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篇一: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实验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日期:2013 年12 月 3 日星期二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

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 实验原理(1)用照度计测量: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p 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即: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p=ep/e 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 e 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 ,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式中:I---被测表面的亮度,cd/m2 ; e —被测表面的照度,lx。

2. 测量内容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

每种材料面随机取 3 个点测量 3 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 测量方法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 )开关拨至“ 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 batt 字”样,则需要换电池;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 )开关拨至适当位置,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 )。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 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 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建筑光学研究报告

建筑光学研究报告

建筑光学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全面探讨了建筑光学的定义、原理、重要性、主要研究内容、应用领域、设计方法与策略、技术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建筑光学在塑造舒适、高效和美观的建筑环境方面的关键作用。

一、引言建筑光学是建筑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天然光和人工光在建筑中的传播、分布和利用,旨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同时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光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建筑光学的定义与原理(一)定义建筑光学是研究光与建筑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光在建筑中的传播规律、光对人的视觉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光来营造理想的建筑空间。

(二)原理1.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

2.视觉感知人眼对光的强度、颜色、对比度等特性有特定的感知和反应。

3.照度和亮度照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亮度则是指发光表面或被照射表面在某一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三、建筑光学的重要性(一)满足视觉功能需求提供足够的照度和良好的光分布,使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进行各种活动。

(二)营造舒适的环境避免眩光和阴影,减少视觉疲劳,提高人们在建筑内的舒适度。

(三)节能与环保合理利用天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光污染。

(四)增强建筑的美学效果通过光的塑造,展现建筑的形态、质感和空间层次,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四、建筑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天然采光1.采光设计确定建筑的朝向、窗口位置和尺寸,以最大程度地引入天然光。

2.采光计算通过模拟和计算,预测室内天然光的分布和照度水平。

3.采光控制利用遮阳设施、反光板等调节天然光的进入量。

(二)人工照明1.照明灯具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光源。

2.照明布局合理布置灯具,实现均匀的照度分布和良好的照明效果。

3.照明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时间调节照明亮度。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2014.5.9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4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并非全阴天)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测量仪器型号:ST-85型自动量程照度计实测时间:11:00—13:00天空情况:全阴天测点室内En 室外Ew C值实测值校正值实测值校正值A1 3180 3120 3150 55600 50500 46500 6.8% A2 1100 1000 1050 68400 49700 51500 2.1% A3 670 690 680 51100 50600 50100 1.5% A4 370 350 360 52000 52400 51500 0.8% A5 280 310 295 51600 51400 52100 0.66% A6 130 130 130 52000 54500 63200 0.22% A7 80 90 100 55300 59100 60500 0.22% B1 1540 1490 1500 60900 61200 61300 2.64% B2 1140 1180 1120 54000 61400 59000 2.2% B3 680 690 670 60200 59600 57600 1.1% B4 340 310 350 54600 54100 53700 0.66% B5 230 230 220 53500 53900 53200 0.44% B6 160 150 150 52600 53300 50700 0.33% B7 120 110 110 55100 52400 50900 0.22% C1 1450 1410 1300 50700 50300 53300 3.0% C2 1020 990 970 57500 50100 51600 2.09% C3 620 660 580 51100 50600 50300 1.32% C4 330 360 350 56300 56700 57300 0.66% C5 190 200 190 58800 58600 58800 0.33% C6 150 160 150 59500 60600 62000 0.33% C7 140 140 140 66000 63300 62800 0.22% D1 1300 1310 1320 62000 62100 60700 2.31% D2 980 1000 990 62800 62000 62600 1.76% D3 630 620 620 62000 61900 61700 1.1% D4 330 340 350 62000 61800 59200 0.66% D5 170 190 180 58800 55500 56200 0.33% D6 140 150 150 59200 58700 57600 0.33% D7 170 120 120 51800 51100 46900 0.22% E1 2310 2040 2190 47700 44700 45800 5.28% E2 1000 1020 1050 48300 47500 47300 2.31% E3 580 620 590 46400 46600 46700 1.43% E4 300 280 320 45400 45500 45700 0.77% E5 190 200 200 43700 43300 41400 0.55% E6 120 130 130 41600 42200 41500 0.33% E7 90 80 90 49800 49000 47900 0.221% F1 170 180 180 47100 46700 46700 0.44% F2 420 400 420 42800 43700 43300 1.1% F3 360 380 390 43300 43500 44100 0.99%F4 230 220 220 44100 44200 43400 0.55% F5 120 130 130 41900 41400 41700 0.33% F6 120 110 100 40200 39400 39200 0.33% F7 60 60 60 26 700 27800 27400 0.22%A-A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6.8+2.1+1.5+0.8+0.66+0.22+0.22)/7=1.8采光均匀度Uc=0.22/1.8=0.12B-B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64+2.2+1.1+0.66+0.44+0.33+0.22)/7=1.08采光均匀度Uc=0.22/1.08=0.2C-C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3.0+2.09+1.32+0.66+0.33+0.33+0.22)/7=1.13采光均匀度Uc=0.22/1.13=0.19D-D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31+1.76+1.1+0.66+0.33+0.33+0.22)/7=0.96采光均匀度Uc=0.22/0.96=0.22E-E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5.28+2.31+1.43+0.77+0.55+0.33+0.22)/7=1.55采光均匀度Uc=0.22/1.55=0.14F-F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0.44+1.1+0.99+0.55+0.33+0.33+0.22)/7=0.56采光均匀度Uc=0.22/0.56=0.39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剖B-B剖C-C剖D-D剖E-E剖F-F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2024年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2024年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

引言概述: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是为了研究建筑室内光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建筑物理光学实验中的采光实验一,通过对建筑室内光照进行量化和分析,为建筑设计和改善室内照明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实验内容。

正文:
1.实验目的
1.1 了解建筑物理光学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2 知晓采光实验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2.实验原理
2.1 介绍光的自然特性和传播规律
2.2 解释光的入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基本现象
2.3 介绍光照度和照度计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实验器材和场地
3.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测量参数和位置
3.3 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4 对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评估
3.5 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4.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展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
4.2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室内光照质量
4.3 探讨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
5.实验总结
5.1 总结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
5.2 评估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5.3 探讨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总结:。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

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凯学号: 01111318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秋玲实验日期:14.5.9 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2014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2014.5.9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4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并非全阴天)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6.8+2.1+1.5+0.8+0.66+0.22+0.22)/7=1.8采光均匀度Uc=0.22/1.8=0.12B-B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64+2.2+1.1+0.66+0.44+0.33+0.22)/7=1.08采光均匀度Uc=0.22/1.08=0.2C-C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3.0+2.09+1.32+0.66+0.33+0.33+0.22)/7=1.13采光均匀度Uc=0.22/1.13=0.19D-D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31+1.76+1.1+0.66+0.33+0.33+0.22)/7=0.96 采光均匀度Uc=0.22/0.96=0.22E-E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5.28+2.31+1.43+0.77+0.55+0.33+0.22)/7=1.55采光均匀度Uc=0.22/1.55=0.14F-F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0.44+1.1+0.99+0.55+0.33+0.33+0.22)/7=0.56采光均匀度Uc=0.22/0.56=0.39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剖F5 120 130 130 41900 41400 41700 0.33% F6 120 110 100 40200 39400 39200 0.33% F7 60 60 60 26 700 27800 27400 0.22%C-C剖D-D剖F-F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2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2

建筑光学系列实验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一:检验侧窗采光房间的实际采光效果一、实验目的:学会用照度计检测侧窗采光的实际照度值,计算照度均匀度和侧窗采光系数。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ZDS-10照度计2台,光接收器2只。

5~7.5m钢卷尺一把。

照度计的使用见照度计使用说明书,并对两台照度计进行校准。

三、原理简述及实验步骤:1、采光系数C:它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2、采光照度均匀度=室内照度平均值最低值在假定工作面上的照度或=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室内采光系数最低值3、测试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二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2m 布置一测点,距两端墙面距离为0.5m (如图1)。

侧窗1侧窗2测量线1测量线2测量线34、测量方法:(1)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

如无阴天,选朝北房间进行测量。

时间最好在9时至16时,因为这时窗外照度变化较小。

(2)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以上。

读数时间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可以用手机联络两台照度计分别在室内或室外同时读取数值)。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桌面或支架水平面上。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根据测得数据即可整理绘制成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粗略绘制出教室平面采光系数的等值线。

(画出采光系数图)。

四、数据记录及计算1、室内外照度值记录表(每个点测三次,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室外参考点照度记录表:2、室内照度均匀度= =3、采光系数曲线图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实验二:外窗透光系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外窗透光系数的测量,认识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厚度玻璃的透光性能,了解外窗透光系数对室内采光质量的影响。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广州大学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建筑092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实验名称:建筑光学实验学号姓名:周挺0916010022布伟洵0916010020麦健涛0916010024梁广鸿0916010030余嘉文0916010025邓诗茵0916010021杨佐一0816010048 指导教师:汤国华成绩: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光环境实验实验目的:学会室外光环境主要评价指标亮度和照度以及材料反光系数的测量实验时间:2012年12月1日实验地点: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理科北楼六楼室内实验仪器全数字亮度计(型号XYL—Ⅲ)、照度计(型号MODEL ZDS-10)、照相机实验内容:一、教室光环境测量实验:1、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理论依据:ρ=E(反)/ E(入);τ=E(透)/ E(入)测量:墙体、黑板、门板、地面、窗玻璃(单层、双层、加窗帘)、木桌面注意:1)所有测量对象都要注明颜色和材料。

2)测量反光系数时,传感器的接收面要与被测面平行慢慢离开,到数据稳定为止。

2、窗口采光系数C的测量理论依据:C= E(内)/ E(外)选一侧窗(打开),垂直窗方向取测量点,间距50㎝,高度与桌面齐,同时测量室内外水平面照度注意:1)E(外):同一时刻室外水平面扩散光照度,如有太阳直射光,则要适当遮挡。

2)实验人员不要挡住窗的入射光线3)采光系数的C除列表格表达外还要画曲线表达:纵坐标为C值,横坐标为至窗距离值。

3、照度均匀度δ的测量理论依据:δ=E(最大)/E(最小)注意:1、要尽快把教室各座位的照度测量,以达到同时性,如果室外天空亮度变化大,则测量各座位的采光系数代替照度值。

2、先关灯测量,后开灯测量,看开灯后均匀度提高多少。

4、室内眩光现象的测量理论依据:亮度超过3000cd/㎡或L(光源)/L(背景)≥10视为“眩光”。

方法:把教室分前、中、后、左、中、右6区,分别看黑板,测量开灯和关灯情况下视野的亮度分布和光源与光源旁边的亮度对比三、实验数据与结果一、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1)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反光系数ρ的测量单位:反射光——lx; 入射光——lx;(2)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透光系数τ的测量单位:透射光——lx; 入射光——lx;备注:玻璃为透明白色玻璃窗帘布为灰色棉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刘凯学号:01111318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郑秋玲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2014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 /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4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并非全阴天)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B-B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C-C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D-D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E-E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F-F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采光均匀度Uc==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剖B-B剖C-C剖D-D剖E-E剖F-F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

室外墙面面砖为青色瓷砖,表面较粗糙,不会对阳光进行较强的反射。

2.分析采光系数曲线根据视觉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得知:教室作业精细度属于精细,采光等级为三,采光系数最低值为2%。

但是我们所测试的绘图教室其采光系数最低值为%。

所以,对于教室内采光系数的测定与标准值相比较,得出,此教室采光没有达到要求。

(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三脚架一台1.选定一固定位置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的各种表面,都选作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2.测量时间选择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条件和最不利条件(例如有直射阳光进入室内,阳光直射窗外浅色建筑物时……)。

3.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离地高(坐姿)或(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室内为天然采光时,亮度计朝窗放在通过有窗间墙的中轴线上,离内墙,离地(坐姿)或(站姿)处。

4.将得到的数据直接标注在以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的室内照片上,或以测量位置为视点的透视图上。

室内平面图室内测点:天花板,工作面(12),梁四周墙,黑板,窗户,柱1)、正常条件测点实测值测点实测值测点实测值(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 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1.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面,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紧贴被测表面,测得入射照度Ei 。

2.再将光敏面对准测点,逐渐平移开,照度计读数将随之而变,待读数稳定后,即为反射光照度E。

由下式求出光反射比:= E/ Ei3.也可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出被测表面的照度E(lx)和亮度L(cd/㎡),通过下式求出均匀扩散反射表面的光反射比值:=L/E注意:每个被测面一般应选取3 至5个测点,然后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光反射比。

测量过程中,应使被测表面照射状况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 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天花板各点亮度值 (cd/m 2)1 墙面各点亮度值(cd/m 2)a 工作面各点亮度值(cd/m 2) 1’’ 2 b 2’’ 3 c 3’’4 d 4’’5 e 5’’ 6f 6’’ 窗各点亮度值 (cd/m 2) Ag 7’’ B h8’’ C 9’’黑板各点亮度值 (cd/m 2)a ’ 梁各点亮度值 (cd/m 2)1’ 10’’ b ’ 2’ 11’’ c ’ 3’ 12’’d ’4’.在天空扩散光条件下,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贴在窗玻璃的内外两侧,且两侧的测点应处在同一轴线上。

分别读出内、外两侧的照度Ei 和Eo ,按下式求出透射比: =Ei/Eo反射比与透射比测定记录表测点项目123平均值墙面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外光敏面朝向墙面墙面光反射比地面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上260光敏面朝下123地面光反射比黑板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外光敏面朝向黑板黑板光反射比工作面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上64.0光敏面朝下工作面光反射比窗玻璃光透射比测定光敏面在窗外朝外603066206860光敏面在窗内朝外440046304940窗玻璃光透射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教室室内各表面反射比为:墙面—、地面—、作业面—,由上述表格得知室内各表面反射比符合要求。

实验二:照明实测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照明实测实验目的:1.检验实际照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2.了解不同光环境的实质,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3.确定是否需要对照明进行改装和维修。

实验内容:在测试房间内,在每个工作地点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

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

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测量每格中心的照度Ei,平均照度可用算术平均值来求。

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取1m,;大房间可取2~4m;走廊、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2m,测量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处。

测点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但耗费的精力也越多。

如要求测量误差在±10%以内,则可用室形指数Kr来确定测点最少个数,见下表:测点数与室形指数的关系Kr : 室形指数L、W:房间的长、宽Hr : 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实验步骤及方法:1.测量宜在晚间进行。

测量前,打开全部灯具,待其稳定后(稳定时间:白炽灯5分钟;荧光灯15分钟;HID灯30分钟)才能开始测量。

测量时测试人员不应遮挡光接收器。

2.作现场调查记录,内容包括:(1)灯具的类型、功率和数量和使用龄期。

(2)绘制房间的平、剖面图,注明灯具的位置和挂高,以及灯具的损坏与污染情况(3)室内主要表面的颜色和状况。

(4)测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

(5)测定日期、起止时间、测定人、记录人。

3. 按上述原则确定测点位置及数量。

并在标有灯具与测点位置的平面图上,标注各点的照度实测值。

4. 进行亮度测量,方法同采光实测中检验室内亮度分布。

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离地高(坐姿)或(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5. 整理测量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现场调查记录1.灯具情况在本实验测量中,测量地点为逸夫楼建筑绘图教室,使用灯具为24w荧光灯,外部为金属防眩光灯罩,共有9组,每组2个灯管,灯管发光状况良好,表面无明显污渍。

平均使用时间为半年。

2.室内情况测试地点,逸夫楼建筑绘图教室为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自用教室,地面为,由于无外人进入,卫生保持良好,地面反光程度良好,无大面积污渍。

墙面为大白粉刷,根据学校要求,在局部有一些装饰(贴画,照片等),本组讨论认为,基本上不影响对室内亮度的测量。

天花为白色石灰,无污渍。

北侧墙有三扇窗,南侧有两扇门。

前部讲台为复合板,土黄色表面,表面整洁。

房间情况:进深8m,宽开间12m,高3.测量仪器亮度测量使用的设备是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产的L88型亮度计,编号0228,测量单位为100cd/m2。

保存状况良好,使用正常。

照度测量使用的设备是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使用情况良好,电量充足。

4.测定时间测量时间为5月10日,下午19:30至20:30。

照明条件下的工作面照度照明条件下的测点亮度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测点 实测值 测点 实测值 测点 实测值墙面各点的亮度值(cd/m 2) W1 天花板各点的亮度值(cd/m 2)P1 灯具亮度值(cd/m 2) D1 W2P2 D2 W3P3 D3 W4 P4 窗的亮度值(cd/m 2) C1 W5 P5 C2 W6P6C3 黑板各点亮度值(cd/m 2) H1 展示板亮度值(cd/m 2)B1 梁(cd/m 2) L1 H2B2 L2 H3B3门(cd/m 2)M根据公共建筑照明标准值规定,学校建筑教室工作面照度为300lx,但是由以上数据得出此教室照度值不足300lx,所以,此教室照明条件不足。

实验对你的启发这次实验,无论对我们建筑光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后的工作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及实用意义。

通过该实验,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采光系数这一重要的光学物理量,并且学会了照度计的使用方法,会利用照度计进行最基本的各点照度值的测量,然后利用采光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其采光系数,进而用绘制采光系数曲线的方式把我们的测量结果表达出来。

再通过对采光系数曲线的分析得出侧窗采光的房间内照度分布的特点,即:通过侧窗射入室内的天然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物体的阴影;但是,在沿房间进深的方向上,侧窗采光的均匀性不够好,其主要受窗高度的影响。

对于一般的窗台高度(1m左右)而言,室内照度值随与采光口距离的增加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虽然可以通过提高窗位置的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建筑物层高的限制,故侧窗只能保证有限进深的采光要求,一般不超过窗高的~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