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并列式结构
高考写作指导:并列式议论文写作训练

并列式议论文写作训练一、并列式议论文结构1、提出总论点2、分论点一,举例,说理3、分论点二,举例,说理4、分论点三,举例,说理5、结论二、[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
并列式论证结构,要求并列的分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在内容上不能交叉、重复或包容,排列顺序要合理,孰先孰后要服从论述的需要并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使文章论述全面,层次分明,说理清晰。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在句式的构造上,分论点的表述可以力求齐整,排比段首效果很好;也可以灵活遣词造句,但要做到清晰醒目,因为分论点是“段眼”,含糊不清是一大忌。
论述过程当然允许有详有略,一般来说主要的方面详写,放在前面;次要的方面略写,放在后面。
如果分论点有多个,次要者也可以合在同一个段落里论述。
三、[方法引领] 一般议论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
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600字(通用范文5篇)

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600字(通用范文5篇)关于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精选5篇高考通用范文,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
关于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精选5篇高考通用范文,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
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通用范文):1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一)论点要明确。
论点要明确,主次要清楚,要有分离论点的概念。
论点要简明、明白,要有典型分类和归纳论证的标准。
论据要有典型分类和归纳论证的标准,要符合论证的逻辑规律性,要有归纳论证的基础知识、逻辑规律性。
论据的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归纳法;第2)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从具体论点中抽出一个论据,然后分别从论点中抽出一个论据,分析其所说的论据,从而找出论据中所提供的结论。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科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
归纳法就是把学过的论据归纳成一个概念,一个概念或一个概念来进行分类、归纳、概括,然后根据学过的论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的方法有三种,第一,要分清楚学过的论点。
论点是论据的结论,就是论点的归纳,一个学生归纳了一个概念,一个学生根据这个理论去分析和思考这个概念的内在联系,然后归纳出来的结论是什么。
第二,要对有关论据作出分类和归纳,就是归纳出一个概念或一个概念。
三)归纳法。
就是把论据和论证相结合起来,就是把论证的结论与归纳的内在联系起来,就是对有关的论点或论证内容作出分类和归纳,就是对有关的论据进行整理、总结。
四)归纳法。
就是在论证过程中对一个学科的整理归纳与概括。
归纳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归纳概括法和学科整体的概括法;(2)归纳概括概括学科整体的概括法。
并列式议论文高中作文_作文800字_议论文范文_

并列式议论文高中作文议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严密的逻辑性和良好的连贯性是它的重要特征,而议论文衔接的优劣是议论文逻辑严密性和语句连贯性的一个评判标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并列式议论文高中,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并列式议论文高中作文篇1背历史有亚欧的大河,湖泊文明,青铜文明。
文明仿佛只关重大历史,重大事件的事。
殊不知不知道是说炒作想出名,还是他的事实性。
有人提议出了300多年前的秦淮一水镇妓院遗址剩下要塌了的青楼文明,为什么有人为他寻后路仅此而已。
有两种声音:修----现在的人应该开放是文明开化的意思。
为此创造出青楼文明一词,可以发展经济。
回到历史,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一切工作为发展经济服务-支持者政府。
确切说当地政府,那地方太偏了,唯一也是最快的出路吧。
不过应讯而来的老外不少啊,呵呵。
真是历史造就一切啊,有不同吗?怕只是时代不同而已罢。
更有甚者说干脆建个娱乐城,又把现代化的玩意儿搬进去。
秦淮八艳的用过住过的家伙不是也成文物了么?美女的魅力大啊。
说不定这什么什么名字,忘了,也有美女呢。
拆----不能一改衣服就成好人了,文明不文明不还是与以前本质一样么?披着羊皮的狼,还是要宰的。
用这些不光彩的东西挣钱好好保护,如同日本人注册三光商标一样令人憎恶么?在想一严重问题一水镇怕大多都是这些人的后人吧,什么感觉哦。
现在不是扫黄打非么,这么不赞同不又自相矛盾。
提倡国民这么干么,那社会伦理何在。
现象普遍存在,但作为政府绝不能明言支持,鼓励。
所以不得不拆支持者镇中大多百姓。
现在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么,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
不过看来得需要代表--政府代劳了,民主是全部人民代表政府。
但部分政府也是代表人民的,我猜最终结果-建吧。
现在不是流行拜金主义,嫁给金钱么。
不是说,一块钱的丢失影响国际金融吗?世界上还有很多钱等我们流通发挥作用使金融顺畅呢。
40说,有说法说古时候只有青楼女子才获得最值得呢,只有她们可以自由恋爱。
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

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并列式结构议论文范文高中]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伏尔泰说:“上帝赐给人们两样东西--希望和梦--让人们苦难的遭遇。
”而我要说:“书本给了我希望和梦,让我跨越困难,打拼未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自信心总使我看见期望,每当我碰到挫折时,总是讨厌默默的看著这句诗,看著看著,似乎就充满著了力量,因为我不能恐惧,因为我深信我“必有用”。
书是历史忠实的听众,它会毫不吝啬的向我转述着那不轻言放弃的感人事件,让我学会守住那一线希望,坚持到底。
它静静地向我说道着:“存有一个小男孩被医生确诊为小儿麻痹,在阵阵遗憾声中,他没自暴自弃,而是秉持着各项他所爱的体育运动,他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着,看待生活与工作他始终追寻期望,最终他顺利了,他就是美国任期最久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
”“除了一个小男孩,他一直失利着,竞选州长、议长……一切都是失利,他却一直没忘怀期望,坚持不懈地不懈努力着,最终沦为人民的领袖--林肯”……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它总是静静的述说着,像是要告诉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拥有希望!书不仅给了我期望,送给了我期待的梦。
我总讨厌在夜深人静之时捧着一本书,仔细观察书法展,使它助推我来到先人的梦中。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梦;孟子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梦;林则徐有“敬利国家生死以”的梦;庄子有“我身曳尾于涂中”的梦;陶渊明亦造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梦……他们为了自己的梦而拼搏着,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他们绚丽而又永恒的梦想。
我沉浸于书中,沉醉在在这发扬千年的梦想中,沉醉在在他们为梦想奋斗的激情中。
无须过多言语,只是凝视着这字里行间坚韧的身影,就不足以而令我具有同样的勇气,回去构筑属我的梦想。
是书教会了我心存希望去跨越困难,是书教会了我构建梦想打拼未来。
于是我明白:书山有路--希望和梦。
·人生在世,曲折多难。
绛云惨裂,青幕冥殇。
冯唐易老,伯乐难求。
作文序列训练之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作文序列训练之议论文并列式结构【议论文知识】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议论文选材】1、选例要紧扣论点2、①选例要准确、典型、新鲜。
②选用的事实材料应准确可靠。
③具有代表性的,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
论据还要求新鲜。
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材料,要紧扣时代脉搏,老材料角度新颖。
3、选例要多角度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国别,不同时间。
【并列式结构】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事例)+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写作范例】※诚信▲开头部分:人,必须诚信。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诚信如花,花心蕴含坚贞不渝的爱情。
分论点二:诚信如树,树根凝汇千古不变的友情。
分论点三:诚信如土,土里根植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诚信▲开头部分:提出总论点:请守卫精神火种,请重树做人立业之本——诚信。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请重视诚信,因为它是先人倾其一生呵护而得以流传的文明火种。
分论点二:请重视诚信,因为它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
分论点三:请重视诚信,因为它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柱梁。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生命的价值▲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
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富有价值。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分论点二:生命的价值在于包容。
分论点三:生命的价值在于感恩。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优秀范文】架起沟通的桥梁生命如大海上的一座座孤岛,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便成为一体。
(提出中心论点)生命的桥梁如同彩虹,它可以给人生增加绚丽的色彩。
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

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心之一就是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发现,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篇1作为21世纪的一代孩子,我们成为了众多人眼中最幸福的一代——我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活很滋润。
然而,我们又失去了多少呢?当我们扪心自问时,太多的困惑涌上了心头。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孜孜不倦地传授给我们时,为什么我们眼中没有太多对知识的渴望?不是我们好学,不是我们不长进,是因为作业、功课占据了我们整个童年。
我们的童年失去了太多的色彩。
我们没有无拘无束地玩耍过,也没有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们没见过小鸟是怎样打窝的;没听见过蟋蟀是怎么唱歌的:没有亲自到河边去捉虾……这是因为,我们被那堆积如山的作业给覆盖了。
我们的童年去哪了?是谁夺走了那多姿多彩的童年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不太爱学习了呢?在我的童年里,没有了那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没有了那天真、可爱的童心:也没有了渴望说童语的冲动……我开始慢慢适应社会给予我们的一切,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会想:什么时候社会会理解我们,还给我们一颗童心呢?并列结构议论文范文篇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小调简单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在大自然舞台上的主旋律——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好比一个宏大的竞技台,不断地生物PK酝酿了环环相扣的生物之链。
人类自以为是这个竞技台的“常胜将军”,或是旁观者的主席身份。
实则不然,只要有生命,只要是自然是一份子,就会有不断地竞争。
小到一个细胞,大至整个自然。
而人类只是其中渺小的一支队伍。
恐龙原是自然界一支实力强盛的“铁骑军”,但面对天灾人祸,缺乏创造力的它们只在短短的时间里销声匿迹。
自然界是残酷的,不会抱守一堆白骨,而是继续发展创造;自然界又是健忘的,“恐龙”这个名字会日渐沉沦,被新的物种替代,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新物种。
高考满分并列议论文(共4篇)

篇一:高考满分作文之并列结构? ? ?境界是面对成败时能笑对人生的豁达。
境界是面对名利时能超然物外的淡泊。
境界是身陷逆境时能奋发向上的追求。
?境界是成龙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组织义演义捐献爱心。
迁移训练:以“微笑”为题,运用对象阐释方法,拟写三个并列分论点。
构思之三:排比——比喻阐释 ? ? ? 境界,是身陷逆境之时不断追求、通往成功的金钥匙。
境界,是面对名利之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灵鸡汤。
境界,是面临矛盾之时宽容大度、构建和谐的灵丹妙药。
示例(2) ? ? ? 境界,是“母爱深深深几许?引儿思绪阔天地”的伟大。
境界,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
境界,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赤胆忠心。
(二)、从“为何是”的角度构思之四:排比示例(1) ? ? ? ——因果排比示例(3) ? ? ? 境界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
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境界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
因为有境界,所以胸怀祖国、兼济天下。
因为有境界,所以及时行善、乐施大爱。
因为有境界,所以胸襟广阔、宽容大度。
示例(2) ? ? ? 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以和为贵、和谐相处。
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及时行善、仁爱天下。
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迁移训练:以“微笑”为题,运用属性阐释方法,拟写三个并列分论点。
构思之二:排比——对象阐释示例(1) ? ? ? 为官者的境界,是一种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境界。
爱国者的境界,是一种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境界。
科学者的境界,是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境界。
(三)、从“怎样是”的角度构思之五:排比——方法排比 ? ? ? 拥有境界,就需要胸怀祖国,兼济天下。
拥有境界,就需要超然物外,淡泊名利。
拥有境界,就需要及时行善、乐施大爱。
示例(2) ? ? ? 智者的境界,是一种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
强者的境界,是一种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范文

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范文议论文写作是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议论能力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议论文的习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范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范文篇1成功的喜悦是每个人都乐于去享受的,但是失败的滋味我想就没有人愿意去体会了。
失败,每个人都经历过。
当我们满怀信心迎接一场考试,而结果却令你悲伤。
你会感到即使在温暖的阳光下,也有阴冷的秋风吹进你的心灵。
失败会使你屡屡受挫,会令你懊丧叹息。
当此时,你会振作起来,奋发向上,还是一撅不振,半途而废?人生的旅途并非花团锦簇,失败的打击常常使你伤痕累累。
但是,人生的路,还得靠你坚定地走下去。
失败并非是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只要又用坚定的信念和十足的信心,经受每一次考验,成功的阳光便会洒落在你的身上。
面对失败,有人选择了颓废放弃,也有人选择毫不气馁,奋发向上。
项羽,在与刘邦之战中战败。
他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选择了乌江自刎。
其实,他完全能够东山再起,是自己的名字永垂史册,但面对失败,他却无法面对。
而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之后,表面上臣服于吴王,但在黑夜里,他卧薪尝胆,下定复国的决心。
终于等到了几千越兵涌进姑苏城的一日。
而越王,也展示了一出帝王崛起的传奇。
为什么越王能崛起?那是因为在失败的激励下,他把压力转化为无限动力,把失败当作成功的垫脚石。
这样,最终他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体会失败的滋味,让我们从失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我想到最后,你一定也会明白,其实失败真的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范文篇2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左传在生活中,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文明礼貌”。
礼貌是文明的表现,孔子曾有云: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不能在社会上及家庭上立足。
这就是告诫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
而这,也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古代名人就留下许许多多关于文明礼貌的警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七周并列式结构(2013年4月5日)【学习目标】能熟练运用“并列式”作文结构【学习时间】2学时【学习过程】一、概念解说(一)分论点并列式1.基本方法: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分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
基本形式为: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2.具体要求(1)从数量上说,分论点一般为三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2)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3.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特点。
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锦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上一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杂,让城市创造奇迹。
当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上海腾飞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是那些外来的“阿拉”为我们推波助澜。
同时,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日语、英语“和平共处”、“互相渗透”。
“人与人之间呈现不同的个性,但又彼此包容,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新上海的奇迹!”这是余秋雨所说的话。
上海的今天,没有杂,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发达的。
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
文学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没有味道。
杂就成了芸芸众生的调味品。
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当然也能“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张开双臂,尝试和尼采、卡夫卡拥抱,你也可以十指紧扣,和棉棉、陈丹燕窃窃私语。
文学正因为有了“杂”这面三棱镜,才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梅兰竹菊,蜂蝶雁莺,不一样的生物带来不一样的神采。
脱尘、修长、卓然、轻盈、栩栩如生的词汇传递给我们美的享受,人类的胸怀也因这道不尽、说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恬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雅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么多“最难将息”的表达,冥冥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映红了大自然中的枫叶,更映红了生命的旌旗。
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单调之感,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放松身心,倾听一下窗外的声音——是什么?你听见什么?是车水马龙?是鸟语花香?还是那首:“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的广告歌?不论是什么,你已经会发现,我们触及大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单一的。
正因为有杂,才让万国建筑、山上春花、爵士鼓点、苏杭花茶、城市、文学、自然……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如此风姿绰约,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让我们感叹吧,感叹杂,感叹生命的奇迹!【文章结构点评】作者首先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引出论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接着作者将三个分论点进行并列论证: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最后总结:“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二)分论据并列式1.基本方法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分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几个并列的分论据应从不同角度选择,防止堆砌重复。
2.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论据并列式”特点。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
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
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文章结构点评】作者首先运用对比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李白、与康熙相伴31年的臣子纳兰容若和萧红,最后对三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二、学以致用题目:1.站直了做人(分论点并列) 2.笑对人生(分论据并列式)。
要求:1.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结构模式:并列式。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七周并列式结构(2013年4月5日)【学习目标】能熟练运用并列式作文结构【学习时间】2学时【学习过程】一、概念解说(一)分论点并列式1.基本方法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分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
基本形式为: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2.具体要求(1)从数量上说,分论点一般为三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2)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3.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特点。
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锦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上一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杂,让城市创造奇迹。
当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上海腾飞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是那些外来的“阿拉”为我们推波助澜。
同时,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日语、英语“和平共处”、“互相渗透”。
“人与人之间呈现不同的个性,但又彼此包容,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新上海的奇迹!”这是余秋雨所说的话。
上海的今天,没有杂,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发达的。
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
文学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没有味道。
杂就成了芸芸众生的调味品。
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当然也能“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张开双臂,尝试和尼采、卡夫卡拥抱,你也可以十指紧扣,和棉棉、陈丹燕窃窃私语。
文学正因为有了“杂”这面三棱镜,才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梅兰竹菊,蜂蝶雁莺,不一样的生物带来不一样的神采。
脱尘、修长、卓然、轻盈、栩栩如生的词汇传递给我们美的享受,人类的胸怀也因这道不尽、说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恬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雅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么多“最难将息”的表达,冥冥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映红了大自然中的枫叶,更映红了生命的旌旗。
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单调之感,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放松身心,倾听一下窗外的声音——是什么?你听见什么?是车水马龙?是鸟语花香?还是那首:“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的广告歌?不论是什么,你已经会发现,我们触及大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单一的。
正因为有杂,才让万国建筑、山上春花、爵士鼓点、苏杭花茶、城市、文学、自然……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如此风姿绰约,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让我们感叹吧,感叹杂,感叹生命的奇迹!【文章结构点评】作者首先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引出论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接着作者将三个分论点进行并列论证: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最后总结:“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二)分论据并列式1.基本方法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分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几个并列的分论据应从不同角度选择,防止堆砌重复。
2.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论据并列式特点。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