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弱势群体及其形成原因

合集下载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第 4 卷第 3 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4 N o. 3 . 2002 年 9 月 Jou rna l of N an jing U n iversity of A eronau tics amp A stronau ticsSocia l Sciences Sep t. 2002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对策田菩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关党总支江苏南京210016 “体制外” 农民工和较早退休的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人、“体制人员等四部分人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内” 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收入低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下降权利难以维护心态矛盾复杂抱有不满情绪。

需要从就业、收入分配法律援助、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

关键词: 社会转型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C91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2129 2002 03- 0010- 0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涵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待业人员、打工者、农民工和贫困农民为主体的新生社会弱势群体已在我国社会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人类社会中创造财富、中普遍形成。

这个特殊的群体和传统意义上因自身积聚财富能力弱就业赫芰Α?旧钅芰Σ畹纳怼?匀辉帜选?彝サ仍蛐纬傻睦嫌撞〔械壬缁?人群。

该群体包括下岗失业人群、城乡贫困人群、部弱势群体不同其个体都是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分老龄化人口以及少数遭遇天灾人祸的人群等。

对观条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内涵劳动和社会保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

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并不单单身份关系会产生隶属关系,某些契约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
更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游说活动,使得公共政策 关系。虽然劳动者有出卖或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但是正如哈耶克所
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弱势 言“我们可能是自由的,但同时我们也可能是悲苦的〞,由于不是“高度
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别人员,指那些从来没 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 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 这部分人中很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 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救援。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 其家属, 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
第1页共1页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 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加机会少,对于 势的主体,这些缘由主要有:
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政治生活的产品是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是政府对
〔一〕存在隶属关系
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安排。强势群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具有
〔二〕信息不对称
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
虽然在某些社会关系中,当事人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由于对信息把
稳定,“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 握的程度不同,造成二者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例如,在消费关系中,消
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等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费者与经营者是合同关系中的平等主体,但由于信息在两者之间的分布不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

字体:中弱----------------------- Page 1-----------------------南京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 2004 年第9 期SO CIAL S CI EN CES IN NANJ ING N O . 9 S ep . 2004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12吴玲施国庆(1 河海大学期刊部主任、博士生南京 210098)(2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南京210098)摘要: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近年来学界对弱势群体的界定、分类、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其救助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弱势群体;界定;分类;产生原因;特征;救助途径( )中图分类号: C 91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263 2004 09 - 0073 - 08〔2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体。

张友琴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 ,认为“弱势群稳定的增长势头 ,然而弱势群体的规模却大幅度增体是指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且有困难的各类长 ,弱势群体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群体 ,含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 ,弱势群体在社会资庞大规模和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 ,表明弱势群体问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 ,也包括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与匮缺;第二 ,这一素之一。

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群体存在生活困难且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外部的帮〔3〕大现实意义 ,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助。

”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 ,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吴鹏森认为,弱势群体是由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发展。

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群一、弱势群体的界定体。

他们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处于一种无助和无奈目前 ,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有状态的人群 ,无法与其他人群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 ,不同的称法 ,如:朱力在 1995 年就提出了“脆弱群不得不退出主流社会 , 日益被边缘化 ,从而形成一个〔1〕〔4 〕体”的概念 , 还有学者称之为“社会弱者群体”等。

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

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
农 业 与 现 代 的 工
低等客观 因素 以外 .主要
是 与 社 会 转 型 有 关 。 在 社
会 转 型 阶 段 特 别 是 转 型 社
变 以及 下 岗就 业 工 程 的 推 行 . 由 传 统 就 业 制 度
向 “自 主 择 业 型 ” 的 转
济 发展 和 现代 化 建设 的必 由 之路 。工业 化 必将 更 多 的人
由 农 业 转 往 工 业 就 业 , 自农
的普遍 贫穷。
在 我 国 . 规 模 庞 大 的 弱
势 群 体 的 存 在 除 人 口众 多 、
生 产 力 发 展 水 平 总 体 还 比较
利 益 免 受 损 失 . 这 样 .某 些 社会成员就会进入 弱势群体 。 3 工 业 化 是 世 界 各 国 经 .
由 于 这 些 传 统 产 业 工 人 在 文
化 知识 、技术 水 平 等方 面 都
无 法 很 快 适 应 新 的 产 业 或 行 业 ,难 免 成 为 失 业 人 员 。 失 业就意 味着失去 了经济来 源 , 面 临着 生 存 危 机 。 5 随着 9 . 0年 代 以来 我 国 就业 机制 由 “ 划安 置型 ” 计
我 国 弱 势 群 体 总 体 具 有 年 龄 偏 大 、身 体 较 弱 : 文 化 教 育 程 度 偏 低 ,技 能 单 一 或
和无奈状态 .无法参与其他人
群 的正 常 社 会竞 争 . 日益 被边
缘 化 . 是 处 于 底 层 的 社 会 群
弱 势 群 体 在 任 何 社 会 中
缺乏专 门技 术 ;社会 地位低 .
助 2 体 制 外 ” 的 人 . 即 那 的 眼神 和 眼 角 的 泪 水令 人 心痛 。 .“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弱势群体的定义与分类弱势群体一般指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弱势群体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群体:1.城乡贫困人口:包括生活困难、失业、下岗、退休等人群,以及山区、边远地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

2.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这些人群往往以劳动力为主,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3.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困难。

4.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体:这些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容易成为被边缘化的群体。

弱势群体的现状社会转型期是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弱势群体面临着多重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状况由于弱势群体本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他们在转型时期往往无法获得同其他群体相同的机会和资源,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大量低收入、非正规、域外外来经济人口和其他不同地域之间的的福利经济差距较大,这给他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障碍。

社会状况弱势群体普遍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存在着较大的社会隔离和认同困境。

他们在接受教育、获得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方面也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某些社会环境压力也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的社会依赖与心理健康问题。

法律状况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存条件等与正视新的社会环境相比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更容易沦为法律的被动者。

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文化比较低,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更为困难。

法社会学对策法社会学是一门关注法律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对于解决弱势群体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力量是决定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

第十一章弱势群体社会医学

第十一章弱势群体社会医学
• 生活事件 • 经济收入与文化教育 • 体能与文体活动 • 社会支持与理解 • 个体参与社会闲暇活动 • 生活方式
四、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
• 提高对健康老龄化的认识 • 加强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障 • 发展老年医疗卫生服务 •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开展老年社区卫生服务 • 开展老年健康教育
• 社会措施
(1)必须发挥残疾人的潜能,采取必要的社会措施, 通过医疗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手 段,使残疾人的功能和能力得到补偿,以健康的心 态和良好的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
(2)社会必须在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职业领域或 社会领域通过具体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对残疾人 提供帮助,使残疾人能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健康老龄化: 是指进入老年后躯体、社会、经济、心理和智力5
种功能方面,能较长期地保持良好状态,使各种功 能障碍在生命的晚期出现,能较长时期参与有意义 的社会生活。即老年人能达到身心健康,生活自理 并参与社会活动,在延长寿命的同时,尽可能缩短 需要别人扶持的时间。
积极老龄化: •态度:自立自强、自强不息、帮扶儿女、奉献社会; •行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成; •环境:不是人生的终结,是人生新的转折和开始;不 仅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未来发展的参与者。 •积极老龄化的战略取向:健康老龄化、尊严老龄化、 幸福老龄化、效益老龄化、成功老龄化
• 老年期:生理(肿瘤、感染)、心理(抑郁、痴呆) 性疾病
三、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
1.就业: 2.文化习俗: 3.地域:农村偏远地区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差 4.受教育程度:全世界文盲男女之比为1:2 5.经济因素:有独立经济收入的在家庭和社会的地 位较高,对健康有保护作用,孕产妇死亡率低。 6.社会地位:全球范围内妇女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有些甚至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近年来,弱势群体这个概念浮出水面,并逐渐被政府所关注和接受。

所谓弱势群体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态之中;二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三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1]。

依据这个界定,我认为大学生中间也存在弱势群体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德育面前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本文对此作一研究。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依据“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和观察,我认为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所接受,性格孤僻、生活孤独,经常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情感体验多为抑郁、冷漠、憎恶等感受。

2、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常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但却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常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3、不被重视的学生。

这些学生可能由于身心、社会适应能力、成绩落后等原因,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不愿意接近老师,回避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因而失去了许多锻炼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得不到老师、同学的重视,集体的认可,失去受人尊重的地位。

4、不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

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较差,缺乏锻炼,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因而在人才市场上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下来。

这部分学生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他们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5、情感脆弱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无助、空虚等苦闷心理,烦恼和忧愁多于欢乐和愉快,情绪极易波动,自主和自制能力差,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容易形成心理冲突,产生心理压力,丧失自信心,陷入焦虑的状态中,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中国的弱势群体

中国的弱势群体

关注中国弱势群体在2002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在中国出现“弱势群体”字样,主要有四种人:下岗工人,“体制外”的人,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

其实,这只是代表性的几种,还有好多的没有包含。

根据张敏杰的《中国弱势群体研究》中,弱势群体可以分成下面几种类型:生理性弱势群体,贫困农民群体,城市边缘群体,失业下岗工人群体。

⒈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生理性的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或者容易被别人伤害的人群。

它可以分为:㈠老年人弱势群体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也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的人口控制政策,新生婴儿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少,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重,基本进入了老年化的社会。

可以这样认为老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

在中国老年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要:①经济困难,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能享受退休金待遇,低保等还没有普遍,他们担心没有稳定的生活费来源,生病没有钱治疗等等很多问题。

②患病率高,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老年人容易患病且患病时间长种类多。

老年人身体的日益衰弱使他们的日常自理能力下降,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精神上进一步趋于恶化。

特别是在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条件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往往因为拖延治疗而加重病情。

③老少分离,在城市中或者较发达的地方独居的老年人很多,加上青老年人之间的隔阂,是某些人不仅在精神上抛弃了老人,不仅没有对上一辈老人的贡献和父母的养育之恩,相反抱怨上辈没有留下可继承的财产,从而导致对老年人精神`经济`生理需要的忽视,甚至发展为对老年人的虐待。

④孤独感强,这是老年人在心理上体验最深的,由于独居脱离了社会,心里的孤独感寂寞感很强,再加上人情冷漠,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被抛弃于社会之外。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出现瓦解,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不像过去传统的那么密切和经常了。

一部分老年人把自己封闭在老年人的圈子中,也没有及时和子女沟通,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日趋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 一些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也是社会 的弱势群体。例如:一些身患重病而又没有医 的弱势群体。例如: 疗保障的人, 疗保障的人,因付不起医疗费而要忍受病苦的 折磨;一些患有特殊传染病的人,不但要忍受 折磨;一些患有特殊传染病的人, 病痛,而且要忍受他人的歧视, 病痛,而且要忍受他人的歧视,生活在极度痛 苦之中;对于一些残疾人来说,除了病痛之外, 苦之中;对于一些残疾人来说,除了病痛之外, 最大的痛苦是就业, 最大的痛苦是就业,他们往往因为无法就业而 生活没有着落。 生活没有着落。他们非常需要社会给以特殊的 关照。 关照。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研究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 表明,在遭遇自然灾害后, 表明,在遭遇自然灾害后,不少人抵御灾害的 能力很低, 能力很低,成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以经济和精 神支持的弱势群体。 神支持的弱势群体。 我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 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 4000~5000万人。 万人。 万人
我国的弱势群体及其形成原因
在我国的广大内陆的深山地区、荒漠地区、 在我国的广大内陆的深山地区、荒漠地区、 边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农村和城镇, 边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农村和城镇,贫困现象仍 然比较突出。 年底, 然比较突出。到2003年底,我国农村仍有近 年底 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 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有2000万。他们是社会弱 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有 万 势群体中的主体。 势群体中的主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 结构的调整,数以万计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 结构的调整,数以万计的农民离开家乡, 市工作,成为农民工。在城市, 市工作,成为农民工。在城市,农民工的工作 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 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医疗得 不到保障,他们是弱势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