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卓颖
电化学分析方法简介

电化学分析方法简介化学分析方法是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反应的性质对样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电化学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迁移反应等。
对于这些反应,可以通过测量其产生的电流或电势来推断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电化学分析中主要利用电位和电流等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化学基础知识。
二、分类电化学分析可以分为电位法、电流法、阻抗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本质是不同的,具体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1. 电位法电位法是通过测量反应体系在电极表面所产生的电势差来推断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化学反应。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定氧化还原电位、 pH 等参数。
2. 电流法电流法是通过测量反应体系中的电流来推断反应效应。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未知的化合物浓度、离子迁移率等参数。
3. 阻抗法阻抗法主要是利用反应电阻的变化来推断反应结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析电极、膜等材料的电学性质。
三、应用电化学分析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生化分析、环境分析等多个方面。
1. 生化分析电化学方法在生物领域应用广泛。
例如,通过将酶与电极表面固定化,可以利用电势或电流等参数测量酶催化的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血糖、胆固醇等化学成分。
此外,电化学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物电学性质等。
2. 环境分析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环境领域的分析。
例如,通过测量水体中的电导率、 pH 等参数可以推断水体中的离子浓度和酸碱度,这对于水体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电化学分析还可以用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测量等。
综上,电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简单、可靠性高,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分析。
同时,电化学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实验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中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化学分析中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近代科技的发展中,电化学技术已经成为化学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电化学分析利用电化学现象来检测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可靠、简便、经济等优点。
因此,在现代化学分析中,电化学分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一、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检测分析物或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电化学反应是指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电极电势的变化。
电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某些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将一种物质氧化成另一种物质,也可以将一种物质还原成另一种物质,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常常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具体来说,就是某种物质(还原剂)通过将自身氧化来得到足够的电子,以便还原另一种物质(氧化剂)。
在这个过程中,被氧化的还原剂变成了氧化剂,而被还原的氧化剂变成了还原剂。
这种反应在电极表面进行,会产生一定的电势。
(二)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不参与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是在电极表面产生化学物质的吸附或解吸过程,或是通过离子对的移动和物质的扩散来实现。
非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与电势的变化相关。
二、电化学分析的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极谱法、电位滴定法、电化学滴定法、电化学测量法和电位分析法等。
(一)极谱法极谱法是指利用电极的电势和电流实现对分析物的检测和分析。
极谱法通常用于检测较小的分析物浓度,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样品。
极谱法分为直接极谱法和间接极谱法两种。
直接极谱法是将分析物电化学还原或氧化成为生成物或还原物,并将其在电极上检测的一种电位法。
直接极谱法分为阴极极谱法和阳极极谱法。
阴极极谱法一般用来检测具有弱氧化性能的分析物,而阳极极谱法则用来检测具有强氧化性能的分析物。
间接极谱法是通过观察在电极上形成的有机分子的电化学反应来检测分析物。
间接极谱法具有应用范围广,实验操作简单,适用于分析种类不同、结构复杂的分析物。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1PPT课件

特点:电极不参与反应,但其晶格间的自由电子可与溶液进行交换。 故惰性金属电极可作为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获得电子或释放电子的 场所。
3.辅助电极或对电极
• 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电池,形成通路,提供电子传递的场所。 • 当通过电流很小时,一般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当通过电流
很大时,需采用辅助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构成三电极系统来测 量. • 在电解分析中,和工作电极一起构成电解池的电极称为对电极;有时 辅助电极也叫对电极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2.1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2 电极的分类 2.3 离子选择性电极 2.4 电位分析法
2.1 电化学分析法基本原理
一、化学电池:
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电化学基本原 理和技术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 电化学反应场所:化学电池 分析依据:利用试样中待测组分的组 成和含量与电化学参数的关系,进行定性或 定量分析。
+ 0 .2 8 2 8
+ 0 .2 4 3 8
温度校正,对于SCE,t ℃时的电极电位为:Et= 0.2438- 7.6×10-4(t-25)(V)
3. 第三类电极——惰性金属电极
由惰性金属与含有可溶性的氧化和还原物质的溶液组成的电极,也称为零类电极。 电极反应 Fe3+ + e- = Fe2+
ox/Red
0.059lg n
a
ox/c
b
Red/c
式中:Cθ(或aθ):标准浓度(或标准活度)为
1mol·L-1
C/Cθ为相对浓度 a/aθ为相对活度,通常写为C或a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使用指南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使用指南导言电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过程中的电流、电位或电荷转移来分析化学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无需特殊样品处理等特点。
本文将探讨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方法。
一、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主要基于电化学反应,涉及到电流和电位的测量。
其中,两个基本的电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迁移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分析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在这种反应中,物质通过电子转移改变其氧化态。
2. 离子迁移反应离子迁移反应是指在液相中,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
这种反应常用于离子测定和离子迁移速率的测量。
二、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测量方法,它通过改变电位并测量电流响应,以确定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催化剂的研究、电池材料的表征等领域。
2. 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方波伏安法是一种改进的循环伏安法,它在电极上施加方波电位信号,并测量电流响应。
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适用于对低浓度物质的快速检测。
3. 极谱法(Polarography)极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流-电压曲线来分析溶液中的化合物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分析。
4.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电化学阻抗谱是一种频率响应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化学系统对交流电的响应来研究电化学界面的性质。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腐蚀研究、电化学传感器制备等领域。
三、使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化学分析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选择适当的电化学仪器和电极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分析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化学仪器和电极。
例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常用的电极有玻碳电极和金电极。
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物质分析的技术。
它基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荷传递和电流变化来确定样品的性质和浓度。
在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电荷传递过程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极谱法、电导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都依赖于电化学电池的原理,即通过电荷传递和电流变化来实现物质的测定。
1.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势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利用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电位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电位滴定法广泛应用于酸度、碱度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测定。
2. 极谱法极谱法是一种根据电极上产生的电流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见的极谱方法包括常规极谱、脉冲极谱和极谱分析等。
极谱法可用于对有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金属离子的测定。
3. 电导测定法电导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溶液中离子的电导率来分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浓度的方法。
电导测定法适用于溶液中离子含量测定、水质分析和生化分析等领域。
二、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1. 环境分析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导测定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离子浓度,如钠、钾、铁等离子的含量。
极谱法可以用于分析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等。
2. 药物分析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电位滴定法可以用来测定药物中的活性物质的含量,如维生素C、抗生素等。
电导测定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的离子含量,如钙、镁等离子。
3. 食品分析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电位滴定法可以用来测定食品中的酸度和碱度,如果汁的酸度、食盐中氯离子的含量等。
极谱法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重金属离子。
4. 化学研究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和合成的方法。
它在环境保护、能源存储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一、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物质的转化。
电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反应两种。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电极上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它捐出电子;被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它接受电子。
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来观察。
电解反应是指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的物质被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正极(阳极)是溶液中的阴离子的源头,负极(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源头。
该反应主要用于分析样品中的离子含量。
二、电化学实验方法电化学实验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样品制备、电化学测量和数据处理。
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电化学实验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电极材料,如铂电极、玻碳电极等。
其次,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进行合适的前处理,如清洗、溶解等。
最后,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注入到电化学池中。
2. 电化学测量在实验仪器方面,主要有三种常见的电化学测量设备:电化学滴定仪、电化学工作站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滴定仪通过控制电位和电流来进行分析和滴定。
它可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
电化学工作站是一种集成结构的仪器,能够同时进行电化学实验和数据分析。
它可以具有多个电极、多个槽和多个电位控制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酶或抗体等具有生物特性的物质与电极表面上的生物识别层之间的反应来测量样品中的成分。
3. 数据处理在电化学实验中,测得的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绘制电流-电势曲线、计算峰电位、峰电流和输出曲线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解释实验结果。
三、电化学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能源存储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位分析法-2

(2)
由 (1)、(2)式联合求解,得出E0和Si
Ex = E0 – Si pHx
从而实现对未知样品溶液的pHx的测定
实例:HAc溶液pH值的测定
第一步:电极放入第一标准pH溶液(pH = 6.86), 调节温度 调节器,使所指示的温度与溶液相同。调节定位调节器 使电极读数为6.86; 第二步:放入第二标准pH溶液(pH = 3.559), 读数稳定后, 该读数若为缓冲溶液的pH值,则说明电极实际斜率和理 论斜率一致;该读数若不一致,则调节斜率调节器,人 为补偿斜率; 第三步:直接放入待测的HAc溶液读取其pH值。
0
Zi Zj
E j E 0i
两式相减 E j Ei S lg K
pot i, j
S lg
aj
Zj
ai
1. 分别溶液法
Zi
两式相减 E j Ei S lg K 对于同价离子
lg K
pot i, j
pot i, j
S lg
lg
系数可收入E0项,则得:
E = E0' + Si lgci (ci为离子的浓度)
测定离子活度的分析方法
1、 直接比较法
2、 校准曲线法
3 、标准加入法
1、直接比较法的分类:
特点:简单、快速,测量时,先用1、2 个标准溶液校正仪器,可直接读取测试 液的pH或pA值。
1.单标准溶液定位法(以理论斜率测定)
K ipot大,共存离子j的干扰大;K ipot小,共存离子j的干扰小。 ,j ,j 选择比:K i,j
Zi RT pot Zj E E 2.303 lg ai K i , j a j j Zi F 0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分析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那么,什么是电化学分析技术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基于电化学原理来分析物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极表面或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可以通过外部电路从一个电极传递到另一个电极,同时伴随着离子的迁移和物质的转化。
电化学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电位法和电流法两种方法。
电位法是利用电极与被测溶液中化学成分的反应来测定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或者确定化学物质的电极电势。
电位法的典型应用包括电化学滴定法和极谱法。
相对来说,极谱法更为常见和重要。
电极可以通过极谱法选择性地检测溶液中的特定分子。
极谱法始于1801年,一开始只应用于科学探索。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极谱法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方法。
极谱法以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独特的电化学响应、极宽的测量范围和不受污染物干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命科学和工业领域。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1. 环境监测电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地下水和饮用水中化学物质的检测,大气污染物的分析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便携、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优势。
2. 食品和药品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食品和药品中的成分,以及监测化学物质的变化和稳定性。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药物残留、微量元素、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等方面。
因此,电化学分析技术在舞弊检测、品质控制和安全性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生命科学电化学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蛋白质分析等方面。
尤其是在生命科学中使用电化学传感器去探测体内分子水平的变化和变化进一步的应用,如用于心脏起搏器和可植入式生物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阴:阴极电位 Ej: 液界电位
E阳:阳极电位 IR:溶液电阻引起的电位降
测得的电池电动势减去已知的电极电位,即可求得另一 个电极的电位。作为已知的电极电位的电极,可以采用 标准氢电极(SHE),也可以采用作为二级标准电极的 银-氯化银电极和甘汞电极。
(a)无液体接界电池 (b)有液体接界电池
化学电池(Electro chemical cell)
在化学电池内,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在图1.1所示的 化学电池中,阳极和阴极上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 应如下:
在阳极上(负极):
H2(g)
2H+ + 2e
氧化反应
在阴极上(正极):
• 参比电极:测量过程中,其电位基本不发生变化
标准氢电极: 基准,电位值为零(任何温度) 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 辅助电极和对电极:提供电子传导的场所,与工 作电极组成电池,形成通路。
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第一类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例如: Ag-AgNO3电极(银电极), Zn-ZnSO4电极(锌电极)等。 电极电位为: EMn+ /M = Eθ Mn+ /M - 0.059lgaMn+ 第一类电极的电位仅与金属离子的活度有关。
② 经过均相化学反应将O及R可以直接参与电极反应的O'及R' ③ 电子交换步骤
电极的极化(Polarization on Electrodes)
Ag | AgNO3 (x mol/L)
Ag Ag+ + e Ag+ + e Ag
阴极过程
阳极过程
电极的正向、逆向是同一个反应,如果电流方向改变, 电极反应随之向相反方向进行,那么这种电极反应就是 可逆的。
AgCl + e Ag + Cl-
当存在AgCl时,银离子活度 aAg+ 将由溶液 中氯离子活度 aCl− 和氯化银的溶度积KAgCl 来决定
K AgCl = a Ag + ⋅ aCl − (2.7)
代入2.6式可得
E
=
o
E Ag , Ag +
+ 0.059 lg K AgCl
−
0 . 059
lg
极化通常分为浓差极化和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是由于电极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 液的浓度和主体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差别所引起的。 这种由浓度差引起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是由某些动力学因素引起的。如果电极 反应的某一步反应速度较慢,为了克服反应速度的 障碍能垒,必须额外多加一定的电压。这种由反应 速度慢所引起的极化叫化学极化或动力极化。
如果一电极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通过电极的电流 非常小,电极反应是在平衡电位下进行的,这种电极称 为可逆电极。象Ag|AgNO3等许多电极都可以近似作为可 逆电极。只有可逆电极才满足能斯程方程。
电极的极化(Polarization on Electrodes)
当较大的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极电位将偏离 可逆电位,不再满足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改变 很大而产生的电流变化很小,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极化是一种电极现象,电池的两个极都可能发生 极化。影响极化程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电极的 大小和形状,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温度,搅拌情 况和电流密度等。
原电池与电解池
Galvanic cell
Electrolytic cell
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电位与电势:
空间某点的电位: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 移到该点所做的功,它具有绝对意义。
电势:空间两点的电位差(或电位降), 相对含义。
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2Hg + 2Cl- = Hg2Cl2 + 2e 电极电位为:
双电层 Electric double layer
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相接触都会 在两相间产生电势,这是因电 荷分离引起的。两相各有过剩 的电荷,电量相等,正负号相 反,相与吸引,形成双电层总 厚度一般约为0.2-30纳米。
电极反应的核心步骤——活化步骤都需在紧密层中进行, 影响电极反应的吸附过程也发生在双电层中,故双电层结 构的研究对于电化学的理论和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第二类电极──汞电极 金属汞(或汞齐丝)浸入含有少量Hg2+-EDTA
配合物及被测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所组成。 根据溶液中同时存在的Hg2+和Mn+与EDTA间的
两个配位平衡,可以导出以下关系式: E(Hg22+/Hg )= Eθ (Hg22+/Hg )- 0.059lgaMn+
指示电极和工作电极
Ag+ + e
Ag
还原反应
化学电池(Electro chemical cell)
在阳极上(负极):
Zn
Zn2+ + 2e
氧化反应
在阴极上(正极):
Cu2+ + 2e
Cu
还原反应
化学电池(Electro chemical cell)
单个电极上的反应称为半电池反应。 若两个电极没有用导线连接起来,半电池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没有电子输出;当用导线将两 个电极连通构成通路时,有电流通过,构成原 电池。
近代电分析化学
卓颖
课程主要内容
电化学基本原理
¾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研究方法 化学修饰电极
¾ 电分析化学研究前沿
联用技术
¾ 参考书目: 《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 黄慰曾 《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沈慕昭 北师大出版社 《电分析化学》蒲国刚,袁倬斌,吴守国 《化学修饰电极》 董绍俊 科学出版社
¾我的邮箱:yingzhuo@
电解(Electrolysis)
电流通过化学电池在电极上发生 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过程叫电解。
在CuSO4溶液中插入两支铂电极, 逐渐增加两电极间的电压,当外 加电压升至某一数值之后,则随 着电压的升高电流急剧增加,这 一电压称为分解电位。此时电极 反应如下:
阴极 Cu2+ + 2e Cu
阳极 2 H2O O2 + 4H+ + 4e
Pt, H2 (p= 1atm) | H+ (0.1 mol/L), Cl-(0.1 mol/L), AgCl (饱和) | Ag Zn | ZnSO4 (x mol/L) | CuSO4 (y mol/L) | Cu Zn | ZnSO4 (x mol/L) | | CuSO4 (y mol/L) | Cu
膜电极的关键:选择膜(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高分子功能膜及 生物膜。 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电极反应步骤
物态
化学
物质
O'
转化 O' 反应 O 传递 O
ne-
电子传递
R'
物态 转化
化学
物质
R'
反应
R
R
传递
电极
表面层
溶液本体
① O、R从溶液本体到电极表面的物质传递,包括对流、扩散和 迁移三类过程
可为
E = E o − 0.059 n
lg [C ]d [ D ]d [ A]a[B ]b
(2.3)
如果电极反应为
M n+ + ne
M
根据式(2.2),在25℃时则有
E
=
o
E M ,M n+
−
0.059 n
lg a M aM n+
当金属离子活度 aM = 1,则
E
=
o
E M ,M n+
+
0.059 n
¾阳极写在左边,阴极写在右边。 ¾两边的垂线表示金属与溶液的相界。此界面上存在 的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 ¾中间的垂线表示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界面。该界面上 的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它是由于不同离子扩 散经过两个溶液界面时的速度不同导致界面两侧阳离 子和阴离子分布不均衡而引起的。 ¾若两电解质溶液用盐桥连接,则用两条垂线表示, 用这样两条线表示液体接界电位已基本消除。
参比电极是决定指示电极电位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理想的参比电极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能迅速建立热力学平衡电位,这就要求电极 反应是可逆的。 ②电极电位是稳定的,能允许仪器进行测量。 ¾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
甘汞电极是以甘汞(Hg2Cl2)饱和的一定浓度的 KCl溶液为电解液的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
a Cl
−
E
=
o
E Ag , Ag +
−
0 .059
lg
a Cl
−
当
a Cl
−
一定时,电极电位稳定,可以代替标
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单个的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 将研究的电极与另一个作为电位参比标准的电极 电位组成原电池,通过测量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才能确定所研究的电极的电位。原电池的电动势 为:
同样,控制电极电位,使某种待测物质在 阴极析出,由库仑计记录电解过程所消耗的电 量,电解进行完全之后,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由消耗的库仑量,可以算出待测物质的量,这 种分析方法叫库仑分析法。
此外,利用电解还可以进行分离,此时 用铂为阳极,汞池为阴极,控制电位,可以 使 Fe 、 Cr 、 Mo 、 Ni 、 Co 、 Zn 、 Cd 、 Cu 、 Sn、Bi、Au、Ag、Pt、Ga、In、Ti、等得到 定量沉积,实现分离目的。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的一个分 支。它是使待测对象组成一个化学电 池,通过测量电池的电位、电流、电 导等物理量,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分析。 根据测定物理量的不同,电化学分析 法又分为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伏安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