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范六大对策

合集下载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中毒,由于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较大,一旦中毒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进行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中毒的救治1.1 快速撤离现场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一旦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从现场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1.2 做好急救处理中毒者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以维持呼吸和心跳。

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1.3 就医治疗中毒者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中毒的程度赋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救治措施。

二、硫化氢中毒的预防2.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接触硫化氢气体的工作场所,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硫化氢气体泄漏。

2.2 加强通风设施在潜在的硫化氢气体泄漏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及时排除有毒气体,减少中毒的风险。

2.3 佩戴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硫化氢气体的情况下,应佩戴防护面具、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三、硫化氢中毒的症状3.1 呼吸系统症状硫化氢中毒会导致呼吸难点、呼吸急促、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3.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毒者可能会浮现头痛、头晕、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3 其他症状硫化氢中毒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胸闷等其他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四、硫化氢中毒的危害4.1 危害健康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4.2 危害环境硫化氢气体泄漏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4.3 危害社会稳定大规模硫化氢中毒事故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结语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化学中毒,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希翼大家能够加强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做好相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共同维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矿井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矿井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矿井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1.遇有硫化氢涌出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由通风管理部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经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管理部、机电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等部门审查,总工程师批准后,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2.加强通风,采掘工作面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有硫化氢涌出的采掘工作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提高供风量,减小风流中硫化氢浓度。

3.加强瓦斯抽采。

掘进工作面掘前预抽钻孔必须超前工作面30m以上,对未揭露区域进行预抽,采掘工作面加强掘前、采前预抽钻孔施工管理,提高抽采系统负压、流量,提高抽采效果,减小硫化氢含量。

4.有硫化氢涌出的地点,必须在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安设硫化氢传感器,硫化氢浓度达到0.00066%时报警,由瓦检员、安检员将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

5.有硫化氢涌出的地点,瓦检员必须携带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器检查硫化氢,检测时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头部不应低于巷道底板500mm以下的地方测定,以防测定人员中毒。

瓦检员将测定结果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和带班队长,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0066%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人员至新鲜风流中,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并确保沿途净化水幕打开。

6.有硫化氢涌出的地点,应配备不少于100Kg的生石灰,对硫化氢积存处抛洒一遍,使其产生水雾溶解硫化氢气体,降低其浓度。

7.有硫化氢涌出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湿式作业,生产期间将内外喷雾全部打开使用,确保雾化效果良好,并及时开启风流净化水幕。

8.巷道内发现少量硫化氢气体(小于0.00066%)时,使用大量水冲刷煤壁.尽量稀释溶解硫化氢,降低其浓度。

9.作业时,若闻到有臭鸡蛋味,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至新鲜风流中,由瓦检员检查其硫化氢浓度。

10.有硫化氢涌出地点的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专用防护口罩、眼药水等个人防护用品。

11.有硫化氢涌出的区域必须积极采用注水、注碱液、缩短作业时间等措施。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病症,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有效的救治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进行详细探讨。

一、硫化氢中毒的症状1.1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等。

1.2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

1.3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昏迷等。

二、硫化氢中毒的救治2.1 硫化氢中毒急救措施: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寻求医疗帮助: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3 给予氧疗:在医院进行氧气吸入治疗,以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功能。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3.1 加强安全意识:在接触可能存在硫化氢的环境时,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直接吸入。

3.2 定期检查设备:对于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3 做好防护措施:在接触可能存在硫化氢的环境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等。

四、硫化氢中毒的常见误区4.1 误以为硫化氢气味会引起头疼:硫化氢气味虽难闻,但并不会引起头疼,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毒。

4.2 误以为硫化氢气味会自然扩散:硫化氢气味并不会自然扩散,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危险。

4.3 误以为硫化氢气味会自然消失:硫化氢气味不会自然消失,应及时清除硫化氢源头。

五、结语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危险的急性中毒病症,但只要我们加强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救治和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避免中毒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人了解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方法,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硫化氢(H2S)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有毒气体,它具有刺激性气味,高浓度下极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工作场所中的硫化氢泄露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的一些对策,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1. 了解硫化氢(不包括此段)2. 识别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通过对工作场所或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是预防中毒事故的第一步。

在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场所有无与硫含量高的原料或产品相关的工序,例如炼油厂、化工厂等;•运输和储存硫化氢时是否存在泄露风险;•是否存在地下水源、沼气、污水处理厂等含硫环境。

通过对这些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进行识别和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整体管理和培训为了确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范,需要建立完善的整体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培训。

3.1 管理制度•建立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作业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应对硫化氢泄露事故;•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确保相关事故能够及时上报、调查和处理;•为处理硫化氢泄露事故的紧急情况提供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2 培训和意识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的培训,包括对硫化氢的认识、防范策略和急救措施等;•定期组织演练,增强员工应对硫化氢泄露事故的应急能力;•制作宣传资料和标识,提高员工对硫化氢危险的认识和意识。

4.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减少硫化氢泄露风险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控制措施:•采取隔离措施,将含硫的工作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防止硫化氢泄露扩散;•安装和维护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气体浓度;•修复和维护设备和管道的密封,防止泄露;•采用可靠的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硫化氢浓度。

5. 个人防护装备当硫化氢泄露无法避免时,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毒面具:选用合适的防毒面具以阻隔有害气体;•防护服:穿戴化学防护服,避免接触硫化氢;•防护手套和靴子:佩戴防化手套和化学防护靴,保护双手和脚部免受硫化氢侵害。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04
手套:佩戴手套,防止手 部接触硫化氢
05
安全鞋:穿着安全鞋,防 止脚部接触硫化氢
06
安全帽:佩戴安全帽,防 止头部接触硫化氢
3
硫化氢中毒的 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原则
迅速脱离现场: 立即将中毒者撤 离到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中毒者的衣 领、腰带,保持
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如中 毒者出现呼吸、 心跳停止,应立 即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就医:尽快 将中毒者送往医
院进行救治。
紧急救治方法
迅速将患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 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预防二次中毒,避免再次接触硫化氢气体
转院治疗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转院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 畅,防止窒息。
02
通风换气:保持 工作场所通风, 降低硫化氢浓度
03
定期检测:定期 检测硫化氢浓度,
确保安全
04
培训教育:加强 员工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05
应急处理:制定 应急预案,确保 发生事故时能及
时处理
06
定期检查:定期 检查设备、管道 等,确保无泄漏
07
安全距离:保持 与硫化氢源的安 全距离,避免直
接接触
06
眼部:视力模糊、眼痛、流 泪等
2
硫化氢的预防 措施
工作环境监测
定期检测工 作环境中的 硫化氢浓度
确保通风设 施正常工作, 降低硫化氢
浓度
配备硫化氢 检测仪,实 时监测硫化
氢浓度
加强员工培 训,提高员 工对硫化氢 危害的认识 和防范意识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一、硫化氢中毒的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室和污水处理等环境中。

硫化氢的中毒危害严重,可导致头痛、呕吐、眩晕、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正确的救治与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措施1.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应立即撤离现场,远离有毒气体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和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呼吸道处理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且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呼吸仍然存在,但受害者仍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应将其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并确保呼吸道通畅。

3. 氧气治疗将受害者送往医院后,医生会进行氧气治疗。

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可以帮助受害者恢复呼吸功能,减轻中毒症状。

4. 药物治疗根据受害者的具体症状和中毒程度,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恢复受害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例如,使用解毒剂来减轻硫化氢对身体的损害。

5. 密切观察在救治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会密切观察受害者的病情变化。

他们会监测受害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其他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安全操作在接触硫化氢的工作环境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佩戴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正确使用化学品、避免产生硫化氢气体的条件等。

2. 通风设施在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毒气体。

3. 检测仪器在潜在的硫化氢气体存在的环境中,应配备可靠的气体检测仪器。

这些仪器可以及时检测到硫化氢气体的浓度,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培训教育对于接触硫化氢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包括硫化氢的危害性、预防措施、急救知识等。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预案制定针对硫化氢中毒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事故报警流程、紧急撤离路线、急救措施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工业环境中。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但高浓度下很容易造成中毒。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是保护工人安全健康的重要任务。

一、硫化氢中毒的症状与危害硫化氢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

在高浓度下,硫化氢可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及早救治和预防硫化氢中毒至关重要。

二、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救治前,救援人员应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2. 紧急呼救:在发现中毒者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信息,如中毒者的症状、地点和人数等。

3. 脱离危险区域: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接触硫化氢。

4.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5. 给予氧气: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给予纯氧吸入,以帮助恢复呼吸功能。

6. 寻求专业医疗救治: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了解风险:对于从事与硫化氢有关的工作人员,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2. 检测与监测:在潜在的硫化氢暴露环境中,应使用适当的气体检测仪器进行监测,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通风设施:在需要处理硫化氢的场所,应安装有效的通风设施,以及排气系统,确保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4.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硫化氢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硫化氢浓度,确保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6. 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救援程序、紧急疏散路线等,以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的重要性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工业环境中。

长期接触或者高浓度暴露于硫化氢会导致中毒,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掌握硫化氢中毒的救治和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一、硫化氢中毒的症状和危害硫化氢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嗜睡、失去意识等。

高浓度的硫化氢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二、硫化氢中毒的紧急救治措施1.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进行救治之前,必须确保自己的安全。

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2. 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地方: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硫化氢气体中。

3. 呼叫急救人员: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者的状况和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4. 提供氧气支持:如果有条件,可以给中毒者提供氧气支持。

将中毒者放置在卧位,并使用氧气面罩或者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5.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中毒者浮现心跳骤停或者呼吸住手,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程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6. 尽快就医:中毒者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中毒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洗胃、吸氧、药物治疗等。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加强通风:在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硫化氢的积聚。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安全帽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阻挡硫化氢的侵害。

3. 进行定期检测:对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检测到超过安全标准的浓度,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提供培训和教育:向工作人员提供关于硫化氢中毒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5.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硫化氢中毒的紧急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范六大对策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

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

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中毒事故特点
硫化氢中毒事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夏季高温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易发;二是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伤亡人数较多;三是中小企业硫化氢中毒事故明显上升;四是市政建设的中毒事故所占比例较大;五是事故单位不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作业场所环境恶劣,卫生防护设施差甚至无任何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六是劳动者缺乏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

因此,预防和减少硫化氢中毒,需要从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对硫化氢危害因素的防范;同时广泛普及各种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知识,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对职业中毒事故的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防范硫化氢中毒的措施
根据硫化氢产生机理和事故原因、特点分析,防范硫化氢中毒关键要抓好以下“六大环节
一)普及防范知识
1.污水处理、市政建设及化工等企业每年要开展一次专题教育,针对硫化氢的防治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人员、从业人员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

必要时可依法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接受指导、监督。

2.卫生、安监、市政等部门加大对防范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提高防范硫化
氢中毒事故安全知识的普及覆盖率。

二)落实责任主体
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
352 号令),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实行安全叮嘱,提示安全措施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3.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呼吸器、救护带等安全设备;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

防毒器具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整洁完好。

三)完善管理制度
1.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凡进入坑、池、罐、釜、沟以及井下、管道等存在硫化氢气体的场作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进入许可程序、作业规程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和外部监护者的职责,并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及上岗条件,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范设施及用品符合进入要求;同时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在作业完成后,要确认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

作业者的职责。

作业者应接受本单位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沟通。

监护者的职责。

监护者应接受本单位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在作业者作业期间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者进行必要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监护者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对未经许可欲进入者予以警告并劝离。

许可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允许进入的条件是指:对危险场所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对含有毒害气体
的作业场所,通过采取强制通风、氮气吹扫、空气置换等,直至检测合格;保证整个许可期内始终处于安全卫生受控状态。

作业人员作业前,要戴好防毒面具,系好救护带,现场必须落实专人监护。

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批准作业。

2.建立健全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污水处理和石化、化学纤维制造以及某些化工原料制造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的行业、企业应建立健全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作业要求,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人员、救援器材,落实各项安全设施、处置流程。

企业应对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加以修缮并定期演练。

四)严格作业准入
1.各单位要切实执行有关规定,不得将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禁安排未经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上岗作业。

各单位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规定各自的管理职责。

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统一协调、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在与承包方签订项目合同时,告知承包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要求承包方制定许可作业程序,并保证作业条件达到要求后,方可批准进入。

承包方应遵照发包方的要求,制定进入作业程序文件,按照程序严格执行。

2.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严格作业准入,尤其要将涉及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制性规定相关企业配置防毒设施、设备和器具,制定作业规范,提高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五)坚持按章作业
用人单位应积极制定并严格实施密闭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认真学
习,熟记与作业相关的规定并认真执行。

要强化安全意识,克服麻痹的思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现场管理
1.要在高危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并在有专人监护且配备有效个人防护的条件下进行作业。

禁止在未采用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清理下水道。

2.当有人发生硫化氢中毒时,救援者应佩带专业防护面具实施救援,制止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

并及时报警寻求专业救护。

3.各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在安排工作时,必须安排现场专人监护,检查上岗人员的上岗资格,提出安全生产要求,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问题及时告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况立即制止,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到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