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水循环.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02
蒸发与凝结过程分析
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蒸发原理
水分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从水 面或地面进入大气的过程。
影响因素
温度、湿度、风速、水面面积、 太阳辐射等。
凝结现象产生条件解析
凝结现象
水蒸气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形成云、雾、露、霜等。
产生条件
降温、增压、水汽过饱和等。
蒸发和凝结在自然界中作用
蒸发作用
地下渗透现象产生机制探讨
土壤孔隙
土壤中的孔隙为水分下 渗提供了通道。
重力作用
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 运动。
毛细管作用
土壤中的毛细管现象使 得水分在土壤中上升或
下降。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地 下渗透的深度和范围。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关系分析
互补关系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是水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彼 此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降水形成原理
空气中的水汽在冷却过程中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云滴或冰晶,当云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时,在重力作 用下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必要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降水类型划分依据和特点
01 依据 根据降水性质、成因和特征等因素进行划分。
02
对流雨
由强烈对流天气引起的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范围 小,常有风暴、雷电等现象。
备考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 固和拓展;同时,要加强真题训练, 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
复习方法指导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知 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错题集”等 方式总结易错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 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方法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同位素、化 学物质等指标,结合数学模型 等方法研究水体的更新周期。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水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水循环水循环:(1)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
(3)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2)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3)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见图(4)【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的判读: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②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
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的埋藏探度。
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对应地的地势也高;数值小,潜水位低,对应地的地势也低。
右图中的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
a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
b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示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1)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2)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我国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西欧地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
世界和我国的河流、湖泊(1)河流(2)湖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一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一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一贝加尔湖;非洲面积最大的湖一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的湖一坦噶尼喀湖;世界最低的湖一死海;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一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湖泊和咸水湖一青海湖;我国著名的火口湖一白头山天池。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水循环

开发的径流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C)
A.降雨量
B.蒸发量
C.地表性质
D.外排量
2.对城市补水入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D
A.雨水罐 C.渗透砖
B.蓄水池 D.下凹绿地
(2021·湖南师大附中一模)安徽省南部山区陵阳镇的山坳中有一处奇
观——“三色井”,虽近在咫尺,三口井的水质却存在明显差异,该处砂质黏
情境·任务驱动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情境一 罗布泊早在先秦时期还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大量耕地的兴起,塔里木河两岸的人口需 要大量用水,开采矿藏也需要水,罗布泊的水也是一天比一天少,到了20世纪60年代,罗布泊从 2 000多平方千米的湖泊缩减到1 000平方千米。目前罗布泊已经干涸。 情境二 近年来,专家在罗布泊发现了新的水源,有人猜测可能是地下河的水涌出来的,但在实地考 察后发现并非如此,原来这片湖水是一种大型富钾卤水矿,也是钾肥,在这片“万顷盐池”中,卤水 矿波光粼粼,看起来就好像是地下涌出的水源。预计罗布泊将会取代格尔木成为中国最大的钾盐 生产基地。
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沼泽
土地盐碱化
关联知识·思维联动
新题·精准训练
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
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使区域
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
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
-8-
水循环影响因素:
人类 活动
【思维模型】
利用水平衡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水量平衡:指一定时间段内,一个区域水量保持动态平衡。区域范围可大可 小,时段可长可短。长期来看,全球水量保持着动态平衡。水在数量上遵循 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损失, 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 ①收入——大气降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 灌溉等。 ②支出——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 结合资料上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请同学们运用水平衡的原理完成 (1)分析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3)分析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4)沼泽的形成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地上河
甲、乙 河段位 于平原 上,水 流平缓, 是地上 河,河 水补给 地下水, 无支流 汇入。
【例6】黄河和长江地上河的比较
河段
成因
治理措施
黄河地 上河
郑州以下 含沙量大,下游水流 加强中游黄土
河段
趋缓,泥沙淤积,河 高原的水土保
床抬升Βιβλιοθήκη 持;调水冲沙长江地 荆江河段 河道弯曲,水流趋缓,截弯取直;营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P PT)
3、冰川融水补给(冰雪融水) ——冰川融水补给从冰川解冻开始,夏季温度最高,径 流就最大,到了结冰就结束,河流断流
(1)特点: (2)主要影响因素: (3)在我国典型分布区:
(1)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2)主要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3)在我国典型分布区: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地区
水循环和洋流
一、河流基础知识 1.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
(1)形成 雨水落到地面,部分雨水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 河流. (2)分类 按河流的归宿分:内流河、外流河 按河流的形成分:自然形成的河流、人工修建的河流(运河)
内流区 外流区
内流区
巴颜喀拉山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冈底斯山
祁连山东部 外流区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 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 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 反补给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P PT)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P PT)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P PT)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水循环(二)(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水循环(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水循环(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水循环(二)的全部内容。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水循环(二)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23-24题。
23.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
②③ D。
②④24。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
含沙量小、冰期短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25—26题.25。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26.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索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7是索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28。
反映的气候特征: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某年3月P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印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水循环和洋流 考点1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考向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典例剖析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
乎把每一滴雨水都储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将收集和储存的雨水供
生产和生活之用;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储存的雨水冲厕所和清洁车辆。
据此完成1~2题。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直接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a、c B.b、c、d
C.a、b、c、d
D.a、b、c、d、e
解析
跟踪训练 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 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 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 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 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 热量平衡
①气温高低 春季 有明显的季节性 ②积雪多少
东北地区
给(如图_2_)
③地形状况
答案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如图_3_)
主要在 有明显的季 _夏__季 节、月变化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湖泊水补给 (如图4、图_5_)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 对径流有调
相对位置 节作用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解析
深化拓展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变化平缓。 (5)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 河流含沙量。 (6)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ppt课件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 PPT)
•地上河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 PPT)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 PPT)
甲、乙 河段位 于平原 上,水 流平缓, 是地上 河,河 水补给 地下水, 无支流 汇入。
100
0
——冬季下雪,春季 融化,夏季时雪早已 融完,因此洪水期在 春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 ((23))主在要我影国响典因型素 分① 况: 布积 。区东雪:北多地少区;②气温高低;③地形状
西藏仁龙巴冰川(帕隆藏布江源头)
冰川融水补给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3、冰川融水补给(冰雪融水) ——冰川融水补给从冰川解冻开始,夏季温度最高,径 流就最大,到了结冰就结束,河流断流
(1)特点: (2)主要影响因素: (3)在我国典型分布区: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1 50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1 50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水循环( 共26张 PPT)
思考:
黄河下游河水与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黄河下游因其为“地上河”,所以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 下水的情况。可见,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 互补关系,比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
内流区 外流区
内流区
巴颜喀拉山ຫໍສະໝຸດ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冈底斯山
祁连山东部 外流区
内流区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三水循环和洋流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三水循环和洋流(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福建宁德高三模拟)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图为某城市屋顶花园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屋顶绿化少见高大乔木的原因是( )A.乔木易滋生蚊虫B.易影响室内采光C.屋顶水分不足D.屋顶承重有限2.屋顶绿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降低湿度,减少降水量B.截留雨水,缓解内涝C.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位D.减弱光照,减少蒸腾(2021湖南湘南八县联考)河流一般沿着山谷流淌,甲河流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某科考队从观音峡溯源而上至沥鼻峡考察发现:甲河流连续切开川东平行岭谷(四川盆地东部平行排列的山脉和谷地)的数道山岭,形成了一组“小三峡”。
下图为甲河流“小三峡”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材料判读,甲河流最可能是( )A.汉江B.嘉陵江C.湘江D.金沙江4.甲河流图示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流向自东北向西南C.冬春季可能有凌汛D.有冰川融水的补给5.推测甲河流图示河段“小三峡”形成过程是( )A.山地隆起—流水下切—河流发育B.河流发育—流水下切—山地隆起C.河流发育—山地隆起—流水下切D.山地隆起—河流发育—山地断裂(2021广东二模)我国某地气候干旱,土壤质地粗,含盐量高,主要生长耐旱耐盐的柽柳。
该地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生态灌水。
研究发现,秋季该地自地表向下2米深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出现明显的“湿层”。
下图示意该地地下水埋深曲线和每日降水总量的月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灌水是在( )A.3月B.5月C.9月D.12月7.5—8月地下水位的变动主要由于( )A.气温回升B.植被蒸腾C.空气干燥D.渗漏损失8.秋季土壤“湿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蒸发减弱B.生态灌水C.下渗积累D.毛细上升(2021福建漳州适应性测试)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轮复习:水循环
考纲: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考纲解读:
一、 水循环的类型、环节、意义
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利用
三、 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四、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教学过程
一、水循环的类型、环节、意义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
2、陆地上,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水循环类型有什么不同?
能力摄升・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下渗和地下径流的因素
水汽施 sWXXWWXX" ・\\\\\\\\\\\ fl k 藝腾[[蒸发俺水Q 地表径流 址下径流
水循环示意图 .XXXXXX \XXXXX 2 %xx \\\\\\\\\\\・ wxxxxxxxxx xxwwxxxw
潞水
(2014全国卷1)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
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牛产性绿水。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正向利用: 负面影响:
能力提升
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回答问题。
3.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增加下渗水量
4.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三、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读四条河流的径流量图,分析四图中哪些要素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思考
1、 河流径流量大小的成因
2、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的成因
(2014年四川高考)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 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 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
xso- 200" 1(" 01_i
汝背(D/s) 30(>|
l 2 $ d 5 6 T 8 9 10 11 12(月) 松花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 6 7 8 9 10 H 12(/1) C ■
O {3O.2OIOO T ")0 2 so- 200- I 2^456789 10 II 12 月中
5.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1、明确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
2、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和凌汛形成的原因
(2015浙江高考)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