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2011
2011年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五个”赣州,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31.1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472.13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9:44.4:36.7调整至2011年的17.4:47.2:35.4。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807.46亿元,增长14.3%,占GDP比重达60.4%。
图12006-2011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27.0%,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59.2%,化工原料类上涨26.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60.1%,化学工业上涨30.8%,建筑材料工业上涨28.2%。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情况图2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年末全市就业人员为491.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103.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财政总收入1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05亿元,增长39.3%。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3.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55.19亿元(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长37.6%。
表22011年税收及其增长情况图32006-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71.11万亩,比上年减少1.40万亩;烤烟面积12.39万亩,增加0.28万亩;蔬菜面积160.67万亩,增加0.75万亩;花生面积47.2万亩,增加0.35万亩。
大同市2011年统计年鉴

2011年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同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2012年3月2日)201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三名一强”奋斗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0亿元,同比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428.54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5亿元,增长10.3%。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1.2%、31.9%。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50.9∶43.6。
人均GDP为25301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3918美元。
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衣着类上涨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5.5%。
就业: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155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688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人数7231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28320人,创业就业人数14098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二、农业播种面积:全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319.5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9千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82千公顷,增加1.22千公顷;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夏粮播种面积1.98千公顷,减少3.50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74.83千公顷,增加4.72千公顷;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2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6千公顷;蔬菜面积15.3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8千公顷;饲草作物种植面积2.1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3千公顷。
2011年1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2011年1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情况----------------------------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1、从2011年1月份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实施《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
由于《新方案》对数据来源渠道、指标设置、计算方法等影响价格指数计算的主要因素都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因此本月数据与以往历史数据不完全可比。
2、同比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鉴于网签数据从2010年12月份起开始上报,前11个月的网签数据缺失,故不能计算今年1-11月份各月与网签数据同一口径的同比价格指数。
为保持同比价格指数计算和发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国家统计局采用2010年的有关房价统计数据和2011年按网签数据计算的房价数据,根据同比指数和环比指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对同比价格指数的计算进行了技术处理:将2010年2-12月份(11个月)的环比数据连乘,再乘以2011年1月份环比数据生成本月同比价格指数。
以此类推可计算其他月份的同比价格指数。
计算公式表示----------------------------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3、2011年1月份,53个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根据网签数据计算,其他17个城市根据统计系统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分类销售面积和金额数据计算。
53个网签数据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秦皇岛、包头、吉林、牡丹江、无锡、扬州、徐州、泉州、九江、洛阳、平顶山、惠州、湛江、韶关、桂林、北海、三亚和南充。
2011年北京房地产报告

2011年住宅成交创近3年最低值 较2010年下跌2万套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09年北京住宅成交179042套,2010年成 交111046套,至2011年仅成交91078套,2011年住宅成交创下近3年最低值。 从2011年各月的成交数字来看,仅有1月、12月住宅成交量高于1万套,211月成交量均丌足万套,且有5个月住宅成交量仅在5000套左史波劢。
单位:套 25000 74.42% 20000 59.52%
住宅成交套数对比
100.00% 80.00% 60.00% 40.00%
15000 4.98% 10000 17.18% -16.42% -28.41% -40.49% -56.03% 0 1月 2月 3月 4月 2011年 5月 6月 2010年 7月 8月 2009年 9月 环比 10月 11月 12月
单位:套 135000 130000 125000 120000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95000 90000 85000 80000
2011年住宅库存走势
2010年住宅库存走势
【 2011年北京住宅报价分析】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监测到的329个北京在售住宅项目中, 2011年12月28日报价不年内刜次相比,有175个住宅项目采叏 了调整销售价格的策略,卙在售楼盘总数的53.5%。 其中72个住宅项目降价促销,103个楼盘逆市涨价,价格 下调住宅项目同比2010年更是激增三倍。 购房者或因限购令都纷纷加入到了楼市观望的队伍中,开 収商也因为库存压力或打折或团购,或涨价或降价,采叏各种 营销方式回暖楼市,但从2011年北京住宅总的报价情况来看, 楼市限购令的出台使得整个住宅市场都处在重新摸索整合资源 的过渡时期。
2011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
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三年翻一番、五年新突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2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7亿元,增长19.6%。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6.4和10.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4:46:52.7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5 %,比上年上涨4.5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类、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12.2%、3.7%、2.1%、3.3%和2.9%;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2.8%、0.2%和0.8%。
2011年全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12.9 %,比上年上涨12.9 %。
全年建成2个大型蔬菜配送中心和423个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有效保证了市场供应,全年物价涨幅始终低于全国(105.4%)和全疆平均水平(105.9%)。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6%。
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
截至2011年末,全市牲畜存栏数81.6万头(只),增长1.7%。
其中,生猪存栏数11.55万头,增长14.2%;活羊存栏数58.6万只,下降0.3%。
家禽年末存栏数181.38万只,下降10.4%。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大幅压缩,下降14.2%。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35.02万千瓦,增长1.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12万吨,下降4.6%。
2011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齐齐哈尔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齐齐哈尔市统计局(2012年3月29 日)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第一产业增加值237.6亿元,增长11.2%;第二产业增加值445.4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为22.3:41.8:35.9。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7.5%、50.2%和32.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15元,增长14.4%。
受国际、国内物价上涨的影响,我市市场物价总体也呈上涨趋势。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5.7,比上年上涨5.7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106.0,比上年上涨6.0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耗总量1131.2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1.127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4%;完成“十二五”目标的24.0%。
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71.4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1.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90.2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2万人。
二、农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农业产值269.1亿元,增长9.6%;林业产值4.9亿元,下降2.1%;牧业产值170.0亿元,增长12.9%;渔业产值7.4亿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亿元,增长18.7%。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豆薯总产量1076.1万吨,比上年增长8.9%。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
国办发〔201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发10号文件)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严格执行国发10号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各地要继续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一步加大普通住房建设力度;继续完善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好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的目标任务。
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2011年,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
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
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计划任务。
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
要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各地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运用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或注入资本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合理确定租金水平,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
2011全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

统计局: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增长9.2%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长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长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生猪存栏46767万头,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比上年下降0.8%。
全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656万吨,增长2.2%。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度REICO专题未来20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REICO工作室北京2011.1关于“REICO工作室”“REICO工作室”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中城联盟)共同支持建立。
支持方基于“促进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寻求研究成果代表和反映行业及商界利益。
“REICO工作室”独立开展房地产市场研究,“自主超然、格物致知”,研究结论及倾向独立于政府意图及商界立场。
“REICO报告”的撰稿人,由工作室根据专题研究需要聘请。
研究团队每年会随选题不同而发生变化。
撰稿人来自不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撰稿,其成果不反映、不代表所在单位的倾向与意见。
撰稿人被要求遵守学术道德,引用观点、文献、数据等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对因此产生的纠纷由撰稿人本人负责。
本报告的完成人为:呈先、岳国强、任荣荣。
目录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状况回顾 2 国际比较研究 5 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 13 主要结论21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状况回顾城镇住宅建设投资较快增长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年均实际增长17.1%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取得较快发展,住宅总量快速增加。
城镇住宅投资额由1998年的4310.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512.7亿元(见图1),年均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7.1%,比同期GDP增速高近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城镇住宅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由1998年的5.1%提高到2009年的9.0%。
但由于我国住宅建设投资的统计中包含土地费用,与国外统计口径不同,若采用相同口径,则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GDP约为7.2%1。
图1 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年均增加5.1%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1998年的4.76亿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8.21亿平方米(见图2),年均增加5.1%,其中,“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城镇住宅年均竣工量分别为5.9亿平方米和7.2亿平方米;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在城镇住房存量中所占比重在5%左右。
从住房生产方式来看,房地产开发成为居民住房供给的重要渠道,在城镇住宅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由1998年的48.3%上升到2009年的83.9%(2005年以来该比例基本稳定在83%以上),房地产开发住宅竣工面积在城镇住宅竣工面积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29.6%上升到2009年的70.3%(2006年以来该比例基本稳定在70%以上)。
图2 1998-2009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12002年以来,土地购置费用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所占比重基本在19%左右。
我们采用这一比例对估计城镇住宅投资中的土地费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GDP达到5.5%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4.1%提高到2009年的5.5%(见图3),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3 1998-200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按2009年不变价计算。
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10.4%以2009年不变价计算,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10.4%,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1个百分点(见图4)。
其中,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10.6%,拉动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而在克服危机冲击最为关键的2009年,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砥柱中流,贡献率达到19.4%,拉动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
图4 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按2009年不变价计算。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稳步上升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稳步上升。
从1998年到2006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8.7平方米上升到了27.1平方米,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 1.05平方米,远高于房改之前(1978~1998年)年均0.60平方米的增长水平。
初步推算,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见图5)。
并且,居民住房设施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城镇住宅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和综合配套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城镇住房成套率超过80%。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告别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
图5 1998-2009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9年数据通过趋势外推得到。
国际比较研究尽管某一截面上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住房市场状况等诸多方面业存在差异相差较大,但从相似发展阶段(按人均收入水平计量)来看,各个国家通常会表现出类似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可以选择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房地产业发展历程,来对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发展阶段的判断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2010~2020年大致经历美国1940~1970年、英国1955~1985年、日本1965~1985年、韩国1985~2000年的增长过程图6显示了中国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以1990年国际元为基准,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大致与美国40年代、英国50年代、日本60年代中后期、韩国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水平相当。
按照人均GDP年均增长7%的速度保守推算,则2010~2020年我国人均GDP 大约为7000~15000国际元(以1990年为基准,下同)。
而从图9的统计数据中看,将大致经历美国1940~1970年、英国1955~1985年、日本1965~1985年、韩国1985~2000年的增长过程。
单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我国在2020年将达到美国70年代、日本和英国80年代中期、韩国2000年左右的收入水平。
图6 中国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注:①图中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据,以1990年国际元为基准;②中国2010~2020年的人均GDP按照年均7%的增长率推算得出。
资料来源:The World Economy: Historical Statistics.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与日本50年代初期和韩国70年代中期的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见图7)。
“十二五”期间以至2020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十一五”时期城镇化发展速度推算(年同等经济水平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均增加约1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8%,相当于日本50年代中后期、韩国80年代初期的城镇化水平。
而美国和英国在60年代基本完成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美国在19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而英国早在1850年左右城镇化率超过50%2。
综合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指标,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同等经济水平下的美国、英国、日本、韩国。
日本和韩国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时的城镇化率均超过65%,在我国2020年经济发展水平时的城镇化率均超过75%。
图7 中国与主要国家城镇化率水平的比较数据来源:世行数据库,日本数据根据《日本统计年鉴》数据进行修正。
中国2015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水平为预测值。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国际上同等经济水平下城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我们利用2004年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数据,模拟得出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
城镇化率与经济水平之间呈现出对数函数的形式,这与世界银行有关专家对城镇化相关研究的发现一致。
从图9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国际上同等经济水平下城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
假定我国在未来十年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不做出调整,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国际标准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16个百分点。
图8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2004年)2数据来源:王前福等,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经济要参,2002。
数据来源:世行数据库。
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表明:通常在高速发展的30~40年间,城镇化率可从25%提高到70%~80%。
如果按照我国目前的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率每年上升1%),到2020年城镇化率仅为58%,2030年城镇化率仅达到70%。
我国城镇化进程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征从住房部门产出(Housing Outcomes)的角度,进行房地产业发展阶段特征比较时,通常选取以下两方面的指标:一是居住水平指标,包括住房面积、住房稀缺程度、住房支付能力等;二是行业发展指标,包括住房新建规模、住房投资规模等。
对上述指标的比较分析表明,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表现出以下特征:快速城镇化进程完成之前,住房建设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日本在1955~1972年的17年间,住房建设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2%(见图9),新建住房规模在1972年达到峰值,接近200万套,占当年住房存量的比例超过6%。
而这一期间,也是日本城镇化进程较快的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其中,1955~1960年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46个百分点。
图9 日本历年住房建设情况数据来源:日本统计网站。
韩国在1980~1990年的10年间,住房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7%(见图10),新建住房规模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75万套,占当年住房存量的9.8%。
这一期间,是韩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7个百分点。
1990年之后,韩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减小。
图10 韩国历年住房建设情况数据来源:中金研究报告。
60年代以来,美国和英国已结束快速城镇化进程,其住房建设量没有表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见图11),美国年均私人住房新开工量基本在150万套左右,新建住房在存量住房中所占比例不到2%。
英国1960~1975年间新建住房规模年均在35万套左右,之后年均住房建设规模基本在20万套左右。
图11 美国和英国历年住房建设情况美国英国数据来源:各国统计网站。
住房建设投资/GDP在城镇化进程完成阶段达到峰值9%左右从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住宅建设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
从图12中可以看出,60年代以来,日本住宅建设投资/GDP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于1973年达到峰值9.1%;韩国住房建设投资/GDP于1991年达到峰值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