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最新
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精选7篇

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精选7篇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篇1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通过对食物中毒及预防进行系统地学习,使学生对食物中毒及预防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终身健康与发展奠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引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食物中毒的分类。
2、知道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达到鉴别常见食物中毒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认同“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关注自身和他人的“食物中毒”方面的安全预防。
3、培养自己注意食品安全及关爱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分类教学难点: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四、教学策略1、注重与实际生活贴近,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动手合作交流,实现互动教学。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知识更形象、直观。
4、练习反馈,巩固知识,加强认知。
五、教学过程1、导入1、学生观看视频,回答小黄帽他怎么了?2、概念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因为食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食物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
3、症状1、食物中毒常见症状:头晕头疼、呕吐、腹胀腹痛。
2、其他症状:有时还伴随发烧、上吐下泻,严重的可以发生脱水、产生幻觉、抽搐、休克、昏迷。
4、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霉素食物中毒;3、植物性食物中毒;4、动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5、预防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视频,看看视频是怎样讲解预防食物中毒的。
六、小检测一、填空题填空题:1、食物中毒常见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中毒是因为进食了_______物质而引起的___________反应。
3、食物中毒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学年初中饮食安全谨慎选择预防食品中毒班会教学设计

2024学年初中饮食安全谨慎选择预防食品中毒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健康的生活》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饮食安全的定义、选择食品的注意事项、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理解饮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选择食品的注意事项,包括食品来源、食品标签、食品储存和食品加工。
- 了解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如清洁、熟食、保存和预防食物污染。
- 学会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 教学难点:- 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如保质期、生产日期、成分和营养标签。
- 正确判断食品是否过期或变质,以及如何处理变质的食品。
- 掌握食品储存的正确方法,如冷藏、冷冻和干燥储存。
- 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如细菌污染、化学物质残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
-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饮食和避免过度食用高热量食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饮食安全的概念、选择食品的注意事项和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饮食安全的重要性。
-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食品安全的图片、视频和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如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食品安全模拟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超市或食品加工厂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食品安全相关的任务,如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海报、编写食品安全小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实施过程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024年中班防食物中毒安全教案

2024年中班防食物中毒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提高学生面对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危害2.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3.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处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食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食物中毒吗?它有什么危害?”2.新课讲解(1)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危害教师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讲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如食物变质、交叉污染等,以及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2)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注意食物的保存,避免食物变质。
避免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注意食物的加工,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3)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教师讲解食物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多喝水,促进体内排毒。
如有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3.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4.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如果你遇到食物中毒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5.游戏活动教师设计一个“食品安全我知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实际操作:观察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预防食物中毒。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2.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4.作业和实际操作的评价结果如何?如何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食物中毒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食物中毒的严重性。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最新一、教案背景食物中毒是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对食物中毒的认识和预防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向学生传授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症状。
2. 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的良好习惯。
4. 提高学生应对食物中毒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介绍食物中毒的定义、原因和常见类型。
2. 食物中毒的症状和危害:讲解食物中毒的各种症状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3.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介绍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如保持食品卫生、合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等。
4. 应对食物中毒的技巧:教授学生在发生食物中毒时的应对方法,如及时就医、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等。
5.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症状、预防方法和应对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采用情境模拟法:模拟食物中毒的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和急救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预防食物中毒方法。
3. 情景模拟演练:评估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应对能力和急救方法的准确性。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食物中毒的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准备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和应对技巧的PPT或教学课件。
3. 准备食物中毒的情景模拟道具和急救用品,如急救包、呕吐袋等。
2024年防食物中毒安全教案(精选

2024年防食物中毒安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食品安全与营养》教材第四章“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具体内容包括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掌握食物中毒的分类和常见原因。
2. 使学生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遇到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冷静应对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食品安全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食物中毒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结合实物展示和图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讲解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设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进行分享和交流。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常见原因2.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3. 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列举三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3)假如你遇到食物中毒事件,请详细描述处理过程。
2. 答案:(1)见教材第四章内容。
(2)示例:保持食品清洁卫生、充分加热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3)见教材第四章食物中毒处理方法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食物中毒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相关资讯,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危害,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让学生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物中毒的定义、原因和危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食物中毒的新闻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食物中毒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知识讲解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定义、原因和危害,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严重性。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类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预防措施介绍介绍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如注意食品卫生、不购买过期食品、烹饪时确保食物熟透等。
邀请校医或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预防措施的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食物中毒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食物中毒的案例和预防措施。
结合实物展示,如过期食品、未熟透的食物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食物中毒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对家中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最新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健康与营养》第四章《食物安全与营养卫生》详细内容:介绍食物中毒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3.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食物中毒案例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物中毒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食物中毒的关注。
2. 讲解:介绍食物中毒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4. 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食物中毒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食物中毒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食物中毒的类型。
(2)简述食物中毒的原因。
(3)写出五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4)描述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2. 答案:(1)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食物污染、食物变质、食品加工不当等。
(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厨房环境清洁、煮熟食物、避免生食、定期检查食品等。
(4)及时就医、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报告相关部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食物中毒案例的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关注。
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练习环节,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2. 拓展延伸: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安全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企业,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健康与营养》第四章《食物安全与营养卫生》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食物中毒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进行讲解。
2024年谨防食物中毒教案

2024年谨防食物中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食品安全与营养》教材第五章“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具体内容包括:食物中毒的定义与分类、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食物中毒的症状识别、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涉及教材的5.1、5.2、5.3、5.4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食物中毒的症状识别方法,以便在发生食物中毒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3. 培养学生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基本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分类、症状识别及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症状识别及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食物中毒案例,引发学生对食物中毒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
3. 知识讲解:1)食物中毒的分类及特点;2)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3)食物中毒的症状识别;4)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不同的食物中毒情景,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食物中毒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食物中毒的预防、识别和处理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谨防食物中毒2. 板书内容:1)食物中毒的定义与分类2)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3)食物中毒的症状识别4)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5)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举例说明食物中毒的症状识别方法。
2. 答案:1)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后,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
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最新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常见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1
一、导入:
询问同学们喜欢吃的食物,介绍收到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学生展示周末自己调查的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教师展示食物中毒的相关新闻报道及数据。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食物中毒的分类有哪些?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二、什么是食物中毒
先提问学生,再明确答案: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毒素污染,或食物本身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三、食物中毒的特征
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
①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
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③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④一般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
⑤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四、食物中毒的分类
教师用图片展示: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五、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学生先谈,教师再补充。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介绍什么是三无产品,并问学生:知道什么是QS标识吗?
学生介绍,教师图片展示市场准入制度内容。
六、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周末制作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手抄报。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2
一、队会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3、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
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一)、班长宣布“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开始,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
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
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了解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
(讨论结合课件)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十大垃圾食品。
进一步了解垃圾食品的成分和对人体的危害。
(出示课件)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
(二)、了解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还有哪些?
(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必答题)
大家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3、下列食品哪个是垃圾食品?
A、白菜和青菜
B、饺子和馒头
C、红薯和萝卜
D、油炸土豆条和劣质牛肉干
4、我们应该经常吃什么?
A、烤鸡翅
B、绿色蔬菜
C、方便面
D、饼干
(四)、辩论题
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
说得最好的小组加 2 分,第二名加 1 分。
主持人: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
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五)、《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
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
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六)、班主任小结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3
一、活动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食物中毒的不可忽视性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必要性,及其怎样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二、活动准备
每位同学收集资料
三、活动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题目(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
(二)班主任发言: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同学们,有个伟人说过我们是_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而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珍视它,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三)活动开始
小品一表演内容:主要讲去买零食同学由于贪小便宜三无产品也买来吃中毒送医院治疗;
小品二表演内容:路边小档多学生津津有味地吃旁边却苍蝇满天飞;
主持人问:同学们看了小品说说体会指名让多名学生说)
小结;去买东西要注意有没有厂家、厂址有没有生产日期有没有保质期产品;去路边小档吃东西时要留意卫生情况.
三、知识竞赛(回答合理即)
主持人: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赛
1.去买零食时要注意;
2.外面店去吃快餐时去哪些快餐店;
3.吃了食物出现了毒症状应该办;。