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

合集下载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
哎呀呀,说起凉州贤孝,我就想起我那次去凉州游玩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特别好的日子,我溜达着就到了凉州的一条老街。

走着走着,就听到一阵特别的声音传来,那声音就像是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

我顺着声音找过去,就看到街边有个老爷子,他戴着副眼镜,怀里抱着个三弦琴,正绘声绘色地唱着呢!周围围了一圈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老爷子唱的就是凉州贤孝,那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带着我穿越了时空。

他唱的故事可有意思啦,什么英雄好汉啦,什么家长里短啦,特别生动。

我站在那,听得都入迷了,脚都挪不动步了。

老爷子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一会皱皱眉头,一会又哈哈大笑,好像他自己就在故事里面一样。

旁边的人也都特别投入,听到精彩的地方还会忍不住喝彩。

我就一直在那听啊听,听了好久好久,感觉自己都沉浸在那个充满故事的世界里了。

等老爷子唱完一段,我才回过神来。

我发现自己真的是被凉州贤孝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凉州贤孝可真是咱凉州的宝贝呀,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把那些古老的故事和情感一直传递着。

到现在,我每次想起那次的经历,想起那个老爷子唱凉州贤孝的模样,心里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呢。

凉州贤孝啊,真的太有意思啦,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呀!。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作文
《凉州贤孝》
在咱这地儿,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叫凉州贤孝。

就说那次吧,我去参加一个村里的聚会。

到了那儿,就看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有个老爷爷正抱着三弦在那弹呢,嘴里还唱着啥。

我凑近一听,嘿,这不是凉州贤孝嘛!那老爷爷唱得可投入了,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又哈哈笑。

他唱的故事特别吸引人,好像是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我站在那听得入了迷,感觉自己都进入故事里了,就像眼前看到了那孝顺的孩子在干啥干啥似的。

周围的人也都听得特别认真,有的还跟着节奏摇头晃脑的。

我就一直在那听啊听,都忘了时间了。

听完之后,我还久久回不过神来,一直在想刚才的故事。

这凉州贤孝真的太神奇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把三弦,加上那朴素的唱词,却能把人的心都给抓住了。

啊,凉州贤孝,这就是我们这的宝贝,它一直流传着,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感动,也让我们记住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我想,以后不管啥时候,只要听
到凉州贤孝的声音,我都会想起那次难忘的聚会,想起那充满魅力的凉州贤孝。

凉州贤孝说唱艺术论文曲目传承创新论文

凉州贤孝说唱艺术论文曲目传承创新论文

凉州贤孝说唱艺术论文曲目传承创新论文凉州贤孝说唱艺术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是丝绸之路上民间艺术的一个瑰宝。

它是以组词成曲的方式传承和表现古代文化,其中曲调优美、歌词简练、意境深刻、韵律和谐。

古人曾有“乐府古辞,凉州贤孝”之说,足以说明凉州贤孝说唱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凉州贤孝说唱艺术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诗经”,是古代民间艺术的一种。

至隋唐时期,凉州贤孝成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其曲调和民族风格也渐渐显现。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在《零陵闻钟》中有诗云:“钟声满天际,观者如相识。

愿君相与会,凉州贤良製。

”可见当时凉州贤孝已经成为士大夫和百姓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宋代,凉州贤孝风靡大江南北,民众热情高涨。

南宋文学家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也亲自编写了凉州贤孝诗词,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凉州贤孝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二、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曲目和内容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曲目广泛,分为男女弔唁、聚会娱乐、吹打和各类剧目。

其中男女弔唁是凉州贤孝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以悼念感恩的方式表达对亡者的追思。

聚会娱乐则是凉州贤孝文化中轻松欢乐的表现,通常表现为朋友间的对话和互动。

吹打和剧目则更为庄严高雅,通常用于宣传田间劳动、农业技术和历史文化等知识。

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内容着重强调了友情、爱情、家庭和社会责任等主题。

它通过深刻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在娱乐中领略到人生真谛和情感真谛。

三、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各种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许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传承方面,我们要从多角度和多层面考虑,采取亲师传、师徒教、团队培训等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探究新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手法,增强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的艺术张力和传播效果。

为了使凉州贤孝说唱艺术真正走进人心,我们也需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的作品,让这一文化瑰宝在时代的洪流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河西走廊讲唱艺术的一朵奇葩——论凉州贤孝艺术

河西走廊讲唱艺术的一朵奇葩——论凉州贤孝艺术

雷神 ,要殛 掉她 这个 忤逆 种 ,大 街上 走 的人 多势 又众 ,再没 有殛 掉一 个 人 ,单把 这个 贱 婆娘 殛成 了焦 木 棍 。 ”通 过这 种 凉州 本土 伦理 道德 的阐释 ,以达 到劝人 向善 的教 化作 用 。 凉 州 贤 孝 包 含 的 道德 宣 讲 目 的 ,在 许 多 剧 目中 部 有 非 常鲜 历 史 故 事 加工 而成 的唱 段 ,用 凉 州 方 言 长处 ,虽 土 气 但 原 味 无
丁母死后怨冲玉皇山神遵了令啊山神土主就下了天宫哎好好去点禳他这个忤逆种丁兰受点化后悔恨异常休去妻子女人住在娘家一年内娘家一门内死的只剩下两个侄儿最后又被娘家子侄轰出门不贤的女人后来也受到该有的报应打发了一个天宫里的老雷神要殛掉她这个忤逆种大街上走的人多势又众再没有殛掉一个人单把这个贱婆娘殛成了焦木棍

凉 州贤 孝艺 术的表 演及 传 承
1 . 表演 凉 州 贤 孝 ,主 要 盛 行 于 以武 威 为 中 心 、地 涉 周 边 金 昌 、张 州 贤孝 的产 生 时 间与 产生 过程 。但 根 据 明代 聂谦 《 凉 州风 俗 录》
掖 、酒 泉等 广 大河 西走 廊 地 区。 目前 尚没 有 明确记 载 可 以说 明凉 明 的体 现 。 比如 《 五 女 兴唐 》 《 荆钗 记 》 《 韩湘 子传 》这些 根据 记载: “ 州 城俗 重 娱 乐 , 虽 无 戏 而有 歌 曲, 古称 ‘ 胡人 半解 弹 琵 缺 ,经 艺人 精彩 的演 绎 往往 有感 天动 地 的效 果 ,使 听众 情 不 自禁 琶 ’者 今 犹 未 衰 , 而此时最盛行无如 ‘ 瞎 弦 ’, 每 由 瞽 者 自弹 自 落泪 ,无形 之 中实现 道 德伦 理 的宣 扬 ,劝人 为 善 。比 如一 个 故事 唱, 间有 启 语, 调 颇 多, 喜怒 哀 乐之 情 , 择 其 最者 而 表 之, 然所 示 乐 唱到 姑 娘心 毒 ,害人 无 数 ,不敬 爹 娘 ,老天 便会 对 她施 行 惩 罚:

凉州贤孝唱词语法特点选析

凉州贤孝唱词语法特点选析

凉州贤孝唱词语法特点选析武威,古凉州,今甘肃历史文化名城。

其地方曲艺“凉州贤孝”更是由来已久,流传至今,是武威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弹唱艺术。

凉州贤孝是用地道的武威方言弹唱的,唱词多用方言,通俗易懂,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

通过对唱词中一些词类的语法现象进行研究,探析语法特点,发现武威方言极富地方特色,可以为文献学、历史方言学、历史词汇学以及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佐证,对武威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标签:凉州贤孝;唱词;语法;特点;分析武威,古称凉州,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河西走廊的东部,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按照方言的地域划分,武威方言属于兰银官话河西片,武威方言又分为凉州、民勤、古浪、天祝方言,而武威方言以凉州方言为主要方言。

一、以“凉州贤孝”唱词为载体研究武威方言的语法特点的意义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凉州贤孝是武威的古老地方曲艺,是武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凉州贤孝是一种广泛流传在武威城乡民间说唱艺术,从事凉州贤孝弹唱的艺人,大多是盲人,因此又称“瞎弦”,是由盲人用三弦在街头巷尾演出的一种弹唱艺术。

唱词多用原汁原味的武威方言俚语,极富地方特色。

2006年凉州贤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瞎弦学艺靠的是口口相授,凭的是耳听心记。

“瞎子不念书靠死记”的俗语颇为准确地反映了盲人拜师学艺的艰难,往往师傅说上段,弟子要继续接下半段。

这样使得唱词具有不确定性,凉州贤孝唱词的版本很多。

这些唱词是由盲人在街头巷尾自弹自唱,唱白杂糅,随意性较大。

通俗易懂的唱词,配合婉转和谐的曲调,以颂扬古今英雄贤士、贞女贤妇、孝子贤孙、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旋律;弘扬贤顺为宗旨,传递贤孝的正能量,把武威古老淳朴的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通过贤孝艺术表现出来了。

因此,对其唱词的语法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的后人更好地凭借保留下来的方言了解今天的社会。

研究凉州贤孝中的方言,可以为学者研究文献学、历史方言学、历史词汇学以及文字学等学科提供佐证,对我们挖掘、整理、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

凉州贤孝诗句

凉州贤孝诗句

凉州贤孝诗句
嘿,你可知道凉州贤孝啊!那里面的诗句可真是太绝了!就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听凉州贤孝的表演,那演唱者一开口,哇塞,那感觉就像是一股清泉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贤孝唱得好呀,声声入人心哟”,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他们唱的那些诗句,有的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

比如说有一句“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道理啊!就好比你今天偷了个懒,明天可能就得加倍努力去弥补。

还有“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忤逆爹娘天理难容”,这不是在告诉我们要好好对待父母吗?这就好像是一棵树,根扎得越深,才能长得越高大挺拔。

凉州贤孝的诗句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容易,酸甜苦辣都要尝”,这多真实啊!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吗?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开心的事,像吃了蜜一样甜;有时候又会遇到困难,感觉像是掉进了无底洞。

再听听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是不是很形象?就好像有些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总是想要更多更多,最后却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这和那想要吞下大象的蛇有什么区别呢?
凉州贤孝的诗句啊,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

它也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

我觉得凉州贤孝诗句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太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承了!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魅力吗?。

“凉州贤孝”唱古今

“凉州贤孝”唱古今
人 、父母 和 歌 颂 忠 义 贤 德 之 士 的 故 事 , 2 世 纪 将 是 一 个 包 装 的 时 代 , 成 消 费 者 对 商 标 记 忆 与 再 次 购 买 的 机 1 无 故 而 得 名 。 唱本 基 本 分 为 “ 书 ” “ 国 和 家 论 是 人 或 者 产 品都 注 重 包 装 。 增 加 市 会 。我们在开发精品海洋 、 为 兰州 系列牌 书 ” 种 。“ 书 ” 唱 各 个 朝 代 的 忠 勇 场 的竞 争 力 , 两 国 演 精美 的包 装设 计 在 产 销 过 号 都 应 用 了这 一 思 路 , 果 都 非 常 好 。 结


等 。新创作 的有影响的本 子主要有 《 解
《 《 凉州贤孝 的内容 , 主要 以述颂古今 放 大西 北》 盲艺人 重见光 明》 王婆养 英雄贤士 、 烈妇淑女 、 孝子贤孙 、 帝王将 鸡》 等。凉州贤孝的音乐保 留着许 多古
相、 才子佳人故事为主 , 寓隐恶扬善 、 喻 老的唱腔 曲牌 , 吸收了“ 凉州杂调” 和西
从 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 的艺人 , 大多是
凉州贤孝唱本十分丰富 , 以传统段
凉 鲫 贤 孝 唱 古 今
盲人 , 特别是以先天盲者 占多数 。为 了 子 占大多数 , 一般分为“ 国书” 家书” 和“ 谋生 ,一些盲孩子便 自幼从师学艺 , 学 两大类 。以帝王将相 、 国事兴亡 为主要 成之后走街 串村 四处卖唱 , 当地人称之 内容 的唱本为 :国书” “ ,像 《 五女兴唐 为 “ 瞎弦” 。凉州贤孝 的演 唱形式很简 传 》关云长单刀赴会》包公案》 《 《 以及反
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 曲调沈畅动 稔 , 大凡都 能哼上三两句 , 因凉州 贤 但
关键词 : 凉州 贤孝 非物质文化遗 听 , 富于 变化 , 即兴性 很 强 , 生动形 孝的独特唱法 ,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 。 能 产 说 唱艺术 凉州 方言 弘扬 民族文 象 、活脱通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 ; 说 新 中国成立以来 , 由一些群 众文艺工作

武威凉州贤孝调研报告

武威凉州贤孝调研报告

武威凉州贤孝调研报告武威凉州贤孝调研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工作,我们对武威凉州地区的贤孝风俗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发现。

一、调研背景:凉州地区一直以来都有着崇尚贤孝的传统文化。

贤孝是指对于贤德乃至孝道的推崇和弘扬,是一种文明、传统和伦理的表现。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贤孝风俗的传承和现状,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1. 随机抽样访谈:我们对凉州地区的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访谈,了解他们对贤孝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2. 实地观察: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祠堂、庙宇和公共场所,观察了人们的行为和仪式,了解贤孝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文献资料研究:我们研究了相关的历史文献、传统故事和民俗资料,对凉州地区的贤孝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认知水平: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对于贤孝有着良好的认知水平,意识到贤孝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行为表现:大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贤孝的原则和行为准则,比如尊敬长辈、关心弱势群体等。

3. 传承情况:贤孝文化在凉州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祠堂和庙宇的活动仍然丰富多样,并吸引了一大批市民参与。

4. 影响因素: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发展对于贤孝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居民对于贤孝的重视不如以前,追求个人利益的倾向也有所增加。

四、建议与展望:1. 教育引导:加强贤孝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贤孝意识和行为习惯,将贤孝融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中。

2. 社区活动:举办更多的贤孝主题活动,通过社区的力量推动贤孝文化在凉州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3.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4. 积极宣传:加强对凉州贤孝文化的宣传,提升社会对于贤孝的认知,为贤孝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凉州地区的贤孝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社区活动等措施,我们相信凉州贤孝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凉州地区的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开题报告
一、片名:《凉州贤孝》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凉州贤孝相传是由清朝年间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地秀才所创立。

起源于凉州东北乡,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盲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

从事凉州贤孝职业的艺人大多数是盲人,尤以先天盲者占大多数,他们自幼便从师学艺,出师之后便走街串巷,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又称“凉州劝善书”。

凉州贤孝演唱形式很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方式偶然有之。

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又蕴含一定的人生哲理,其内容或讲典故、或颂功德,上至帝王将相、英雄贤明,下至孝子贤孙、才子佳人,寓隐惩恶扬善,喻时劝世,故名为“贤孝”。

其唱腔声色古朴苍凉,流畅生动,音调沉亢而富于变化,并间以即兴创作,能够生动形象、活泼逼真地表现各类故事和人物。

不像豫剧、黄梅戏等那么有名,名扬大江南北,但是凉州贤孝(瞎弦)存在历史久远,凉州贤孝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演唱。

凉州贤孝是西北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艺术载体,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研究西北民间信仰、民族民俗的活资料。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和艺术形式,凉州贤孝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保留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的同时,充满了浓郁而鲜明的地方色彩。

如今,在武威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还专门塑立了一个老者手扶三弦演唱凉州贤孝的铜像,这说明,凉州贤孝已然成为古都凉州的标识或名片。

武威人民在休息空闲之时,通过欣赏贤孝弹唱,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又增强了群众之间的接触交流。

寓教于乐,同时还舒缓和睦了邻里、村民、家庭之间的关系,又能起到隐恶扬善、教化德行、为贤行孝等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伦理风尚的效果。

2010年5月,武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专示了“武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确定“冯兰芳、王雷忠、王月”三人为凉州贤孝代表性的传承人。

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经济快速地向文化领域渗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身审美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身审美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外来文化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各种原因
导致的文化遗产的断层轶事及文化传承人的自然衰亡和无人想继续从事和继承的尴尬境况等,无不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传承。

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贤孝也不可避免面临这不争的事实及其所引起的变迁和冲击。

因此,发掘整理和抢救保存凉州贤孝,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三、内容简介:
首先,采访凉州贤孝的继承人冯兰芳,让他对凉州贤孝的来源、发展进行叙述,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以及贤孝的传承方式、目前的现状。

由大到小,由点到面,分层拍摄。

凉州贤孝这种说唱曲艺,在清朝末期处于鼎盛时期,五四时期和解放初期是较为流行的兴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较著名的艺人有李鸿元、徐高堂、陈吉孝、赵寿德、张天茂、李万昌、叶玉香、张正恒、吴孝学、许红天、赵兰芳、藏尚德、史天成等人。

其次,对贤孝艺人张天茂、王月在不同场地的表演进行拍摄,纪实拍摄贤孝表演。

再次,从受众的角度深度挖掘听众的心理,贤孝给他们传递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如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目前围观贤孝受众对象大多数是年龄在40—60多岁的农村乡里人。

最后,为了及时挖掘、保留和发扬凉州贤孝这一民间艺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根植于凉州大地的艺苑奇葩,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层,使其摆脱濒临灭绝的窘境。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专家、学者给出建议、意见的角度进行分析拍摄。

在音乐创作和文本研究方面较有成就的是原武威市歌舞团的三弦演奏员李勤学和凉州区文化馆的冯天民、李武莲等人。

备注:
①拍摄凉州贤孝的经典曲目:《丁郎刻母》《郭巨埋儿》《丁兰刻木》《王祥卧冰》等。

②拍摄方式:本片是纪实性纪录片,我们要对贤孝艺人进行跟踪拍摄,对他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贤孝的发展现状通过镜头真实地反映出来。

对专家、学者的访谈则采用固定拍摄。

③评估:由于工作量大,耗时耗费可能会相当大;另外本作品的拍摄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指正。

操作实施上比较困难,纪录片的拍摄主体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不小心会拍成宣传片。

四、体裁与时间:
体裁:艺术文献片
指导思想:本片立足于这样一种文化理念:以凉州贤孝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凉州贤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点,以曲艺传递的文化思想的发展
为基本素材,以悠久的历史为横轴。

选材标准:以大量纪录片为指导,贴近生活,了解社会生存现状,时间和空间的记载,顺序和累积的升华的具体。

时间:25分钟左右(根据拍摄情况会有浮动)
五、进度安排:
1、2014年8月—2014年9月前期策划(收集资料、调查走访)
2、2014年9月—2014年12月摄制
3、2014年12月—2015年1月后期制作
4、2015年1月—2015年5月后期完善阶段
5、2015年5月—2015年6月答辩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