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小学道德两难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道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小学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两难问题往往能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
以下是一则小学道德两难教育案例。
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胆小。
一天,他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一枚金戒指,心想:“这枚戒指肯定是别人不小心掉的,我该不该交给老师呢?”小明心里纠结了很久,但他还是决定把戒指交给老师。
第二天,老师收到了戒指,并开始寻找失主。
经过一番调查,老师得知失主是小红。
小红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她的父母经营着一家珠宝店。
小红放学后回家,发现戒指不见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当小红得知失主是自己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激不已。
就在这时,小明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偷了你的戒指。
”老师疑惑地看着小明,问道:“是谁呢?”小明犹豫了一下,说:“是小刚。
”小刚是学校里出了名的调皮鬼,平时经常偷别人的东西。
老师将小明的话告诉了小红,小红不信。
她说:“小刚虽然调皮,但他不可能偷我的戒指。
我怀疑是小明偷的,因为他昨天捡到了我的戒指。
”老师觉得小红说得有道理,决定调查一下。
经过一番调查,老师发现小刚确实偷了小红的戒指,并将其卖给了小明。
小明为了得到戒指,便对小刚说了谎。
最终,小刚承认了偷窃戒指的事实,并归还了戒指。
三、案例分析1. 道德认知方面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和小刚都存在道德认知上的问题。
小明在捡到戒指后,虽然知道应该交给老师,但出于私心,最终还是选择了隐瞒。
小刚则因为一时的贪念,偷了小红的戒指。
这说明,道德认知在道德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道德情感方面小明在捡到戒指后,内心充满了纠结。
他既想归还戒指,又怕被同学嘲笑。
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他在道德情感上的挣扎。
而小刚在偷窃戒指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罪恶感,这说明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人生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到道德两难的抉择,即在两个或多个道德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感到左右为难,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然而,道德两难并非绝对的非黑即白,而是需要我们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权衡和取舍。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阐述道德两难的情境和应对方法。
故事一,医生的抉择。
某天,一位医生接到了一个急诊电话,得知有两位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但是手术室只有一个床位和一个手术工具。
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需要立即接受手术以保住生命。
另一位患者是一位老年人,他也需要紧急手术以挽救生命。
医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知道该选择救哪一位患者。
故事二,商人的困惑。
一位商人在做生意时,遇到了一个道德两难的情境。
他的生意伙伴让他参与一个利润丰厚但非法的交易,而且对方还以威胁的方式逼迫他参与。
商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知道是违法参与交易还是拒绝对方的要求而遭受损失。
故事三,家庭的选择。
一位母亲在生活中也面临了道德两难的抉择。
她的两个孩子同时生病,但是她只有足够的钱支付一个孩子的治疗费用。
母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不知道是选择救治年长的孩子还是年幼的孩子。
面对这些道德两难的情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道德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生命、公平正义、善良等。
其次,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分析各种选择的后果和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勇于做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医生的故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的成功率来进行选择。
在商人的故事中,商人可以选择拒绝非法交易,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母亲的故事中,母亲可以选择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或者尽最大努力筹集资金来治疗两个孩子。
综上所述,道德两难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境,我们需要在道德原则的指引下,勇于面对并做出选择。
在做出决定之后,我们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道德两难的情境。
道德两难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一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
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大家对于这类问题怎么看?或者说这类问题说明了什么?道德两难问题二今天在出去吃饭的路上,想到了一个经典的道德问题。
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
通过选择救谁。
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
有的人试图超越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
”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
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道德两难问题三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
你是一个医生。
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
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
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
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如科学家。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
恶人就不救了。
(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偏私)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
2道德两难问题

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一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
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大家对于这类问题怎么看?或者说这类问题说明了什么?道德两难问题二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
通过选择救谁。
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
有的人试图超越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
”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
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道德两难问题三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
你是一个医生。
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
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
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
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如科学家。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
恶人就不救了。
(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 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偏私) 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德性伦理
关注个体品质和道德修 养,认为个体应该追求
至善。
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伦理学理论, 可以提供解决道德两难 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
个人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平衡
个人价值观
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信 仰和情感形成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
普遍认可的、适用于所有 人的基本价值观,如人权 、平等、自由等。
平衡点
总结词
解决道德两难问题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道德判断力,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坚守原则 ,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判断力,有助于在面对道德两难问 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原则。同时,我们还需要勇于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和观念,维护正义和公平。
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决策
法律与道德的矛盾是指法律规定和道 德准则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合法地为 自己的利益撒谎,但道德上认为诚实 是重要的,这时个人面临法律与道德 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需要权衡法律和 道德,并做出符合道德和良心的选择 。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是指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行为准 则之间的矛盾。
道德绝对主义
主张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 准则,这些准则独立于任 何文化、社会和个人价值 观。
争议焦点
道德标准的普遍性和相对 性,如何平衡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道德观念。
伦理学理论对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指导意义
功利主义
以行为带来的总体幸福 或快乐为准则,最大化
幸福和最小化痛苦。
义务伦理
强调行为本身的正当性 ,即使结果并不理想, 行为本身也应该是正确
《道德两难问题》PPT 课件
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和追问策略

一、道德两难故事的引入道德两难故事是一种常见的伦理学讨论方式,通过设置一个虚构的情境,让人们在两种道德选择之间做出抉择,以考察个体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过程。
这样的情境通常具有相互矛盾的道德规范,让人陷入一种两难境地,无论做何选择都会触犯某种道德原则或者伦理准则。
二、道德两难故事的分类道德两难故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典型的包括:生命伦理学的道德两难、公共政策和法律伦理的道德两难、经济伦理的道德两难等。
生命伦理学的道德两难常常涉及医疗抉择,例如是否同意终止以维持生命的治疗、是否进行器官捐赠等。
而公共政策和法律伦理的道德两难则涉及监狱和司法系统中的决策,例如是否执行死刑、是否进行秘密监控等。
三、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策略在提出道德两难故事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如何设计情境:情境应该简洁清晰,涉及到具体的伦理原则冲突,使得选择不会轻易被做出。
2. 如何引导讨论:提问应该明确引导受访者思考该情境会触及的伦理准则,促使其深入思考。
3. 如何循序渐进:可以通过逐步揭示情境中的细节和后果,引导被访者逐步陷入两难境地,从而达到讨论的目的。
四、道德两难故事的追问策略在引导被访者进行讨论后,追问的策略同样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深入剖析受访者的选择:对受访者做出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并询问其背后的理由和思考过程。
2. 引导受访者进一步思考:在受访者给出答案后,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探究其答案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3. 探究后果和影响:追问被访者选择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引导其进行全面的思考和预测。
五、结语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对于引导伦理学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追问,可以帮助受访者在讨论中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伦理问题,达到更深层次的讨论和思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在进行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时有所帮助。
六、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策略的深入探讨在道德两难故事中,提问策略是极为关键的。
为了引发被访者的道德思考和伦理决策过程,需要设计情境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九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

九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案例一:在一辆驶来的电车的轨道上,有9名轨道工人。
如果你,作为旁观者,什么都不做的话,他们都会被撞死。
你站在轨道上方的一座天桥上,身旁站的是一位体型庞大的陌生人。
你自己太轻阻止不了火车,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身边的人推下轨道上,他会被电车撞死但是他的身体可以使电车停下来。
你试着不去想他掉下去以及身体被火车撞到的恐怖画面。
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你会推他吗?案例二:一艘小型军用潜艇在一座巨大的冰川下航行,你是船长。
船上的一处爆炸使得潜艇的氧气供应迅速下降而且一位船员也因此受伤。
他很可能会因伤丧命,剩下的氧气已经不够船上10个人支撑到潜挺浮上水面。
如果你用枪打死这个受伤的船员,那么刺下的人就可以有足够的氧气活下来。
当你给手枪上膛的时候,这个伤者绝望地求你不要杀他。
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你会射杀这位船员吗?案例三:你和其他9位和平倡导者一起在一个战乱国家旅行,这时你们被一群恐怖分子劫去作为人质。
一周后,恐怖分子的要求没有被兑现,他们给你一个选择:要么他们把你们全部杀掉,要么你选择其中一个人质亲自杀掉,这样你和其他人质就可以安全离开。
恐怖分子把刀交给你,你的同伴们都在尖叫,求你不要杀他们。
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你会处决其中一位人质吗?案例四:你是一位外科医生,你有几位病人。
他们中有9个人需要器官移植。
他们每个人都分别需要一个不同的器官才能存活。
你的另一个病人很健康而且也是理想的器官捐献者。
如果你把他的器官违背他的意愿的情况下)移植给其他的9个病人,他们就会活下来但是这个病人就会死去。
你手里拿着麻醉药和手术刀走向他,他哀求你不要这样做。
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你会实施这项移植手术吗?案例五:你和一队朋友在背包旅行,在穿越非洲州的一处草原时,你们无意间露营在当地部落的一处墓地里。
部落的首领说部落的法令要求将你们10个人处死献祭给诸神,但是如果你杀掉你们当中的一位,诸神会被感动,你和其余的人就可以安全离开。
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两难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道德上的选择,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两难境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出决定。
道德两难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道德两难的故事吧。
故事一,医生的抉择。
一位医生在手术室里面做手术,突然发现手术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药物,而这种药物只有一瓶了。
可是,另一位患者也需要这种药物才能维持生命。
医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知道该给哪位患者使用这种药物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他给正在手术的患者使用,那么另一位患者可能就会因为缺乏这种药物而丧命;但如果他选择留下这种药物给另一位患者使用,那么正在手术的患者也会因为缺乏药物而死亡。
医生该如何抉择呢?故事二,哲学家的困惑。
一位哲学家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群逃犯,这些逃犯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请求哲学家帮助他们躲避追捕。
可是,哲学家也是一个有着强烈道德观念的人,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如果他帮助逃犯,那么他就违反了法律,成为了共犯;但如果他不帮助逃犯,那么这些人可能会因此被抓捕,甚至遭受更严重的后果。
哲学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该如何决定呢?故事三,商人的抉择。
一位商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
他的供应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合作机会,但这个合作需要通过行贿才能够达成。
商人知道行贿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如果他不这样做,可能就会失去这个合作机会,影响自己的生意。
商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该如何抉择呢?以上这些故事都展现了道德两难的情境,让人们在面对这样的选择时感到困惑和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出决定呢?在道德两难的情境下,我们需要权衡利弊,思考后果。
我们可以尝试从更大的利益出发,选择对更多人有利的决定;我们也可以寻求第三种解决方案,尽量避免伤害任何一方;或者我们可以寻求专家或者他人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无论怎样,道德两难的情境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理性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朗先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告发,揭露海因茨就是偷盗者。
(1)布朗若官会因海因茨他偷盗而告发吗了为什么?(2)布朗替官找到海因茨并逮捕了他。
海因茨被带上法庭,同时成立了一个陪审团。
陪审团的任务是判定一个人清白无辜还是真正有罪.陪审团认定海因茨有罪、该由法官来作出判决,法官是应该给海因茨判邢还是应该取消判决让海因茨自由?为什么?(3a)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违法者要受处罚?(3b)在海因茨的情况下又如何考虑上一个问题呢?(4)海因茨是出于良心去偷药的。
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题目2:
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
通过选择救谁。
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positive moral judgement),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attribute, quality etc),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more morally significant)。
有的人试图超越(circumvent)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
为什麼做出正确抉择的人要为了大多数人的无知而牺牲呢?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它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化剂。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镭化剂,而这点药他竞索价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总共才借到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把条件放宽,我们还有:
■救和自己国籍、民族一样的人;■救和自己宗教信仰一样的人;诸如此类。
题目4:
一群孩子在铁轨上玩,铁轨有两条,一条还在使用,另一条已经废弃停用。
其中一个孩子说:
“我们到停用的铁轨那边去玩吧,这里一会有火车通过,很危险!”其他孩子没有听从劝告,仍留在原地,於是这位小朋友便自己走到停用的铁轨上„„理所当然的,火车来了,冲往使用铁轨上的那群孩子。
有什么理由认为一个出于良心而违法的人不该受处罚?(5}良心这个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海因茨,你的良心在你作出决定时会起什么作用?(6)海因茨作出了一个道德的决定。
一个道德决定应该基于一个人的情感还是基于对是非的思考和推理?(7)海因茨的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吗?为什么?一般而言,你认为哪些因素构成一个道德问题,或者说道德这个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8)如果海因茨仔细想想什么才算真的正确,并以此来决定怎样做。
关于“道德两难问题”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以下就是一个很让人左右为难的“道德两难问题”:
题目1:
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
假设这个时候,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就可以救更多的孩子;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孩子将被牺牲。
相反,更多的幼小生命就此消失。
据说大多数人会选择救多一些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但是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那位选择停用铁轨的小孩显然是做出正确决定的,脱离了他的朋友而选择了安全的地方,而他的朋友们则是无知或任性地选择在不该玩耍的地方玩。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
‘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海因茨真的闯进了药店。
他偷了药并给了他妻子。
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报道了这起盗窃事件。
布朗先生,一位认识海因茨的警方官员读到了这则报道。
因此就回避了道德选择,但是实际上,拒绝道德选择,就是一个积极的行为(positiveaction)。
它表示你要拒绝上述所有的价值和道德。
以上的选择,全部基于特定的假设,是建筑在特定的假设上的价值。
譬如说,选择救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价值依据是功利主义:
我们应当最大化幸福指数。
这种道德两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总是难以有统一的标准。
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如科学家。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
恶人就不救了。
(德行:
好人应该得好报)■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
那么总会有某种答案,某种正确的解决办法。
对象海因茨事件这样的道德问题真会有某种正确的解决办法吗?或者说,当人们意见不一致时。
每个人的观点都同等程度正确吗?为什么?(9)你如何知道你是否作出了一个好而道德的决定?有没有一种思考方式或方法使人能够作出好而适当的决定?(10)多数人都相信,科学的思考和推理总能导致一个正确答案.在道德决定中是否也是如此?或者情况会有所不同?
”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
”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
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
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题目3:
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
你是一个医生。
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
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
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