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步骤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法通常用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患者应该先坐起来或半躺在床上,口腔应该清洁干净,如果患者喉咙有炎症或者感染,应该提前吸入一些雾化药物以减轻炎症和分泌物的影响。
护士应该准备好以下工具:•吸痰管•氧气或呼吸机•抹布或面纸•消毒液步骤二:前期准备护士应该把吸痰管从包装中取出并检查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立即更换。
接下来,护士应该仔细洗手并戴上手套。
步骤三:插入吸痰管护士应该先告诉患者需要进行吸痰,并说明操作步骤。
接着,护士应该拿起吸痰管,用消毒液消毒后,握住两端将管子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子的插入要缓慢,让患者能够适应•插入时应该避免对喉部和喉结造成压力•对于口腔插管,您可以让患者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插入管子;对于鼻腔插管,您可以向上抬起患者的鼻子,然后插入管子•插好后,应该待患者适应后慢慢往管子中注入氧气或连接呼吸机,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步骤四:吸出分泌物当插入管子并连接好氧气或呼吸机后,可以开始吸出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了。
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吸痰器前端先吸出口腔,然后吸取支气管;手握吸痰器前端,调节吸力,缓慢快速吸痰,一方面吸痰,一方面轻拍背部帮助排除分泌物。
•吸痰时间通常为5-10秒钟,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
•在吸痰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有必须立即停止吸痰。
吸痰完成后,护士应该将吸痰管从患者嘴或鼻中取出并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消毒。
步骤五:整理操作环境操作完毕后,需要整理一下操作环境,包括:•把使用过的吸痰器和面纸放到污染盒中•清理吸痰器,涂上消毒液并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清洁手套和其他工具•记录吸痰的时间和吸痰的状态经口鼻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呼吸系统护理工作,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地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2、检查患者的口腔及鼻腔情况,如有活动义齿取下;3、判断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4、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嘱病人咳嗽);准备:体位平卧位。
环境安静、安全、舒适、整洁。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用物电动负压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引管、试管(内盛有0.5‰优氯消毒液,置于床头栏处,可消毒吸引)、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消毒无菌润滑吸痰管一根)、无菌生理盐水(如果是一人一用,准备一瓶生理盐水,如果是需要反复吸引,准备两瓶生理盐水,一瓶用于试吸、一瓶用于冲管)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听诊器、手消液、电筒、卫生纸、无菌持物钳、开瓶器、医用垃圾袋、盛有消毒溶液的桶、护理记录本和笔、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电源插线板等)。
操作流程:接到医嘱转抄并核对,到病房进行评估:核对床尾卡:(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李红,我看你呼吸那么快,听喉部有痰鸣音,是不是感觉有很多痰咳不出来啊?哦,那请你张开嘴我看一下,用听诊器听肺部,确实有很多痰,待会儿给你吸一下痰。
吸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适,请你不要紧张,尽量放松。
吸痰的过程中我会尽量轻柔一些,请你不要担心好吗?回治疗室。
备齐用物,推车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及床号:“请问:你叫李红吗?”现在要给你吸痰了,吸痰是用吸痰管经口腔/鼻腔插入气管,将痰液吸尽,吸痰时请你配合一下好吗?如果是昏迷患者应向其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方法。
擦尽瓶灰,检查药名、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对光检查液体有无杂质及絮状物,取瓶盖,将生理盐水放入治疗盘内,携用物至床旁。
根据病情给氧,如果正在吸氧的病人,应该加大氧流量,检查负压吸引装置、压力表及各种管道,反折吸引管的前端,调节负压(成人负压调至300-400mmHg或40-53.3千帕,儿童调至250-300mmHg或者小于40千帕),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出血,如果有活动假牙应取下浸泡在盛有冷开水的容器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经口鼻吸痰技术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一仪表端庄,服装整齐二病例:1床张三,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痰多不易咳出,核对医嘱:1床张三,经口鼻吸痰一次。
三评估:1 翻看病例查阅遗嘱2 用物:手电筒3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护士:您是1床张三吗?患者:是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现在您能告诉我您哪里不舒服吗?患者:我喉咙有痰咳不出来。
护士:您不用紧张,我现在遵医嘱为您吸痰。
吸痰就是利用吸引器的吸引作用把痰吸出来。
吸痰过程中可能有些不舒服,但在吸完痰后会感觉呼吸很顺畅,您能配合我吗?患者:能护士:张三,请问您口腔有假牙吗?患者:没有护士:呼吸时感觉鼻腔还通畅吗?我为您检查一下好吗?患者:好护士:请您张开嘴。
(病人口唇,牙龈,口腔粘膜无破损,鼻腔粘膜无破损,用听诊器听诊患者肺部情况)你的痰主要在咽喉部。
你现在的氧流量是2L\MIN,一会吸痰会带走一部分氧气,所以在吸痰前后我会给你加大氧流量的。
一会儿我选用你的右侧鼻腔进行吸痰。
患者:好的。
护士:张三,现在我去为您准备一下用物,请稍等。
四操作前:1 洗手,戴口罩2 准备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换药包一个(检查名称,包装无漏气,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无菌生理盐水一瓶(检查名称,瓶口无松动,无裂痕,液体无混浊,无沉淀,在有效期内),一次性无菌手套(检查名称,包装无漏气,无破损,在有效期内),,一次性吸痰(检查名称,包装无漏气,无破损,在有效期内),管,干燥罐,听诊器,手电筒,纱布,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五操作中: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护士:您好,请问是1床张三吗?患者:是护士:现在要为您吸痰了,您做好准备了吗?患者:做好了护士:您这个体位还舒服吗?患者:挺好的护士:好,请不要紧张将干燥罐放在床旁,安装吸引装置并检查连接是否紧密,性能是否良好调节负压(成人40-53.3kpa,儿童<40kpa)护士:张三,我现在为您调节一下氧流量(先摘掉鼻导管,再调节氧流量)。
在治疗车上打开无菌包,准备生理盐水,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打开吸痰管包装护士:张三,先暂停吸氧。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口腔吸痰法是一种辅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方式,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操作者准备:包括洗手、戴口罩、准备吸痰所需要的器械等。
同时要检查吸痰管包装是否完好,接通吸引器电源后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建立负压,将检查无误的吸痰管连接至吸引器橡胶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
2. 评估患者: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有无缺氧等。
如果是清醒的患者,要向其解释做该操作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于昏迷状态或难以配合的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打开口腔,头偏向一侧。
同时要做好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音等。
3. 吸痰操作:打开吸引器开关,戴手套,接吸引器,试吸生理盐水测试管道是否通畅。
再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或者口腔吸净分泌物。
注意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避免患者窒息。
如果一次未能吸净全部痰液,应休息3~5分钟后再次吸痰,不要连续进行操作。
4. 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观察患者病情。
同时清洁患者口鼻,观察患者口腔或鼻腔粘膜有无损伤。
5. 整理器具:将用过的吸痰管及玻璃接头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经鼻口腔吸痰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应在有专业知识、经过相关培训的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完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经口鼻吸痰法的操作规程

经口鼻吸痰法的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预备好所需设备:吸痰管、量痰杯、护士手套、口罩、护目镜、草酸钠溶液、纱布、脏衣物袋等。
2.为病人提供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保证头部略低于胸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3.向病人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空手洗手,并戴上护士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将吸痰管放入脱脂纱布内,清洁吸痰管外部,提醒病人深吸几口气。
3.握住痰管的端部,用脚尖或手指轻轻敲打病人的胸部或侧背部,以使痰液松动。
4.清洁病人的口腔和鼻腔,使其清除异物或分泌物。
5.拿起吸痰管,将管头插入口腔或鼻腔,尽量靠近咽喉部。
注意不要刺激喉咙或鼻腔黏膜。
6.轻轻、均匀地吸出痰液,可同时向病人提醒深呼吸。
7.将吸出的痰液倒入量痰杯中,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等。
8.将痰液杯倒空,用草酸钠溶液清洗并冲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烫过,以消毒。
9.将量痰杯放入袋中,并妥善处理。
10.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11.切记操作完成后要将吸痰管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温和、稳定的动作,避免刺激和伤害病人。
2.吸痰管的长度应适中,插入深度应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指导。
3.吸痰管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情、病人的痰液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4.对于有肺出血、颅内高压等疾病的病人要谨慎操作,避免引起并发症。
5.操作结束后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记录。
6.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7.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急救情况,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总结:经口鼻吸痰法是一种常用的痰液排出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
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和交叉感染的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1.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
(2)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
(3)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以及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塞和肺不张,导致低氧血症。
(4)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引起缺氧。
(5)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6)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7)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
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

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1、目的应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呕吐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评估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听诊是否有痰鸣音。
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
⑷患者的合作程度。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生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注射器1个。
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以达到有效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
⑷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吸痰器放于适当位置。
检查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
⑸试吸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检查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打开开关,检查吸痰的性能,调节负压。
检查患者的口腔,去下活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战略后仰。
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对准衔接。
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掉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段,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洗力。
⑹吸痰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左右,在无吸力情况下,乘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
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困难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
手控吸引力,旋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一定吸引力)。
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况,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
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可反复进行至痰液吸净(吸痰管提出后可用生理盐水吸引冲洗管腔)。
操作完毕,将此次使用的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
将吸引管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内吸取少许溶液,冲洗管腔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管头放置呋喃西林溶液瓶内保留。
⑺观察吸痰前可增加氧气吸入。
经口鼻吸痰法介绍课件

经口鼻吸痰法的注意 事项
操作技巧
操作前,应先评 估患者的病情和 意识状态,确保 患者能够配合操
作。
在操作过程中, 应保持吸痰管与 呼吸道的垂直角 度,避免损伤呼
吸Hale Waihona Puke 。吸痰时,应缓慢、 轻柔地进行,避 免引起患者不适。
操作结束后,应 将吸痰管和吸痰 器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交叉感染。
禁忌症
● 严重呼吸困难患者 ● 昏迷患者 ● 颅脑损伤患者 ● 气道梗阻患者 ●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 严重过敏体质患者 ● 鼻腔、口腔、咽喉部有严重损伤或病变患者 ● 孕妇 ● 婴幼儿 ● 老年人
操作技巧: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吸痰力度和速度,避免 损伤呼吸道黏膜
操作后处理:吸痰结束后,及时清理吸痰管和设备, 做好消毒工作,并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谢谢
02
气管插管患者:经口鼻吸痰法可减少气 管插管对呼吸道的刺激,降低感染风险
03
呼吸衰竭患者:经口鼻吸痰法可帮助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
04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口鼻吸痰法可 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操作视频
01
操作前准备:洗手、戴口 罩、戴手套
03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鼻腔或 口腔黏膜、避免吸痰管堵塞、 避免吸痰管脱落
并发症
01
呼吸道感染: 吸痰过程中可 能引起呼吸道 感染
02
气道损伤:吸 痰过程中可能 对气道造成损 伤
03
心律失常:吸 痰过程中可能 引起心律失常
04
缺氧:吸痰过 程中可能引起 缺氧,导致呼 吸困难
经口鼻吸痰法的实践 应用
临床案例
01
昏迷患者:经口鼻吸痰法可有效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步骤
1、现在进行口鼻吸痰操作。
2
2、巡视病房,发现病人有痰多现象,喉部有痰鸣音,有缺
氧症状,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4
3、向病人解释肺部听诊(听诊部位:肺尖、肺门、肺底)。
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
2
4、X X,您好!您现在肺部有痰,需要吸一下,请稍等。
3
5、回治疗室,规范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4
6、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1)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口
述失效期4;(2)检查吸痰管型号、有效期、密封性6;
(3)检查生理盐水有效期、质量、口述失效期6。
7、推车至旁边。
X X,您好!现在我帮您吸一下痰。
2
8、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
(压力为0.02~0.04MPa)。
4
9、打开一次性碗或准备无菌碗。
用生理盐水冲洗瓶口,然
后倒入治疗碗中。
2
10、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并暴露末端,取出无菌手套右手戴好。
2 保持无菌2。
左手将纸张垫好,移去氧罩至合适位置
(如为氧气管或机械通气则加大氧流量)。
4
11、取出吸痰管1,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管相连(注意防止
污染)。
2
12、开动吸引器2,用生理盐水试吸2。
将吸痰管轻柔地经
口插入喉部2,待病人吸气时2将导管插入气管深度约20cm 2,病人有剧烈咳嗽时2边旋转1、边吸边退2,在痰多处停留2(吸痰时间不超过15〞,动作轻柔敏捷)。
每根吸痰管限用一次。
13、吸痰管取出后用抽吸的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的痰液。
2
14、关闭吸痰器,清理污物、用无菌纱布块擦拭口周2,戴
氧罩或减小氧流量2、洗手2.
15、X X,您好!现在痰吸好了2,我帮您听一下肺部2.
16、再次评估呼吸音2、痰鸣音2、氧饱和度2,与吸痰前比
较。
17、X X,现在肺里听起来好多了,您自己也觉得好点了吧,
谢谢您的配合,请您好好休息,如需帮助请您按铃。
2 18、整理用物及床单位2、回处置间、洗手2、记录2.
回答问题 8分。
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如发现病人排痰不畅或喉头有痰鸣音,应及时吸痰。
2.如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进行吸痰;如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需经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如经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入吸引。
3.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小儿吸痰。
4.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5.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免因吸痰造成病人缺氧。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好口腔护理。
7.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损坏机器。
并发症:1、低氧血症,吸痰前后给予调节氧流量,负压不宜过大。
2、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调节负压适宜,吸时不要停留太久,动作应轻柔。
3、肺萎缩、避免负压过大。
4、呼吸道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5、心律失常、预防过度刺激,插管太深。
6窒息、痰及时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