着 眼点,不在个人的穷
• 第五级
通得失,而在于指出
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
重视人才,使其在政
治上发挥作用。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单击此处编—辑—母杨版万文里本样式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注母版释 标题样式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 黄单梅击时此节处:编夏辑初母江版南文梅本子样黄式熟的时节,即梅雨季 节。• 第二级 ③家家雨• 第:三家级 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
• 第四级
处都有。 • 第五级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词
①.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河名):即秦淮 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 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 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 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③.商女: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 生的女子。 ④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 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 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 《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思想感情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 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 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 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 官僚、豪绅。 作者讽刺了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 从中汲取教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 关怀和深切忧虑。
给点掌声吧,谢谢大家!
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简介
(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 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 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 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杜牧诗中有许多伤时感世之作, 特点是忧国忧民,一往情深。 他善于选取清新明朗、能给人 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怀, 用色彩鲜明而飞动流走感的语 言,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 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夜泊秦淮近酒家。宁静的夜里,船停在岸边, 靠在船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 着《玉树后庭花》。
诗歌赏析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颇见工夫。如首句 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 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 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 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 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 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 扬,富有艺术勉力。
历史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 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 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 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 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 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 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 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