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听辨其传统乐器—竖琴、风笛的音色,并且通过竖笛训练,引导学生认识东西方音乐的共通为之生死的永恒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学唱和学吹歌曲,认识爱尔兰民歌风格。

教学准备:
音乐《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并尝试着跟唱。

同时请同学们想象歌曲描绘的场景。

二、拓展欣赏:
1、欣赏爱尔兰风笛音乐《铁达尼号》
问: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世界闻名的电影音乐就是运用爱尔兰传统音乐风格而谱写的,你能听出是什么歌曲?并说出歌曲曲名。

(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

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双手通过控制那根细管上的气孔改变音高。

)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

(1)了解相关文化,再听赏曲例音响,交流听赏的感受。

(2)你喜欢风笛吗?说说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2、欣赏苏格兰风笛曲《惊人的雅典》
对比爱尔兰和苏格兰风笛的异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分辨爱尔兰的传统乐器。

三、对比《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和《铁达尼号》,分辨竖琴与风笛的区别。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PPT课件2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PPT课件2

再见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全 面了解一下这首歌曲,包括它 的诞生地和它的作词者等等。
爱尔兰与《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 丰富多彩的爱尔兰音乐是在争取民 族独立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斗争中发展 起来的。十二世纪时,爱尔兰竖琴家 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经著称于欧洲。十 七世纪,爱尔兰人民曾经巧妙地利用 竖琴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十 八世纪,随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 反封建运动的高涨和爱尔兰民族文化 的复兴,不仅古老的竖琴比赛大会得 到了恢复,而且西欧大陆音乐在爱尔 兰生根、开花、结果,放出异彩,爱 尔兰首都都柏林发展成为欧洲的一个 重要的音乐中心。
结构分析:
• 这首歌曲的结构特点是(A A B A )四个乐句。
• 感受其切分音的节奏。X X.
• 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 瑰》,并尝试跟唱。
拓展欣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欣赏爱尔兰风笛音乐《铁达尼号》

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世界闻名的电影音乐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 这支优美动人的旋律激起了作曲家的灵 感,贝多芬曾加以改编,收在《爱尔兰 歌曲二十首》中;特别是在德国作曲家 弗洛托将它用进歌剧《玛尔塔》中之后 ,它就更加广为流传。在歌剧里,有这 样一个情节:有个叫隆涅尔的村民到雇 佣市场游玩,看到化名为“玛尔塔”的 女官哈莉特,于是便偷取了她带着的一 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还 给她,于是玛尔塔就唱了一曲《夏日里 最后一朵玫瑰》。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教案标题: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这个主题,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夏日里最后的玫瑰2. 词汇学习:掌握与自然美相关的词汇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4. 写作训练: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文章5.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学步骤:引入:1. 呈现一幅美丽的玫瑰花图片,引发学生对花卉美的思考和讨论。

课文阅读:2. 学生阅读《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

3. 学生进行课文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

词汇学习:4. 教师呈现与自然美相关的词汇,如花朵、花瓣、花蕾、芳香等,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5. 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活动,如词义辨析、填空等。

阅读理解:6.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理解,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作者称这朵玫瑰为“夏日里最后的玫瑰”?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写作训练:8. 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的喜爱,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文章。

9. 学生互相交换文章,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

10. 学生展示自己的文章,分享自己对花卉的热爱和观点。

合作学习:1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欣赏自然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总结:13.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强调保护自然美的重要性。

14.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将如何保护自然美?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估。

2. 学生课后写作作业评估。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保护花卉,记录观察结果并分享给同学。

2. 组织学生参观花卉展览,增加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背景介绍此课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乐器和乐曲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将通过学生对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合唱歌曲的音乐元素和演唱技巧,并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欣赏音乐,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合唱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了解合唱歌曲的音乐元素,如节拍、节奏、音高、音色和声部分。

3.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在节奏准确的前提下注重情感表达。

4.通过学习歌曲,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合唱水平。

能力目标1.发扬集体合作精神,团结协作完成合唱任务。

2.能够以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合理分配体力,保证歌曲演唱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体验美的感受,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2.注意学生的节奏感和合唱配合,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整体感受,加强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学生对歌曲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2.保证合唱的旋律和节奏的准确性,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让学生为合唱注入真正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整体感受,加强情感表达,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课件和歌曲伴奏等教学材料。

2.教师预先对歌曲进行学习和训练,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3.教室布置整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4.学生整齐排列,合理搭配声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唱歌的空间。

5.打开歌曲伴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Step 1 介绍歌曲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2.介绍歌曲的来源、作者以及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情感和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环境。

Step 2 合唱练习1.让学生听一遍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歌曲伴奏,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篇一:最后的玫瑰】最后的玫瑰在这条小街上,开着一家花店。

店主是个中年妇女,雇了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姑娘帮忙。

小姑娘一看便宜知是个外乡人。

小姑娘很勤勉,守在店里,终日站着或蹲着,不是忙着出售花便是帮着扎花篮。

小店虽处僻静,但生意还算不错。

顾客主要是附近那所大学的学生。

情人节、教师节、圣诞节、聚会、派对、生日、约会,都需要花。

女孩子常常是三五个搭拌着来,买的时候,左挑右挑,唧唧喳喳很热闹。

男孩子往往是一个一个单独来买,看准了买,付了钱就走。

有一个大学生引起了姑娘的注意。

他总是在周末来到店前,摸出准备好的零票,随手从玻璃缸里抽出一枝玫瑰,他的口音被姑娘听出也不是本地人。

小伙子瘦瘦的,穿着过时的球鞋一,苍黄的脸色,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回,有好几个周末,小伙子突然不来了,姑娘有一点想念他。

姑娘想,小伙子买了花一定是送给喜欢的姑娘的。

他一定是在恋爱了,现在也许女孩不和他好了,分手了,他也不要再送花了。

姑娘有一点为他难受,又有一点为他高兴。

乡下人出来读书不容易,把几个钱都买了无用的花,真不该啊,现在总算好了。

可是没多久,男孩又出现在花店前,又开始了每周一枝玫瑰的买卖。

大约持续了几个月,小伙子又不来了。

姑娘想,如果下次他再来,她要劝劝他,好好读书,不要再把钱乱花掉。

姑娘空下来,常常瞅着那所大学的方向。

终于有一次,他们在一家书店里碰到了。

姑娘是去买一本插花的书。

小伙子正拿着一套书,和店里商量,因为钱不够,他想用一又叠菜票作抵押,等回去拿了钱来赎还,他怕这最后的一套书被告人买走了。

姑娘走了过去,替他付了钱。

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交谈。

谈谈城市,谈谈乡下,谈谈书,谈谈花,两人谈得很快乐。

第二天,小伙子来还钱,又从花堆里取出一枝红玫瑰付了钱。

姑娘把钱退到他手里:还是别买了吧?阿?姑娘的声音里似有一种不满,又有一种恳求。

想不到,小伙子把玫瑰递到姑娘面前说,这枝花,我是送你的。

姑娘读懂了小伙子眼睛里的话,红了脸庞又红了眼圈,把这枝玫瑰单独地插在一只花瓶里。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课《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课《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教学目的:
能深层次地体会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绪,透过优美的旋律,感受人们对花开花谢,沧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a.导入:师生问好
b、新授: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伦敦德里小调》进课室。

导入:这首音乐运用了什么乐器?你们知道哪个国家的国徽是一种乐器的图
案?(师):简介爱尔兰的传统乐器(竖琴)。

二、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三、活动与练习:师生共同用歌声演绎这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c、讨论: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d、巩固:
多种形式演唱
e、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唱《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让我们了解了哪个国家的音乐?(爱尔兰)它的传统乐器是什么?(竖琴)“花谢花开,沧海桑田。

”我
们的作曲家能够捕捉这个共通为之生死的主题,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旋律,给予
我们莫大的精神熏陶。

f、拓展延伸:歌曲创作背景
g、课堂作业:分组演唱
h、作业布置:网上搜集作品分析、介绍、创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品。

板书设计: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1=F 2∕4
教学反思:
能深层次地体会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绪,透过优美的旋律,感受人们对花开花谢,沧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粤教花城版七上 第二单元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教案

粤教花城版七上 第二单元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教案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感受爱尔兰音乐风格,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树立爱护环境、珍惜朋友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与表现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与演唱方式,掌握切分音符的特点与表现风格,且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抒情、亲切地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分析歌曲表达的情感,了解爱尔兰民歌风格。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叙述的是什么故事?体现哪个国家的风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

运用了切分音等特别元素,以“水果市场”为主题,描绘市场中热闹的场面,抒发人们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爱尔兰”,感受这个国度美妙的音乐, 去体验一F异国风情。

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感知歌曲1. 教师简单演唱歌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并思考: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举手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给人一种舒缓、抒情、温柔的感觉。

想象到祥和、温暖的场面。

2. 教师播放完整音频,学生轻声哼唱,并写出小节数。

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你能划分出段落吗?学生聆听,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采用“美声唱法”,可以划分成两段,前八小节为一段,第二段从第8小结开始到13小结结束,剩下的为第三段。

(三)深入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演唱谱例。

思考:你是怎样划分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通过乐句的重复,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2.教师请学生演唱谱子,并提问学生:这样的单二部曲式,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学生自由回答。

五. 课后作业。

选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3)

选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3)

选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是一节英语听力课,选择的音频是一首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成以下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的歌词;2.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夏日的气息和爱情的温暖;3.能够理解歌曲的主旨和情感;4.能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音频文件;2.课件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3.小组讨论表格。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Step 2:听歌1.播放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2.让学生即场听歌,并提醒学生多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播放完毕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试着跟唱。

如果学生跟唱有困难,可以先播放一小段,让学生模仿唱,再慢慢加长曲目。

4.播放完整首歌曲后,向学生询问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Step 3: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每组2-3人。

2.让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讨论:①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与主旨;②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观点;③如果自己是歌曲中的男/女主角,会怎么做?3.每个小组讨论15分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向全班介绍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4:巩固1.请学生在课内或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演唱者和创作背景,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

2.在黑板或课件上呈现歌曲歌词,让学生独自或合作填空。

四、教学建议1.对于英语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歌曲歌词的中文翻译。

2.对于学生中的海外留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分享一些有关自己国家或文化的歌曲和音乐。

3.如果学生比较内向,可以在步骤2中引导他们多观察歌曲中的细节,例如歌曲的调子、音乐节奏和歌词的韵律等。

成功之处小雨沙沙沙为一位具备天赋、自信与实力的歌手,其唱功及表现力备受赞誉,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拓展技能。

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歌声天赋,还在于多年的努力与自我提升。

首先,小雨沙沙沙在挑选曲目时极为擅长,不仅懂得如何在声音、情感和旋律之间找到平衡点,更能够快速而敏锐地从海量曲目中找到适合自己演绎的音乐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教案
主讲:伍婉娜
教学目的:1.能听辨出并体验英国爱尔兰的民歌风格。

2.认识“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爱尔兰歌曲中的作用
3.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本曲,带上情感。

体验《夏日里的玫瑰》
所体现出来的爱尔兰的风情。

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的定义以及熟悉其特点。

2.常逆波音的音准。

课时节数:1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介绍爱尔兰人文(多媒体同步配合)
国旗:从左到右由绿、白、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

橙色代表新
教及其信徒,表示尊贵和财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休战,团结友爱,也象征对光明、自由、民主和平的追求;绿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也象征土地。

国徽:盾徽。

天蓝色的盾面上绘有金黄色的竖琴。

蓝色象征大海和天空,
竖琴为爱尔兰人民喜爱的“天使之琴”。

文化:主要有文学、音乐、舞蹈及体育构成。

爱尔兰男人传统服饰是裙子。

1.踢踏舞,热情奔放,旋律优美,节奏及其鲜明而富有变化,体现了现代爱尔兰的精神风貌。

《大河之舞》被誉为是“爱尔兰文化使者”
2.音乐在爱尔兰文化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竖琴是爱尔兰典型的传统
乐器,从国徽的设计上可以看出。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爱尔兰那样,每年举行多盛况空前的音乐节。

3.风笛,中国听众普遍接受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是在看电影《泰坦尼克号》是被影片主题曲中的凄婉的笛声所感动。

下面一起来回顾斌再次重温这种独特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欣赏《My heart will go on》音频资料)
乐器简介:
从乐器结构上分析,风笛是一根吹管和一个风袋构成的。

吹笛者换气时只需用手挤压风袋,笛声就不会中断。

此外还是三根木制的单音管(古老的风笛只有两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调音管奏出旋律时,单音管会发出持续不断的泛音。

风笛只能吹出9个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B调,而且音量无法改变。

由于风笛指法很难控制,并且极难调音。

因此很难吹奏。

今天的风笛已渐渐现代化了,出现了无需挤压风袋的电子风笛。

电子风笛能发出8至9个8度音,音域俾传统的风笛宽广的多。

风笛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泛音,有了这种连续不断的降B调低音,风笛手再吹出旋律时,每个音符就有了一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体后悠扬高亢,令人神魂颠倒。

今天咱们要欣赏并体验到的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一首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抒情歌曲。

下面我们来欣赏2001年有夏洛蒂演唱的现场版本。

二.新课
1.通过看视频,思考问题并说出你的感受
提出:①歌曲的情绪怎样?
②用了什么特色的伴奏乐器?风笛
③歌曲采用什么演唱方法?美声
解说:①略带伤感(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相对比)听起来
有伤感的感觉,但从调式来讲这首曲子属大调,而另一首属小调。

仔细的品味一下,虽都带伤感,但大调的伤感还是带点明亮的阔达的,小调的感觉仍有含蓄的色彩在里面。

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起斯,摩尔为民歌《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这首歌伤感的意境中,爱尔兰民歌征服了所有人。

2. 再听《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划分乐句。

(共有几个乐句?)用玫瑰花表示①分析乐句 A A B A
②节奏难点吐蕃:i X X X
你好吗
找出全曲(每一句)出现这种节奏的地方,练熟,唱对节奏,并且用一朵小玫瑰花的图案做标志。

ii X X·
你好
阅读P64 切分音的定义。

师讲解,要求学生唱准这两种节奏
③学唱全曲
→注意 6 7 6# 5 6 7i的音准
→用u或哼唱全曲,在唱熟
三、拓展
下面介绍一位也是来自爱尔兰这块土地上有名的歌手,通过这些作品可听出自爱尔兰本土歌手现代流行界的声音,她就是恩雅。

恩雅:爱尔兰本土歌手。

作为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声音纯美安静,为我们洗涤世尘的浮躁,我们可以随她的歌声,遨游深洋,崇山峻岭,阔邃林间,穿越时光隧道,只有配上“天籁”称誉的声音,才能如此闪起你飞翔的意识。

她歌声时吞吐成字字句句天使气息般大的绝美梵音,并获得真、善、美的慰籍,同时拥抱纯然新生的喜悦。

四、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