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PPT
合集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

1、夺门之变 2、土木堡之变
第四部《粉饰太平》
嘉靖:我欲成仙、快乐齐天
嘉靖皇帝那些事儿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 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 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 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 腹大患。
迷茫
逆向 思维
在到此龙开反之场始问 那前后么::我假我该如如如我何何已才做经能?是成圣为人圣了人,?质目手的的段区相不别同同
如何成为圣人?
反思模型
未悟道的 王守仁
怎么做
成为圣人 实现目标
反普通人 为了实现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正思
采用怎么样的手段?
手段
目标
反思 让你清晰的知道,应该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 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如何成为圣人?
怎样做才能成为
进士及圣人第?
悟道了
道
儒
佛
家
家
经
秘
经
术
典
成为圣人的门径
古代很多儒生:立志成为圣人, 发奋读书,力求格物致知。
如何成为圣人?
这么多立志成为圣人的儒生, 为什么唯独王守仁悟道了?
然差点,但也还凑合。
聪明 过人
10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 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 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 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 答案。
第四部《粉饰太平》
嘉靖:我欲成仙、快乐齐天
嘉靖皇帝那些事儿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 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 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 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 腹大患。
迷茫
逆向 思维
在到此龙开反之场始问 那前后么::我假我该如如如我何何已才做经能?是成圣为人圣了人,?质目手的的段区相不别同同
如何成为圣人?
反思模型
未悟道的 王守仁
怎么做
成为圣人 实现目标
反普通人 为了实现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正思
采用怎么样的手段?
手段
目标
反思 让你清晰的知道,应该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 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如何成为圣人?
怎样做才能成为
进士及圣人第?
悟道了
道
儒
佛
家
家
经
秘
经
术
典
成为圣人的门径
古代很多儒生:立志成为圣人, 发奋读书,力求格物致知。
如何成为圣人?
这么多立志成为圣人的儒生, 为什么唯独王守仁悟道了?
然差点,但也还凑合。
聪明 过人
10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 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 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 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 答案。
推荐明朝那些事PPT课件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 别号(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第一章 童年
第8页/共15页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 朱五四 农民
第15页/共15页
பைடு நூலகம்目录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关键词 • 作者简介 • 精彩摘录 • 写在最后
第1页/共15页
关键词一:生动
• 为什么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奇书呢?很明显,这并不是社会给予它的评价, 而是我在阅读完整套(七本)书后的第一感受。它的确很神奇,文中没有华丽的 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言,而是以最朴实生动的文字将大明三百年间的史实以 及作者自身的看法表现出来,描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加入了小说 的笔法,所以读起来并不像史书那样枯燥难懂。
第11页/共15页
郭子兴差点笑了出来,投军?元军快打进城来了,还有来投军的, 这个借口很不高明,所以他决定,去看看这个奸细。
于是他骑马赶到了城门口,看见了一个相貌奇怪的人。用今天的话 来说,这个人的相貌是地包天,下巴突出,更奇特的是,他的 额头也是向前凸出的,具体形状大概类似独门兵器月牙铲,上 下凸,中间凹(参见朱元璋同志画像)。
诶诶诶那么大个 照片吓死人还有 这黑白照是闹哪
样啊喂!
第6页/共15页
• 当年明月称:“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写 《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 是啊,历史也可以写得轻松幽默、生动有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明朝那些 事儿》中的精彩摘录:
第7页/共15页
一、洪武大帝
第一章 童年
第8页/共15页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 朱五四 农民
第15页/共15页
பைடு நூலகம்目录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关键词 • 作者简介 • 精彩摘录 • 写在最后
第1页/共15页
关键词一:生动
• 为什么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奇书呢?很明显,这并不是社会给予它的评价, 而是我在阅读完整套(七本)书后的第一感受。它的确很神奇,文中没有华丽的 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言,而是以最朴实生动的文字将大明三百年间的史实以 及作者自身的看法表现出来,描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加入了小说 的笔法,所以读起来并不像史书那样枯燥难懂。
第11页/共15页
郭子兴差点笑了出来,投军?元军快打进城来了,还有来投军的, 这个借口很不高明,所以他决定,去看看这个奸细。
于是他骑马赶到了城门口,看见了一个相貌奇怪的人。用今天的话 来说,这个人的相貌是地包天,下巴突出,更奇特的是,他的 额头也是向前凸出的,具体形状大概类似独门兵器月牙铲,上 下凸,中间凹(参见朱元璋同志画像)。
诶诶诶那么大个 照片吓死人还有 这黑白照是闹哪
样啊喂!
第6页/共15页
• 当年明月称:“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写 《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 是啊,历史也可以写得轻松幽默、生动有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明朝那些 事儿》中的精彩摘录:
第7页/共15页
一、洪武大帝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PPT课件讲义

经过:
陈友谅一心想要吞并朱元璋的地盘,连连几次交手 自己都没占上便宜,朱元璋的声势反而越来越大。于是, 他造了大批战船,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朱元璋亲自 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才撤去包围,退入鄱阳湖。
陈友谅擅长水战,又有高大的战船,而朱元璋全是 些小船,连打三天,败下阵来。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有如火烧赤壁的情景般,陈把大 船全都连接在一起,朱元璋派了一队小船连夜趁着东风, 乘风点火。陈友谅在突围的时候,朱军一阵乱箭,把陈友 谅射死了。
叔侄反目
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 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 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 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 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 料。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 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 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 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祈求上天,祈祷的唯 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 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时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 存。”
在元末时期,皇帝昏庸, 政府腐败,导致百 姓叫苦不堪,朱元璋的亲人被活活饿死,万般无 奈之下,他出家当和尚,靠乞讨为生。在这颠沛 流离的日子当中,朱元璋吃过了常人从未吃过的 苦,受过了常人从未受过的磨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明朝的诞生——几经生死打江山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失败 平江战役——张士诚战败 北伐——王保保战败,元朝失守,慌忙而逃。
鄱阳湖之战
起因: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
明朝那些事儿PPT

• 解缙将原藏于南京文渊阁中五百多来累积收藏的“中 秘藏书”,按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 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的顺序整理,合并为一书, 永乐二年(1404)献给朱棣;
• 朱棣又命姚广孝为兼修,命国子监及外郡生源担任缮 写工作,于永乐五年(1407),永乐大典终于大功告 成。
• • 迁都北京
此外,朱棣习惯了北方 环境,且偏好北方饮食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有效抵御外寇入侵
郑和小传
•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保(后 又称三宝),十一岁时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 王朱棣的近侍。朱棣登基,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 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郑和 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 使西洋。在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 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 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28年间,郑和累计访问了40多个国家 和地区,开辟了中国至红海,东非国际航 道,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的第一 航海比哥伦布早87年,比达 伽马早92年, 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
平定安南
胡氏父子篡夺安南皇位, 朱棣大怒 派朱能讨伐安南,朱能病亡, 张辅接任
自广西凭 祥正式向 安南进军 ,明军两 面突击, 在白鹤会 师。 后明军先 攻克东西 都,后攻 克安南全 境,俘获 胡氏父子 。
多邦战役 中,张辅 用画的狮 子对付敌 军的大象 ,大胜。
蒙古现状
鞑 靼
瓦 剌
兀 良 哈
蒙古三大部落相互攻击,明朝一直在寻找 机会 朱棣派邱福领兵十万出征,但邱福有勇无 谋 ,全军覆没
永乐八年(1410),朱棣亲征鞑靼
读书交流《明朝那些事儿》ppt课件

7
经典语录
• 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 万户侯的气度,外加唾液系统非常发达,且极具穷追猛打 的狗仔队精神,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逮住就咬, 咬住就不放。
•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 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 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读Biblioteka 交流会2017年3月8日 1
主要内容
顾名思义,就是讲中国明朝(1344 年-1644年)的历史故事。从朱元璋出 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以 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 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 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 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 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 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 朱棣过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记了他当年是怎样战胜比 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 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8
《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
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的小说。明朝那些事
儿,那么多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那么多
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读了之后真是感触
不少。读完这部书,我耳边萦绕的就是《
历史的天空》这首歌曲:岁月带不走那一
串串熟悉的姓名。担当生前事,何记身后
名……我想,这本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人
物他们都在践行着。
9
谢谢大家!
10
第一部 洪武大帝
11
第二部 万国来朝
12
第三部 妖孽宫廷
13
第四部 粉饰太平
14
第五部 帝国飘摇
15
第六部 日落西山
16
经典语录
• 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 万户侯的气度,外加唾液系统非常发达,且极具穷追猛打 的狗仔队精神,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逮住就咬, 咬住就不放。
•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 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 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读Biblioteka 交流会2017年3月8日 1
主要内容
顾名思义,就是讲中国明朝(1344 年-1644年)的历史故事。从朱元璋出 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以 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 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 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 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 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 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 朱棣过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记了他当年是怎样战胜比 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 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8
《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
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的小说。明朝那些事
儿,那么多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那么多
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读了之后真是感触
不少。读完这部书,我耳边萦绕的就是《
历史的天空》这首歌曲:岁月带不走那一
串串熟悉的姓名。担当生前事,何记身后
名……我想,这本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人
物他们都在践行着。
9
谢谢大家!
10
第一部 洪武大帝
11
第二部 万国来朝
12
第三部 妖孽宫廷
13
第四部 粉饰太平
14
第五部 帝国飘摇
15
第六部 日落西山
16
明朝那些事儿课件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实行君主专制制 度,皇帝拥有绝对权 力。
明朝时期,皇权得到 进一步巩固,官员权 力受到限制。
明朝设立内阁,成为 皇帝的决策咨询机构。
明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明朝时期,中国经济得到了快 速发展,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
明朝时期的文化发展也十分繁 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等。
的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人才培
养。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历史经验的借鉴
明朝的历史经验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借鉴。例如,在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安全 等方面,明朝的历史经验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促进文化交流
明朝时期的文化交流繁荣,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这给现代社会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让我们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的重要性。
例如,明朝的官员任免制度、科举制度等对于现代社会的干部选拔、人
才任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02
社会矛盾的启示
明朝时期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土地兼并、官民对立等问题引发了一系
列的社会问题。这给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让我们更加关注
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等问题。
03
文化教育的启示
明朝时期的文化教育繁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给现代社会
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也十分突 出,如印刷术、造纸术等都有 了新的进次海上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详细描述
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展示了明朝的国威和 富饶。此次远航促进了中国与海外的交流和合作,也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
激发创新精神
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创 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明朝那些事儿二ppt课件

11
永乐事迹之挥军北上五征蒙古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并调用武钢车3万辆,运粮20 万石。鞑靼部降服明朝,并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 鞑靼败后,瓦刺部逐渐强盛,朱棣于永乐十二年三月决定亲率30万 大军征讨瓦刺部。瓦刺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 1421年阿鲁台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并击杀名都指挥王祥。永 乐二十年二月,朱棣第三次亲征。阿鲁台闻悉朱棣亲征,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饿了警惕,不会出征, 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朱棣闻悉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 鞑靼王子也率部众来降。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朱棣决定第五 次亲征。阿鲁台远遁。七月十八日朱棣病死军中。
8
永乐事迹之——迁都北京
朱棣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 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 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 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朱棣为何要迁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朱棣在登基前封地在北京所以北京是他的大本营2有效抵御外寇入侵3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永乐事迹之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都极力宣扬国威推动和平使得万国来朝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 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3
永乐大帝—朱棣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
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
永乐事迹之挥军北上五征蒙古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并调用武钢车3万辆,运粮20 万石。鞑靼部降服明朝,并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 鞑靼败后,瓦刺部逐渐强盛,朱棣于永乐十二年三月决定亲率30万 大军征讨瓦刺部。瓦刺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 1421年阿鲁台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并击杀名都指挥王祥。永 乐二十年二月,朱棣第三次亲征。阿鲁台闻悉朱棣亲征,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饿了警惕,不会出征, 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朱棣闻悉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 鞑靼王子也率部众来降。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朱棣决定第五 次亲征。阿鲁台远遁。七月十八日朱棣病死军中。
8
永乐事迹之——迁都北京
朱棣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 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 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 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朱棣为何要迁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朱棣在登基前封地在北京所以北京是他的大本营2有效抵御外寇入侵3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永乐事迹之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都极力宣扬国威推动和平使得万国来朝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 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3
永乐大帝—朱棣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
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
金红色中国风《明朝那些事儿》名著导读好书推荐PPT模板

第二部 万国来朝
内容自永乐帝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 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著 《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帝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 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 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在土木堡丧于一旦, 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 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这一系列 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后现代语言
为受众呈现出了“大话美学”叙事模式,而且也使用了较多的后现代 语言技术,也让《明朝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文学性的特征。
戏 仿 带有讽刺意味、批判意味的模仿
第一部中三个太监密谋谋害大臣甚至篡夺王位的桥段,在这一全段中, 显然是对电影镜头语言形式作出了模仿,即分别让三个太监的形象和 语言进行呈现,而三个太监的话语和思想也越来越大逆不道。
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 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 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 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 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 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 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 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
大量明史图书的出版,使2006年被人们称为“明”年,而进入 2007年后,明史热继续持续,在这样的文化的背景下以明朝历 史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颇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明朝那些事 儿》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众论坛“煮酒论史”也并不奇怪。
内容总述
Content Overvi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for looking!
什么是
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
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 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 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 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 界。
4.恩师受害,忍辱负重
1.插曲:夏言放虎归山,终被害。严嵩伙同其子、锦衣卫陆炳谗害忠良。最后被 弃市杀害,全家流放。 2.徐阶沉默不语,寂寂无声。无数人骂他忘恩负义,背叛恩师。 3.徐阶每天接受别人的嘲讽和鄙视,像没事儿人似地工作,时间久了,这事儿就 淡了,但在无数个深夜,一个人总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刻都难以忘记。从十 几年后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上看,在这个斯文人的心中铭记着一个人生中的信 条:有仇必报。 4.严嵩父子无恶不作,谗害忠良,卖主求荣。其中有一位被谗害者,我至今都听 起来毛骨悚然。他,叫杨继盛,被杖庭一百,腿肉被打掉,那个深夜他借着微光, 用手里的破碎碗片刮下自己残腿上的碎肉。而他只带着一副很平静的表情,不停 地刮着。。。。 5.而这期间,徐阶凭着自己的实力,做了次辅。但他仍一直对他们父子礼敬有加, 经常串门。我们只能说徐阶的城府真的很恐怖,只能对自负天下第一的他们父子 套用一句名言说,不是国军无能,只是共军太狡猾。 6.后来大家应该猜得到,徐阶终于逮到了机会,用“阴谋诡计、权术厚黑”非常 残忍的杀掉了他们父子。对付流氓只能用流氓的办法。
2.徐阶高调,遭人迫 害
1.看不惯奸佞的行径,痛快的骂了一场。 2.仕途跌落谷底,三次死亡作弄。 3.幽默。 免死。 “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4. 先收货,后付款(老天爷的习惯) 5.穷山恶水。 民风骠悍的地方。 称霸一方,鱼肉 百姓。 “不读书,敢闹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 白不吃。” 官盗勾结,欲赶走徐阶。 6.徐阶害怕了,“the first time!”信仰的危机。
一部作品会照亮你的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人的精神会成为你的信仰………………………………. 保尔.柯察金
何博文 机制0911班
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 来自公的成长来展开, 结构紧凑自然. 又从不同的侧面来 表现他的优秀品质。 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 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 挫折,以及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 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 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 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名言”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3.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 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 4.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夏 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 6.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 掺沙子、挖墙脚是也。 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 8.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 9.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眼前的 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 原则。 10.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 四十个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要有四千个人,没准就敢去北京集资建房了(打不过地 产商)。 11.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度,外加唾液系 统非常发达,且极具穷追猛打的狗仔队精神,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逮住就咬, 咬住就不放。
3.知行合一,步步高升
1.“说教、礼仪廉耻、忠孝节义都没用,这些玩意除了让人昏昏欲 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剥除世界所有伪装后,他找到了知行合一 的答案---------利益。 2.他没有死守所谓的绝对道德,用利益打败了利益。 3.江西按察副使 4.一天,一个人找他要升官,理由是:我是首辅的亲戚。如果是经 历了这么多事的你会怎么办? 坚持原则,滚蛋。 东宫洗马兼翰林院仕 5.坚持原则的徐阶遇到坚持原则的夏言 读(太子党兼宰相培训班学员) 6.搞关系,交朋友。广泛的群众基础。
1.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行动,才能适应变化万千的世界。 2.恶人的习性是难以用仁义道德去约束的,我们不能饶诉他们, 必须运用 ,把他们当禽兽,学着用他的方式,把球踢回去,让他
忍道
自取灭亡。
:
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利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 一百倍的敌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 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变通;以良知为基 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 地的 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 量的 步骤,只是空谈。 请教、探讨????
5.徐阶入阁
1.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 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说徐阶的整个政治生涯 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徐 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 “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恩师报了仇,更捍卫了自己的 原则。 2.他亲眼目睹了严嵩斗倒夏言和杨继盛、沈练直言 上谏的悲剧,深沉老道如徐阶者是不会轻易放出 自己的杀招的,唯一选择只有忍耐和等待机会。
徐阶:
目录 1 徐阶拜师 2.徐阶高调,遭人迫害 3.知行合一,步步高升 4.恩师受害,忍辱负重 5.徐阶入阁 6. 告老还乡,天命难违
1.徐阶拜师
1.聂豹(华亭的知县,曾蒙王守仁指点)知行合一-----------------第 一个转折点 秘的学识,世间万物无所不包, 2.这是一种极其深邃神 而更为奇怪的是, 连经世致用、为人处事的原理也与 他之前学的那些圣 人之言截然不同。” 高中探花 3.两年后,再次出仕, 4.衣锦还乡, 聂豹 “心学之要领你已尽知,但其中之精要之处唯‘知行合一’四字而 已。若融会贯通,自可修身齐家,安邦定国。若到官场艰难之时, 牢记此四字真言,用心领悟,必可转危为安,切记切记。” “不,你不明白。” 。。。。。。。。。。。
6.告老还乡,天命难违
我看遍了明朝的历史,所有的首辅,好像都没有好 下场,他也无法摆脱命运的作弄。他极力任用了一 根茎的海瑞(地球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他的名字被 各大电视剧捧为正直的海青天,但在我看来仅仅是 愚昧),自动辞职回家养老了。 可能因为他太忙了,属于子女的教育。他的儿子胆 大妄为,抢了不少地。被海瑞知道了,徐阶还了一 部分,想留一些养老,最后被整的身败名裂,房子 被烧,儿子充军。
一个王朝-----一段人生----一通哲理…… 一份success
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 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 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 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 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 读。
剧情图画小觑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名言 2
所谓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够消灭对手,
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 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 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