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4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4

护理理论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奥伦自理理论罗伊适应模式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是一个综合的、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概念性框架。
模式重点叙述了三部分内容:(一)人纽曼认为,人是与环境持续互动的开放系统,称为服务对象系统。
这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一系列同心圆来表示。
1.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为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和能量源受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这5方面功能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制约。
2.弹性防线弹性防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
3.正常防线机体的正常防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
4.抵抗线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二)压力源压力源是引发个体紧张和导致个体不稳定的所有刺激。
纽曼将压力源分为:1.个体内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个体内与内环境有关的压力,如愤怒、悲伤、自我形象改变、自尊紊乱、疼痛、失眠等。
2.人际间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压力,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间的角色期望冲突等。
3.个体外的压力源是指发生于体外、距离比人际间压力更远的压力,如经济状况欠佳、环境陌生等。
(三)反应纽曼进一步提出:压力反应不仅局限在生理方面,这种反应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反应。
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正性的。
(四)预防1.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
3.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目的是进一步维持个体的稳定性、防止复发。
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纽曼发展了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为步骤的独特的护理工作步骤。
奥伦自理理论自理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家多萝西娅·奥伦(奥瑞姆)(Dorothea.E.Orem)提出。
病区护士实行4级负责制的体会

4级护 士 。1 级护 士 2人为责 任组长 , 由主管 护师 、 本科 学历 、 龄≥ 1 护 0年 者担 任 ; 2级 护 士 3人 为责 任护 士 , 由护 师 、 专学 历 、 大 护龄 6 ~9年 者 担 任 ; 3 级护 士 8人为执行 护 士 , 由护 士 、 中专 学历 、 龄< 护 6年者担 任 ; 4级护 士 2人为 助理护 士 , 由未 取得护
文 章 编 号 :6 1 9 7 f0 90 一O 6 一O 17 — 8 5 2 0 ) 1 O 8 2
社会 的进 步 , 必 意 味 着 人 们 对 医 疗 服 务 的 势 要 求逐 日提 高 , 由于 现 阶 段 护 理 人 力 资 源 总 量 增 长缓慢… , 就 要 求 护 理 管 理 人 员 不 断 地 探 索 科 这 学、 合理 、 效 的护 理 模 式 , 于 有 限 的 护 理 人 力 高 对 资源合理 利 用 , 是提 高护 理 质量 的有 效途 径 。 自 20 0 7年 1月 起 , 院普 外 二科 实 施 了护 士 4级 负 本 责制护 理模 式 。 区 护 理 质 量 有 了 明 显 提 高 。现 病 报告 如下 。 1 资源与方 法 1. 资源 普外 二科 共 有床 位 4 1 5张 , 理人 员 护 1 5人 。护 理人员 一般资 料 ( 不包 括护 士长 )本 科 5 :
护理 与康 复 2 0 0 9年 1 第 8卷 第 1期 月
病 区 护 士 实 行 4级 负 责 制 的 体 会
周 慧君 , 燕君 , 沈 周 惟
( 宁波市第 二 医院 , 江 宁波 浙
摘
3 51 ) 1 0 0
要 : 讨 护 士 4级 负 责制 的护 理 模 式 , 高 护 理 质 量 。将 全 科 护 士 按 学 历 、 龄 、 称 分 为 责 任 组 长 、 任 护 士 、 探 提 护 职 责 执
《继电保护技术》课件——第四章_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

4.导引线通道
在两个变电站之间铺设电缆,用电缆作为通道传 送保护信息这就是导引线通道。用导引线为通道构 成的纵联保护称做导引线保护。导引线保护一般做 成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电缆中传送的是两侧的电 流信息。考虑到雷击以及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 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引起的地电位升高的影响,作 为导引线的电缆也应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从而增大 了投资。显然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用导引线通道只 适用于小于十公里的短线路上。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框图说明
2KW (M侧)
M
K1
1QF
1KW (M侧)
N
2QF
K2
2KW (N侧)
当向当时K元发间1件 生 元点件1K发K2T故生W1障故有不时障输动,时出作N,前,侧两到不的侧达发1的M闭K正W 侧琐方收动信向信作号元输,,件出发于2端出是K,闭两W从琐侧动而信的作保号2,证K,反了W在方虽 通然过M时侧间的元2K件WT动1和作禁,止但门不J会Z2发将出两跳侧开的1断QF路的器跳1闸Q脉F、冲。 2QF跳开;
3.光纤通道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光纤作 为继电保护通道使用得越来越多。用光纤通 道做成的纵联保护有时也称做光纤保护。光 纤通信容量大又不受电磁干扰,且通道与输 电线路有无故障无关。近年来发展的若干根 光纤制成光缆直接与架空地线做在一起,在 架空线路建设的同时光缆的铺设也一起完成, 使用前景十分诱人。
方向高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
高频保护构成框图
高频保护由继电部分、高频收发信机和高频 通道三部分构成
(二)通道类型 1.电力线载波通道 2.微波通道 3.光纤通道 4.导引线通道
1.电力线载波通道
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通道类型, 其使用的信号频率是50-400kHz。这种 频率在通信上属于高频频段范围,所以 把这种通道也称做高频通道。把利用这 种通道的纵联保护称做高频保护。高频 频率的信号只能有线传输,所以输电线 路也作为高频通道的一部份。
基础护理学课件 4.第四章 患者安全的护理与护理职业防护

第一节 患者安全的护理
一、安全的概念
安全(safety)是人体生理需要之一,也是个体生 存的基本条件。
二、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物理性损伤及损伤及防范 (五)医源性损伤及防范
三、患者安全的护理措施
❖ (一)保护用具的种类及应用 ❖ 1.保护用具的种类 ❖ (1)床档 ❖ (2)约束带 ❖ (3)支被架 ❖ 2.保护用具的应用方法
学习目标
❖ 1.说出医院环境中不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 2.解释下列概念:职业暴露、护理职业防护。 ❖ 3.说出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案例
患者,林某,男,45岁,因高空坠物造成颅脑外 伤,现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 思考: 1.林某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2.应采取什么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计划】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视患者 情况决定护士人数
2.用物准备:按需要备床档、约束带、棉垫及支被架 3.患者准备:患者或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方法和持
续时间,愿意配合使用 4.环境准备:环境宽敞明亮、必要时移开床旁桌椅
【实施 】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合理应用 3.操作一 4.操作二 5.操作三 6.整 理归位 7.观察记录 8.操作后嘱咐
【目的】
❖ 1. 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等 因意识不清或虚弱等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 意外,确保患者安全。
❖ 2. 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评估】
❖ 1. 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 动状况;有无损伤、血液循环障碍或皮肤破损。
❖ 2. 患者与家属对保护具的接受和配合程度,需用保护 具的种类和时间。
保护生态环境标语口号(四篇)

保护生态环境标语口号1、保护环境是责任,建设生态是美德。
2、保护生态功在千秋,美化环境造福后代。
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明。
4、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5、保护生态环境,惠及子孙万代。
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7、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
8、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
9、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0、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11、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
1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已。
13、保护生态手牵手,生态文明心连心。
14、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
15、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
16、创建省级生态县,建设和谐好家园。
17、创生态家园,建美好家园。
18、打造绿色生态林场,构建富裕和谐关帝。
19、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0、发掘林区资源潜力,搞好森林生态旅游。
21、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
22、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
2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生态安全造福子孙后代。
24、共创生态家园,同享碧水蓝天。
25、弘扬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26、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常德。
27、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县。
28、加快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29、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庆阳。
30、加快生态县创建,优化家园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标语口号(二)31、加快生态县建设,共创和谐家园。
32、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为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夯实环境基础。
33、加快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平衡。
34、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条件。
35、加强林业发展,建设生态玉门。
36、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工程建设。
37、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38、家家生态好风光,人人幸福保安康。
39、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40、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绿化祖国,建设生态文明。
41、坚持以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4分级护理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四)

四、分级护理制度(一)定义指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分级护理管理相关指导原则和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制定本机构分级护理制度。
2.原则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个级别。
3.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变化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4.患者护理级别应当明确标识。
【释义】1.何谓分级护理?答: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别护理。
护理级别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原则上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临床护士应实施与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级别,并给予相对应的标识提示,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分级护理制度作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之一,在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1-2013《护理分级》,明确了分级护理的定义、基本要求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依据及标准。
为使分级护理在临床上更具有可操作性,推进医疗机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久、深入发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又对分级护理制度的定义、核心要点、护理要求、制度督查量化及落实流程进行了补充和细化。
2.国家分级护理管理相关指导原则有哪些?答:原卫生部1982年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中规定: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其护理级别,划分为特级、-级、二级、三级护理4个级别。
2009年原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出,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来确定护理级别,首次将患者的自理能力引入分级护理之中。
如何确定患者的自理能力,在文件中没有统一的标准。
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1-2013《护理分级》,明确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并提出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微课课件四 个 保 护

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
继承、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个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家 庭 家庭要依法 保 履行对未成
年人的抚养、
护 监护的职责
学 学校要对未成 校 年人进行教育,
保护他们的身
保 心健康、合法
权益
护
社
会 全社会要创造一
保 种有利于未成年
人成长的社会环
境
护
Page 4
司 法 保 设立少年法庭、实行圆桌审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护 院、人民法院以及司
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事迹(4)

优秀护士先进事迹 (1)优秀护士先进事迹 (3)护理部先进事迹 (7)患者满意护理组先进事迹 (8)校医院护理组先进事迹 (10)优秀护士先进事迹自1997年7月毕业于上饶卫校,分配至万年县裴梅医院工作二年后,经组织决定调至万年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我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娴熟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工作作风严谨扎实,无差错及责任事故发生。
同时,于2011年通过自考取得了本科文凭。
过去我先后在妇产科、普外科、小儿科工作过。
现在就任外六科优质护理组组长,15年来,我和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一样,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血淋淋的伤口边,我走过了炽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蒙蒙的气氛中,用颗真诚的心送走无数个漫长的日子,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期待救治的病人。
从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怀着一种对护理工作无比热爱的情怀,倾注全力的投入到了护理工作.并始终保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配合护士长搞好科室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开展各项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共同提高专业技术,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新的护理知识,并有效的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并多次被评为五星护士和十佳护士。
在护理工作的每个日日夜夜,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天。
”我深知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护士,不仅要备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护理工作中同样重要。
那是在妇产科工作的那年,有一位农村的产妇的我院生小孩,由于是急产,家属在慌乱中忘带小孩的衣服,小孩生下来就没有衣服穿,我就回家把我女儿的衣服给她宝宝穿,产妇当时就流着泪说:“谢谢,您真是一名好护士”。
对每个医护人员来说,来自病人的评价与看法是一杆最公正的称,它能称出你在工作中抛洒的汗水,付出的心血和奉献的爱的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系统和超系统
2、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 • 闭合系统是指与环境间不发生相互作 用的系统。 •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不断的 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绝对的闭合系 统存在么?
绝对的闭合系统是不存在 的。
闭合只能是相对的和暂 时的。
输入
(物质、能量、信息)
系统部分
(处理与转换)
输出
(产品、成果、人才)
反馈 开放系统与环境间的作用过程
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用系统的观点看人,建立整体护理的 概念。 2、作为护理程序发展的依据。 3、作为护理理论或护理模式发展的框架。
二、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 一切物质方面的需要。 • 氧气
① ② ③ ④ ⑤ 应激源的数量 应激源的强度 应激源出现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个人对应激源的感知 个人以往的经历
应对是指个体对抗应激源的过程。应对 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 改变个体的行为或环境条件来对抗应 激源,另一个是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 情感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应对方式
1. 2. 3. 4. 5. 去除应激源 增加个体对应激的抵抗力 运用心理防卫机制 采用缓解紧张的方法 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护理学相关理论
• • • • •
一般系统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 应激与适应 角色理论
一 、 一般系统论
•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 菲(Bertalanffy L.V.)提出
一、基本概念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包含两层意义:
适应的层次
1. 2. 3. 4. 生理层次 心理层次 社会文化层次 知识技术层次
适应的特征
① 适应是一种主动的和动态的过程。 ② 适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个体 的身心状态的平衡和稳定。 ③ 适应是一种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 程。 ④ 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⑤ 适应能力有个体差异。
⑥ 时间与适应有关,时间越充分, 适应性就越好。 ⑦ 适应本身也具有应激性。
• 第一期 口感期;0—18个月,主要 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 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而且最重 要的因素。 • 护理人员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 生理需求,协助婴儿建立对周围环境 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第二期 肛—肌期:18个月—3岁, 主要矛盾冲突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 此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主感。 • 护理人员应为儿童提供自己作决定的 机会,鼓励儿童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 活动。
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 一般规律
1、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层次顺序逐级 上升的。
自我实现 尊重
爱与归属
安全
生理
2、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低层次需要必须 立即和持续的予以满足。 3、通常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更高 一层的需要才会出现,并逐渐明显和 强烈。
4、人们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活动基 本相同,而越是高层次的需要越具有 个体的特征,人们采用的满足方式越 有差异。
有关应激与适应的理论
汉斯·塞利(Hans Selye) 是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内分 泌学家,是最早研究应激的学者 之一。 塞利认为应激是基本的生理 现象,是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 刺激作出的非特异性的反应。
应激反应分期
第一期 警报反应期 在应激源的作用下,开始时机体的 抵抗力有所下降,然后身体开始防御, 激活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抵抗水 平上升,且常常高于正常的抵抗水平;
• 第三期 生殖—运动期:3—6岁, 主要矛盾冲突是主动对内疚。
• 此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主动感。 •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儿童提出的各种 问题,对儿童有益的主动行为给予鼓 励和表扬,并提供创造新活动的机会。
• 第四期 潜在期:6—12岁,主要矛 盾冲突是勤奋对自卑。 • 此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勤奋感。 • 护理人员应尽快帮助患儿适应医院的 限制性环境,鼓励患儿将业余爱好带 到医院,并帮助患儿在住院期间继续 完成学习任务。
5、人类不同层次的基本 需要会出现重叠,甚 至颠倒的现象。低层 次的需要不会因为高 层次需要的出现而停 止。
6、各需要层次之间可相互影响。
7、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 状况成正比,当所有需要被满足后, 就可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
1、生理方面:疾病、疼痛、疲劳、躯 体活动障碍等。
• 第七期 成人期:35—65岁,主要矛 盾冲突是繁殖或有成就对停滞。 • 此期的发展任务是养育下一代,在事 业上取得成就感,对社会负有责任感 • 护理人员应注意给予更多的感情支持, 帮助其尽快适应患病后的角色,并对 其个人成就给予适当赞扬。
• 第八期 老年期:65岁以上,主要矛盾 冲突是完善对失望。 • 此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完善感。表现为 乐观、满足、顺其自然、乐享天年。 • 护理人员应注意理解老年人的感受,耐 心倾听老人对往事的叙述;鼓励老人参 加喜爱的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避免发生意外。
1、帮助护士识别患者未满足的需要。 2、帮助护士按需要层次的高低排定护 理问题的优先顺序。 3、指导护士帮助患者满足其基本需要。
三、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成长与发展是人体的基本特点,贯穿于 人生命的整个过程。 人作为一个整体,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仅 是指体格的生长,还应包括情感、人格、认 知、道德水平等心理社会方面的发展。
• 营养
• 水
• 体温
• 排泄
• 休息
• 避免疼痛
2、安全的需要:是指人们对安全、保 障、被保护和避免受到伤害的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人们对爱、感 情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指人们对被尊重和自 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希望自己 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 己的理想抱负, 成为社会所期望 的人物。
(二)角色转变与角色集
角色转变是指个体承担并发展一种 新角色的过程,是成长与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 由多种角色集中于一个,或者说由 一种地位派生出一系列复杂的角色, 这些角色就构成一个角色集。
(三)角色冲突
•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角色或行为方式妨 碍了另一个角色或行为方式履行其义 务和权利时,个体处于的心理上、行 为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的状态。
四、应激与适应
于个体而使个体产 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个体对刺 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
应激源
• 任何对个体内环境的平衡造成威胁的 因素都称为应激源或压力源。 • 试想,你的压力源有?
应激源的分类
一般性的应激源 (1)物理性的
(2)化学性的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1、可预测性
2、顺序性 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生长发育遵循由 上到下、由近至远、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 顺序。
3、连续性和阶段性 成长和发展在人的整个生命阶段不 断进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 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
4、不平衡性 5、个体差异性 6、敏感时期性
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五期 青春期:12—18岁,主要 矛盾冲突是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 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 • 护理人员应注意帮助青少年保持良好 的自身形象,并尊重其隐私。
• 第六期 成人早期:18—35岁,主要 矛盾冲突是亲密对孤独。
• 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与他人的 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 义务,结婚或拥有亲密的朋友。 • 护理人员应帮助他们保持与亲友的联 系。
第二期 抵抗期 在应激源的持续作用下,机体将保 持在较高的抵抗水平与应激源抗衡。 如果机体成功的适应应激,GAS将在 此期结束,机体的抵抗力也有所提高; 否则将进入衰竭期。
第三期 衰竭期 当应激源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时, 机体的所有适应性资源和能量耗尽, 抵抗水平下降,出现疾病甚至衰竭死 亡。
应激与适应学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遗传与环境因素是影响成长发展 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1)营养
(2)健康状况
(3)家庭环境
(4)社会文化习俗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爱瑞克森(Erik Erikson)是美国 著名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他是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 学生。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 文化及社会环境对人格或情感发 展的重要作用。
2、心理因素:焦虑、恐惧、愤怒、兴 奋、抑郁等。
3、知识方面因素
4、环境因素:环境空气污浊、温度过 高、噪声过大等。
5、社会方面因素:社交能力差、人际 关系紧张、与亲人分离等。
6、文化方面:社会道德观、文化风俗、 宗教、信仰等。
7、个人方面:生活习惯、文化背景、 价值观、个人经历等。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 应用
• 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 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 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表现在机体质方面的变化。
成熟: 狭义的成熟是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 广义的成熟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
成长与发展的组成部分
1. 2. 3. 4. 5. 6. 生理方面 认知方面 情感方面 精神方面 社会方面 道德方面
应激源 环境的陌生 疾病的威胁 信息的缺乏 与外界、家人的隔离 丧失自尊 经济问题
应对方法 提供适宜的休息 环境 针对实际解决问 题 提供信息 指导病人运用恰 当应对方法 调动支持系统
应对方面
1、评估患者目前使用的应对方式 2、发展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适 应能力
五、角色理论
(一)角色 “角色”又称为社会角色,是指处于一 定社会地位的个体,在享有和完成与之相应 的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符合社会期 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
常用心理防御机制
• 退化
• 潜抑:忘却不愉快的情景,潜抑 到潜意识中去,再也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